一、芸豆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优良的品种是提高芸豆产量、品质及其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种植,应以大白芸豆、大花芸豆为主。播种前要进行粒选,选用粒大、饱满、整齐度高、光泽度一致、无病虫害和破损的种子,播种前,先在太阳下晒种1至2天。这样可以促进发芽整齐,防止早春低温播种的烂种现象。
2、精细整地:种植芸豆的田块一定要提前翻耕,这样有利于提高地力。种植土壤要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种植。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整地前每亩可以撒施农家肥1500至2000kg,播种前每亩用25㎏复合肥作种肥,磷钾肥与种子不能接触。
3、适时播种:大白芸豆不能重茬,可以与玉米或马铃薯隔年种植。芸豆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5日,也就是谷雨至立夏。可以利用液潮地种植,深塘深播,保持土壤水分,保证一次性全苗,播种深度一定要在10至15cm,盖土约6cm左右。
二、芸豆栽培管理技术
1、在适宜条件下,芸豆播种至出苗需要10至12天,当真叶出现时,如果发现缺苗现象就必须要及时补苗,苗过多还要及时间苗。出现药害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补苗可以采用催芽或坐水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田间植株生长一致。
2、芸豆在整个生育期间要进行2至3次中耕除草。幼苗期进行中耕除草,既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可以防止杂草与幼苗争肥、争光。中耕除草必须要在芸豆开花前结束,这样可以避免损伤花荚。
3、芸豆的根瘤不是很发达,幼苗期间固氮能力弱,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播种时可施入少量速效氮肥和磷酸二铵做种肥,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一般施入硫铵75kg/hm2。磷酸二铵120kg/hm2即可。氮肥不宜施入过多,以免造成植物徒长,生育期延长。
4、留苗密度必须根据品种特点和当地生产条件决定。早熟直立品种可适当密植,晚熟蔓生品种一定要稀植;瘠薄土壤可以适当密植,肥沃土壤一定要稀植;耐瘠薄品种密植,喜肥水品种稀植,分枝少品种密植。
嘧霉胺主要是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的,对早疫病不行。
辣椒早疫病建议三唑类农药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氟硅唑,咪鲜胺锰盐(上述产品用量多了抑制生长),
或者丙硫唑或者苯醚甲环唑或者异菌脲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醚菌酯或者溴菌腈或者肟菌酯等等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三七灰霉病的主要症状是叶片表面出现“V"形的病斑,随着病害的加重,会让叶片变成黄褐色透明状,而且病叶会软腐下垂,它的花轴与茎秆则会出现暗褐色的病斑,还会让花轴中空有灰色毛霉状物质出现,随着病害发展面积会不断扩大,三七灰霉病平时应该以预防为主,发病以后需要及时用药。
三七灰霉病的叶片症状
三七灰霉病发病以后症状主要表现在它的叶子与茎轴上,它的叶子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少量的病斑,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会变成黄褐色透明状,而且会让它出现腐烂,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或者湿度过大的天气,还会让病斑表面出现明显的灰霉层,产生一些病原菌子实体,等病斑扩散到叶片面积的1/3左右时,叶片就会脱落
三七灰霉病的茎轴症状
三七灰霉病发病以后对三七的茎轴也会造成明显的损伤,它的病菌多会从三七的残茬口入侵,这时受到病菌感染的部位会变成暗褐色,而且会出现花轴中空,它出现病变的部位还会出现灰色的毛霉状物质,会不断向下扩展,严重时会危害复叶的叶柄,会让整株三七死亡。
三七灰霉病能提前预防
三七灰霉病是三七的一种高发病害,它能提前预防,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选择那些无病的种子和种苗,而且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栽培,同时还要注意田间排水,控制好土壤湿度,并保证他接受适度的光照,在三七进入花期以后还要及时喷施保护药物,防止伤口被病菌感染,进入秋季以后则要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株残体,这样就能预防三七灰霉病发生。
药物治疗三七灰霉病
三七在生长期间出现三七灰霉病的时候需要及时喷施药物进行治疗,能治疗这种病害的药物有很多,像腐霉利、嘧霉胺、啶酰菌胺、嘧菌环胺等就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药物治疗效果好,能让三七灰霉病得到有效控制,但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要求对药物进行稀释,然后进行喷施,而且喷施药物以后间隔5~7天还要持续用药一次,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出现。
农家菜园小院种植豆角,随意性比较强,不像在种植园里种植的豆角那么讲究;清明前后,埋上两垄豆角种子,不用刻意管理,只是在该引蔓的时候用几根竹竿随意搭制把肥料补充完以后,要进行浇水,这样以水带肥,便于植株的生长,角豆秧旺盛了,自然干叶的现象也就消失了。
以碳酸氢铵和尿素为主,也可以适当加以磷钾肥,追加多少量的肥要看病害程度和豆角长势来决定。施肥后也要及时浇水,加速肥料吸收挥发以降低有害物质在茎叶里的浓度。豆角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春、夏、秋均可栽培,生长季节长;必须根据各种季节的气候条件,选用适当的品种。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除了清理枯枝败叶、种植抗病品种、控制密度、在施肥上控制氮肥的使用之外,在种植过程中还应该控制湿度,抓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控。药剂可以选择氟硅唑、苯醚甲环唑。
播种之前对豆角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先是晒种2~3天,再使用45℃的温水浸泡种子10分钟即可防治豆角锈病,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喷雾防治,如:戊唑醇,或腈菌唑,或氟硅唑,或己唑醇等,喷雾防治。也可用苯甲嘧菌酯,或吡唑萘菌胺嘧菌酯。
大棚种植豆角,要控制棚内湿度,不要大水漫灌,及时放风增温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棚内夜温,减少结露,减轻病害;露地种植在多雨季节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于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粉锈宁600~800倍或50%硫悬浮剂500~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豆类不建议使用嘧霉胺,有药害风险。
豆类灰霉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咯菌腈或者异菌脲或者木霉菌或者腐霉利或者丁子香酚或者啶酰菌胺或者嘧菌环胺等等交替使用农药成分。打药要打遍打透。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清园用石硫合剂,杀菌剂很多:
葡萄黑痘病,用氟吡菌胺肟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四氟醚唑,戊唑醇,氟硅唑,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等交替使用。
灰霉病:用啶酰菌胺、腐霉利、嘧霉胺、嘧菌环胺、多抗霉素、抑菌脲、咯菌腈等交替防治。
霜霉病,可以用氰霜唑、铜制剂、代猛、丙森锌等保护预防,用烯酰吗啉、氟吗啉、甲霜灵、霜脲氰、氟吡菌酰胺、霜霉威、乙膦铝等成分治疗
大棚芸豆花期土壤干旱严重缺水时必须喷小水,讲究“干花湿荚”。这样才能多结豆荚。
芸豆种植的花期管理四忌
一、忌高温
芸豆不喜欢高温,较高的温度常使芸豆枝蔓徒长、落花落荚,即使坐住果后同样会发生落花落荚。因此,若想芸豆获高产,调控好花期的温度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芸豆花期最适合的温度为20℃-24℃,高于24℃时坐果率下降,高于28℃时会出现严重的落花落荚。
二、忌浇水
花期浇水会引发芸豆的落花落荚,因此,花期一般不宜浇水。为防芸豆花期土壤过于干旱,可于开花前在定植沟内溜一下小水,以确保芸豆花期土壤不过于干旱。
三、忌缺硼
硼肥缺乏也是造成芸豆落花落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芸豆开花前期一定要补足硼肥。可喷施“沃叶复合硼”1000-1500倍液,能显著提高开花坐果率,减少落花落荚。需要强调的是,部分菜地硼缺乏大多是因土壤过于干旱致使植株根系吸肥能力受阻造成的,因此,芸豆花期还要注意保持土壤不过干过湿。
四、忌乱用药
芸豆花期对农药较敏感,易发生药害,以嘧霉胺尤甚。因此,芸豆花期用药时,一定不能选择含有嘧霉胺、代森锰锌、炭疽福美、乙霉威成分的药剂,铜制剂也应半量使用。喷用此类药剂不仅会造成叶片发黄,严重时还会造成落花落荚。另外,在用药时,还应注意药液浓度配比要科学合理,一般花期应停止喷药,以免发生药害,导致芸豆落花落荚的大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