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个说法:贾府四春的名字连起来,那就是原应叹息。
贾府四春的名字有些不详。春,初看起来是明媚的、热烈的,但是非常短暂,繁华过后,花事了,落红满地。人们只能伤春、怀春、惜春!花即是人,人即是花。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无论是人还是花,都难逃花落人亡的命运。一部《红楼梦》原来,只应该是一声叹息。
元春,春天伊始,阳光明媚、温暖。“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正如元春的名字一样,贾府的春天到来了,元春封妃,贾府成了皇亲国戚。正是鲜花著锦之盛。
迎春,鲜花盛开的春天到来了,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踏青游春,迎接春天的来临。人们看到“春林花多媚“。
探春,春的脚步匆匆,很快”林花谢了春红”。与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探春虽然是勇敢的,有能力的,但是她阻挡不了贾府败落的脚步,正如春天的离去是如此的迅速,留也留不住。
惜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惜春是贾府最小的女孩,她亲眼看到春归无觅处,她“勘破三春景不长“,她亲眼看到三个姐姐的悲剧命运,但是她没有任何挽救的办法,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她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试图改变任人宰割的命运,于是她”缁衣顿改昔年装”出家当了尼姑,在青灯古佛旁了却残生。
《红楼梦》作者用贾府四春的名字暗示了整部书的主旨:那些千娇百媚、聪慧美丽的女孩子的命运和家族的命运一样:原应叹息!
元春的丫鬟有:抱琴、青芸、琴韵等;迎春的丫鬟有司棋、绣橘、莲花儿等;探春的丫鬟有侍书、艾官、翠墨、小蝉等;惜春的丫鬟有入画、彩屏、彩儿等。
1、抱琴
抱琴是贾门大姐大贾元春的丫头,她是随元春进宫的唯一有名字的侍女。贾元春比另三个**的年纪要大出一块,可以说抱琴应该是四个丫头中年纪最大的。
2、司棋
贾迎春的丫头。她身材高大丰壮, 与做小厮的表弟潘又安相爱。有一次在园内幽会时,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害怕鸳鸯会说出此事,吓得连家也不敢回,逃走了。
司棋得知此事,又气又怕,也生了重病,幸亏鸳鸯劝解,身体才逐渐好起来。抄检大观园时,周瑞家的在她箱子里抄出一双男人的绵袜、缎鞋,一个同心如意以及潘又安给她的一封信,被撵出大观园。
后来,潘又安到她家来探望,司棋的母亲对他又骂又打,司棋恳求妈妈成全他们,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司棋无法,便一头撞死在墙上。
3、侍书
她是贾探春的丫鬟,心眼灵活,口齿伶俐。她的名字与探春的另一个名叫翠墨的丫鬟的加起来就是“书墨”的意思,以显探春之才。侍书的最后结局是跟随探春远嫁,侍书是陪嫁丫头。
4、翠墨
贾探春的贴身丫鬟。贾探春虽然是庶出,但能力远远高过一些管家奶奶,如李纨、尤氏等,因此,探春非常受人尊敬。作为贴身丫鬟,侍书(待书)和翠墨也同样受到尊敬,不像司棋、入画一样受人排挤。
翠墨和探春的另一个丫鬟侍书(待书)的名字拼在一起有“书墨”二字,以示贾探春之才。
5、入画
贾惜春的丫环。因她父母在南方,她和哥哥只好跟随叔叔过日子,可叔叔婶婶只知道喝酒赌钱,她哥哥只好把做小厮所得的赏赐托人交给她保管,抄检大观园时被发现。贾惜春非要把她撵走,入画跪地哀求,百般苦告,尤氏只得叫人将入画带到宁府。
——红楼梦
贾惜春。
正册判词
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注释
1、“勘破”句——语带双关,字面上说看到春光短促,实际是说惜春的三个姐姐(元春、迎春、探春)都好景不长,使惜春感到人生幻灭。勘,查看。
2、缁衣——黑色的衣服。僧尼穿黑衣,所以出家也叫披缁。
3、青灯——因灯火青荧,故名。这里指佛前海灯。
判词翻译成白话便是:“看破了三个姐姐盛景不会长,用黑色尼装换掉了女儿红装。可怜可叹侯门**,独坐青灯下陪伴古佛旁。”
扩展资料
贾惜春判词分析:
第一句一语双关,一方面三春指暮春,稍纵即逝!同时三春也指惜春的三个姐姐的命运好景不长。 “景不长”吟唱时多重转折感叹了三个姐姐的悲惨结局,而去声字“破”更是强调了惜春对三个姐姐悲剧的认识。
第二句“顿改”吟唱时起伏转折,但其前后都是平声,表达了出生于豪门的四**惜春,抛弃荣华富贵后去当尼姑的对比。
第三句吟唱时整句话大起大落,为下句对比埋下伏笔,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惜春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第四句吟唱时由上句大起大落到这句由高渐落,最后多重转折,表现了惜春孤独结局的悲惨命运,同时最后的起伏也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矛盾。
-贾惜春
警幻仙司管的太虚幻境中,只收录金陵‘最要紧’的36个女子的生平和结局,分在正册,副册和又副册当中,而曹雪芹在书中也只写了15个人的判词,分别如下:
--又副册
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雨后初晴,隐晴字。霁月也同时指晴雯光明磊落的性格。但最终死于谗言。
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前有一幅画,画着一素花,和一个破席子,暗指花袭人。
堪羡优伶有福句:袭人最终嫁给优伶蒋玉菡,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副册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荷花已一茎香:暗指香菱。菱:荷花。
两地生孤木:拆字法,桂。暗指香菱碰到夏金桂之后就很快被迫害致死了。
--正册
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玉带林:反读为林黛玉。
金簪雪:即薛宝钗
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三春:即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
初春:即元春。
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最终远嫁海外。
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江水逝楚云飞:含楚湘云名字,同时按表湘云的结局为一场空欢喜:丈夫早亡。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终陷淖泥中:以‘槛外人’自诩的妙玉,最终结局却是流落风尘,令人扼腕。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子系:拆字法,指孙,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拆字法是曹雪芹惯用的手法。
迎春嫁过去一年就死了。
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勘破三春景不长:看到三个姐姐的结局都不好,惜春最终选择的出家。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拆字 凤,指王熙凤。
一从二令三人木:意思分歧很大,有很多种说法,脂砚斋只说了是拆字法,并为给出具体意思,一种解释是:一从,指贾琏开始的时候是对风姐唯命是从的,二令:即发号施令。三人木:人木为休字。暗指熙凤最终落到被休的结局。
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刘氏:刘姥姥,巧姐最终被刘姥姥收养。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桃李春风结子完:隐李纨二字。同时道出在贾珠死后,李纨生了贾兰后这一辈子就算过完了。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情天情海幻情身:三个情字暗指秦可卿,同时带出秦可卿的*乱生活。
红楼梦曲子
好 事 终 --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 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 罪宁。宿孽总因情
虚 花 悟 --惜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 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天桃 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 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 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 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婆,上结着长生 果。
留 余 庆 -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 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 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 上有苍穹。
世 难 容-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 皆罕。你道是唆肉食——腥膻,视绮罗——俗 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 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 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 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 缘。
分 骨 肉 -探春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枉 凝 眉 --宝玉,黛玉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 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晚 韶 华 --李纨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驾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管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飞鸟各投林 --收尾,红楼梦结局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还了命,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迎春和探春正合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探春虽然为贾政与赵姨娘所生,为庶出,但王夫人一直将她看做亲生女儿看待,所以探春不认赵姨娘,更不用说赵姨娘那边的亲戚。由于王夫人的疼爱和自小生活环境的培养,探春形成了精明,志向甚高的性格特征。 而迎春为贾赦与前夫人所生,虽不是庶出,但自幼并没有人宠着爱着她,邢夫人不是亲生母亲,贾赦就更不可能关心女儿的幸福。 再加上迎春在家中姊妹里本就不是个非常出类拔萃的人,故受到的关注不多,加上其丫鬟又是个牙尖嘴利的,所以“二木头”就这样形成了。 至于红楼梦中迎春出现的章节,主要是: 最初周瑞家的送宫花,她与探春正在下棋,听了事情原委,二人起身道谢,命丫环收了,此时的迎春和探春一起出场,给人的感觉是二位皆是知书答礼的大家闺秀,而且她与探春在一起的时候,下棋的时候居多,下棋不语真君子,两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一起,不是高谈阔论,不是玩耍游戏,而是最静的活动,而且是一坐大半天的棋。所以可知二人的关系了,迎春是好静,探春是无奈吧,作为贾府的**,一大堆的规矩在那里,能伸展的空间有限,所以探春叹息不是男儿,出不去,一番斗志都消磨在棋盘上了。这样的安静的时光,是属于迎春与探春的。但更合迎春的心意吧,她所有的人生都是妥协,对规矩妥协,对丫环婆子妥协,天下的事,能放开的都放开了,只有在棋盘上,另一个无声的世界里,才能执棋不语,心事飘零。 众人议论湘云年少活泼太过淘气的时候,宝钗说湘云爱穿宝玉的衣服,哄老太太直叫宝玉。黛玉说穿湘云穿老太太的衣服,跌进了沟里弄了一身泥。众人大笑,一向在此类事件上沉默的贾府**们,唯有木头样的迎春接了句话,说湘云话太多,说一阵笑一阵,哪里来的那么多话,这样的话,夹在宝钗黛玉的打趣之中自然合了景,可是对照迎春的为人处事,却有些突然。如何这样的场合,迎春会突然说了这番话。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身份自然另论,黛玉是贾母的亲人,倍得宠爱。而三春虽是正经主子,可实际上都有一番无奈。迎春无母,父亲不理,邢夫人只会用规矩来教训她。她不过是和众**一起随叔婶在一起,这一点和湘云本有想像的地方。而探春因为母亲赵姨娘的屡屡生事,而不得不经常 面对庶出的影子,惜春母亲没了,父亲在观里,兄嫂不理,也一样的孤零。所以公众场合,三位都是观众,风头都让亲戚家的女孩子抢了去。而这次一向少言的迎春,却加了进去,不知是开湘云的玩笑,还是真心不喜湘云的个性。这一次到让人怀疑,迎春其实也是有喜好的,只是沉默的太久,只是在这样的场合里,才说了出来。迎春至静,湘云至动,二人自然不投缘。但是湘云的个性是不会与贾府三位**冲突的。她也只是年少时与黛玉口角几句,二人皆是亲戚,自然也没什么。迎春的这番话,说的是湘云话太多,不庄重少了大家风范。湘云在这样的场合里,少见的沉默了。她也许不明白,今是怎么了,如何几位姑娘都开始打趣她,说的轻描淡写,细品而言,却是不小的评论。 宝玉过生日时,众人自由玩耍,写迎春是拿了花针穿茉莉花。宝钗的动的描写是扑蝶,而写到迎春是穿茉莉花。 章节主要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再看贾迎春 迎春之奶母因参与赌博获罪,邢夫人就说迎春:“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如今别人都好好的,偏咱们的人做出这事来,什么意思。”迎春回:“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这可不是在夸迎春息事宁人的本事,而是直直写出一个懦弱**的真实面貌来,不仅懦弱而且遵从旧时礼教的程度已经完全超越是非观念了。 那些伺候迎春的这时候来替迎春说话了。一旁边伺侯的媳妇们便趁机道:“我们的姑娘老实仁德,那里像他们三姑娘伶牙俐齿,会要姊妹们的强。他们明知姐姐这样,他竟不顾恤一点儿。”活活写出迎春身边这些人离间主子的形象。试问,天下之人如果都等着别人来顾恤,而这受顾恤之人仁德之至,不分是非,只一味随这些伺候人等自便,想做什么做什么,不把她当主子待,只当哑巴瞎子来待,究竟于谁有好处? 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但凡是我身上吊下来的,又有一话说——只好凭他们罢了。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你虽然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该彼此瞻顾些,也免别人笑话。我想天下的事也难较定,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谁知竟不然,这可不是异事。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