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库存农药在许多国家都是个严重的问题,数十年来废弃的农药堆积在发展中国家,据估计全球约有超过200,000吨的农药散布在数千个贮存点。大部分的POPs农药已被禁用或废弃。目前已发现有些贮存点因容器锈蚀而导致的POPs渗漏,污染了当地土壤和地下水,危害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中持新兴,二恶英。
废弃库存农药类POPs存在的原因有多种:禁用的农药未卖完而被贮存起来;因未妥善贮存或过期而造成农药变质;原产品的用途已不再适用;因其它变电器或者导流体而造成化学变化而导致产品无法使用。
1、配药方法:对药箱加水,直至加到适宜的水位线,然后添加药物,并补充剩余水量,或先将药物用少量清水调制成母液,再将母液兑水稀释,直到稀释成适宜的浓度。2、使用技术:适宜施药时间为早上或傍晚,施药方法可根据药物类型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采用喷施、撒施、穴施。
一、农药怎么配药知识使用技术
1、配药方法
(1)直接兑水
①向药箱内添加清水,直至加到适宜的水位线,然后添加药物,再补充剩余的水量即可。
②需注意,在药箱中配制药物不能先加满水再放药,否则药物中的助剂会被快速稀释,这不利于油珠、粉粒的分散。
(2)二次稀释
①先用少量的清水将药物配成浓稠的母液,然后再将母液兑水稀释,直至所需浓度。
②用该方法配制的药液具有分散性好、浓度均匀等优点。
2、使用技术
(1)使用时间
一般以早上或傍晚为宜,也可以根据害虫的习性(作息时间)来决定用药时间。
(2)使用方法
可进行喷施、撒施、穴施,具体方法可根据药物类型、田间情况等条件来决定,比如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时,可向麦麸中拌入毒死蜱、辛硫磷等药物,然后撒施至根部,一般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农药残留主要检测什么成分
1、主要检测成分
农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检测成分为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含有这3种成分的药物是市场上主要的杀虫剂),尤其是有机磷类杀虫剂目前在生产上依然具有主导作用,而且是大多数菜农的首选杀虫药物。
2、检测的必要性
(1)农产品的生产愈发依赖农药、抗生素、激素等外源物质,农药在蔬菜、粮食、水果、茶叶等作物上的用量居高不下,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的安全。
(2)消费者食用了农残超标的食物后,容易患病,或出现发育不正常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中毒死亡。
(3)农药残留超标会对农产品的贸易造成影响。
杀虫剂是指用以防治害虫的化学制剂。包括有机杀虫剂(有机氯、有机磷、有机硫制剂和氨基甲酸酯类与拟除虫菊酯类),无机杀虫剂(无机砷、无机氟、无机硫制剂),植物性杀虫剂,矿物油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
杀虫剂是农药中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药剂一般大多数只能杀虫而不能防病。杀虫剂为农业增产解决人类粮食问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是造成农药污染环境的最重要因素(如有机氯杀虫剂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易在土壤及生物体内积累),与害虫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也有密切关系。
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在二十世纪,农业的迅速发展,杀虫剂令农业产量大升。
(1)直接污染。因喷洒农药可造成农作物表面黏附污染,被吸收后转运至各个部分而造成农药残留,包括表面沾附和内吸性污染。
(2)问接污染。由于大量施用农药以及工业“三废”的污染,大量农药进入空气、水体和土壤,成为环境污染物。农竹:物长期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可引起食品二次污染。
(3)生物富集作用与食物链。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食物链是指在动物生态系统中,由低级到高级顺次作为食物而连接起来的一个生态链条。化学物质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即每经过一种生物体,其浓度就有一次明显的提高。所以,位于食物链最高端的人体,接触的污染物最多。对其危害也最大。
(4)其他,如粮库内熏蒸剂的使用。
食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有:有机磷、有机氯、有机砷、有机汞等多种类型。
农达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一种农药,成分含量为41%草甘膦异丙铵盐,是田间用于除草的除草剂。使用方法为定向喷雾,用量为每亩667平方200—480ml,每100ml兑水15kg喷雾。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酌情加量。
农达有效成分 草甘膦毒理
急性中毒基本由经口误服所致,生产制造和使用中引起全身急性中毒罕见,国外和我国台湾省均有较多经口中毒的报道。曾经有1例由静脉注射稀释液中毒,经抢救已获救。我国大陆各省、区目前报道尚不多,但实际已有一些经口摄入发生急性中毒病例。经口摄入吸收和排出均比较快,摄入后1/2~10小时,血和尿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毒物,1~3日后再测,则浓度降低至难于测出。
该品虽有磷酸的有机取代物,但其结构中仅有一个羟基取代,因此它对胆碱酯酶仅有轻度或基本无抑制作用。不少学者研究后推测,制剂中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能是致毒的重要因素。此外,其制剂的酸性强,对皮肤、黏膜有酸蚀刺激作用,甚至可引起轻度灼伤,经口多量摄入,可致胃肠道发生化学腐蚀性炎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