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尿素的中氮的含量=N原子的个数N的相对原子质量/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尿素的中氮的含量=214/60100%=467%
定义不同:氮肥指主要成分为氮元素,具有氮标明量,使用后可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尿素指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属中性肥料。
外观不同:氮肥的种类较多,其中氨水、液体氨呈液体状,其它类型呈固体颗粒状。尿素呈白色晶体状。
适用性不同:氮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其中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
一、定义不同
1、氮肥:是指以氮为主要成分,具有氮标明量,施入土壤中可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
2、尿素:是指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属于中性肥料,别称“脲”、“碳酰胺”。
二、外观不同
1、氮肥:除了氨水、液体氨呈液体状之外,其余氮肥均为固体颗粒状,或结晶状。
2、尿素:外观呈白色晶体状。
三、适用性不同
1、氮肥:种类较多,包含尿素,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硝态氮肥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此时会从土壤中逸失。
2、尿素:容易保存,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破坏较小。
尿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一种白色晶体。碳酸的二酰胺,分子式为H2NCONH2(CO(NH2)2)。
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
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对植物的作用
一、调节花量 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二、疏花疏果 因为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所以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最适合浓度为8%-12%,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三、水稻制种 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比较昂贵,用赤霉素制种成本高,因此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四、防治虫害 用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份,搅拌混匀,可防止蔬菜、果树、棉花上的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杀虫效果达90%以上。
五、尿素铁肥 尿素以络合物的形式,与Fe2+形成螯合铁。这种有机铁肥防治缺铁失绿效果很好,造价低。此外叶面喷03%硫酸亚铁时加入03%尿素,防治失绿效果比单喷03%硫酸亚铁好。
使用尿素方法
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
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复土。(土壤转化 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炭酸氢和氢氧化铵。
然后NH4+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NCO3-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
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20℃需4——5天,当30℃需2——3天即可。
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复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
尿素适用于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水田均能施用。由于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可积累大量的铵离子,会导致PH升高2-3个单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缩二脲,其浓度在500ppm时,便会对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种肥。
养分元素不同:尿素中的养分以氮元素为主,复合肥中的养分以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为主,还含有中微量元素。
作用不同:尿素可作为追肥,使用后可加快作物的生长速度,复合肥可作为追肥、底肥,通常以底肥为主,使用后可促进作物高产稳产。
用法不同:尿素可以土施,也可以用作叶面喷雾,复合肥的用法以土施为主。
一、尿素与复合肥的区别
1、养分元素不同
(1)尿素:主要含有氮元素。
(2)复合肥:含有多种元素,但通常以大量元素为主,比如氮、磷、钾,还含有其他中微量元素。
2、作用不同
(1)尿素:主要用作追肥,当作物长到一定高度后,喷施尿素可增加叶片含氮量,加快植株生长。
(2)复合肥:可用作追肥,也可用作底肥,一般以底肥为主,使用后可提供多种养分,促进作物高产稳产。
3、用法不同
(1)尿素:可在作物根部附近挖坑施肥,也可以用水将肥料溶解,然后进行叶面喷施;土施的亩用量为5-15公斤左右,喷施的浓度为05-15%左右。
(2)复合肥:以土施为主,作为底肥的用量为30-40公斤/亩,也可以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条件而定。
二、尿素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尿素的主要成分为氮元素,其含氮量为46%左右。尿素的作用如下:
1、调节花量
(1)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将花芽数量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2)克服苹果园出现的大小年情况,遇到小年时可在开花后5-6周喷施05%尿素溶液,连喷2次即可。
2、疏花疏果
桃树开花后喷施8-12%尿素溶液,经过1-2周后可起到疏花疏果的效果。
3、防治虫害
防治红蜘蛛、蚜虫、菜青虫等害虫,可将洗衣粉、尿素、清水按照1:4:400的比例混匀,然后进行喷施,喷施后的杀虫效果可达到90%以上。
1、尿素是氮肥。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
2、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它也可以大量作为三聚氰胺、脲醛树酯、水合肼、四环素、苯巴比妥、咖啡因、还原棕BR、酞青蓝B、酞青蓝Bx、味精等多种产品的生产原料。
氮分为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那么这几种么氮之间有哪些区别呢?吸收率、持效期如何?安全性差异?
现简单描述一下,做到基本了解,对肥料使用具有些许帮助。
一、概念及区分
[铵态氮]
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
铵态氮的特点:
1、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
2、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2种:①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②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硝态氮
硝态氮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硝态氮的特点: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易随水流失。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
酰胺态氮——尿素[CO(NH2)2],含氮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料。
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
酰胺态氮属于有机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水解前,土壤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20%被土壤吸附,要注意深埋。
从化学元素角度来说,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分子式为(NH2)2CO。作为肥料使用,只关心氮元素的含量,纯尿素中含氮元素4667%,即以氮元素含量表示尿素纯度。46%的商品尿素含尿素成分9857%,还含有少量的缩二脲(1%左右)、水分(05%左右)等副成分,有些还含有极少量的亚甲基二脲。
一吨尿素含氮元素4667千克
需要碳铵大约26吨
解析
尿素CO(NH2)2中含氮量= 28÷60×100%=4667%
所以,1吨尿素中含氮量=4667Kg
NH4HCO3中含氮量=14÷79×100%=1772%
要使NH4HCO3的含氮量等于1吨尿素的含氮量,需要碳酸铵的质量=
4667÷1772%≈263374kg
既,需要大约26吨的碳酸氢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