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的非极性与极性分子有哪些?

高中常见的非极性与极性分子有哪些?,第1张

极性分子有:HX、CO、NO、H₂O、H₂S、NO₂、SO₂、SCl₂、NH₃、H₂O₂、NH₂Cl、CH₂Cl₂、CHCl₃、CH₃CH₂OH、COCl₂。

极性分子有:Cl₂、H₂、O₂、N₂、CO₂、CS₂、BF₂、P₂、C₂H₂、SO₃、CH₄、CCl₄、SiF₄、C₂H₄、C₆H₆、PCl₅、BeCl₂、BBr₃、汽油。

扩展资料

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A-B型分子(HCl):异核双原子分子都是极性分子;A-A型分子(Cl₂):同核双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同核多原子分子也有非极性分子,如:P₄,C₆₀、S₈ 、B₁₂,特别注意:O₃(V型)是极性分子。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共价键的极性。

化合价法:当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物理模型法:共价键看作作用力,不同共价键看作不等的作用力,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看中心原子受力是否平衡,如平衡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例:CO₂直线型,两个C=O键对称,键极性互相抵消(F合=0),H₂O折线型,两个O-H键的极性不能抵消(F合≠0)。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问题一:有机物哪些种类是极性化合物,哪些种类是非极性化合物啊 ? 有机化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

看有机物的结构是否对称,若对称基本上成非极性的,否则大多数成极性的,还有一些含有-OH,-COOH,-NH2一些亲水性基团的一般都有极性。

烃类一般视为非极性或弱极性

醚、叔胺、硫代醚等有一定极性,环状的通常极性大一点(如四氢呋喃极性大于乙醚)

带有极性基团:羟基、羰基、羧基、酰胺、酰卤、硝基、三氟甲基等等的化合物视为有极性

�f盐(如季铵盐、咪唑盐、碘�f盐、吡啶盐)与有机酸盐(磺酸盐、羧酸盐等)属于有机离子化合物,极性较大。

问题二:色谱分析的极性物质和非极性物质有哪些 首先一点,是“反相”色谱,不是“反向”色谱。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是这么来的。一般情况下(历史发展的原因),色谱法中固定相一般都是用极性较大物质,比如常用的硅胶柱,而流动相(洗脱剂、展开剂)一般用的是极性很小或者非极性的物质。因此固定相极性大,流动相极性小的色谱被称作正相色谱。发展较早的色谱大多是遵循这个模式,比如薄层色谱(一般都是硅胶涂板,用石油醚等做展开剂),气相色谱GC。而后来随着液相色谱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出于仪器制造以及应用于生物、有机分子的分析分离的具体实际情况,人们发现,固定相使用极性很小或者非极性的物质,而将流动相使用极性较大的物质,使用效果将会很好。和传统的正相色谱正好相反,因此被命名为反相色谱,即固定相极性小,流动相极性大。现在科研和实际中大量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绝大多数是反相色谱,用非极性柱或者小极性的柱子,而使用水,乙腈,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很大的物质来配制流动相。非极性色谱这里的非极性指的是色谱柱材料是非极性。根据上面关于反相色谱的论述,你应该可以知道了,很多反相色谱的色谱柱用的是非极性物质,因此很多反相色谱其实也可以被叫做非极性色谱。只要使用的柱子是非极性的即可,常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做填充柱固定相就是一个典型的非极性色谱。当然有非极性色谱,也有弱极性色谱,中等极性色谱,强极性色谱的命名。注意,和上面一个概念的区别是,非极性色谱是另一种命名体系。这种命名关注的是固定相的极性大小。而正相色谱反相色谱关注的是固定相和流动相哪个极性更大,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就可以称作正相色谱,而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就可以被叫做反相色谱。液液色谱则是另一种命名,根据的是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固定相都是固态,流动相为液态或者气态。而液液色谱则固定相和流动相都为液态,这个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萃取有点像(只是原理有点像)。当然这是针对特殊的工艺要求或者分离要求而发展的。液液色谱有几个特殊的要求,第一是流动相和固定相一定要不互溶,不然分不开;第二是由于固定相是液体,因此还需要有载体(不然也流掉了怎么算固定相啊)。载体起到吸附固定相的作用。液液色谱的优势是一般应用于实际的分离中,因为一般的色谱都是固定相是一定的然后调整流动相的极性(溶剂的配比)来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很多实际条件下由于制得的样品需要特殊的存在环境,因此成品往往直接作为流动相,流动相是不能变的,只能调整固定相的吸附能力来测试分离效果。所以液液色谱的优势体现在这里,载体一般用的是多孔硅胶或者是均匀的硅胶藻土全多孔型载体,只要把需要的固定相涂在上面,就可以进行分析。如果极性不合适,也可以在换涂其他的固定相。液液色谱的缺点是固定相是涂在载体上的,因此载体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吸附作用,流动相不可避免地会冲刷下一部分的固定相。为了弥补上述缺陷,70年代初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固定相叫做化学键合固定相。这种固定相是通过化学反应把各种不同的有机基因键合,用化学键的作用来取代吸附作用。为了与传统的液液色谱相区别,这种色谱被称作化学键合相色谱(简称键合相色谱或者键合色谱)。现在键合相色谱在大多数时候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液液色谱。

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科标可以检测

问题三: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极性的还是非极性的?常见的极性、非极性溶剂有哪些? 10分 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叠则为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则为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相距越远则极性越大吸电子或斥电子基的吸电子能力或斥电子能力越大,则极性越大。看分子是否带有极性,先看对称轴,如果有对称轴机会看对称轴两端吸电子能力或斥电子能力是否一致,一致则为非极性,不一致往往带有极性,当然没有对称轴的分子往往也带有极性。盐类带有极性。

极性溶剂有水、乙醇。非极性溶剂有四氯化碳等

问题四:有机物哪些种类是极性化合物,哪些种类是非极性化合物啊 ? 有机化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

看有机物的结构是否对称,若对称基本上成非极性的,否则大多数成极性的,还有一些含有-OH,-COOH,-NH2一些亲水性基团的一般都有极性。

烃类一般视为非极性或弱极性

醚、叔胺、硫代醚等有一定极性,环状的通常极性大一点(如四氢呋喃极性大于乙醚)

带有极性基团:羟基、羰基、羧基、酰胺、酰卤、硝基、三氟甲基等等的化合物视为有极性

�f盐(如季铵盐、咪唑盐、碘�f盐、吡啶盐)与有机酸盐(磺酸盐、羧酸盐等)属于有机离子化合物,极性较大。

问题五:色谱分析的极性物质和非极性物质有哪些 首先一点,是“反相”色谱,不是“反向”色谱。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是这么来的。一般情况下(历史发展的原因),色谱法中固定相一般都是用极性较大物质,比如常用的硅胶柱,而流动相(洗脱剂、展开剂)一般用的是极性很小或者非极性的物质。因此固定相极性大,流动相极性小的色谱被称作正相色谱。发展较早的色谱大多是遵循这个模式,比如薄层色谱(一般都是硅胶涂板,用石油醚等做展开剂),气相色谱GC。而后来随着液相色谱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出于仪器制造以及应用于生物、有机分子的分析分离的具体实际情况,人们发现,固定相使用极性很小或者非极性的物质,而将流动相使用极性较大的物质,使用效果将会很好。和传统的正相色谱正好相反,因此被命名为反相色谱,即固定相极性小,流动相极性大。现在科研和实际中大量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绝大多数是反相色谱,用非极性柱或者小极性的柱子,而使用水,乙腈,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很大的物质来配制流动相。非极性色谱这里的非极性指的是色谱柱材料是非极性。根据上面关于反相色谱的论述,你应该可以知道了,很多反相色谱的色谱柱用的是非极性物质,因此很多反相色谱其实也可以被叫做非极性色谱。只要使用的柱子是非极性的即可,常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做填充柱固定相就是一个典型的非极性色谱。当然有非极性色谱,也有弱极性色谱,中等极性色谱,强极性色谱的命名。注意,和上面一个概念的区别是,非极性色谱是另一种命名体系。这种命名关注的是固定相的极性大小。而正相色谱反相色谱关注的是固定相和流动相哪个极性更大,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就可以称作正相色谱,而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就可以被叫做反相色谱。液液色谱则是另一种命名,根据的是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固定相都是固态,流动相为液态或者气态。而液液色谱则固定相和流动相都为液态,这个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萃取有点像(只是原理有点像)。当然这是针对特殊的工艺要求或者分离要求而发展的。液液色谱有几个特殊的要求,第一是流动相和固定相一定要不互溶,不然分不开;第二是由于固定相是液体,因此还需要有载体(不然也流掉了怎么算固定相啊)。载体起到吸附固定相的作用。液液色谱的优势是一般应用于实际的分离中,因为一般的色谱都是固定相是一定的然后调整流动相的极性(溶剂的配比)来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很多实际条件下由于制得的样品需要特殊的存在环境,因此成品往往直接作为流动相,流动相是不能变的,只能调整固定相的吸附能力来测试分离效果。所以液液色谱的优势体现在这里,载体一般用的是多孔硅胶或者是均匀的硅胶藻土全多孔型载体,只要把需要的固定相涂在上面,就可以进行分析。如果极性不合适,也可以在换涂其他的固定相。液液色谱的缺点是固定相是涂在载体上的,因此载体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吸附作用,流动相不可避免地会冲刷下一部分的固定相。为了弥补上述缺陷,70年代初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固定相叫做化学键合固定相。这种固定相是通过化学反应把各种不同的有机基因键合,用化学键的作用来取代吸附作用。为了与传统的液液色谱相区别,这种色谱被称作化学键合相色谱(简称键合相色谱或者键合色谱)。现在键合相色谱在大多数时候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液液色谱。

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科标可以检测

问题六: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极性的还是非极性的?常见的极性、非极性溶剂有哪些? 10分 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叠则为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则为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相距越远则极性越大吸电子或斥电子基的吸电子能力或斥电子能力越大,则极性越大。看分子是否带有极性,先看对称轴,如果有对称轴机会看对称轴两端吸电子能力或斥电子能力是否一致,一致则为非极性,不一致往往带有极性,当然没有对称轴的分子往往也带有极性。盐类带有极性。

极性溶剂有水、乙醇。非极性溶剂有四氯化碳等

有机物极性弱是因为它们的分子内结构相对较简单。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由内部共价键所组成,而共价键强度较弱,所以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静电场,以致使其介电常数(ε)比无机物低得多。另外,由于有机物的极性能正常的弱化,也意味着其水溶性也较弱。

甲烷分子结构完全对称,是非极性分子。

以甲烷为基本结构单元,H被相同烃基取代时形成的烷烃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新戊烷、C(C2H5)4等。

其它烷烃分子都是弱极性分子(包括乙烷;弱极性是相对于烯烃等来说;因为C-C-C链是折线形的,结构上并不完全对称),极性一般随分子中C原子的个数增加而增强。另外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一般分支越多,各部分极性抵消的比例越大,极性越弱(如新戊烷<异戊烷<正戊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44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随机推荐

  • 绿嫩香品园蚕丝套套盒怎么样

    都挺出众的。绿嫩是一个专注于肌肤护理的企业,旗下的护肤品、化妆品品质都挺出众的,绿嫩旗下的改善暗沉、补水修复套盒,真心非常好用。暗沉得到了修复,而且季节性过敏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欧惠这个品牌是起源于韩国的一个顶级护肤品牌了,也算是一个很高端

    2024-04-15
    64600
  • 男士抗衰老护肤品排行榜

    男士抗衰老护肤品排行榜虽然说很多的女性都是大叔控,但是二十多岁的男性长得像一个大叔确实有点影响形象,说到抗衰老,可能很多的男士都不会去重视,觉得抗衰老只是女性应该去做的,男性越老越成熟。其实抗衰老对于男性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

    2024-04-15
    61800
  • 精华水精华液精华霜使用顺序?

    精华水、精华液和精华霜的使用顺序应该是:先使用精华水,然后使用精华液,最后使用精华霜。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使用化妆水为皮肤快速补充水分,同时调节肌肤表面的酸碱平衡和水油平衡。2 然后,使用精华液。精华液是护肤品中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含有高

    2024-04-15
    57400
  • 精华液和水乳的正确使用顺序

    精华水和水乳的正确使用顺序是护肤水、精华、乳液,护肤水。乳液的质地从稀薄到厚重的顺序分别为护肤水、精华、乳液,先用护肤水,可以促进皮肤对精华的吸收,确保精华到达肌肤底层,再使用精华,为皮肤提供养分,乳液具有保湿、锁水的作用,在精华之后使用乳

    2024-04-15
    57900
  • 看过来!精致女孩必备的身体乳合集(二)

    作为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身体乳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好用的身体乳吧!aleble皇后身体乳我第一次刚挤出来的时候觉得挺像雪花秀的那个滋润面霜的,放在手心随便你怎么动它都不会“乱跑”,让它涂脖子,绝不会流到肚子上,这款身体乳

    2024-04-15
    56000
  • 护肤品中啫喱 凝露 精华露是什么意思 分别是什么作用 它们的使用步骤是怎么样?

    1、啫喱都是渗透性非常好的产品,它可以有效打开肌肤毛孔通道促进后续护肤产品的吸收,同时啫喱成分本身也能帮助皮肤增加含氧量和含水量,通常啫喱产品都可以直达皮肤的深层,帮助皮肤捕捉氧气,锁住水分。有些含有特殊成分的啫喱,能有效去除表皮老化角质,

    2024-04-15
    46100
  • 欧诗漫珍珠白凝乳和珍珠白保湿乳的区别

    欧诗漫珍珠白凝乳和珍珠白保湿乳的区别:1、欧诗漫珍珠白保湿乳液是一种液体,而欧诗漫珍珠白保湿凝露属于面霜类,保湿乳液的质地通常都比较轻盈,而且还比较清爽,涂抹在脸上并没有粘稠感,但保湿凝露与乳液不同,保湿凝露质地比较厚重,擦在脸上有粘腻感。

    2024-04-15
    47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