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洗衣皂是十分常见的衣物清洗材料,主要活性成分是脂肪酸钠盐,此外洗衣皂中还含有助洗剂、填充料等。如泡花碱、碳酸钠、沸石、着色剂、透明剂、钙皂分散剂、香料、荧光增白剂等。洗衣皂去污力强,泡沫适中,使用方便。不少人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手工皂,那么你知道怎样DIY洗衣皂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相关方法吧。一、肥皂的成分
肥皂的成分主要有羧酸的钠盐R-CO2Na,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等。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R-CO2Na,硬脂酸钠C17H35COONa,其中R基团一般是不同的,是各种烃基。R-是憎水基,羧基是亲水基。在硬水中肥皂与Ca2+,Mg2+等形成了凝乳状物质,脂肪酸钙盐等,即通常说的“钙肥皂”而成为了无用的除垢剂。将软化剂加入硬水中可以除去硬水离子,使肥皂发挥作用。
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二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二、如何自制洗衣手工皂
原料:
椰子油420g、棕榈油120g、橄榄油60g、氢氧化钠105g、水260g。
方法:
1、首先开始制作碱液,往氢氧化钠中添加水(注意:在添加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将水倒入,否则可能会出现喷溅的现象),要采用多次少量的方式添加,边添加边搅拌,搅拌均匀后搁置一旁让其降温。最好在开始前将水冰冻成块,然后再来溶碱。
2、这一步就开始混合油脂和碱液,来制作皂液。将碱水缓缓倒入油脂中,先倒1/3左右然后搅拌均匀,然后再倒1/3再搅拌,直到碱液和油脂混合完成。接下来就开始漫长的搅拌之路,刚开始的时候需要认真搅拌,后面就可以边搅拌边休息。直到能在皂液表面留下痕迹才能够结束搅拌。
3、接下来就可以将皂液倒入模具了,如果没有模具也可以使用牛奶盒制作。入模后大约半天的时间皂就有一些硬度了,就可以开始脱模了。脱模之后即告完成。
1、肥皂的原料是各种动物(牛油、羊油、猪油、骨油)和植物油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茶籽油、橄榄油、棕榈油),而且不能用单一原料,否则皂基的硬度不合适。
2、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3、肥皂的成分:羧酸的钠盐R-CO2Na,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
4、肥皂的主要成分R-CO2Na,(硬脂酸钠(C17H35COONa)),其中R基团一般是不同的,是各种烃基。R-是憎水基,羧基是亲水基。在硬水中肥皂与Ca2+,Mg2+等形成了凝乳状物质,脂肪酸钙盐等,即通常说的“钙肥皂”而成为了无用的除垢剂。将软化剂加入硬水中可以除去硬水离子,使肥皂发挥作用。药皂主要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消毒剂。香皂在其中加入了香精。肥皂因含皂碱,去油力强。
肥皂的成分:羧酸的钠盐R-CO2Na,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硬化剂、粘稠剂、合成界面活性剂。
肥皂的主要成分R-CO2Na,(硬脂酸钠(C17H35COONa)),其中R基团一般是不同的,是各种烃基。R-是憎水基,羧基是亲水基。
在硬水中肥皂与Ca2+,Mg2+等形成了凝乳状物质,脂肪酸钙盐等,即通常说的“钙肥皂”而成为了无用的除垢剂。将软化剂加入硬水中可以除去硬水离子,使肥皂发挥作用。
1、添加物不同
香皂里会添加对肌肤有益的成分,如抗菌、深层清洁、保护、滋润等,有的还能起到清洁后润滑的作用。这是一般的肥皂所没有的。
2、适用范围不同
香皂专为肌肤而设计,一般会考虑到肌肤的接受程度,所以对肌肤的损伤不大,而肥皂都是用来洗衣服的,其注重对衣物的去污性,而衣服与肌肤的差别不同。
3、去污能力不同
香皂对肌肤的去污能力肯定比肥皂强,因为所有的配方都考虑到肌肤的性质,而肥皂能洗净衣服,但不具备香皂有效成分的渗透吸收性。
扩展资料:
肥皂去污原理:
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二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 ,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肥皂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乎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
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肥皂
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硬脂酸钠。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肥皂中除含高级脂肪酸盐外,还含有松香、水玻璃、香料、染料等填充剂。从结构上看,在高级脂肪酸钠的分子中含有非极性的憎水部分(烃基)和极性的亲水部分(羧基)。
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能。在洗涤时,污垢中的油脂被搅动、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与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的憎水基(烃基)就插入油滴内,靠范德华力与油脂分子结合在一起。而易溶于水的亲水基(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
原理
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
肥皂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乎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
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