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出处是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qǔqíjīnghuáqùqízāopò,意思是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出自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1、原文
“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2、解释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扩展资料“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
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
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去其糟粕,取之精华
说法较多
Reject the bad part and adopt the good part;
Discard the dross and select the essence;
Discard the dregs and take the essence;
1、韩门近在许偻入,欲抉精髓弃粕糟。——《上陈见复先生》清·王大椿
2、录取精华置糟粕,其诗自在当听之。——《顾晴沙先生诗冢歌》清·张云璈
3、抉摘精微吐粕糟,今来古往付挥毫。——《桃李僵行和朱幼词韵》近现代·汪石青
4、明理识源流,谈经耻糟粕。——《哭黄与几先生三十五韵》元末明初·唐桂芳
5、精华陶睿智,糟粕饷迂疏。——《古书》清·戴亨
6、能尽此心方有得,勿持糟粕议精微。——《唐虞》宋·陆游
7、翛然谢糟粕,傲睨万物初。——《和滕子济考古图》宋·程俱
8、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须从此悟真筌。——《以六经左氏传庄子遗伯中弟有诗来谢次韵 其一》宋·楼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