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咏 史
高 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读史时的感怀之作,诗人借歌咏战国时期魏大夫须贾赠绨袍于范睢得以释嫌弥祸的故事,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品析〕
高适是初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诗人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睢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睢看成是布衣寒士,真是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睢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睢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怎么知道范睢改名换姓呢?范睢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有谁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呢?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睢受齐人之金,范睢受到凌辱,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睢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睢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有谁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作人才来看呢?因此诗人借范睢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睢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睢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瞻目!
〔集评〕
吴逸一《唐诗正声》:“尚有”、“应怜”、 “不知”、“犹作”八字,俱下得有力。
唐汝询《唐诗解》:达夫晚贵,疑当时必有轻之者,故借古人以发之。
李瑛《诗法易简录》:布衣中何必无天下士,达夫诗不免俗情,所以论古不可不另开眼界也。
徐增《说唐诗祥解》:后两句,不是责须贾,是慨古今人不带眼珠子看者。
《签注唐诗选》:“尚”,含蓄赠袍以前许多事迹,乃此妙处;“犹”,重用此字而发论,至今犹为凡庸。“尚”“犹”二字,诗中骨髓但斯二字提《列传》一段数百言,又终许多之议论,甚有力。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犹”字是刺须贾之不识人,亦所以刺天下不识人者。夫范叔乃天下士,未遇而不知之尚曰难知,既贵而不知之,认作布衣,其愚也哉。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冠盖京华,斯人憔悴一寒至此者,岂独范叔,天下布衣沦落者多矣。达夫生平,功名自许,忤权贵,出宦彭州,此诗其有抑郁之怀耶?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古人咏史,偶着一事,自写己意,不粘皮带骨。以此二十字浑成尤难。
绨袍(tí páo )之赠
解释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求采纳,(づ ̄3 ̄)づ╭❤~
釜底抽薪 fǔ dǐ chōu xīn
成语解释
釜:锅。薪:柴。在锅底下抽出柴火。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成语出处
汉 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布衣的意思是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古代指平民百姓。
阅读古文甚至近来作品时,都可碰到“布衣”一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
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布衣指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多穿麻布衣服)。《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_柳翠_又制下布衣一袭,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铅华,穿著布素,闭门念佛。”就是这层意思。
布衣借指平民百姓。《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尉缭曰:‘吾细察秦王为人,丰准长目,鹘膺豺声,中怀虎狼之心,残刻少恩,用人时轻为人屈,不用亦轻弃人。今天下未一,故不惜屈身于布衣;若得志,天下皆为鱼肉矣’”!
因为“老百姓”这个词是专制时代对庶民的称呼,它是相对于统治阶层以外的人民,故称自己是“老百姓”其实是小民在官员面前表现诉求时的一点精神补偿,是一种卑微的叫法,默认了自己是被管束、被统治的对象。
1、从治国层面解释:三码指的是法律、令和诏,布衣则代表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并使其得到全民的认可与贯彻,就能治理好一个伟大的国家。
2、从烹调层面解释:大国如同烹菜,需要讲究火候、用料等多种因素,而小鲜则相对简单易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大国需要讲究多种因素的协调与处理,而小国更容易管理。这是老子的一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
翻译:高祖攻打黥布时,被流矢射中,行进途中得了病……我以一个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运在天,虽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处!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节选: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翻译:
高祖攻打黥布时,被流矢射中,行进途中得了病。病情严重,吕后请来好医生。医生进去见高祖,高祖询问医生,医生说:“病可以治好。”于是高祖谩骂医生说:“我以一个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运在天,虽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处!”
扩展资料《高祖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文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中国的强大和汉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龙驭上宾 lóng yù shàng bīn
成语解释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成语出处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