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主张?

老子的思想主张?,第1张

老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1、道:

但至于这“道”到底是什么,老子没有作具体的区分,只是把它说成是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象的“惚恍”,或者就是“无”。在老子的本体论中,尽管他没有将世界中的物质与精神做具体的区分,但他能够用“道法自然”说明宇宙的总体构成,要远比原始宗教的天道观进步的多,也比朴素唯物主义所阐述的金木水火土要深刻的多。《老子》一书的形成,标志着人们抽象思维能力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3、物极必反

老子首先提出物极必反的思想。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由道产生运动,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老子这一思想,在以后的《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扬雄的《太玄》等书中,都有所承述。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1、文学思想: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

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

2、政治思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

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3、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扩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 ),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参考资料:

-老子

老子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无为而无不为;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治人事天莫若啬;

8、治大国若烹小鲜;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A无为而至的政治主张

这种主张显然是消极的,怎么可以说是“有价值的精华”呢?

B小国寡民的思想

理由同上

C唯物主义思想

老子思想显然是唯心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yes,老子思想处处都体现着朴素的辨证色彩,举例:

“祸兮,福之所倚”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曲则全,枉则直”

都是对立统一体!太明显了,这些在当然人类的认知水平上来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  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

 

  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 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 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往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内容有:

  1、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真实内容及根本动力。老子发现了事物本身具有对立双方的矛盾,提出了具有一定辩证法意义的“反”思想。“反”这一范畴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核心。它实际指矛盾着的事物的对立双方。

  2、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矛盾双方在统一体中的相互结合,以及双方处于某种平衡状态,是客观世界中常有的现象。正是这种平衡,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3、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统一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相互转化的趋势。他在《道德经》中曾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事物尽在往复变化之中。由此推出一条法则,物极必反,剥极必复。

  4、变化发展的辩证思想。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他的贵柔思想就包含着变化发展的思想

  5、具体矛盾具体分析。老子认为,对于一切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的趋势,而不以人的意志左右其间,即要做到无为。所以越强为越是要失败,无所作为而听其自然发展,社会倒是可以达到治理的目的了。故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老子强调统治者要按自然无为的原则辅助万物自然运行,而不要有意作为,这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另一方面,老子对老百姓也要求做到“无为”。他认为统治者废除礼乐刑政,一任无谓自然,实行无为而治,天下就可以太平了。但如果老百姓智慧太多,就足以引起他们的迷惑,促进利欲的念头滋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六十五章)。因此,老子说,自古以来能把天下治理好的统治者,都不是教人民更聪明,而是教人民更愚昧。用智来治国,是国家的祸害,否则就是国家的幸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他的天道无为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反映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一件事不是它干出来的他主张统治者要“无为”,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同时也使“民无知、无欲、无为”, 这样才能使天下安定,政权巩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他反对儒家的“仁义”,同时也反对采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认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大家都过着简单的原始生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企图把历史拉回倒退的想法

  《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94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随机推荐

  • 自然堂凝时鲜颜系列用法顺序

    自然堂凝时鲜颜系列的使用顺序是:1 首先需要进行脸部的清洁,使用温水打湿面部,然后取适量的洗颜霜在手中,用手搓揉出丰富的泡沫。将泡沫放置于面部,特别是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千万不要在面部直接揉搓,而是要让泡沫在肌肤上进行按摩。在整个面部画圈来

    2024-04-15
    65200
  • 妮维雅控油保湿啫喱和欧莱雅控油保湿啫哩

    控油效果来说绝对是妮维雅的。欧莱雅的效果还不如UNO的那款乳液。不过要是让我来说,我还是最喜欢UNO的,是最舒服的一款,性价比极高。其实控油这种东西,你都不能指望太长时间。我们都是天生的这种体制啊。就算是控油比较不错的妮维雅的,比其他的好,

    2024-04-15
    54500
  • 原液和精华液的区别?

    原液比精华液的效果还要好,经常添加在美容产品中,也是因为原液的成分单一,效果强,使用的次数不宜太多,每周使用三至五次就可以,尽量在晚上使用,晚上肌肤会进入深度修复状态,面部血液循环加快,对原液的吸收效果会更加明显。精华液的成分非常复杂,本身

    2024-04-15
    565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有区别吗

    有区别,精华露和精华液的质地不同,针对的皮肤状态也不同。但是两者基本上添加的有效成分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肤质以及面部状态来选择使用哪一种产品。精华露相比起精华液更加粘稠一些,它可以说是精华液的浓缩体,所以它的使用感更加适合干

    2024-04-15
    51100
  • 最好用的平价美白精华 美白淡斑精华推荐

    在改善皮肤色调上,美白精华是不能缺席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美白精华,而且这多年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我整理出了五款价格亲民,效果很好的美白精华淡斑产品,款款都是实力派,效果不比大牌差!1、自然堂凝时小紫瓶精华液参考价格:115元这款精华

    2024-04-15
    24200
  • 什么是吉米高纯VC雪肌奢宠套盒?

    吉米高纯VC雪肌奢宠套盒是由吉米品牌迎接618的即将到来推出的一款护肤套装⁞༜包含吉米焕颜雪肌精萃液、吉米VC精华粉(进阶版)、吉米舒缓保湿双效霜、吉米淡斑美白修护精华乳和吉米美白祛斑面霜五种产品。SUM37时光肌底套盒有:时光肌底修肤水1

    2024-04-15
    45800
  • 伊恩·道格拉斯·史密斯的情况改变

    在1974年,南非总理B·J·沃斯特(BJ Vorster)开始迫使史密斯结束白人少数管治,以换取南非在外交上改善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因为南非过去一直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支持UDI,使之成为与非洲各国修好的一大阻碍。随后在1976年,美

    2024-04-15
    42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