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字大全
男孩名字
澄邈、德泽、海超、海阳、海荣、海逸、海昌、瀚钰、瀚文、涵亮、涵煦、涵蓄、涵衍、浩皛、浩波、浩博、浩初、浩宕、浩歌、浩广、浩邈、浩气、浩思、浩言、鸿宝、鸿波、鸿博、鸿才、鸿畅、鸿畴、鸿达、鸿德、鸿飞、鸿风、鸿福、鸿光、鸿晖、鸿朗、鸿文、鸿轩、鸿煊、鸿骞、鸿远、鸿云、鸿哲、鸿祯、鸿志、鸿卓、嘉澍、光济、澎湃、彭泽、鹏池、鹏海、浦和、浦泽、瑞渊、越泽、博耘、德运、辰宇、辰皓、辰钊、辰铭、辰锟、辰阳、辰韦、辰良、辰沛、晨轩、晨涛、晨濡、晨潍、鸿振、吉星、铭晨、起运、运凡、运凯、运鹏、运浩、运诚、运良、运鸿、运锋、运盛、运升、运杰、运珧、运骏、运凯、运乾、维运、运晟、运莱、运华、耘豪、星爵、星腾、星睿、星泽、星鹏、星然、震轩、震博、康震、震博、振强、振博、振华、振锐、振凯、振海、振国、振平、昂然、昂雄、昂杰、昂熙、昌勋、昌盛、昌淼、昌茂、昌黎、昌燎、昌翰、晨朗、德明、德昌、德曜、范明、飞昂、高旻、晗日、昊然、昊天、昊苍、昊英、昊宇、昊嘉、昊明、昊伟、昊硕、昊磊、昊东、鸿晖、鸿朗、华晖、金鹏、晋鹏、敬曦、景明、景天、景浩、俊晖、君昊、昆琦、昆鹏、昆纬、昆宇、昆锐、昆卉、昆峰、昆颉、昆谊
1中国经典诗词名句精华版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 --唐 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六述志抒怀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见日俄战争地图>>
七乡思离情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八愁恨悲欢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九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十学问成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十一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十二关于写作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篆刻-孔雀东南飞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郭嘉博超郝,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哲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出自:《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扩展资料赏析:诗歌寓意十分深刻,运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戏赠诗《戏张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名句是“一树梨花压海棠”,极具戏谑趣味,后人引用颇广。
哲理诗《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很特别,首句和尾句是一样的,但含义却完全不一样。寓意有些事物或人,未见之前认为很高大上,但当满怀期望见了以后,感觉也不过如此!俗话说“仆人眼里无圣人”。
下面正式进入苏轼10大名诗排行榜。
第10名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关于第10名,我在《中秋月》、《海棠》和《花影》间选择了很久,最终选择了《海棠》,另外两首遗憾落选苏轼10大名诗。
这是一首状物写景诗,用拟人手法,写出海棠的高洁、美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知名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第9名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且蕴含哲理。此诗通过写梨花盛开,抒发春光易逝、人生苦短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此诗知名句是“人生看得几清明”。全诗语言清洗自然,蕴含哲理,发人深思。
第8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坐船游览西湖时写的一首诗。此诗写出了雨中的湖光山色,此诗四句依次写云翻、雨泻、风卷、水天,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煞是精彩。
此诗精华句是“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描写鲜明、生动、清新、壮丽,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下此景,壮观而富有情趣,是一首写景名诗。
第7名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一生起起伏伏,宋哲宗绍圣元年,苏轼被人诬告“讥斥先朝”,因而被贬岭南,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在岭南时,苏轼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对荔枝尤其喜爱。此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精华句,脍炙人口,并入选中学课本。
此诗体现出苏轼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性格,他真是将满腹苦水写成了甜美的赞歌,其乐观豁达令人向往。
第6名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刘景文即刘季孙,也是一位诗人。此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苏轼任杭州太守时,赠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通过“傲霜枝”、“橙黄橘绿”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要积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此诗托物言志,意境高远,读来顿觉精神振奋,备受鼓舞。
第5名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语言优美、婉转动人,尤其是“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两句,优美异常,带给人唯美的享受。
全篇用语优美清丽,立意深沉含蓄,耐人寻味,尤其“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第4名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题写惠崇《春江晚景》这幅“鸭戏画”的,此诗精华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此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觉,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3名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写景诗,是描写西湖的众多诗歌中,流传最广、最受人喜爱的一首。
此诗精华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通过新颖和精准的比喻,赋予西湖美人特色,使西湖成为美的化身,西湖之美得到升华,其描写手法之高超,不由得令人赞叹。
第2名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七律的代表作,是苏轼经过渑池时,针对其弟弟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的一首唱和诗,全诗精练隽永,富含哲理,意境高远。
苏轼通过此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恋。精华句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用雪泥鸿爪比喻人生,真是恰如其分。这和“天空中有鸟儿飞过,未留下一丝痕迹,但鸟儿确实曾经飞过”一个道理,这写得不就是人生吗?
顺带看看苏辙这首《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总体来说,苏辙这首诗也是不错的,但离他哥哥的和诗还是有不小差距,苏辙确实少有经典名诗流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