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左右:跳拉丁舞的感受

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左右:跳拉丁舞的感受,第1张

作文标题: 跳拉丁舞的感受

关键词: 拉丁舞 感受 小学六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500字左右是关于小学六年级的作文500字左右,题目为:《跳拉丁舞的感受》,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跳拉丁舞的感受

赤峰市松山区木兰小学 三年二班 侯登元

学习之余的时间,总想学点什么,周六的时候妈妈带我去梦幻小精灵艺术学校看了看,经过仔细的考虑后决定学习拉丁舞,就这样开始了我跳舞的追求。我在心里决定一定要学好拉丁舞,等到有机会一定给同学和老师表演一曲,因为我想感谢老师对我的教育,感谢同学对我的帮助,让他们也在优美的舞曲中得到一份轻松与快乐,这是我心里一个小小的秘密,要努力实现的一个小愿望。

每当我学会了一支新舞,便会徜徉在动听的乐曲之中,陶醉在优美的舞姿之中,整个身心都沉静于其中,仿若鸿雁自由自在地遨游长空,又若鱼儿畅游江湖昊海

自从我于08年开始学跳拉丁舞,尽管有些累,但只要优美的音乐一响起,我便会不由自主地尽情舞蹈,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在学舞时认真仔细地观察老师,尽量将老师的精华学到,尽善尽美的表现出舞曲的内涵,表现出自己追求美的心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我较好地理解,就能给老师、同学、朋友们带来美的享受。

老师,我在表演跳舞的时候,就是我在为你祝福,希望你天天像舞曲和舞蹈里那样潇洒的生活和工作,永远幸福!

指导老师:孙艳霞 张国华

  拉丁舞目录

  简介

  分类

  拉丁舞之益处

  初练拉丁舞注意什么

  跳拉丁舞的首要原则

  拉丁舞的穿着方式

  详解拉丁音乐

  历年国际拉丁舞冠军组合

  [编辑本段]简介

  拉丁舞分为拉丁国标舞和拉丁舞:

  拉丁国标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础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内容包括伦巴、恰恰、牛仔舞、桑巴、斗牛舞。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它是拉丁国标舞的起源。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它是拉美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激情、浪漫而又富有活力、火热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拉美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最出名也为大多数人所喜爱的Salsa起源于古巴,古巴Salsa来源于曼波,曼波是20世纪40年代—60年代非常流行的舞蹈,恰恰是他的一个变种。古巴风格salsa源于街头,人们伴着音乐翩翩起舞,自由派对,空气中弥漫着欢乐和喜悦。现流行欧美和世界的salsa是美国纽约salsa。美国纽约salsa和古巴salsa有本质不同,纽约salsa是一小节4拍,跳3步,第4拍停顿不跳,特点是欢快热烈,舞蹈动作花样繁多,变化快,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表演性。全身心投入,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纽约跳法目前是主要跳法。古巴salsa,古巴跳法每小节4拍跳4步,第4拍点地,特点风趣和自娱自乐成分较多,比较而言,纽约三步跳法更激情更有魅力和更富有活力。

  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风格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内涵的把握。

  在于对音乐的理解,更主要是音乐的旋律。作到学舞,练舞,走舞,跑舞,跳舞。而跳舞是舞者的最高境界。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者通过肢体表现流动的音符,才是舞蹈的最高境界。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我们东方人在跳拉丁舞时常常带有含蓄,羞怯,不敢用身体去表达甚至于不敢用眼睛去交流。所以,多一些了解西方文化对跳出“有味道的拉丁舞”很有帮助。

  舞伴之间的平衡,用力的平衡,重心的平衡,六维空间:上下,左右,前后。总之,平衡无处不在,平衡贯穿舞蹈的始终。至于Merengue则起源于多米尼加,每小节2拍,随着髋关节左右依次摆动,循环往返加上手的不断变化,极富浪漫、性感和魅力。

  拉丁舞是以运动肩部、腹部、腰部、臀部为主的一种舞蹈艺术。参加运动的包括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背阔肌等上百块肌肉。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许多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做过研究,平均每跳一曲拉丁舞,腰部的扭转有160—180次,女子的最高心率可达197次/分钟,男子的最高心率可达210次/分钟。大约能量代谢为8.5以上,相当于运动员完成一个800米的热能消耗量,大于网球和羽毛球的热能消耗。减脂效果可想而知!

  拉丁舞中最具代表的舞蹈是伦巴,它被誉为“拉丁之魂”。学习拉丁舞的人,一般会把伦巴作为入门的第一支舞来学习。伦巴是表现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舞蹈,所以它的音乐较为柔美和缠绵,动作上能使女伴充分展现女性的柔媚和胯部、臀部的曲线美。男女伴之间若即若离,十分优美。而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恰恰则起源于墨西哥,虽与伦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它俏皮欢快,风格与伦巴截然不同,动作潇洒帅气而又充满活力。

  [编辑本段]分类

  拉丁舞包括恰恰、伦巴、桑巴、斗牛和牛仔舞;他们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初期在英国被规范和发展并很快在许多国家流行起来;当时以社交、娱乐的形式在社交场所的酒吧非常盛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也非常流行。后来,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的统一规范使其成为一种国际赛事,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比较有名的赛事有英国“黑池”舞蹈节(78界)、英国UK国际锦标赛(51界)、英国国际公开赛、德国世界舞蹈运动锦标赛等。

  具体介绍拉丁国标舞的话,则是:

  拉丁分为少儿和成人,学1年多可考铜牌,学3年多可考银牌,学5年多可考金牌.

  伦巴舞(rumba)

  起源于古巴,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27小节左右。伦巴舞的特点是: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摆。古巴人习惯头顶东西行走,以胯步向两侧的扭动来调节步伐,保持身体平衡。伦巴的舞步秉承了这一特点。原始的舞蹈风格,融进现代的情调。动作舒展,缠绵妩媚,舞姿抒情,浪漫优美。配上缠绵委婉的音乐,使舞蹈充满浪漫情调。

  恰恰(cha cha)

  起源于墨西哥,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31小节左右。恰恰恰,音乐有趣,节奏感强,舞态花俏,舞步利落紧凑,在全世界广流行!

  桑巴舞(samba)

  起源于巴西,音乐为4/4或2/4拍,速度每分钟51小节左右。桑巴舞,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钟爱!

  斗牛舞(pase doble)

  起源于法国,发展于西班牙,它的音乐为2/4拍,速度每分钟62小节左右。斗牛舞音乐雄壮、舞态豪放、步伐强悍振奋,是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牛仔舞(jive)

  起源于美国,是由一种叫“吉特巴”的舞蹈发展而来,牛仔舞剔除了“吉特巴” 中所有的难度动作,增加了一些技巧。最早对牛仔舞的记载是由伦敦舞蹈教师 Victor Silvester于1944年在欧洲出版的一本介绍牛仔舞的书。波普,摇滚,美国摇摆舞都对牛仔舞有着一定的影响。

  牛仔舞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舞。在比赛中牛仔舞之所以被安排在最后跳是因为选手们必须让观众觉得,在跳了前四个舞之后他们仍不觉得累,还能 很投入地迎接新的挑战。 它流行于美国南部。牛仔舞手脚的关节放松、自由地舞蹈,身体自然晃动,脚步轻松地踏着,且不断地与舞伴换位,转圈旋转。其音乐节拍为4/4拍,速度每分钟43小节左右。 也正是因为它的音乐欢快、舞态风趣、步伐活泼轻盈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有氧拉丁舞

  现代人喜欢求新,单纯传统的健身运动越来越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就给它加入新的拉丁舞元素,人们在感受拉丁热力的同时强健身体,可谓两全其美。传统的拉丁舞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具有热情、奔放、浪漫的风格特点,其舞蹈动作豪放粗犷,速度多变,手势和脚步内容丰富,充满激情,音乐节奏鲜明强烈。把拉丁舞引入健身房后,拉丁舞便成了“有氧拉丁”。这个名字一下子道出了将拉丁舞作为一种健身方式的创意。它有别于国标标准的拉丁舞,是在有氧操的基础上,融入拉丁的奔放和激情,使其更具有趣味性,适合范围更广泛。而且有氧拉丁与拉丁舞也有很大区别,拉丁舞里表达情的东西较多,过于热情奔放,而有氧拉丁保留了拉丁的健康和奔放,去掉了繁复和夸张,更倾向于运动。只要身体好,普通大众都可以练习,适合的年龄段也是很广泛的。

  最后,关于拉丁舞的服装要求,因为它的特点是休闲、浪漫、随意,所以穿着时注意款式、风格和花样与拉丁舞吻合,穿着时主要体现出随意和得体,配上鞋的颜色和大小注意整体的协调和吻合。

  [编辑本段]拉丁舞之益处

  无论是从生理、心理或社交的观点耒看,跳拉丁舞是一项高带氧的最佳运动之一。它不单有趣、自由,最大的好处是它总是与别人一起完成。成千上万的人正享受着拉丁舞带来的益处,归纳如下:

  ●对身体的益处

  心血管方面:跳拉丁舞可令心跳由每分钟80次升到120次,有些甚至更多。它的功效等同于任何体力训练或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强度和耐力。

  肌肉弹性:跳拉丁舞使肌肉运用完美们的组合,它混合了肌肉等长收缩与拉伸,能练出漂亮有弹性的肌肉。

  关节:据医学报导,避免早期关节炎与治疗关节不适的最好方法是适度们的使用关节,跳拉丁舞可使全身各关节如颈、肩、肘、髋、膝、踝等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脊椎:常跳拉丁舞,弯曲的脊椎可以归正,椎间盘突出可以得到预防和治疗。

  呼吸系统:很多研究显示,激烈的拉丁舞可使肺脏强壮并增加摄氧量,快速的增加心律然后又降低,强壮的心肺可以更有效的预防”非典”。

  脸部线条:多数的拉丁舞者都是忙着微笑,他们脸部都见不到难看的线条。

  腹部苗条:人的腹部一般不容易活动到,跳拉丁舞,急剧的骨盆摇动、胯部扭摆是对付小肚子上赘肉最有效的方法,减肥显著,这是其它运动不可比的。

  ●对心理上的益处

  自尊:跳拉丁舞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使自己对自己有更深一层自我价值的发现。

  自信:很多拉丁舞者曾有过怯场的羞涩的经历,它是美国十大恐惧之一,通过跳拉丁舞逐步克服胆怯、恐惧,培养自信、自强。以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去对付无数的考验与挑战。

  轻松的社交:舒适轻松的社交是个人四大需求之一,跳舞使你更善于人际关系,提高为人处事、公关社交的能力。

  放松精神:面对工作、生活巨大压力,人们的精神常期处于紧张、郁闷的状态,在优杨、激情的舞曲中跳几支舞,享受一下自由快乐的时光,使心理上得到调整。

  拉丁舞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对各个年令段的人都有益处。

  对幼儿少年:可以强身健体,避免过渡肥胖或瘦弱,可以克服不爱动、不爱说话、孤癖胆怯弱点而培养小孩自信、自强、坚毅、大胆泼辣的性格,从小培养他们与人交往处事社交的能力。

  对青年人:可以及早改变亚健康状态,缓解由于工作、生活上常期的压力而造成的精神紧张、郁闷,保持你健美的身材和青春的活力

  对中老年人:有效维护右脑,避免过早的脑萎缩,保持思想敏捷、腿脚灵活,预防和改善多种老年关节病、腰腿痛、老年痴呆病症,使你焕发春春、延年益寿。

  目前,拉丁舞热潮席卷全国、风靡世界,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才是你的。

  [编辑本段]初练拉丁舞注意什么

  对于初学者,建议把注意力集中在跳好基本步上,这一点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的人并不多,千万别以为几个节拍的基本步就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学问,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拉丁舞步,获得那份感觉。

  在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应分成3部分。

  1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是拉丁舞中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

  2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

  3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拉丁舞中的舞步有一些是起源于此。

  所以要跳好拉丁舞,必须好好体会这3个特征,将多元化的个性融会到肢体语言中,真不是件易事。

  其他需要注意的:

  1.男士宜为短发,长发需扎成马尾,不化妆、不戴饰物;女士若为长发应盘头,不要散发,可戴少许饰物,但不能过大。

  2.服装一般以紧身的为好,男士以黑色为主,女士着短裙,不应长于膝盖,以免影响运动。鞋子有专门的舞鞋,但在训练时以舒适为宜,最好是平底。

  3.注重礼仪,男士要先向女士发出邀请,女士应还礼。舞蹈结束后,一定要答谢观众,男士还应将女士送回。

  4.初学者不要急于跳合舞,不要急于接触花步,以免受伤。

  5.跳舞过程中要注意肌肉绷紧、调节情绪、调匀呼吸,防止动作僵持。

  6.在呼吸不畅的情况下,请先休息片刻后再决定是否继续;

  7.避免扭腰过猛,应以感觉适当为准;

  8.若发生以下情况,如腿部疲劳、人体局部出现痛状不适、眩晕、心率过快等,可停止练习。

  有些健身者身体各个关节太紧张,这一点应该改正。健身者踏步时肩关节要放松,如果遇到有的动作比较难做时,可以把动作分步练习,先学脚下的动作,学会之后再加上手臂的动作。此外,拉丁健身操对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很高,健身者在锻炼时心情一定要放松,不要有恐惧感,不要怕动作做不好被人嘲笑。

  [编辑本段]跳拉丁舞的首要原则

  姿态

  伦巴舞和恰恰舞:

  1 两脚自然轻松的靠拢站好。

  2 挺胸、脊柱骨伸直,不可耸肩。

  3 任一脚向侧跨出一步,支撑重心的另一只脚伸直,并将体重全部移到这只上面,以使骨盆可往旁边方移动,因而感觉上重量放在支撑脚的脚跟,其膝盖要向后锁紧。至于骨盆移动的幅度要以不影响上身的姿态为原则。

  森巴舞和捷舞:

  1 两脚自然轻松的靠拢站好。

  2 挺胸、腰杆伸直,不可耸肩。

  3 任一脚向外跨出一步,支撑重心的另一只脚伸直,并将体重全部移到这只上面,使重量前移至前脚掌,而后脚跟仍不 离地板,并且支撑脚的膝盖不可向后锁紧。某些舞步则是例外,如森巴舞中的分式摇滚步、后退缩步和卷褶步,以及捷舞里鸡走步。

  由于西班牙斗牛舞,没有骨盘或臀部的运动,其姿势与上述各种拉丁舞的不同处如下:

  1 骨盘向前微倾。

  2 重量由两个脚掌很均匀的承受。

  3 当脚伸直时,膝盖不可向后扣紧。有一个例子除外,那就是西班牙舞姿。

  方位

  在图表之下的方位是用来说明,在舞室中舞者的身体所面对或背对的方向而言。当我们以肩引导(侧行)时,方位的正确与否十分重要。

  在伦巴舞、恰恰舞和捷舞是非前进式之舞蹈,森巴舞与西班牙斗牛舞则为前进式之舞蹈。

  转度

  在跳拉丁舞时两脚从不平行,除非两脚并拢时,才会平行。像这样的脚部转动,大半是向外转,其不过是脚带着全部或部分的体重而转,是属于“被动式的转动”或脚部的因应动作。由于,在跳舞脚部转动与上身的转量多半不同。最典型的例子有森巴舞中扫形步的第2步,在伦巴舞和恰恰舞中,抑制前进走步以及在伦巴舞和恰恰舞中所有的后退走步。

  因此当跳完某个舞步时,其脚部带动的重心和身上所面对的方向不同时,我们是以其上身的转量为准,而非脚部。在伦巴舞和恰恰舞中,后退走步本身的率动下,那只带动重心的脚会大约有1/16圈的外转。这种因为要让身体重心稳定,而造成的转动,被称之为“被动式的转动”。

  [编辑本段]拉丁舞的穿着方式

  就好像“波西米亚风”并不是波西米亚那个地方的人怎么穿衣打扮一样,起源于南美的拉丁舞衍变出拉丁风情舞后,也变成了一种超越空间、需要意会的时尚概念。无论是奔放热辣的拉丁舞表演(ballroom)、放纵暧昧的酒吧拉丁舞PARTY(salsa),还是健身房里简洁明快的拉丁健身舞,甚至是一些以腰胯部的8字型摆动为基础的随意舞动,人们都愿意统而称之为“拉丁”,因为,它们张扬着共同的特点:热情而煽动,性感而不扭捏,快乐而极具感染力!

  爱上拉丁理由N多

  有人说,“拉丁”是催生爱情的魔法舞蹈;也有人说,“拉丁”很风骚、是穿着衣服的性挑逗,但这些都只是拉丁舞的附加功能,它本身是一项绝好的健身运动。跳拉丁舞能充分释放情绪、减轻压力,同时消耗大量脂肪,对身材塑形尤其是腰、腹、臀部曲线塑造作用明显。而且,拉丁风情舞学起来很容易,只要学会基本舞步和架式,就可以跳出自己的风格。如果要罗列出爱上拉丁的理由,想必N个人会有N种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拉丁舞特别适合女性,当音乐响起,身体随着节奏妩媚地摆动起来,那就是性感而真实的女人。

  拉丁风情舞最大限度地赋予舞者自由和随意。在着装方面同样如此,无论裙装裤装,无论波西米亚的蕾丝层叠还是简洁的紧身吊带,只要能表达你的性感即可。但要切记:拉丁舞的重点在腰胯部,最忌讳用宽松的衣服把腰部曲线和动作完全遮盖。

  如果穿着裤装,最好选择低腰、包臀、紧腿但裤腿散开的长裤,塑造出修长的身体和玲珑曲线。

  层层叠叠的项链、大耳环、野性十足的豹纹图案……跳拉丁舞时可以配戴一些夸张的饰品,舞动起来别有风情。

  [编辑本段]详解拉丁音乐

  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样式。如前所述,在人种方面,除了原住民之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杂,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色。在这些混合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三: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曾经征服和统治中、南美洲,以伊比利亚半岛人为主体的欧洲人的音乐文化;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

  一、 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印第安因素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因此,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1492年以后,教会音乐由耶稣会教士传给美洲土著居民,殖民当局镇压土著音乐,当地的节奏、旋律与欧洲的节奏、旋律逐渐混合而成新的、有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形式。因此,至今,仍可在拉丁美洲的音乐中寻探出许多印第安因素。

  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根据部落状况的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但是大致可作如下归纳:

  首先,印第安人的音乐很多是和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的,所以,一般说来,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带有独特的表情。这种特点尤其在安第斯地带以民歌为基础的南美民间音乐(采用印第安的乐器和吉他来演奏)名曲《神鹰飞翔》中表现出来,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以do、 re 、mi 、sol、la的五音构成的旋律,形成独特的风格、趣味。

  其次,印第安人的音乐节奏比较单纯。但是根据记载,在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以前,在墨西哥,为了适应宗教性的舞蹈,已经具有了非常复杂的、由打击乐器敲打的节奏。另外,在印第安人的传统音乐中,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

  再次,乐器方面,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乐器的一大特色。虽然在当今的印第安人音乐中经常采用吉他、小提琴、竖琴等弦乐器,但是这些都是16世纪以来由欧洲人带来的,或者是接受欧洲的影响而在新大陆制造出来的。印第安人的传统乐器是笛、奥卡里(埙)等管乐器,或者是鼓、摇响器等打击乐器。管乐器中,最流行的是竖笛,用竹、芦或粘土焙制,还有排箫、鼻笛等。印第安排箫,在秘鲁叫安塔拉箫,在哥伦比亚叫卡帕多箫,在厄瓜多尔叫龙达多箫,在玻利维亚叫西克斯箫。有人将各种排箫统称为桑波尼亚(zampona)。印第安人的打击乐器尤其丰富多彩。常用烧空的树干制鼓,如墨西哥的特波纳斯特尔、巴西的特罗卡诺;果壳可用作刮响器,也可用作空心摇荡器。摇荡器的统称是马拉卡斯。此外还有“地鼓”、丛林鼓等。印第安人通常赋予他们的笛和鼓以人性,有的属阴,有的属阳。例如,马拉卡斯是阴,吉伊洛是阳。巴拿马的古那印第安人有两种托洛笛,其中只有一孔是阳笛,四孔是阴笛。

  在中、南美洲被欧洲人征服后的头几个世纪里,教会把印第安人的鼓和笛视作异教的设备而禁止使用,但是无效。土著音乐依然保存了下来,最后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进入教堂。在中、南美洲城乡举行的节日或街头庆典中,基督教和原始宗教奇异古怪地结合在一起,欧洲音乐和印第安土著音乐两种成分并存。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印欧混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体裁和风格特点。

  [编辑本段]历年国际拉丁舞冠军组合

  1959 Leonard Patrick & Doreen Key England

  1960 Bill Irvine & Bobbie Irvine Scotland

  1961 Bill & Bobbie Irvine Scotland

  1962 Walter Laird & Lorraine Rohdin England

  1963 Walter Laird & Lorraine Rohdin England

  1964 Walter Laird & Lorraine Rohdin England

  1965 Walter & Marianne Kaiser Switzerland

  1966 Bill & Bobbie Irvine England

  1967 Rudolf & Mechthild Trautz Germany

  1968 Bill & Bobbie Irvine England

  1969 Rudolf & Mechthild Trautz Germany

  1970 Rudolf & Mechthild Trautz Germany

  1971 Rudolf & Mechthild Trautz Germany

  1972 Wolfgang & Evelyn Opitz Germany

  1973 Hans-Peter & Ingeborg Fischer Austria

  1974 Hans-Peter & Ingeborg Fischer Austria

  1975 Hans-Peter & Ingeborg Fischer Austria

  1976 Peter Maxwell & Lynn Harman England

  1977 Alan & Hazel Fletcher England

  1978 Alan & Hazel Fletcher England

  1979 Alan & Hazel Fletcher England

  1980 Alan & Hazel Fletcher England

  1981 Alan & Hazel Fletcher England

  1982 Espen & Kirsten Salberg Norway

  1983 Espen & Kirsten Salberg Norway

  1984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85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86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87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88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89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0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1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2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3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4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5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6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7 Hans-Reinhard Galke & Bianca Schreiber Germany

  1998 Donnie Burns & Gaynor Fairweather Scotland

  1999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0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1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2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3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4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5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6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2007 Bryan Watson & Carmen Vincelj Germany

  以上资料来源于:http://latindance8blogspotcom/2008/08/dancesport-world-champions-19592007html

1、拉丁舞:

原因:一是拉丁舞与别的舞蹈的基本技巧要求不一样,相对较低一些:二是拉丁舞属情感舞蹈,成年人更能理解其风格并容易比较准确地表达舞蹈语言。

2、民族舞:

原因:民族舞蹈比较容易,练起来比较轻松。但需要一定的功底,民族舞蹈动作比较轻柔,比较安全。受伤几率相对来说低一点。对初学者来说,学民族舞蹈是个不错的选择。

3、街舞:

原因:街舞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属于年轻一代的舞蹈,街舞分两大类:Hip-Hop和Breaking。

Breaking:技巧型街舞,要求舞者具有较高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属于技巧性较高的体育舞蹈,所以最先为国内青少年所喜爱。

Hip-Hop:舞蹈型街舞,有Poping、Locking、Electric、Turbo、House等多种风格。它们都不如Breaking那样需要较高的技巧,但更要求舞者的动作协调性和舞感,以及肢体灵活性和控制力。好的Hip-Hop舞者同样需要艰苦的练习。

4、爵士舞:

风情万种的女性舞蹈爵士舞很健康,而且还具有健身操的功效。经过爵士舞的锻炼之后,舞者显得柔软灵活、婀娜多姿;还能很好地培养女性的气质,这种针对女性的舞蹈,让起舞中的女人风情万种,让起舞后的女人身体语言丰富多彩。由于这种舞蹈比较简单易学,并吸取专业舞蹈中大众能接受的精华,每个接受过练习的人都能迅速把握。

5、肚皮舞:

原因:肚皮舞可以柔美减肥,可以练就纤纤细细的水蛇腰,甩掉肚子附近的肉肉,可以丰胸又细腰。同时也会让你的身心健康,心情开朗等好处。

国标舞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两个舞种。

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又称“体育舞蹈”,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

国标舞起源于欧洲,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国标舞被称作社交舞蹈的“皇冠”,又称舞台舞。它包括五个标准项目:狐步(Foxtrot)、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 Waltz)、快步(Quickstep)、恰恰(Cha Cha)和吉特巴(Jive)。

1舞步和风格

国标舞的舞步取材广泛,不仅包括了原始的古典民族舞蹈要素,而且还吸收了现代的平民舞步中的精华。从舞蹈的户外跳跃到室内旋转等的多种元素都可以被使用和组合在一起。国标舞的神韵和气质相当高雅,从一侧优美的旋转到另一侧轻盈曼妙的长裙,具有浪漫特色。

2舞者分工

国标舞常用情侣组合的形式展现,舞蹈中伴侣需要实现高度的默契配合,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女舞伴通常需要带领整场舞蹈,男舞伴则主要承担舞步变化。在舞场上,男女双方的角色分工随时会做相反甚至多次转换,让表演更具逻辑和兴趣。

3全球竞技

自从二十世纪初起,国标舞就进入了宫廷生活,并逐渐走入市民阶层,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现如今,国际标准舞是一种全球性的竞技运动,也伴随着**、音乐剧等艺术形式的推广,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综上所述,国标舞是一种广泛受欢迎的社交性舞蹈,其特色在于呈现出舞者优雅的芭蕾舞姿和流畅的社交快舞,同时取材范围丰富,加上不断的更新改良,在世界 范围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拉丁舞的舞种怎么区分

 导语:由于拉丁舞的音乐风格和节拍的不同,拉丁舞被分成很多舞种。而各个舞种的起源地都不同,它们都是起源于哪里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拉丁舞包括玛伦给、萨尔萨舞、恰恰、伦巴、桑巴、斗牛和牛仔舞; 他们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初期在英国被规范和发展并很快在许多国家流行起来;当时以社交、娱乐的形式在社交场所的酒吧非常盛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也非常流行。

  根据音乐风格和节拍不同,拉丁舞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常见舞种:

  玛伦给(MERENGUE)

 玛伦给起源于哥伦比亚和古巴,基本舞步较简单,不在于技术难度,它的魅力在于散发出来的诱惑力。

  萨尔萨舞(SALSA)

 萨尔萨舞同样起源于哥伦比亚和古巴,是现在疯狂流行的一种拉丁舞,由街头Style演变而来的,自由和随意,更能突显个人风格。据说,这种古巴风格的Salsa源自街头,拉丁乐手在街上即兴奏起音乐,闻声起舞,空气顿时弥漫起Fiesta的欢悦。和同样作为拉丁舞的伦巴、桑巴、恰恰等相比,它在服装和舞技上更为随意,不需要固定的舞伴,舞姿也更为热烈奔放;而和迪斯科相比,它又多了高雅的气质;比起探戈、华尔兹,它少了束缚感而更具“煽动性”的风情与活力。

  桑巴(samba)

 桑巴是狂欢之舞。桑巴起源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巴西一年一度狂欢节跳的舞蹈,每年狂欢节,就有很多舞校的学生老师带领大家在街上边走边舞,所以桑巴是一种游走型的舞蹈。桑巴舞曲欢快热烈,节奏为2/4拍或者4/4拍,舞蹈者随着音乐节奏一重一轻地自然屈膝弹动,运用下腹部的前后摆动,并沿着舞程线绕场行进。桑巴是拉丁舞中最热烈、最具有特性节奏的舞蹈。风格特点是流动性大,动作粗犷,热烈奔放,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后来英国舞蹈家专程赴里约热内庐去观察搜集当地森巴舞,回国后将森巴舞做一番整理,并订定步法名称及统一跳法,而成为目前的森巴舞。它属於移动性舞蹈(moving dance),像探戈、华尔滋一样,须绕著舞池转。音乐:4/4。

  恰、恰、恰(cha、cha、cha)

 起源於中美洲的墨西哥、古巴等地,它是曼波舞(mambo)的变形,但今日的恰、恰、恰比曼波更流行,更受欢迎,主要是这种舞给人一种明朗轻快的感受。

 恰恰恰用C表示。企鹅行步,拉丁舞中最流行的舞蹈,与伦巴一起被称为姐妹舞,起源于墨西哥、古巴等地,是从一种叫曼波舞的舞蹈发展而来。恰恰舞的舞曲欢快有趣,热情奔放,在动作编排上一反男子领舞的习惯,男女动作不要求统一整齐,且多半是男子随后,诙谐有趣,所以倍受欢迎。恰恰节奏4/4拍,每分钟30~32小节,是模仿企鹅走路姿态而编的舞蹈,舞步可爱,步频较快,具有诙谐风趣的风格,舞步和手臂动作配合紧凑,给人一种轻朗明快、干脆利落的感觉。胯部每小节向两侧摆动五次。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源于非洲,后传入拉丁美洲,在古巴得到发展。

 因南美洲的土人将曼波的音乐演奏的更快,并加进打击乐器使之成为今日的恰、恰、恰。曼波的舞姿较柔和,腰部扭动较大;恰、恰、恰的舞姿较为活泼,步法乾脆俐落,不拖泥带水。音乐:4/4。

  斗 牛 舞(paso doble)

 本为西班牙之进行曲,音乐雄壮威武,舞蹈风格阳刚味十足。西班牙的每一个地方都是用斗牛舞代替行军舞。斗牛舞是受斗牛所影响而演变出的舞蹈。

 斗牛是英雄之舞。斗牛舞起源于西班牙,是由斗牛士在斗牛时的基本动作发展而来。在斗牛舞中,男士象征斗牛士,女士扮演斗牛士手中的红色斗篷或者牛,视情况而定。在所有拉丁舞中,男伴在斗牛舞中的角色比其他任何舞中都重要。

 音乐旋律为高昂雄壮,鲜明有力的西班牙进行曲,舞蹈风格阳刚味十足。节奏2/4拍,舞姿挺拔、无胯部动作及过分膝盖屈伸。用脚腕和脚掌平踏地面完成舞步。动静鲜明,力度感强由于男女在舞中的`角色不一样,所以男士表现出气宇轩昂,女伴则英姿飒爽,舞步柔美多变。其实把斗牛舞归于拉丁美洲舞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它纯粹是起源于西班牙,也就是纯欧洲的舞蹈。

 在斗牛竞技场入口上方的铜管乐队,总是不断的演奏著进行曲,即西班牙所谓的斗牛舞音乐,形成斗牛舞的灵感即来自於这种音乐。

 同样的也因为这种音乐才激发出斗牛戏本身的脚步。简言之,斗牛舞就是斗牛戏的一种诠释表现;男舞者的角色可比拟为斗牛士,女舞者则代表用以吸引公牛注意的红斗篷。将斗牛舞归类到拉丁美洲舞,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根本就是纯欧洲式,且源自於西班牙。

  牛仔舞(jive)

 捷舞与吉鲁巴( jitterbug )可说是孪生兄弟。吉鲁巴是典型的美国舞蹈,又称为牛仔舞,在 1940 年最先流行於美国南部,不到几年之间风行於全世界。它有明确的步法,揉合爵士( jazz )和却尔斯登舞( charleston )的精华而独创一格。

 牛仔舞代表一起来欢乐。牛仔起源于美国,由一种叫“吉特巴”的舞蹈发展而来,但是牛仔舞剔除了吉特巴当中所有难度动作,增加了一些技巧,波普舞、摇滚、美国摇摆舞都对牛仔舞有一定影响。牛仔舞曲欢快,强烈跳跃,节奏为4/4拍,要求脚掌踏地。牛仔舞步跳跃,丰富多变,舞姿轻松,舞态风趣、轻盈活泼。牛仔舞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舞,保持了美国西部牛仔的刚健、浪漫、豪爽的气派。

 跳法约可分两种:一般社交场合中是六步吉鲁巴,而标准舞是八步吉鲁巴,称做 jive 。基本上两者都是以六拍来完成一个基本步,只是六步较为悠闲懒散,而八步较有精神、变化较多。它是一种十分放松自由的舞蹈,音乐: 4/4 ,每分钟约四十小节。

  伦 巴(rumba)

 伦巴用 R表示,是拉丁舞项目之一,享有“拉丁舞之灵魂”之称。它起源于古巴的黑人舞蹈,最初表现的是缠绵忧思的思乡之情,发展到现在演变成表现爱情之舞,一般伦巴舞曲都有拉美特有的打击乐器伴奏,使它更有浪漫的气氛。伦巴节奏4/4拍,每分钟25~27小节。第二拍起跳,舞蹈风格舒展柔韧,动作抒情,整个舞蹈看起来含蓄柔媚。胯部动作是由控制重心的一脚向另一脚移动而形成向两侧作"∞"型摆动,力度要求一张一弛,快慢结合。伦巴是演绎爱情的舞蹈,音乐浪漫抒情,具有舒展优美,婀娜多姿,柔媚抒情的风格。其产生与西班牙和非洲的舞蹈有密切关系,后在古巴得到发展。

 伦巴舞起源於古巴,故又称为古巴伦巴。四、五百年前,非洲黑人被白种人送至美洲沦为奴隶。非洲黑人远离家园,在古巴受到压迫,生活困苦,加以思乡情切,因而产生出哀伤的民歌。

 慢慢的这种悲伤的曲调因受当地气候的影响,而演变成慵懒的音乐风,再加上拉丁美洲特有的打击乐器,而使得伦巴舞曲更富有罗曼蒂克的气氛。

 在古巴的非洲人即随著这种音乐起舞,藉以发抒心中郁闷的情绪,而形成伦巴舞。今日的伦巴舞已丧失了悲伤的气氛,但催眠式的演奏气氛仍很浓,使得伦巴舞更受欢迎。音乐: 4/4,第二拍起跳,每分钟约三十至四十小节。

;

什么是拉丁音乐

所谓的拉丁音乐(Latin music)指的是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流行音乐。

拉丁美洲是一个多民族的组合,因此拉丁音乐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无论是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还是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对拉丁音乐作出过不同的贡献。它们经过长期的沉淀,在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那么,在拉丁美洲的众多国家中,以巴西和古巴为首的拉丁音乐,更是走在世界流行音乐的前列。

拉丁音乐的来源及发展

印第安文化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拉丁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根据地域状况的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但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它与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所以,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富有独特的表情。这种特点尤其在当地的一些民歌中表现出来,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趣味。另外在印第安人的传统音乐中,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再次,乐器方面,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乐器的一大特点。虽然当今的印第安人音乐中经常采用吉他、小提琴、竖琴等弦乐器,但是这些都是后来由欧洲人带来的。

欧洲(伊比利亚)文化

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音乐,一方面具有和西欧音乐相通的一般共性,另一方面,受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音乐的影响而独具特色。无论是音阶、旋律或者是节奏、和声、演唱和发声,在多方面都表现出欧洲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因素。特别是它的节奏,有很多三拍子的音乐,但又不像圆舞曲那样单调,而是更加细腻,更具动感。另外,像3/4拍和6/8拍交替,这样复杂而富有生气的节奏也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所喜欢的,这样的伊比利亚节奏在拉丁美洲被原本不动地流传下来,进而和印第安节奏,特别是和非洲的黑人节奏相结合,产生出更加丰富而微妙的节奏感觉。

乐器方面,以被称为"西班牙国民乐器"的吉他为代表,在拉丁美洲的所有国家受到欢迎。演唱方面,因为歌词是西班牙语或者葡萄牙语,所以能够感觉到和英文歌曲的明显不同。

非洲黑人文化

拉丁美洲,在16世纪初到19世纪后半叶的奴隶制度中,吸收了大量的非洲黑人及其音乐。由非洲黑人带来的传统音乐文化,和在美国的布鲁斯、灵歌、爵士乐、索尔音乐中看到的那样,在拉丁音乐中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

在非洲黑人的音乐中,有和宗教相结合的,也有单纯、世俗的一面。无论哪一方面,其旋律、节奏、唱法都表现出显著的特色。旋律方面,旋律走向以自然的滑音、装饰音而独具特色,音阶更是丰富多彩(由于演唱时滑音的运用使音符出现很多的变化)。音色方面,黑人具有十分独特的音质,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唱法方面,独唱、合唱、齐唱通常是互相交替,以一呼一应的对答形式为特征。

非洲黑人音乐的最大特色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良好而丰富的节奏感。他们使用各种打击乐器,产生出复杂而丰富的节奏、节拍。这些非洲支系的美洲黑人音乐节奏,大致上是以二拍子为基础,但又不像进行曲那样的单纯、刻板。通常是以两种、三种,甚至还有三种以上的节奏型同时重叠进行的混合节奏,不断地加入切分,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感。

综上所述,拉丁音乐主要是由以上三种文化结合而成。这三种文化的结合,如果从旋律、节奏方面来看:在旋律上,印第安人提供基本的五声音阶模式,欧洲音乐的影响表现在扩展音阶、增加和弦上,黑人则增加了更多的变化和修饰;在节拍和节奏上,印第安人坚持短句长休止,用单调的击鼓声作伴奏,欧洲人的节奏主要是西班牙的典型的3/4拍与6/8拍的双重节拍,非洲黑人的影响主要是在几乎不变的2/4拍内加入切分音。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拉丁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纯粹的印第安曲调,五声音阶;②印第安音乐的"混合化",产生出类似欧洲大小调的印欧混血品种;③"混合再混合",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变化装饰音使其进一步发展;④"三次混合",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融进了现代化的乐器和制作,使其更加国际化。

1979年,格莱美颁奖晚会上出现了最佳拉丁唱片奖,后又分设各种拉丁音乐奖。从此,拉丁音乐开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国际舞台。

拉丁节奏

从拉丁音乐的来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

桑巴(Samba)

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农村桑巴比城市桑巴切分性强,城市桑巴节奏变化较少,但快捷、灵巧。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伦巴(Rumba;Ruhmba)

伦巴,起源于非洲,19世纪初出现于古巴,于20世纪初发展并流行起来。30年代初,伦巴传入美国及欧洲各国,同时融入爵士乐成分,使其风靡一时,伦巴的基本节奏型为:×× ×× ×× ×× ,传入欧美后出现了 0 ×× ×× 0× 0× 的变体,并采用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拉美打击乐器加强节奏。传统伦巴速度中庸,每分钟约40至50拍,通常为4/4拍,后来也出现快速的2/4拍的伦巴。

曼波(Mambo)

曼波,由伦巴与爵士乐中的摇摆乐相结合而成。形成于1940年左右,并在40至50年代风靡世界。演奏曼波音乐的乐队一般规模较大。乐队中有铜管、萨克斯管、钢琴、贝司等摇滚乐队中的常用乐器,也加入沙球、响棒、康加鼓等拉美打击乐器。音乐的构成常以固定低音及和弦序列为基础。

萨尔萨(Salsa)

萨尔萨,一种结合了古巴黑人音乐、美国爵士乐以及南美民间音乐的舞曲音乐。40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50至60年代的演变和发展,于70年代中期形成流行高峰。萨尔萨的节奏乐器仍以拉美打击乐器为主,如沙球、响棒、康加鼓、邦戈鼓等。基本节奏型与曼波、恰恰相似,但萨尔萨中的一种两小节节奏型却独具特色:4/4拍,× × ×× | 0 ×× 0 0 |。传统的萨尔萨音乐,经常由一个不断反复的固定动机构成的曼波段落而组成。

恰恰 (Cha Cha)

继伦巴、曼波等拉丁舞曲之后,恰恰于5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各国风靡一时。恰恰,源自古巴的民间音乐恰朗加斯(Charangas)。其基本节奏型是 × × ×× × |, 演奏时用沙球、响棒等拉美打击乐器来加强最后的三个重音。

探戈(Tango)

探戈,起源于古巴的哈巴涅拉(Habanera)舞,作为阿根廷音乐的代表广为流传。其特点为2/4拍的摇曳节奏,通常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为小调式,第二段为大调式。探戈也有用吉他伴奏的歌唱形式。一般探戈的演奏乐队由小提琴、手风琴、钢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而按钮式手风琴是探戈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它的基本节奏型是:××××× | / |。

以上介绍的六种风格,加上在爵士乐中介绍过的波萨诺瓦(BOSSANOVA),作为拉丁音乐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股拉丁狂潮,但是除了这七种大众性的类别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风格也都是极具个性的拉丁音乐,如波莱罗(Bolero)、瓜拉喳(Guaracha)、哈巴涅拉、崧(Son)、瓜希拉(Guajira)、坦桑(Danzon)等。这几种风格都来自于古巴,再加上前面的曼波、伦巴,因此古巴具有"拉丁节奏的宝库"之称。

乐队

下面提供几种拉丁风格的乐队模式以供参考。

古巴音乐是西班牙和非洲音乐的继承,原始的古巴节奏:萨尔萨,很多是传统的七重奏,例如哈瓦那七重奏、伊格纳西澳• 皮尼埃罗七重奏或者古老的圣地亚哥抒情歌曲和他的第八奇迹。著名的乐团有卡西诺乐团、索诺拉• 马坦塞拉乐团、阿塞尼奥• 罗德里盖斯乐团;或者是时代交响乐,如恰恰卡、阿拉贡、霍林或阿卡尼熬等。

桑塔纳(Santana)

在60、70年代,有一位音乐家对拉丁音乐的传播及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卡罗斯·桑塔纳(Carlos Santana)。

桑塔纳,1947年出生于墨西哥,作为一名出色的吉他演奏家,他为拉丁音乐和流行音乐(特别是摇滚乐)的结合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吸收了布鲁斯和摇滚乐中的精华,同时又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充满拉丁韵味的吉他独奏以示对它们的反叛。

1966年以桑塔纳为核心在美国的旧金山成立了他们的乐队,取名为"桑塔纳布鲁斯乐队"(Santana Blues band)。1967年,他们开始发展拉丁音乐风格,不久将乐队改名为"桑塔纳"乐队。1969年,他们出现在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上,新颖的拉丁摇滚声音有了某些流露,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观众。70年代初,"桑塔纳"乐队创造了拉丁音乐的新型节奏和旋律,并将它们融进了摇滚乐中,桶鼓和拉美打击乐器形成了这种声音的核心,伴随着鼓手提供的更复杂的节奏,使他们的音乐更受欢迎。

在以后的25年中,17位音乐家或离或进,但桑塔纳却是永恒的倡导人,他指引着乐队的发展方向。那些年里,桑塔纳不断地寻找新的元素及影响力,使他们的风格不受拉丁音乐的限制。70年代早期他们对爵士乐产生兴趣,并将其渗透到乐队的作品中。1973年,桑塔纳与著名的爵士萨克斯管演奏家约翰·科尔特兰合作录制了专辑《给投降者的爱》(Love Devotion Surrender)。此后,桑塔纳不断地将摇滚乐、爵士乐和拉丁音乐相结合,使乐队的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无论是随乐队一道录音和演奏,还是作为一名吉他演奏家,桑塔纳时刻都在追求他音乐上的兴趣和个性,其理想主义的风格从未放弃。70年代后期,他暂时回到更具原始摇滚风格的音乐上,80年代又重拾对爵士乐的兴趣,80年代后期,他又热衷于像约翰·李·胡克那样的布鲁斯曲风。但是不管怎样,桑塔纳的音乐从未离开过拉丁音乐的根源,而且他的音乐演变历程不断地拓展着他的音乐视野和情趣。 拉丁音乐以其独具特色的节奏动感和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使其倍受世界乐坛的关注,拉丁音乐家也层出不穷。近几年流行乐坛中出现的瑞奇·马丁(Ricky Martin)、马克·安东尼(Marc Anthony)、安立奎·依格莱西亚斯(Enrique Iglesias)等明星都是极具个性的新生代拉丁音乐代表。

古巴音乐

古巴音乐是西班牙和非洲音乐的继承,原始的古巴节奏:萨尔萨,很多是传统的七重奏,例如哈瓦那七重奏、伊格纳西澳• 皮尼埃罗七重奏或者古老的圣地亚哥抒情歌曲和他的第八奇迹。著名的乐团有卡西诺乐团、索诺拉• 马坦塞拉乐团、阿塞尼奥• 罗德里盖斯乐团;或者是时代交响乐,如恰恰卡、阿拉贡、霍林或阿卡尼熬等。

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样式。如前所述,在人种方面,除了原住民之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杂,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色。在这些混合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三: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曾经征服和统治中、南美洲,以伊比利亚半岛人为主体的欧洲人的音乐文化;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印第安因素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因此,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1492年以后,教会音乐由耶稣会教士传给美洲土著居民,殖民当局镇压土著音乐,当地的节奏、旋律与欧洲的节奏、旋律逐渐混合而成新的、有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形式。因此,至今,仍可在拉丁美洲的音乐中寻探出许多印第安因素。

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根据部落状况的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但是大致可作如下归纳:

首先,印第安人的音乐很多是和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的,所以,一般说来,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带有独特的表情。这种特点尤其在安第斯地带以民歌为基础的南美民间音乐(采用印第安的乐器和吉他来演奏)名曲《神鹰飞翔》中表现出来,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以do、 re 、mi 、sol、la的五音构成的旋律,形成独特的风格、趣味。

其次,印第安人的音乐节奏比较单纯。但是根据记载,在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以前,在墨西哥,为了适应宗教性的舞蹈,已经具有了非常复杂的、由打击乐器敲打的节奏。另外,在印第安人的传统音乐中,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

再次,乐器方面,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乐器的一大特色。虽然在当今的印第安人音乐中经常采用吉他、小提琴、竖琴等弦乐器,但是这些都是16世纪以来由欧洲人带来的,或者是接受欧洲的影响而在新大陆制造出来的。印第安人的传统乐器是笛、奥卡里(埙)等管乐器,或者是鼓、摇响器等打击乐器。管乐器中,最流行的是竖笛,用竹、芦或粘土焙制,还有排箫、鼻笛等。印第安排箫,在秘鲁叫安塔拉箫,在哥伦比亚叫卡帕多箫,在厄瓜多尔叫龙达多箫,在玻利维亚叫西克斯箫。有人将各种排箫统称为桑波尼亚(zampona)。印第安人的打击乐器尤其丰富多彩。常用烧空的树干制鼓,如墨西哥的特波纳斯特尔、巴西的特罗卡诺;果壳可用作刮响器,也可用作空心摇荡器。摇荡器的统称是马拉卡斯。此外还有“地鼓”、丛林鼓等。印第安人通常赋予他们的笛和鼓以人性,有的属阴,有的属阳。例如,马拉卡斯是阴,吉伊洛是阳。巴拿马的古那印第安人有两种托洛笛,其中只有一孔是阳笛,四孔是阴笛。

在中、南美洲被欧洲人征服后的头几个世纪里,教会把印第安人的鼓和笛视作异教的设备而禁止使用,但是无效。土著音乐依然保存了下来,最后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进入教堂。在中、南美洲城乡举行的节日或街头庆典中,基督教和原始宗教奇异古怪地结合在一起,欧洲音乐和印第安土著音乐两种成分并存。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印欧混合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体裁和风格特点。

综上所述,拉丁美洲音乐主要是由以上三种因素的结合而构成的。然而,最重要的是由这些因素的相互混合已经创造出了称为“拉丁美洲”的独特的个性,是“混血的音乐”,决不是许多文化的杂乱无章的并列,而是获得了具有个性的新的独创性。

正如已经述及,拉丁美洲的居民大部分是混血儿,所以,音乐上也表现了从那个社会中自然产生的生活情感。在这里所谓的欧洲风格、非洲黑人风格,都是已经染上新大陆的色彩,获得了新的生命。与其说是原来的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按照古代样式被传承下来,不如说是一方面吸收了种种影响,另一方面是作为表达生活于现实中的人们的情感,而加进了许多微妙的变化。这三种因素的混合,如果从旋律节奏方面来看,是可以引用尼-斯洛尼姆斯基《拉丁美洲的音乐》中的一段话来作说明的:在旋律上,“印第安人提供基本的五声音阶模式,欧洲殖民者的影响表现在扩展音阶、增加和弦上,黑人则增加了变化音的修饰。在节拍和节奏上,印第安人坚持短句长休止,用单调的击鼓声作伴奏。殖民者的节奏主要是西班牙的,典型的是3/4与6/8的双重节拍,结果在小节中央产生特征性的交错节奏。黑人影响是在几乎不变的2/4拍内加入切分音。”关于这三种因素的混合过程,上书引用达古的研究成果,把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纯粹印第安曲调,五声音阶;2、印第安音阶的所谓“混血化”,结果产生类同欧洲大小调的印欧混血种音阶;3、“混血再混血”,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变化装饰音使音阶进一步繁复。

必须指出的是在拉丁美洲,无论是哪个国家,也无论是哪个地区,人们都自豪地夸耀:“这是我们自己的音乐。”用心地保存着固有的音乐,且十分珍惜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1441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