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女色的诗句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2形容女色的诗词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3、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4、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
5、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6、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7、次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机会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8、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诗经
3关于看淡得失的现代诗句1、人生就是这样,挂念着、烦恼着、自由着、限定着;走出一段旅程,转头一望,却也活跃着、瑰丽着;有着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有着你喜好的事和需要你做的事,有着挂念你的人和你挂念着的人;人这一辈子是短暂的,以是要让本身康健着、开心着、幸福着,无意还要醉着。
2、假如,简朴的对待一切,信赖情人的爱,伴侣的真,遇事往甜头想,坦诚待人,不奢望不强求,天然不会烦恼,着实,快乐就在本身的心中。 3、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地奔波,淹没在这喧嚣的城市里。
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一个你,只有你能让人回味,也只有你会让我心醉。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有一种人一认识就觉得温馨。
4、看淡,是人生的第三境界。凡事超然物外,凡事看淡,这是大智慧。
可以将功名利禄置身度外,将世间的所有看淡,人生经过沉淀和历练之后,或许才能到达这一境界。看淡,或金钱,或名利,都抛之度外。
这是何等气度,何等境界。人生短短数十载,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归属感,超然物外。
看淡,是人生的第三境界。 5、三杯清茶,两盏淡酒,日落,有风。
我陪你,和着这万千姿态千百滋味一并饮下。 6、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7、人生只有经验才会分明,只有分明才会去珍惜,生平中总会有一小我私人让你笑得最甜,也总会有一小我私人让你痛得最深。
健忘一切,就是最好的善待本身,很多工作照旧看淡的好,人生的进程不外就是失与得,看淡了也就轻松了,在一切看淡后我不知道我该垂青什么? 8、人非贤人,谁能无错,看淡一切,一切也就过眼云烟,假如然的忘不了,就冷静地珍藏在心底的 最深处,藏到光阴的烟尘触及不到的处所…… 9、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后来才发现,那些拥抱过的人、握过的手、唱过的歌、流过的泪、爱过的人,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
在无数的夜里,说过的话、打过的电话、思念过的人、流过的眼泪……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感动,我们都曾经历过,然后在时间的穿梭中,一切都成了永恒。 10、一切,都只是戏而已,但又是那么真,谁也不是谁生命里的主角,都只是生命里的匆匆过客而已,何必深深在心里牢记呢? 11、习惯用那虚伪的笑,来掩饰内心的伤痛。
12、我们掉过的眼泪,其中一些的确毫无意义;但是,有一些眼泪,终归清明了一双眼睛;而这些眼泪,大部分是痛苦的眼泪。 13、我开始一个人的生活,没有爱情的生活,一个人走陌生的路,听陌生的歌,见陌生的人,然而,不知不觉中,我已然忘记了爱情的味道,那所谓的爱情,在我的舞台中华丽谢幕,永久尘封。
14、生活里,有很多转瞬即逝,像在车站的告别,刚刚还相互拥抱,转眼已各自天涯。很多时候,你不懂,我也不懂,就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听着听着就倦了,看着看着就厌了,跟着跟着就慢了,走着走着就散了,爱着爱着就淡了,想着想着就算了。
15、看淡一切,善待自己,每个人曾经都经历过很多事,将来还要去做很多事,所以要学会看淡一些过去的悲伤以及现在的烦恼,好好的珍惜现在。 16、看淡人生应是心态上的调整:人生在世,当解天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7、看淡人生,只是安然满足者劳碌有得、家和事顺的慰藉;看淡人生,只是坎坷失意者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无奈;看淡人生,只是功成身退者门前冷落、世态炎凉的怅叹。 18、看淡人生,应知足常乐,坦然面对现实,从容应对艰难,淡定承受困苦,少一份失落,少一份困扰,多一份满足,多一份快乐! 19、看淡人生,应是心情上的纾解:人生如梦,当知天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20、看淡人生,应是心理上的定位:人生过半,当明天理,山有高低,人有高下。命中若有自会有,命中若无莫强求, 21、看淡人生,应看淡功名利禄,看轻荣辱得失。
富贵无意,荣辱不惊,厚德积福,逸心补劳。 22、看淡人生,应坚持自我,为自己而活。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坦荡磊落,不卑不亢。
不趋炎附势,不摧眉折腰。 23、看淡人生,以一种平静恬淡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人生过半,当顺天命,不必对过去懊丧嗟叹,对未来斤斤计较。不必为未知的命运背上沉重的行囊。
负重而行。 24、看淡人生,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人生过半,当知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应孝敬父母,夫妇互重,关爱子女,呵护家庭。
25、看淡人生,是一种境界与豁然。涉世历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争,有所不争,有所求,有所不求。
自身利益不轻丢,身外利益不强求。 26、看淡人生,是一种包容与释怀。
持身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渡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7、看淡人生,使心灵不再受世俗的羁绊,潇潇洒洒,淡淡定定,从从容容,快快乐乐。
把紧锁的眉头舒展,让久违的笑声从心底传出,开开心心的生活,活出自我,活出从容。
4关于看淡人生的古诗1、落魄人,只在一念间望不见,只因破红尘心语沉寂乎。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风壑辗转日月追,谁闭尘关不得归。长欲挥剑断逝水,却尽青春铸劫灰。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7、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为谁一掷轻。
8、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
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1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忽然蝴蝶春风满,焉教冷镜瘦朱颜。
14、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5、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思。
16、瑶宫寂寞锁千秋,九天御风只影游。不如笑归红尘去,共我飞花携满袖。
17、匣浅难羁宝剑锋,玉藏石中也玲珑。初试清啼长天破,云光凝碧远岚平。
18、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5表达看淡一切的诗句有哪些1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北宋 苏轼《定风波》
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六祖坛经》
4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5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6 风壑辗转日月追,谁闭尘关不得归。长欲挥剑断逝水,却尽青春铸劫灰。 永劫 《仙剑奇侠传四》
7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 李商隐《锦瑟》
8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9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0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6找一些关于看淡人世间一切的诗词我是专门研究过的,古代看淡政治
的两位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供你参阅:
1、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遣怀)
2、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 鹤冲天)
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 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世间看到的空它是空也不是空,空中有空,循环在循环。重复在重复,无空无空。
佛教所说的空虽有多义,然大致不出人空、法空。人空又称生空、我空。系以自我(a^t-man)的实体为空;法空则是打破主张诸法之自性(svabha^va)恒存不变的迷执,认为诸法皆由因缘和合所生,并无实体存在。
扩展资料
佛教的“空”论,也不可避免的使一些人产生异议,也被一些人指斥为是虚无主义。这种指斥虽有一定的根据,但实际上,“空”论是和佛教的理想归宿、修持方法等紧密联系着的,是有丰富的实质内容的。就“空”论的思想主流而言,既非实有主义,也非虚无主义,而是一种不能简单地以有或无论之的价值哲学理论。
佛教的“空”论是对人类通常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挑战与反动,这一方面使它陷入背离常识的片面、局限,乃至谬误;另一方面也使它具有超越常识的见解、判断,乃至超凡的智慧。由此可以这么说,在佛教的“空”论体系中,交织着诡辩与真理、糟粕与精华、偏见与智慧。
说到王朔,他沉默了五年之后又复出了,结果惹来很多风波。首先我们看到他上了不同的封面,也去了不同网络接受采访。结果每一回都惹起巨大争论,都说什么“王朔又骂人了”,“王朔又不晓得批评谁了”,“又骂这个说那个了”,诸如此类。但很奇怪的是,每一个亲身接触过他的人,包括我在内,后来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都说他是个很善良的人。为什么一个很善良的人一直要骂人,一直要说别人的事呢?就好象是不住一腔的怒火。而且他说话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候快到一个地步,甚至大家不大能够追得上,甚至也不能够完全理解他在讲什么。正因为他说话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全国各地的观众或者是老百姓很简单很直接的能够掌握得住的,于是有人就说,王朔最近这阵子复出是为了炒作,炒作他的新书:《我的千岁寒》。到底是不是炒作呢?我觉得王朔倒没有必要再去炒作。
王朔是个流行作家,他沉默5年,只要他一本书,突然之间在场上面,或是在书店里面,被摆在了这个架子上面,那他肯定就会成为一个话题,就会畅销,根本不需要前面经过这么多炒作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大家倒不用去怀疑王朔的复出到底是为了什么。
说到王朔我觉得有一点很奇怪。有时候我在香港或者常常看到很多当代大陆重要的作家作品的港台版,甚至会出一些比较严肃的选集,然后在书的前面请一些学者、教授、文学评论专家去写个导言,等等。比如像王安忆、莫言,包括贾平凹等等。但是我却很少看到有人用同样“严肃”的方法来对待王朔,这是为什么呢?看来我们正统的文学界或者是严肃的学术界里面有很多人觉得王朔不算是一个正统的、严肃的作家。说到他的时候他们通常就挂两个字:痞子,说他是个痞子作家。这“痞子作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喜欢跟大家搞严肃。本来一个作家是痞子,问题真不是太大。可还有另外一点很重要,就是大家觉得他是流行作家,流行作家同时又是个痞子的话,大家就很看不上。流行作家包括像金庸,他也很流行,但是金庸总是一幅的样貌出现,大家就很佩服,很愿意去他的作品。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大家对王朔的作品有点不公平,觉得他是一个流行小说作家,一个痞子作家,或许一时之间有一个文化现象的意义。但是再说回来,他的作品好象不值得大家太严肃对待,说到这儿,我想起王朔在他这本《我的千岁寒》里面,也有一些很有趣的说法。
在一个对话里面,王朔自己说“我过去讲过的以为是自己的话,其实大部分都是流行观念,是别人的看法被我用了,我自己都忘了这话从哪里来的,所有感觉都是别人给的,这里没有是否正确的问题。我希望我再说的话都是自己的,哪怕是错的。只要我自己的,当然我也不觉有些词谁有专利,他说的话,别人说就是受他影响。词儿不重要,自个儿琢磨也能说出差不多的。不好意思,我顶不爱看一本书里乱引用名人原话,好象跟人多熟似的。我当然觉得崇拜是最恶劣的品质,崇拜中最卑微的是崇拜名人,货真价实就不是炫耀了吗?”他这么讲,如此看来,他这本书应该就是他现在最想说的“自己的话”了。结果这本书出来以后果然很轰动,大家很重视,但是听说的不算太怎么样,而且又出现了那种很尴尬的沉默,几乎没看到多少有分量的严肃的评论,大部分都是些网友在博客里面写了些观感,说“看不懂”、“这书非常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之类的。再然后,大家又联想起出书之前王朔的一连串旋风式的访问,如此高调,进而觉得他一定是不行了,江郎才尽了,写了一本没人看得懂,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的烂东西,所以才故意那么自我吹捧,捧的好像很了不起,很严肃似的,弄的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
其实,我们看看王朔这本书,他的序言写得着实又很谦虚:“虽然说,我这次出来,所有人都对我很好,欢迎我。我本来觉得这社会不需要我了,我以为你们拿我当仇人,我就是仇人。却都没有,都特别好,我感动了,我没仇人,都是朋友,我对读者原来有个妄想,觉得这帮孙子都是势利眼,没想到人家都对我很好,宽容我,让我放刁,我真不好意思了。中国人挺好的,没我想的那样,我觉得我挺操蛋的,我真的对不起大家,谁也没得罪过我,我这一世在中国挺顺的。什么了,大家这么拿我当回事。便宜全让我占了,大家还好像觉得我对大家有益死的。你们劝我出书,我还就出了……”这是他那本书还没出的时候这么写的,我想现在出了,又得到这样的反应,不知道是不是还会这么想。在序言里他一直在解释这本书是什么样的书,而且还说“我现在出了这个书,要请大家多多指正。”非常的客气,非常的谦虚。
到底《我的千岁寒》是本什么样的书呢?作为王朔,他说他这一辈子最想说的“自己的话”都在这里面,但场和评论界的反应似乎都不怎么样,大部分人都觉得要要看,但是又说看不懂。其实有一点大家不好误会,这本书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小说,更不是一个小说集。它里面夹杂了**的剧本、访谈录,以及类似小说的东西,甚至还把《金刚经》用话翻译了一遍。综合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作家,他在要开启他下一步之前一个很重要的酝酿,几乎要破土而出之前的那一刹那。如果王朔是个重要作家的话,那么这一本书,我觉得是他在蜕变成另一个状态之前充满挣扎的、非常痛苦但是又有很多狂喜的一个临时结晶品。我觉得对于这本书,我们还需要好好的仔细去看,看看它提供了一种什么样新形态的写作方法。
说说王朔的旧作,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数《动物凶猛》了,我一开始并没有直接看小说,而是看了姜文据此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年我们看这部**的时候觉得真是非常震撼,于是看完紧接着就要找原著小说读,也就是《动物凶猛》。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在港台的读者怎么会对这样一个**,这样一部小说印象如此深刻呢?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对于这个**跟这个小说所描写的时代有很多固定的印象,一提到,我们想到的就是很多东西被砸了,被拆了,看到“四人帮”的嘴脸了,街上有很多斗争运动等等,总之想到这些总是灰暗的、悲惨的,甚至是流着鲜血的。可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的名字改的真好,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阳光灿烂的”,为什么里面还会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呢?关键在于你在当时是什么年纪,又是哪种身份的人。
很多人认为原著小说《动物凶猛》讲的就是王朔自己小时候的亲身体验,他是在军队大院里面成长起来的孩子,你想想看,在那个环境底下成长的孩子为什么对他们而言反倒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姑且念一段给大家听听看,《动物凶猛》里面这个主角曾回忆说“我感激我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他们即便认识到他们是在浪费青春也无计可施,我至今坚持认为,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的前途诱惑他们,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儿”。在这样一个孩子们不用上学,可以天天玩闹的日子里面,大伙们平常干些什么事儿呢?这帮孩子们就说“男男女女到了晚上,我们搂抱的坐在黑暗中说话、抽烟,大家聊起近日全城各处发生的斗殴,谁被叉了、谁被剁了、谁不仗义,而那些称霸一方的豪强好汉则是我们私下敬慕和畏服的。如同人们现在崇拜的一些流行星,我们全体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剁了声名最显赫的强人,并取而代之,说着说着又开始说起女人了。哪边的女孩又怎么样怎么样给谁泡了,给谁搞定了,给谁干过了,如何如何,就讲这些事儿”,你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对这一小部分年轻人来讲是不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呢?它完全颠覆了我们过去关于的想法,而我们这种没有亲身经历过大陆的人,先前对的想法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当然是从别的文字作品跟影像记录方面得来的。而《动物凶猛》跟他这个时期的其他作品告诉我们,原来作为一个时间跨度那么长的大事件,作为范围那么广阔的一个运动,它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空间。对不同的人来讲,它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意义,但是过去我们对它形成了一个主流的定见和看法,因此当年这本小说出来的时候的确起到一个颠覆作用,颠覆了大家,特别是像我们海外这帮人,过去对于的看法。
这本小说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他提到当年这帮小孩即便那么闹,但他们的话语环境仍然离不开当时那样一个革命的、神圣的大背景。在那个背景底下,你会发现这些小孩把那些革命术语、运动语言全引述到了日常生活里面,这就是王朔最有名的一个写作方式:颠覆神圣语言跟革命语言。里面有一段讲主角跟他的父亲晚上吃饭时做了一个长谈,主要是父亲教训孩子,孩子听着,这个爸爸就跟孩子说,你做人要有人生目标,目标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目标,就是“做革命事业的可靠人”,这里写道“他表示他和其他很多我不认识的人,都对我抱有殷切的期望,似乎他们认定我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而这点在当时我自己一点把握也没有。我一点也不感动,因为类似的话我从不同渠道听过不下一千遍,我起码有一百次到两百次都被感动过,但是就像个魔术师,你不可能每回在这个空箱子里面掏出个鸭子出来,你都次次的表示惊奇吧。”我们看到当时教诲孩子,指引他去往神圣道路的惯常语言事实上对孩子是完全失效的,因为一遍又一遍的讲,孩子当然会觉得很无聊。
这个故事里有一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甚至很感动,并不是他怎么讲,因为这个小说里面主角的经历也不是每个人共同的经历,反倒是他写出了一种年轻男孩子的野性和狂躁,甚至是那种郁闷让人读来颇有同感。比如说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大家在她面前怎么样故意去显示粗野,故意去表现自己仿佛很不在乎,那种年轻的无知和幼稚,我觉得他写的真好。因为那些不一定是在那个时代,在大院的孩子才有的一种经历,有一段描写我看完之后真是心有戚戚焉,他提到怎么样去拉帮结伙出去欺负人,有一次他跟一帮人出去揍人,结果看到一个孩子给人拉了出来,问这孩子是不是之前捣乱的那一个?然后就不由分说的开始揍他,而那个孩子原本是这个主角班上跟他相当要好的一个同学,两家的父母也都认识,但问题是这个主角怎么办?对着曾经那么要好的一个同学,他的方法居然是拿砖头照样拍他,为的是要在别的朋友面前显示出自己的勇敢和气魄,就这样欺负弱小,我看了之后特别难过,因为我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为了要显示自己是老大,为了在更高年级的同学面前逞英雄,把班上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硬按着他把他的头按到了抽水马桶里面泡了一泡,当时大家觉得很好玩、很爽,觉得自己是很成功的小混混,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在心里面留下一条刺,因为你现在见不到那个同学了,你永远没机会跟他道歉,这种伤痕就跟着你一辈子。
很显然,王朔不只是个流行作家,他写的很多书都被改编成过**、电视剧,比如像其中那部作为痞子文学代表作的《顽主》就曾经拍过**。但是以**论**,我觉得无论是他创作的**剧本或是他参与过的电视剧,或者别人改编他的东西,都没有一个在影像上面会好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正是从这些迹象能够看到,他跟当时很多作家真的非常不一样。很多同时代的作家,仍然是端着个架子似的,不大愿意去干那些大家觉得特别俗气事,比如又搞电视剧又搞**,似乎是一个流行小说作家才会干的事。可是要说流行小说作家,你又觉得王朔跟一般流行小说作家非常不一样。他是一个介乎于所谓的精英严肃文学与流行小说之间的领域。他的小说大家都能够轻易看得懂,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后来大家看到《我的千岁寒》会那么诧异的原因。但是大家都看的懂而且看的很高兴,甚至被他笔下的情节和语言所牵动,可你又偏偏觉得他的创作不那么严肃,怎么个不严肃法呢?这就要说到他为什么被称为“痞子文学家”了。
一个最好的范例就是《顽主》,在《顽主》这部小说里我们能够看到怎样一批痞子,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他被称为是痞子作家,《顽主》这个故事基本情节很简单,主要描述的就是一帮年轻人无所事事,开了一家叫做“3T”,也就是“3替”,就是专门替人解决问题,替人解决烦恼,比如说跟女朋友吵架了,或是你想找人陪,不管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们帮你解决。可这帮人自己有没有问题?小说里面呈现出来就是他们没有问题,按照一般小说作家的“正常写法”肯定要写,像这种人他们肯定自己有自己的问题,这就很合逻辑了,但他没有。而且他写的这帮人平日里就是吃吃喝喝,生活上很无聊,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在这个社会上浮浮沉沉的挣钱就是了。比如这里面有一个角色叫于观,于观他老爸就看这个儿子看不顺眼,于是就开始教训他说“我从你的眼睛里就看出,你对我说的话,不以为然。难道现在就没什么能打动你的吗?前两天我听了一个报告,老山前线英模团,讲他们的英雄事迹。我听了很感动,眼睛瞎了,还在顽强战斗,都是比你还年轻的年轻人,对比人家你就不惭愧啊”。这个于观听完就说“惭愧”,“不感动啊?”“感动!”他老爸接着说“我们这些老头子都流了泪了。”孩子就说“我也流泪了”,结果老子长叹一声站起来“唉!真拿你法办法,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寡廉鲜耻的儿子呢”?这是很好玩的一段对话,而且这老爸还没骂完,还接着说“你怎么长大的,好吃懒做,我怎么把你养的这么胖啊?”这儿子就回答说“我是养育的,把钱发给你,让你培养革命后代!”。老爸又说“你忘了小时候,我怎么给你把尿了?”于是孩子就不说话,老头得意洋洋说“没词了吧,别跟老人比这比那的,你才会走路几天啊?”结果这儿子回答说“ 咱们谁管谁叫爸爸?你要叫我爸爸,我也给你把尿!”。你看,就这么一批很玩世不恭的人,对革命英雄事迹完全不感动,正确的说他是用“对,我感动,我惭愧”这样的方法来表态的。所以很多人就说这样一种态度就是一种新时代的痞子态度,而这个态度主要就表现在语言上面,他们在语言上可以说非常有颠覆性。针对王朔当年那一批小说,很有名的大作家王蒙有一个很重要的文章,专门谈王朔,叫《躲避崇高》,这里面就曾提到王朔的这个特点。他在这篇文章里面特别引述了一段,说到王朔怎么样去亵渎神圣。他说“亵渎神圣是他们最常用的一招,所以要讲什么玩文学,正是要捅破文学时时绷得紧紧的外衣。比如说打麻将牌,在《玩的就是心跳》里面一帮人搓麻将,说着说着就说要组党了,把打麻将说成是组织生活了,还说什么本党的宗旨一贯是你是本党党员,本党就将你开除出去,你不是,就将你发展进来,反正不能让你闲着。”你看这些语言,“把你发展进来”,什么“组织生活”,这都是过去很重要的、很神圣的语言,但是现在用在了搓麻将上面,但问题是王朔这么做是不是亵渎神圣呢?是否真的是躲避崇高呢?如果他能够这么轻易的就亵渎了神圣的话,那是因为神圣的东西本身不神圣了。什么叫神圣的东西已经不神圣?令人感动的豪言壮语当你听上一千遍之后,你就不感动了。
中国人听了几十年的口和大道理,但是当这些东西已经彻底泛滥成为日常生活用语的时候,你说他还能怎么神圣?所以很多人就说从王朔的作品里看到整个时代的一种空虚跟犬儒。那种传统的道德,包括儒家的那些东西在过去已经被打烂了,但新建立起来的这种主义无产阶级的道德观,价值观,在面对场经济大潮的变化,面对着这种语言的泛滥,也失去了任何效果。在这种情况底下王朔只不过是用了这样的语言跟心态把大家共同的感觉写了出来,所以大家才会觉得那么好笑,才会觉得有共鸣。其实这种东西直到今天依然存在,比如说我记得在《千万别把我当人》里面,王朔写了这么一段话,说“宝味堂”的菜有个特点,就是寓教于吃,每道菜都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吃罢令人沉思,不妨称之为文化。他这么写当然是用来开玩笑的,可问题是你看看我们今天不是还有很多人这么做吗?什么事都能扯上文化,什么事都要跟你谈教育,却没有想过这种宣传教育谈多了,到最后大家都成了顽主,都成了一帮胡闹的痞子了。很多人斥责王朔,说他教坏了大家,说他宣传这种痞子精神。可你现在回头去看当年那种批评,会觉得反倒是批评显得很可笑,我们为什么要把一个判断出社会病症的说成是带来坏运的一个先知,进而要把他放逐或要宰掉他呢?
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价值真空的时代,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我们现在不讲了。但党的教育又教大家要五讲四美什么的,好像也不大听得进去了,所以翻开报纸,看看电视,每天看到的都是坑蒙拐骗偷,或是有官员贪污如何如何。在这样的情况底下我们再回顾下十年前王朔写的那一批小说你会看出什么样的一个时代意义呢?很多人都骂王朔,批评王朔,说王朔不只躲避崇高,不只把过去神圣的东西彻底粉碎,而且还特别鄙视知识分子,喜欢拿知识分子开玩笑。
比如像《顽主》里面就有这么一个人物,叫赵要顺,听名字就很好笑,这个赵要顺,道貌岸然,看起来是个老好先生,一天到晚就想教三T这帮小混混怎么样做人,要如何认清人生的目标,可是到头来其实他也是个很的人。在王朔的小说和平常写的文章,包括他做的访问里,都不难看出他最烦的就是知识分子,所以大家也觉得纳闷,他为什么就那么讨厌知识分子呢?其中有一个理由就是王朔拒绝的不只是我们过去社会主导的话语,主导的意识形态,同时拒绝甚至反抗主导话语,因而主导意识形态的那些知识分子他也看不过去,比如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大潮里面,90年代当大家在辩论人文精神上的时候,说场经济来了,现在社会一点人文精神也没有了,是谁在喊人文精神,谁在高举人文精神呢?当然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总是想要有所追求,不是追求社会正义的话就是追求艺术上的尽善尽美,要不然就是追求真理的无穷探索,但是王朔似乎连这些东西全部都看不上眼,相反的,他反而老喜欢拿他们来开玩笑。
比如说我们再看他的小说里面,不只开知识分子的玩笑,连知识分子说话的方式也拿来开玩笑,《顽主》里面有这么一段,话筒里面传出嗡嗡的男声,是三T的一个人员,他说“我坚持不住了”,因为他当天的任务是为了要去搞定另一个女人,跟女人聊天交谈,他打就说“这个女人缠得我受不了了。”,他的拍档就问他为什么受不了呢?他说“你不知道,这女人是个现代派,爱探讨人生的那种,我没词了,我记住的外国人名都说光了!”然后另外一个人就在旁边说“哎呀,对付现代派是我的强项!”然后接的人就瞪一瞪他,跟里面的扬中说“你跟他说说尼采。”对方赶忙说“尼采我不熟,而且我不能再和她搭讪了,她已经把我引为第一知己了,那眼神都已经不对了……”就这么一直说下去,外国名人或是文化都被拿来变成开玩笑的材料了。这么看下去,你会觉得王朔真不是个严肃的作家,但是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他也不是个流行作家的理由,因为一个流行作家不会这么有想法的,不会这么自觉的去拒绝一些神圣的、崇高的语言,还有他们表达的价值观跟历史观。同时,一个通俗流行小说的作家更不会刻意的在作品里面想要挖苦知识分子,还有传统认为的那种继承道统的士大夫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种种。
王朔其实有一些很特别的想法,我觉得这些想法使得他成为了一种很特别的作家,而且是一种很特别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今天看王朔的作用,他就是在为我们的语言消毒,把所有神圣的语言都变成日常语言,而我们的日常语言他又做的非常活泼,引入了很多话进去,推展到很无聊境地的语言表述方式其实恰恰激活了日常语言。我觉得如今重新看他过去的作品,我会把他定位成一个“语言的消毒者”,他在解构了过去的东西,净化之后也就破坏了一切,但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
王朔今天在看自己过去作品的时候,也难怪他为什么会觉得那些东西不是他真正想写的,什么叫自己真正想写或者的写作呢?当然就是之后他出版的《我的千岁寒》。可问题是,如果你换成十年前的角度来看的话,王朔是不应该写这种东西的,王朔就是应该为大众而写,什么叫为自己而写?追求真我而写难道不就是一个传统的严肃作家或一个知识分子要做的事情吗?为什么今天他突然想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理解一下,看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一个像王朔过去那样的作家来告诉我们“神圣没有价值,崇高已经瓦解,而且要在语言上表达出来”,当年我们骂王朔写的是痞子文学,今天我们人人活的几乎都像痞子了,所以我们不再需要一个痞子文学作家去提醒我们,原来我们是个痞子了。
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底下,王朔他怎么自处,他怎么样走下去呢?我觉得这个结果就是《我的千岁寒》,而《我的千岁寒》里面,他不断强调他在写出他真正想写的东西,其实这番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看过去王朔的作品以及他过去的访谈,他对什么叫“真正的自己”向来很有兴趣,他很多小说有种透射的色彩,里面是叙事者,常常会出来质疑自己之前的记忆,常常跑出来说我应该怎么样去准确的表达我真正经历的东西并告诉给读者,而且他常常说我过去写的都不真,我现在要写一个最讲真话,最是我想说的话,换句话说,诸如此类,他已经“表态”过很多次了。那到了《我的千岁寒》跟过去又有什么差别呢?我觉得其实他是在走不同的阶段,我从来不认为王朔就是个百分百的作者,真正重要的在于他每一个阶段都在思考:在这个时代底下,我用什么样的作者的身份,又用什么样的定位去重新面对这个世界?即便到了今天,他写《我的千岁寒》,看起来好像拒绝了很多他的老读者,写的很晦涩,甚至很深奥。但是我觉得他仍然是在想着一个新的跟读者沟通的方法,要不然的话何苦去把金刚经译成话呢?他在想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
而一个艺术家,他要做的事情难道不就是怎么样去不断的重新界定他跟读者及观众的关系,怎么样去重新勾勒一个新的沟通方法出来吗?在这个意义底下,我觉得到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肯定的说:王朔绝对是个很严肃的作家!
注释1:王朔,年出生于南京。曾用名王岩。-年就读于翠微小学。年就读于东门仓小学。-年就读于中学。年借读于太原5种。年毕业于东京44中学。-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年在海军北海豹舰队服役。-年在医药药品批发商店工作。年辞职从事写作至今。中篇小说:《空中**》个第2期《当代》,曾改编为电视剧。《浮出海面》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有意大利文译本。
注释2 :《顽主》是王朔的名篇,曾被视为“痞子”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充分展示了王朔那极尽调侃之能事的风格。一家替人解难闷替人受过的,一油腔滑调机智诙谐的青年,一个个真实得可触可摸的生动场景。看似调侃、胡闹、玩世不恭,实际上亮出的全是生活的本色。小说中的公人公于观、马青、杨重是王朔笔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类型之一,都是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人。一个人嘻皮笑脸百无聊赖,让人不信任却让人放松,让人无奈却让人快乐。表面上“痞”得不管不顾,实际上干不出什么坏事;看似没心没肺地活着,可他们却有理有据地构成了一种现实。
注释3:《我的千岁寒》实际上是王朔近年来的五部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我的千岁寒》、话版《金刚经》、《唯物论史纲》、《宫里的日子》以及剧本《梦想照进现实》的小说版。全书共13万字左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王朔在为全书做的序《我是谁》中,自称偏爱本来写给张元的《我的千岁寒》,并强调“这部作品让汉语有了时态”。《我的千岁寒》取材于《六祖坛经》,历经三版,王朔自信地说,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华,要说美文这叫美文,这可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
每天坚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念诵,不但能让我们感到内心平静,更能够让我们逐渐认清自己善良的内心,净化不好的念头。随着我们的内心更加美好,认识到的世界也会同样美好,各种烦恼也会得到化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智慧如海。我们每多一分感悟都需要长时间的辛勤体悟,自己的修行就是在锻炼毅力,随着自己的恒心定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就能从经文中得到更多的智慧和经验,在自己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和挑战也能够轻松解决,从容面对。
扩展资料:
《心经》的全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摩诃意即“伟大的”,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多即“到达彼岸,完成智慧”,心经则为“首要之中心教义”,故全名译为“完成至高无上智慧的首要法门”。 而一个真正到达智慧彼岸的人即是“佛”,即是“觉者”,故此经又可译为“首要的成佛之道”或“首要的成觉者之道”。
《心经》全文共二百六十个字,虽然非常简短,却是六百卷般若经典之精华。众所周知,佛教中以《大般若经》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而《心经》即是将此经典浓缩成最精简的佛教根本思想。 若能透过抄写并敬诵《心经》,而透悟佛教根本思想,开启智慧,自觉而觉他,自度而度人,而获圆满之觉行、利益众生,乃是此写经活动最终之目的。
生肖属相有12个,但很少有人知道,12生肖的本命佛其实只有8位,人们经常会把同一个领域的人或物进行对比,去区分哪个更好,其实很多时候好与不好的区分标准是不一样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完全相同,接下来我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12生肖本命佛哪个最厉害。
十二生肖本命佛哪个最厉害
12生肖菩萨是没有最强的,每一个菩萨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所以是没有办法能分一个高地出来的,所以会有很多的人会从生肖的角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佛与菩萨,因为十二生肖相对应的菩萨通常是被称为本命菩萨的,是人们生肖的守护神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有为菩萨或佛在守护,所生之日与有缘之佛结缘。
大家想要供奉佛像选择与自己生肖对应的本命佛是最好的,所以十二生肖菩萨是没有那个最强的,需要选择和自己最合适的那一个菩萨进行供奉,才会让菩萨保佑自己和家人,希望获得佛与菩萨的护佑,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平安顺利。
十二生肖本命佛排位
1、生肖鼠之本命佛—千手观音菩萨
鼠年出生者都非常聪明伶俐,志愿颇高,但比较固执已见,缺乏领导能力。千手观音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手”表示大慈悲的无量广大,“千眼”代表智慧的圆满无碍。供奉守护之神千手观音菩萨,寓意着肖鼠之人与他人的和睦相处,以增加领导者的权威。之后,便可积蓄财富,颇有成就,一生多幸福,虔诚供奉千手观音守护神像,必使事事顺心,心想事成。
2、生肖牛、虎之本命佛——虚空藏菩萨
肖牛之人诚实、富有忍耐心、拥有坚强的信念,但有“牛脾气”,比较固执己见;肖虎之人外表宽容,内心刚强,越挫越猛,但沟通能力往往欠佳,喜欢独来独往。属牛、虎的人本命佛为虚空藏菩萨,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财富,是佛界的财神。虚空藏菩萨早在他方成佛,为助此土世尊教化众生故示现菩萨形。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是诚实、富有的象征,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人生获得无穷利益,故名虚空藏菩萨。属牛、虎生人供奉虚空藏菩萨,能避开破财之难,使您财路畅通、生财聚财、得八方贵人相助,远离小人,人财俱旺,虔诚供奉虚空藏菩萨之本命佛法像,可财源广进,不虞匮乏。
3、生肖兔之本命佛——文殊菩萨
兔年生人性格温和、有语言天赋,重友情,颇受人们欢迎。但缺乏决断力,致使常错失好机会,凡事过于谨慎不愿向人吐露心事,内心相当顽固。文殊菩萨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聪明智慧之象征,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之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坐骑狮子。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属兔生人若能虔诚供奉本命佛文殊菩萨法像,能获菩萨护佑加倍,保佑属兔生人度过各种难关,增长潜能,使学业、事业顺利、婚姻和谐,破除一切烦恼苦,保佑兔年生人增加创造力、开发力,使事业飞黄腾达。
4、生肖龙、蛇之本命佛—普贤菩萨
属龙之人高智慧,为人亲切,有完美主义心态,可成大业,但个性急躁,易成败因;属蛇之人才智稳和,甚喜交际,但占有欲很强,易造多疑之虑,好与人争论,感情易生波折。普贤菩萨摩诃萨,又称“大行普贤菩萨”,普是普遍、到处;贤是最好的善义。普贤菩萨代表了理德与定德,他依据深厚的菩提心所起广大弘深的誓愿,及身心、意想遍尽一切之处都清净,具备大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佛像,坐骑六牙白象。若龙年、蛇年生人能虔诚供奉与之缘深的普贤菩萨之本命佛法像,可以使之身心安稳,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它还是礼德和大行愿的象征,同样也是真理的象征。用智慧来引导前行,用行动来证明智慧,智慧与有前途的道路一并前行,寓意令人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延年益寿,并有财源广进之意外收获,人生如愿以偿,幸福美满。
5、生肖马之本命佛—大势至菩萨
属马之人一生劳碌,冲劲十足,各方面天赋极高,对社会交际极为巧妙。但做事不能长久,不善于理财。马年出生者守护之神为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称大精进菩萨,头顶宝瓶手持莲花,简称为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能够给属马者智慧之光,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化煞化凶,吉祥如意,随佛光道路前进,发挥自我的一切智慧,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马年生人,若能虔诚供奉大势至菩萨之本命佛法像,将使一生聚财守财,顺利平安,消前世业障,使一生聚守财、顺利平安。
6、生肖羊、猴之本命佛—大日如来菩萨
属羊之人聪明内向,凡事考虑周到,有进取心,做事慎重可靠,但一生困扰烦事多,财运也起伏不定;属猴之人具才干,有竞争而敏捷的手腕,但往往调皮,不能脚踏实地,做事常导致错误。大日如来是佛教至高无上的本尊。大日如来是光明理智的象征,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供奉大日如来,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羊年、猴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供奉大日如来本命佛法相,必获如来开启智能,成就一切事业,使贵人来助,鸿图大展。
7、生肖鸡之本命佛—不动尊菩萨
鸡年出生者一生诚实,多智慧,孝心深厚,深思熟虑勤奋能干,极富责任感,但具有忽冷忽热的心理,并很少接纳别人的劝告。不动尊菩萨是属鸡之人的守护之神。不动尊菩萨忿怒相,是大慈悲的显现,就如同父母对其顽劣不化的子女,以忿怒方法予以调教,其动机是“慈爱”,更具慈悲力。右手持剑,乃是智慧之剑,能断烦恼之根;左手所提绢索,是用来捆绑一切恶魔,而最大的恶魔,是我执魔也,所以其内在的密意,不在降伏外在的恶魔,而是以智慧力为武器,来降伏自己内在的“魔”。不动尊菩萨是理性的象征,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错知过,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机遇,很好的利用自身的智慧,应付种种困境,助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吉祥如意。鸡年生人,若能虔诚供奉不动尊菩萨之本命佛法像,必能受不动尊菩萨守护,使罪业远离,一生顺利、平安如意。
8、生肖狗、猪之本命佛—阿弥陀佛
狗年生人天性随和,好交朋友,但无才艺,以从商为宜,年轻时运途不顺,中年后扬名显贵;猪年生人因前世深具善根,今世衣食不缺、才干洋溢,他们的守护之神为阿弥陀佛如来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以无尽愿力誓渡一切众生,不舍悲愿,以无量光明照独行者,业障重罪皆可消减,凡持其名号者,生前获佛护佑,消除一切灾祸业苦;死后更可化生其极乐净土,得享一切安乐。阿弥陀佛代表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能够默默守护狗年和猪年出生的人,狗年和猪年生人,若能虔诚供奉阿弥陀佛之本命佛法像,能通天地之灵气智慧,摆脱烦恼,一生顺利,逢凶化吉。
12生肖本命佛哪个最厉害
12生肖的本命佛是没有强弱之分的。
佛门里常说这句话,“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意思就是说,虽然佛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但并不是每个人此生都有善根福德、与佛结缘的。缘深缘浅,皆是因果业力使然。但其实,我们每个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有佛缘的,只是有缘深、有缘浅,也有一些暂时无缘,要等百千劫,累劫累世培养善根,才能与佛结缘。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曾经感慨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存在,佛是觉悟的人,人人皆是未来佛,人人都具有佛性。但众生因妄想、烦恼、执着等恶习障碍心性,无法证得菩提。《六祖坛经》里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要想得到解脱,需要启发自己的佛性。
这几天出生的人和佛祖有缘
1、正月初一,廿三日
生来就是阴历这两天的人,头脑灵活,直率,有宽广的胸怀,而且气宇不凡。从不与人争辩,更不会斤斤计较,有大的目标和追求,不会把精力花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走进社会也许只是开始,因为自己的善良和天真吃了些苦,但这也算是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他们不会因为吃亏而改变初心,这样的人也能得到佛祖的护佑,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有所成就,日子过得丰衣足食,是一家之长。
2、一日、九日
一九年九日出生,天生好命之人,一生一世幸福满满,他们一直到老,他们从小就很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优秀,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学生,风光无限,长大成人后更是如此,还得到了佛祖的庇护,事业一帆风顺,工作得心应手,财运也很好,赚了一大笔钱,丝毫不费吹灰之力,小金库赚得满满当当,全家都能跟从。
3、正月初一,二十
生来就是阴历这两天的人,生来就有菩萨心肠的领袖,他们单纯而慈悲,看不得别人吃苦受罪,无论什么时候都愿意伸出援手。它们甚至不计个人得失,只为让自己的心更舒服。此生善心将与佛祖结下深厚缘分,他们一生都得庇护,生命中邪魔不近,幸运常伴,做事称心如意,一家人顺顺利利,事事顺心。
什么样的人与佛无缘
一般信众到寺院礼佛大多是怀着“有所求”的心态,或者是在寺院结缘一些佛教用品来结识佛教。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一片虔诚之心感化佛菩萨,以期得到佛菩萨慈悲加持。这种信佛,有诚心,但是信心不具足,私心过重,随时会产生质疑的心态,没有什么智慧,只是一味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这样的人有佛缘,但并不是太深。
信佛不如学佛,学佛不如成佛,最好的佛缘是学佛。学佛,即学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在修行的过程中,自我觉悟,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菩提之心永不退转,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佛菩萨为了方便度化众生,为众生提供修行种种之方便法门,而以各种形象慈悲示现。但绝不是我们苦难的避风港,绝不是消极的、无奈的,这一点我们要搞清楚。
佛缘深的人,他喜欢进入佛门,皈依三宝,喜欢诵经礼佛、晨钟暮鼓,并心生欢喜和慈悲。拜佛,可以忏悔消业,增长善业,福慧双增;佛法,可以让我们破迷开悟、启发智慧;僧宝,代表着清净,净而不染。当然,学佛不是让你出家,也不是让你变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学佛,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智慧、更加幸福地生活。
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一种人暂时与佛无缘。与佛无缘的人,他的障深慧浅,就是说业障太重,没有善报听经闻法,没有智慧结识佛教。这样的人,你和他说再多的佛法也是徒劳,因为他听不进去你说的话,甚至会产生敌对和诋毁心理,“无缘不能度”,与佛暂时无缘的人,你度不了他。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遇佛法,它需要我们在过去无量劫中种下的善根佛缘。学佛的人、一心向佛的人,都是大福报之人,要好好珍惜这难得的佛缘,精进修行,成就无上佛果。
“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教里说在六道轮回之中,唯有处于人道中的众生,最有福报和机缘听经闻法,从而离苦得乐,得度成佛,这无上甚深佛缘,我们一定要珍惜。与佛有缘的人,首先必定是善良的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愿大家广结善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