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妆容发式:纷繁复杂,由女子妆容发式窥见盛世繁华

唐朝妆容发式:纷繁复杂,由女子妆容发式窥见盛世繁华,第1张

随着汉服文化的发展,我们经常会看到街上身着齐胸襦裙或是唐制坦领的女孩飘飘然走过,轻纱曼曼,恍若仙子。高耸的发髻和纷繁的发式妆容也更添了一份妖娆之美,恍惚之间,也让人窥见了大唐曾经的繁华与盛世女子的面貌。

唐朝女子发髻发式形式繁多,妆容复杂,繁琐而精美。妆容发式也侧面展示出了唐朝的文化发展的鼎盛。唐代女子化妆重艳丽,主要表现在妆容:花钿、胭脂、鹅黄、面靥等。唐朝的发式妆容充分体现出大唐繁荣富强的时代特点在美学方面的发展,也揭示出唐朝开放、自信的态度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学习精神。

隋朝时期的女子大多梳平顶式发式,这种发式的特点是将头发层层向上堆,总体呈帽子状。此时期的发式大多简单,变化少,初唐时的文化深受隋朝影响,故初唐时女俑的发型就体现了这样的鲜明而突出的时代特征。平顶式发型,也代表着唐朝正在平布稳定发展的社会。

唐朝此时的发式受隋朝影响极大,唐代初期,女子发式仍然沿袭隋代的样式,大多梳成云髻样式。从近些年唐陵的发现来看,也出现了半翻髻发式,它由隋代的翻荷髻演变而来。此外,据宇文式的《妆台记》记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乐游髻。”

由此可知,当时宫人发式种类较少,而且就总体来说,唐朝初唐女子的发式还是极为简洁的,更无一些珠翠步摇等华贵首饰。但是初唐时期地位较高的妇女已经不再梳平云式,《后汉书》中就记载一段长安时谚:“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说明女子发式不再简洁单一,而是有特点的发展成单纯向上高耸的发式,在此之后又又慢慢出现并流行其他较为繁琐的发式。

初唐的妆容也开始变得繁复多样。在隋朝以后,渐渐发展成了除了面白,腮红,唇朱还有花钿,面靥,斜红等装饰。在隋朝末期唐朝初期,一度流行过“白妆”,即只施粉,不敷胭脂。

随着唐朝的文化交融、发展,社会的变迁、进步,到了盛唐时期,女子追求美的想法愈加强烈,首先在发髻和妆容上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旧唐书》中就记述:”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琦罗锦绣,随所好尚。” “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庶无别。” 这都说明了唐代女性大胆追求各种时尚,追求华美的特点。

盛唐时的妆容风格大气、艳丽,多以红妆装饰,样式复杂,最浓艳的称做“酒晕妆”;颜色稍浅的,妆容较淡的称为“桃花妆”;更为淡雅的称作“飞霞妆”。

盛唐时的女子妆容变得更加繁琐复杂,步骤很多而且缺一不可。那在繁荣盛唐的下女子的化妆步骤有哪些呢?

第一步抹铅粉 ,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打底”。盛唐时期女子的妆容非常浓重,底妆极白,要抹大量的铅粉。铅粉其实在我国夏商时期就已出现。而铅粉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遮瑕霜,BB霜等功效,可以遮盖皮肤的微瑕,让面部变得更加白皙, 光滑,无杂质。铅粉好处极多,连清代的戏剧家李渔也认为抹上铅粉后:“美者用之,愈增其美。”不过,铅粉是重金属,长期使用会让肌肤发青甚至中毒,明代书籍《天工开物》对此就有“ 揸妇人颊,使本色转青” 的记载,可见铅粉也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第二步便是抹胭脂,胭脂是古代妇女最常用的化妆品,又称为“阏氏”、“烟支”等,相当于现在的腮红,唇膏,口红等的统称。胭脂必须涂的红艳,嘴巴也一定要涂的鲜红,方显得娇媚可人。此时的女子涂胭脂涂得非常厚,非常浓。唐代诗人王建曾在《宫词》就写到女子洗面时洗掉许多红泥,就足可见唐代女子“红妆”和重涂胭脂风气的盛行。

第三步是画眉,就是描眉。通常有柳叶眉,吊梢眉等,眉毛颜色以青色或黑色为主,描眉后更显妩媚多情。盛唐时期盛行阔眉,将眉毛画的短而粗,成八字形。细眉亦是十分盛行,这种画法是将眉毛画的细长,画后便更显脸型眼睛的柔美。白居易也在《长恨歌》中写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可见如柳叶一般的细眉也是女子极为喜爱的妆容。此时有记载的各式眉形大致有: 鸳鸯眉、小山眉、五眉、倒晕眉、拂烟眉、涵烟眉、分梢眉、月眉、垂珠眉、三峰眉

第四步贴花钿,花钿又称面花、贴花。不过花钿并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用金箔、纸、鱼鳞甚至是蜻蜓翅膀制成的。高乘《事物纪原》中记载:“远世妇人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

说明贴花钿虽是自三国时期就已出现但到了唐朝,贴花钿又在女子之中风靡盛行。而且到唐代时花钿颜色繁多,红色是最常见的。花钿形状种类繁多,大致有梅花形、月形、石榴花型以及其他的花鸟虫鱼形状。粘贴位置大致在贴于额头上眉心或是面颊处,颜色多是红色**,但是红色还是最娇媚多情的,所以在现代的电视剧中,也常常能看见女子贴上娇美的红色花钿。

第五步是画面靥,面靥又称“妆靥”,不似花钿,它可画可贴,大多装饰在双颊酒窝处,形状如豆、星、弯月。颜色大多用朱红,也有黑色**,又称“妆靥”。

唐刘恂《岭表录异》就有关于面靥的记载:“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绿花绿叶。南人云是媚草,采之曝乾,以代面靥。”

盛唐前,面靥多成黄豆形状,大小也与黄豆相似,形状样式较为单一。随着人们的审美不断改变,盛唐时期,面靥也出现了钱币,杏核状,还有各式花卉形状,后来也有鸟兽图案。在女子笑起来时,面靥便显得女子尤为美丽,由此更得到了追捧、推崇。

第六步描斜红,起初描斜红是描在太阳穴的红色妆容,但在唐朝时,女子多在脸部画斜红,如同月牙形状,彷如红色疤痕,有种孱弱的病态美。

张泌的《妆楼记》中记载了这个妆容的由来:“夜来初入魏宫,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不觉面触屏上,伤处如晓霞将散。” 魏文帝宫人薛夜来在夜晚不小心撞到屏风而至脸颊血红,魏文帝见了反而更生怜惜之意,后来宫人争相用胭脂仿画,名为“晓霞妆”。

此后此妆容一直流传。到盛唐时,由于社会蓬勃发展,较为稳定,政策开明,对女子的束缚较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女子追求美的欲望更加强烈,各式妆容也层出不穷,描斜红也渐渐风行起来。

第七步画口脂,古代称口红、唇膏等红色画于唇上的胭脂为“口脂”、“唇脂”。但其实口红不等于胭脂,胭脂是可涂于面部或是唇部的红色化妆物统称,而口脂是自隋唐以来的叫法,它在原来的胭脂中加入了牛髓、牛脂,使其上唇光泽鲜亮,故胭脂也不仅仅只是指口脂。口脂色泽艳丽,涂于唇上,可改变唇色,更添艳丽,显得脸部更加白皙透亮、气色好、而且还突出唇形,给人以健康、年轻、活泼、娇丽之感。

口脂对于古代女子极其重要,在女子心中地位极高,化妆缺其不可。“点唇”是口脂的主要画法,与现代不同,当时并不将口脂满涂于唇上,而是越少涂越好。娇小浓艳是其主要特点,最好如樱桃小口一般,小而红。“朱唇一点桃花殷”就是岑参在《醉戏窦子美人》中描写的女子涂完口脂后的红艳朱唇。

唐朝时女子的发髻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变得种类繁多,更加多样。

初唐时的女子主要的发型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等,此时的唐朝正处于上升状态,文化发展缓慢,女子的发式还较为简单,样式比较单一。

而盛唐时期,女子的发式就变得纷繁多样了。多出现:惊鸿髻、双环望仙髻、飞天髻、朝天髻、垂髻等,最流行的还是倭坠髻,即把两鬓的头发梳向脑后,然后向上掠起,挽成一个或两个发髻,然后向额前偏斜,盛唐时的女俑多是此发髻。

唐时流行高发髻,而自己的头发又不能梳到此高度,所以假发开始在盛唐时流行,在头发中垫上由木头做的假冠、发垫,垫高发髻,在当时将此称为“义髻”。女子在义髻上插上珠花首饰,再与头发相连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高发髻。

发髻高就需要更多的珠花来装饰,鲜花轻而美艳,此时的女子便尤其喜欢插鲜花加以装饰,唐人又极其喜爱牡丹,故唐朝贵家女子多将牡丹花插于发髻之上,来显得高贵富丽。除了插牡丹这种体型较大的花,唐时也流行簪小花,如小而白的茉莉花,黑发白花更有对比之色,而且饰以小花又有清淡自然之美,而茉莉花清香,又更添了鬓间的雅致美和女子的娇柔之感。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使唐朝成为了一个极其繁荣昌盛富庶的朝代,唐太宗更受万邦膜拜,八方来贺。长安更是世界上的大都市,是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盛唐的女子发式妆容多种多样,端庄高贵,也深刻地体现了国家的繁盛昌荣,女子头上的华贵的珠花发钗也大都是金银或是珠玉,极尽华美娇贵。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引万国朝拜,不仅是因为唐朝的国力强大,也是因为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和一视同仁的怀柔政策。此时的唐朝也是国际贸易的大国,经常有外国或是其他部族的使者或是商人来朝进行文化交流或是商品贸易。各部族各国的文化交流在此时也是十分频繁,而盛唐的女子妆容发式也受外来文化影响,形成了如回鹘髻、乌蛮髻、抛家髻等发式,这些都是典型的胡人发式。

若是连年战争,硝烟四起,人民定不会刻意追求什么美感,自然是日日忙于逃命。而盛唐时的女子不仅追求各种各样的发式美感,也将大量的钱财花于胭脂脂粉,抹上厚厚的脂粉,梳上高高的发髻,足以体现盛唐时期的繁荣安定,而女子的发髻端庄成熟,妆容浓重娇美,也是如此。

唐朝中后期至晚唐时,国家经济实力逐渐江河日下,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晚年更是不理政事,纵情犬马声色,导致国家发展停滞,社会各阶层矛盾加深,统治腐朽,国力锐减,战争贫起。

此时的女子主要的发髻样式有从髻、坠马髻、晚唐高髻、闹扫妆髻。变得更加繁琐复杂,梳妆要好几个时辰,在发髻上还要缀以各式珠宝,华丽奢靡异常。珠玉繁重,让这些女子甚至走路都要让人搀扶,一副慵懒疲乏之态。但这并不是唐朝仍然兴盛繁荣的表现,反而是过于浪费奢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表现。

一种妆发,看似仅仅是女子追求美丽,喜欢华美的表现,但它更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史,是一种时代的发展,是文化的进步,唐朝妇女的妆容和发式在改变,唐朝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经济的发展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基本因素。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才能孕育什么样的文化。

唐朝女子的妆容、发式纷繁复杂,华美高贵,不仅是她们追求美的表现,更是一个时代兴盛发展的象征。

女子发式妆容的改变不仅是唐代女子的审美观点、流行文化的改变,也是国家发展的影射。我们也可以从唐朝女子妆容发式的变化与发展看出唐代社会的发展与衰退,而这个变化不仅体现了文化的变迁也体现着经济、国力、政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发展与衰退。并且此朝代文化的变化大到推崇儒教佛教、兴修学校、开创殿试小到女子发式高低,推崇妆容的变化,都能体现出这个朝代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唐代女性妆容初探》李翠华

2《唐诗中女性服装和化妆美初探》张颖

3《论唐代女子的面妆及发式》范强

唐代诗人元稹在《恨妆成》里,大致将女子化妆概括为7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化面靥、贴花钿、描斜红、点口脂。

敷铅粉,相当于现在的“打粉底”。唐代女子喜欢用很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古称“铅华”,“洗尽铅华”就这么来的。

但铅粉毕竟是重金属,长期使用的话会让皮肤发青、发黄,妙龄少女变黄脸婆。可这不仅吓不跑爱美的女性,她们还会在铅粉里掺入西域香料,叫“迎蝶粉”,幻想吸引蝴蝶环绕,像《还珠格格》的香妃一样……

除了美白,唐代还盛行“抹红”,即敷面之后用手晕开胭脂,涂在两颊,浓的叫“酒晕妆”,淡的是“桃花妆”,显得气色十分红润。

据说杨贵妃到了夏天流的汗都是红色的。但这还不算是最夸张的,王建在《宫词》中曾描写过一个宫女,卸妆时就跟擦泥一样,洗完之后,盆里的水就像红色泥浆。

唐代女子不画眼妆,但很重视眉妆,他们认为眉是“七情之虹”,是一张脸最传神的地方。

唐朝早期流行“蛾眉”,又叫桂叶眉,画的时候要先将原来的眉毛剃掉,再用笔沾上黛粉描眉。为了显得不那么呆板,妇女们还会将边缘的颜色轻轻地向外晕散,叫“晕眉”,手法非常讲究。

唐玄宗时,又开始流行起细长的“柳眉”。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形容杨贵妃“芙蓉如面柳如眉”,月牙般细长的柳眉能把人衬得温婉又不失大气,很符合盛唐雍容的审美。

在酒窝处点上两点,像美人痣一样,梨涡浅笑,尤其有种少女的娇俏感,这种妆叫做“面靥”。

“面靥”有的俏丽,“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有的妩媚,“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一样妆容,百样美丽。

你一定听说过“花钿”,其实就是女子眉心贴的花。

花钿多是红色,可以直接描,也可以用金箔或者鱼鳞片等反光的材料裁成花型,贴在眉心。传说以前有位公主在梅树下赏花,风一吹,一朵梅花正好落在她额头上,看上去特别的楚楚动人,引得女子们争相效仿,就成了这种流行的“梅花妆”了。

看了这么多图,想必你也明白了,唐代女性擅长将自己的脸当做画布一样折腾。她们还要在太阳穴的两边各画上一个红月牙,名曰“描斜红”。

有个说法是:某宫女夜里伺候皇上,不小心一头撞上水晶瓶,顿时鲜血迸流,犹如朝霞消散,愈后留下两道疤。但皇上反而觉得这样有种特别的美,对宫女更加怜惜,于是其他人便纷纷效仿,称之为“晓霞妆”。

女孩子对口红的狂热自古有之。在唐代,用来制作口红的植物多达30多种,最常见的是朱砂、紫草,再加入蜂蜡,能调试出正红、粉红、红褐色等不同色号。

唐人崇尚“樱桃小口一点点”,发明了一套唇妆,像圆形、心形等,其中最风靡的要数樱桃形和花朵形。

涂的时候,要先用白色打底覆盖原来的唇色,再用口红在嘴唇正中画出喜欢的唇形。

当最后的点睛之笔完成后,一个粉面朱唇、黛眉巧目的唐代美女,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在今天快速发展与高节奏生活化的时代,护肤成为了每个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且像保湿、祛痘、美白、护理这些看似复杂的护肤工序并非今人的专利,而在古代,唐朝的护肤理念却一点都不输给今天的人们。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唐朝美人

一、“洗面奶”、“保湿露”与“护发液”

今人传统的护肤顺序是先用洗面奶清洁面部,然后喷爽肤水进行二次清洁,之后再抹上更重的霜、精华和乳液来起到补水的效果,甚至有时要再抹上祛痘膏与眼霜等工序,而唐人的护肤品可一点都不比今人少,甚至比今人所用的各种护肤用品更加天然,且无激素。

唐人的护肤观念从唐初就开始特别讲究。各种护肤品制作精湛且考究:如用来起到补水滋润皮肤效果的面脂。

面脂的材料多为牛油,和一些中药做成。由于盛唐时气候趋暖,长安一带的植被茂密特别茂盛,这为提取天然植物所用的中药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所以在唐代面脂的种类尤为丰富,且多样。天然中药做成了面脂,不但能起到保湿补水的作用的,对护肤效果好,还能让脸部发出淡淡的清香,就好比我们今天所用的大宝SOD蜜。

唐代仕女图

另外的就是澡豆,澡豆是中国古代民间洗涤用的粉剂,以豆粉添加药品制成。呈药制品的粉状。相当于今天洗面奶与香皂的功效,且能使皮肤滑润。在唐代以前,澡豆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到了唐代,可以说进入了鼎盛阶段。

仿制版的古代澡豆

从身体到面部,那么剩下的就是头发了,唐代有一种叫做香泽的东西,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用的洗头膏。《释名·释首饰》记载:“香泽者,人发恒枯顇,以此濡泽之也。”而在北齐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便有了香泽的成熟的制作工艺,至唐代香泽的用法变得更加多种多样。

香泽的功效更多的是起到了润发,去油的作用。同时香泽不光洗头干净还有护发的功能,遇到头发干结梳不开的用这个有奇效。同时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香泽也有清香之意,在头发上涂抹上香泽,可以起到让头发飘香的效果,就好像今天女士所常用的飘柔与潘婷的效果。

不过唐代的护肤品远不止这些,就像杜甫《腊日》诗中有所写的“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的诗句。诗中提到的口脂与面药,主要是涂在嘴唇和脸颊的,这个有点像我们今天所用的唇膏,或者精华液等,可以起到护肤、防冻的作用。

有时,每逢喜庆的日子唐代皇帝还常赐给臣子脂膏,表示对下级的体贴爱护,并展现皇室的“恩泽”。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代女子妆容

二、面饰让女子如此多娇

说到面饰就不得不提面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面靥[yè]。面靥是唐朝女性必不可少的妆容与护肤用具。唐朝爱美的女性会在脸上的酒窝点上装饰的纹样,这些纹样有可能是月亮或者是花朵这样子的装点物,也有的会涂上胭脂。这样的妆容看上去显得更加妩媚与动人。

唐妆面靥

从功效上来看面靥的作用更像是化妆,其实面靥的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防晒与美白的效果。在脸颊的主要位置涂上面靥,能够很好的挡住紫外线的侵扰,避免肌肤由于紫外线的侵扰而使得肌肤老化,并起到美白的作用。

殊不知面靥不过是唐代众多面饰的一种。唐代,各种面饰不再是宫廷与贵族的专享,面饰也随着它的发展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所以在很多影视剧与纪录片中,我们都能看到唐代面饰的影子。

而唐代的面饰也和其他的妆容一样,随着唐国力的变化,面饰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唐初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面饰显现出了简朴与淡雅,至盛唐面饰开始变的奢华与艳丽。

唐代女子面饰

到了晚唐,由于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各种因素,导致大唐的朝政已然颓废,社会的动荡反而使得晚唐的妆容更加奢华糜烂,之前的血晕妆较盛唐更进一步发展,此时的面妆显得是凄切病态,甚至人们选择会眉毛去除,然后用红色、神蓝色的颜料进行涂抹,这样的妆容也与唐代中晚期的时代格局产生了很深的联系。

唐代都习惯用斜红、花钿与面靥作为面妆的主要妆点形式,冯小刚在**《夜宴》里就非常重视唐代面妆样式,这些面妆的妆点成为了唐代美女的典型代表。如唐多喜欢用斜红,一般会涂抹在太阳穴上。有时为了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还用胭脂晕将这些地方染成血色。不过,到了五代以后,斜红这种面饰就消失了。

**《夜宴》的剧照

文史君说

唐代女子的护肤品从“洗面奶”到“保湿乳”再到妆点自己的面靥都是很好护肤用品。用于唐代的社会与经济的繁荣,女子的妆容思想相较于之前的朝代有了很大解放,致使唐代女子护肤的理念也得到了质的升华,和今天琳琅满目的护肤品,唐代的护肤品在没有经过化学工业的洗礼下,显得更加的天然与醇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207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随机推荐

  • 研春堂蜗牛魔力白芦荟补水保湿后面乳怎么样

    你好,综合你的情况在孕期是可以使植物含有芦荟成分的护肤品的,也可用使用孕妇专用的护肤品。建议,孕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多吃富含维生素及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孕期检查。1、《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宋代:

    2024-04-15
    54700
  • 资生堂双11必购清单有哪些?

    双十一一定要买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和资生堂红色蜜露精华化妆水。这两个都非常适合秋冬季节。而且双十一的时候有折扣。先说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这是一款抗皱效果的护肤品,不是那么的清爽,有些粘,不过个人可以接受,因为秋冬季节皮肤干

    2024-04-15
    50600
  • 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怎么样?

    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妆感自然,哑光细腻,持妆不浮粉。那么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怎么样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好用吗试客背景职业:其他星座:巨蟹肤质:混合性妆龄:1年以下个性标签:其他彩妆风格:裸妆年龄:18-24岁发质:中性性别:女宝

    2024-04-15
    61000
  • 提拉紧致脸部的护肤品

    提拉紧致脸部的护肤品如下:1、海蓝之谜倍添紧致露海蓝之谜的大部分产品主要是修复的,而这款精华是其罕见的抗衰老产品。它添加的成分是深海的活性精华,其中所含的蓝藻蓝铜宝石是提升和收紧皮肤的重要来源。它能再生面部胶原蛋白,使其更具弹性和活力。2、

    2024-04-15
    458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精华露和精华液有何区别

    精华露和精华液是护肤品中常见的两种产品,它们虽然名字相似,但在使用方法、质地和功效上有一些区别。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为大家解答。精华露和精华液在质地上有所不同。精华露通常具有较为清爽的质地,质地轻盈,很容易吸收。而精华液则相对较为滋润,质地

    2024-04-15
    46700
  • 欧美化妆品深受女孩子喜欢,网上店铺真真假假,有哪些正品店铺推荐?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国内MM们所选购化妆品品牌情况基本为:欧美系化妆品35、日韩系15、国产化妆品15。由此可见大部分MM都在使用欧美系的化妆品,确实欧美系的东西貌似理受国人喜欢。鉴于此,帅气萌猪将以前的老博客的推荐日

    2024-04-15
    36600
  • 问一问:妮维雅小蓝罐唇膏真假如何鉴别呢?

    妮维雅小蓝罐唇膏的鉴定妮维雅小蓝罐唇膏真假妮维雅小蓝罐唇膏真正的设计:正品上有蜂窝图案,一共8个。假货忽略了这个图标,说明口红含有蜂胶。正品口红底部的图案有花王有限公司、产地、电话、生产批号等信息。下面。仿制假货往往会有疏漏,可以参考鉴别。

    2024-04-15
    38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