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于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家中因哮喘病去世,时年63岁。1953年毛人凤奉蒋介石之命将杜月笙遗体迁葬台北南郊。那么杜月笙的五位太太都最终去哪里了
大太太沈月英是苏州人,因为沈月英母亲是黄金荣夫人林桂生的梳头姨娘,由林桂生做媒嫁给了杜月笙。沈月英没生育,领养一儿子杜维潘。虽非亲生,但杜月笙视同己出。沈月英迷恋鸦片,杜月笙一连娶了几房太太,冷落了沈月英,沈月英在家经常与杜吵闹,但有出轨幽禁一说纯属捏造。1946年沈月英病逝上海,时年57岁。
二太太陈帼英是上海人,15岁时还是个学生因陪跳舞结识了杜月笙,嫁给杜月笙之后生有三个儿子,维桓、维翰、维宁。陈帼英因在香港期间与杜月笙关系不睦,赌气领着维翰、维宁两个儿子离开香港去了上海。后来在大陆病逝。
三太太孙佩豪,苏州人。筱桂荪外甥女,16岁嫁给杜生有两个儿子,维屛、维亲。因和四太太姚玉兰关系很僵,在杜月笙去世后,领着儿子、佣人迁居英国,后来90年代病逝美国。
四太太姚玉兰北京人,著名京剧演员,父亲是著名京剧丑角‘七盏灯’,姚玉兰在上海演出时被杜月笙看上,生有二男二女,维善、维嵩、美如、美霞。后来迁居台湾,受到宋美龄及孔二**的照顾,80年代病逝于台湾。
五太太孟小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姚玉兰师姐,在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离婚后,与杜月笙同居多年。1949年随杜月笙去香港,在1950年62岁的杜月笙同43岁的孟小冬补办了婚礼,孟小冬没有生育。有一养女孟俊明,后更名杜美娟。后因婚姻问题与养母孟小冬闹翻,从此不相往来。孟小冬在杜月笙病逝后,在香港靠收徒传艺为生。1967年孟小冬接受四太太姚玉兰的邀请从香港迁到台北,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因病去世。享年70岁。
杜月笙这五位太太中,杜月笙最爱的还是孟小冬。
在民国时代,男人发迹后,三妻四妾是常事,不仅旧文化熏陶的土豪大佬如此,某些新文化下成长的知识界名人也是如此。作为旧文化熏陶的青帮大佬杜月笙,就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有人说,杜月笙好色而不好*,对于“色”之一字,虽然和多数人一样,杜月笙也是因女人的美色而生情,但却能有始有终,可不像孙先生,为了讨新欢的开心,毫不留情地一脚将旧爱给一脚踹开。
事实上,杜月笙早年可是窑子常客,甚至于,他还开了不少妓院,嫖娼业成为他的发迹事业之一。后来,他尽管已经娶了几个老婆,但还是不时逛窑子。如果这都叫“好色而不*”,那么,绝大多数男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
至于杜月笙没有讨新欢开心踢走旧爱,这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纵观民国大佬,有几个踢走了旧爱?真当姨太太是商品?想买就买,想扔就扔?杜月笙的姨太太,不是和他生过孩子,就是领养过孩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换做任何普通男人,都不会得了新欢便一脚踹走带着孩子的旧爱。
在色字上,孙先生的私德固然不完美,但绝不会输给杜月笙这个青帮老大。他是政治人物,要充当新文明的表率,不可能像杜月笙那样,肆无忌惮地纳妾,要恪守一夫一妻的新婚姻制度,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得新欢弃旧爱(这放在今天,不就是感情破裂离婚另娶吗)。
杜月笙一生娶过五个夫人,其中大太太沈月英是他的结发妻子,二太太陈帼英、三太太孙佩豪、四太太姚玉兰和五太太孟小冬都是他发迹后所娶。那么,这五位夫人的结局如何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解说。
一、结发妻子沈月英
杜月笙早年只是上海滩一个小阿飞,后得到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的器重,渐渐发迹。当杜月笙小有名气时,林桂生为了拉拢他,将他和黄公馆捆绑在一起,于是便将沈月英介绍给了杜月笙。
显然,沈月英的身份不简单,否则不可能成为和杜月笙进行“帮派联姻”的对象。事实上,她的母亲曾是林桂生的梳头娘姨,和林桂生感情匪浅,所以,沈月英也算是林桂生的“娘家人”。
杜月笙和沈月英结婚后,起初也过了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可随着杜月笙的家业越来越大,杜月笙便开始嫌弃沈月英,嫌她不会打理家业,嫌她人老珠黄,于是产生了另娶娇妻的想法。
沈月英并未和杜月笙生过孩子,只收养过一个叫杜维藩的养子,于1946年去世。
二、二太太陈帼英
嫌弃沈月英,想另娶新欢后,杜月笙产生了一个庸俗的想法,他和许多暴发户一样,想找一个漂亮的女学生。
有一次,他到高鑫宝开的舞厅玩,便毫无顾忌地表示,希望他能为自己找一个女学生。高鑫宝于是向他推荐了陈帼英。
陈帼英当时只有十五岁,长得青春靓丽,杜月笙一见到她,便着迷了,不能自拔,一边搂着陈帼英的小腰,一边海誓山盟地向她承诺要娶她。没过多久,杜月笙果然热热闹闹地将陈帼英娶进了家门。
然而,经过一段如胶似漆的婚姻生活,陈帼英怀孕了,杜月笙不能再和她亲热,又嫌沈月英人老珠黄,竟然又产生了另娶新欢的念头。
不过,杜月笙并没有因此彻底冷落陈帼英,陈帼英生完孩子后,杜月笙依然对她非常宠爱。正因如此,陈帼英先后为他生下杜维桓、杜维翰、杜维宁三个儿子。但到香港后,陈帼英和杜月笙的感情发生了破裂,一次发生争吵后,陈帼英一气之下,带着儿子杜维翰和杜维宁回了上海,此后再也没有见过杜月笙。
三、三太太孙佩豪
陈帼英怀孕时,杜月笙产生另娶新欢的念头,可不是想想而已,很快,他便与唱苏滩的筱桂荪的外甥女孙佩豪好上了。
孙佩豪当时只有16岁,像对待陈帼英那样,杜月笙也一口承诺,会娶她过门。杜月笙没有失言,不久,他果然派人来迎娶孙佩豪。孙佩豪嫁给杜月笙后,也颇受宠爱,先后和他生下杜维屏和杜维亲两个儿子。
1951年,杜月笙病逝后,孙佩豪和姚玉兰失和,拿着分到的遗产带着儿子迁居英国,后来病逝于美国。
四、四太太姚玉兰
姚玉兰和杜月笙的结识颇有些戏剧化。有一天,黄金荣的黄金大戏院来了三个京剧女演员,更引人注目的是,她们竟然是母女!这一噱头,让无数戏迷蜂拥而至,其中也包括杜月笙。
这三个女演员个个风姿绰约,身段迷人,杜月笙看得目不转睛,心驰神往,最后看上了大女儿姚玉兰。
杜月笙一拍大腿,决定娶姚玉兰回家。他马上找到黄金大戏院的管理者——“妹妹”李志清,表达了想娶姚兰英的想法,并希望李志清转达。姚玉兰考虑再三后,提出两个要求,第一,必须公开宴客成亲;第二,必须和前三位夫人分开来住。
早就被姚玉兰迷得神魂颠倒的杜月笙心想这算什么要求?满口答应下来。就这样,姚玉兰成了杜月笙的四太太。
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后,生养了二子和二女,杜维善、杜维嵩和杜美如、杜美霞,后跟随杜月笙前往香港。杜月笙去世后,又来到台湾定居,终老于此。
五、五太太孟小冬
孟小冬是杜月笙五个太太中名气最大的,她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京剧优秀的女老生,被《天津大风报》评为“京剧冬皇”。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爱恋最早可追溯到1925年,不过,当时两人有缘无分,孟小冬和梅兰芳走到了一起。1929年,杜月笙已经娶了姚玉兰,而孟小冬也早已嫁给梅兰芳(但据说两人并未登记,只是举行了婚姻仪式),两人各自有主,但杜月笙仍然恋恋不忘孟小冬。
1931年,梅兰芳和孟小冬离婚,杜月笙认为机会来了,想方设法和孟小冬接近。1936年,杜月笙邀请孟小冬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借此机会,杜月笙对孟小冬展开疯狂地追求,两人的交流逐渐紧密起来。
然而,碍于流言蜚语,杜月笙一直没有公开承认他和孟小冬的恋情,与孟小冬之间的交往,也断断续续,时合时离。直到1949年,孟小冬跟随杜月笙移居香港后,两人才正式走到一起,并于一年后结婚。
结婚的第二年,杜月笙便去世了,孟小冬没有和他生育孩子,只领养了一个女儿杜美娟。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在香港生活了六年。1967年,在姚玉兰的邀请下,孟小冬前往台湾定居,生活了十年,于1977年去世。
黑帮和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历代当权者面临的社会问题。清朝解决不了黑帮问题,民国政府解决不了黑社会问题。中国成立后,我们也面临着如何解决黑帮和黑社会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人民政府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他们认为黑帮和黑社会的一般成员原本就是下层社会的穷人。因为他们的基本利益和生存权得不到保障,被迫铤而走险,走上与主流社会相反或相悖的道路。连上海黑社会三巨头都出身贫寒。所以,要解决黑帮和黑社会问题,必须从解决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问题入手。建国初期,成立了工会、农会等劳动组织,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就业和生活问题。而且互助防暴的功能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功能,这个团伙的组织也不再有存在的理由。因此,人民政府命令该团伙和黑社会自行解散,并惩处有罪的团伙头目;对于普通帮会成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让他们回归劳动人民。普通帮派和黑社会组织的头目失去了群众基础,变成了军队,无法与***和人民政府抗衡。他们必须接受改革,洗心革面,成为自力更生的工人。至于上海和青帮,因为各自的原因,走了不同的路,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黄:悔悟难改。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陈毅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准备进入上海。4月27日,杜、金等人已经启程前往香港。黄要去哪里?他面临着一种非常矛盾的情绪。他知道自己无疑是***的罪人:四一二事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革命活动,屠杀了许多***人;后来为法租界当局服务多年,是外国帝国主义的走狗。在担任青帮头目的几十年里,他做了许多欺压百姓、危害社会的事情,成为上海黑社会的头目。因此,我担心如果我留在上海,***肯定会饶了我。当时很多人建议他去香港,但他担心自己负担不起。他说:“我已经80多岁了。我死在香港也没关系。我怕路上会生病,所以我不会半途而废的!”他还对心腹说:“杨虎说,***的***很了解我,可以既往不咎,写了一张纸条,由杨虎交给我。解放后可以交给上海的负责人,不用抓我。”就这样,黄最终决定留在上海。
但他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在国民党撤退之前,他决定不参加大扫荡和大屠杀,掩护一些地下党员,支持他们接管上海,并要求他的学生收集黑帮头目的资料,把400名黑帮头目的名单交给***的地下组织,以控制他们,防止他们闹事;还让管家黄登记他知道的国民党财产,让杨虎交给地下党;他还告诫弟子,在国民党出逃前,不要参与破坏活动。另一方面,他要求他的儿媳李志清把他所有的金银、外汇和其他珍宝带到香港。尽管黄声称对带钱来港一事并不知情,但随后发生的许多事情表明,这是黄的又一次准备。李志清不仅在香港给他寄钱,还按照他的指示在香港和澳门购买房产。他甚至拍了一张照片,在照片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年龄、出生地和地址,并让李志清为他申请赴台通行证。
解放初期,黄照常经营大世界、金大剧院、大剧院等产业。每个月赚很多钱。金色大剧院租给华东文化部下属的大众剧院,月收入几百万。黄还有几处房产,都是弟子承包出租,租金可观。黄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鸦片被抽了,澡堂被泡了。人民之所以在解放初期不惩罚他,是因为中共中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对黑帮组织制定了明确的政策,即只要他们不闹事,不干扰上海解放后的社会秩序,老老实实接受改造,就不动他们。特别是对黄、杜一伙,采取了“先谈一个时期,后谈一个时期”的方针,目的是“防止上海之乱”。上海市市长陈毅和主管政法的副市长潘汉年认为,黄没有逃脱,也没有被消灭,说明他至少没有敌意。他现在不问外交事务,不用成为被独裁的对象,只要表明态度就行。所以黄从解放初期就没有联系了。1951年初,镇压反革命运动后,黄仔的生活开始变得悲惨。检举信和检举信分别寄到上海市政府和公安机关,要求政府处理黄。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人民政府开始处理**问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派盛丕华、梅大军、方星三为代表,传唤黄,向其说明原政策不变,但希望其能写“悔过书”并登报,如实认罪。黄公写了一份供状,于1951年5月20日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全文如下:
我小时候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十七岁那年,我去了城隍庙姐夫开的装裱店。二十岁,在南门一家装裱店当老师。五年后,我作为一名tout被录取到原法租界巡捕房。当时觉得画画和家务都不值钱,就说要吸引顾客。现在想来,这就是我罪恶生活的开始。
我被分配到dzmz巡逻。我当时26岁,然后我被提升为督察长。我50岁升任督察长,60岁退休。在这漫长的三十四年里,我一直在执行法帝国主义的命令,成为法帝国主义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比如卖烟,摆赌桌,害了很多人,我却不去制止,反而从中获利,真的很不对。
虞洽卿把蒋介石介绍给了我。国民党北伐军到达上海。有一天,张晓麟来看我,他们开始在***的组织。因为我是法租界巡视员,所以参加了。为此,我犯下了历史上最大的罪行。说到这里,有无限的遗憾!后来,法租界巡捕头目费沃利下令***进步党禁止其在法租界的活动。一方面,张晓麟想用***的名义发展他们的帮派,所以他对我不满意。因为我的立场,我和他们吵了一架。从现在开始,我会避免和张晓麟见面。不久,我辞去了法国巡捕,在漕河泾退休。我在法国巡逻队呆了很多年。当然也有一些势力。很多人拜我为师。我也收过很多徒弟,徒弟也收过很多徒弟。人多,产品多,导致社会上的欺凌和压迫。
我年纪大了,照顾不了,但无论如何,我都要为放纵负责,所以我对人民是有罪的。
解放后,我看到***做得很好,人民政府真正为人民服务。几十年来,上海在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占领下,已经完全变了样。里根政府绝对没有腐败,社会也没有敲诈勒索。我已经84岁了,还没有向内看
我坚决拥护人民政府和***,并将遵守政府的一切政策和法令。现在,是打击反革命的时候了。凡我所认识的弟子,或与我有关的人,凡过去参加过反革命活动或做过坏事的,应立即向政府坦白,彻底忏悔自己过去的错误,请求政府和人民原谅;我的一切弟子或与我有关系的人,都应立即向政府报告你们亲友中的反革命分子,不要厚此薄彼。从现在起,我们要站在人民政府的一边,就是站在人民的一边,把每个人历史上的污点清理干净,翻开新的一页,从商业到生产的一切都要开始,不要游手好闲,不要拉桌子,不要喝茶,不要抓人鱼。这样政府就不能既往不咎,给我们宽大处理了。否则,我们将脱离人民,成为人民的敌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现在,由于蒙古***的宽大处理,我有机会重新做人。我将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学习革命思想,彻底根除帝国主义封建思想,发誓不为反动派所用,决心学会自我批评和自我检查。从现在开始,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最后,我敢向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人民发誓,因为我老了,很多事情记不清了。我的话可能不合适,但我的自责、羞愧和感激是真诚的!不虚伪。
公元1951年5月
黄必须改变他的生活,停止吸食鸦片。政府派人告诉他,他应该参加劳动。考虑到他已经80多岁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可以在早上打扫“大世界”前的道路。黄自然对在自己曾经称霸的“大世界”面前开道极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当他拿着扫帚出现在大世界门口的时候,很多记者给他拍照。这张照片在上海各大报纸刊登后,迅速传遍了全国,甚至全世界!
黄很快就因为恐慌而病倒了。起初,他整天坐在太师椅上,但后来他不得不躺在床上。1953年6月9日下午,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享年86岁。
第二杜:绝望的客人死在香港。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57岁的杜甫在阔别八年后,于9月3日回到上海。事先,他得知上海为他准备了盛大的招待会,许多人准备在车站迎接他,这让他感到很有希望。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像上海另一位大亨张晓麟那样以汉奸的身份落水,而是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他和黄炎培在上海组织了各行各业的抗日互助社,为抗日活动筹集了大量资金。组织抗日民间武装“江浙行动委员会游骑兵”,多次与正规军合作;他还派弟子帮助军事系统暗杀伪上海市长、汉奸傅筱庵和张晓麟,他们把他的兄弟变成了几十年的敌人。过去,蒋介石因长期支持反共而备受推崇。现在,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对他的积极支持,人们认为蒋介石应该让他当上海市长。他留在上海的弟子们也纷纷宣传,他将很快被任命为抗战胜利后上海的第一任市长。
但蒋介石不想让杜这个黑社会老大继续插手上海事务,所以在他还没到上海之前就宣布杜为上海市长,让他大失所望!更令他尴尬的是,杜抵达上海时,不仅没有热烈的欢迎场面,也没有显要人物迎接。上海北站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标语:“打倒社会恶势力!”杜是黑恶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慌慌张张中,杜临时决定改在上海南站下车。下车时,杜才知道,原来是他最喜欢的学生吴少树。吴少枢现在是接待官员,身兼上海政治军事专员、上海副市长兼社会局局长、国民党上海党部主席等六职。吴少枢深知蒋介石“剿寇长策”的内在精神,急于摆脱与杜甫、杜甫的关系。然而,杜仍然盼望着吴少舒去看望他以前的老师,但他始终没有露面。后来,吴少舒终于到了门口,杜喜出望外,热情接待。但吴少舒不屑一顾,留下几句官话。杜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愤怒。他很清楚,已经是“落平阳之虎”了。接下来的打击是他的弟子谢宝生因叛国罪被枪决;杜被变相拘留了八个小时,并被迫交钱才被释放。可悲的是,他发现自己不再聪明了!他知道抗战胜利后,外国租界已经消失,他在租界的特殊地位也不复存在。现在,国民党当局可以直接用军队、警察和特务来控制上海,而不必诉诸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黑社会。
但是,它毕竟是“百足之虫,非僵之虫”。被杜被动挨打后,逐渐恢复。在保持低调适应新形势的同时,他试图重建昔日的辉煌。
一是通过国民党高层的密友戴笠清洗吴少枢。戴笠从上海税务局局长邵手里夺下吴少枢的铁证,向被指“纵奸吞反产”的蒋介石要钱。吴听到这个消息后,多次找戴笠,戴笠都不理他。经过多次恳求,戴笠见到了他。当他要求戴笠免予追究时,戴笠气愤地说:“我为什么不像你一样?”最后他要求戴笠给他法外处理,允许他去重庆亲自管理。他还遭到戴笠的强烈反对,并告诉手下:“通知航空公司不要向吴少舒卖票!”不久,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发出,先是免去吴少枢的上海市副市长职务,后又免去其上海市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由与杜关系密切的吴开先接任。这下保全了杜的面子,放出了一股邪气。所以,1946年得知戴笠去世的消息时,他失去了亲人,怔怔地,坐着不动,不哭不说话。家人大声叫他时,他如梦方醒,泪流满面。这是他一生中最悲伤的一次哭泣!哭完之后,他还在不停的喘息,剧烈的咳嗽,但是看到自己的血管冒出来,眼泪和汗水让他的脸变得青紫,不断的喘息和剧烈的咳嗽把他折磨的死去活来!
其次,为了庆祝杜公在上海的六十大寿,他的弟子们专门组织了一个“杜公寿辰筹备委员会”,邀请了上海一些有影响的人士担任筹备委员。在泰兴丽都花园宴会厅举行了盛大的生日仪式。蒋介石送来的“乐嘉延年”生日牌匾挂在灵堂正中,中央部委领导、中央研究院院长及两岸各界知名人士送来了生日对联和生日挽歌。第一个为他祝寿的是蒋介石的代表——国民政府文职首长吴定昌,随后是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宣及其夫人、上海市市长,以及国民政府政要、莫德辉、白崇禧等代表,共计5600余人。除了酒席,他们甚至连唱了十天,以示夕阳余晖。
然而好景不长,坏事接踵而至。首先,他多年的管家万被捕了。1947年,法币贬值,物价飞涨,他利用自己的米店囤积,发了大财,被称为“二化螟”。国民党当局下令逮捕他。1948年,杜之子杜维平因“非法买卖、投机倒把”被捕。虽然杜卫平很快被释放,但对杜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觉得自己抓了蒋介石很多年,终于抓到了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关上门,离开上海去香港“养厨房”。
实际上,他此行不仅是为了表达对蒋介石的不满,也是为了尽快安排自己未来的出路。在中共中央逗留期间,中国社会部副部长潘汉年看望了杜,并向他说明了中国***对他的希望。杜还向潘和夏保证他会“坚守阵地”!杜在香港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警惕,担心他会投奔***,于是派人催促他尽快返回上海,以便杜能于1949年3月23日返回上海。人民解放军到达江南后,杜与黄炎培、钱信之、张、盛丕华、沙、石良、张澜等民主人士频繁接触,共商时局和个人前途。中共中央***还明确表示,“杜的方针是使上海不乱”,保护上海的工厂、船只和飞机不“遭受损失,不南移,等待人民解放军接管”。他还说,“如果杜灿这样做,不仅CCP可以合作,上海人民也会原谅他的过去!”虽然杜曾考虑留在上海,但沉重的历史包袱使他难以完全相信***能够弥补。与此同时,1949年4月10日,蒋介石召见杜,请他在适当的时候去台湾。吴开贤还警告他:“杜**,别忘了民国十六年你为党正名的那一幕。”***很清楚你杀了谁。杜老师,你知道,“还血”是***一直喊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杜不敢留在上海,也不敢去台湾省。而是决定离开政治漩涡,选择留在香港,理由是台湾省湿热的天气不适合他的哮喘。1949年5月1日,40万人民解放军已到上海城下。杜带领家人离开上海,登上荷兰杂华公司的“宝树云”号客轮,前往香港。
杜家在香港的生活并不轻松。在坚尼地城18号的住宅,“不仅不理想,而且不规则。”厅不像厅,室不像室。几乎没有真正可用的房间。此外,这里既没有花园,也没有围栏,从外面往里看,这一点很明显。只有三个正房,其他小房间从走廊会空出来。此时的杜失去了创业、养家、另作打算的雄心壮志,因为他身心俱强。一大家子的生活需求和他自己每月两万多港币的医疗费用,让经济更加困难。在广建地,一个地方每月的开销至少需要6万港元,有时姚玉兰还得自己掏腰包。杜离开上海时有两笔钱。第一,他的子女教育基金10万美元,已经给宋子良在美国做生意了;另一个是卖掉杜梅路上的豪宅,45万美元卖给美国领事馆,在上海用一部分,剩下30万美元。为了避免坐山观虎斗,杜曾介绍到四川投资丝绸。结果由于“两航”起义,丝绸运不出去,又损失了10万美元。杜终于用剩下的钱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于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病逝,享年63岁。
三个张晓麟:军事系统枪口的突然死亡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蛋翼旗下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在国难中发了大财。为了摆脱他,他被军事弟子杜关了起来。1939年秋,他从莫干山回到上海,发现杜的一批弟子奉命惩恶扬善,在沙滩上杀人。他的叛徒搭档被暗杀了好几次,这让他不得不偷偷撒谎。特别是他回到上海后不久,他的好朋友周,伪上海财政局长,在第四街被枪杀,身受重伤。两周后,和平运动促进会的伪主席李锦彪再次被刺,据传军事系统的枪口对准了他。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每天只去大新公司五楼的俱乐部。1939年1月15日,应余之邀,赴延台支援《新秋》。舞台上,歌声正热闹,突然一声机枪响,引起一片混乱。冯躺在血泊中。张晓麟碰巧临时有事,所以他逃走了。在这次差点被暗杀后,张晓麟呆在门后,甚至不敢去俱乐部。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了警惕,雇佣了20多名身怀绝技、枪法极佳的保镖。房子的前门和后门都有日本宪兵把守,日夜巡逻。
1941年夏天,奉命刺杀张晓麟的杜门在军事系统下达根除张晓麟的命令后首次被派遣。虽然信息相当准确,甚至张晓麟开车出去,经过哪个路口,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红灯亮了,车必须停下来,计算都非常准确。然而,枪手早到了半秒钟。开枪后,司机猛踩油门,飞过路口。张晓麟又逃跑了。从此,张晓麟不仅不知悔改,反而更加坚定了做汉奸的决心。不久,国家军事局发来一份电报,敦促他们迅速杀死张晓麟。上海军区司令员陈墨认为,鉴于张晓麟采取的一系列防范措施,他必须改变做法。于是,他用五万银元和萧的民族大义,争取到了他的保镖做内应,听候指示执行任务。林怀部是山东大汉。他的枪法很准。他能在三五十步外击中空银元和扑克牌的心脏。张晓麟几次遇刺后,他希望能找到一些身手不凡、枪法好的保镖。在心腹阿四的推荐下,他连开三枪,枪火穿透人心,成为他的保镖。
1940年8月初,陈墨约见林怀部,要求他在不久的将来做这件事。他得手后,军部总部会安排他在法租界巡捕房被捕。8月14日,张晓麟在华阁路大厦三楼与杭州锡箔局局长吴静观商议事情。他听到楼下院子里有人大声争吵。他俯身向窗外望去,发现保镖林怀部正和同一个司机互相辱骂。张晓麟总是怒火中烧。见此情景,他把上半身扔出窗外,厉声呵斥楼下的保镖:“整天吃东西,没事干,还跟我争!滚出去!”“不用担心,我自己去!”林怀部伸手拿起枪,对准他的腰部。每个人都认为林怀部真的想交出他的枪离开。没想到,他转身向张晓麟砍去,子弹却打到了张晓麟的另一边。张晓麟当场死亡。为了确认张晓麟的生死,林怀部拿着枪冲到楼上,发现客人正在法租界巡捕房里报警,于是也开枪打死了他。林怀部确信张晓麟已经死了,他飞下楼逃离了房子。刚到楼梯口,就被张的保镖拎了起来。其他几个保镖跟着他。此时法租界巡捕也闻讯赶来,林怀部丢枪:“君子独事。”放松点。法租界判处林怀部15年监禁。抗日战争胜利后,林怀部被无罪释放。
孟小冬的感情生活其实颇为坎坷,与梅兰芳的感情使她痛苦了半辈子,与杜月笙走到一起前后也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虽然后来孟小冬成为了杜月笙的第五个老婆,但是妻子这个名分也只持续一年时间,杜月笙就死了。好在杜月笙留给了孟小冬一些钱,使得她在生活上至少是没有大困难的,最后她在台湾去世,享年七十岁。
孟小冬与梅兰芳和杜月笙的感情之路。
1925年孟小冬18岁的时候,杜月笙就十分喜欢她,只不过后来孟小冬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艺和寻求更高的发展,后来去了北平闯荡。
那时候孟小冬在京津两地频繁演出,与梅兰芳也经常一起同台献唱。孟小冬是生角,擅长女扮男装;梅兰芳是旦角,擅长男扮女装。两人同台演出,乾旦坤生,颠倒阴阳,取得了很好的舞台效果,也为两人赢得了很大的声誉。而精彩的演绎生涯也催生了两人的感情,使他们慢慢走在了一起。
尽管杜月笙在1928年娶了孟小冬的好姐妹姚玉兰为自己的第四个妻子,但是他对孟小冬依然是念念不忘的。孟小冬对杜月笙其实并没有好感,孟小冬1925年离开上海去北平之前,杜月笙就一直在想办法接近她,但是孟小冬不为所动。孟小冬去了北平之后,两人的联系并不算很频繁,天涯阻隔,杜月笙只能以相思为盼。孟小冬那时候所有的心思都在梅兰芳身上,所以杜月笙只能叫做单相思。
那时候梅兰芳其实是有家室的,但是梅兰芳似乎承诺给了孟小冬什么,所以她才会一心一意地跟着梅兰芳。不过后来梅兰芳与孟小冬分开了,有人说是因为梅兰芳的问题,说他背信弃义,没有兑现诺言,是他抛弃了孟小冬。
也有人说是因为发生在梅兰芳家里的孟小冬追求者杀人事件导致两人的关系被外界的流言蜚语摧毁,最终两人忍痛分开。但不管是什么情况,孟小冬在梅兰芳身上倍受打击,后来一度到天津皈依佛门,不再参与任何演出,也决定终生不与梅兰芳见面。
1936年,孟小冬那时候的心情好转,杜月笙恰在此时邀请孟小冬去为他开的黄金大戏院剪彩,并参加后面的一些列演出,孟小冬答应了下来。在演出期间,姚玉兰邀请孟小冬与自己同住在位于锦江饭店18层的公寓,由于杜月笙与姚玉兰的夫妻关系,所以他频繁出入锦江饭店姚玉兰的住所,就这样逐渐与孟小冬熟络起来。
但是两人此时的感情,也只能限于朋友,因为孟小冬此时对爱情很无助,一直生活在前一段感情的阴影里,杜月笙几乎是不可能找到任何机会的。但是杜月笙并没有放弃,孟小冬后来又去北平发展,杜月笙经常给他写信,有时候还会送一些礼物和钱财,来帮助孟小冬渡过难关。
尽管生活在日寇统治下的北平,但是孟小冬依然展示出了过分的天分和对艺术追求的极大毅力,她成为了成为了一名戏曲大家,名气极大。因为杜月笙本人就是戏曲迷,所以他就更加喜欢孟小冬了。
日本投降之后,杜月笙返回上海,他让自己的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小冬,催促她赶紧回上海。尽管杜月笙已经不是第一次催促孟小冬了,但是孟小冬这一次没有推脱,因为日本人已经被打跑了,她已经找不到借口拒绝杜月笙的盛情邀请了,再加上她确实很思念跟自己义结金兰的姚玉兰,所以在杜月笙资助下,孟小冬就回到了上海。
杜月笙决定对她发起最强烈的攻势,他一方面对孟小冬表现出应有的敬重和体恤,另一方面又让姚玉兰对孟小冬嘘寒问暖,关心有加,而且对她做持久而隐秘的思想工作。最后孟小冬终于从杜月笙和姚玉兰那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她孤苦的心似乎又找到了依靠,于是决定对杜月笙以身相许。
不过由于一些原因,两人当时并没有举办婚礼正式结婚。
1949年,杜月笙带着姚玉兰和孟小冬去香港定居。此时的杜月笙已经年老体衰,还因为生病而长期卧病在床;再加上杜月笙家里开销大,他在香港的收入来源有限,所以生活要比以前在上海拮据不少。
此时孟小冬不得不肩负起侍奉杜月笙的重担,因为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也离不开孟小冬的慰籍。而孟小冬虽然对杜月笙家庭里的很多人和事都看不惯也不想看不想听,但她也算是尽心尽力,她希望珍惜杜月笙给他的这一份感情。
1950年,杜月笙一家准备迁往法国,在准备家人护照的时候,杜月笙算好了一共需要27张,孟小冬突然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杜月笙,可不是嘛,这个女人至今没有名分,这是自己的过错。
当天晚上,杜月笙就强拖着病体下床与孟小冬拜了天地,正式结成夫妻。一生骄傲的孟小冬,终于主动开口成为了别人的妻子,也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分和最终的归宿。不过在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就因病去世了。孟小冬与杜月笙正式的婚姻生活,前后算下来也不过一年时间而已。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在香港的生活。
杜月笙在去香港之前,变卖了上海的财产,有大约60万财产;在到了香港之后,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开销很大,尽管也有一些朋友帮忙,但是他不能像以前在上海那样阔气地生活了。再加上杜月笙在香港的一些投资亏了钱,自己治病也需要钱,所以经济状况其实是十分堪忧的,只能等着坐吃山空。
在迎娶孟小冬的时候,杜月笙请了九龙饭店的大厨到租住在坚尼地台的房子里做了十几桌子菜,请了自己的朋友过来吃饭,并让自己的儿子儿媳跪着喊孟小冬妈咪。吃饭花了不少钱,孟小冬送给孩子们的手表和西装,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已经是杜月笙家里在香港最奢侈的一次花费了。这要是放在以前在上海的时候,那就是小事一件,而且规模还会更大,礼物还会更贵重。
1951年,杜月笙在弥留之际写下了一份遗嘱,让自己的四个老婆,八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分了自己的财产。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曾今叱诧风云、金钱万贯的杜月笙,留给老婆孩子们财产,只有大约十一万美元,这与他以前的身家相去甚远!
杜月笙在病床前对家人说,自己在宋子良那里存了10万美元,他用这笔钱买了股票,赚了点钱,大约还有11万美元。
按照杜月笙的意思,这笔钱原则上平均分配给自己的老婆孩子,不过孟小冬最终分到了2万美元,杜月笙在临死之前,又把藏在自己枕头下面的7000美元拿出来,分给了孟小冬3000美元,所以孟小冬最后分到了23000美元。这笔钱对于孟小冬而言,在当时也算是一笔巨款,所以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杜月笙死后,他的老婆们就各自奔前程了,有人去台湾,有人去国外,但孟小冬选择继续留在香港,她搬离了坚尼地台的家,去到铜锣湾的一处公寓里居住。
在此后的日子里,孟小冬依然在戏曲领域里发展,但是她并没有登台,因为她从跟着杜月笙之后就不再登台了,她只是收了一些有天赋的徒弟,把他们培养成材,而且最后的成果还不错。
除了教徒弟之外,孟小冬的生活其实还是比较安稳的,因为那时候她也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所以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视,打麻将,早上去公园练太极,然后去买点菜给自己做饭;她时常穿着旗袍和布鞋,戴一副眼镜,喜欢牵着自己养的三条狗四处溜达;虽然身段还在,但是她的头发已慢慢变白,她逐渐把自己活成了普通的小老太婆,完全没有了当初“冬皇”的风采。
但是这样的生活,孟小冬过得十分惬意,也是最适合她的生活。那时候以孟小冬在戏曲届的地位,也算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了,所以有些人就劝她重新登台献唱,她不肯;也有唱片公司找她商谈出唱片,只要唱几句就可以赚大钱,但她依然不肯。孟小冬当然不是跟钱过不去,而是她觉得要把戏曲当作艺术来对待,而不是单纯的赚钱工具。
晚年的孟小冬并没有用过度消耗自己的热度,而是将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授徒弟这件事情上。据说,孟小冬招收徒弟的要求极为严格,除了要求有天赋之外,还必须是真的热爱戏曲和毅力十分坚定的人才有资格拜她为师。而收徒弟赚的钱与出唱片或者代言这些相比简直比不值得一提,但是孟小冬宁愿把精力花在收徒这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孟小冬其实一共也只收了三位真正的徒弟,赵培鑫、钱培荣和吴必璋。这三个徒弟都还比较孝顺孟小冬,经常给她生活费。特别是赵培鑫,他由于自己也做些生意,所以给的钱还比较可观。孟小冬也比较体量赵培鑫,因为他有时候没法到孟小冬身边学习,所以孟小冬还特意录了音寄给赵培鑫让她学习。
孟小冬在香港生活的时候,与张大千是不错的朋友。孟小冬信佛,向求张大千给自己画一张佛像,张大千应允;张大千喜欢听戏,请求孟小冬为自己唱一段,孟小冬破例唱了一大段。张大千多次到香港拜访孟小冬,而孟小冬也是给足面子,多次出席张大千在香港的画展。
所以总体而言,孟小冬在香港的生活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也不缺钱,还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有一些自己的朋友,生活过得倒也惬意。
孟小冬1967年去到台湾,1976年却因意外去世。
1967年,孟小冬60岁,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去台湾定居。
其实做这个决定也是必然的,因为她年纪大了,亲友又多在台湾,人到老年就会更多得产生寂寞之情,所以姚玉兰在给她写信让她去台湾之后,她没有过多思考就决定了。
不过孟小冬去台湾这件事还是被台湾戏曲界知道了,他们为孟小冬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欢迎会,孟小冬尽管不是很感谢,但其实她并不希望如此,因为她到台湾只是为了更好地安享晚年,名气这种东西对她来说,早就看淡了。所以在欢迎会上,孟小冬就宣布了一件大事,她表示自己不再登台演出,也不会再收徒弟了,只想过简单的生活。尽管很多人为此惋惜,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尊重她的决定。
孟小冬在台北与姚玉兰及其子女住在一起,这一对1922年便在演出中认识,并且后来还义结金兰,共侍一夫,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在孟小冬成为杜月笙女人之前,姚玉兰就与孟小冬联系频繁,姚玉兰其实也是孟小冬与杜月笙沟通的重要桥梁,最后也正是她促成了杜月笙与孟小冬的结合。所以说,孟小冬与姚玉兰的感情很深,几十年的朋友和姐妹,晚年能够生活在一起,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孟小冬在台湾生活的日子,甚至要比在香港更简单。因为年老,再加上自己的女儿(也有说是养女的)杜美娟早就去了琉球,所以孟小冬的生活多半都是由姚玉兰的女儿杜美霞负责,平时就是遛狗,还养了一些花,兴致好就会练练嗓子,或者给家里人唱几句。而且杜美霞很孝顺孟小冬,两人的关系处得也十分不错,杜美霞甚至说自己死后要和孟小冬葬在一起。所以在孟小冬晚年,杜美霞就像是她的亲女儿一般,让她在年老的时候依然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1976年5月的一天,孟小冬在家里过七十大寿。这一天大家很高兴,都希望听孟小冬唱几句,孟小冬也很高兴,所以就开始唱,可是孟小冬突然被一口痰卡住了,最后竟然直接晕了过去。尽管救护车很快把孟小冬接到了医院抢救,但是她依然没有苏醒。当月下旬,孟小冬去世,葬在台北山佳佛教公墓。墓地是孟小冬生前选的,墓碑上写着“杜母孟太夫人墓”。
孟小冬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特别是在感情这方面。很多人说孟小冬为什么会给一个老头子做五夫人,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完整回答。我只能说,孟小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她确实在和杜月笙在一起之后,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她的内心也找到了久违的温暖,这就够了。
而事实证明,尽管孟小冬爱梅兰芳,但也正是因为梅兰芳,她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一段感情给她的一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喜欢的未必就是好的,不喜欢的未必就是坏的,但你选择的一定要是适合你的。
杜月笙他从一个小瘪三混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大佬;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传奇性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帝”之称。后来去了香港,在1951年夏,杜月笙病入膏肓。
杜月笙死后遗产分布:每个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1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杜月笙曾先后与五位女性结过婚,分别为元配沈月英、二房陈帼英、三房孙佩豪、四房姚玉兰(姚谷香)、五房孟小冬。
元配沈月英与其结婚没有生一儿半女,只是领养了一个干儿子,后来他不甘寂寞与自己表哥有染,被杜月笙囚禁十年。1946年受够了幽禁生活的沈月英便吞食鸦片自杀身亡。二太太陈帼英,上海人,原是舞女,后跳舞结识杜并嫁给杜。共生育三个儿子,后来因为与杜月笙有嫌隙,一气之下只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大陆,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三太太孙佩豪,十六岁嫁给杜。生育两个儿子,杜月笙死后,去了英国,1990年在美国去世。四太太姚玉兰,著名京剧演员,生育二子和二女、杜月笙死后,便带着杜月笙的骨灰去了台湾,于1980年病逝。五太太孟小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后随杜月笙在1949年逃往香港后,与其结婚。杜月笙去世后与姚玉兰一起去往台湾,与1977年去世。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章太炎建议他改号为月笙。
杜月笙依靠黄金荣,经营过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涉足过法租界鸦片提运、以及上海金融业。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享年63岁。
杜月笙一生总共娶了5位太太。分别是:
大太太沈月英;二太太陈帼英;三太太孙佩豪;四太太姚玉兰;五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的妻妾们结局各不相同,但是,都会令人唏嘘一番。
大太太沈月英:吞食鸦片、撒手人间
沈月英是黄金荣与夫人林桂生的丫头,平时服侍两位主人抽大烟。
沈月英生得水灵漂亮;
黄金荣经常看得出神;
林桂生看管很严,绝不容许黄金荣与沈月英单独相处。
随着沈月英渐渐长成花一样的姑娘,林桂生做主把她嫁给杜月笙,这样既解除了心头的痛点;又在杜月笙面前做了一个人情。
沈月英与杜月笙结合之后,感情很好,可惜没有生育孩子。
他们领养了一个男孩,起名为杜维藩。
杜月笙感觉到自从杜维藩进入家门后,做什么事情成什么事情,真是顺风顺水。随着金钱增多、业务扩展,杜月笙觉得在 社会 上混,没有出名的、漂亮的、年轻的女人陪伴,是非常掉价的。
后来,杜月笙又娶了几房姨太太。
虽然杜月笙心中还是很珍惜沈月英,但是,时间、精力都不允许再像以前那样与沈月英如胶似漆了。
对于曾经的甜蜜爱情,沈月英也只能在脑海中回忆。
被爱情遗忘的沈月英,经常用吞云吐雾来麻醉自己,有时候发发脾气,狂躁时候还会嚎啕大哭。
沈月英的痛苦,引来了表哥傅方林的同情与安慰。
傅方林人怂家穷,是表妹沈月英一手带到杜公馆,然后才成家生子的。
傅方林看见沈月英如此沮丧与消沉,经常过来陪沈月英聊聊天,以解烦闷。
精神极度空虚的沈月英在内心里恋上了表哥,主动要求傅方林陪自己过夜。
女人的眼泪是男人的软化剂,傅方林看见表妹不停流淌的眼泪,斗胆在情色的道路上迈出了危险的第一步。
沈月英与表哥傅方林在欲望的河流中,欲罢不能。
杜月笙的四太太姚玉兰终于发现了大太太沈月英的秘密,并讨好性的密告了杜月笙。
杜月笙自己享受妻妾成群,但是绝不能容忍太太给自己戴绿帽子。
傍晚的黄浦江边,沈月英与傅方林刚从小树林中走到马路上,一辆 汽车 飞快向傅方林撞来。
被撞飞到几丈开外的傅方林,下肢双腿粉碎性骨折,导致终身瘫痪。
沈月英回到杜公馆更加郁郁寡欢,托佣人把一座镶嵌一颗大钻石的纯金吊坠送给傅方林,资助他度过穷困潦倒的晚年。
被囚禁在院子角落小屋里的沈月英,含着眼泪、带着遗憾,吞噬过量鸦片,撒手人间。
二太太陈帼英:生养三子、晚年穷困
迫于生计,陈帼英从苏州来到上海大世界。
凭着亭亭玉立的身姿,为富豪们陪舞,获取生活资费。
15岁时,青春活泼的陈帼英被杜月笙看中了,并娶回家做二姨太。
陈帼英嫁给杜月笙后,生养了3个儿子,名字分别是杜维桓、杜维翰、杜维宁。
1949年,杜月笙举家搬到香港。
在香港期间,陈帼英因为生活费用多少,与杜月笙发生口角。
气愤难消的陈帼英带着杜维翰和杜维宁,回到了上海,留在大陆。
解放后,陈帼英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上捉襟见肘。
由于两个儿媳妇不尊敬、不孝顺,陈帼英晚年生活穷困潦倒。
三太太孙佩豪:生养两子、病逝美国
16岁的孙佩豪在上海花花世界当服务**时,被杜月笙喜欢,并迎娶进家。
孙佩豪为杜月笙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杜维亲、小儿子杜维屏。
1949年,孙佩豪跟随杜月笙来到香港。
四太太姚玉兰总是要强,事事要站孙佩豪的上风。
孙佩豪不甘心屈服于姚玉兰,便带上两个儿子移居台湾。
两个儿子后来都到美国读书,大儿子杜维亲留在美国工作生活。
孙佩豪跟随儿子迁移到美国居住,1993年,孙佩豪在美国病逝,享年82岁。
四太太姚玉兰:京剧名角、爱笙一生
姚玉兰是著名的京剧演员。
1928年,姚玉兰与母亲筱兰英、妹妹姚玉英来到上海,在大世界剧院演出,轰动了黄浦滩。
杜月笙看中母女三人,将她们全部带进杜公馆,并且巧设迷局,顺利占有三人芳心。
不知道什么原因,8天后,姚玉英生了一场暴病,不幸去世。
姚玉兰与母亲筱兰英住进杜公馆,姚玉兰成为杜月笙的第四个太太。
姚玉兰十分要强好胜,杜月笙单独为姚玉兰母女盖了一幢大别墅。
姚玉兰非常珍惜与杜月笙的爱情。
在这幢大别墅中,姚玉兰不仅为杜月笙生养了二子和二女,也就是杜维善、杜维嵩和杜美如、杜美霞;而且还把自己的结拜妹妹引进家门、成全了杜月笙几十年的爱情梦想。
1949年,解放前夕,姚玉兰跟随杜月笙,移居香港。
杜月笙逝世后,姚玉兰将丈夫的灵枢迁居台湾。
在台湾,姚玉兰得到了宋美龄很多照顾。1984年,姚玉兰病逝于台湾。
五太太孟小冬:老年婚礼、孩子妈咪
杜月笙成群的妻妾中,孟小冬名气最大,因为他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爱得死去活来。
在四姨太姚玉兰的大别墅中,杜月笙得到了追求19年的梦中情人——孟小冬。
但是,直到1949年,杜月笙迁居香港后,还是在四太太姚玉兰的撮合下,杜月笙才与孟小冬举行了正式的婚礼。
婚礼现场61岁的杜月笙坐在轮椅上,40岁的孟小冬情意浓浓趴在杜月笙的后背上。
杜月笙命令在场子女全部对孟小冬行下跪礼,全部异口同声称呼孟小冬为“妈咪”。
一辈子没有生养孩子的孟小冬,得到了杜月笙所有孩子的尊敬。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在香港教授学生,影响不小。
因为杜月笙的孩子们都到了台湾或者美国,姚玉兰把孟小冬接到台湾,与自己在一起生活。
1972年,孟小冬病逝于台湾。
杜月笙上海青帮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二三十年代时期上海的大红人 ,与黄金荣、张啸林号称上海三巨头。其不仅垄断法租界鸦片生意,而且还成立实业,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的金融界。后转往香港,于1951年病逝于香港。
杜月笙一生共娶五房太太,分别是沈月英、陈帼英、孙佩豪、姚玉兰、孟小冬。
一 沈月英 是杜月笙的大太太,当沈月笙还在黄金荣府中做事的时候,沈月英的母亲是黄金荣夫人的梳头娘姨,后由黄家做媒将沈月英嫁给杜月笙。她与杜月笙没有孩子,后因杜月笙娶妾而受冷落,后与表哥之间发生感情,杜月笙将拘禁,后吐食鸦片而亡。
二 陈帼英 是当时上海出名的舞女,在十里洋场的上海非常受欢迎,这当然逃脱不了杜月笙的眼睛,最后将其纳为妾,生有三个儿子,后岁杜月笙移居香港,但因为与杜月笙发生争执,带着孩子回上海居住,晚年较为凄惨撩到。
三 孙佩豪 是杜月笙三姨太,苏州人,当然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筱桂荪外甥女,在十六岁时就嫁给了杜月笙,并生有二子,在杜月笙去世后,孙佩豪去了英国,晚年生活不错。
第一排右一为姚玉兰
四 姚玉兰 是北京人,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在一次上海的京剧表演中,遇见了杜月笙,杜月笙强行占有了姚玉兰和她的妹妹姚玉英,后姚玉英病死,姚玉兰随杜月笙赴香港,她为杜月笙生下两男两女。后赴台湾定居安享晚年。
五 孟小冬 是杜月笙第五房太太,也是著名的京剧女老生,被《天津大风报》评为京剧冬皇,是姚玉兰的师妹,后嫁给杜月笙,到香港后多侍候已患疾病的杜月笙。杜月笙死后,其迁居到台湾,1977年5月27日终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症去世。
作为近代风云人物,杜月笙一生明媒正娶的共有五位太太,分别是沈月英、陈帼英、孙佩豪、姚玉兰和孟小冬。1951年,杜月笙病逝于香港,那么他的五位太太又是何结局呢?我们分别来谈谈:
1、大太太沈月英 。沈月英是杜月笙的原配夫人,江苏吴县人,沈母原为黄金荣夫人的梳头姨娘,后由黄家做媒,沈月英嫁给了杜月笙。沈月英并未给杜月笙生下一儿半女,但却领养了一个儿子,取名杜维藩。杜维藩虽然是养子,但在其进门之后,杜月笙却事事顺利,故而对其极为疼爱。杜月笙发迹之后虽然妻妾成群,但对沈月英却仍然相当看重,不仅出资在冶长泾造了一座石拱太平桥,而且在沈母亡故后为其修了一个大坟。不过,杜月笙和沈月英的关系还是出现了裂痕,沈月英便和傅方林私通,此后两人一次幽会时遭遇“车祸”,傅方林下肢瘫痪,沈月英也因过量服食鸦片自杀(另说被幽禁至死),而她的养子杜维藩则在杜月笙去世后去了台湾生活。
2、二太太陈帼英 。陈帼英原为舞女出身,而作为上海滩大佬的杜月笙难免经常出入风月场所,两人因此结识。舞女虽然看上去外表光鲜,但毕竟不是件光彩的差事,能找个不计过往的人嫁了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结果,于是陈帼英便给杜月笙做了二房。婚后,陈帼英先后给杜月笙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杜维桓、杜维翰、杜维宁。1949年,陈帼英本打算迁居台湾,为此还特地到台湾看房子,熟料却在香港和杜月笙发生争吵,一气之下便带着杜维翰、杜维宁回了上海,晚年穷困潦倒,郁郁而终。
3、三太太孙佩豪 。孙佩豪是苏州人,筱桂荪的外甥女,16岁便嫁给了杜月笙,并为其生育了两个儿子,分别是杜维屏和杜维亲。后来,孙佩豪跟随杜月笙前往香港生活,但因为与四太太姚玉兰不合,便经常带着儿子和佣人前往轮渡居住,1951年在香港为杜月笙送终后,就此迁居英国,1990年前后病逝于美国。
4、四太太姚玉兰 。姚玉兰是京剧老生筱兰英与梆子青衣姚长海的长女,9岁便在汉口坐科学艺,12岁便正式上台演出。一次在上海演出时,姚玉兰和妹妹姚玉英均被杜月笙看重,并将姐妹二人全部占有,但姚玉英不久之后便病逝了,而姚玉兰则就此开始跟着杜月笙,并于1928年嫁给杜月笙做了第四房夫人。1949年,姚玉兰跟随杜月笙前往香港,杜月笙去世之后,姚玉兰迁居台湾,孤儿寡母得到宋美龄和孔二**的照顾,最终于1980年病逝于台湾。
5、五太太孟小冬 。孟小冬是梨园世家出身,乃是极为出色的女老生,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被《天津大风报》评为“京剧冬皇”。孟小冬曾和伶界大王梅兰芳有过一段交往,然而这段感情带给孟小冬的只有痛苦和失望。1946年,在杜月笙的邀请下,孟小冬返回上海,在好友姚玉兰的撮合下,有感于杜月笙的情深义重,孟小冬最终以身相许。1950年,孟小冬正式嫁给杜月笙做了第五房太太。杜月笙死后,孟小冬独居香港,深居简出,专心教授弟子。1967年,孟小冬迁居台北定居,闭门静养,最终于1977年病逝,终年70岁。
杜月笙的五位太太,除了大太太沈月英和二太太陈帼英结局较为凄惨之外,其余三位晚年至少是衣食无忧,得以善终。
大太太沈月英是杜月笙的原配夫人。最初,杜月笙很是宠爱她,因为一方面,沈月英嫁给杜月笙,是黄金荣的夫人做的媒,媒人的面子很大;另一方面沈月英虽然不能生育,但领养的儿子杜维藩进门后,杜月笙的事业出奇的顺利,很快就奠定了在上海滩的地位。因此,杜月笙即便后来身边美女如云,可最看重的依然是沈月英。沈月英回娘家,要经过长泾河。沈月英要杜月笙修一座桥,以方便她回娘家。杜月笙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三个月后,一座漂亮的水泥桥立于河上。但沈月英由于对杜月笙迎娶姨太太的做法醋意大发。为了报复杜月笙,就勾搭上了表兄傅方林。奸情败露后,杜月笙将傅方林撞成残废,将沈月英幽禁终生。
第二个太太陈帼英,解放后留在了大陆
陈帼英原本是个好学生,不过出身贫寒,在上海读书不得不自己赚钱,于是去了舞厅做兼职,机缘巧合,杜月笙遇到了陈帼英,而且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青春活力的女学生。后来,年仅15岁的陈帼英就成为了杜月笙的二太太。
陈帼英给杜月笙生了三个儿子,在国民党败退后,杜月笙举家迁到香港,但是陈帼英此时和杜月笙产生了矛盾,一气之下回到了上海,后来就留在了大陆,然而她的晚年生活凄惨无比。
三姨太孙佩豪
当时年仅16岁的孙佩豪贪慕杜月笙的荣华富贵,杜月笙也看到了孙佩豪的花容月貌。于是一拍即合,婚后两人生下维屏、维亲两个儿子。
由于和四房姨太的矛盾,在杜月笙死后,孙佩豪侨居英国。后来到了美国后去世。
四太太姚玉兰她父亲是著名京剧丑角“七盏灯”,自己也是著名的京剧演员。1928年,姚玉兰与母亲小兰英、妹妹姚玉英在上海演出时被杜月笙看重。杜月笙便将姚玉兰、姚玉英强行占有。一周后,姚玉英病死,姚玉兰就独自一人进入杜月笙府中,成为杜月笙的第四个太太。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逝世,丧事办完后,姚玉兰将丈夫的灵枢迁居台湾。姚玉兰在台湾得到了宋美龄和孔二**的照顾,1980年代病逝于台湾。
五姨太孟小冬
孟小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曾经和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情侣关系,但是在1925年杜月笙见到孟小冬后,便开始了朝思暮想,试图用各种方式接近孟小冬。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杜月笙返回上海后,两人确立了关系,1949年跟随杜月笙到了香港。1950年二人结婚。1967年时,晚年孟小冬到达了台湾,1977年因病去世。
原配夫人沈月英,是苏州一名商人的女儿,1915年成婚。杜月笙成名之后,又娶了2位老婆,沈月英渐渐地受冷落了,整日里变得郁郁寡欢,于1942年病逝于上海。
二房姨太太陈帼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女子,也是当时上海滩有名的舞女。杜月笙有了权力和地位之后,就喜欢去夜总会等一些风月场所,专门结识漂亮的女人,陈帼英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帼英本来是一位学生,闲暇之余陪客人跳舞赚点钱,结果被杜月笙看上了,杜月笙娶陈帼英的时候,陈帼英才15岁。陈帼英与杜月笙一共生了3个孩子,之后随着杜月笙一起去了香港,期间由于两人不合,陈一个人带着孩子返回上海,晚年生活穷困潦倒。
三房姨太太孙佩豪,苏州人,长的亭亭玉立, 在16岁的时候嫁给了杜月笙,并生育两个儿子。跟着杜月笙一直生活在香港,杜月笙死后,孙佩豪带着孩子移民到英国去了,日子过得津津有味,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去世。
四房姨太太姚玉兰,这个女人有点厉害,不仅漂亮还多才多艺,她是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在当时红遍大上海滩。在一次上海的演出中,姚玉兰和妹妹姚玉英都被杜月笙看上了,并把二人占有。
不久,姚玉英就病死了,姚玉兰就一直跟着杜月笙。杜月笙死后,姚玉兰就移居到了台湾,没过多久也去世了,最终葬在了杜月笙的旁边。
五房姨太太孟小冬,大家应该较为熟知,她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旧爱,同样也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而且是杜月笙四姨太太姚玉兰的师妹。孟小冬曾经因为和梅兰芳离婚情绪一直低落。
姚玉兰当时的处境也不好,她经常受到杜月笙前边3房太太的攻击,为了讨好杜月笙,在姚玉兰的牵引下,师妹孟小冬跟着杜月笙到了香港,并与他结婚。杜月笙死后,她也移居到了台湾,70多岁去世。
杜月笙的原配夫人叫沈月英,他们之间没有亲生子女,只领养过一个儿子。可是,后来沈月英却与表弟的关系,被杜月笙软禁。二太太是陈帼英。因为去台湾还是香港生活大吵,陈帼英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上海,从此再未出现过。他的三太太是孙佩豪。她也是在15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杜月笙。可是婚后,她因为对姚夫人不满,所以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往英国生活。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去世后,她曾回来哀悼。随后,正式前往英国定居,最终在英国病逝。他的四太太是姚玉兰。她是京剧老生筱兰英与梆子青衣姚长海的长女。9岁的时候就开始学艺,因为她的出色表演,所以引起了杜月笙的注意,随后他们两人成婚。1949年4月27日,杜月笙、孟小冬、姚玉兰三人乘船前往香港。他在1967年的时候,前往中国台湾定居,最后病死于中国台湾。他的五太太是孟小冬。她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也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随后他们在1950年的时候结婚了。杜月笙死后,孟小冬独居中国香港,深居简出,专心教授弟子。她随后于1966年迁居中国台湾,最终病逝于中国台湾。
作为上海滩叱咤风云的人物,杜月笙在黑帮、政界、商界可谓是如鱼得水,堪称一段传奇。如此枭雄,他的感情生活往往也是人们所关心的。
一、杜月笙一生共娶了五任太太。她们分别是大太太沈月英、二太太陈帼英、三太太孙佩豪、四太太姚玉兰、五太太孟小冬。
二、1沈月英
沈月英原本是黄金荣府里的丫鬟,她的母亲是黄金荣夫人的梳头姨娘。杜月笙深得黄金荣的信任,黄金荣便将沈月英许配给杜月笙。而沈月英典型的江南女子,样貌倾心,很得杜月笙喜欢。
和许多电视剧的剧情有些雷同,沈月英未能为杜月笙生下一男半女,这一痛点可以说是沈月英的减分项。好在后来抚养一养子,即杜维藩,此子深得杜月笙疼爱。
作为原配夫人,沈月英陪杜月笙走过了早年间的成名坎坷路,待杜月笙在上海滩名声大噪,此时的沈月英已是黄脸婆,无法与杜月笙身边貌美肤白的年轻女子相比。冷落与再娶让沈月英备受打击,抽大烟成了新的寄托。感情的空缺只能用感情来弥补,沈月英与自己的表哥搭上了线。她这表哥也是个胆大的主儿,也不看表妹是谁的老婆,即便被冷落也是人家的老婆。后来两人偷情被杜月笙手下发现,杜月笙自然不能轻饶了他这一亲戚,据野史传言,表哥被挖眼废手脚,也算是以儆效尤,他的女人不是谁都敢挖墙脚的。
至于沈月英,被杜月笙软禁将近10年,她的内心更加的煎熬。1946年,沈月英用吞食鸦片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陈帼英
陈帼英年轻时是上海滩的一名舞女,面容姣好,身材可人,可谓是十里洋场的一枝花。杜月笙与之相遇后,久久不能释怀,陈帼英也有攀龙之意。就这样陈帼英成为了杜月笙的二太太,身份转换之大令人咋舌。
陈帼英一生为杜月笙生下三个儿子,即杜维恒、杜维翰、杜维宁。1949年陈帼英跟随杜月笙去了香港,两人大吵一架,陈帼英毅然带着杜维翰、杜维宁回了上海。晚年穷困潦倒、郁郁而终。
3孙佩豪
孙佩豪是唱苏滩比较有名的筱桂荪的外甥女,苏州人氏,16岁嫁于杜月笙,被收作三房。
孙佩豪为杜月笙生下二子,即杜维屏、杜维亲。杜月笙死后,孙佩豪携子移居英国。1990年,孙佩豪病逝于美国。
4姚玉兰
姚玉兰是京剧老生筱兰英与梆子青衣姚长海的长女,和妹妹姚玉英都是京剧演员。姊妹两人在一次演出中都被杜月笙所看中,不幸的是妹妹姚玉英没过多久就病逝。于是,杜月笙纳姚玉兰为四姨太。
姚玉兰为杜月笙生养了二子和二女,即杜维善、杜维嵩和杜美如、杜美霞。
杜月笙死后,姚玉兰带着杜月笙的骨灰移居台湾,1980年病逝。
5孟小冬
孟小冬是杜月笙太太里面名气最大的一个。出身梨园世家,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一个女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被誉为“京剧冬皇”。
在同为京剧演员、义结金兰姐妹姚玉兰的撮合下,孟小冬1949年嫁于杜月笙,成为五房姨太太,后跟随杜月笙移居香港。
孟小冬嫁杜月笙时,杜月笙已病入膏肓,两人无子女。杜月笙死后,孟小冬深居简出、教授弟子。1967年孟小冬受姚玉兰邀请移居台湾,1977年因哮喘病逝。
姚玉兰的女儿杜美霞因病去世,生前与孟小冬关系甚好,尊称其为义母,死后葬于孟小冬墓旁。
三、总结
五位太太虽嫁于同一人,晚年却不尽相同。有孤独终老,亦或安享晚年。时也,命也!
杜月笙于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家中因哮喘病去世,时年63岁。1953年毛人凤奉蒋介石之命将杜月笙遗体迁葬台北南郊。那么杜月笙的五位太太都最终去哪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