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中流水部分弹奏方法:
1、刮奏的每个音之间要衔接自然、连贯,不要断开;
2、刮奏的每个音音量、速度要尽量平均;
3、刮奏要突出左手按弦的旋律音,否则听不出旋律音就会显得混乱;
4、上滑音按完不要立刻回到原位,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滑音;
5、要注意把握乐谱中的力度记号,要有强弱对比,表现流水的各种形态。
流水部分最重要的是滑音,只有将滑音弹好才会出现流水声音的效果。
扩展资料:
上下滑音弹奏技巧:
1,上滑音是滑音一种,奏法是当右手弹过弦之后,在琴码左侧,距离琴码约20厘米的地方,用左手二三指用力按弦,使弦音逐渐升高至所需高度,使音产生由低到高徐徐上滑的效果。
各个弦位上的滑音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规律是按滑前一根弦,使其升至后一根弦的音高。例如:5音弦使其升高至6音。音符时值要足够。上滑音的符号一律记在音符右上方。
2,下滑音是从高到低滑行的一种变化音,在乐谱中标记于音符的左上方。下滑音的弹奏方法是先用左手按住筝码左侧琴弦,使筝弦的张力增大,然后再用右手弹奏,随后逐渐松开左手使音由高向低下滑,最后恢复到原来的音高。
下滑音也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左手按前一根弦时,先使音升到到后一根弦的音高,然后弹奏所按的那根弦,然后放开左手逐渐使音产生下滑的效果。
3,下滑音和上滑音恰恰相反,上滑音是先右手弹弦,然后左手按弦。下滑音是先左手按弦,然后右手弹弦。两手有先后,不要一起走。
无论上滑还是下滑都要弹奏的柔软,圆润,避免生硬。因此尽量避免弹奏时候,左手直上直下的运动。并且滑音弹奏的手型都是一样的。
古琴名曲 古琴曲《鹿鸣》 《鹿鸣》,古代歌曲、琴曲。词见{诗经。小雅}首篇。原为周朝宴乐群臣嘉宾所用。为汉代仅存雅歌四篇之一。蔡邕{琴赋}、(琴操)均有此曲目。据说,由汉末杜夔传至魏左延年,晋苟勖用为行礼诗。唐韩愈:“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送杨少尹序》),宋朱熹:“此谱乃赵彦肃所传,即是所谓开元遗声。”(《仪礼经传通解》)明张廷玉将此曲收入《理性元雅》琴谱,直至清末仍有刊传。现存琴曲与历史上记载的同名曲目有无联系,尚待研究。 古琴曲《广陵散》 《广陵散》,琴曲。又名广棱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既用于合奏,也用于独奏。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明代宋濂跋《太古遗音》则谓:“其声忿怒躁急,不可为训。”这些,从正反两面说明此曲对统治者表现了一定的反抗性。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说,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此外还有《西麓堂琴统》等传谱。各谱分段小标题均有:“取韩”、“投剑”等目。近人因此认为它是源于《琴操》所载《聂政刺韩王曲》。现存曲谱共四十五段。分为: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其中头尾几部分似为后人所增益,而正声前后三部分则很有可能保留着相和大曲的形式。又本曲使用的“慢商调”为本曲所独有。 古琴曲《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琴曲。存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说:晋代的“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用以表现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另有急促曲调表现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各段多以共同曲调作结。 古琴曲《乌夜啼》 《乌夜啼》,琴曲。原为南北朝时期表现爱情题材的西曲民歌。现存琴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引《唐书。乐志》临川王刘义庆作曲之说,后世多沿用之。曲谱中有“反哺”、“争巢”等文字,表明琴曲是描写慈乌与雏鸟的活动情景。唐代的软舞,宋代的词牌,元代的曲牌中亦均有此目。 古琴曲《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幽兰》,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原件在日本,国内有影印件。系唐代手抄的卷子,仍保持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公元494—590年)。曲名之前冠以调名,这样的标题,为琴曲中所仅见。据推断,应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南北朝时期流行碣石舞,《南齐书。乐志》说:“《碣石》,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其歌四章。”现存琴谱也分四拍,碣石调有可能是当时碣石舞的曲调。至于《幽兰》,当时有诗人鲍照写过同名琴曲歌词,见于《乐府诗集》。内容为借幽兰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心情,与现存曲调的情绪吻合。《幽兰》有多种传本。司马相如在《美人赋》中就有“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琴操》中也有孔子自伤不逢时而作《猗兰》的记载。现存琴谱中另有《猗兰》或《幽兰》等多种。解题一般沿用《琴操》之说,其曲调与《碣石调幽兰》并无共同之处。 古琴曲《大胡茄》 《大胡茄》琴曲。唐代的著名琴家如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都擅弹此曲。当时与《小胡笳》并称“二胡笳”,或“胡笳两本”。这两首作品初见于《古今乐录》,称《大胡笳鸣》和《小胡笳鸣》。初唐琴坛流行的“沈家声”和“祝家声”,就是以这两曲著称。以后董庭兰继承这两家的传统,整理了传谱。李颀在《听董大弹胡笳声》中说:“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应即指《大胡笳》,因现存《神奇秘谱》中的《大胡笳》正是十八段。它与后世流传的《胡笳十八拍》在题材上相同,但音乐毫无共同之处。 古琴曲《石上流泉》 《石上流泉》,琴曲。传为伯牙或刘涓子作。唐代即有此曲目(见《碣石调幽兰》谱后)。存谱为八段。描写碧涧潺潺,枕流漱石之趣,见于《琴谱正传》、《西麓室琴统》等琴谱。 古琴曲《离骚》 《离骚》琴曲。晚唐琴家陈康士据屈原辞所作。在屯新唐书。艺文志》中记为九拍,流传中分为十一拍和十八拍两种。:《神奇秘谱》采用了后者,每拍都以屈原的诗句作题,曲意怨愤深邃。《琴学初津》在本曲的后记中说:“始则抑郁,继则豪爽。” 古琴曲《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唐代歌曲,今存古琴歌谱。歌词据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一诗并有所发展。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又重复三次,故名《阳关三叠》。唐、宋以来,曾有多种唱法,现存琴谱三十多个版本,共六种类型。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最初见于明代的《新刊发明琴谱》(1530),经清代的《琴学入门》加工后一直流传至今。另有初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的一类,在明代也较流行,全曲残存八段,只在第一段用了王维原诗。这六种类型的词,曲和曲体结构多不相同,但其主要曲调却大同小异,表明是同一渊源,一脉相承的。当代作曲家王震亚曾据近代琴家夏一峰演奏谱(原谱载《琴学入门》)改编为合唱曲,并灌有唱片。 古琴曲《捣衣》 《捣衣》,古琴曲。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 《平沙落雁》 谱本:最早见于明末尹晔的听月楼《徽言秘旨》(1649刊行)。明清以来刊载此曲的谱本将近四十种。据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尹晔是在幼年时间向绍兴琴师王本吾学得的。曲体中型。原无词。 曲情:琴曲出现在明代,明清各谱均无序跋。据上江琴家传说是《秋鸿》的节本,那末,它的曲情应该从《秋鸿》的“平沙晚聚”,“远落平沙”,“衔芦游弋”,至“南怀北”四个小标题。清王善《治心斋琴谱》说是宋末毛敏仲所作,清秦维瀚《蕉庵琴谱》说是明初朱权所作。这和《秋鸿》的作者是同一疑案。朱权在《秋鸿》的序里说《秋鸿》的作者是西江老懒,天胄诗狂,有些人就认为《秋鸿》是朱权本人所作。但据传说并从《秋鸿》的原词看,却是借《秋鸿》“身南心北”的感伤发抒怀念故国的悲恨,又像是毛敏仲的琴师郭沔所作。这一曲的曲情和作者,仍应存疑。琴曲谱本最多、出入最大的是这一曲,现时演奏的人最多、出入最多的也是这一曲。 《关山月》 谱本:最早见于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1931),曲体小型。无词。 曲情:《乐府诗集》杷这一曲归在汉横吹的乐类,本来不是琴曲,可能是王燕卿把民间乐曲采来作成琴曲的。六朝时起,就把这一乐曲看作是表现封建统治下反兵役的情感的。徐陵《关山月》诗:“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最能代表此曲的曲情。 《秋风词》 谱本:出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曲体小型。有词。 曲情:原谱旁注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原词,大概是王燕卿的作曲。按:明嘉靖间黄献的《梧冈琴谱》的《秋风曲》是以六朝张翰思鲈的故事为曲的意境的一个无词琴曲;与黄献同时汪芝的另本《西麓堂琴谱》的《秋风》却是另一有词的琴曲,原词是“秋风秋风秋风生,鸿雁来也,金井梧桐飘一叶,叹人生能有几许光阴!?……想人生能几何”。又日本物部茂卿所得《秋风章》却又是指的汉武帝的《秋风辞》。至于现时国内琴人所弹的全部是王燕卿《梅庵琴谱》的《秋风词》,和以上三古谱均无关系。 《梧叶舞秋风》 谱本:清初庄殝凤在他出刊的《琴学心声琴谱》(1644)里面说明这是他自制新曲。在清代,有十二种刊本琴谱采录了进一曲。这说明它是一个成功作品。曲体中型。无词。 曲情:庄氏自己和后来琴家多未作序跋,曲情应从标题。只有清乾隆间苏璟春《草堂琴谱》(1744)跋云“曲意萧瑟,取韵宜幽”。 《潇湘水云》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25),续见于明清以来三十种刊本琴谱。原只十段,渐发展至十五段的大型曲。无词。 曲情:朱权曲序云:“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 按:郭沔是南宋末年古琴作曲巨匠,景淳间(1260一1274)毛敏仲、杨瓒、徐天民等“紫霞派”的琴家都尊他为师。“毛敏仲的《樵歌》和《渔歌》因毛不仕元有浓厚的民族意识而得传。但后世琴家一向认为这些琴曲在技巧方面的成功是和郭沔的造诣分不开的。郭沔的事迹只散见于宋俞德邻的《佩韦斋辑闻》和元袁桷的《清容居士集》,名家记载不如贵族杨缵和他的清客那样多。吴县蒋文勋《二香琴谱》(1833)论琴派时提到严天池说严氏的琴是”受之陈星源,而后之托名标榜者不曰陈氏而曰严氏,岂非宰辅之子、太守之尊足以耸动天下耶?“对杨缵和郭沔的看法似乎也可以这样。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文王操》
《文王操》是古代中国人以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儒家理念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颂歌,其内涵深邃博大,旋律丰富感人,无愧为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聆听此曲后,一种仰慕的、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在古琴音乐流传的千百年的历史中,《文王操》被古人尊为高雅的作品,一首可以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的琴曲:“鼓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明代琴谱《杏庄太音补遗》);北宋琴家成玉涧所箸《琴论》称“其声古雅,世俗罕闻”;北宋苏轼在他的古体诗《舟中听大人弹琴》为听其父苏洵弹《文王操》等曲而作,在评说时人“强以新曲求铿锵”、“数声浮脆如笙簧”后,发出了“古意堕渺茫”的感叹,最后便是“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的千古名句。 第一段:古琴以空弦低音一字一音奏出,庄严,肃穆,宏伟。琴声引导我们进入两千年前的时空,古代文王、孔子这些伟大的圣贤出现在眼前……不是宗教,犹如宗教,这里有古人的崇拜之情;高山、峻岭、古代的图腾……开始的空弦犹如撞击的磬钟之声,硕大无朋的磬钟、厚重的音响、色彩…… 以上是一段前半部分的音乐,在全曲中有“引子”的作用,一段后半部分出现一些不完整的音调,这是琴曲最初旋律的显露。 第二段:一段亲切的旋律较完整地出现,富有歌唱性,这一段旋律和它的变化在全曲的二、三、四、六段里出现,是全曲最重要的音乐主题。音乐中温暖、坦然的情感,很好地表达了儒家的“仁爱”的思想,一种发自内心的博大的对人的爱,丰富的人情感的表达自此开始。 第三段:开始是平静的空弦为主的音调,这是段落最初的导入部分,也是以后段落惯用的结构方式(在传统的曲式中称作“合头”),简单的音乐营造了一种平和的气氛,音乐的变化、发展、新的音乐材料的进入都在这种气氛之中逐步开始。全曲最初呈示的旋律在这里渐渐作变化发展、深化,旋律在勾画一幅幅美好的图景,其中有人类生活环境的美,也有美好的图景后面蕴含的人性人情之美。段落中部有个情绪上的小高潮,像是为某种美好的理想境界所激动,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情绪都开始有较大的流动,激情、起伏、跌宕……画面比以前有更多的的动感。 第四段:带有过渡性质小段落。旋律在低音区进行,音乐性格醇和、温厚、柔情。这里是第三段音乐小高潮后短暂的迂回,象是音乐行程中一次逗留,回首顾盼。 第五段:出现了新的音乐材料,这一段音乐抑郁凝重,富沉思性,是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疑惑、不解,是对大千世界的问诘。音乐在低音区进行,音调中不时有变化音出现……音乐由旋律性、歌唱性变为吟诵的语气,节奏自由跌宕,在思考,在自语……。这一段音乐从形式结构和音乐情绪上体现了儒家理性思考的一面,是人对自己内心、对宇宙深刻的思考,从而对人类生活的社会的关切。段尾又引至豁然清旷之境。 第六段:凝重的音乐气氛至此复而舒畅、柔美,这一段音乐具有歌唱性和抒情的性格。 第七段:泛音段,与前段音色对比鲜明,予人以超脱、清新的美感。犹如进入一个神奇的境界,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寄托于神仙生活的地方,我们看到祥云的飘舞、仙鹤在缓步、麋鹿在游走……。 第八段:音乐材料又回到第五段材料的变奏,其语气如苦思,如追问,深奥曲折,又象看到文王在“有所穆然深思”、“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他在深思人类的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格。曲尾的泛音终结句使整个乐曲复归于静穆、安祥。第八段象再次给人们呈现一位圣贤文王的形象,他伟岸、目光深远、心胸博大,予人以无限的崇拜之情。 《孔子读易》《孔子读易》为一首古琴曲,又名《读易》、《秋风读易》,由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而来。据说为清末青城山中皇观道士,琴学大家张合修(字孔山)所作,他曾在武昌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全曲分为四段,乾坤定位、阴阳错综、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岳阳三醉》《岳阳三醉》取意于吕洞宾三醉岳阳,飞渡洞庭的神话故事而作。反映了神仙道化,脱离现实的道家思想。曲调情趣逸致,音韵流畅。为琴曲中之大操。 全曲共二十段,曲谱见《春草堂琴谱》、《琴学入门》、《蓼风堂琴谱》等,琴谱互有出入。据《琴学入门》记载,此曲为《羽化登仙》之删减本,主要段落相近,而次序有出入。《墨子悲丝》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丝》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此曲为广陵琴派大曲之一。 “墨子悲丝”的本事见于《墨子·所染》:墨子见到洁白的丝被染成各种颜色,引发了他关于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不但丝会很容易地被染成各种颜色,一国之君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功名蔽天地”的“仁义显人”,还是“为天下谬”的“不义辱人”,无不是外来的影响所致。“士”也不例外,交友不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而发出了“故染不可不慎也”的感叹。 曲谱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1609年),《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等也收有此曲。乐曲反映了墨子感伤世人随欲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洁丝染色,失去本来面目。曲意深刻,音韵悲怆。 此曲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
古琴曲《流水》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历史传说中,人们往往把它和战国时期的伯牙联系在一起。 据传,伯牙是一位出色的民间音乐家。他弹得一手好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篇》)是说伯牙弹琴时会引得正在吃草的马都仰起头来聆听。有一次,伯牙弹琴时有个叫钟子期的人站在一旁欣赏,伯牙心中想着巍峨耸立的高山时,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向往着奔腾不息的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能够准确领会伯牙在琴声中寄托的感情,使他们一见如故,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为失去知音而万分悲痛,从此不再弹琴。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也说明:运用对景抒情的手法创作象《高山》、《流水》这样的音乐作品,可能在公元前三世纪便已存在。 琴曲《流水》最早传谱见于明代朱权于1425 年编印的《神奇秘谱》。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但《流水》一曲的产生年代要早得多。据朱权在该书题解中考证:“《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扼要地说明了这首乐曲在古代的演变情形。琴曲《流水》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十九世纪的四川道士张孔山在乐曲中加进了描写湍急水势的滚拂手法,使乐曲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人们称它为《七十二滚拂流水》。本书介绍的琴曲《流水》,就是根据川派琴家流传的版本,它载于1876 年刊印的《天闻阁琴谱》。 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它对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于客观的描绘上,而是借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在音乐表现上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体,结合摹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朴实沉郁的风格。 1977 年8 月20 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将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它即便过十亿年也仍铮亮如新。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
地球之声唱片。
有4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用图像编码录制的115幅照片和图表,介绍了太阳系的概况及其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地球的面貌,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状况等,其中包括中国长城的照片和中国人家宴画面;第二部分是用世界上60种语言说的问候语,其中包括中国的普通话,粤语,厦门话和客家话;第三部分是用声音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发展历史 ,有风声,雨声,雷声,各种昆虫鸟兽鸣叫吼啸的声音,以及婴儿落地的呱呱啼哭声和火箭发射的巨大隆隆声;第四部分是音乐节目,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有各国的民族乐曲,包括中国古乐“流水”等。
第四部份名曲27
1.巴赫的F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二节。由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演奏;指挥:卡尔•里克。曲长4分40秒(4:40)。 这是"音乐之父"巴赫三十六岁时写的一首管弦乐作品.其时,巴赫任柯登的雷奥博亲王的乐长,这段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这首F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风格的代表作--在大的分类范围内力求变化,在规则约束下力求灵活;整首乐曲就像舞蹈杂技演员充满诗意的动作一样流畅自如。
2.爪哇的管弦乐《花的种类》,由罗伯特•布朗录制。(4:43) 《花的种类》是一首打击乐,主要以锣、鼓声为主,象徵著菲菲细雨轻润万物;随著节奏的加快,雨声变成了风声。随著节奏逐渐减慢,紧伴著一阵短促的加速后,全曲悠悠终了。
3.塞内加尔的打击乐,自查理斯•杜维利录制。2:08 这首打击乐是非洲黑人田间劳动的伴奏乐。主要的乐器有鼓、钟和三支长笛,并且长笛只是起点缀作用。
4.扎伊尔的矮种黑人少女的青春期庆典歌,由柯林•特思布尔录制。(0:56) 非洲矮种黑人少女的第一次月经来潮庆典是矮种黑人文化中最隆重的喜庆日子。人们向她的全家表示庆贺。这首乐曲就反映了少女青春期庆典仪式的盛况。
5.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歌《启明星》和《罪恶马》,由桑德拉•勒布龙•霍尔姆斯录制。(1:26) 这两首歌曲所用的乐器主要为一支巨大的木制低音号;此外,乐曲中还有由坚硬的木板互相敲击而发出的类似拍手的声音。
6 墨西哥的《欢快的钟鼓声》,由洛伦佐•巴塞拉塔和墨西哥流浪乐队演奏。(3:14) 这是在墨西哥特快列车上演奏的脸炙人口的古老民歌,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色,但曲中快速的重叠部分又蕴有非洲音乐的真味;此外,该曲还具有美国爵士乐以及布鲁斯舞的节奏风格。
7 查克•贝里作词曲并演唱的《约翰•本•古德》(2:38) 《约翰•本•古德》是由美国著名布鲁斯歌手、爵士乐大师、摇滚乐创始人之一的查克•贝里演唱的,该曲描写了生活在一个小城镇上的一个贫苦男孩(约翰)奋斗成为歌星的过程。
8 新几内亚的《男人房子之歌》,由罗伯特•麦克伦南录制。(1:20) 这是一首古代部落音乐。由两只大的硬木号角演奏,巴布亚一新几内亚是男人主宰一切的社会,部落酋长住的房子比其他人的高10多米,每当重大庆典之前,部落的男人聚集在这所"男人的房子"里吹奏这种令人昏睡的低沉乐曲。大号角是男人的象徵。
9.日本竹萧吹奏的《巢中鹤》,由卡罗•亚马古赤独奏。(4:5l) 日本竹萧由中国传入,它是古代武士随身携带的乐器,也是自卫防身的武器。乐曲主要是描写鹤对它们后代的慈爱和关怀。曲中箫声似鸟的哀鸣,与旅行者号孤独地穿越太空这一意境十分相称。
10.巴赫的E大调《加伏特舞回族曲》第三部分;管风琴演奏;演奏者:亚瑟•格鲁米奥克斯。(2:55) 这是由法国农民的传统舞曲改编的。舞曲旋律优美、迷人。
11 莫扎特的"黑夜女皇"第十四唱段,选自歌剧《魔笛》;女高音演唱:埃达•莫泽;慕尼黑巴伐利亚州歌剧团演奏;指挥:沃尔夫冈•塞瓦利斯。(2 : 55) 《魔笛》是"音乐神童"莫扎特著名的三大歌剧之一,也是莫扎特35岁英年早逝前三个月写的一部歌剧。"黑夜女皇"是用音乐描写人物的最精彩唱段之一。旅行者号将在星际黑夜中漂泊十亿年,27首乐曲中以黑夜为主题的曲目共有4首,这是其中之一。
12.格鲁吉亚民歌合唱《挣脱锁链》,莫斯科电台选送。(2:18) 《地球之音》唱片中有两首前苏联乐曲均选自高加索地区。乐曲控诉了一位不公正的君主,热情讴歌正义和真理必将取得胜利。
13.秘鲁的排箫和鼓的演奏,由利玛市卡塞德拉文化馆收集。(0:52) 有迹象表明,史前时期航行於太平洋中的南美洲人发现他们的乐器与彼岸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乐器很相似,而最惊人相似的是排萧。古代中国人和南美人所用的排萧都是双排箫。长度一样,而且都是6个孔。这首乐曲中所用的排箫和鼓由同一艺人演奏,不仅在秘鲁的古陶瓷画中可以看见,而且也可在今日的街头看见这种艺人。
14 《忧郁的布鲁斯》,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他的热土乐队演奏(3:05) 整首乐曲的基调植根於黑人乡村音乐--布鲁斯,但与传统的布鲁斯相比,该曲的节奏有了大胆的创新--即由班卓琴和低音号给定节奏到,鼓手仅敲打钹子;此外,大量的长号、单簧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的小号的独奏皆让人耳目一新。
15.阿塞拜疆民歌,用风笛演奏,莫斯科电台录制。(2:30) 该由是《地球之音》中用风笛演奏的两首曲目之一。阿塞拜疆人是土耳其的移民,信仰伊斯兰教。这首 民歌,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听众都似曾相识。
16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典》,(宗教)祭把舞,由哥伦比亚交响乐团演奏;指挥:依格•斯特拉文 斯基。(4:35) 这是一首富於俄国国民乐派风格的作品。在配乐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以强调节奏为其鲜明特徵。
17 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第一部分,选自《平均律钢琴曲》第二册;演奏:格伦•古尔德。 (4:48) 《平均律钢琴曲》为巴赫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这个作品反映了巴赫在柯登时代的全部生活,作品中充满了和平与冥想。
18.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即《命运》)第一乐章,由费哈莫里尔交响乐团演奏;指挥:奥特•克莱姆佩尔。(7:20) 该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简洁的代表作",全曲描述作者与命运苦斗之后,终於获胜的情节。
19.保加利亚民歌,风笛伴奏,由瓦尔耶•巴尔坎斯卡演唱。(4:59) 全曲热情歌颂了一位反压迫、反殖民者的爱国英雄。曲中风笛声象徵著牧羊人的呼唤,主调象徵著土耳其人的殖民统治,歌声表达了对殖民者的反抗。
20.美国印第安人的《夜圣歌》,由威拉德•罗兹录制。(0:57) 唱夜圣歌是印第安人35种重大庆典活动之一,目的是发动少男少女参加部落的庆典活动。曲中的男声经特殊处理后,变成一种奇异的假声;唯一的伴奏乐器为用葫芦做成的摇鼓,边跳边摇。
21 "文艺复兴时期名曲精选",由戴维•芒罗和伦敦晨曲乐团演奏。(1:17) 由於受《地球之音》唱片容量限制,不允许花太长时间去表述音乐发展的历史。这段名曲精选试图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22 索罗门群岛的排箫演奏曲,所罗门群岛广播电台收集。(1:12) 京罗门群岛中马莱塔岛的主要音乐是排箫合奏:这种排箫制作精美,分单排萧和双排箫两种、这里录制的是单排带合奏的简单和声。
23 秘鲁的婚礼歌,由约翰•科思录制。(0:38) 这首歌由15个秘鲁少女演唱,歌声清新自然。歌词大意是表达一位年轻不懂事的少女,稀里糊涂地被带进教堂成亲时的悲伤情绪。
24.中国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断,由管平湖演奏。(7:37) 该曲为中国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叙述的是"俞伯牙挥琴以谢知音"这一故事。在27首选出来的乐曲中,《流水》表现的是人和自然、宇宙交融的思想,而不是征服世界、驾驭宇宙。这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现。
25.印度的拉迦曲《英特•喀汗•侯》,由苏施里•凯撒•贝•柯卡演唱。(3:30) 曲中除了西他琴声、鼓声以及迷人的低音管声外,凯撒•贝独具特色的嗓音更让人著迷。歌词大意是母亲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参加盛宴,因为她还太小。
26 《暗夜》,由布兰德•威利•约翰逊作词曲并演奏。(3:15) 《暗夜》这部作品题材源於一首苏格兰长体赞美诗。瞎眼布鲁斯歌手威利改变了其形式,以无言的悲叹声代替了抒情的内容。
27.贝多芬的第130号作品,降B调《弦乐四重奏曲》第十二部分,由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乐团演奏。(6:37) 这首作品形式完美,复音式处理使题材更加丰富;其中和声的充实和每种乐器的超卓,皆非常人想像,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来批才华和天才的灵感
1中国古代谁弹古琴,特别出名
中国古琴“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1863-1932)杨宗稷,字时百,自号“九嶷山人”,近代琴学大师,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人 张孔山(生卒不详),中国清代古琴家。
名合修,别号半髯子。张孔山精于《流水》、《醉渔唱晚》、《普庵咒》、《孔子读易》等琴曲。
他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尤其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 徐青山名谼,原名上瀛,青山是他的号,江苏娄东(太仓)人。虞山派集大成者。
武举出身,曾参与抗清。后改名谼,号石帆,隐居吴门。
幼年时在家乡从虞山派琴家张渭川学琴,以后又向施磵盘、沈太韶等琴家学习,吸收各家之长,刻苦磨练;终于在艺术上取得相当高的造诣。 严天池(1547-1625),名瀓,字天池,常熟人。
严天池的父亲严讷曾任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严天池从小喜爱操琴。
他从师多人,特别是娄东著名的古琴家陈爱桐的儿子陈星源。 毛敏仲中国南宋琴家,名逊,三衢(浙江衢县)人。
自幼好琴,研习“江西谱”,转而弹奏郭楚望(即郭沔)的传谱。曾与徐天民同在司农卿杨缵门下,研讨琴理,整理增删琴曲,收录了曲操468首,取名《紫霞洞琴谱》 (已佚)。
郭楚望,南宋琴师。名 丐。
浙江永嘉人。景定、咸淳年间(公元1260—1274年)以琴知名于世。
在张岩家作门客期间,继承并整理了韩 胄祖传古谱。韩、张因抗击金政权,反对程、朱“伪学”,被黜。
郭楚望感政局腐败,犹如云雾遮蔽九嶷山,创作了著名琴曲《潇湘水云》。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董庭兰(约695年—约765年),陇西(今甘肃省)人,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善吹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当时琴界盛行沈家声和祝家声,他向凤州参军陈怀古学得了这两家的声调,并把其技长的《胡笳》曲整理为琴谱。
几十年之后,姜宣演奏的琴曲《小胡笳》,被称为:“哀笳慢指董家本 薛易简,唐代琴家,天宝(公元742-756)以琴侍诏翰林。他九岁习琴,十二岁就能弹黄钟杂调三十曲,及《三峡流泉》、《南风》、《游弦》三弄,十七岁弹《大胡笳》、《小胡笳》及《别鹤》、《白雪》等传统琴曲。
艺术成就 薛易简为了吸众家之所长,“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 赵耶利(539-639):初唐琴师,曹州济阴(今山乐曹县)人,因其琴艺绝伦,世人尊称为“赵师”。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史料记载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
嵇(jī)康, 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
与魏宗室通婚,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谯郡铚人(今安徽省淮北西南),善于音律。
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姜维字伯约,蜀汉大将军,第五代执政大臣。
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人。
周瑜,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出生于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少年时即与孙 《三国志》11周瑜头像坚之子孙策交好,妻小乔(东吴两大美女之一),有两子一女。
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 诸葛亮 :公元181年农历7月23日 官职: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 1990年拍摄的老版诸葛亮爵位:武乡侯、武兴王(东晋追封)谥曰忠武侯 先祖:诸葛丰(西汉司隶校尉)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邕 (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官吏、学者。
字子云,汉族,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为人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
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
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
有《太玄》、《法言》、《方言》、《训纂篇》。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字长卿,汉族,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
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
2中国历史上,谁的古琴最有名1周/号钟“号钟”是周代的名琴。
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
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
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
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2春秋/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
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
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
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
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3汉/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
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
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
“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
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
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
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
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4东汉/焦尾“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5唐/春雷长126cm 高108cm 肩宽221cm 尾宽172cm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
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
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
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
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
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圆」;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6唐/九霄环佩琴为伏羲式,杉木斩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
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
琴身髹朱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
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虬,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
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
琴面以微隆起之势成纳音。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隶书腹款。
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迹。
比照海内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大圣遗音”和北京琴家锡宝。
3历史上最著名的古琴有哪些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1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 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4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300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4建国以前的古琴演奏人员有谁呢老八张 CD01 1 碣石调幽兰 演奏:管平湖 2 离骚 演奏:管平湖 3 广陵散 演奏:管平湖 CD02 1 阳春 演奏:吴景略 2 墨子悲丝 演奏:吴景略 3 潇湘水云 演奏:吴景略 4 梧叶舞秋风 演奏:吴景略 5 忆故人 演奏:吴景略 6 秋塞吟 演奏:吴景略 7 渔樵问答 演奏:吴景略 CD03 1 洞庭秋思 演奏:查阜西 2 长门怨 演奏:查阜西 3 渔歌 演奏:查阜西 4 梅花三弄 演奏:张子谦 5 龙翔操 演奏:张子谦 6 樵歌 演奏:刘景韶 7 听泉引 演奏:詹澄秋 CD04 1 流水 演奏:管平湖 2 唉乃 演奏:管平湖 3 胡笳十八拍 演奏:管平湖 CD05 1 高山 演奏:姚丙炎 2 华胥引 演奏:姚丙炎 3 酒狂 演奏:姚丙炎 4 大胡笳 演奏:姚丙炎 5 楚歌 演奏:姚丙炎 6 良宵引 演奏:溥雪斋 7 鸥鹭忘机 演奏:溥雪斋 8 梅花三弄 演奏:溥雪斋 9 普庵咒 演奏:溥雪斋 CD06 1 韦编三绝 演奏:乐瑛 2 沧海龙吟 演奏:乐瑛 3 岳阳三醉 演奏:乐瑛 4 列子御风 演奏:乐瑛 5 鹿鸣 演奏:杨葆元 6 伐檀 演奏:杨葆元 7 归去来辞 演奏:杨葆元 8 平沙落雁 演奏:杨葆元 9 静观吟 演奏:夏一峰 10 秋江夜泊 演奏:程午加 CD07 1 搔首问天 演奏:吴兆基 2 渔歌 演奏:吴兆基 3 石上流泉 演奏:詹澄秋 4 忆故人 演奏:吴兆基 5 流水 演奏:顾梅羹 6 捣衣 演奏:徐立孙 CD08 01 乌夜啼 演奏:杨新伦 02 平沙落雁 演奏:沈草农 03 捣衣 演奏:龙琴舫 04 高山流水 演奏:候作吾 05 佩兰 演奏:喻绍泽 06 渔樵问答 演奏:关仲航 07 醉渔唱晚 演奏:卫仲乐 08 流水 演奏:卫仲乐 管平湖(1897—1967),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拜杨宗稷为师;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成法所拘,为“湖社”昼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於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
吴景略 吴景略。中国古琴演奏家。
1907年2月5日生于江苏常熟西塘市镇,1987年8月16日卒于北京。原名韬,号缉曼,江苏常熟西塘市(现属张家港市)人。
近现代著名的琴家。 查阜西 查阜西:(1895~1978)男,现代琴家,江西修水人。
十三岁学弹古琴,后在长沙、苏州、上海等地从事琴学活动,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发起组织“今虞琴社”,半个世纪以来在琴界影响甚广。建国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系主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等职。
发起组织“北京古琴研究会”,开展古琴音乐的学术探讨和演奏实践。他演奏的琴曲深沉、细腻,演唱的琴歌古朴、典雅。
曾编纂《存见古琴曲谱缉览》,主编《琴曲集成》等巨著。 张子谦(1899-1991)——广陵派琴家泰斗 原名张益昌,江苏仪征人,幼时私塾老师正是广州陵派琴家孙绍陶,受其熏陶及努力,十余岁已能演奏名曲多首。
张子谦二十三岁离乡到天津谋生,结识著名琴家查阜西及彭祉卿(庆寿),经常切磋交流,结为知音,在当时有浦东三杰之称,人们以三位琴家的拿手琴曲尊称他们为查潇湘、彭渔歌、张龙翔。张子谦擅弹《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曲;尤以《龙翔操》为突出,故得此称号。
1936年三位琴家成立了今虞琴社,半个世纪以来在古琴界影响至广。1961年张子谦和查阜西、沉草农合着《古琴初阶》由音乐出版社出版。
1956年张子谦调任上海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家,经常作演出及录音;1988年被天津音乐学院聘为名誉教授,为古琴音乐的理论研究、打谱和教学作出贡献。张子谦的演奏风格清丽委婉,节奏跌宕,右手指法常用右偏锋弹奏于岳山和五、六微之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进入晚年后,其演奏更趋于夸张豪放,不拘细末,追求舒展惬意的情趣。
张子谦八十五岁用五百年古琴演绎《广陵琴韵》。1991年先生以93高龄辞世。
刘景韶 刘景韶(1903-1987),字琴子,祖籍江苏昆山,生于盐城。青少年时代,从海门杨心权先生学习琵琶,能弹《瀛州古调》全部曲目;1920年考入南通师范学校,从徐立荪学习古琴。
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1929年毕业,任职江苏省教育厅。1956年起,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
1986年于江苏镇江创建梦溪琴社。 詹澄秋 詹智浚(1890年—1973年),字澄秋,号水云子,梅云馆,别号“襄阳学人”。
祖籍湖北襄阳,生前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诸城派”琴家。
历任济南市立高中国文导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主席、山东政协委员,为济南古琴研究会创始人之一。 姚丙炎(1921~1983):古琴演奏家,出生于浙江杭州。
姚丙炎曾自学二胡、三弦。1944年向浙派著名古琴家徐元白学琴。
他演奏风格是音色秀美,稳健恬淡,含而不露,生动而不流俗,善弹《高山》、《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曲。 移居上海后,姚丙炎广泛视奏古谱,喻之为“到各种古曲的意境中去‘旅游”’,并从中选择打谱曲目。
他生前打谱曲目有《幽兰》、《广陵散》、《玄默》、《孤馆遇神》、《屈原问渡》等。经他译奏的《酒狂》获得人们广泛赞扬,同时哄动了琴界乃至音乐界。
溥雪斋 溥雪斋(1893-1966)男,满族,清道光皇帝的曾孙。其祖父为皇五。
5为什么弹古琴弹的好的都是男人废话!古代女的没地位没钱,根本买不起古琴,只能买盗版古琴也就是古筝消遣!大户人家的女儿从小被教育要精通女红,琴棋书画可以学但没必要精通,毕竟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代男子就不一样了,有钱人家的男孩子从小被培养的多,学习的各项既能,不仅琴棋书画,六艺你知道吗?样样都得会,不然就会丢人,懂吧!还什么修道,真够扯的!你知道古琴以前多少钱一架吗真是!都可以在古代买一套较好的宅子了!以前得什么家庭才愿意养女儿投资这么多!现代也一样,受古代影响颇深,学古琴的女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学了个皮毛就没继续了,又怎么会有大师,何况现在大家培养孩子都学西洋乐器了,学古琴的人相较于学钢琴的人来说,真是少的可怜。
6古琴一个历一个起怎么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组织的琴社。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7古琴有什么历史古琴又叫瑶琴,七根弦。
是古代地位最高的乐器,代表文人雅士的精神。 古代诗词作品中的“琴”特指古琴,19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
古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
更多资料直接百度一下,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故事太多,一两句话说不完。图中那种乐器叫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更多资料也请直接百度。
,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