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是一个送礼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我们应该送给家人哪些有意义的而又性价比高的礼物呢?
首先,我认为不应该送天价的精装月饼。这些月饼虽然贵,但华而不实,也未必好吃。之所以贵,往往是贵在了包装上。你买的不是月饼,而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其次,不要送那些概念月饼,什么无糖月饼啊,药膳月饼啊,只是一个概念炒作而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另外,也不要给家人送那些昂贵的保健品,大部分的保健品只是买个心理作用而已。用某些保健品推销员的话说,“只要吃不死人就行”!
既然这不能送,那不要送,那到底送什么呢?当然是送健康和爱心啊!既然这是一个赏月亮吃月饼的节日,我们中国人又都有月饼情结,那为什么不自己去做月饼给家人吃呢?我们可以亲自购买最好的月饼原料,亲自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模具,亲手做出包含自己对家人的全部的爱的月饼呀!这样我们可以控制月饼里面的含油量和含糖量,还可以控制月饼的软硬程度以及大小花型和形状,方的、圆的、心形的,随心所欲,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也有人会说,家里没有烤箱怎么做月饼呢?好说啊!传统的月饼可能都需要烤制,但冰皮月饼并不需要烤制,做起来也很简单,做出来颜色多彩漂亮,口感也比较丰富,许多人都爱不释手哦!至于做法嘛,看手机,找度娘!
当然,即使不做月饼,你也可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包饺子,或者给家人做一桌拿手好菜,这都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自己亲手做的,里面包含了浓浓的爱!
自己动手,爱心满满!行动起来吧!Let's go!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古代女子妆面经历了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华美的阶段,要论化妆技术最高的,还数繁盛的唐朝。
商周时期的面部妆容,据史料记载,古代女子化妆最早在夏商周的时候已经有了,那时候女子化妆用铅粉(是一种重混合重金属的化妆品,能使人皮肤白皙,长时间使用致癌和长斑、发黄)或是米粉敷面,涂抹工具一般用丝绵、或绸等柔软物质组成,而女子妆面比较简单,“粉白黛黑”,看来自古以来都是以白为美,以粉敷面,以脂扫颊,但这个时期的化妆仅限于宫廷女子,直到战国时期才在平民中流传起来。
脸颊两边涂抹胭脂可谓历史悠久,胭脂源起于纣:“以红蓝两花汁凝成脂,涂在脸上做桃花妆”,因为这种花源于燕国,因此也叫燕脂,后成为胭脂。大多史料显示,胭脂多用红蓝两种花,而这两种花都非中原所有,是张骞出塞带回来的,而在红蓝花引进值钱,我国古代女子多以朱砂作为红妆颜料。而在额上涂黄贴花这种妆面是在南北朝时期才流行起来的,说起额头涂黄贴花,相信最近《花木兰》里刘亦菲的妆容就出现在脑海里了。但在《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花子。
隋朝时期女子妆容朴素,再到了强势的唐朝,有了成熟的上妆顺序,有了先敷粉、再涂胭脂、画眉、贴花钿,还有人会点面魇、描斜红、画唇形、涂唇脂。
在宋辽金元时期,女子开始在面上用珍珠做一些装饰,明清时期的妆面没有突出部分。
《红楼梦》中的宝玉喜欢跟女孩在一起,对女孩的东西很喜爱,袭人让宝玉答应不得随便吃别人胭脂,“吃”可以理解成“涂”的意思,也就是不让宝玉涂女孩的胭脂,因为袭人不喜欢宝玉整天跟女孩在一起,更不喜欢跟女孩似的,涂脂抹粉的。
1、《红楼梦》第九回
贾宝玉和秦钟一块儿上学,辞别林黛玉的时候,说“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
2、《红楼梦》第十九回
袭人才劝了贾宝玉不可吃人嘴上的胭脂,接着又写林黛玉发现贾宝玉腮边的一块“血渍”,原来这不是“血渍”而是胭脂,黛玉用自己的帕子替宝玉揩了,说“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奇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又该大家不干净惹气。”
3、《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史湘云替宝玉梳完头,宝玉见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这一幕被史湘云看见,湘云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扩展资料:
据说贾宝玉吃胭脂的毛病是王夫人的大丫头金钏儿惯出来的。
贾宝玉身边的人林黛玉、袭人等反对他吃胭脂,而贾母身边的丫头鸳鸯等也是反对宝玉吃胭脂,史湘云也是持反对态度,同样,薛宝钗肯定也反对贾宝玉这样的行为。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贾宝玉被贾政叫去,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呢,一见宝玉来,都抿着嘴笑。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