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如何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第1张

以水环境生态风险为切口,多维度增强湿地适应能力。在风险来源方面,辨识湿地水环境风险因子,量化不同风险发生的概率、强度及范围,并差异化分析风险来源的空间分布开拓着眼点,以流域治理为主线,多尺度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为保障湿地水资源水量与水质,须大力推进垃圾黑臭水体治理和工农业与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并发挥湿地对水污染物的过滤与沉淀功能;通过“强库、固堤、扩排”三项工作,完善湿地蓄水防洪的天然生态功能1以预防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为出发点,采用最直接、有效和经济的就地保护方式,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持湿地的自然或近自然状态。2以保护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和抢救湿地野生动植物种多样性为重点,在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在具有湿地生态系统代表性、典型性并未受破坏的湿地区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等地建立、完善一批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形成完善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解决自然湿地保存面积低的问题。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已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保护管理水平低下、湿地生态功能受损问题,使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3制定区域或流域性的湿地保护、恢复以及相应植被恢复的综合规划,统一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注重通过维护自然水系,维持、保护自然湿地。4在一些重要湿地区域,建立由当地湿地保护机构和社区共同参与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委员会,由当地社区参与制定湿地保护和管理计划、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规划等,使得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政府行为充分体现当地社区的利益。湿地被称为“大地之肾”,湿地,顾名思义,潮湿的地方。实际上湿地包含了陆地上所有的水体,甚至还包含了低洼地方比较潮湿的区域,再加上海洋低潮的时候,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也就是说陆地上所有的水加上海洋的一部分,都叫湿地。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长江肯定是湿地,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全都是湿地。人工水库也都是湿地。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水质和维持区域水循环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如果没有湿地,就没有丰富的水资源。同时,水也是湿地的生存之本,离开了水,湿地也将不复存在,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保护湿地必须从保护水入手,而水资源的保护,则必须从保护湿地开始。1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都是可被直接利用的水,湿地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另外,我们平时的用水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既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泥炭、沼泽等其他湿地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对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将面临枯竭的危机。湿地在调节径流上发挥巨大作用。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 天然和人工湿地就像海绵,吸收和储存多余的降雨,为人类生产生活保障水的供应,并且减少洪潮。2降解污染净化水质。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可以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和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同时, 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 当含有毒物质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 流速减慢, 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特别是对污水中营养物氮、磷、钾有很好的去除能力, 如硝酸盐过多时, 湿地中细菌通过反硝化过程, 把硝酸盐中的氮转变成氮气分子释放于大气中, 排除硝酸盐过多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在转移和排除营养物方面要比陆地生态系统效率要高许多, 利用湿地的这一生态特性, 从20世纪70年代起, 开始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 到80年代取得迅猛发展, 取得良好的效益。到现在很多地方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有着很多动物,植物等面临着灭绝。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说明一下怎么维持生态平衡。工具/原料生态环境方法/步骤1/4分步阅读1在各个城市的发展,人口扩大的情况下生态平衡已经遭到了破坏。比如就像兔子和狼,那两是相互的,假设如果兔子了没有了那狼就没有吃的,要是狼没有了,那兔子没有天敌了,没有东西吃兔子了,会加快繁衍导致大自然遭到破坏。2/42大自然也有着独特的维持平衡的方法,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假如兔子大量繁衍导致大自然破坏,但繁衍到一定的程度后也没有天敌来处理这个兔子,那就兔子中出现各种疾病,死亡率也会随着增高。反而能得到有效的减轻对自然的压力。3/43现在绿植也是一个维持生态的方法,对于那些还有遭受到破坏,还有着以前的自然平衡的地方必须严格的保护处理,如果一旦遭受破坏,那以前的那个生态很难在回到以前那个模样。4/44维持生态平衡,还要依靠全人类。减少挖矿,污水,污染的向外排放,减少的各个的工厂的对环境的破坏。注意事项保护大自然的每个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的责任,不是你的辈子过了就什么事儿的没了,不是的你还有后代。

一是要掌握正确的宣传思路。过去几年的宣传工作在改变广大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思想认识、观念理念和行为方式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要分工协作,突出重点。国办通知和全国湿地会议精神,各地要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同时,要根据宣传提纲的要求,结合当地湿地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抓住湿地保护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湿地保护管理部门和林家的宣传部门要主动与各地各级新闻宣传单位联系,把湿地保护的重点工作通报给他们。

湿地恢复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选用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因为越复杂的恢复方法,越容易在某个环节出现偏差采用破坏性最小、最为生态的方法最容易实现恢复目标在实施更多的人为干预之前应考虑采用自然恢复方法如果一些自然过程不能采用自然恢复方法,应更多地考虑采用生物工程,而不是传统的工程措施。

扩展资料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水生植物。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为保护湿地,保护湿地中的丰富物种,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间保护湿地公约。到2014年1月为止已有168个缔约国,217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我们应该按照《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来保护湿地。主要措施及条款如下:

第十七条 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湿地生态预警机制,制定实施管理计划,开展动态监测,建立数据档案。

第十八条 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造成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退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指导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实施补救方案,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报告。

因工程建设等造成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退化甚至消失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限期恢复,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报告;对逾期不予恢复或者确实无法恢复的,由国家林业局会商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后,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具备自然保护区设立条件的湿地,应当依法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并可供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湿地,可以建立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地方湿地公园。

第二十一条 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或者湿地主体生态功能具有典型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

(二)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文化价值。

第二十二条 申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应当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是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试点验收、批复命名、检查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总体规划等相关材料。

国家林业局在收到申请后,对提交的有关材料组织论证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同意其开展试点。

试点期限不超过5年。对试点期限内具备验收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向国家林业局提出验收申请,经国家林业局组织验收合格的,予以批复并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

在试点期限内不申请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且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国家林业局应当取消其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资格。

第二十四条 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检查和评估工作。

因管理不善导致国家湿地公园条件丧失的,或者对存在问题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国家林业局应当撤销国家湿地公园的命名,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地方湿地公园的建立和管理,按照地方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国家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专门的法规或者规章,加强保护管理。

第二十七条 因保护湿地给湿地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偿。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工作,恢复湿地功能或者扩大湿地面积。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开展湿地动态监测,并在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和更新湿地资源档案。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开展生态旅游等利用湿地资源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 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在湿地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围)垦湿地,放牧、捕捞;

(二)填埋、排干湿地或者擅自改变湿地用途;

(三)取用或者截断湿地水源;

(四)挖砂、取土、开矿;

(五)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六)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采挖野生植物或者猎捕野生动物;

(七)引进外来物种;

(八)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湿地。确需征收或者占用的,用地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给予补偿。

临时占用湿地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临时占用期限届满,占用单位应当对所占湿地进行生态修复。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组织下建立湿地生态补水协调机制,保障湿地生态用水需求。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开展湿地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承担湿地有害生物防治的具体工作。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湿地保护执法活动,对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生态补水是指在生态系统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持或改善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以支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它强调通过保护、恢复和优化水体的自然水循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生态补水包括减少水污染、保护水源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恢复湿地和水生态系统、合理调控水流、提高水资源的效率利用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和水量,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生态补水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综合性的措施和管理策略,实现水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并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1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2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3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4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5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6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7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8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9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10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11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12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13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1990年尚存沼泽约113万公顷。三江平原无泥炭积累的潜育沼泽居多,泥炭沼泽较少。沼泽普遍有明显的草根层,呈海绵状,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强。本区资源利用以农业开垦,商品粮产出为主。大、小兴安岭沼泽分布广而集中,大兴安岭北段沼泽率为9%,小兴安岭沼泽率为6%,该区沼泽类型复杂,泥炭沼泽发育,以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为主,是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地区之一。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特别市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沼泽布满整个谷底,泥炭层深厚,沼泽率达20%--30%。本区以富营养草本泥炭沼泽为主,复合沼泽体发育。若尔盖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场。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为芦苇沼泽分布区。滨海地区的芦苇沼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鸭绿江口的淤泥质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冲积三角洲地区。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分布。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2)湖泊湿地。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90864平方公里。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利用、生态治理的区域特点,中国湖泊划分为五个自然区域。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主要指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大小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96个,面积21171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33%。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区。该区湖泊水情变化显著,生物生产力较高,人类活动影响强烈。资源利用以调蓄滞洪、供水、水产业、围垦种植和航运为主。蒙新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个,面积19544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15%。本区气候干旱,湖泊蒸发超过湖水补给量,多为咸水湖和 盐湖。资源利用以盐湖矿产为主。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个,面积11994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全系淡水湖。该区湖泊换水周期长,生态系统较脆弱。资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水电能源和旅游景观为主。青藏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个,面积44993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95%,本区为黄河、长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的河源区,湖泊补水以冰雪融水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现象显著,近期多处于萎缩状态。该区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资源利用以湖泊的盐、碱等矿产开发为主。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个,面积3955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4%。本区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涨;冬季水位低枯,封冻期长。资源利用以灌溉、水产为主,并兼有航运发电和观光旅游之用。

(3)河流湿地。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从大兴安岭西麓起,沿东北、西南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的国境,为中国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东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82%,流入印度洋的占64%,流入北冰洋的占06%。分界线以西以北,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属内陆河,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8%。在外流河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远流长、水量很大、蕴藏巨大水利资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豫西山地、云贵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滦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发源于东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赣江等,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我国的内陆河划分为新疆内陆诸河、青海内陆诸河、河西内陆诸河、羌塘内陆诸河和内蒙古内陆诸河五大区域。内陆河的共同特点是径流产生于山区,消失于山前平原或流入内陆湖泊。在内陆河区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跨国境线河流有: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流经中俄边境;图们江、鸭绿江流经中朝边境;黑龙江下游经俄罗斯流入鄂霍次克海;额尔齐斯河汇入俄境内的鄂毕河;伊犁河下游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绥芬河下游流入俄境内经海参崴入海;西南地区的元江、李仙江和盘龙江等为越南红河的上源,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怒江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的朗钦藏布、森格藏布和新疆的奇普恰普河都是印度河的上源,流经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还有上游不在中国境内的如克鲁伦河自蒙古境内流入中国的呼伦湖等。

(4)浅海、滩涂湿地。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成杭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的两个部分。杭州湾以北的滨海湿地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型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是环渤海的重要滨海湿地区域,其中辽河三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苇田--盘锦苇田,面积约7万公顷。环渤海滨海尚有莱州湾湿地、马棚口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北塘湿地,环渤海湿地总面积约600万公顷。江苏滨海湿地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构成,仅海滩面积就达55万公顷,主要有盐城地区湿地、南通地区湿地和连云港地区湿地。杭州湾以南的滨海湿地以岩石性海滩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海湾、河口的淤泥质海滩上分布有红树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滩涂及台湾岛西海岸都有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热带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及台湾、海南沿海,其北缘可达北回归线附近。目前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5)人工湿地。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田面积有所扩大。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中国湿地特点

中国湿地可分为8个主要区域,即:东北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据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60处,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4多万公顷(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药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位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目前,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湿地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甲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多为咸水湖和盐湖;海南岛至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中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中国的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O%;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迂徙的鸟类。在中国湿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鸟类唯一的越冬地或迂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

三:湿地正在发生什么?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但由于人民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很少,忽视了湿地的功能和效益,造成对湿地的盲目开发,大面积湿地退化和消失,野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湿地资源正在逐渐的丧失和破坏,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是一个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 间国际条约,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正式通过。《湿地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来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到目前为止已有122个国家成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为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促进湿地保护,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我们不能没有湿地什么是湿地?

湿地就是清波荡漾的河流、烟波浩瀚的湖泊、金黄无垠的稻由、野生动物聚集的沼泽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我们不能没有湿地。湿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可以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放出,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湿地所拥有的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便周围地区的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湿地植被可以完全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势较低氏的沿海地区,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蓄水层的水是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与地下水互为保存和补 充;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生活在湿地中,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湿地植物能够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说,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4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60处,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目前,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东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己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湿地持续的开发利用,使湿地面积迅速减少,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据估计,有40%的重要湿地受到中等和严重威胁,而且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湿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坏,许多湿地物种、景观、生态功能正逐渐消失,有的已经完全丧失了湿地的功能。目前,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仍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合理保护利用湿地已是我们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建龙说,人口增加与人类活动的加剧是现在湿地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50年代至70年代的围湖、围海、造田,使长江中下游地区丧失湖泊12000平方公里;洞庭湖和鄱阳湖因农业开发缩小三分之一,洪湖缩小42%洪湖70年代前有水禽112种和5个亚种,其中一、二类保护珍禽15种,70年代后8种珍禽不再出现,鱼类种类由40年代的100余种下降到50余种,鱼类产量下降并小型化,水生植被由1961年的92种下降到80年代的68种,水生植被生物量也有大幅度的减少。青海湖区建国以来人口增加了4倍,环湖区开垦20万公顷湿地,湿地灌木被砍伐殆尽,原生植物惨遭破坏,加之过度捕捞,鱼类种类和数量锐减,已有34种野生动物不见其踪迹,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40多年来,我国沿海已累计丧失湿地219万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的50%。全国围垦湖泊面积已达130万公顷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

此外,过度放牧和荒漠化严重也会破坏湿地植被和环境,现在有很多湿地的实际载畜量为理论承载容量的数倍,鼠、虫害日益严重,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导致湿地面积急剧缩小。

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影响正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迅速增大。我国湖泊己有三分之二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质不断恶化,破坏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气候干旱与水资源浪费,使湖泊面积不断萎缩,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

对此,有关人士呼吁,必须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湿地调查与监测工作,实施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规范与湿地保护利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五: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湿地正在面临严重的威胁,我们不能让宝贵的湿地资源丧失,不能让美丽的鸟儿失去家园,保护湿地是全社会的责任。

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为环境保护做些事情。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美丽的家园。

爱护湿地,爱护森林,爱护鸟类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学到的知识告诉自己的父母、亲戚和周围的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湿地和环境。

一、水资源评价范围

会仙岩溶湿地水系统构成复杂,涉及范围广。本次选择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开展湿地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包括清水江流域、睦洞湖、分水塘、莲塘和秦塘湿地等,具体范围为:西部以太平河(相思江)、会仙河为界,北部以地表分水岭(也是地下水分水岭)为界,东部以良丰江为界,南部按地表分水岭圈定。由此圈定的水资源评价区总面积为18606km2。

二、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

本次湿地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在湿地水文地质遥感解译与地面区域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湿地已有的主要水文站的长期水文观测资料,并在核心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段(包括岩溶泉口、岩溶地下河出口、河流控制性断面),建立湿地生态水文与水资源观测站(网)(长期或短期)(见图3-12),开展定期的水位观测与测流,并由此厘定水资源评价的各项参数。

湿地水资源结构由水资源输入、输出和结构性蓄(持)水、生态需水等主要部分组成。湿地的水资源状态取决于湿地水的输入(补给)与输出两大因素之间的平衡。水文过程稳定、生态保持良好的湿地,其水的输入(补给)与输出应该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水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的湿地处于演进状态,水域面积逐年扩大,地表、地下水位逐步升高,湿地生态逐步改良;相反,湿地水域面积逐步缩小,生态环境将逐步退化,直至衰竭。

会仙岩溶湿地地表、地下水文结构极端复杂,加上湿地区内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包括修建储(引)水工程、泄洪导流渠道、耕地和鱼塘占用湿地及作物耗水与人畜用水等)改变了地形、地貌和水文结构及水量的均衡关系,使其水资源的结构十分复杂。按照2006年至2008年对湿地的调查结果,其核心区水资源结构可以概括成如图3-34所示。湿地水资源量评价采用如下计算方法: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式中:Wo为湿地水资源输出量,包括湿地输出的水径流总量(Wso,Wgo)和湿地水面蒸发量We等;Wi为湿地水资源输入量,包括大气降水Wp,会仙河等外源水补给Wi外,青狮潭补水Wi青等;Weq为湿地生态需水量(可利用水资源量),包括工农业用水W用和生态需水Weq等。

图3-34 会仙岩溶湿地水资源结构模式

1水资源输入

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水资源输入主要是大气降水,其次是核心区外围外源水补给和青狮潭水库补水三大部分。

(1)大气降水

会仙岩溶湿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地处广西多雨地带的桂北暴雨中心南缘,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951~2008年)为18904mm,年平均最大降雨量为24527mm,年平均最少降雨量为13133mm。按照水资源评价区总面积18606km2计算,大气降水总量Wp为351727824m3。

(2)青狮潭水库补水

青狮潭水库对会仙岩溶湿地的补水主要通过北部青狮潭水库西干渠马面支渠及其众多分支渠道实施补水。补水主要用于湿地分布区内的农田灌溉,部分成为鱼塘用水或湿地的生态需水。

马面支渠系青狮潭水库西干渠的主要支渠,次一级分支渠道可及整个湿地,包括四塘乡峨底—全洞—西官庄的清水江流域,会仙镇督龙—马面—莲塘、秦村、芬塘和会仙以西等地。但是,由于青狮潭水库西干渠马面支渠补水流量有限,尤其是农忙季节还需要与其他地区分享西干渠的水资源,因此,马面支渠属于管制性补水,农忙季节(每年4~10月)实际的补水天数平均每月不足15天,加上渠道上段沿线渗漏和分流,农忙季节补水实际只能到达督龙一带,在峨底-督龙渠段通过多个出口(或次一级渠道)排向湿地,但补水量并不稳定;而督龙以南、以西、以东的陡门、马面、会仙和莫家等地的渠道长期无水补给而处于废弃状态,部分渠段已遭受严重受破坏。

根据2006~2007年对区内青狮潭西干渠对湿地补水的调查和不定期测量结果(表3-15),选择渠道进入湿地核心区入口附近的四塘峨底隧道旁、赵家南部的流量测量结果,计算的渠道年平均补水流量为0805m3/s,每年为湿地补水天数按照农忙季节平均107天、农闲季节平均151天,计算青狮潭水库对湿地的补水总量为: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表3-15 青狮潭水库西干渠马面支渠流量实测

(3)南部驾桥岭碎屑岩山区外源水补给

会仙岩溶湿地外源水输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太平河通过清水江入相思江的过境洪水,另一部分为会仙河通过睦洞湖的过境洪水及枯季的引水。过境洪水在短期内会再次排出湿地。本次水资源评价中所指的外源水是指来源于西南面会仙河,通过拦河坝和引水渠道补给湿地的水资源量。

会仙河发源于驾桥岭背斜北部,临桂县六塘乡小江附近,源头建有小江车计岭水库、小江水库等。会仙河从临桂六塘乡广洞、会仙镇干上进入会仙岩溶湿地平坦的峰林平原区后,河流坡度小,河流呈九曲十八弯的形态穿越湿地西部边缘于四塘乡江头附近汇入相思江。由于地势平坦,洪水季节会仙河泛滥,大量洪水通过低洼沟谷排向会仙湿地的腹部,包括睦洞湖、分水塘、渣塘底和莲塘等,使会仙湿地成为会仙河实际的泄洪区;平、枯水季节,由于会仙河水位较低,河水不能自流到湿地,但当地群众在河道内建设有梯级的拦河堤坝,或提高水位并沿泄洪低洼沟溪修建渠道引水,或蓄水并修建提灌站(或临时抽水站)提水后通过渠道引水,主要灌溉会仙河右岸的湿地内耕地或补给鱼塘用水,部分盈余水通过渠道补给湿地。从会仙镇同助(下贝)至高桥的会仙河段,共建有13座拦河坝、4个提灌站和相关灌溉渠道、13条引水渠道(直接从会仙河拦河引水)和1条古运河(洪水季节洪水倒灌入湿地)(表3-16),还有更多的临时性抽水设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会仙河也是会仙岩溶湿地的重要补给水源。

表3-16 会仙河拦河坝、提灌站和引水渠道

续表

以上众多的水利工程,大部分首先是用于农田灌溉、鱼塘用水和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季节即便有盈余的水间接补给湿地,补给水量也十分有限,但雨季洪水泛滥短时间补给湿地的泄洪水量比较大。其中一年大部分时间能直接补给湿地的引水渠道仅有17号、18号、21号、25号和26号等少数引水渠道。本次仅对位于睦洞七星码头(来源于蒋家、新村附近拦河坝附近的17号、18号和20号引水渠道)、山尾西部会锦公路与会仙引水渠道交汇点(来源于会仙、下堽贝拦河坝附近的21号、25号引水渠道)和潘家西会锦公路与九图-潘家(来源于干上附近的26号引水渠道)渠道断面进行了不定期水文观测。测流结果见表3-17。

表3-17 会仙河引水渠道流量测量结果

续表

由此计算出的各渠道对湿地的直接补给水量如下:

1)睦洞七星码头会仙河引水渠道:年平均流量0035m3/s,年补给水资源总量为:0035(m3/s)×365(d)×24(h/d)×60(min/h)×60(s/min)=1103760m3。

2)下堽贝-会仙-大源头引水渠道(图3-35)年补给水资源总量(采用分时段计算方法)为7147823m3。

图3-35 下堽贝-会仙-大源头引水渠道2007年流量曲线

3)会仙九图-潘家引水渠道(图3-36)年补给水资源总量(采用分时段计算方法)为15912346m3。

图3-36 会仙九图-潘家引水渠道2007年流量曲线

以上各引水渠道对湿地的直接水资源年补给总量(未包括其他引水渠农田灌溉水间接补给湿地和洪水泛滥补给湿地的水资源)Wi外为24163929m3。

2水资源输出

主要包括湿地水输出(径流总量)和蒸发等。

湿地核心区的河流输出口众多,虽然在本次研究中对一些主要河流、水点进行了观测和测流(图3-37),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水文监测站,缺乏系统的水文实测资料。因此,其水资源输出(即排出湿地核心区的水径流)总量W径依据位于湿地边缘的良丰水文站和凤凰水文站的流量测量资料推算为182008705m3。

图3-37 清水河睦洞河流量曲线

湿地核心区的水资源蒸发主要是指河流、湖泊、沼泽、鱼塘和水田的水面蒸发。本次水资源评价将土壤和植被的叶面水分蒸发作为湿地生态需水来考虑,不列入蒸发量的计算中。对岩溶地区,由于降水快速入渗补给地下,其蒸发量在本次研究中也不纳入评价中。因此,湿地核心区蒸发总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式中:We为湿地核心区蒸发总量;Sw为湿地核心区水域总面积(包括河流、湖泊、沼泽、鱼塘和水田的总面积);Ve为单位年平均蒸发量(本次采用15697mm)。

2007~2008年采用了以遥感计算机分类为主、配合实地路线调查和点上验证的方法,对会仙湿地核心区内各类湿地现状与面积进行了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11月湿地核心区水域总面积为582km2(表3-18)。

表3-18 2006年11月会仙湿地核心区各类湿地遥感调查统计

根据以上数据,采用公式(3-5)计算的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蒸发总量为91356540m3。

由此计算的湿地核心区水资源输出总量为273365245m3。

3湿地工农业用水需求分析

会仙岩溶湿地工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几个方面。根据桂林市社会统计资料[6]和前人对桂林市附近地区需(用)水现状的调查、统计和研究[7],对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的用水分析如下:

1)生活用水: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人口约5万,其中乡镇非农业人口约7000人。根据桂林市社会统计资料[6],2009年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按照32796L/d计算,农村人均生活用水按照1245L/d计算,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内年生活用水总量为27919653m3。但是,区内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在雁山的校区内学生、教职员工的生活用水未统计在内。校园生活用水需求及其对湿地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价。

2)城镇工业用水: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的工业主要有临桂县工业集中区,其余为位于各乡(镇)城区的乡镇企业。2008年区内工业总产值估计大约为8亿元左右。按照桂林市300m3/万元的城镇工业用水定额计算,区内的城镇工业用水总量约为24000000m3。

3)农业用水:临桂县是广西桂林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区,会仙岩溶湿地又是临桂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农产品类型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果林产业等。涉及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水田、旱地(水浇地,含菜地)、鱼塘与养殖场、林地、果园等。根据2006年对湿地核心区农业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的统计结果,结合对桂林市周边地区不同农业种植、养殖类型的农业用水指标的统计分析,对区内各类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总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3-19。

表3-19 2006年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农业遥感调查统计及用水需求分析

以上3项的湿地用水总量W用为90000533m3。

4湿地生态需水和水资源评价

除上述湿地用水(包括部分为生态需水)外,湿地的生态需水还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可称为湿地的直接生态需水):

1)湿地植物,包括湿地内各类湿生植物、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群落,生长所需要的水资源量。此类需水包括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理需水(植物茎流量)、叶面蒸腾水分等。

2)湿地的畜、禽生活需水。

3)湿地土壤持水,尤其是沼泽地土壤维持饱水状态所需要的水资源量。

4)保持湿地当前水位、面积所需要的水资源输入。

鉴于会仙岩溶湿地植物和动物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复杂性、土壤结构的复杂性,本次调查尚难以查清上述湿地直接生态需水的详细需求,因此,将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内上述直接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进行简化,即将其多项需水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直接生态需水进行统一考虑,即假定当前湿地的生态现状为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以此来计算当前湿地核心区的当前直接生态需水量。

根据上述对湿地核心区水资源结构的分析,按公式(3-4)可以列出如下湿地核心区目前可直接用于生态用水的总量Weq计算公式: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当湿地可利用水资源量少于湿地生态需水时,湿地处于退化状态,湿地的水域面积将逐步减小,湿地地表、地下水位逐步下降,湿地植物与动物的栖息地压缩,生态逐步退化;当湿地可利用水资源量大于湿地生态需水时,湿地处于演进状态,湿地水域面积稳步增加,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但是,事实上当前湿地是处于逐步退化,即水资源供需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湿地的生态补水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湿地不同地区的水位(地表、地下水位)并不完全一致。在湿地核心区中央,如分水塘、睦洞湖,地表、地下水位比较高,一般枯水季节在海拔1490m左右,水深03~07m,丰水季节水位在海拔1500m左右,洪峰水位甚至可达1510m左右;而在湿地的东、西相思江河谷和良丰江河谷,枯水季节地下水位通常在海拔1470m以下,地表水位在海拔1480左右,洪峰水位可达1500m左右。但总体来看,湿地的枯水与丰水季节的水位平均存在1~2m的水位差。如果将现有湖泊(含沼泽地)常年水位提高1m,使湿地逐步恢复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状态,则所需要再增加的湿地水资源量(湿地持水量)为: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式中:H为湿地水位增加值,m;Wr为湿地需要增加的持水总量,m3;S为湿地水域面积,m2。

S采用2006年卫星资料,通过遥感调查分析获取的面积(不含水田)29180457m2。由于水深增加后水域面积相应增大,需乘以13的系数。由上述公式计算的Wr结果为379345941m3。如果再考虑湿地今后植物增加和畜禽总量增加的生态需水以及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在雁山校区内的学生、教职员工的生活用水等,湿地缺水现象将更加明显。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恢复湿地生态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会仙岩溶湿地的水文地质结构、湿地演化历史和水文时空变化特点,其生态补水措施以分段建坝蓄洪为主要手段,其次有引外源水(主要是青狮潭西干渠补水)、跨建渠道、跨河流引水(引太平水补清水江)等几种方案。此外,生态水系统修复措施还包括湿地外围汇水区的生态环境修复(重点是植被恢复及植被结构改良、上游建补水蓄水工程(水库))等。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鹤类等水禽为主体的珍惜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中心位置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的扎龙乡。它占地面积21万公顷,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善、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完整保留下许多古老物种,是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是众多鸟类和珍惜水禽理想的栖息繁殖地和许多跨国飞行鸟类的重要“驿站”。辽阔的地域,原始的湿地景观,丰富的鸟类资源,距离城市较近的优势已为世人瞩目。

扎龙为我国建立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区内鸟类248种,主要保护的是鹤类,世界分布15种鹤,在扎龙可见到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头鹤、蓑羽鹤、灰鹤6种,故有“鹤乡”之称 。

其中四种为繁殖鸟,全世界现存丹顶鹤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173%。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35种,一级有丹顶鹤、白枕鹤、白琵鹭等。沼泽边缘和临近农田常见到大鸨。除丰富的鸟资源外,还有20种兽类,包括狼、赤狐、狍、獾和黄羊等;两栖类四种,有中国林蛙、黑斜线蛙、列斑雨蛙、花嘴蟾蜍;爬行动物有3种,包括蜥蜴、淡水龟等;水生鱼类40种,鲫鱼最为丰富。

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里的鸟飞起来铺天盖地,苍鹭、草鹭在沼泽上伫立,远远望去像玉米茬子一样密密麻麻,雁鸭多得数不清,每年在这里繁殖的鸟类为数万只。在这里成千上万只的鸥、鹭等鸟类在天空翱翔,成群结队的水禽在湖中嬉戏。清澈的溪流泛起团团银光,摇曳的芦缨、茂密的苇塘在微风中奏响大自然瑰丽的乐章。

在扎龙湿地可以领略到爱情专一的丹顶鹤独特的求爱方式,那“一鸣九臬,声闻于天”的男高音,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当原野上响起互诉柔肠百转的“男女声二重唱”时,那是它们为初恋成功而发自内心的喜悦。等到一对喜结良缘的丹顶鹤在大自然的礼堂中举行婚礼舞会时,那轻快而优美的“双人舞”让人间最优秀的舞蹈家也为之逊色。

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湿地及国家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等野生动物。横跨二区四县,该湿地是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弱碱性淡水沼泽区,由许多小型浅水湖泊和广阔的草甸、草原组成。沼泽地最大水深075米,湖泊最大水深达5米。该区生息繁衍着鱼类有46种,昆虫类达277种,鸟类260种,兽类21种。其中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闺秀鹤、白鹤和灰鹤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每年4月~5月份约200余只丹顶鹤及其他水禽来此处栖息繁衍,白鹤数量近1000只,来此栖息逗留后继续北迁至俄罗斯境内;为迁徙性停息鸟。芦苇沼泽和塔头苔草是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芦苇高达1~3米,人类难以进入,为这些珍贵水禽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条件。野生经济鸟类每年繁殖数量达10万只以上。 扎龙湿地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克钦湖、仙鹤湖、龙湖、南山湖等大多水面2000亩以上。湿地中各个弯弯曲曲的长短河道连通各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宛如九曲回肠的亮线串起一颗明珠,衬托上翠绿的植被,景色十分壮观。夏季丰水期,河水出槽,湖泊外溢,可形成方圆数百公里的明镜水面。当您荡起一叶小舟,轻摇双浆,清澈的湖水拖出的一个斑斓的水上世界。随着您双浆的起浮,片片浮萍撩起点点玉珠,在阳光下放射出迷人的光彩。亭亭玉立的莲花像含羞的少女一样簇拥在您的身边。

扎龙湿地有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随风摇摆的芦苇荡。当您登上望鹤楼凭栏远眺,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地平线,随风荡漾的绿色波涛雄浑坦荡,极有气势地向天际涌去,又向您涌来。纵横交错的港汊河道把万顷芦苇荡点缀得生机盎然。 头顶红冠、修颈长腿、步履轻盈、优雅多姿的丹顶鹤在中国又被称为“仙鹤”,是吉祥、优雅多姿的丹顶鹤在中国又被称为“仙鹤”,是吉祥、尊贵和长寿的象征。丹顶鹤头顶呈乐红色,体长12米左右,为大型涉禽。由于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世界仅存2200只左右,人工饲养400多只,属濒危物种。丹顶鹤主要栖息于沼泽地,以较高挺水植物为隐蔽条件。食为种子、草根、昆虫及鱼虾贝类。

丹顶鹤在中国的主要繁殖地为东北地区,其中又以齐齐哈尔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基地;越冬则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盐城和江西鄱阳湖的两个自然保护区。性成熟期为3年,每年4~5产卵1~2枚。繁殖地在中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蒙古等国。每年11月南迁越冬,来年3月又北上繁殖地。扎龙保护区有野生丹顶鹤350多只,人工繁殖驯养约60只。

鹤是环境的“指示钟”,是考评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鹤类繁殖的首要条件是宁静和安全的湿地环境,湿地一旦被破坏消失后,鹤类的数量会迅速减少甚至绝迹,因而每块湿地都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晴雨表。一个国家健全的水域系统会使其所有邻国的生态系统受益,而不论这些湿地位于世界哪一个国家。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鹤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世界生态平衡,更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扎龙湿地自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共接待国际鹤类基金会、世界自然协会、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世界野生生动基金会等国际性组织和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等4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及国内150余万人次的鸟类学者、生态学者和大自然的爱好者及游客考察研究、教学实习、参观游览。 扎龙湿地中的“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长8公里,宽9公里,面积1550公顷,包括:

1、榆树岗,观鸟者可以接待处听情况介绍,看有关扎龙自然保护区和鹤的录象**,登望鹤楼远眺鹤类等水禽赖以栖息繁殖的湿地景观,及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

2、龙泡子(扎龙南湖)大泡子(扎龙北湖)、西沟子(系自然河道)和扎龙养鱼池,观鸟者可以明水水面观察到众多的雁鸭类、秧鸡类、鸥类等游禽及在近水草甸栖息的小涉禽。

3、九间房、大场子,为芦草沼泽景观,观鸟者可以观赏到鹭类、鹮类的群巢区和鹤、鹳等涉禽及沼泽猛禽。

4、土木克西岗,可看到大量农田居民区鸟类。

5、扎龙苗圃及其毗邻草甸草原,可观察到林栖鸟类和草原旷野鸟类及大鸨、蓑羽鹤等。在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里,游客可观保护区和鹤的录象**,登楼凭眺湿地景观,参观养殖场,在苗圃和林场内,可观察到林栖鸟类和草原旷野鸟。 1976年由省林业厅开始筹建,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成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 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999~2002年,扎龙湿地及其水源补给地乌裕尔河和双阳河流域遇到大旱,至2000年湿地发生大火灾,延续十几日的大火将芦苇连根燃烧,几乎摧毁了扎龙湿地的生态系统,70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只剩130平方公里有水,湿地几乎覆没。 2001年,在国家水利部指导下,省水利厅、齐齐哈尔市水务局和水利部松辽流域水利委员会发挥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筹措资金,启动扎龙湿地应急调水工程,当年就向扎龙湿地补水3500万立方米,保住了仍在萎缩的130平方公里湿地。

继2001年向扎龙湿地补水3500万立方米后,投资700万元的扎龙湿地调水工程于2002年4月竣工,2002年全年又向扎龙湿地补水35亿立方米。2001~2007年7年以来,国家已累计向扎龙湿地补水11亿立方米。

扎龙湿地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种群数量增加,其中现已列入全球濒危种类的野生丹顶鹤更是由建区时的150只增加到400余只(2010年数据统计),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3643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随机推荐

  • 这个妮维雅产品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

    smooth sensation丝滑莹亮润肤乳液for irresistibly smooth skin无法抗拒的光滑皮肤smoothes softens tones 光滑,柔软,亮丽with ginkgo,shea,butter and

    2024-04-15
    62000
  • 妮维雅精华露和精华水哪个更好

    妮维雅精华露更好。因为富含多种修复精华液,接触肌肤即幻化成晶莹水珠,迅速渗透至肌肤底层,感觉清凉不油腻。深层补水的同时能够提供肌肤必要的营养成分,滋养并修复受损肌肤,加固肌肤天然防御能力。而精华水:精华水介于普通清洁化妆水和精华之间。与普通

    2024-04-15
    61200
  • nivea防晒霜怎么样_妮维雅防晒霜怎么样

    妮维雅nivea防晒霜是一款来自德国的护肤品牌,这款新防晒霜同系列防晒产品区别也会比较明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效果好不好!我点评这款和一直卖的妮维雅经典防晒乳有什么区别虽然两款质地很相似,但这一款的防晒指数更高,SPF50 P

    2024-04-15
    49300
  • 《妮维雅100年呵护肌肤》在办100年诞辰答题活动赢奖金吗?10658880是什么信息台?

    10658880是中国移动12580提供的消费资讯类彩信杂志服务《12580生活播报》,由7种不同内容定位的刊物组成:财富生活、去处活地图等。订制:发送98到10658880或拨打12580开通退订:发送QX98到10658880或发送00

    2024-04-15
    57000
  • 精华液精华水先用哪个

    先用精华水再用精华液,精华水和精华液虽然都属于精华,但二者的功效是不一样的,要说效果还是精华液的效果比较好一些,精华水是不能够代替精华液使用的。精华水比普通化妆水和爽肤水营养成分要高一些,它能够改善干燥的皮肤状态,让肌肤变得更加细腻,充满活

    2024-04-15
    41700
  • 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怎么样?怎么用?

    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主打提亮保湿补水温和修护,那么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怎么样?怎么用?带着这些疑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的全面分析,了解它的更多性能,帮你解决更多的困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来看看吧!

    2024-04-15
    44300
  • 小苍兰洗发水是国产的吗

    大家都在问小苍兰魔香洗发水从哪进口的?2个回答3243阅读用户6819128269862022-03-12•Ta已获得425赞同关注小苍兰魔香洗发水不是进口的,是国产品牌,它里面含有八种植物成分萃取,没有任何刺激成分,对头发滋养更加深入,头

    2024-04-15
    413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