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泰州市经济研究主任程起瑞老先生曾写过《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历程》一文,详细描述了泰州升地的始末。
因版权问题,笔者这里总结一下大致内容。首先,江北沿江三州,扬,通,泰是 历史 自然形成三个中心城市,其次苏北部分行政管辖区域过大,不利于协调发展。最后泰州具备升地的内在条件和诉求。
笔者认为,任何城市的形成,发展,以及定位都是和时代相适应。尽管“老扬州”在80年代末工农业产值高居全省前三,但总得来说还是属于大而不强,80年代正是江北沿江内生经济的黄金期,往后几十年至今,“苏中”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布局正是这个时候形成。不但,扬,通,泰都各自有自己的强势产业,就连盐城都出现了“森达皮鞋”“燕舞收录机”这样的响彻大江南北的品牌。
泰州升地既有内因,亦有外力推动,费孝通先生一度支持发展中小城镇的路线,对于泰州的诉求也持肯定态度。笔者作为扬州人并不希望扬泰分家。但客观说,80年代泰州的诉求有其合理性,甚至比其他已经升地的城市更具备条件。站在当年的角度,确实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扬泰分拆对促进苏中城市化进程,迅速拉动泰州地区城镇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来看这把剑的弊端,于泰州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两地分家的结果也就是苏中地区多了一个工业还不错的强市,从广义市(地级)看,2020年扬,泰GDP分列全国35位,42位。咋一看还说的过去。但是在看狭义市(市区),泰州可能要排到70靠后,扬州上下波动不大。
泰州重演了当年的“ 历史 ”,小马拉大车,甚至比扬州当年更为突出。扬泰市区的差距在分家后反而扩大了。很多人只看广义市数据,却忽略了城市的本质。在解放初城市化极低的背景下,广义市的数据几乎等同狭义市,因为农村比重太大。而到了2020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出现,让广义市这个“伪城市”显得格外尴尬。相隔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城市本质是各自独立,各自发展而不会共享资源的。这就导致首位度低,基础薄弱的泰州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比肩扬州的效果,也没有在黄金20年迅速吸纳人口,壮大成一个起码和扬州相近的三线强。更要命的是泰州市区的格局非常奇葩,尽管是平原地区,泰州的三个区都不在一起,海陵区就像放风筝一根拉着高港,一根拉着姜堰(泰县)。一心二用,离海陵远的高港区,拉的最用心,离海陵近一脉相承的姜堰却不上心。就在这样的牵拉中泰州的时间一点点浪费。但是能说泰州做的不对吗?发展高港是必然,没有港口,泰州升地的硬件条件就不足,然而高港前身是泰兴三镇,用三镇撑起一个区又一个小马拉大车,而且还是距离主城极远。回顾泰州升地,从最初的众志成城,到发现升地后能级不足,区位缺陷不得不硬推着走,姜堰如果在海陵南边一切又不一样。事实无法改变,随着棚改结束,城市化后期。泰州根本无法融合姜堰和高港。泰州市区实质就是一个中等城市和一个小城市,一个强镇的集合。尽管工业发展可圈可点,可是实际上泰州的工业并不比扬州强多少。大抵还是依赖下辖县市的优势,比如泰兴,靖江的财政已经大于扬州三个县市之和。这还没算上兴化。如果两者和扬州高宝两县市对调,那就更不用比了。
再次回顾当年,扬泰分家真的只是小马拉大车?同时期,南通,盐城,淮安其实都存在一样的情况,拆分扬州的内因是泰州足够强,另一个层面也缓解了省会的压力。尽管大而不强,总量压在省会头上到底不是太好看。就像没有分家的南通尽管人均和常州差距不小,依然在政策和地位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
分家的弊端泰州上面已经讲了个大概,对于扬州本身,首先丧失了广大的腹地人口,底子最差的里下河三县,扬州分到了两个,而且距离市区相当远,泰州分到了人口最多的兴化,地理距离较近。沿江县市,泰州分到了曾经总量江北第一的泰兴,人均江北第一的靖江。一来一去,扬州元气大伤,之前笔者曾经谈过,分家之前扬州还特意把工业往泰州布局的事,现在看还得亏分的及时。
在交通上,分家后,扬州丧失了正在建设的江阴大桥这一过江通道。这也是江苏沟通南北最繁忙的通道。扬泰两市在高速公路的布局上针锋相对,不但让江都东部地区成为了牺牲品。也让泰州自己的姜堰区被两条高速公路阻隔。
在经济发展上,无论工业还是商业,两地似乎都在唱对台,扬州来一个一个康师傅,泰州就投一个统一,扬州搞上汽大众生产基地,泰州就搞长城 汽车 ,造船,两地都搞,建筑业两地也不弱,化工,制药,机床,电竞,物流,不管发展如何,总之对方有的我起码不说一样好,起码不能少。
在高铁时代的博弈尤为明显,站点,走向,明明能双赢却还是要搞的互相不开心。就连一个机场都别开生面,扬州泰州机场,拍照片都有意避开对方元素也算是奇观。
如果两地不分家呢?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地的县级市发展一定不会受影响,甚至可能会更好。扬州可能会摸到二线的门槛,泰州唯一牺牲的则只是海陵的野望,甚至对于泰州(海陵)而言,不升地反而更加集中精力打造主城,不至于被人诟病加强县,起码是精致的强县。当然也许也还差不多。 历史 是螺旋式发展前进的,当年的城市格局未必适应如今的时代,扬泰或许有一天又成为一家人。
《九州幻想》为中国七位较有影响力的奇幻作家们创造的一个幻想平台。
七位作家分别是:遥控(SHAKESPACE)潘海天(大角) 今何在 水泡 江南 斩鞍 多事
这个写作计划在读者特别是学生人群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又有大量知名奇幻作家加入或者客串入该写作计划。后成为中国幻想文学的又一本杰出刊物,并经常性的不定期将杂志中的部分文章集结成书出版目。
前出版的单行本刊物有:
江南:《缥缈录I》《缥缈录II》《缥缈录III》《缥缈录IV 》《缥缈录V》《缥缈录VI》
今何在:《羽传说》《海上牧云记》
大角:《白雀神龟》《铁浮图》《死者夜谈》
萧如瑟:《斛珠夫人》
斩鞍:《朱颜记》《秋林箭》
唐缺:《英雄》
九州创办史
最初九州的部分在《奇幻世界》刊载过一段时间,后与《奇幻世界》分开,由江南、潘海天、今何在创刊于2005年夏发行了两期试刊号后,从2005年九月正式发售,每月一期。
2007年,九州创始人之一的江南,与另两位创始人今何在、潘海天,因在理念上产生分歧,江南离开《九州幻想》杂志,而创办《幻想1+1》(后改为《幻想纵横》)。九州幻想由潘海天、今何在编辑,继续发行。
2008年九州幻想杂志出版出现新的变化,与国内某著名游戏开发商合作,归属于其旗下的纵横中文网,之前九州幻想的所有内容都有可能在上面看到。
我们期待,在经历风雨之后,九州将有更辉煌的未来。
九州创始时的宣传文章
身为作者,总有一种宏愿,有生之年,要书绘一幅庞大的画卷。但凭一人之力,穷尽百年,又如何写得完心中无尽想象。
于是,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方式:创造世界。
2002年1月,一个邀人同写同一故事的贴子发表在清韵的天马行空论坛上,发起者没有想到,这变成了一次宇宙大爆发的开始。
最初只是一个小型的接龙计划,但随后越来越多作者的卷入,最终他们决定把它变成一个大型奇幻世界,用来提供给更多的作者使用,使大家的作品能得以相互呼应,使这个世界能够不断的真实与丰富下去。
最初这个世界并不叫“九州”,为了确定世界的名字,为了争执它该是白皮肤还是黄皮肤,经历了无数次大战役,最终,2003年4月,九州正式定名,九州论坛开创,开始讨论设定和召作者加盟。目前参与过九州创作的作者阵容,几乎可以构成一支网络皇马般的梦之队。吸引这么多人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个联合开创世界的梦想。
想象一下所有的故事能互相呼应,独立成章的作品合起来就是鸿篇巨制。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舞动,折射出他每一个棱角的光芒。看着这个世界在一砂一叶的累积中渐渐成形,这是多么令人幸福的事情。
有着详细资料与设定的幻想世界,西方有知名的“龙与地下城”(D&D)系统。在这个世界设定上产生了经典名著《龙枪编年史》,游戏《魔法门》《英雄无敌》等著名系列,《魔法风云会》(万智牌)卡牌游戏,以及**影视作品无数。已成为西方幻想文化的代表之一。但在东方,尤其是中国,却一直没有一个真正设定严谨资料共享的幻想世界,大家各自为战的创作了无数故事,却如雨落平湖,击出一点涟漪便消失无踪了。或者新新封神榜,新新西游记,新新八仙,新新哪吒闹海,把古代神话一遍遍翻炒,直到面目全非索然无味。我们失去想象力和创新力了么?
总要有人来做些什么。为了东方幻想文化的尊严也好,为了孩童般天真的虚妄也好。
九州,是一个梦想。是天空里的第一滴水,我们希望它能变成海洋。
九州资料
·创世传说
最初的远古,世界只有混沌,无数最基本的粒子漫无边际地飘荡在混沌的海洋中,没有方向,没有边界,也没有时间。粒子间凝聚和排斥的力量使混沌内部产生了运动。当运动逐渐成为趋势后,混沌被某一个偶然的搅动打破了。这个搅动只是那些粒子偶然出现的有序排列,奇妙的图纹隐现在混沌中,有序的排列组合第一次出现。这就是第一个微弱的意识。
意识的特性将可延续的、可积累的认知阶段当做是真实的,那一段时间中意识的活动称为“醒”;将断断续续的、不积累的那一段当做是虚幻的,那一段时间中的意识活动称为“梦”。第一个意识进入了断续的梦境。梦境中的意识不断地加强自己,对抗重新归于混沌的凝聚力量。当这个意识强大到足以辨别自己的时候,它忽然从梦幻里醒来,开始认识所处的世界。这个意识发现周围的世界竟然不是它的梦而仅仅是混沌。有序的梦境与它所存在的混沌的世界存在强烈的反差,使得这个意识产生了创造的愿望。
这个意识被称为世界的第一个主神墟。精神产生于物质的运动组合,反过来试图改变混沌的无序,而物质趋向混沌的力量阻碍着这一变化。在墟试图分裂混沌去创造的时候,凝聚混沌的力量开始作用,从而产生了对应概念上的主神荒。荒代表无所不在的强大凝聚力,可是它没有意识,荒也就是混沌的物质本身。墟是精神的主神,荒是物质的主神。
墟不允许荒破坏它的创造,于是将它全部的精神凝聚起一个强大的精神体——也就是第一个次神“盘古”——奋力撞击在混沌的中心,从而导致整个混沌产生空前绝后的大爆炸。荒的一部分身体被震碎为尘埃,它的主体却用凝聚力牢牢地抓住周围的身体碎片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大地的球体。而盘古在撞击中完全粉碎,它精神的碎片化成无数星辰瞬间飞出了混沌,却被凝聚的力量抓在荒的周围。星辰的精神也成为第二批有独立意识的次神。
时间,从这一刻开始了。
·地理总论
在无边海洋中,有着诸多大陆,其中有一块文明繁荣的区域,生活着不同的种族。
古代人族建立、由部族联盟所转化的那个古老晁帝国,曾把他们所探知的已知世界分成殇、瀚、宁、澜、越、宛、雷、云、中九个州,虽然这一大国早已消亡,但九州的区域却一直留了下来。
因对苍茫大地认识的有限,他们按环内海文明的中心点把这区域分为北陆,东陆和西陆。环绕大陆的是被统称为浩瀚洋的广大水域。同时,浩瀚洋在邻近大陆的各处浅海也有不同的名称。陆地之间是三个较浅的内海,分别称为涣海,潍海和滁潦海。
在对陆地和海洋测量中,长度单位为里和步,高度单位为尺,面积单位为拓(百平方里)。
东陆约为五十四万拓,北陆约为三十六万拓,西陆大约二十五万拓。 (目前设定一九州里与一华里同,一拓为100平方里等于现实中25平方公里,九州总面积不含地中三海约为一百一十五万拓约为三千万平方公里,包括地中三海约为四千万平方公里)
东陆最高的山脉为雷眼山脉,位于东陆中南部,东西向。雷眼山脉以北的大陆被称为中州,因为那里是文明世界的地理大圆中心。南面称为越州。中州东面的那一部分大陆称为澜州,因为那里是所有大陆的最东端。雷眼山脉西尽,西南和西北两个海湾在东陆的西部划出了宛州,由大江与西陆分开。
北陆最东面称为宁州,名字来源于当地部族的各种祭祀。宁州北面是乌扬大江和江北几乎无法飞越的高耸雪山,仅在西北面由狭长的地峡和瀚州相连,瀚州有广阔平原。瀚西面是殇州,两者间是北陆最高的蛮古山脉。
西陆中部是被称为沉沙海的海湾,其北是云州,因此沉沙海南方的雷州是一片长年绿色的温暖土地。两州面积近似。
·天文简要
九州所在的苍茫世界是一个球面,然而这个球面有些不同寻常,因为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人们可以向西一直走回东方,大地几乎是无限伸展的。你不回头,就永远回不到起点,前方是永远的长路。九州的大地对其上的生物来说几乎是无限广大的。
当九州上的人们抬头仰望天空,在白昼,他们会看见太阳,但不仅仅是太阳,其他除了谷玄之外的双月及九主星就会按当时力量的不同时隐时现,在昼夜都是这样。各星辰散发着独特色彩的光辉,因为不同主星的影响,所以九州的天空并不总是蓝或白色的,当人们看到幻化的天色和主星们的明暗光晕形状,他们会知道星辰力可能又给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或许是雨季,或许是风暴,或许是一个气候宜和,安定繁育的时代。
而在夜晚,当谷玄主宰了天空,诸星云的光芒被吸收减弱,除了主星们仍有巨大的飘逸光晕之外,其他星云(星象、星环和星簇)就象被随意挥散在黑布上的大小钻石,星云是流动的,时时受到其他星云移过时的引力,和主星们的斥力,它们象风中的云,不停的改变着形状,聚散着。有时一夜晚就能改变得面目全非,有的却几千年来一直未曾变过。正如白昼一样,九州的夜晚也不是纯黑色的,不仅星辰的颜色不同,光晕不同,主星也随着互相力量的消长给夜晚映出暗淡的基色。
·九州种族
九州里的种族:魅、鲛人(蛟)、河络、夸父、羽族、人族。
人是最平均也最复杂的种族,他们没有关夸父的高大,河络的技术,羽族的轻灵,鲛人的善水,魅的魔力。但他们有最庞大的人口和最完善的制度文明。人族有北陆,东陆,西陆三大文明带。北陆人为游牧文明,东陆人为农业文明,西陆的城邦文明则因为瘟疫而淹没在沙漠密林之后,成为探险发现的天堂。
河络主要居住在东陆和越州和宛州南部的丘陵和多山地区。河络在地上地下都有居住,在寒冷的古老纪元里,河络大部落多住在山洞和地下洞穴中,依凭地势挖掘和开凿出巨大的地下城市,一个地下城市通常有一个或几个部族聚居,有些会形成部落联盟制的国家结构。河络的建筑主要使用石材、木材和烧制的砖块。当气候变暖后,河络也开始在地面上建造大型的城市,他们的建造力立刻使其他种族惊叹。
魅,九州各地,有其他智慧种族活动的地方,都有可能诞生魅。在九州设定中,没有神界与地府这样的异空间,灵魂只是传说与信仰的产物,并不能被证明真实的存在。所谓魂印兵器,也只是抽取人的精神特质贯注于兵器之中。魅也是由相当的原理而形成,只不过魅是将精神贯注到生物体中。 魅族的精神体来源于九州大地上各处散逸的精神意识。
鲛人。鲛人又称蛟人。事实上蛟族与鲛族在体征,生活习性与社会制度上有细微不同,如陆上的人族有农耕游牧之分,这里只作为同一种族来介绍。生活在海中,少数与海相通的大河大湖包括地下湖中也有少量鲛人,主要看水的深度与水质。鲛人不愿在不洁的水中生活。
夸父族。一个巨人的种族, 因为据说为神话中逐日巨人夸父的后裔而得名。传说中他们是可以无限长高的,但大多数夸父族只能长到人类身高的两倍。如山般巨人的出现需要特异事件或极长的寿命。这个种族的数量一直很少,只是人族的百分之一。 分散在北陆殇州雪山高原中。其他地方很罕见。夸父的力量与精神有相斥,所以夸父的星祭师往往苍老而憔悴。
羽人。分布在北陆宁州和一海峡之隔的东陆澜州。多选择居住在大山脉的森林与高原中。有翼时翼长由精神力大小决定,普通羽人翼展为15尺。在行走时和人类相似,但他们轻盈的身体显得比人类更敏捷。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飞行。此时在空中的移动速度相当于普通鸟类。但羽人骨质过轻,体重大大低于人类,肌肉也很难强壮,在力量上较其他各族都弱很多,所以他们在战斗中多热爱弓箭投枪这样的远距攻击。
清咸丰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广西起事,后一路向北相继攻入湖南、湖北,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湖北省会武汉。湖北往北是河南,河南往北就是直隶(河北)和京津。太平军在攻下武汉之后并没有直捣大清的京畿之地,而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继续进攻安徽、江苏和江西等地,并在攻下金陵(今南京市)后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将金陵改称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后来的走向基本就是维持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于清廷形成了长期的拉锯对峙局面。
老曾在带领湘军对抗太平天国期间,对当时各种局势的发展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江淮流域为南北分界线,很多时候都存在南北朝划江而治的割据局面。太平天国的发展宗旨应该是以江淮流域为分界线,首先解决长江以南问题、再解决长江以北问题。为此,太平军大力发展水军,以图彻底控制江淮沿线。针对这一问题,老曾也大力发展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江淮流域进行抗争以争夺长江淮河的控制权,确保长江以来广大地区不被太平军彻底隔绝。
1、创建水军,纵横长江
咸丰四年十一月,老曾在写给几位弟弟的家书中谈到:二十六日水师在九江开仗得胜,陆路塔齐布、罗泽南的军队在江北蕲州的莲花桥也大获全胜,先后收复了广济、黄梅两座县城。敌军几万人现屯踞江岸的小池口,和九江府城相对。塔、罗两位将领的军队当天追击到长江岸边,便可水陆夹攻,估计很快就能将北岸得敌人扫除,然后可以渡江去剿九江府的敌人。军事的成与败,利与不利,这是关系国家的福泽,我只能尽人事,不敢存一点侥幸心理。
老曾的湘军大多摆在长江沿线的南北两岸,水师和陆军经常配合作战。咸丰五年九月,老曾在写给几位弟弟的家书中谈到:内湖水师虽然许久没有打仗,但天天操练夜夜防守很是认真。周凤山统领九江一带的陆军也还能确保平安。李次青带着平江的士兵三千人在苏官渡,哪里距离湖口县十里,很受那里士民的欢迎。茶陵州的敌人听说逃窜到江西莲花厅永新县境内,吉安当地人心震动。刚才已调平江兵六百五十人前去剿办,又派水师一千人往吉安防守河道,或者可以保全吉安。
今天我们来复盘一下老曾是怎么战胜太平军并攻克天京(今南京市)的。其实很简单,将太平军当年一路攻占金陵定都的过程再重走一遍:湘军出湖南进入湖北,先收复武汉,然后水陆并进沿长江顺利而下攻占大江两岸。在湖北、安徽、江西以及江浙等地都曾进行过长期的拉锯战。湖北的武汉、安徽的安庆、江西的九江、苏州、金陵(今南京市)等沿江城市都是两军反复争夺的重点。可以说谁在争夺战中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获得最后的胜利,最后是湘军胜利了!
咸丰九年和十年,分别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咸丰九年三河兵败,这一仗老曾的六弟曾国华战场殒命,另一件是咸丰十年江南大营被攻克,太平天国存在多年的天京之围被彻底解除,江浙的军情形势急转直下。为此,咸丰皇帝不断下旨要求老曾带领湘军主力放弃围困安庆,立即进驻江浙。形势发展瞬息万变,经过周密分析后老曾并未马上撤掉安庆之围,但如果不进兵江浙就是抗旨不遵。为此,老曾想了一个办法:大营移驻皖南的祁门,进可攻金陵,退可打安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自然也希望确保江浙和安徽、江西之间的同道,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祁门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既然双方都看到了小小祁门的重要性,这里就成为了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之一。祁门是老曾的“险地”,但同时也是老曾的“福地”。老曾何尝不知道祁门之险?但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从此之后,双方的大军仍然继续围绕武汉和安庆进行大战,老曾继续执行着自己纵横长江、步步为营的战略部署,直到彻底控制了长江流域。
2、进退有据,移营祁门
咸丰十年十月,老曾的湘军总部兼“两江总督府”祁门大营又一次面临险境:十九日,大股敌军窜进羊栈岭,离祁门大营只有六十里,人心大大震动。幸亏鲍、张的两支部队在二十和二十一日,打了大胜仗,克复了黔县,追杀敌人到岭上才使得祁门大营转危为安。这次的险情比八月二十五日徽州失守时还要危险很多。敌军里的侍王李世贤、忠王李秀成、辅王杨辅清等人的军队都在安徽境内同老曾为敌。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大概会在近期见分晓。
两个月之后咸丰十年十二月,老曾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的仍是祁门之围:十一月以来,战事是奇险万状,风波一个接一个。公文邸报不通畅有五天了,粮饷运输不通畅有二十多天了。鲍超的部队二十八日到达景德镇,敌军后退了九十里,江西饶州的粮饷运输才开始通畅起来。如果左宗棠、鲍超两军能够把浮梁、鄱阳等处敌军赶出江西,那么这次的风波就会逐渐平息,祁门大营就可以安稳无虞了。咸丰十年的这次祁门之围,严重影响着当时的战局,最后老天站在了老曾这一边。
老曾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打下安庆呢?因为安庆是当时安徽的省会,向上走是湖北和四川,向下走是江苏和浙江,可以说“得安庆者、得长江”。老曾的湘军和太平军的主力都明白这一战略要点的重要性,为此全力以赴、反复争夺。任何时候,看待问题都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其它问题慢慢就会迎刃而解。在老曾看来,攻克安庆就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当然最后老曾成功的打下安庆,基本控制了长江,为最后攻克天京(今南京市)打下深厚的基础。
能打胜仗的部队往往也有过很多次失败的经历,老曾一生中经历的败仗可谓不计其数,尤其是湘军成立的前五年,连续几次都败在湖南岳州、靖港两地,还有后来的三河兵败,连老曾的六弟曾国华都战死沙场。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每次打败仗之后,老曾虽然也会产生心灰意冷之感,但内心里始终有一团建功立业的热情之火在燃烧着,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老曾始终秉持的为国尽忠之道。屡战屡败又如何?做英雄就应当打落牙齿和血吞,选择屡败屡战,直到最终胜利!
3、屡败屡战,坚韧不拔
咸丰五年四月,老曾打了一个大败仗:十九日,敌人带炮船五、六十艘,小划船五、六十艘前来扑营,又以小划船二十多号从山后冲出袭击老营。老营战船已经全部出战,座船只有几个水手以及雇用的民船水手,见状都逃上岸去。各战船哨官见座船已丢失,便慌乱起来,以至于吃了败仗。幸亏战船炮位没有一点损失,并且左营、定湘营等那天没有参加战斗,士气仍然振作。六营三千人停靠在南康,与陆军平江营三千人互相依护,或许还可以迅速振兴军威。
同治元年九月,老曾又给正在围困天京(今南京市)的九弟写了一封家书:弟弟在金陵的军营危险异常。伪忠王率领十余万人日夜猛扑,敌人洋枪极多,又有西洋落地开花炮。幸亏弟弟时刻小心坚守,应该可以保全无忧了。鲍春霆不顾病休急速回营,凯章全军也赶到宁国去守城,尽管患病的士兵有很多,但鲍、张两军联合作战,这一路大概可以保全。听说敌人企图冲出大江,不知道杨、彭两军清楚不清楚?如果湘军水师始终能够安稳,整个大局就不至于败坏决裂。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中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老天要把重任降临在一个人身上,一定先要让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忍饥挨饿、做事情颠倒错乱。只有这样他的内心才会受到彻底震撼,性情才会坚韧起来,才会获得原来并不具备的能力。正是在逆境的不断淬火下,才催生出了那个坚韧不拔、所向披靡的老曾!再次学习了!收队!
< 第二十三章 完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