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股级不属于公务员级别。最低就是办事员,相当于大专学历。本科毕业则是科员待遇,硕士为副科,博士为正科。
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 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 :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1国家级正职: (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 2国家级副职: (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 3省部级正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4省部级副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5厅局级正职: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6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7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8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从《憨侠》到《侠之歪者》,再到对“智侠”的全新创造,方白羽的每一部武侠作品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从《千门公子》到《千门之门》,武侠史上第一个以智慧翻覆武林、纵横商战的侠客形象呼之欲出,读书之人和侠客,二者命运的共通和纠结,展现方氏武侠对江湖侠界的全新思考。
传说千门创始于远古帝王大禹,千门秘技,虽不闻达于天下,却世代相传,影响和左右着天下大势。千门传人,或起于乱世,云蒸龙变,书写朝代更替;或遇太平之际,即豹隐山林,相时而起,以其智计谋略,演绎了我中华几千年的传奇历史。千门新主公子云襄,以孱弱书生之身应对商界千变,商战无刀光剑影,却更加惊心动魄,一场场你死我活的谋划布局之下,千门公子的终极人生理想,究竟是什么?
内容简介:
一片戈壁大漠中,一群被发配的囚徒在驿站里被差役逼着喝尿水,一个囚徒坚决不喝,被绑在烈日下爆晒,深夜为驿丞所救。这位名叫骆文佳的囚徒却曾是个饱读诗书的秀才,然而,他单纯美好的人生,却轻易就被毁在扬州南宫世家三公子南宫放一手谋划的圈套之中。他家破人亡,被打入大牢,苦受折磨,更被流放到戈壁的矿场上做苦役,爱人也被仇人骗去为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谁知道,在江湖中翻云覆雨的千门公子,也曾有这样不堪回首的人生。而就在11月《武侠�6�1月末版》,千门公子,即将破茧而生。
在矿场里,天生的傲骨和读书人的傲气,使骆文佳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也就在这里,他完成了毕生最大的转变。千门新门主云襄,携《千门密典》逃离矿场,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
千门公子第一战,即将拉开序幕! 崭新的武侠理念,鲜明的江湖构架,融合时代特色的“千门大传”第二部,《千门之花》,也于此盛开,在初春的暖月,在侠者的十年苦修,剑客的十年磨砺之后——“智侠之父”方白羽,带您走进千门……
可曾迷恋《千门公子》云襄的绝世风范?
可曾记得初入《千门之门》的惊喜与奇妙?
捞动千门、官府、漕帮、少林、南宫、苏家的绝世奇女子——《千门之花》,绝世出场。
千门公子云襄,迎来了新的挑战!
如果说《千门公子》还只是沉寂江湖中的灿然一剑,《千门之门》则真正标志着一个智侠时代的来临
“千门大传”第三部《千门之雄》
“江湖之上有人平庸,有人乏味,有人力争绝世,有人宁可从未踏入江湖。
所以我必须受苦,必须闯入,必须来到江湖,与你战斗在一起。”
“千门公子”云襄联手“千门之花”舒亚男
矛头直指,牧马山庄——南宫放!
惊艳一击,群雄束手!
继《千门之门》、《千门之花》之后,“智侠之父”方白羽继续带您游历智慧江湖……
经历了《千门之门》的“起”,到了《千门之花》的“承”,再到《千门之雄》的“转”,终于到了“千门大结局”的“合”。大结局拟分三部:《千门之威》、《千门之心》、《千门之圣》。
魔门雄起、倭寇逞威、瓦剌虎视,千门之中内斗不绝。“千门公子”云襄,“千门之花”舒亚男,在各自的命运的曲径上,终于再度交叉于一点……
“智侠之父”方白羽三年苦修,终于磨砺出无敌重剑;“千门公子”云襄,也终于以智慧为兵,挥出了智战江湖、谋福天下的第一剑——《千门之威》。
俞重山打量着云襄,将信将疑地问道:“公子不过是一个江湖老千,何以知兵?”
--云襄欲要抗倭,如何取信将军,驾驭雄兵?
舒亚男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的道:“我~~~我是郎多殿下的妃子,你~~~你不能吃我!”
---舒亚男以有孕之身,如何逃脱杀人巨魔的千里追杀?
乞丐微微一叹:“我本想永远隐姓埋名,从此在江湖中销声匿迹。不过为了表示在下的诚意,对东乡君不敢有任何隐瞒。在下复姓南宫,单名放。”
----南宫放重出江湖,帮助倭寇对抗云襄,究竟鹿死谁手?
『千门大传』第5部 《千门之心》
天下纷乱,百姓水深火热,谁能解黎民于倒悬?
魔门入关,东瀛武圣剑挑中原,谁能救武林于危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千门公子,再显神威!
天地无心人有心,我以我行证天心。
鸣玉决斗武圣,云巷力战魔门。
什么才是真正的千门之心?
《今古传奇·武侠版》10月 月末版
方白羽带你继续游历智侠江湖!
魔门吞少林祸乱天下,谁能戒失魂丹之噬?
瓦剌挟人质兵逼北京,谁能止镇西军之劫?
倭寇借魔门入侵中原,谁能备剿倭营之战?
中原危如累卵,千门之圣妙手平天下!
寇焱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从中倒出一颗白得刺眼的丹丸,笑眯眯地递到云襄面前:“你既然连死都不怕,想必也不怕服下老夫这失魂丹吧?”
——当此生死关头,云襄该如何摆脱失魂丹之噬?
小二和厨子已押着明珠和奶娘下楼,明珠原本还神情泰然,但下楼后见到那流浪汉,顿时面色煞白,失口轻呼:“是你!”
——是谁为瓦剌人挟持明珠,以逼迫镇西军?
东乡傲然点头,他龙行虎步地登上战船,向黑黢黢的大海一指:“出发!”十几艘战船悄然启航,像怪兽般缓缓驶向西方……
——东乡平野郎重返东海,他将如何对付云襄?
通过网络搜素,我们并不能找到任何关于熊逸个人的真实准确的信息。只能查到他的很多作品以及一连串的笔名。显然,他是个隐士,一个活跃在网络空间,活跃在出版界,却又不为人知的隐士。下面我就梳理一下,在网上查到的有关于熊逸的信息。
一般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人,肯定首先百度,然而他竟然连百度词条都没有。只会蹦出他的很多作品。就连维基百科上的介绍也是极为简洁——“熊逸,网名‘好熊熊逸’,近年来活跃在网络上的作家。”然后下面列了一个关于他的作品的书单。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他最早活跃在天涯论坛,很多作品即是从天涯开始连载。
然后他还有一系列的笔名:
1、熊逸
2、好熊
3、好熊熊逸
4、苏缨
5、毛晓雯
6、熊逸之(一只熊)
7、程雨城
8、李立玮
(待补)
那么问题来了:他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这个网上大概有个共识,是个男的。然而搞笑的是他竟然会让自己的笔名进行互动,为他们之间建立各种关系。他们或在同一本书中英雄相惜,或在一本上共同署名。以下为其主要作品:
一、“熊逸”五部书(代表作)
1、《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
2、《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春秋三传详释之隐公元年》、《作为观念史的历史:对<春秋·隐公元年>的个案分析》)
3、《孟子他说》(《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3、我向皇帝说真话)
4、《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5、《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论禅宗思想的印度佛学源流及前公案时代的宗风特色》)
二、中国思想地图系列:
6、《中国思想地图1:老子》(《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7、《中国思想地图2:庄子》(《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8、《李叔同<晚晴集>注讲:百部佛经菁华录》
9、《熊嘴吐出<纳兰词>》
三、熊逸变性系列:
10、《纳兰词典评》(苏缨)
11、《人间词话讲评》(熊逸)
12、《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苏缨、毛晓雯)
13、《纳兰词全编笺注》(苏缨)
14、《诗的时光书》(苏缨)
15、《若还有爱,我便与你同在》(诗的时光书第二部)
16、《纳兰容若词传》(苏缨)
17、《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
18、《名字的故事:精彩的名字都有经典的出处》
19、《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
20、《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
21、《少有人看见的美》
22、《唐诗的唯美主义:写给时代的情书》
23、《我要和你做春天和樱桃所做的事》
24、《卿须怜我我怜卿:红楼梦诗词的绝代美丽和忧伤》
25、《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26、《一生最爱纳兰词》
(上苏缨、毛晓雯合著,或苏缨,或毛晓雯单著)
四、其他:
27、《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28、《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谋杀正义——正义观念的心理根源、经典谎言与两难问题》)
29、《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30、《扬州:选择与遗忘》
五:推理小说
31、《隗家村》(悬疑志系列,叶子侦探离奇事件簿之一)
32、《月谜踪》(悬疑志系列,叶子侦探离奇事件簿之二最诡异的“非灵异”连环杀人探案记)
以上并不完全,可以说也并不完全准确,如有高手补全,那便是极好的。当然了,我们坚决不做只收集书单而不读书的事,主要的是要读好熊的书。下面是可供研究的一些资料源:
1、好熊熊逸(新浪博客)
2、熊逸家的窗户(新浪微博)
3、好熊熊逸(天涯论坛·煮酒论史)
4、熊逸豆瓣小组
5、熊逸吧
6、熊逸QQ群
7、熊逸的书(亚马逊、当当等书评)
8、新浪博客上评价熊逸的文章
9、熊逸百度贴吧
可以说,在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一个可以称得上是“畅销书”(虽然熊逸很不待见市面上的畅销书)作家的人,竟然如此隐姓埋名,不免让人啧啧称奇。到现在,他到底是谁,广大网友依然莫衷一是。但是,我们就一定要弄出个水落石出,我看也未必,这样保持一点神秘感不也挺好玩的吗?至少我们还是可以读到他的书嘛!
最后附上一篇据说是某记者采访熊逸后写的一篇文章,真实性不确定,请自辨。
历史可能比熊逸更紧张
总也写不出满意的东西,一方面说明在长进,另一面也说明在与自己较劲。他注定是那种一辈子对自己都不会满意的人,他害怕,某一天写的东西不如以前了。
1、他出过太多的书,以前出的书很快就不喜欢了,今天出的书也不太满意了。厌旧又不喜新,这个人挺怪。
和熊逸相遇在洗手间,他在抽烟。
觉得他应该是我要见的人。但穿着打扮,与其著作又有些距离。其实这个距离是人为的距离,只我的想象中。觉得他的形象气质应该与他的书吻合才是。
但转念一想,这人就应该是熊逸。因为,谈不上时髦,更谈不上老气横秋。尽管他在写历史,但字里行间的独来独往,不像是一个老同志的脾气。
《春秋大义·隐公元年》和《八戒说禅》的责任编辑杨晓燕说,当初她读了好熊熊逸的文字,便觉得此人已然了得。倘若他的龄在40岁以下,那就更加了得了。
结果熊逸的经历让她更加意外。他非但小于40,两年前认识他时也才30出头。并且他居然没有受过任何科班教育!他曾经当过工人扛过包!但是他却让不少她周遭的北大博士们折服。
每个人都有前世今生,前世就不提了,不是不值一提,而是不屑一提。他说他学生时代是雪莱、叶芝的粉丝,还研究过西方古典音乐,不过那属于过去的时代,当时名不见经传,没有惊天动地。出名,还真的没在那上面使劲儿。
他出过太多的书,以前出的书很快就不喜欢了,今天出的书也不太满意了。厌旧又不喜新,这个人挺怪。
更怪的是他竟然好几年没出过门了,和人一说话紧张。起初,我还以为是装模做样,一接触才发现,这个叫熊逸的还真紧张。也难怪,一开始提出要采访他,得到的是可以在网上谈一谈,见面就免了的回答。当面问他为何要这样,他说,当保持一个距离时,比如网上说话就很放松。
2、如果以一种玩的心态,把书写到如此引人入胜的程度,那还真的有点了不起。
事出有因,某天,我在一家小书店淘到一本《八戒说禅》,坦率地讲,见过写《六祖坛经》的,但是没见过这么写《六祖坛经》的。因为鸡蛋好吃,所以我不能免俗地要看看这个下蛋的鸡什么样子。搜了一下网,很失望。没任何图像,只晓得,他还写过《周易江湖》和《春秋大义》等等。
于是,跑了若干书店,终于在王府井发现了一本破损的《周易江湖》。没淘银子买,因为,对于我这样一个爱书且有洁癖的人来说,破了的书是不会带回家的。只是,我对熊逸的兴趣有增无减。后来,听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他的《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就更想知道熊逸是怎样的三头六臂。
终于见到熊逸,也终于见到了《八戒说禅》和《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的责任编辑杨晓燕。晓燕是北大毕业的,也许只有这样的学历才能编好熊逸。不过,晓燕还能哄好熊逸,却是我始料不及的。
那天,看见她一直微笑地坐在熊逸身旁,左一个好熊,右一个好熊地叫着,一副呵护备至的样子,生怕吓着了这个好熊熊逸。而那个好熊,也端正地坐在沙发上,眼睛里放着纯净的光。这时候,我发现熊逸长得很白净,也很年轻。
在所谓专业出身的人来看,熊逸的书可能还有不少问题的。有什么问题?他自己的感觉,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这是一直让他心虚的地方,所以在方法论上会有毛病。以前有人这样讲过,他自己也希望有机会提高。
写书于他而言,刚写完高兴,过一段时间就不满意了。单凭这点,判断熊逸是一个扎实的学人,也是个老实人。对他这样说,他还是一个劲儿强调,以前的书不愿意翻了。刚写完还觉得不错,过一段再看就觉得丢人了。于是,他在写作出了的历程中,不断地换名字,也不知换了多少名字。本来,也想把这个熊逸也想换了,但出版社要做市场,要有一个延续性,所以,熊逸这个名字就用了下来。
熊逸很愿意写故事,也喜欢写推理。以前也写过推理小说一类的东西,至于是什么,就不值一提了。其实,《八戒说禅》和《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也是推理,不是案中的脉络,而是一种大道大理。没办法,他的脑子就是推理的脑子,似乎没感情了,但实际上有很多感情因素在里面。他很高兴,也觉得很好玩。
如果以一种玩的心态,把书写到如此引人入胜的程度,那还真的有点了不起。
也许是很久不见人了,所以他的口头表达还真有点紧张。据说他平常的状态是,干自己的事儿累了,再上网看两眼。一个人在北京边上,他形容那里是农村,好像不是北京地界儿,因为听那里的人说话吃力,就是这样。
偶尔去买菜,到饭馆填饱肚子,也算是与人交流。其实,他一直神不知鬼不觉地与自己交流,也与历史交流,而他头脑中的一幅幅画卷,就在心驰神往的过程中被描绘出来了。
3、积累,当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累了。
杨晓燕说,熊逸的文字在天涯的煮酒论史追随者很多,回帖量极高。当时有好几家出版社要出他的书,但看了稿子又迟迟不作决定。可能,他们觉得有些不适合的地方,但熊逸又不愿意删改。他的书,可能是中众的或是小众的,但如果按着这个路子思索下去,写作下去,结果极可能是忽视了大众。
熊逸著作的长处也是可贵之处在于领悟和摆脱,领悟还好,就怕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摆脱。其实,他是对某种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方式的摆脱,为此,抱守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人会感到很愤怒。他个人对佛学感兴趣,对其错综复杂也困惑。这是一个带着光环的圣物,他却分析出光环怎样构成的,所以那些神秘兮兮的人就愤怒。因为,人家不需要明白,需要有一个东西崇拜。而他干的事儿,正是与他们背道而驰。
比如他那本《周易江湖》,很通俗明了地写了《周易》是怎么算命的,把貌似复杂的事情一下子给弄清楚了。大家一看,不判断可信与否,但一看脉搏,自然就觉得不可信了。
熊逸似乎在做一种没有用的学问,可能也出于好奇,讨论一种没明白的问题。有人觉得他像灯塔,可他说最多算是个路灯,把路上的情况让大家知道,至于你到底看到了什么,要怎么走这条路,他是不提供答案的。所以,他保证自己不作价值评估,只是把某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疏理清楚。
《春秋大义》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至于应该怎样则不触及。这是一种健康状态吗?不一定,但要保证这是一种超然的状态。
杨晓燕最早联系他时,熊逸问,你们出版社都出大家的书,我行吗?他的童子功不错,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写作,他自己也不知道最后会写成一个什么样子。他说,如果有现在的积累,年龄才20多岁。那多好呀。
这个研究历史的熊逸,有时也异想天开。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其独特的表述方式。
不错,人人都想有40岁男人的魅力,同时有20岁男人的身体。女人与一样,成熟的风韵下竟然是二八年华。这是梦,但历史不是梦。过去的成为积累,在昨天与今天之间,我们会发现我们很无奈。所以,要把握今天,因为今天就是你的现状。熊逸说他自我感觉没那么好,很多书读不过来,非常可怕。
积累,当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累了。
4、网上有人留言:爱读书,爱好熊。这与“爱生活,爱拉芳”如出一辙。
本来,熊逸是有些题目要想写的,但考虑到不能出版,就放在一边了。写作《春秋大义》的苦痛在于,有些事太敏感,他不能说,但又不能不说。于是,他就把别人说过的正规出版物里说的话引用过来。但是,总有些做作,他们说的不好,但又不能自己说,有点儿打肿了脸充胖子的意思,也就没意思了。
熊逸一再说明,他已经很久不和人面对面了。有意或无意,有私人的原因。这使其很快乐,能自己在一个小屋子里潜心学问,假如这个屋子有一个窗口,定时有人送饭,那就更好了。
只是,他不得不去市场,不得不去饭店,有时,还得见一下我这种感兴趣的所谓记者。因为紧张,所以要去厕所抽支烟,定一定神儿。
网上有人留言:爱读书,爱好熊。这与“爱生活,爱拉芳”如出一辙。
好熊熊逸着实可爱,他戴一顶鸭舌迷彩帽,拿纸杯的手不停地转动,一条牛仔裤,眼镜也时尚。自始至终,他都一个姿式坐在那里,像一个遵守课堂纪律小学生,但满脑子都是大学问。
《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还未出版,他就对杨晓燕说,这书我不满意了。要不,你别出了。可是,杨晓燕说,出版社已经投入太多了,此外还有很多读者在期待呢,不出就对不起大家了,还是出吧。
他读了特别多的书,理想的状态是,看到的书里说一个事儿,说明注释出自哪儿。可往往是找到了,却发现意思不对,或者是断章取义。他感觉不踏实,看着名著的错误,他告诫自己别给读者添麻烦。所以,他要做最好的书,把注释做得尽可能详细准确。
但是,这样的书会很胖,需要瘦身或减肥。
他有一种担心,因此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让别人知道,他希望人们只对他的作品感兴趣,人还是愿意藏在后面,一会写这,一会儿写那,很自在,题材也可以广泛。就像一个演员,一旦人们认定了他(她)的角色,就会让他们不停地重复。不是他们自己想复重,而是不得不重复。
生活的状态应当心无旁骛,他觉得这样很完美。也有一些麻烦,比如资料库不够,有些不好找的书。他应最好有人助理,但又不可能有一个助理。
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不起。
5、他的趣味在《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这类著作上,不自觉地要写好一点。可是一写好了,就卖不动了。可他就舍不得降低层次,适合所谓的大众口味。
熊逸希望以后能成为一个学问家。但是现在,他定位自己是一个研究学问并且对学问有兴起趣的人。在他看来,读书是第一位的,写书是整理自己思想的一个快乐过程,出书也会让自己高兴,变成一个实体拿在手上,感觉踏实。
他自己称出书比较难,《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是自费出的,用《八戒说禅》赚的钱补贴了这一本,他觉得以后他的书会越来越难出。
这时,话题有点沉重。他说,他的兴趣会越来越脱离大众口味。几年前看他书的人,现在可能已经对他不感兴趣了。但实际上,在天涯,他的追随者没见少过。他的旧帖总是被人翻出来,一再阅读,一次次被顶到论坛首页。
从出第一本书到现在,他也写了七八年了。写书是一种累,那会儿他用另外的名字。似乎没想过做一个畅销书作家,但如果写一本,可以供养多年的生活,他也不得不这样做。但是,他对写畅销书本身是毫无兴趣的。他甚至用了“讨厌”来形容这个工作,然后咬牙写下去。实际上他也这样做过,当然用的不是熊逸这个名字。
他的趣味在《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这类著作上,不自觉地要写好一点。可是一写好了,就卖不动了。可他就舍不得降低层次,适合所谓的大众口味。
特立独行,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农村人,与学术界没什么联系,本来要写成大众口味的书,可是不由自主地写高了。专业圈子有人关注他,可是他有点不好意思。说这话时他笑了,笑得像个孩子,尽管他说自己是粗制乱造,还是写好了。
没办法也得想办法,出版社要考虑市场。所以,他在委曲求全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还要清高一把。他必须面对市场,尽管有不情愿的地方,但捏着鼻子忍忍就过去了。有点余钱,再自费出自己喜欢的书,也挺好。
谈话时,他的手一直放在膝上,不动。一会儿沉默一下子,一会儿不知所措地观望一下周围的正境。一个读书人也是一个写书的人,据说,他来见我,也是为了市场,是杨晓燕编辑逼着他来的,他自己不想来。
我说,让更多的人有学问不是更好的事情吗?他微笑而不做声,眼睛一直紧张地望着我。
6、把历史作为观念史。所以,他的书写得也差不多都是观念。不是史实上的考究,而是个人的见解,这也是他的个人取向。
至于风格,《八戒说禅》很轻松,市面可以卖,读起来也愉快。既有理论思辨,也有嬉笑怒骂。《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沉重了点儿,《八戒说禅》是小品,《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才是大作。比较正式,做得也更扎实。这本书其实没写完,方法是从春秋第一年很小的个案疏理,通过很小的案例来展示整个儒学的全貌。大家都以为《论语》、《孟子》是正宗的大义,其实《春秋》才是真正儒学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阐释。它通过不断演化的故事,展现出一个宏大的儒学文化场景。
这是一年四季发生的故事,写到《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这么厚时才讲到夏天,还要写下去呀。
最近,熊逸要做一点儿另一种身份的书,还要以熊逸的名义写一些讲信仰方面的文稿。他喜欢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分析问题,他对观念性的东西感兴趣。从历史观来讲,观念上的东西更可靠的。历史往往无法印证,写历史的人时常有小说家的传统,虽活灵活现但并不可信。因为,史料都是基于自己的掌握,但是观念可以是真实的,表达一种代表某个时代的观念。就像看**,故事虚构,但是某个时代的历史特征是真实的。观念可以把握,史实则难了解。因此,基于观念这个层面上的分析,就会更准确可靠。
把历史作为观念史。所以,他的书写得也差不多都是观念。不是史实上的考究,而是个人的见解,这也是他的个人取向。
一开始,他也是对史实感兴趣。后来,他想到了行为方式基础是什么?一是当时的社会结构,另外就是时代观念。
读一读古人的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不少历史方面的书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超出了时代背景来看人们的行为方式。
7、他也担心,如果读者看到长相,可能就不买他的书了。其实,如果不是一个美女作家,读者对于作者的长相是没有太多的期待的。
面对历史,他着实有些紧张。他也不能自已地把这种紧张带到了今天的日常生活。
他紧张,不像是装出来的。书读得不少,在历史中寻觅人的踪迹,对于活生生的现实,就显得有些不自觉的抵触。北京人,呆在一个疑似北京的地方,多数地图找不见这个地方。确切地说,是他选择了这个地方,反映了一个人的某种心态。
不是拿到了某个单位发个证书就是一个什么人物了,他说他自己不够份量。不是年龄的份量,而是学术的份量。《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是他目前书里水平最高的,只是,他对自己又不满意了。
总也写不出满意的东西,一方面说明在长进,另一面也说明在与自己较劲。他注定是那种一辈子对自己都不会满意的人,他害怕,某一天写的东西不如以前了。
人的神采可以自然流露出来,但人的最高境界是含而不露,可总有藏不住的时候。不是有句俗话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只要细读他文字的人,总会被他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所吸引,欲罢不能。
于是大家纷纷猜测,好熊熊逸是何方神圣?是男人还是女人?有人说男人;有人说是女人;更有甚者说“好熊”是一个男人,“熊逸”是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写作组合;还有人说,“好熊熊逸”是四个人。他也担心,如果读者看到长相,可能就不买他的书了。其实,如果不是一个美女作家,读者对于作者的长相是没有太多的期待的。说真的,他长得不赖,可以归为“帅哥”一类。他自谦地说十七八岁时还行,现在则有点老了。
不是倚老卖老,因为他本来就不老,也不是装老,而是心的沉淀,令其返璞归真。
起初,为了不使其紧张加剧,我们藏起了相机。后来发觉,纯粹多此一举。在历史长河里,他明枪暗箭见得多了,难道会真的害怕一个照相机?
只是,为其拍照时真的听得见他紧张得上气不接下气。
熊逸紧张,其实,历史更紧张。
原泰州市经济研究主任程起瑞老先生曾写过《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历程》一文,详细描述了泰州升地的始末。
因版权问题,笔者这里总结一下大致内容。首先,江北沿江三州,扬,通,泰是 历史 自然形成三个中心城市,其次苏北部分行政管辖区域过大,不利于协调发展。最后泰州具备升地的内在条件和诉求。
笔者认为,任何城市的形成,发展,以及定位都是和时代相适应。尽管“老扬州”在80年代末工农业产值高居全省前三,但总得来说还是属于大而不强,80年代正是江北沿江内生经济的黄金期,往后几十年至今,“苏中”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布局正是这个时候形成。不但,扬,通,泰都各自有自己的强势产业,就连盐城都出现了“森达皮鞋”“燕舞收录机”这样的响彻大江南北的品牌。
泰州升地既有内因,亦有外力推动,费孝通先生一度支持发展中小城镇的路线,对于泰州的诉求也持肯定态度。笔者作为扬州人并不希望扬泰分家。但客观说,80年代泰州的诉求有其合理性,甚至比其他已经升地的城市更具备条件。站在当年的角度,确实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扬泰分拆对促进苏中城市化进程,迅速拉动泰州地区城镇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来看这把剑的弊端,于泰州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两地分家的结果也就是苏中地区多了一个工业还不错的强市,从广义市(地级)看,2020年扬,泰GDP分列全国35位,42位。咋一看还说的过去。但是在看狭义市(市区),泰州可能要排到70靠后,扬州上下波动不大。
泰州重演了当年的“ 历史 ”,小马拉大车,甚至比扬州当年更为突出。扬泰市区的差距在分家后反而扩大了。很多人只看广义市数据,却忽略了城市的本质。在解放初城市化极低的背景下,广义市的数据几乎等同狭义市,因为农村比重太大。而到了2020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出现,让广义市这个“伪城市”显得格外尴尬。相隔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城市本质是各自独立,各自发展而不会共享资源的。这就导致首位度低,基础薄弱的泰州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比肩扬州的效果,也没有在黄金20年迅速吸纳人口,壮大成一个起码和扬州相近的三线强。更要命的是泰州市区的格局非常奇葩,尽管是平原地区,泰州的三个区都不在一起,海陵区就像放风筝一根拉着高港,一根拉着姜堰(泰县)。一心二用,离海陵远的高港区,拉的最用心,离海陵近一脉相承的姜堰却不上心。就在这样的牵拉中泰州的时间一点点浪费。但是能说泰州做的不对吗?发展高港是必然,没有港口,泰州升地的硬件条件就不足,然而高港前身是泰兴三镇,用三镇撑起一个区又一个小马拉大车,而且还是距离主城极远。回顾泰州升地,从最初的众志成城,到发现升地后能级不足,区位缺陷不得不硬推着走,姜堰如果在海陵南边一切又不一样。事实无法改变,随着棚改结束,城市化后期。泰州根本无法融合姜堰和高港。泰州市区实质就是一个中等城市和一个小城市,一个强镇的集合。尽管工业发展可圈可点,可是实际上泰州的工业并不比扬州强多少。大抵还是依赖下辖县市的优势,比如泰兴,靖江的财政已经大于扬州三个县市之和。这还没算上兴化。如果两者和扬州高宝两县市对调,那就更不用比了。
再次回顾当年,扬泰分家真的只是小马拉大车?同时期,南通,盐城,淮安其实都存在一样的情况,拆分扬州的内因是泰州足够强,另一个层面也缓解了省会的压力。尽管大而不强,总量压在省会头上到底不是太好看。就像没有分家的南通尽管人均和常州差距不小,依然在政策和地位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
分家的弊端泰州上面已经讲了个大概,对于扬州本身,首先丧失了广大的腹地人口,底子最差的里下河三县,扬州分到了两个,而且距离市区相当远,泰州分到了人口最多的兴化,地理距离较近。沿江县市,泰州分到了曾经总量江北第一的泰兴,人均江北第一的靖江。一来一去,扬州元气大伤,之前笔者曾经谈过,分家之前扬州还特意把工业往泰州布局的事,现在看还得亏分的及时。
在交通上,分家后,扬州丧失了正在建设的江阴大桥这一过江通道。这也是江苏沟通南北最繁忙的通道。扬泰两市在高速公路的布局上针锋相对,不但让江都东部地区成为了牺牲品。也让泰州自己的姜堰区被两条高速公路阻隔。
在经济发展上,无论工业还是商业,两地似乎都在唱对台,扬州来一个一个康师傅,泰州就投一个统一,扬州搞上汽大众生产基地,泰州就搞长城 汽车 ,造船,两地都搞,建筑业两地也不弱,化工,制药,机床,电竞,物流,不管发展如何,总之对方有的我起码不说一样好,起码不能少。
在高铁时代的博弈尤为明显,站点,走向,明明能双赢却还是要搞的互相不开心。就连一个机场都别开生面,扬州泰州机场,拍照片都有意避开对方元素也算是奇观。
如果两地不分家呢?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地的县级市发展一定不会受影响,甚至可能会更好。扬州可能会摸到二线的门槛,泰州唯一牺牲的则只是海陵的野望,甚至对于泰州(海陵)而言,不升地反而更加集中精力打造主城,不至于被人诟病加强县,起码是精致的强县。当然也许也还差不多。 历史 是螺旋式发展前进的,当年的城市格局未必适应如今的时代,扬泰或许有一天又成为一家人。
崔萍,原名崔秀兰,是一位香港歌手,亦是歌曲南屏晚钟的原唱。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崔萍是很有名的歌星,有“抒情歌后”及“金鱼美人”的美誉。
《南屏晚钟》是由崔萍1958年演唱的一首歌,收录于同名专辑《南屏晚钟》中。南屏晚钟位于圆明园福海南岸边,广育宫东面。是一座十字型亭,亭外檐悬挂乾隆御书“南屏晚钟”,此景与杭州西湖南屏晚钟同名,是圆明园西湖小十景之一。
崔萍1938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父亲是一位商人,祖籍江苏扬州。于1950年13岁时随父母来港定居,爱好唱歌,并从“丽的呼声”电台的歌曲节目中接触到了国语流行歌曲,并对流行歌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喜欢张露,白光等国语歌手。
15岁时崔萍在一次夜总会的聚会上被邀请唱歌,夜总会老板对她印象深刻,并和她签署了合同,崔萍开始了她的歌唱生涯。崔萍也尝试在邵氏公司中当**明星,1954年,由黄卓汉主办的自由**公司在香港招取新人,她和后来成为红星的林翠、丁莹等同时被录取,由于其父的反对,她只出演了一部由邵氏制作的**,所以她后来还是决定把重心放在歌唱事业上。
1957年,崔萍的声音和才华给词曲作家王福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王福龄的赏识。
两年后,也就是1959年,王福龄介绍崔萍进入李厚襄主持的飞利浦唱片公司,并演唱了《今宵多珍重》、《梦里相思》、《南屏晚钟》等歌曲。
1964年,崔萍到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开演唱会,一开就是八个月。因为她的天分,他很快就成了香港盛极一时的歌星,是薪酬最高的歌手,而且她新录制的唱片也比以前受欢迎。她的表演范围包括在夜总会,港台及东南亚,不久,她又和另两位歌手静婷和蓓蕾逐出了三重唱,三人演唱了《夜来香》、《香格里拉》、《今天不回家》等歌曲。
1971年,崔萍为了照顾家庭及儿女,毅然宣布退出歌坛,她的欢送会被电视转播,同时也出版了关于她的杂志。1970年-1971年,她得到了三个音乐奖项。1997年,她和静婷,吴莺音,刘韵举办了4次成功的“黄金音乐会”。
2004年,已故作家黄沾邀请她参见自己的夜总会电视节目,她也因此再次唱歌。个人作品1998年1月1日《上学歌》(收录于《哈宝宝我来了》)2005年6月21日《南屏晚钟》(收录于《留声岁月 Vol2》)2005年6月21日《今宵多珍重》(收录于《留声岁月 Vol1》)单曲《梦里相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