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洋莓,原产于南美洲,富含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其丰富,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近年来,草莓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1)土壤管理
大棚栽培草莓应采用高垄覆膜栽植,打垄时,垄宽50~55厘米,垄高15厘米,垄沟宽20厘米,能保持土壤疏松。地膜覆盖可改良土壤、保水节水、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地膜可采用透明膜(提高地温)或黑色膜(防除杂草),有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地膜覆盖时期应根据气候环境和栽培要求而定,要求绷得紧、压得牢、封得严。
(2)科学施肥
草莓喜肥,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必须要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尤其是氮、磷、钾三要素的供给。
①基肥:施基肥要在定植前进行,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由于草莓栽植密度大,生长期补肥较为不便。因此,基肥最好一次施足,施用量一般每亩不少于2000千克鸡粪或5000千克优质厩肥,并可加入适量磷、钾类复合肥等。有机肥应腐熟后施用,并充分捣碎撒施均匀。
②追肥:追肥可以及时补充草莓所需要的养分,但要掌握适量施氮、增加磷、钾的原则,其数量和次数依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发育的状况而定。一般从扣棚至现蕾,可10天左右施一次肥,肥料以冲施肥为主,随滴灌施入,每亩用量20千克。
③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可提高叶片光合强度,提高叶片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草莓生长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液、03%~05%的磷酸二氢钾液、01%~03%的硼酸液、003%的硫酸锰液、001%的铂酸铁液及883丰产灵、植宝素等有机营养液,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良好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鲜美,根外追肥可在现蕾期、开花期、花芽分化期进行。
(3)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不耐低温,易发生冻害,大棚草莓要及时扣棚,乳山地区10月下旬覆盖温室大棚,温室内温度白天要求在20~25℃,夜间10~15℃,出现30℃以上高温要及时通风降温。12月份,当日平均气温在3~5℃时,草莓畦上应加盖黑色地膜,黑色地膜可以保持地温稳定,有良好的杀草作用,还可以使草莓长势稳健,不易早衰。温度太低要在温室外面加盖草帘来保温,必要时安装加热设施。
土壤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空气湿度以保持40%~5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根据土壤墒情和空气湿度情况适时浇水。每隔15~20天浇水一次,花期和结果期要小水勤浇。
(4)植株管理
草莓栽植成活后要及时去除叶柄基部失去光合作用的老叶和病叶,根据具体情况每株留4~6片新叶。这项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刺激侧芽多发新茎,增加每株顶芽生长点,促进花芽分化。每30~40天要摘叶一次,一直进行到草莓拉秧为止。及时摘除多余匍匐茎,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增加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和植株充实。
(5)授粉
大棚草莓的开花期正处于冬季,温室内气温低,湿度大,昆虫少,草莓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很容易造成花粉不能飞散,授粉不良,产生各种畸形果,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利用蜜蜂给草莓授粉,是一种高效、简便、无公害的方法。通常每亩大棚需3~5框蜜蜂,在草莓开花一周后移入温室大棚内。
(6)补气
温室草莓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温室封闭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数量有限,温室中增施二氧化碳会明显提高草莓光合作用效率,并使产量增加20%~40%,同时,增施二氧化碳还能增加大果比率,提高果实糖度,从而提高果实的糖酸比。目前温室中补气的主要方法是建沼气池和施二氧化碳气肥,在草莓光合作用旺盛期施用。
(7)应对天气变化
在阴雾天气下大棚的光照不及晴天的1/5,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棚内温度在15℃以下。这样恶劣的天气不仅限制了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减少光合产物,推迟草莓成熟期,如在草莓花期遇到连续几天阴雾天气,还会大大降低草莓坐果率,产生畸形果,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因此,要加强管理措施:一是增加人工辅助光照,可用白炽灯做光源,进行加热处理,每盏100瓦灯约照75平方米,每天17:00~22:00加热5~6小时,草莓可增产30%~50%,畸形果减少50%。二是草莓高效种植配套技术合理控温,安装临时加热设备,加热一般在夜间进行,并在正午前后进行短时间通风,控制棚内白天温度在20℃左右,夜间温度在10℃以上。三是辅助授粉,在草莓花期,放养蜜蜂辅助授粉,通过蜜蜂授粉,可提高坐果率50%~70%,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8)适时采收
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进行采收。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8:00~10:00或16:00~18:00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专家解答
与露地相比,日光温室内的土壤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温室内的土壤温度全年高于露地,土地很少休闲,土壤水分充足,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加快了土壤养分转化和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二是温室内不受自然降水淋洗,土壤水分流失少,肥料利用率高。土壤水分由于毛细管的作用,由下层向表层运动,各种肥料盐分随水分向表层积聚,形成温室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对作物发生危害。三是由于长期连作,会使土壤中元素和微生物群落失去平衡,对作物造成危害;病菌、病残体积累过多,导致病害猖獗。
日光温室土壤条件的调控主要包括土壤消毒和防止次生盐渍化两方面,土壤消毒的具体措施参见本书相关内容,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对盐分的缓冲能力。施用化肥时,应根据蔬菜作物种类和预计产量进行配方施肥,避免超量施入。施肥方法上要掌握少量多次,随水追施。
(2)淋雨洗盐雨季到来之前,揭掉棚室上的塑料薄膜,使土壤得到充足的雨水淋洗。事先挖好棚内的排水沟,使耕层土壤中多余的盐分能够随水排走。这是季节性覆盖保护地最有效的排盐措施。
(3)灌水洗盐春茬作物收获后,在棚内灌大水洗盐。灌水量以200~300毫米为宜。灌水前清理好排水沟,使灌水及时由径流排走。有条件的可以在地下埋设有孔塑料暗管,可使灌水洗盐时下渗的水和盐分由它排走。
(4)地面覆盖地膜覆盖可降低土面蒸发,减少随水上移的盐分在土表积聚。畦间过道由于土壤被踩实,毛细作用较强,表土盐分积累严重。在过道上铺盖秸秆、锯末等有机物,可以减少土面蒸发积盐。
(5)生物除盐盛夏季节,利用温室土地休闲之际,可在室内种植吸肥力强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高粱、苏丹草等。这些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态氮,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吸盐作物长成后还可割青翻入土中作绿肥。也可结合整地施入锯末、稻草、麦糠、玉米秸秆等含碳量高的有机物,使之在分解过程中,通过微生物活动来消耗土壤中的可溶性氮,降低土壤溶液盐浓度和渗透压,缓解盐害。
提示板
控制温室土壤“返盐”要从根本抓起,即避免超量施入化肥和盛夏休闲淋雨,尽量减少或延缓土壤中盐离子的积累。其次,才可考虑其他除盐方法。
一、通风换气除湿。通风换气是降湿的好办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室内温度下降。如果通风时温度下降过快,要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降使蔬菜遭受危害。\x0d\ 二、合理浇水。浇水是导致室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冬春生产可选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地膜覆盖的可采用膜下暗灌。浇水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室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放风,及时进行划锄松土,可以降低土壤湿度,也可以降低空气湿度。\x0d\ 三、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例如在棚室内采用大小垄距相间,地膜盖双垄的办法,浇水时水沿地膜下的小垄沟内流入。地膜阻止了水分的蒸发,也就防止了浇水后棚内空气湿度的大幅度提高。\x0d\ 四、升温降湿。采用这种方法既可满足蔬菜对温度的需要,又可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当植株长到具有抵抗力时,浇水闭棚升温达30℃左右持续1小时,再通风排湿。3-4小时后棚温低于25℃时可重复1次。\x0d\ 五、采用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透湿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如无纺布能够阻止棚内表面结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从而降低空气湿度。\x0d\ 六、自然吸湿。可以利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夏天关键会遇到的问题便是持续高温、强光照、旱灾、病害的难题。这些都是由于夏天而发生的难题。一般夏天是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管理方法关键期。因此要核心管理方法。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大棚蔬菜在夏季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1、减温一般棚里超出33度之上就需要整洁减温,要不然蔬菜都需要热死的。如果是简易大棚,最好是便是打开天窗,不动门帘子,那样外部持续高温不容易危害到内部结构。实在不行再开门帘子通风。前后左右通风,大约遮阳网。或是是哦草苫之类的遮掩太阳,温度会降低一些。
2、遮荫夏日光照太强,彻底超过了蔬菜的要求,长期强光照,非常容易迅速挥发蔬菜水份,提升路面温度,上蒸下烤,蔬菜非常容易缺水凋谢、最终干死了。路面也非常容易旱灾,与此同时危害温度。最好是要赶快挂遮阳网,一层不足挂双层都能够,遮阳网,可以直接的减少棚里光照、温度。
3、保湿补水持续高温和强光照危害土壤含水量缺失,那样很干躁,假如早已旱灾,最终在夜里温度下降,没有阳光时灌溉一整夜。与此同时或是要继续通风。防止空气相对湿度很大。通风减温,浇灌不损根茎。由于蔬菜自身针对水份的市场需求是相对比较高的,因此保湿补水相对性显的至关重要。
4、病虫防治温度高、旱灾非常容易产生芽虫类病虫害,如果下雨了湿度大,不可以成功排掉,便会造成一些烂掉的长霉状物质的病害。这种病害,都非常容易再沾染,反复感染,大流行,温室大棚室内空间比较有限,一旦病发,迅速感染。因此在步入夏天前,先土壤层喷撒药物消毒杀菌,蔬菜喷撒一些保护膜防止。
1.棚前挖防寒沟。在大棚前沿外侧挖深0.5m,宽0.4m与大棚同长的平底沟,垫入一层旧薄膜,然后填入秸草,上面再盖一层薄膜防漏水。这样可避免棚内土壤热量外传,也能防止前沿作物根系受低温伤害。
2.棚后建挡风屏。在大棚北侧沿棚东西方向用芦苇秆、玉米秸秆等建成带有一定坡度的护风屏障,再加上一层旧薄膜,这样既有利于挡风又起到反光作用。
3.棚上覆盖草帘。日落后至日出前在棚上覆盖草帘,草帘的内侧用蒲草或稻草,外侧用芦苇花等联结成厚0.04m、宽2m的覆盖物。也可单用稻草制草帘覆盖,以增强其保温性。
4.棚膜内壁涂SN。普通薄膜喷涂SN防水滴剂后,膜上就不容易形成水滴,透光率可提高35%左右。同时还应及时清除薄膜上的尘土、杂物。
治理大棚土壤的有效措施:
1、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增强土壤的代换能力和蓄水能力,减轻盐害。施用化肥时,要选择含副成份少的种类,尽量少用硫化物和氯化物,并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2、耕翻。
冬闲或夏闲时,定植前要尽量合理深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结合耕翻施入有机肥料。
3、灌水洗盐。
暖季可一次大量灌水每平方米 200 千克以上进行洗盐。非永久性设施夏季去掉覆盖物,让大雨淋洗,消除盐害,也可采用地膜覆盖,改变水分运动方向。
4、换土。
把已严重盐积化土壤,用理化性状兼优的肥沃土壤换出。
治理大棚土壤:
在大棚菜地内实行两年以上的作物轮作,可减轻病害发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非永久性保护地最好是保护地与露地之间实行轮换种植。
可用100倍的福尔马林(40%%甲醛)用于温室,大棚内土壤和苗床土壤消毒,使用时先将室内土壤翻松,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地面上,然后再稍翻,使耕作层土壤都能沾着药液,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保持两天,使甲醛充分发挥杀菌作用,以后揭开塑料薄膜打开门窗。
喷雾、浇水可以增加湿度;放风可以降低湿度。建议配备温湿度计。可以使用自动控制:当湿度小于某值时喷雾,达到一定程度中止,过大自动控制排风。 通风降湿法
通常来讲我们在遇到大棚内湿度大的话最先想到的就是进行通风调控,这种方法也是最基本的除湿方法。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通风需要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进行,避免导致棚室内的温度降低。通风排湿效果最好的时间是中午,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大棚内外湿度差大,湿气会很容易排出。如果选择其他的时段那么必须要确保温度高,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如果在进行通风时温度降低的太快,那么就需要及时的停止通风,避免温度急速下降给作物带来冻害。
升温降湿法
这个方法能在确保棚室内温度不下降的情况下降低大棚内湿度。当蔬菜有了一定抵抗力的时候,可以进行浇水闭棚升温达到30℃左右保持1小时,然后再通风排湿。3-4小时后棚温讲到25℃时可重复一次。
合理浇水
一般来讲大棚内湿度变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浇水导致的。所以我们在冬季大棚蔬菜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同时也要注意浇水的最佳时间和方式。通常冬春生产可选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地膜覆盖的可通过膜下暗灌。浇水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避免室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可以的适当通风,及时进行划锄松土,降低土壤及空气湿度。
地膜覆盖
这个主要是通过地膜覆盖来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也能够降低灌水次数,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主要措施。
吸湿法
这里主要是自然吸湿和人工吸湿。人工吸湿可以用吸湿性不错的保温幕材料透湿以及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如无纺布可以阻止棚内表面结露,同时嫩巩固避免露水落到植株上,进而降低空气湿度。
自然吸湿的话主要是通过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来达到降湿目的。
中耕散湿
主要是在晴天温室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浅锄地表,加速地表水分的蒸发,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