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频繁,应该不好统计,估计郭德纲也未必能留意,从这些年郭德纲专场演出、封箱开箱、周年庆典等视频看,张国立、冯小刚、鲁豫等经常露面,但也未必是最频繁,毕竟有的明星听相声就是打发时间、图一乐,不想在镜头前露面。
德云社十五年、二十年等周年大庆庆典演出时,有请明星去当主持,去观看演出的明星大腕更是不少,影视圈、歌手、主持人、小品演员等等,有个共同点:都和郭德纲关系不错的导演或演员。
由于方言和幽默感差异,很少看到有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明星出现,不过在德云社十周年时现场出现了香港歌手影星周华健,罕见。
十五周年庆典在北京北展举办,从视频上看,冯小刚、徐帆、张国立、蔡明、任静等都“淹没”在乌央乌央的观众中。
那时,曹云金、何云伟、李菁等都已不在场,张云雷还是那个“杀马特”造型。那时,郭德纲正处于“毁名牌”阶段,一身“王子服”就开场领唱《大西厢》。
二十周年庆典(2016年)时郭德纲请来了马东和张国立当主持人,许多明星还参与了舞台演出,如孟非、冯小刚、刘威、吴京谢楠、潘长江、宋丹丹、沈腾、贾玲等,现场观众中能能看到的明星也不在少数,鲁豫、蔡明、徐帆、大潘、佳佳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影视演员。
那时,于谦老师还现场和几位摇滚歌手表演了一首有点跑掉、有点闹的歌曲;那时,郭麒麟已经减肥成功,成为德云社颜值担当的少帮主;那时,张云雷正在医院躺着、正憋着一跃龙门。
除了几位相声老艺术家受邀出现在庆典舞台上外,几乎见不到其他“主流”相声演员——或许坐在镜头抓拍不到角落,看得出郭德纲在相声界“人缘”确实不怎样、同行是冤家。
“这些年我在相声圈没交什么朋友,但在娱乐圈还有不少好哥们。”郭德纲如是说,也是实话。相声界能把一大群明星名角请来捧场,也就德云社了。
其实大家误会了,平常几个园子的演出,都是德云社内部人员负责的,只有外地的大型商演,才有可能跟专业的单位合作。
但话又说回来,一家公司再牛,能把所有利润都吃的干干净净吗?
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德云社把演出交给专业机构办理,也是极为合理的。
如果细心一点,你就可以发现,承包商演的钱,兜兜转转,大部分还是流进了德云社的口袋。
1核心业务的价值远超附属业务
假设当你在商演方面付出了100块钱(举例)的总成本,捣鼓了一圈,却只能得到120块的收益。
如果将商演这类附属业务外包,然后将精力花在核心业务上,假设你花出去100块钱总成本,得到的可能是500块钱的总收益。
德云社最重要的就是相声,如果老郭分散精力,自己去负责商演等等,最核心的相声业务可能会在无形中受损。
老郭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弟子身上,比如严格管控弟子的个人行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弟子相声水平等等。
如果核心业务出现倒退,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所有附属关联业务都将受到牵连。
所以,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上,更应该将精力花在核心业务上,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2办商演活动并没有这么简单
可能外行人看来,弄个商演不就是搭个舞台,然后卖卖票的事情嘛。
小的商演,可能只需要打声招呼,获取批准就行了,但大型商演也没这么简单,而且还有海外商演,这就更不简单了。
场地审批、演出审批、现场布置等等,一系列工作相当麻烦,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布置。
再反过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如今会诞生出专门接商演的公司?
因为干这事有难度嘛,对吧。
如果都这么简单,那大家全部自己搞就行了,但就是因为有难度,就是有些地方搞不定,所以才衍生出了专业承包商演的公司。
3肥水不流外人田
德云社的御用商演公司就是北京环宇兄弟文化传媒,双方合作了十年之久,而且这家公司在前几年已经上市。
除了一家名为北京木头人艺术有限公司持股6833%之外,第二大股东就是王惠,持股比例高达15%。
王惠不用多说,郭德纲老婆,德云社所有财政大权都在王惠手里。
所以这件事就变得非常简单,比如一场商演外包费用是20万,其中这20万又有很大比例都流进了王惠的口袋。
结语
郭德纲的本职,就是带好徒弟,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德云社能屹立不倒的资本,其余的财政问题,都是王惠在处理。
王惠自然也知道己方不适合浪费精力在商演布置上,所以直接找外包公司做,然后她再入股,这样就能将商演费用降到最低。
毕竟术业有专攻,而且德云社精力有限,不可能将每块“蛋糕”都吃掉。
老郭常说“得道有早晚、术业有专攻”,凡事不要“事必躬亲”,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最正确的!
商演市场的“香饽饽”——德云社
如今的德云社可以说在相声市场是如日中天的,旗下包括 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高峰、栾云平、郭麒麟、阎鹤祥、张云雷、杨九郎、孟鹤堂、周九良 等一众“名角儿”,单拿任何一位他的市场号召力都是惊人的。而德云社每年都有大大小小、国内国外几十场商业演出,几乎每一年都有大批的演出公司想要承接德云社的业务。
那么,作为德云社来说,能否自己办自己的相声“商演”呢?答案是肯定可以,但是确实没有必要。就像德云社旗下的其他产业,如德云华服、红酒、面膜、饭店等多元化产业,郭德纲都是交于专业的人在管理。郭德纲曾说“我只懂相声,其他我真干行,但是,我可以找专业的人干啊,他们对我负责就行啊!”所以对于商演,特别是大型商演,牵扯到合作商、企业、演出审批、场地协调等一大堆需要极度专业化的东西,交给长期合作的机构是上上之选!
德云社十年“御用演出商”——环宇兄弟
而我们提到德云社的商演,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公司——北京环宇兄弟国际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翻看德云社近十年来大大小小的商演合作名录,这个公司基本都是头一位,在公司简介中也毫不讳言“德云社御用演出商”这个称谓。
作为新三板上市公司的“环宇兄弟”,何以深得德云社“亲睐”,亲密合作十年之久?除了环宇兄弟自身具有的成熟的运营体系、专业的商演统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该公司第二大股东——个人持股比例达到15%的王惠。说起王惠我想熟悉德云社的观众应该没有不认识她的,她可是德云社真正的“当家人”,北京德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以及德云社旗下多家分社的控股股东。
“环宇兄弟”既然高度专业、经验丰富、又是德云社当家人参股的公司,那么自然而然的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了。成为了御用演出商——也就顺理成章,见怪不怪了!
你还是太年轻,谁告诉你德云社不自己办商演的?
郭德纲不等于德云社,郭德纲是人,德云社是公司。
准确来说,是郭德纲不自己放下相声去亲自操持商演,其实德云社的商演,德云社是掺和的,并不会完全交给外边演出商。
合作十年,素有德云社“御用演出商”之称的北京环宇兄弟国际文化传媒,就算大家口中的“专业的商演演出”合作伙伴。
这家负责了德云社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商业演出的专业传媒公司,跟着德云社一路壮大,前年都挂牌上市了
而这家公司,郭德纲妻子王慧是第二大股东。
在德云社,听相声看老板郭德纲,看产业还得老板娘王慧。
五家文化公司法定代表人,六家德云社相关传媒公司对外投资,最低的持股比例也是15%,占了第二大股东,其他的,都是持股半数的第一股东。
你以为德云社是个相声草台班子,唱戏的社团
错,大错特错,德云社早就成了传媒公司,成为了相声圈乃至 娱乐 圈最声名赫赫的造星机器。
《德云社》是大家多年来叫顺口的简称,全称应该是《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文化传媒公司,你觉得会没有负责宣传和安排商演的部门?
别的不说,大大小小的几个园子,算商演吧,谁负责,不都说是大管家栾云平安排么?
德云社这么多年,自己也办商演。
大型的开箱封箱钢丝节可能和专业兄弟单位合作办,平时的小打小闹商演自己德云社公司就能解决了,没必要找外边公司。
大家平时目光全在郭德纲身上,而郭德纲这个人性格就是洒脱,就说相声,其他事情不参合也不擅长,别说办商演了,就是办个酒局郭德纲都懒得操持。
所以大家理所应该的觉得德云社也是世外桃源一般只是个相声爱好者班子,类似古时候的江湖门派,云鹤九霄这些徒弟们,都是郭们弟子,大家师兄弟相称,互敬互爱,各自比拼武艺,江湖儿女,快意恩仇,不问俗世。
其实,德云社就是个文化传媒公司,学员也是员工,也是来上班打卡五险一金,平时德云社也和大多数公司一样,举办演出,培训策划,赚钱,养家。
早年间德云社没发展起来的时候,确实需要找外边专业公司帮忙开商演,但现在德云社家大业大,早就能自力更生了,就算交给外边专业演出商开商演,这演出商,也是大半自己人,跟自己家没区别。
所以,德云社的商演也自己办,交给专门的演出商操作,也是因为,专门的演出商,是自己家的。
本山传媒与德云社的总收入好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本山传媒在10年前的总收入就已经拉开德云社一条大街了。
我记得在2005年的时候,本山传媒的总收入就已经超过了35个亿了,而那个时候的德云社总的注册资金好像只有一点点。
在此之后,本山传媒拥有6家大型企业,其他的小企业数不胜数,而德云社的发展除了最开始的德云饭店和墨尔本的薰衣草小熊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来的东西。
只不是在近几年的时候德云社的发展突飞猛进,以郭德纲于谦为领衔的相声艺人在相声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好,同时对于相声的传承和文化的宣扬也起到了一个非常积极有力的作用。
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去忽视,那就是本山传媒之所以如此优秀,或者说企业如此庞大,是因为赵本山几乎整合了整个东北的二人转市场和二人转舞台。
而目前的相声领域或者说相声圈子里面依然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体制外也不是德云社一个社团说了算的,而是有着很多的社团,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
所以无论是从企业的体量上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 历史 渊源来看,本山传媒都要比德云社的发展要高上几个档次。
当然了,在相声领域里面好像还没有哪一个社团能够有德云社一较高下的,德云社现金的发展状态已经成为了所有相声领域同行的风向标。
赵本山老师每年都要投资很多的影视作品,收入大概在3亿左右。自己的本山传媒公司也能有2亿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副业还有自己的代言费,每年最起码也得有上千万吧。最重要的是他建造了一个影视基地,投资不到一个亿,但现在已经价值7亿左右了。
从这点也可以看得出来,赵本山也算是全面发展了吧,想要超越他还是有些艰难的。那郭德纲的收入又是怎么样的呢?同样是投资拍摄一些影视作品,但郭德纲投的大多数影片,票房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低的,所以收入就没有那么的高了。
对郭德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云社,虽然现在德云社确实是很火的,但这些成员的年收入也都不低,虽然他们给德云社挣了很多钱但自己也拿了不少。据了解郭德纲每年能拿到3600万左右,这和赵本山相比那差距就有点太大了。
德云社的运营模式,跟本山传媒根本不是一个类型,而且企业收入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具体是指公司账户流水,还是扣除一切运营成本后的净利润,这两者算法是不一样的。
但无论哪个方面来讲,德云社的收入,也跟本山传媒差距很大,基本就是麦当劳跟麦香鸡的差距。
赵本山旗下的公司,就算只把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本山传媒拿出来,忽略本山控股以及所有挂着本山商标的企业,也足够把所有德云系公司吊起来打,包括郭德纲王慧夫妇之外,钟朝晖于增生张文波王钦俣王海等所有关联人物的公司加起来,也不够跟本山传媒较劲。
首先比较一下企业注册资本,虽然企业注册资本不等于企业收入,但注册资本是企业运营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你的注册资本意味着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合作企业对你的重要考量,比如一家注册资本只有一百万的小微企业,别人跟你合作超过一百万的项目就会胆战心惊,一旦项目黄了导致资不抵债,那么这家小微企业也只能在一百万的范围内承担责任,超出部分法律无法保障。
而德云社的主体企业——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至今也只是一家注册资本140万的小微企业,而德云社其他三家关联公司,黑龙江德云社(100万)、南京德云社(100万)、吉林德云社(50万),感觉都是凄凉感慢慢的农村小卖部级别。这四大德云社注册资本加起来,还不如曹云金的星月文化(500万)。
而本山传媒则是一家注册资本12500万元的大型传媒公司,零头都比德云社拧一块还多,至于其他关联企业就不用再拿出来比较了,赵本山集团最小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也是五百万级别。
商业版图方面,德云社方面最大头还是在相声商演市场,其他投资领域比如餐饮、德云华服、红酒、薰衣草小熊、面膜等,都是小打小闹而且大部分是没有盈利的,不得不说郭德纲除了相声商演,还真的没什么商业头脑,干一样赔一样,最惨的就是影视投资,背着“烂片王”的名号,至今甩不掉,刚刚上映的《鼠胆英雄》首映就扑街,至今也没能突破八千万票房,看来郭德纲今年又要多开几场商演,才能把这个窟窿补上了。
而本山传媒旗下,是一个由文化、广告、影视剧、办学和煤炭经营等组成的商业帝国,不光在东三省和全国范围都有覆盖,海外市场也做的风生水起。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一共九家剧场,一年收入过亿。相比起来德云社在全国的九家小剧场,用郭德纲的话说,基本都是赔钱的,全靠商演走穴养着。两者一比实在是云泥之别。
另外比较德云大家长郭德纲跟赵本山,两人的财富差距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赵本山在2016年就被曝出,坐拥三十亿资产。而郭德纲年收入最高的一年,也就7000多万,大部分时候在三千万~五千万之间徘徊,而且这些收入大部分要用来维系德云社运营,补贴亏钱的餐饮红酒影视以及小剧场,哪怕全部一分不落的算进郭德纲的资产里面,他要累积到30亿这个数字,也还要再不吃不喝奋斗二十年以上。
请提问弄清爽,
本山传媒已更名辽宁民间艺术团,什么原因呢?太耀耀耀了,确实有些事做过了,该收收了。
德云社这几年刚上轨道,在相信界是一枝独秀,但是在**方面有点那个不好意思。注意夹起尾巴做人做艺,不能飘,有的领域千万不能碰。
德云社郭德纲2005年刚火遍全国时,赵本山己经叱诧江湖10多年了。
其实德云社真正大火也就五,六年时间,郭德纲的徒弟们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张鹤伦等走上舞台,上电视,开商演,有影响力才有利润。
论注册资金,请看,赵本山的辽宁民间艺术团15亿,相关企业6家,都在500万左右。
德云社,王惠控局(郭德纲全国最好男人)注册资金140万,相关企业10家,多数在50万左右。
二家完全不在一个量级,重量级对轻量级。
但德云社相对属于后起之秀,近几年影响力大涨,今年已进入电视剧行业,据有关网络资料,德云社2018年营业收入38亿,辽民营收不详。
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好!
德云社一年商演算120场,据说一场100万。就是12个亿。
小剧场3000多场,平均每场3万,就是一个亿。
这些都是收入的小头,真正大头在郭德纲参加的综艺节目,还有德云社旗下艺人参加综艺的管理费(据说抽10%)
毛估估德云社一年4亿营收,但是纯利难说,毕竟400人吃饭,这么多小剧场的租金。。。
本山传媒应该从营收上没有德云社多,但是赵本山肯定比郭德纲有钱!
本山传媒在海南的地皮价值,就够德云社追好几辈子,怎么比?
一个小品大拿,一个相声大拿各有千秋,当然这也没法比,毕竟本山大叔叱咤江湖这么多年,但从他们徒弟门的艺术造诣上来讲 郭的徒弟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口味,而本山大叔的那些徒弟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估计会遇到挫折。因为毕竟小品的竞争对手遇到了一个强敌那就是开心麻花。
二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就本山的地位,艺德方面,郭德纲只能算是小学生了,论年收入它就是十个郭德纲也比不上一个本山传媒
人家人缘不多。这个词更适合龚俊,流行用“山河令”。可以说整个网络的流量都在围绕着这个剧集转。浏览了龚俊的资料,上面写着“龚俊业余期间在成都买了一套81万平米的房子”,粉丝也表示会帮他还81万平米豪宅的房贷。
且不说这个消息准确与否,更别说成都前几年哪个区有八万平的房子。总之龚俊就是有钱!或者说,有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早前龚俊在采访中有一句超级正面的话:“虽然我经常说自己有钱,但其实发财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但他也有过更坦诚的对话:你可以花足够的钱,你可以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有房子就可以赚钱,你身边的朋友也可以赚钱。嘿,我们来看看龚俊的名气。2015年因出演古装网剧《刀剑缭乱,进入娱乐圈,借助《史圣》《醉玲珑》《为了我们甜蜜的小幸福》练习演技。不过龚俊真的很流行,还是最近火的“山河令”。他温暖了幽灵谷。
最近龚俊在《王牌对王牌》里谈到他爷爷。他的祖父在2013年被诊断为晚期喉癌,于2015年去世。但是在去世之前,他爷爷很担心龚俊的未来。现在,龚俊表示他很抱歉。虽然爷爷现在已经走上了工作的正轨,但他已经看不见了。
龚俊还透露他给家里买了一套大房子。有网友曝光了龚俊现居。客厅设计风格传统稳重,整体设计比较低调。墙上挂着一幅旧水彩画,很难看出是90后的审美。卧室也比较简单,就像一个租来的房间,有一个包,一张双人床,一个组装好的衣架。墙壁简单刷成白色,但龚俊依然让生活如诗,经常自己做饭,做各种家常菜,享受最真实的生活。龚俊是圈内有名的小钱迷。他口头禅是赚钱,但他确实是个很节俭的男艺人。每当有节目找他,他都会根据报酬的高低来选择使用哪种面膜,报酬最高的可以得到“500元起一个面膜”的护肤待遇。
而且他也是一个非常细心体贴下属的人。他的员工在租房时被骗了。他付钱让员工搬出去。工作人员想看德云社的相声。他试图买下它。甚至新手机出来后,他还不忘给下属福利,问他们喜欢什么颜色。有人问龚俊:2020年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赚钱!”再问他:“你对2021年有什么愿望?”他回答:“多赚钱!”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单纯真实的大男孩,有流而有劲,龚俊值得期待,乘风破浪!
关注徐公子,解密富豪第一桶金。
一说郭德纲,大家肯定都认识,相声圈儿有名的人物。
没错,他就是德云社的创始人、著名的相声演员,如今中国相声界的佼佼者。
我们一起来看看郭德纲是如何一步步把德云社发展壮大的!
1973年1月,郭德纲出生于天津。三岁时,郭德纲就喜欢上了相声,但是父亲不以为然,反而觉得他有问题。七岁时,才阴差阳错跟着一个评书老艺人学起了说相声。
高中以后,拜杨志刚为师,这时候才把艺学精了。之后,他在沙子口找了一个剧团,从打杂开始做起。
开启北漂,识得合作伙伴和最佳拍档
1995年,22岁的郭德纲想在相声界扬名立万,于是就背起行囊,只身去了北京,开始了他的北漂日子。
谁知当时正值相声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但是郭德纲还是暗自发誓一定要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这期间郭德纲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那时候,落魄的郭德纲觉得能吃顿饱饭就行了,他甚至想过:如果能咣一下被车撞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1995年底,郭德纲无意中到京味茶馆,看到一群孩子在说相声,便上台指点他们几句,老板见郭德纲有两下子,便让他留下来说相声。
在那里,郭德纲认识了另外两位相声演员:张文顺和李菁。
那时李菁还是个学生,郭德纲20多岁,张文顺先生已经退休。年龄和经历相差甚远的三个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并创办了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
2000年的夏天,郭德纲又认识了于谦,两个人第一次合作是在大兴的露天广场表演对口相声《拴娃娃》,表演结束后,台下的掌声足足持续了5分钟。
晚上10点半,郭德纲拉着于谦去大排档喝啤酒,一人喝了5扎,就此“互许终身”!
2003年,郭德纲正式把“北京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开始在天桥乐茶园演出。
终有小成,却遭内外敌对
到了2005年,天桥乐的茶馆开始人满为患。至此,“德云社”开始在京城打出口碑。
郭德纲终于凭借自己的坚守,把濒临失传的相声,重新在大江南北燃了起来。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浪必摧之。
德云社的异军突起盖过了所有同行的风头,所以招来了同行的忌恨。
2005年德云社刚起来,北京相声同行就约好要到天安门去静坐,请求有关部门封杀郭德纲,并把其树立为“三俗”典型。
十几年如一日,德云社的演出,几乎每次都有同行冒充观众到台下记录,把所有敏感的话语都记下来,演出结束后交给有关部门,希望有一天能抓到郭德纲的把柄。
面对同行的围追截堵,有人劝郭德纲以德报怨。可郭德纲却选择刚到底,他认为:如果自己稍微退让,他人就会得寸进尺,那么自己多年为相声做出的贡献就将付之一炬,自己的徒弟在相声界也将无立足之地。
2013年,跟随郭德纲创业的李菁、何云伟高调宣布退出德云社。
何云伟说,德云社内部实行的是“郭德纲负责制”,完全成了郭德纲的一言堂, “给演员多少钱由他定”。何云伟在2010年之前一直是德云社的签约演员,一场演出大致收入500元,他说:“一个月拿到手的钱也不过五六千元,尚不及很多普通白领”。
此后的郭德纲便决定改用公司的模式管理德云社。和徒弟签订合同,以雇佣关系取代过去的家长式管理。
按理说这种管理不科学的企业早该被淘汰了。
可事实上,德云社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存在了24年,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好。
德云社几次内讧都没倒闭,充分经受住了市场考验。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品质,坚决不说伪相声
什么是“伪相声”?就是只背台词,没有 情感 和魅力,观众感受不到幽默的乐子。
而且郭德纲说过一句话:“相声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郭德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自己的文化素养要求极高,因为作为一个相声演员,无论是表演传统相声还是创作自己的相声,都离不开文化。
郭德纲在相声这门功课中做到了最好,说学逗唱全部精通,在相声文化范畴内,也是顶级的。
2
团队专业,平台稳固
从最初为了生存,到后来的招募徒弟,郭德纲的周围慢慢集聚了几十个志同道合的角儿。从跟他起过争执的曹先生,到自己的儿子郭麒麟,再到如今红遍大江南北的小岳岳和张云雷。
一个好汉三个帮,彼此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德云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相声界独霸一方。
3
行业影响力
2013年4月15日,郭德纲在墨尔本高声宣布成立德云社墨尔本分社,这也是我国相声社团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
当年,郭德纲第一次登陆央视春晚,一举奠定了他在相声界的地位。此后,郭德纲开始多领域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郭德纲成了内地笑剧综艺的扛把子。但凡有个笑剧综艺,都少不了郭德纲。不仅如此,德云社门生也纷纷经出现在各大卫视的笑剧综艺,扩大了影响力。
4
产业多元化
郭德纲曾在三里屯开过一家“郭家菜”,主营鲁菜和津菜,二楼是德云社小剧场。后来又开了一家“北京德云红事会馆”。
“德云华服”是郭德纲开辟的另一品牌,价格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风格定位在中国传统服饰上。
此后,郭德纲相继涉及红酒、面膜、玩具等10多个领域。2016年初,郭德纲也赶起了天使投资的时髦,联合黄健翔等人,成立了一个文化创投基金。
2017年,郭德纲还投资2亿进军影视界,拍摄了自己的首部**《祖宗十九代》,这位昔日的相声演员正在不断扩宽自己的梦想蓝图。
“大家好,我是相声界的一名小学生,我叫郭德纲”。
一句谦虚的开场白,开启了郭德纲的与相声分不开的人生。
从无人听闻到座无虚席,
玩儿命讲的相声,终究没有辜负他。
如今的德云社,在郭老师的带领下,
已然是人才济济,欣欣向荣。
真的像当初所期待的那样,
出人头地,带领相声走向新时代的繁荣。
对相声的执着郭德纲,1973年出生,是一个天津人。
他的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母亲是一民小学老师,
工作过于忙碌的他们,经常没有时间照看儿子,
就把他留在小剧场里,不让他乱跑。
剧场里,唱戏的,讲评书的,说相声的,应有尽有,
从小受到熏陶的郭德纲,渐渐爱上了这些传统艺术。
七岁拜师学艺,九岁登台表演。因喜欢挂着胡子,被同学们戏称为“老头秧子”
小小年纪的练习经历,让他的基本功十分扎实。
多年来梨园练戏,也让他较早的体味到人间苦涩。
1988年,15岁的郭德纲第一次来到北京,
这是他漫长进京岁月的开始。
他的目的很纯粹,
“进入体制内,成为专业的相声演员”
他报考了北京一个文工团,凭着扎实的功底,
他考上了文工团新成立的说唱团。
虽然考上了,但是却与想象中千差万别。
“是个临时工,主要负责检场。”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打杂,端茶,倒水,扫地,搬桌子。
就是这样,依旧没有打压掉郭德纲的热情,
“打杂就打杂吧,我先干着,说不定就有机会登台说相声了呢”
尽管只是有机会登台这样小小的愿望,现实仍旧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一年了,连登台的台阶都够不到。
郭德纲终于不再抱有希望,回了天津。
1994年,第二次来到北京,
已经结婚的他带着一颗不服气的心再一次来到这个残酷的地界,
揣着100块钱的他,
还是想来北京说相声。
四处碰壁,求人收留,没人愿意收留。
仅有的100元,房费15,加上吃饭,乘车,一天就要花20多元,
四五天后,又回到了天津。
不甘心啊,一心想搞出事业,却被现实一次次打击。
打击归打击,生活依旧继续,郭德纲依旧继续奋斗。
没有人收留我,我就自己搞,
他下定决心,在天津第二文化宫附近包了个场地,每月租金5000元,
这东拼西凑的5000元,可不是小数目,
场地有了,可是没人来听相声,
几个月后,不得不关门,赔了好几万。
几次的尝试,生意这回事都没有眷顾老郭,欠了一屁股债,
没办法,卖房子吧,还债,
最终丢了媳妇,只留下年纪尚小的儿子。
1995年第三次来北京,郭德纲身上装了仅有的几千块钱,下定决心要在北京闯出一番天地。
几次失败之后,他依旧决定闯一闯,这一次,终于出现了微弱的曙光。
在一个剧团里谋了个打杂的差事,干了三个月,终于有了登台的机会,
一个月1000元工资,却迟迟拖欠不发。
两个月一分钱都没给他。
房租一百五十元一个月,这是他能找到最便宜的住所了。
那时候,他自制了一种能顶饿的食谱:到市场买一捆大葱,再买点儿挂面,然后用锅烧点儿水煮面,等面条都煮烂了,成了一锅糊糊了,再往里面放点儿大酱,这就做完了。以后每天把这锅糊糊热一热,拿葱就着吃。
还开玩笑说自己这样吃营养均衡。
下班十点多,太晚,误了公交,问一个揽私活的车:“大兴,走吗?”
司机说;“走。”
郭德纲说:“我没钱,怀表给你行么?”
司机一听,扭头就走,
郭德纲用仅剩的两块钱都买了包子,吃饱了走回家去,
走在路上,身边的大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
“我回头一看,应内句话了,‘几点繁星,残月高悬’,心情特别难受,到这会儿忍不住了,眼泪哗哗往下流。”
“凌晨四点,走到家了,脚上磨得全是泡了”
刚躺床上,房东就来要房租,郭德纲不敢开门,房东就在门口骂了半个小时。
第二天,就发了高烧,没钱,不敢去医院,就把传呼机卖了,
“买了三包感冒药两个馒头”。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最早进北京是为了大红大紫。当时正好流行北漂,是条好狗都要到北京叫唤一下,是当时我们很流行的理念。当时来北京时的心态是,跟某个剧团演出,一旦能上春晚就会红。但是到北京后我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一切都与郭德纲自述的期待背道而驰。
2000年初,郭德纲正式借调北京曲艺团,认识了现在有“德云社皇后”之称的于谦。
两人自搭档起,演出便没进过北京六环,冬天清晨6点多,便要坐车直奔郊县。
没顶棚的演出场地,风口下依旧讲的津津有味。
2002年,郭德纲与张文顺、李菁相约,在空闲时间一起到广德楼、京味茶馆等小剧场演出。
这也促成了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的成立。
为了维持北京相声大会这个团体,为了梦想。
郭德纲参加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的节目,
为了节目效果,他被关在一个繁华地段的玻璃橱窗里生活48小时。
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被关注下进行,还要给路过的观众表演节目,
隔着厚厚的玻璃什么都听不清,郭德纲只能用夸张的动作表情来与观众互动。
在路人眼中,他这样的举动与动物园里的动物并无二致,
但他需要这笔微薄的收入,需要来养活他的团队。
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正式改名德云社。
2004年10月,侯耀文正式收郭德纲为徒。
之后在搭档于谦,
郭德纲的相声之路终于走上了一条相对稳定的道路。
郭德纲在采访中讲述早年经历,说到:
“当初我愿意给你们当狗,你们不愿意,害怕我反过来咬你,是你们把我逼成了龙”。
一句,道尽成功后的心酸。
感情经历郭德纲的前妻胡中惠,结婚没有几年,生下了郭奇林(后改名郭麒麟),
因为郭德纲早年间的贫困,再加上卖掉房子讲相声,生活中种种争执,
两个人结束了这段婚姻,
留下来郭麒麟给郭德纲抚养,
郭德纲无奈,将他寄养在父母家中,继续闯荡着自己的事业。
已婚还带着孩子,这样的他没有敢,也没有时间再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考虑,
直到他遇到了妻子王慧。
那时的王惠不一般,
她出生在一个商人之家,14岁就在天津举办过京韵大鼓个人专场,20岁时已经是天津曲坛的名角。
这样悬殊的身份差距并没有阻止两人相爱,
看到郭德纲在北京过得辛苦,
王惠毅然放弃了在天津的京韵大鼓事业,她投身相声。
在德云社存亡危急时,王慧卖掉父亲给自己的夏利车,帮助他渡过难关,
她将郭麒麟视如己出,为了照顾他的心情,王慧和郭德纲迟迟没有再生孩子,
直到郭麒麟长大了,主动提出希望她能生一个孩子,她才在2015年生下了郭汾阳,
而这一年她已经39岁。
为了郭德纲,王慧几乎倾尽所有,
好在,德云社争气,现在也慢慢发展加大规模,
估值15亿,做演员,做服装,买面膜,郭德纲一步步的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有这样一个好妻子,郭德纲又怎会不珍惜,他将德云社99%的股份都给了王惠。
一家人幸福美满。
结语十年前,还在广德楼的小剧场,郭德纲说道:
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终于我们也看见了花团锦簇,我们也知道了彩灯佳话。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十年后,北展戊戌年封箱庆典上,郭德纲意气风发地说,
历经风雨和磨难,德云社终于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一句,满足他美满的一生。
这个答案也是转自别人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有人说不赚钱。 一个小剧场300张票,一天一两场下来也就卖五六万,12个演员加一个主持人,除去场地费,水电费,其他工作人员还有个十几个,还要缴税, 其实算下来 并没有多少。
商演还要扣除演出商的费用,郭老师几个卖票的大角儿可以分一些,几个小角儿也分不了太多,助演的会更少一些。
况且,后台还有那么多运营人员,人事 宣传 发行 演出 公关 经纪 政务关系 规培 传习社 等等部门的工资 都得开工资,如果光指着这点演出票, 不能说是不够的吧,或者说运转会比较难
倒不是说都靠着火起来的拍**做综艺维持, 我认为, 单纯靠演出和说相声维持整体运营会比较吃力,综艺和**是他们加大曝光的机会和渠道,有了这些平台的展示 对他们的相声演出是相辅相成的,知道的人多了 听相声的人就多了,他们的知名度增加了 更多的综艺也会来找他们,可以在更多平台说相声,当然挣钱也会更多。
这一点郭老师很早之前就说过, 要指着说相声吃饭,那早就饿死了。他在德云社大火之前, 就一直在干别的贴补相声。 这些年也一直在做别的副业,华服呀 面膜 红酒之类。
说到底, 综艺和多年做艺才能演出的付出与收获极其不对等, 有广告冠名的综艺只要你去玩儿一会儿 不用付出啥就有大把的钱。 但是演出不一样啊,很少有赞助商,都是凭本事吃饭,即便你多年从艺,演不好真是会被观众轰下来的;演得好的, 在台上说俩小时,也赚不了多少钱。
细数当今国内最有名气的喜剧团队,敏感的人透过《欢乐喜剧人》这档综艺节目也会发现其中端倪:当属德云社、开心麻花、本山传媒三分天下。前段时间刚爆出开心麻花正进行创业板IPO辅导,这老郭似乎也终于按耐不住;但与麻花不同,这次凑上去的不是德云社本部,而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公司。这家公司在前几天正式申请新三板挂牌。
这家公司名为北京环宇兄弟国际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北京佩克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500万,法定代表人乔蕾,主要业务是从事演出经纪、演出服务与儿童剧的创作、编排、演出。
乍一看,环宇兄弟的业务并无特色,和所有的演出公司一样,无非是演出经纪和演出服务,帮一些需要商业演出的团队做好项目报批手续、沟通制作节目、做好宣传方案的“杂活”。
股东与师娘
但仔细研究股东名单便会发现,经历了股权转让,原股东于2016年8月退出后引进了北京木头人有限公司、王惠、中尚联华(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股东。名单中出现的王惠,就是郭德纲的妻子,德云社大大小小徒弟们口中的师娘。
2016年8月,台前的郭德纲和曹云金“撕逼大战”持续发酵,幕后的王惠就悄悄以25万元的价格增资入股成为环宇兄弟第二大股东,占股15%。在完成支付半个月后,环宇兄弟开始着手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启动申请新三板挂牌程序。而这次参股准挂牌企业环宇兄弟,还是以王惠之名。
郭德纲与他的妻子王惠
除此之外,环宇兄弟的重要客户便是德云社,它是德云社的演出经纪与演出服务商。通俗地讲,吃的就是德云社这口饭。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环宇兄弟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明确提到,目前德云社商演每年大约20场,主要分为郭德纲北展剧院演出、亲子爱徒保利院线巡演、郭德纲戏曲演出等,“每年票房收入占票房总收入50%以上,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特别是在2015年、2016年里,环宇兄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0102万元、183873万元,而与德云社项目相关的收入分别为61354万元、105981万元,占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5109%、6017%。可见德云社的演出业务在其占有大部分影响。
按照双方1:1的大致分账比例来算,德云社2015年、2016年票房总额为1200万元和2100万元,德云社最终会得净收入600万元和1000万元左右。
商演与估值
其实,德云社成立20年,一直沿用传统帮会、家族运营的模式,很少涉及到资本运作,由此德云社内部的财务状况一直被外界所好奇。而这次环宇兄弟申请新三板挂牌,德云社的神秘面纱便也得以被揭开一角。
据德云社旗下公开资料显示,德云社注册资本为140万元人民币,共有三家公司: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分支德云制衣坊)、黑龙江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德云社发展的20年里,目前德云社已经拥有6大演出场地,400名演员,据显示,4年前的商演门票,收入就在3000万以上,随着郭德纲身价的提升,近几年德云社的商演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也不妨也来看看另外两家喜剧巨头的估值。由于本山传媒从未对外进行过融资,无法具体估算数额;早在2012年就有人根据其每年3亿至5亿的利润给出过50亿的估值,后来有传言说若上市乘以市盈率或将高达百亿。
而同样是喜剧产业、同样是走线下模式的开心麻花公告称准备在创业板上市,估值大约50亿元人民币。从市场价值来看,开心麻花的估值还是比较恰当的,毕竟开心麻花在话剧原创和**原创方面都有很大优势,作品的个性化、口碑和传播度,以及艺术表现、商业表现都非常好。**《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成为爆款产品,足以秒杀德云社出品的《三笑才子佳人》和《欢乐喜剧人》。
不断改档的《欢乐喜剧人》,票房惨淡
即便如此,市场测算,郭德纲与德云社的估值仍可能在15亿左右,这要归功于德云社强大的剧场演出队。其官网公布德云社有6个演出队大约能给6个亿的估值,岳云鹏个人估值1个亿也不会很过分,至于郭德纲本人从上福布斯名人榜开始,5年大约赚1个亿,资本市场给其估值5个亿属于正常范围。随着郭德纲团队的增加以及对各种影视项目的投资,德云社若是大举进入资本市场,15亿以上的估值可能在合理范围之内。
关于上市 三缄其口
资本界在变,相声圈在变,郭德纲、为了适应日渐发展的娱乐圈里打造个人IP,积极地吸引受众注意力,曾有预测:在出道20年里,郭德纲收入增长了1万倍。从综艺节目《花样男团》、《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到拍**、拍电视剧等,多栖发展,捧岳云鹏捧郭麒麟。虽然老郭极富争议,但不能否认他本人带来的流量和影响力。去年的德云社20周年庆典,郭德纲生生地搬来了半个娱乐圈,当天门票最高被炒到上万元。
德云社20周年庆典开场视频
某次郭德纲在接受采访时放出豪言: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一个月捧出一个岳云鹏来,说相声的要想红,在我手里我可以给你推算到准确的日期,你明年7月15号左右能红,我说你什么时候红你就什么时候红。
即使有着肥沃的流量,郭先生似乎对上市却并不上心。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0年前就有人问过他想不想让德云社上市,但是被他拒绝了。原因未说,但也能细分析出一二:德云社共有两名股东,即郭德纲妻子王惠和小舅子王俣钦,两人分别持股99%和1%。迄今为止德云社也未进行过融资,所以从资本组成上,德云社与家族企业别无二致。
况且,相声这个行当与话剧小品不同,十分讲究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礼俗,内核上是不兴沾染资本的。说他是传统艺术的继承者也好,说他是封建遗俗的卫道士也罢,老郭对整个德云社的控制欲是众人皆知的,一旦上市自然会分散他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关于投资 千奇百怪
话又说回来,郭德纲不愿上市的底气还是有的。除了搞相声影视,他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到了各行各业。
做餐饮,郭德纲在三里屯曾开过一个“郭家菜”,主营鲁菜和津菜,二楼便是德云社小剧场;后来又开了“北京德云红事会馆”,这家高档的私人所属四合院人均消费高达500元。
做服装,“德云华服”,一家主打品牌成衣销售及高级成衣量身定制的公司;成立了“德云制衣坊”,定制价格更是不菲,2000元起价,风格基本偏向于中国传统服饰。他的想法就是:“演戏就会涉及到演戏的服装,一部电视剧涉及的服装好几十万呢,我们每年都拍戏,自己有服装公司和厂子,首先我们自己很方便,剩下的我们就放在门面,如果有人愿意做个唐装,这不也是好事”
做红酒,是的你没有听错,做红酒的不仅有赵薇黄晓明,还有我们的德纲同志。这款红酒美其名曰“德云红酒”,原料来自澳洲,刚上线的时候还在京东上搞了个“德云红酒,郭德纲有”的众筹。
做面膜,请马伊琍为面膜代言人。根据工商信息,郭德纲这家公司名为波碧水(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号称专门运营以医学标准研发生产的专业美容护肤品牌,公司设有专业的护肤研究中心。
做玩具,2014年前后,来自澳洲的紫色薰衣草小熊红遍中国,网上到处都在售卖,众多明星纷纷微博晒与小熊的合影。据说这小熊是由澳洲的有机薰衣草手工缝制,高30cm,重约1公斤,放进微波炉加热可治疗女性经期疼痛、失眠、活血、舒缓情绪等症状。而这小熊玩偶的幕后大老板正是郭德纲,他自己也证实买断了维多利亚州的薰衣草庄园。
做游戏手柄,2014年,UC九游宣布将于郭德纲合作开发一款名为小旗的手机游戏手柄。
做文化创投,这次的合伙人是孟非与黄健翔,去年1月三人曾发声说要着手于成立一个文化创投基金。不过在这之后,尚未有这支基金的新消息。
在相声这个古老行当中,郭德纲是最早商业化以及赚了最多钱的人,但他却反复说自己从商业中感受不到任何乐趣。“我能体会做艺人的快乐,我体会不到做商人的快乐。我对钱一点都不渴望,因为我骨子里对它不在意。”
郭德纲话虽然这么说,但从他的商业布局来看,传统文化内容与商业变现模式的对接归根结底是正确且必要的路。
目前,德云社已成立了20年,未来,我们倒是很期待历经浮沉的郭德纲,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拥抱德云社的下一个20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