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一叶子工厂在江苏,总部在上海。
一叶子创立于2014年,是上美集团品牌之一。一叶子将新鲜植物营养与科技结合,重新发现植物护肤的新价值。汇萃植物鲜活精萃,运用植物科技,注入植物能量。
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前身“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于上海。2015年11月正式更名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拥有韩束、一叶子、吾尊、索薇娅、红色小象、韩粉世家、HANAMINO、时克、必优兰九个品牌。
扩展资料
品牌大记事:
2017年,独家冠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我想和你唱》
2016年,独家冠名冠名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天天向上》,优酷娱乐《火星情报局2 》
2016年,一叶子进军护肤市场,韩红爱心百人援甘公益项目支持。
2016年,一叶子成为中国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面膜品牌 。
2015年,独家冠名江苏卫视《超级战队》、《为她而战》、《蒙面歌王》独家冠名。
-一叶子
问题一:一叶子是中国还是韩国的 一叶子是中国的,一叶子采用的是上美全球科研中心研究的‘植物炼金术’技术。
问题二:一叶子是哪个国家 加拿大国旗 枫叶
问题三:一叶子 是哪里生产的 韩束一叶子工厂在江苏,总部在上海。
问题四:一叶子是什么? 一叶子是护肤品,韩束旗下,由郭采洁和鹿晗代言
问题五:一叶子是哪里的护肤品,是韩国的还是中国的? 国产的,说是用进口原料。
问题六:一叶子是哪里产的 一叶子工厂在江苏,总部在上海。中国产的
问题七:一叶子是国产的吗 以前看电视购物说是澳大利亚的牌子,估计现在在国内很火,应该有国内生产商
问题八:一叶子是哪里的? 韩束新出的面膜
问题九:一叶子新品面膜是哪里的品牌? 一叶子是韩束的,韩束总部在上海。加我可了解更多yiyi517922
问题十:一叶子是那个公司的面膜? 跟韩束一个厂家
韩束和一叶子都是上海韩束妆业公司下的不同品牌, 两个品牌的风格不一样。
品牌介绍
韩束:2002年,“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创立于中国上海,同年,韩束品牌创建。2012年,韩束公司完成品牌聚焦和品类聚焦的战略转型,布局护肤、面膜、男士、母婴、高端洗护、彩妆等品类。韩束,作为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最大的中高端时尚品牌。多年来,韩束一步一个脚印,遵循上美多元、乐观、创新、冒险的企业精神,在生产实力、科研力量、渠道建设、品牌精髓等各个方面,均跻身行业第一集团,成为国货自强的代表性品牌。
一叶子:2014年,上美集团旗下一叶子品牌应运而生,作为新一代植物护肤品牌,将新鲜植物营养与创新专利科技结合,重新发现植物护肤的新价值。汇萃全球植物鲜活精萃,运用护肤品界最新鲜植物科技,与肌肤相遇一刻,便注入满满的植物新鲜能量,让你亲身见证肌肤满鲜赋活,养出水鲜肌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一叶子的产品,一叶子是韩束旗下的,可能很多人首先知道的是它们家的面膜,一叶子的面膜确实不错,而且一叶子的面膜有很多种,但是要注意使用方法,因为不同的面膜使用方法是不一样的,那一叶子面膜怎么用?一叶子面膜使用方法
1、韩束一叶子面膜特点
1、更透明隐形,更轻薄无负担,紧贴肌肤。不影响工作和家务活动,省时又方便。
2、柔韧有弹性,延展性好,可根据不同脸型随意拉伸,覆盖脸部的每一寸肌肤。
3、安全系数高。经重金属检测,符合婴儿类皮肤使用标准。而且每批次都附有原厂的。
2、一叶子面膜使用方法
Step1:试敏
一叶子面膜,使用面膜前,一定要先做过敏试验,这是很多MM都忽略的步骤。先将少许面膜敷料抹在手背上,30分钟后洗去,若涂抹处无红痒反应,即可抹在脸上。特别是对于DIY面膜,更应该坚持先做过敏测试的习惯
Step2:清洁
在一叶子面膜前,应先卸妆、洗脸,必要时还可以先去角质。干净的面部有利于面膜的吸收,也避免污垢、灰尘进入毛孔
Step3:热敷
为了获得好的敷一叶子面膜效果,在洗完脸后敷上面膜前,可以先用热毛巾湿敷在脸部三分钟,然后在面部各处按x三到五分钟,以打开毛孔,利于吸收。韩束一叶子面膜代理+零售微信:864716340
Step4:涂抹顺序
涂一叶子面膜的顺序,应从颈部、下颌、两颊、鼻、唇、额头,由下往上;眼睛周围、眉毛、上下唇部位则不宜涂面膜。先从容易干燥的T字部位涂起,最后是U区韩束一叶子面膜代理+零售微信:864716340
Step5:及时取掉
应在面膜涂敷约15分钟后,用手指轻触,若不觉黏手,即可从薄膜边缘开始,自下而上缓慢揭去。一般而言,面膜干燥后会促使皮肤紧缩,出现皱纹,所以面膜干燥时要立刻去掉,切勿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或过夜。
Step6:冷敷
取掉一叶子面膜后,应用干净温水将脸上残留物洗净,再以冷毛巾敷面片刻,以促使毛孔收缩,最后涂上润肤化妆品。MM们千万不要漏掉收敛步骤,有些清洁性或去角质性面膜,如果后期处理不慎,很可能会造成肌肤伤害哦!
3、注意事项
一般面膜都是建议敷面膜在15分钟到2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一定要谨记,绝对不能超时。尤其是单片型的面膜,如果等面膜水分蒸发干了还不揭开面膜的话,面膜会反过来吸收肌肤的水分,所以绝对不能越过所规定的时间。面膜揭下之后,用面膜袋中的精华液涂抹脸部,并用手做一些提拉,加快成分的吸收。
4、错误的用面膜方法
伤肤=天天做面膜
千万不要天天敷面膜,过度保养,时间久了毛囊及皮脂腺会因为阻塞而发炎,引发粉刺和痘痘。要知道一味的依赖面膜,过度频繁使用不会让你的肤质真的变好,反而会对皮肤产生一种负担。
伤肤=不注重清洁却频繁贴面膜
时间不断流失,肌肤的角质也在堆积,在没有及时进行去角质护理时,只重视天天敷保湿面膜,这就好像在未脱落的角质间涂上一层物质让它暂时平滑,日积月累导致的结果是角质会肥厚到无法透光,肌肤自然也会失去光彩变得干燥没有生命力。
伤肤=睡眠面膜代替晚霜
建议大家即使使用睡眠面膜也最好在睡前将它洗净擦上晚霜再睡!要知道睡眠面膜其实含有以些刺激皮肤的化学物质,每天都糊上一层入睡,很容易造成“营养过剩”,长脂肪粒,甚至肌肤吸走水分,肌肤的自我修护力也会下降。所以也不宜天天用,一周两次即可。
伤肤=身为痘痘肌还坚持使用睡眠面膜
睡眠面膜通常呈半透明或者透明_喱质地,适合偏敏感和偏油性肤质。干性肤质推荐使用油脂添加量较高的滋润型膏状面膜。痘痘肌肤首选面贴膜,由于此类肌肤比较敏感如果要用睡眠面膜,建议在涂抹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避免堵塞封闭再次滋生痘痘。
伤肤=盲目崇拜蚕丝面膜
蚕丝面膜之所以被商家推崇,是因为利用面膜材质去引起卖点。但面膜这类护肤品,之所以可以成为懒妞们的快速保养神器,完全取决于面贴膜本身的封闭性能。只有封闭后才能让效果持久效力最佳。所以薄薄的蚕丝面膜远不如无纺布面膜来的有效。
本文来自维信工众号直通IPO,作者:吕鑫_,铅笔道经授权发布。
继完美日记后,又一国货美妆开启资本之路。
2022年1月17日午间,港交所网站正式披露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和中信里昂担任联席保荐人。
上美集团的上市路,充满了坎坷。
这个资本市场的国货美妆后浪,却是实打实的行业前浪。在完美日记还未霸屏社交媒体前,上海上美旗下的韩束、一叶子等美妆品牌已运营近二十年,并在2014年前后常年霸屏芒果台。背靠芒果台营销的上美集团,极大的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也正是这时,上美集团萌生了上市的想法。
2015年,上美集团创始人兼CEO吕义雄曾发朋友圈表示,自11月1日起,公司将正式更名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上市。但此后,公司却并未有进一步的上市动作。
六年后,2020年11月,上美集团完成5亿元融资,一个月后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主体变更为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2月,上美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在证监局备案拟在A股上市,但也并未有实质的进展。
一波三折的上市路,上美集团终于在港交所完成备案。上美集团的招股书中,也终于揭开了这个二十年行业老兵的神秘面纱。作为唯一拥有两个护肤品牌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国货化妆品公司,上美做对了什么?又埋下了哪些隐患?
从第一微商到广告轰炸
对于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上美集团而言,眼下并不是其发展最好的时代,属于上美的高光时刻在八年前。
2014年,微信用户数量破6亿后,微信也成为了商家新的掘金地。第一批微商大军浪潮来临之际,韩束也加入了其中成立微商事业部。韩束几乎将当时的全部精力放在了微商事业中,韩束微商曾经创下40天销售破亿的记录,这一纪录在当时被称为2014微商八大事之一,韩束也因此被冠以第一微商称号。
那一年,韩束放出豪言,2015年微商销售额将突破15亿元。但随即而来的并不是15亿销售额,而是深陷传销门。随后这条路在后期发展遇到舆论阻碍,但是韩束还有另一张王牌营销。
在做微商之前,2010年韩束已经成为电视购物行业第一。2014年,韩束在广告中投入将近6亿元、一叶子的投放达到4亿元。当时韩束方面表示,2015年和2016年将维持这个数量级投放。
但是尝到重营销带来的效益,韩束自然不会放过机会。2015年,韩束斥资5亿冠名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破下中国广告史第一大单的记录。巨额大单带来了确定收益,韩束表示当年零售额达到90亿,这个数字几乎等同于行业巨头欧莱雅在中国销售额。
然后属于韩束的传统大屏大曝光时代来临,前后和《非诚勿扰》《花样姐姐》《蒙面歌王》等各大卫视综艺深度合作。并入局影视剧植入,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电视剧植入。随后赞助了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明日之子》《这就是街舞》等。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上美集团整体广告投放规模已达15亿元。
时代变幻莫测,随着短视频和社交媒体掌握话语权,上美又将目光转移到直播间和短视频。
上美集团副总裁刘明曾明确表示,上美在线上渠道的布局野心,在2019年就已加大线上布局,上美就成立了社交零售部门,社交电商,社交直播、新零售电商部门,并对抖音、小红书、直播等新型流量阵地进行深挖。
线上渠道的战略布局,使得上美集团迎来新的发展时代。2020年2月左右,线下销量下滑95%,但是线上渠道增长了107%。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上美集团的线上销售额分别为1505亿元、2543亿元、1893亿元,分别约占公司同期总收益的524%、752%及729%。
线上渠道布局后,与之对应的是营销成本下降。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前9个月,上海上美销售费用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与1119亿元。由此得出,转移线上后营销成本较低于传统大屏时代。
如今,韩束已经抛弃微商头衔,彻底靠重金砸营销向线上电商发展。甚至在招股书中,全篇未出现过微商一词,昔日的微商第一,彻底告别舞台,韩束也走向了资本市场。
多品牌战略,上美走得通吗?
在韩束招股书中,反复出现一个词多品牌战略。
事实上,对于化妆品集团而言,多品牌战略是海内外巨头公司的共识。一方面多品牌战略,可以提升集团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助力集团抓住更多细分领域的红利。但是上美集团的多品牌战略发展不太清晰。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韩束品牌期内的占比达到438%,对应的收入为1137亿元。同期,一叶子、红色小象和其他品牌的收入分别为645亿元、580亿元和233亿元,占比分别为249%、224%和89%。来源:韩束招股书
从招股书来看,目前上美集团旗下韩束品牌贡献的收入几乎过半,其他主要来自一叶子和红色小象。但从行业侧来看,韩束在市场的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除今年韩束直播间因吴亦凡解约风波破圈外,韩束仍只活跃在下沉市场。
活跃在下沉市场和韩束的基因有关,在做电视购物时的韩束主要面对的就是三四线城市。转移线上发展后,一二线城市再难看到韩束的身影,只能在屈臣氏或个别超市门店中能看见韩束,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对韩束的感知越来越低。但韩束自身似乎不太满足只活跃在下沉市场,这一点可以从韩束的产品矩阵看出,其中不乏近千元的产品。
除了难破圈的韩束外,一叶子品牌的困境更加明显。专注面膜本身对应的市场份额就较窄。早期一叶子品牌度提升,主要得益于芒果台营销的深度绑定。近年来,消费者对面膜的需求逐渐向功效化、医美化方向发展。一叶子错过了这次良机。红色小象是目前品牌在细分赛道中最为知名的品牌。根据数据显示,国货品牌母婴护理产品排名第一。
从公司自身来看,韩束、红色小象等主要品牌的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一叶子品牌的收入出现连年下滑态势。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集团来自一叶子品牌的收入分别为1051亿元、1007亿元和645亿元,收入仅剩个位数。
由此可见,想要坚持多品牌发展战略,上美集团急需巩固韩束的品牌影响力,和一叶子品牌更细分化的未来发展。
对于多品牌战略,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将进一步贯彻多品牌战略,巩固升级主品牌,打造新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提升研发能力,保持品牌的持续创新;加强生产及供应能力;增加销售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改善数字化及信息基础设施等。
上美的焦虑
自去年初拟A股上市未果后,上美此次又调转目标看上了港股。连续两年冲击资本市场,背后是上美集团实打实的焦虑。
属于上美的流量红利时代已经过去,新国货消费品牌繁多且拥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上美集团最大的焦虑指向了研发和产品创新乏力。在吕义雄重金营销的这几年,上美集团出现了重营销、轻研发的情况,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研发开支方面,截至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集团的研发开支分别为083亿元、077亿元及072亿元,分别约占总收益的288%、227%及277%。研发投入比例不足3%,广告、渠道推广等营销开支占比却高达40%以上。
研发投入低直接导致的就是创新能力下降。
韩束在产品方面是有过爆款的,2012年韩束红BB大火,开启养肤型BB霜的时代;2014年,韩束推出巨补水系列;2019年,韩束红胶囊系列诞生;同年,抗初老面膜韩束金刚侠面膜诞生,再之后韩束仅推出围绕抗衰概念的产品双A醇精华、霜导面膜等。
这样的产品策略代入到行业可以看出,当下韩束主推的抗老概念虽踩对了市场风口,但整体并未掀起过多水花。在韩束官方淘宝旗舰店中,销量排名前几的仍是石榴水、墨菊等早期系列。一叶子面膜在产品推陈出新方面,也略显乏力。近日新推出和屁桃联名的面膜新品,又走了重营销的老路,借助迪丽热巴和联名的热度营销。来源:淘宝截图
除此之外,韩束、一叶子产品曾多次遭到通报批评。2015年8月,韩束公司因存在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总队责令停止发布上述广告、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同时,被处以罚款110万元。2021年6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和检验了509家企业销售、生产的1184批次商品,共有119批次商品包装不合格,一叶子品牌在列。
触碰监管红线,产品研发乏力,重营销,上美集团过去20年埋下了太多隐患。这些隐患对于日后登陆资本市场而言,绝非好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