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钟楼远眺
镐京东渐一西被,此地犹传丰圯遗。
近眺炊烟杂晓露,远瞻山色带晨曦。
冲霄鹤向圭峰缺,泼眼花重美水壝。
气象万千凭太乙,登临直上逼南离。
民谚云:“户县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盛赞钟楼的高大雄伟。钟楼始建于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始名文昌阁。清乾隆年间改称大观楼。因位于当时户县县城中心,又被称为中楼。后因楼上置有钟鼓报时(早晨日出时敲钟,黄昏日落时击鼓,为古代的报时方式,称为“晨钟暮鼓”),老百姓又俗称钟鼓楼。
中楼为四角攒尖重檐三滴水建筑。楼基台座用蓝色巨砖砌成,呈正方形,边长22米,高64 米,四面各有高412米、宽558米的拱形门洞,连通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门楣上嵌有青石横额,每面各有两个阴刻的楷书大字,东为“迎旭”,南为“览胜”,西为“瞻紫”,北为“拱极”,字径盈尺,笔法苍劲,刀工精细,令人称奇。
基座以上有楼阁两层,高1815米,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上覆青色筒瓦,古色古香。全楼通高2455米,比例协调,彩绘典雅,古朴大方。中外宾客慕名瞻仰者络绎不绝,人们登楼远眺,“四望无尽,心旷神怡。终南太乙,罗列如屏。渭水沣涝,萦回若带。云霞变幻,草木蓊翠,稻畦麦畴,交错龙麟,堡塞栉比,依稀可数。”(见明张宏襟:《邑侯张公建文昌阁记》)
清代人李雪木有诗赞曰:“渺渺终南此共齐,层楼天半锁丹梯。卷帘眼底乾坤小,开牅空中日月低。”(《登户邑大观楼》)
二、西郊花柳
荫蓊花柳遍郊西, 极目川原惹眼迷。
路接青云垂绿萼, 芳搴紫魏间长堤。
有怀持赠歌三叠, 恍若寻流过五溪。
禽鸟春晴争出谷, 幽亭深处夜莺啼。
户县城西之涝河,是著名的长安八水之一。《山海经》云:“牛首之山,潦水出焉。”《汉书》注曰:“潦音牢,出户县西南涝谷,亦作涝水。自山下径流二十里许,过县城为津,又十里北流入渭水。”注:“津当西走凤汉,东走省会之要冲。”其处有长82米十孔石桥一座,系明嘉靖壬寅之岁(1542年)太史公王九思倡建,故名太史桥。
昔日石桥左右堤岸盛植桃柳,每逢春季,修竹被岸,桃红柳绿,香气袭人。遥望终南叠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宋代曾任户县主簿的著名理学家程颢,曾写诗盛赞其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见《春日偶成》)
三、渼陂泛舟
渼陂晴泛木兰桡, 石畔鸣泉杂洞箫。
曳上布帆风送棹。 拖成练匹浪漂绡。
波澜转折仙源路, 桃李阴秾太史桥。
佐酒鱼羹牛首荠, 流连日暮乱云飘。
渼陂,是唐代京城长安西南著名的风景名胜 。在今户县城西五里的涝河故道上,合胡公泉、渼泉、白沙泉之水而成。《说文》曰:“陂也,一曰池也。”又解为:“蓄水为陂”。《十道志》曰:“直五味陂,陂鱼甚美,因名之。”《重修渼陂石桥记》载:美之从水,后人加之也。《长安志》曰:“杜子美诗,俱作渼,与美通。”《说文》曰:“渼陂在京兆户县,其周一十四里,北流入涝水。”
渼陂作为京郊的名胜,吸引了无数的达官贵人、骚人墨客踏青游览,戏水弄舟,载酒吟诗,乐不思归。著名诗人杜甫、岑参、韦应物、韦庄、郑谷等乘兴泛舟,留下大量诗篇。
渼陂昔日盛产陂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传说可治痔瘘,健身益寿,游客争相采捕。《长安志》记载:“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敕渼陂令,尚食,使收管,不得杂入采捕。其水任百姓灌溉,勿令废碾硙之用。文宗初,诏并还府县。”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凤翔为官时,和弟苏辙尝到友人送去的渼陂鱼,赞不绝口,各写长诗留念。《古今图书集成》102册记载:“元季为兵所坏,水去陂涸,今唯水硙存焉。”后世虽多次修复,终难再现昔日胜景。
唐代诗仙杜甫有诗赞曰:“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鱼吹细浪摇隔扇,燕蹴飞花落舞筵。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见杜甫《城西陂泛舟》)
四、绣沟春禊
绣沟滟潋漾清波,会稽兰亭忆永和。
座有群贤联坐次,庭余逸韵杂音歌。
携尊偃仰观无极,结伴临流喜若何。
到处徜徉忘物我,春风沂水怡情多。
绣沟,亦名锦绣沟,即渼陂之上游。清康熙年间《户县志》载:“锦绣沟北逶迤而下,至渼陂,二里许。”即玉蟾台至空翠堂南的一段峡谷地带。
明初冯俊,字子英,美陂人,18岁中举,后被贬官为民。回乡后居渼水上游,艺植竹木花卉,相错如绣,是此地两岸翠障如屏,中间溪谷似锦,故名锦绣沟。
绣沟地势起伏较大,气候湿润。每逢仲春,夹岸桃花盛开,满沟杨柳婆娑,渼水从中蜿蜒而过,花光水色相映,景色异常秀丽。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人们竞相游览。尤于上巳之节(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修禊之礼(禊,洁也。修禊,是一种在水上清洗尘垢的祭祀仪式),官民人等读来参加,盛况空前。文人墨客们亦聚会于曲流溪径之间,仿效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之会,饮酒赋诗,纵情娱乐。
清代三善居士赞曰:“一泓碧水潺湲去,两岸桃花烂漫开。漫道永和三日好,流觞此地可徘徊。”(见《绣沟春禊》)
五、玉蟾稻塍
井楼沟阴陌阡连,月印塍痕绣错褊。
葱葱返入麦浪滚,飘飘拂袂稻风喧。
斜穿石径依台榭,曲抱村墟列涧缠。
野色苍茫烟雾起,还将归路下花田。
县城西南五里的曲抱村,以唐诗“清江一曲抱村流”而得名。村西北有玉蟾台,传为老子西行到此以轩辕剑刮青牛而得名刮牛台,又名渼陂西南台。台上有刘海庙,曾被元世祖敕封为玉蟾宫。昔日此台四水环抱,一径通幽,翠竹掩映,绿树成荫。南有胡公诸泉,北接锦绣渼陂,周有千亩稻塍,风景极佳。杜甫写有《渼陂西南台》诗,盛赞其景。清代三善居士赞曰:“水满平畴一径通,稻畦千顷野花红。终南碧落青天外,尽在游人一眺中。”
六、钓台花浪
台环四面皆春水,花腻涟漪碧底飞。
仙濑源流通渭水,灵岩石畔磅磴矶。
鱼嘘桃影吞红浪,人照柳潭染绿衣。
谁钓金鳌同海上,垂纶岸边对斜晖。
钓台,一名钓鱼台,位于县城南十里的遥指头村。《户县志》载:“县南十里许,涝水中起一洲,高二寻有奇,名曰钓台。建庙宇,缭以栏杆,堪登眺,不知起于何时。”1960年,附近的陈兵坊村掘得古砖一块,上有“鄠之钓台,汉陈平钓鱼处”字样,据此应为陈平钓台。
明代解元富平刘士龙《游钓台记》曰:“钓台,广不逾亩,高仅倍寻,屹立涝河中央。……自美陂而外,胜无逾此矣。台之西,稻畦相错,沿岸皆桃杏间植,春来花发,红霞烂漫,临风欲妖,照水增妍。”可见昔日钓台,山明水秀,芳草萋萋,岸上桃柳相映,水中落花鳞麟,恰是“半点红尘飞不到,一曲绿水绕将来”的桃源仙境。
清人康弘祥有诗赞曰:“十里洲前古钓台,晴霞霭霭远尘埃。水分人字围僧舍,山列银屏障殿苔。黄鸟能言留客语,青松作主劝人怀。垂纶高隐知谁是,尚有游鱼待饵来。”
七、重云雪巘
终南不老长年秀,悠转东风白了头。
群岫儿孙皤鬓侍,一时林总玉田游。
散盐尽是官山岭,飞絮疑同柳岸秋。
叠叠重峦堆瑜屑,翘瞻我亦拥琼楼。
巘,即山峰。重云山位于太平峪口,圭峰山下。每逢雪霁,远望山峦起伏,白雪皑皑,景色十分壮观。五代时王彦昭舍财建庙,名重云寺。太平口外今二府村有重云寺下院。终南雪景极其秀丽,重云雪景千古不衰,为之一最。宋代诗人程颢写有“久压尘笼万虑昏,喜寻泉石暂清神。目劳足倦深山里,犹胜低眉对俗人”的诗句。
八、紫阁青冥
紫阁邻霄称巀嶫,空濛混沌古乾坤。
遥穿云幕为绡帐,俯视烟岚是远村。
隐见诸墟成海市,高低群岫侍儿孙。
开窗放出凝霞去,始识峰头特地尊。
紫阁青冥,取李白《君子有所思行》中“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诗意。紫阁山在县城东南四十余里的紫阁峪内。据清乾隆年《户县新志》载:“紫阁峰、黄阁峰、白阁峰,在县南三十里”。岑参诗云:“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雍胜录》云:“紫阁峰在县东南,旭日射之,灿然发紫,其形上耸,若楼阁然。白阁峰阴森积雪弗融。”
山中有宝林寺,原来规模宏大,高僧大德间出于此。寺内有六面七层密檐楼阁式实心宝塔一座,高17米,为尉迟敬德监修,俗称敬德塔。据南宋《景定建康志》载:“端拱元年(988),僧可政住终南山,得三藏大遍觉玄奘法师顶骨,为建塔归瘗(埋葬)于寺。”元至正《金陵志》载:“塔在寺之东,即唐三藏大遍觉玄奘法师顶骨之所,于宋端拱元年得之于长安终南山紫阁寺。”清同治年间该死毁于兵火。
传说旧时山峰之上,夏日雨霁,旭日东升、朝霞横空之际,这里的山岚水气,若烟云漂浮,如雨露之湿润,往往呈现“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的海市蜃楼奇景。唐代诗人邵谒有诗赞曰:“壮国山河倚空碧,迥拔烟霞侵太白。绿岩下视千万寻,青天之距百余尺。”(见《紫阁峰》)
九、圭峰夜月
皓照圭峰树影重,长天云敛淡春容。
银河斗转横轮阁,铁马风清杂晓钟。
青嶂远衔秋夜月,轻云暗抱大夫松。
山家乘兴恒孤往,石径穿林护短筇。
圭峰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的太平峪口。海拔14982米,俗称尖山。民国年间的《重修户县志》曰:“山峰重迭似圭,故谓圭峰”。
圭峰山突出于群峰之外,笔直挺拔,确像士大夫们把玩的玉圭,形制巨大,惟妙惟肖。
圭峰山的景色极为壮观,站在草堂寺一带向南望去,更加挺拔俊秀。每逢秋日三五之夜,仰首见月,高悬于青山之顶,群山寂静,玉盘清寒,恍然如入仙境。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于圭峰别墅邀友人聚会,正在饮宴赋诗之时,忽有笛声自山间悠然而起,上拂云汉,下满林壑,一席人听得如醉如痴。范仲淹涕下沾襟曰:“安得如圭峰月下,倚高松听吹笛乎?”
唐高僧定慧禅师曾驻锡圭峰山下,因称圭峰禅师。清三善居士有诗赞曰:“削壁层峦入绛霄,暮烟夜雾锁山腰。谁悬明镜高峰顶,照见秦川万里遥。”(见《圭峰夜月》)
十、草堂烟雨
烟雨空濛障草堂,毗庐古刹现毫光。
一乘慧业超千界,万斛明珠照十方。
炉篆氤浮岚雾合,林岩香散野风凉。
廻廊细读圭峰记,遥忆当年翰墨章。
草堂烟雨胜景在草堂寺内。草堂寺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的太平河东岸。《长安志》载:“在御宿川圭峰下,本姚兴草堂,即逍遥园也,鸠摩罗什译经处,后为禅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堂古寺地处终南山下,太平河滨,山环水绕,景色宜人。据《户县志》记载:寺内有一烟雾井,相传昔日常有一蛇卧于井内石上,吐出一股白气由井内升腾,缭绕于省城长安上空,被称为草堂烟雾,为昔日长安八景之一。解放后,科学揭开了历史迷雾,上世纪八十年代,省勘测设计院在附近打出自流热水井,证实草堂地区地处天然热水带,所谓“烟雾”、“烟雨”实为井内升腾的地热气,每逢秋冬晨昏,地下热气升腾,远看烟雾缭绕,近看阴雨霏霏。近处终南诸峰,必是一片暝蒙,似在虚无缥缈之中。
清人朱集义有诗赞曰:“烟雾空濛叠嶂生,草堂龙相未分明。钟声飘渺云端去,跨鹤人来玉女迎。”(见《草堂烟雾》)
十一、高冠瀑布
凭凌紫阁拥高冠,万丈碧涛泻碧澜。
溜滴梨花摧蕊萼,飘飞玉屑造琅玕。
斜拖机练三分白,瀑涨悬泉六月寒。
山际空濛夜淅沥,萧萧风雨洒龙盘。
高冠瀑布,位于县城东南20余公里的秦岭北麓高冠峪口。从汉唐至今,一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高冠峪,是一个喇叭形状的谷口,山势陡峭,高冠河奔腾而出,形成飞瀑,如银河倒泻,声若震雷。清《户县志》曰:“河水冲流而下,迅驰骇人”。赵函在《石墨镌华》中说:“潭喷沫如雪,上有铁悬桥如丰谷,而潭激射,渡者尤悸。”瀑下冲有一潭,深不可测。由于瀑布深藏于峭壁之下,人们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带到战战兢兢爬至瀑边,高冠瀑布才可尽收眼底:只见眼前瀑水,汹涌奔泻,势如箭穿,形如闪电,声如猛虎,真是奔马不如其急,滚雷不及其猛,山鸣谷应,震人心魄。远观白浪翻滚,雨雾蒙蒙,阳光下可见道道彩虹。唐代岑参、宋代程颢等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诗篇。清代长松居士写诗赞曰:“危石巉岩叠浪高,半山惊落怒龙号。流虹忽破空潭影,风雨晴眺谷口涛。”
十二、灵沼瑞莲
荷花烂漫致轻盈,秀濯污泥出水萍。
绿萼丛中朝露渥,可人时节午风轻。
地灵还忆丰京泽,种异宜应君子名。
为羡爱莲周茂叔,钟怀夜对月初明
灵沼,周代遗址,与灵台、灵囿齐名。《诗大雅》:“王在灵沼,于观鱼跃。”《三辅黄图》曰:“治在长安西三十里”。清乾隆《户县志》载:“董村,一名海子,即灵沼故址。有文王庙。唐徐元弼有《灵囿赋》。”董村南有洼地,广约顷余,遍地涌泉,汇而成泽,俗名海子,传即古灵沼遗址。村城门题额:“灵沼真境”,今石尚存。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1264页:“旁有灵沼,周数十顷,池中产黄莲花,然不常见,花盛,则县士人多科甲者。”董村残碑曰:“花之盛者,兆为科第。莲出为瑞。”据传海子生莲,其莲不花。遇花之年,五谷丰登。旧时人多以此占卜仕途,以为上京赶考遇花必中。故灵沼瑞莲传为美谈。
昔日此地,莺燕掠空,碧水盈盈,荷花飘香,游人不绝。今自然变化,水涸为田,已不复见沼。明代解元刘士龙有诗赞曰:“烟水回环四望周,当年画坷此中游。而今盛事归岑寂,露冷蒹葭两岸秋。”
一种地方一种年夜饭,老妈告诉我,从她记事起,(老妈已经70岁了),玉溪的年夜饭桌上,这道菜一直不曾缺过席。也是,几十年了,我从呀呀学语直到长大成人,成家,步入中老年,每年的除夕,这道菜一直在我手上流转着,就像岁也的年轮,一年一刻。
大年三十这天早上,大部分玉溪人都会去做这么一件事:到菜市场或从自家鸡窝里抓一只白白胖胖的阉割过的大公鸡,宰杀后去除内脏、洗干净摆着。待到下午便一整只的放到锅里煮。
这只鸡是很多玉溪人大年三十晚上不可缺少的主角。不过,公鸡不是单独煮的,煮鸡的时候,同时放入萝卜,中火一直煮到萝卜六七成熟的时候,放入洗净的一整棵青菜,是一整棵,不切的,并且是那种一尺多长的大青菜。老妈说,老辈人传下来的,说:这道菜预示着“来年,全家老小清清白白做人,全家平平安安,长长久久”等吉祥的话。一锅菜煮熟后,并不忙着吃,还要把鸡一整只的放在祖先灵位前,以示供奉。等到年夜饭做好后,放完鞭炮、烧完纸钱,就可以将公鸡用手撕成鸡丝,或用刀切成鸡块,配上自己自制的蘸水,即可端上饭桌。
通常情况下,这就是很多玉溪人吃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到了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不知道多少档次的今天,这道菜依然每年如期登场。
除夕这一天,几乎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这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是归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是感激家人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不管身在何处,都想要回到家里,回到亲人的身边,在除夕夜一起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是每一个恪守传统、拥有怀旧情结的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方式,很多传统的菜式,也成为年夜饭的必需品。那么,玉溪人在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上,离不开哪些传统菜呢?
酥肉
酥肉是除夕夜吃年夜饭时,很多玉溪人喜欢食用的一道荤菜。本地人喜欢在除夕夜,将猪肉切成小块,把鸡蛋、湿淀粉调成糊状,在鸡蛋糊里撒入食用盐、花椒面粉、草果面粉、八角面粉,搅拌均匀后,再把切好的猪肉块沾上鸡蛋糊,放入滚油中油炸至金**后取出。这样炸出来的酥肉,肥肉酥脆、不油腻,瘦肉松软、有嚼劲,年三十晚上炸好的酥肉,可以一直吃到春节结束,也不嫌腻。
鸡汤煮杂菜
每年除夕夜,在很多玉溪人的饭桌上,都会有这样一道菜:萝卜、青菜、蒜苗、白菜、韭菜等多种蔬菜,用之前煮鸡时剩下的鸡汤煮成一锅杂菜。你可别小看了这道杂菜,在老一辈人看来,这可是过年时必须要吃到的传统菜之一。
玉溪人一块吃年夜饭时,吃到杂菜里的萝卜、白菜和青菜时,老一辈人就会说一句“来年,全家老小清清白白做人”,吃到蒜苗时会说“全家顺顺利利”,吃到韭菜就说“全家平平安安,长长久久”等吉祥的话。
白水煮鸡
大年三十这天早上,大部分玉溪人都会去做这么一件事:到菜市场或从自家鸡窝里抓一只白白胖胖的阉割过的大公鸡,去除内脏、洗干净摆着。待到下午便一整只的放到锅里煮。
这只鸡是很多玉溪人大年三十晚上不可缺少的主角,不过,公鸡煮熟后,人们并不忙着吃,而是要把鸡一整只的放在祖先灵位前,以示供奉。等到年夜饭做好后,放完鞭炮、烧完纸钱,就可以将公鸡用手撕成鸡丝,或用刀切成鸡块,再用适量之前煮鸡时剩下的鸡汤配上姜丝、葱花煮沸,即可端上饭桌。通常情况下,这也是很多玉溪人吃年夜饭时最后上桌的一道传统菜。
你说的是 我们江川的年三十的年饭 不是玉溪人的 猪肉猪骨 鸡鸭都是一锅煮 猪肉不能煮老了先起锅 否则凉白肉就不好吃 然后顺序下藕 萝卜 芋头 山约 青菜 茨菇等等 只有江川人煮的好 玉溪人就不会煮 玉溪人是藕和茨菇一起烧鸭子 一顿烧了一顿吃 不象江川人 今年三十煮一锅要吃到明年 江城人要吃到二月二拉花车的时候 大多数只吃到正月十五就吃完了 大新正月是不煮饭的 要吃上年剩下的 这叫做吃不尽用不用 现在说的年年有余 有剩余 而不是年年有鱼 这里面含有丰衣足食的意思 今年吃用的都是去年剩余的 这些道理只有江川人才知道
我觉得最必不可少的就是长菜,就是用鸡汤煮的大杂烩,里面有青菜,青蒜,白菜,有的还会放豆芽菜,寓意也挺好清清白白,顺顺利利,发财吉利,而且这些菜都不能切断,只能整叶,整颗煮。
玉渼年夜饭不可或的菜是青菜罗卜汤。不管你有钱无钱,这道菜绝对不能少,否则就不叫年夜饭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