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问的是佰草集凝时臻颜系列为什么那么便宜?为了吸引消费者并提高销量。根据佰草集凝时臻颜官网显示得知,佰草集凝时臻颜系列作为国内知名护肤品牌,其价格是根据品牌定价、渠道成本、经营费用等各个因素综合确定的,采取了一定市场策略比如打折、促销。
近日, 在上海家化120周年品牌盛典上,上海家化董事长兼CEO张东方分享了对日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看法,并发布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她表示,公司中期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日化行业中型公司,盈利能力达到行业平均水平;长期发展目标则是成为世界日化行业大型公司。公司将通过 “品牌拓展、精准营销、品类挖掘、渠道创新”四大发展路径实现战略目标。
张东方表示,新时机下,上海家化将坚持“创新领先、增长领先、品质领先”的发展战略和“研发先行、品牌驱动、渠道创新、供应保障”的经营方针,深入推动上海家化生态圈建设,依托“品牌拓展、精准营销、品类挖掘、渠道创新”四大发展路径,贯彻“高端化、年轻化、细分化”策略,打造10亿级别、20亿级别、30亿级别的品牌,不断壮大品牌矩阵、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公司整体实力,以实现“跻身世界一流日化公司俱乐部”的战略目标。
具体来讲,在品牌拓展方面,公司将持续发展10多个自有品牌,力争推进多个合作品牌;精准营销方面,公司将建设CRM体系,打造4亿消费者数据平台,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进行个性化营销;品类挖掘方面,目前三大品类目标市场规模4000多亿元,年均增长10%,十年后可达万亿元规模,上海家化将充分挖掘护肤、彩妆、家居、护发、口腔护理的细分品类机会,致力于成为品类领导者;而渠道创新方面,上海家化则将继续深耕精作八大渠道,实现协同发展,持续推进线上平台、厂商O2O等渠道的创新。
张东方称,“独一无二的上海家化,已经历了第一个120年,正在跨越第二个120年,公司将对标世界同行,在自己的主场永做龙头”。
此外,上海家化首席市场官俞巍发布并解读了未来的品牌规划及重磅新品。他表示,首先,上海家化坚持推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产品。2017年公司产品创新达到700多个,平均每天有两个产品创新或者新品推向市场。其次,上海家化坚持满足新一代年轻消费者需求,推出具有鲜明精神与文化属性的产品,并在品牌营销传播中运用数字科技、融入娱乐元素,加强互动。再者,上海家化坚持响应消费者对未来的需求,伴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更多消费者开始尝试新的日化品类,例如防晒、彩妆、男士护理等。上海家化布局了相应品类发展规划。例如,2018年,佰草集和双妹品牌将推出彩妆;美加净将根据消费时刻和场景,推出不同配方的时刻防晒系列产品等。
上海家化于3月20日晚间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 648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2%;实现净利润390亿元,增长9395%;扣非净利润 331亿元,增长6169%。
集中差异化战略的公司:海尔集团,海底捞,佰草集。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范围内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溢出价格超过因其独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
差异化战略的运用取决于各种因素。一般来讲,当出现下述几种情况时,这一战略是大致可行的。第一,在行业内存在许多种可使产品或服务出现差异的方式或方法,同时顾客又认为这些差异具有价值。第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使用经常出现变化。第三,只有极少数竞争者会采取与该企业类似的差异化行动。此外,当企业能够较迅速地实施这一战略或竞争者进行追随模仿须付出高昂代价时,差异化战略将会获取更好的效果。成功运用差异化战略,离不开核心能力基础,海尔的差异化战略就建立在此基础上。从海尔成长历程看,其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品牌战略阶段
在1984年到1991年实施品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这在当时家电产品尚需凭票购买的卖方市场时代,无疑是一个极具超前意识的经营理念。
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海尔在早期就是一家极为重视顾客需求的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转轨的年代即完成了市场导向的定位。这种市场或顾客导向的经营路线在海尔的产品改进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得尤为显着。
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当然,这种文化是以企业管理者或经理人对生产过程和企业员工的权威为前提的,市场化的用工制度、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以及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都是此种文化的必要条件或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OEC工作法,即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清理;它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
系(首先确立目标)、日清体系(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激励机制(日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工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以这样一个运营系统为基础,并配合以“真诚到永远”一类的广告宣传,品牌的创立和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更重要的是,此种运营系统构成了海尔当时企业知识的主要基础或核心能力的基本平台,并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位置。依托这样一个平台,海尔开展了以产品多元化和品牌扩张为中心的第二阶段成长。
2.多元化战略阶段
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空调器厂和电冷柜总厂,标志着大规模多元化进程的开始,并持续到1998年。
90年代初,海尔集团年利润不过3000多万元。因此其发展必须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方式。海尔从本地政府和武汉、广东等外地政府手上以低廉的代价接管了多家亏损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建立了空调、洗衣机和彩电等新事业。由于海尔此前已建立起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强有力的企业能力平台,故往往只需派出少量的经理人员将这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或“惯例”植入接管企业,同时转移部分必须由海尔人亲身传授的“默会知识”,即可实现对这些落后企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这就是海尔激活“休克鱼”方法的精髓所在。
由于拥有水平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管理能力平台并善于将其植入被兼并的企业,同时借助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在海尔工业园新建了一批企业,海尔在90年代将自己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
在此期间,海尔在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中大量采用国际标准。海尔冰箱早在1991年即率先通过了 ISO9001认证,其后又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其它产品在90年代中期也先后通过了ISO9001认证。海尔还通过设在世界各地的10个信息中心广泛搜集各种有关产品安全、能耗、环境等方面的先进标准和技术规范,然后拿回来采用,其执着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先进标准的采用,使海尔的产品质量、可靠性及先进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海尔的此种做法显然是一种极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为其产品的出口和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此期间,海尔为适应其多产品的产业格局,在组织结构上完成了事业部体制的改造,形成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资源调度中心的三级架构。
1984年,海尔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在内的86大门类 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许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
3.国际化战略阶段
90年代后期,海尔开始了第三阶段即通过国际化创建全球品牌的进程。到2000年,海尔的出口额达28亿美元,不但在中国家电业独占鳌头,而且领先第二名近1倍。海尔国际化的目标是实现内销、出口和海外生产“三个三分之一”,为此积极开展资本和技术输出,在海外建立制造和销售基地。目前,海尔在国外已设立10余家工厂;为绕过贸易壁垒,其布局基本上按世界各大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联盟设置。海尔的海外经营单位均实行本地化管理,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特定需要并吸收本地人才加盟。与此同时,海尔还在美、日等技术先进国家设立了研发和设计中心,并通过与多家跨国公司的联合研发,开展学习并利用国际技术资源。
国际化也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带来新的挑战。顾客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也更为挑剔;全球采购和销售则对企业的信息和货物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以面向内需为主的原有运营体系已不敷所用。为此,海尔开展了其能力平台的再次升级,即以流程再造为手段,以 ERP、CRM、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以现代仓储和配送为骨架的物流管理系统,以实现整个企业采购、制造和销售配送的即时化以及产品制造与开发的进一步个性化。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把整个运营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市场层面,而非企业内部。由于此种系统是由客户订单驱动的,可大量节约营运资金的占用,提高整个系统现金流的产出,从而成为一种提高投资回报率、创造企业价值的有力手段。在制造过程中,海尔引进了柔性制造系统,将其几十大类产品分解为数万个模块;同时在销售上引进B-B-C的方式,实现由商家(及最终顾客)设计、厂家制造。至此,一种以大规模定制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呼之欲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