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
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据了解,乐天集团于1994年进军中国市场,此后乐天玛特、乐天百货等主要子公司均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2012年在上海成立中国总部。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
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1近日,据多家韩媒报道称,韩国乐天集团将关闭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将重心转向东南亚。
3月16日,据朝鲜日报报道,由于乐天在华多家子公司已经关闭,总公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乐天正准备关闭上海总部,这一决定是集团去年底做出的,目前就剩整理文件的程序了。SBS电视台直言,“乐天终于不再迷恋中国市场”。
目前,乐天正着力拓展东南亚市场,今年,乐天超市将继续在越南开设分店,此外,乐天超市的新负责人在上任后第一次出差就去了印度尼西亚。
据乐天集团相关人士称,集团去年底做出解散中国总部决定,预计上半年走完各项流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乐天这一品牌告别中国市场,乐天百货成都店还会继续运营,乐天化学等中国项目仍将继续推进。
资料显示,乐天集团于1994年进军中国市场,此后乐天玛特、乐天百货等主要子公司均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
2007年,乐天玛特通过收购仓储式卖场万客隆进入中国市场,此时正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高速扩张时期。
2009年10月,乐天玛特再次全盘收购江苏区域超市时代零售的65家门店,乐天玛特在华门店数量迅速提升至100家,并在2010年提出了要在2018年门店数量达到300家的计划。此外,乐天百货也于2008年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后扩大经营至沈阳、成都等地。
为更好发展在华业务,乐天集团于2012年在上海成立中国总部。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当年制定了2018年销售额达200万亿韩元、成为亚洲十大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将中国作为核心战略市场。
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2据韩媒报道,韩国乐天集团将关闭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将重心转向东南亚。
韩国乐天关闭上海在华总部
据了解,乐天集团于1994年进军中国市场,此后乐天玛特、乐天百货等主要子公司均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为更好发展在华业务,乐天集团于2012年在上海成立中国总部。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当年制定了2018年销售额达200万亿韩元、成为亚洲十大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将中国作为核心战略市场。但2016年后,乐天在华业务受阻,乐天在华各项业务陷入瘫痪。
乐天集团相关人士称,集团去年底做出解散中国总部决定,预计上半年走完各项流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乐天这一品牌告别中国市场,乐天化学等中国项目仍将继续推进。
LG撤离中国市场后 80亿卖北京大楼
最近几年,韩国多家企业纷纷撤离中国。
2020年,昔日里在中国手机市场大放异彩的韩国品牌LG,在其手机业务退出中国市场之后,又推出一个重磅消息——将中国总部大楼出售给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全资子公司,售价约1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46亿元)。
LG北京双塔位于北京建国门商圈,是LG于2005年斥资4亿美元建造的一栋办公楼,以当时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328亿。据58安居客办公楼盘信息显示,LG双塔由两栋楼组成,外型和首尔汝矣岛的LG总部双子座大厦相似,包含写字楼和商铺两种业态,高140米。建成之初是北京东部商圈中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LG办公楼介绍-图源58同城
LG电子表示,出售两栋大楼为预防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确保资金流动性。LG预计以877亿元的价格出售双子座大厦,是275亿元的投资本金约319倍,利润预计可达602亿元。
国货崛起 韩国零售品牌关店撤离
大家更为熟悉的,当属韩国化妆品品牌。受韩剧及韩流文化影响,韩国化妆品牌火速在中国市场布局开店。
以深受中国年轻人欢迎的悦诗风吟为例,2012年悦诗风吟进入中国市场,自从2014年开始,悦诗风吟就开启了迅速扩张的模式,平均每年新开店铺100家。2017年,悦诗风吟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数量一度达到顶峰,超过800家。
遗憾的是,自从2019年起,悦诗风吟在中国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业内资料透露:2019年-2021年,悦诗风吟在中国市场的关店数量分别达到40家、90家、170家。相较于巅峰时期的超过600家店铺,关店比例一度高达80%。
此外,悦诗风吟母公司爱茉莉太平洋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悦诗风吟在2020年的销售额为3486韩元,同比下降37%,营业利润更是同比下滑89%,仅剩70亿韩元。
当然,悦诗风吟等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跌下神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主打技术功效的国货品牌不断崛起,蚕食了韩妆品牌的市场份额。2021年销量排在前十位的品牌,有六个来自我们国内,韩妆品牌却从市场销量的佼佼者沦为边缘产品。
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33月16日,据韩国SBS电视台报道,乐天集团即将解散中国总部,加大对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投资。
乐天集团是韩国五大集团之一,曾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8位,于1994年进军中国市场。此后该集团旗下的乐天玛特、乐天百货等主要子公司均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为更好发展在华业务,乐天集团于2012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总部,即乐天(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乐天管理”)。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乐天购物、乐天控股株式会社、LOTTE CHEMICAL(乐天化学)为乐天管理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70%、15%、1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乐天管理的公司状态仍是存续,但已出现了注销备案信息,清算组备案日期显示为2021年10月29日,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据《朝鲜日报》报道,乐天集团相关负责人称,集团从2021年底便开始讨论清算,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行政手续后,中国总部将正式关闭。但这并不意味着乐天这一品牌彻底告别了中国市场,上述相关负责人称,乐天化学等中国项目仍将继续推进,乐天百货成都分店还将继续营业。
2012年,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曾制定了2018年销售额达200万亿韩元,成为亚洲十大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将中国作为核心战略市场,在上海成立中国总部。但中国总部成立不过4年后,乐天在中国的经营陷入困局,大批子公司先后停业,总部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先显露颓势的是乐天集团旗下的乐天购物,该公司拥有乐天玛特、乐天百货、乐天综超、乐天便利店四种业态。
乐天系的零售业态曾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勃勃野心。2007年,乐天玛特通过收购仓储式卖场万客隆进入中国市场,此时正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高速扩张时期。
2009年10月,乐天玛特再次全盘收购江苏区域超市时代零售的`65家门店,乐天玛特在华门店数量迅速提升至100家,并在2010年提出了要在2018年门店数量达到300家的计划。此外,乐天百货也于2008年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后扩大经营至沈阳、成都等地。
但这些努力都没有回报。
乐天购物的财报显示,仅2017年一年,乐天玛特在华亏损达到2680亿韩元。乐天百货在中国市场也遇到了水土不服。乐天百货在华业务于2016年销售额为970亿韩元,但亏损达700亿韩元;2017年销售额为760亿韩元,亏损额为700亿韩元;即便是在频频关店,以降低亏损幅度的2018年第一季度,乐天百货在华销售额约为200亿韩元,亏损额则为160亿韩元。
不过,在政治冲突爆发以前,乐天玛特自身的经营问题就不少。
2008至2010年,乐天玛特分别亏损51亿韩元、84亿韩元和60亿韩元。到2018年,韩国本土大型仓储超市的颓势已显露无疑。根据韩国流通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8年9月,韩国三大仓储超市连锁(易买得、乐天玛特、Home Plus)的平均同比增长仅15%,达到历年同期的最低增长值;而在此前的7月,更是达到负增长。
具体到中国市场,2010年至2017年,乐天玛特的中国门店数始终徘徊在100家左右,主要布局在华东地区。在门店数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乐天玛特的经营也一直饱受“本地化不够、管理脱节”等诟病。与此同时,大卖场业态在中国也随着电商崛起节节退败,更何况是一直沿用韩国模式在中国发展的保守韩企。自身经营策略失当也是乐天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2013年至2017年,乐天玛特曾分别接触过中粮集团、物美、永辉、大润发、沃尔玛等企业,意在出售中国区业务。
乐天集团曾想挽救中国市场业务。2017年3月以及8月,乐天集团分别紧急调动3600亿韩元和3400亿韩元,为乐天玛特中国区“输血”。但最终在2018年,乐天玛特和乐天百货宣布告别中国,乐天七星饮料和乐天制果等食品公司也于2019年退出中国市场。
到如今,乐天集团的零售部门仍一蹶不振。
《韩国时报》在2021年底报道称,尽管韩国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但乐天集团零售部门的利润继续下滑。最近的一份文件显示,在其财政年度的第三季度,乐天购物报告的营业利润达到289亿韩元,同比下降74%。
在筹备关闭上海总部的同时,据“36氪”2021年12月报道,乐天集团考虑出售其停滞四年的沈阳乐天世界项目,价格至少为100亿元人民币。
我觉得悦诗风吟这种级别的牌子还不至于吧,又不是昂贵牌子。
本身悦诗风吟在中国专柜的就是中国产的,没必要去搞假啊。
倒是有人说过雪花秀在中国的专柜和韩国的专柜用的原材料不同。
190多的是套装吧亲?除了面膜还有有洗面奶啊收缩水那些的。 官网的不是所有都国产的,也有韩国产的,官网上有明文说明了的。同样是在中国,怎么可能专柜就是韩国产官网就是中国产呢?售货员为了吸引你买而已喇。最后你是买到国产还是韩国产的那就看人品喇。官网说就算是国产的,也是从韩国运来原料然后装瓶的。
疫情之下,全球消费品行业此前遭遇重挫,尤其是欧美市场复苏乏力,而中国市场以及电商渠道依旧逆势增长,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近日,各美妆巨头陆续发布2021上半年/二季度财报,且看各家财报还释放出了哪些强烈信号?
一、资生堂:
中国区大涨44%, 旅游 零售业务复苏
8月5日,资生堂集团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资生堂销售额增长215%达到29932亿元。其中,中国业务表现格外亮眼,线上、线下均实现强劲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441%,达8495亿元。以中国等海外业务的增长弥补了日本低迷的业绩。
此外,护肤品牌因加大战略投资实现15%的营业利润增长,高档品牌的电子商务也实现持续增长。由于销售额增长带来了差额利润的增加;同时,因调整了市场投资等费用,营业利润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556亿元,达1356亿元。
资生堂表示, 旅游 零售业务(机场、市内免税店等的化妆品、香水销售)受全球游客减少等因素影响较大。在亚洲,由于中国海南岛的国内游客数量持续增加,资生堂增加了柜台数量并加强了数字传播,助力亚洲销售额增长,增幅超过上年同期。 旅游 零售业务销售额较上一年度增长116%(以当地货币为标准),换算成日元后增长120%,达579亿日元;营业利润增长107%,达83亿日元。
为应对疫情影响,资生堂集团将战略重点从销售额增长转为收益和现金流,并于上半年制定了中长期业务目标“Win 2023 and Beyond”,聚焦护肤领域的战略部署。今年上半年,资生堂在业务重组的同时,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减少库存,致力于为业务改革奠定基础。
二、欧莱雅:
全线业务两位数增长,香水销售领跑整个市场
7月30日,欧莱雅集团(OREP)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上半年集团实现销售总额1519亿欧元,同比增长207%,其中二季度强劲增长335%,所有事业部以及所有区域均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
其中,专业美发部门通过改变业务模式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得益于化妆品市场以及彩妆业务的复苏,大众消费品部门销售额在第二季度录得两位数增长;奢华产品部门的销售增长归功于香水产品销量的大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集团旗下香水产品销售领跑整个市场;活性美妆部门也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增长,这表明部门旗下品牌组合完全符合消费者对于 健康 和美容的期待。
第二季度中,欧莱雅集团着眼于消费领域的同质性,重新划分了区域市场,并且在所有市场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北亚地区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归功于中国大陆地区消费者对于奢华美妆的强劲需求。中国大陆市场仍然是集团整体业绩的主要贡献者,第二季度销售同比增长了342%。
欧莱雅表示,其数字化领导力让品牌能够与消费者紧密互动,同时吸引消费者并留住他们,对于合作伙伴也是如此。电商业务继续增长。由于零售渠道的重新开放,电商的增速有所缓和,贡献了273%的销售额。因为国际 旅游 稍有恢复,加上集团在海南的成功, 旅游 零售业务也有所反弹。
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在一份通报中表示,今年下半年,欧莱雅将采用积极迅猛的产品上市策略,并且对相关增长驱动因素进行投入,刺激未来增长。
三、宝洁
期内净销售额及增幅,刷新近10个财年最高值
7月30日,宝洁发布了截止到6月30日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1财年,宝洁净销售额761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184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143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44亿元),同比增长10%。期内净销售额及其增幅,都是其最近10个财年来的最高值。其中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7%至18946亿美元,净利润增长4%至2908亿美元。
分业务部门来看,美容部门2021财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144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207亿元),在第四财季,该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11%至3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91亿元),护肤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增速达到了两位数。
其中,得益于创新策略和包括海南在内的免税店业务的拉动,SK-II产品销量增长超过30%。除海南免税店做出销售贡献外,它们在线上也表现良好,今年618期间,Olay和SK-II在天猫美妆品牌排行榜分别位列第4位和第8位。
美容部门外,剃须护理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6%至6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635亿元); 健康 护理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10%至99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367亿元);织物及家居护理部门销售额为260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183亿元),同比增长10%;婴幼儿及家庭护理部门销售额为18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1867亿元),同比增长3%。
四、联合利华:
中国市场增长最强劲,高端美容双位数增长
7月22日,联合利华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披露销售额增长54%至258亿欧元。此外,该集团第二季度收入增长5%至135亿欧元。
按部门划分,联合利华上半年美容及个人护理部门收入增长33%至104亿欧元。家庭部门销售上升45%至52亿欧元。食品部门销售额提升81%至102亿欧元
其中,护肤品以两位数增长,香体露也恢复增长。护肤品中,Vaseline(凡士林)和 Ponds(旁氏)的增幅均为两位数。高端美容(Prestige Beauty)业务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原因是门店客流量增加。为了应对通胀,联合利华提高了各类商品的价格,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和南亚。但由于品牌和营销投资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以及高成本通胀导致毛利率下降,联合利华美容和个护业务的基础营业利润率下降了22个百分点。
按区域划分,联合利华上半年美国收入增长51%至80亿欧元。亚洲销售增长77%至121亿欧元,其中,中国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 欧洲收入上升11%至57亿欧元。
五、强生:
皮肤 健康 /美容产品助力,消费者 健康 业务表现强劲
美国当地时间7月21日,强生公司公布了2021上半年及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1上半年,强生销售净额为45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9%;2021年第二季度销售额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271%。
按业务划分,强生公司主要由消费者 健康 、制药、医疗器械三大业务构成。
其中,消费者 健康 业务销售额为3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主要得益于包括NEUTROGENA、AVEENO 和 OGX在内的皮肤 健康 /美容产品的推动。
制药业务销售额12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新冠疫苗销售额为164亿美元。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6978亿美元,同比增长627%。
强生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Joe Wolk表示:“强生第二季度的业绩得益于我们三大业务超出预期的强劲表现。市场的持续复苏推动了我们的业绩增长,我们的制药、医疗器材和消费品业务在多个平台上均提升了自身的市场领先地位。
六、LVMH集团
美妆业务扭亏为盈,迪奥/娇兰表现抢眼
近日,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公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2021上半财年关键财务数据。财报显示,集团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01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6%。其中,第二季度有机收入(Organic revenue)增长14%,超越第一季度的8%,反映出LVMH集团在Q2的加速增长。
就业务来看,LVMH集团将其主营业务细分为酒类、 时尚 与皮具、香水与美妆、手表和珠宝、精品零售等5大类。
集团最大的业务——时装和皮具部门在2021上半财年实现了创记录的销售额,同比有机增长81%,较2019年同期有机增长38%。
香水与美妆板块2021上半年销售30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2亿元),实现了37%的有机收入增长。其中,Christian Dior(迪奥)在香水、彩妆和护肤上均获得不错表现。
一方面,以男士香水Sauvage旷野、Miss Dior迪奥**、J’Adore迪奥真我等经典香型为代表的香水品类取得强劲增长,延续了从2020年末开始的销售复苏。另一方面,可重复利用的Rouge口红的推出和高端护肤系列的快速发展,促成了迪奥美妆在2021上半年的强劲增长。
此外,Guerlain(娇兰)在护肤品的推动下増势良好,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未来,Guerlain(娇兰)将重点推出高端香水系列。
财报还指出,美容连锁店 Sephora(丝芙兰)和免税店 DFS在内的精品零售部门受疫情打击相对更严重,但其销售额在第二季度均有所回升。
七、LG生活 健康
上半年卖了231亿元,高端化妆品贡献主力
近日,LG生活 健康 也发布2021年Q2暨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LG生活 健康 上半年销售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1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为48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亿),同比增长106%。
上半年,LG生活 健康 各部门美妆个护产品的总销售额高达2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营业利润57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分别同比去年增长149%和174%。
具体到第二季度,集团Q2销售额同比增长134%至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6%至22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
LG生活 健康 表示,尽管面临着整体商业环境不利,也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但上半年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奢侈品化妆品和中国业务的持续增长。
比如,旗下主力高端品牌“Whoo后”和“OHUI欧蕙”的收入增幅分别为40%和31%;中高端品牌苏秘37 的销售增长3%;奢侈护肤品牌The First和Losec Summa的增幅则达到了76%和48%。
八、爱茉莉太平洋
Q2净利润同比暴增26801%,中国市场销售额占亚洲70%
爱茉莉太平洋也于近日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和上半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其营业额为2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94%。营业利润暴增1902%至302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净利润同比暴增2198%至319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
2021年第二季度,爱茉莉太平洋销售额为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净利润同比暴增26801%至142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亿元)。
在韩国国内,以雪花秀、HERA、爱茉莉太平洋为代表的超高端美妆品牌增长18%;以IOPE、兰芝、CUBE ME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在韩国国内增长22%;而以Ryo、Happy Bath为代表的大众美妆和洗护板块则下滑8%。
就海外市场,爱茉莉太平洋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均实现强劲增长。其中,中国地区在2021上半年销售增长个位数,中国地区销售额已占亚洲的70%以上。
除此之外,在中国市场,雪花秀的业绩增长60%;超高端品牌的线上销售增长了100%;财报同时指出,由于门店重组,悦诗风吟在中国的销售下滑20%以上。但是在东盟等部分地区,悦诗风吟也有两位数增长。
九、奇华顿
销售利润双增长,高档日用香精部门复苏
瑞士香精香料巨头 Givaudan (奇华顿) 2021上半财年(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利润表现好于预期,这要归功于高档日用香精部门(Fine Fragrance)的复苏,去年商店关闭和 旅游 零售的停滞曾对其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集团净利润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163%,达481亿瑞士法郎(合444亿欧元),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7%,达33亿瑞士法郎。
除去货币因素和收购带来的影响,香氛与美容部(Fragrance & Beauty)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1%。作为受疫情危机影响最严重的细分市场之一,高档日用香精部门(Fine Fragrance)录得增长345%,去年上半年则为下跌164%。
化妆品原料部门的销售额也开始复苏,增长了144%。在植物蛋白、饮料香精和天然香精等细分市场的推动下,香精部门的销售额增长了61%。
根据公司的中长期目标,奇华顿仍力求在2025年之前实现销售额4%-5%的有机增长。
十、屈臣氏
中国区同比上涨32%,创5年来最大增幅
8月5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和记”)公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
数据显示,期内,屈臣氏全球销售额为8262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8775亿元),同比上涨12%。其中,中国区销售额为1159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655亿元),同比上涨32%。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屈臣氏近5年来在中国市场上的最大增幅。
这与屈臣氏中国不断提升店铺的数量及质量密不可分。2021年上半年,屈臣氏在中国共计布局4134家线下门店,较去年同期增长5%,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178%。
除中国市场外,屈臣氏在亚洲其他地区的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同比上涨5%,达1349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235亿元)。其在欧洲销售额为4379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6453亿元),同比上涨18%。
十一、芭薇股份
上半年营收17亿,个护类销售增幅达31372%
8月3日晚,芭薇股份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704,76790元,同比增长426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62,72412元,同比增长2181%。
据悉,报告期内芭薇股份个护类产品销量增长为1470万,增幅达31372%,主要为与联合利华合作产品销量拉动;膏霜类产品销量增长为3632万,增幅3957%,主要因合作客户销量增长以及新增客户带来额外的增量;面膜类产品销量与去年接近持平。其他业务增幅 19511%,主要为护肤品检测收入。
END: 纵观各大集团财报,我们可以看到:
其一、中国市场是增长引擎担当。 上述企业的财报中多次提及中国市场,并明确中国市场将继续成为其重要的增长引擎。
其二、电商业务表现强劲。 电商业务的持续增长,表明电商渠道将继续成为各集团在中国地区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其三、高端化妆品提振业绩。 相比去年,不少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出现业绩下滑,但近期的财报却不约而同显示,各集团高端品牌迎来强劲复苏,成为销售业绩贡献主力。
其四、 旅游 零售渠道回暖。 在亚洲,由于中国海南岛的国内游客数量持续增加,免税店对集团业务拉动可观。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C2CC传媒&新妆商业快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