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欧莱雅成为了一家“ 科技 公司”,你也不必感到惊讶。
为什么要做美妆 科技 公司?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巩曾回答:“做美妆 科技 公司是我们未来10年里的一大愿景。为什么?因为,毫无疑问,美妆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越来越趋于 科技 化。 科技 将帮助消费者从美妆中获得更多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增强美妆(augmented beauty)。凭借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众多技术,我们能够缩小中国消费者对美的渴望以及现实之间的差距。”
在“成为全球首家美妆 科技 公司”的愿景下,欧莱雅旗下品牌理肤泉在中国市场正在先行。9月6日,理肤泉在上海K11发布了欧莱雅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全球首个针对痘痘问题的移动端人工智能检测应用”——理肤泉艾菲卡痘痘检测(EFFACLAR SPOTSCAN)。
随着全球美妆市场竞争加速,美妆巨头们不仅要面对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还面临着被更多新兴的初创美妆品牌分食市场的局面。进一步 探索 更高阶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不再是蛋糕上的樱桃,而成为了蛋糕本身。
“吃螃蟹”的理肤泉
数字化应用之于美妆企业,不止是提升与消费者的沟通效率,从中得出的数据更能反哺品牌运营。
8月29日,“艾菲卡痘痘检测”智能应用在理肤泉天猫官方旗舰店上线。消费者打开手机淘宝,登录天猫“理肤泉官方旗舰店”首页,点击进入“艾菲卡痘痘检测”,跟随指示拍照后,艾菲卡痘痘检测将对其皮肤状态进行分析,以计算皮肤瑕疵。检测完成后,该应用会根据消费者的痘痘等级,为其提供专属德理肤泉清痘净肤系列皮肤方案和护肤技巧。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兼活性 健康 化妆品事业部总经理陈旻
此次理肤泉艾菲卡痘痘检测应用的源起,也正是基于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数据显示,痘痘问题在中国人口中的普遍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群体覆盖率更高达80%。“尽管大量消费者亟需肌肤检测和护理的专业支持,但在中国平均每60000人只有一名皮肤学专家资源。”陈旻表示。
“痘痘问题虽然常见,但消费者对于科学护理方式的认知度还普遍比较有限,在缺乏科学检测和指导的条件下,容易盲目采取错误的护理方法,导致肌肤问题加重。针对这一痛点,欧莱雅中国携手阿里巴巴,将集团及旗下理肤泉品牌在皮肤科学领域的科研专长、和对全球油痘肌消费者的深入洞察,和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开发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耗时一年半的时间,开发出了理肤泉艾菲卡痘痘检测。”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监何玛莉补充道。
理肤泉中国品牌总监何玛莉
事实上,过去两年,“ 科技 范儿”的理肤泉一直在大胆“吃螃蟹”。
2016年5月,美妆行业首款“纸联网”穿戴设备——理肤泉UV紫外线感应贴My UVPatch登陆中国市场,打破了专业科学护肤品的传统产品格局,向为消费者输出“护肤方案”升级。
2017年底,理肤泉与阿里巴巴云零售事业部合作推出的喷雾“无人店”首次亮相杭州。仅仅2天时间,这台贩卖机售出喷雾数百只,相当于理肤泉线下门店同时期销量的数倍。
2018年,理肤泉发布My UV Sense——首款无电池可穿戴电子紫外线检测仪。该设备最多能存储3个月的数据、显示长期的照射趋势并即时更新,并可放置在大拇指指甲上,从而获得最理想的日光照射,穿戴时间也将从My UV Patch的几天增加至数周。
2019年,理肤泉推出My Skin Track pH——首款可测量皮肤pH值的可穿戴微流控传感器。能通过微型渠道网络从皮肤毛孔中捕捉微量汗液,这款可穿戴设备能够在15分钟内提供准确的pH读数。在其问世之前,测量皮肤pH值,都要使用坚硬的电子设备,或是需要大量的汗液样本,但My Skin Track pH通过捕捉极微量的汗液,便能生成准确的读数。
活性 健康 化妆品的“ 科技 感”
欧莱雅集团发布的2019上半年财报显示,活性 健康 化妆品部同比增长 136%,是上半年增速最快的部门,其中所有主力品牌都在增长。而在中国市场,陈旻所带领的活性 健康 化妆品部近年来强势增长,成为了欧莱雅中国的重要增长点。
在这一“金字塔”品牌矩阵中,塔尖是临床实验出身的高端专业护肤品牌修丽可(SkinCeuticals),单品均价在千元左右;中腰第二层是针对油性肌肤、聚焦祛痘的理肤泉(La Roche-Posay),第三层则为主打补水的薇姿(Vichy);2019年1月到来的适乐肤(CeraVe)则夯实了金字塔底层,聚焦干敏肌修护,以亲民价格直击同类产品。
2018年,修丽可推出了DOSE抗老化和纠正色素沉着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这一服务可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的仪器为消费者提供皮肤测试,从而定制个性化精华产品。2019年,薇姿亮相了基于肌肤衰老科研的人工智能肌肤诊断SkinConsultAI。该应用由欧莱雅研发与创新部和集团旗下增强现实及人工智能技术公司ModiFace合作开发,根据消费者上传的自拍照,分析眼底皱纹、松弛度、细纹、光泽度流失、暗斑、深纹和毛孔7项衰老痕迹,帮助女性从多个维度精准了解自己的肌肤衰老情况,并为她们提供专属的产品护理流程。
不止活性 健康 化妆品部这些拳头品牌,欧莱雅旗下不少品牌都愈发具有 科技 感。今年5月,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组团参加法国巴黎Viva Technology 科技 展。除了上述“黑 科技 ”,欧莱雅旗下人工智能公司ModiFace最新研制的声控虚拟发色咨询应用、兰蔻人工智能肤色适配器、阿玛尼美妆全新唇膏自动贩卖机、还原兰蔻和维果罗夫全新香水设计过程的3D打印技术+定制化生产技术都悉数亮相。
专业护肤市场“一花独放不是春”
让陈旻感到兴奋的是,中国美妆市场的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消费水平上,更是消费者自身美妆教育的升级。而这种升级,更成为倒逼品牌产品创新的幕后推手。
新生代演员戴景耀
“元气爱豆”杨桐
欧莱雅集团有一项全球消费者调研,访谈了美国、法国、德国、巴西和中国的近万名年龄在18-50岁的女性消费者。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中97%认同“ 健康 成就美丽的未来”,96%认为“护肤的根本需求是保护肌肤不受环境伤害”,68%的人期待获得更多的来自于医学专家的护肤知识与技能指导。这些数据都远超其他国家。
陈旻发现,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不仅反映在消费者群体细分,如油痘肌、干敏肌、熟龄肌这些不同的肌肤特性和问题诉求;还反映在消费者需求的年轻化、场景化和个性化。
比如,年轻消费者对精华消费的增加,眼霜不再是熟龄女性的专属,已经成为更多90后、95后的标配。消费者在不同的场景下,开始匹配相应的护肤习惯,平时用保湿抗老系列,出差带上敏感和修复类产品, 旅游 的时候多加防晒和美白精华。以及伴随技术的发展,更多消费者不满足于传统护肤手段,对更即时功效和“护肤方案”的需求也开始涌现。
如今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在成分党的崛起下,越来越多的专业护肤品牌开始涌现,竞争刺刀见红。但在陈旻看来,同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专业护肤品市场如此前高端护肤品般迎来井喷式增长。
——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市场行情走势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2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30944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616433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3%。
——中国化妆品行业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该类品牌中外资品牌主要包括玉兰油(Olay)、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资生堂(SHISEIDO)等,国货品牌则包括佰草集(Herborist)、丸美(MARUBI)等。其一般通过百货商场专柜、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进行销售,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和进行大规模媒体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该领域品牌数量较多,外资品牌包括妮维雅(NIVEA)、旁氏(POND'S)等,本土品牌包括相宜本草、自然堂、丁家宜等。
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化妆品网上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不论是中高档品牌还是大众品牌都在进行互联网布局,通过电商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销售能力,电子商务给各品牌提供了实体店以外的另一个竞争平台。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中国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化妆品企业占据,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市占率分别为122%、9%和54%。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产企业仅有上海百雀羚和伽蓝集团,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市占率分别为2%和19%。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
由于国际化妆品市场大部分都被如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等国际化妆品龙头企业挤占,且中国化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因此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根据欧睿的数据,2021年,全球化妆品市占率前5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仅有5家,包括百雀羚、伽蓝集团、上海家化、上海上美和云南白药,其市占率分别为03%、03%、02%、02%和02%。
——中国化妆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市场的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快速度增长,前瞻预测到202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9374亿元,2023-2028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1%。
注:该预测值包括脱毛膏等特殊化妆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首先是注重成分功效的科学护肤方式逐渐成为流行,而抓住这一趋势的高性价国货品牌也脱颖而出。数据显示,成分功效以及性价比成为消费者购买美妆护肤品主要考虑的因素。他们通过玻色因、水杨酸等功效化学成分实现“精准护肤”,山茶花等天然植萃成分则助力“安全护肤”,益生菌等微生态成分帮助“科学护肤”。
在高增长成分护肤品的消费中,国货品牌占比超五成,并且件单价低于国际品牌,展现出较大的成分功效与性价比优势。
除了对成分功效的关注,消费者在护肤品信息上对皮肤科医生和专家意见的信赖度也显着提高。皮肤学级护肤品的销售规模逐年扩大,且增速高于护肤品整体。除了科颜氏、理肤泉等国际品牌,以薇诺娜、玉泽、润百颜为代表的国货品牌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养肤彩妆的消费规模三年间翻了超过6倍,而养肤底妆占比超9成,其中BB霜/CC霜的增速最高。消费者对养肤彩妆的功效需求当中,保湿是核心需求,草本、古方、精华是养肤彩妆对成分的主要宣传点。
此外,男性的养肤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其消费规模增速超过女性。而地域上,北方的消费者养肤意识渗透率相对更高,引领养肤消费浪潮。
头部护理更是越来越精细化,近八成消费者表示关注自己的头发健康。线上头部护理市场消费规模近三年增长了约2倍。在洗发水和护发素之外,精油、营养液、发膜等精致洗护也加入消费者的护发流程,尤其是头皮预洗产品和精油,以突出的增速展现出较大的增长空间。对于头部护理的功效,不同代际有着不同的诉求,85前注重防脱,95、90后则更关注抗老抗氧和舒敏功效,而Z时代更在意头皮清洁。
包装形态上,护肤个护品类的便携小包装广受欢迎。线上小包装护肤个护消费规模逐年提升,且小包装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包装。就不同品类而言,面部护肤产品的小包装消费规模占比最高,而头部护理的增速较高。
面部护肤产品当中,小包装精华发展最为成熟,同时小瓶防晒、片装卸妆等细分产品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速。而小包装的头部护理产品当中,精华也是消费占比最高的细分品类,且增速也遥遥领先,其中安瓶形态最受欢迎。
消费者购买小包装多是为了旅行时使用或看中其便携特性,而不同的品类间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小包装的面部护肤也可能是为了锁鲜,而便携的身体洗护产品则有卫生方面的考量。
变黄说明氧化了,欧莱雅的霜是极易变黄的,我用过抗皱的眼霜和晚霜,都变黄过。
每次用的时候最好用小棒取,用完要密封好,特别是里面的小盖子,一定不能丢掉,丢掉小盖子后百分之百会变黄。
变黄之后最好不要用了,用了效果也不好,而且敏感肌肤会过敏
中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接近3000亿元
在国内经济面临着较大增长压力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仍然可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为2992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化妆品产量增长明显
2013-2016年,中国化妆品产量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每年产量维持90万吨左右。2017-2019年,中国化妆品产量增速明显,2019年产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6%。我国的化妆品市场一直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每年过剩的化妆品要通过出口来消化掉;近几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产销率均在75%-85%之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有上涨的趋势。
护肤类化妆品细分市场规模最大
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高达47772亿元,同比增长1384%;2010-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82%。2019年,护肤品、护发和彩妆是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三者占据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约75%,其中护肤品市场约为244415亿元,占比高达5116%。从增长速度来看,彩妆则成为增长最快的化妆品,2014-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5%,远远高于整体行业增速。
中国化妆品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CR3为238%,CR5为304%,CR10为417%。2019年,市场集中度的三项指标与前三年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我国化妆品行业CR10超过了40%的水平,CR5超过30%,说明我国化妆品市场己经由竞争型转变为寡占型。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企业市占率排前三的分别是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其中欧莱雅市占率为102%,宝洁市占率略低于94%,排名第三的雅诗兰黛与欧莱雅及宝洁的市占率相差较大,低于5%。
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份额前五的公司均为外资品牌,可见目前外资品牌主导中国化妆品市场。但近年来,由于90后消费迅速崛起,不少内资品牌及时响应年轻一代的需求,积极从品牌、成份、营销、设计等方面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而年轻人对于国货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根据Euromonitor 的数据显示,尽管内资企业起步发展晚,但近年来前10家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市占率已经从2015 年的119%提升到2019年的135%,可见内资品牌在把握住机遇的情况下仍有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行业前景分析
2019年,全球人均化妆品消费最高的是中国香港地区,达到475美元;日本紧随其后,人均消费309美元;美国作为全球化妆品消费第一大国,人均化妆品消费却不是最高的,2019年人均消费282美元。反观中国,2019年人均消费仅有50美元,与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差距较大。考虑到我国居民(尤其是女性居民)对自身外形重视程度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水平将得到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此外,目前化妆品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消费族群90后已经成为化妆品消费主导者。这类消费者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旺盛的消费力。相对来讲,90后随着消费实力的逐步提高,将带动行业市场进一步增长。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