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一位:图特卡蒙陵墓 图特卡蒙是3300多年前的一个年轻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着庞大帝国。他的统治是短暂的,在18岁时突然死去。在埃及漫长的法老时代中,图特卡蒙因为在位时间短而名不见经传,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没有事先修建的豪华金字塔陵墓。正因为不起眼,其陵墓在很长时间里始终没有被发现。 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熟读古埃及历史,发现图特卡蒙陵墓是他毕生的梦想。1903年起,他就带领助手在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上搜索,1922年11月5日,在19年的努力后,他终于找到了图特卡蒙陵墓入口。它竟然位于另一个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开凿于岩石内。 这是3300年来惟一一个完好无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华的陵寝,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卡特之前以为这个年轻法老的墓葬品会比较简单,谁知之后长达3年时间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这种预想的愚蠢。卡特说过,图特卡蒙一生惟一出色的成绩就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其陵墓的发现成为古代文明对现代人类最彻底的一次震撼和嘲笑。那个成为埃及文明象征的纯金面具,那个纯金制成的棺材,那个由纯金雕制镶满宝石的王位,那些铺满墓室墙壁的纯金浮雕,那具完整无缺的木乃伊……所有一切都让人类惊叹,3300年前埃及人的工艺技巧和现在的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图特卡蒙陵墓的发现是世界考古工作成功的顶峰,也是考古史的重要转折点。所有出土文物超过10000件,每件都是无价之宝。卡特花费3年的时间把它们全部运出墓室,当时挖掘人员从墓的出口抬出女神哈托尔牛头灵床的镜头已经成为考古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埃及政府又花费了整整10年的时间把它们运到开罗,开罗博物馆之前的所有藏品都因之黯然失色;而彻底研究它们可能需要未来人类全部的时间。 文物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所蕴涵的谜团使图特卡蒙陵墓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一位 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二位:英国王室珠宝 大约在1600年前,地球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王族,这就是英国王室。英国王室是现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在加冕仪式上,国王或者女王头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权仗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非洲之星”和“库里南2号” 为了使王冠和权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权力象征,历代王室想尽办法收集钻石和珠宝,认为稀世的钻石最能体现王室尊贵。长达几个世纪收集钻石的历程逐渐形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家族珍宝。早期那些伟大英王和王后佩带过的王冠已经找不到了。国王及其亲属为了发动战争、重建毁于大火的王宫和举办王室婚礼,不得不卖掉了许多珍宝。在中世纪,国王通常在作战时带上御宝,因为他们不信任留在宫中的皇亲国戚。1648年英国爆发的反王权运动对英国王室冲击极大,很多珍贵王冠和权仗流失了。1660年英王室复辟以后,开始大规模的重新制作王冠和权仗的工程,从那时到现在,很多稀世珍品都被保存了下来。随着王室的发展,从18世纪开始,英王室有了专用的珠宝工匠,他们用非凡的技艺制作出最精美的首饰。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其中殖民地印度和南非都以出产钻石以及珍稀宝石闻名,这两地向英王室供应了无数一流钻石。而一些弱小的国家也愿意把本国最珍贵的珠宝献给英国,大多怀着破财免灾的想法。 王室成员都根深蒂固地习惯于把珠宝换来换去。本以为镶嵌在爱德华国王十一世入棺时所戴戒指上的一枚蓝宝石,如今却闪耀在“帝国之冠”上,这顶王冠上还镶有两串珍珠,据报道,那正是苏格兰女王玛丽1587年被斩首时戴的项链。19世纪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尤其热衷于收藏珠宝,从帝国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令她陶醉不已。她的珍品中包括一枚拇指大小的印度钻石,名叫“光明之山”,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钻石,于1304年发现于印度,原重191克拉,后来维多利亚女王嫌它光泽度不好要再加工,它被磨得只剩10893克拉。正是这枚被镶嵌在女王王冠上的钻石激发了威尔基·科林斯的灵感,写出《月亮宝石》这部经典作品。 然而,在有史以来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面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见绌。1905年南非发现了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矿,新开通的跨大西洋电缆将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当时宝石界行家就估计原矿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由于南非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认为应把它运往
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问号,从海底世界到大漠风光;从冰川到喜马拉雅山;从南极到北极;从夜晚到白天。我们的身体可能会被生活束缚,但我们的思想可以永远自由。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宝藏需要我们去探索,有各种各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要去探索世界上最高的国家。
索莱托: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
莱索托的全称是莱索托王国,属于非洲,是一个内陆国家。其领土被南非包围,是一个“中国”。莱索托国土面积30344平方公里,是一个独特的高山国家。它的全境以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而闻名,被世人称为“天空中的王国”。
莱索托东部75%的土地是山地,最高海拔3482米。西部地区百分之二十五是非常平缓的低地,最低海拔1388米。其主要山脉有Mallotti山和Drakens山,主要河流有Orange河和Caledon河。
莱索托境内群山环绕,峰峦嶙峋,绿草如茵,这也让莱索托赢得了“非洲瑞士”的美誉,河流蜿蜒,风景秀丽。莱索托因为地势高,气温比同纬度的非洲国家低很多。因此,莱索托的高山滑雪发展潜力最大。
莱索托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莱索托是一个人口不足130万的小国,是一个类似梵蒂冈的“国中之国”,因为其全境位于南非,所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经常受到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包围和封锁。
莱索托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经济以农业、畜牧业、服装加工和出口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汇款也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莱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扩大就业,发展农业和基础设施,使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其中钻石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介绍几个中国古老的关于宝藏的传说,如下:
一、神秘的方腊藏宝洞
相传,方腊在攻下富可敌国的杭州城后。就把得手的大笔金银财宝运往根据地帮源里。大量的金银财宝堆积在帮源洞外(今威坪镇洞源村)的山坡上,象山一样高。
一件压一件,架得很高很高,人们就把堆金银财宝的土坡叫做 银架山。 仅仅过了几天,那山一样高的宝物就杳无音讯,踪迹全无。
二、李自成藏宝之谜
李自成败退出京城的时候,曾经将国库中的金银财宝掠夺一空,意图日后东山再起。其部将野拂用了九艘大船来转移家当,可想而知,被他秘密运到天门山的,必定是国库里被掠空的大量金银财宝。
眼看着东山再起的计划落空,野拂干脆在临死前,将这些宝藏分散埋藏在了天门山上几个隐秘的地点。数百年来,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不知有多少人进山寻宝,但是都空手而归。
三、张保仔的神秘藏宝
张宝仔的藏宝地点都记在手抄本上,但手抄本失传已久,连副本也只是口头流传。
张宝仔藏宝绝大部分仍”深藏闺中”,相传有公湾的“倒吊人头”、背子迳的“鬼仔上桅(即迎客石)”、浪湾的”七星伴月”、七盘山的“石手指”、乌猪洲的“半边月”石刻、扯旗山的“金井”、竹旗山的”银顶”……
这些地方都有张宝仔的藏宝,因为人们不知遒藏宝图,这些宝藏尚且未被发掘。
四、天地会船屋藏宝
江西黎川洲湖村一直流传船形古屋埋藏着大量天地会的宝藏。
村里的老人至今还记得船屋主人为后代寻宝而留下的藏头诗中拣出的八个字:“地下三尺、佑吾子荫。”这八个字无疑是在说宝藏的去处。
但是100多年来,很多人无数次在这古宅院落里“掘地三尺”了,至今还在寻寻觅觅,但就是没有宝藏的踪影。
五、太平天国金龙殿地下宝藏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曾将各地宝物掠到他的天朝宫殿中,可当湘军攻破天王府时却未发现财宝的踪影。大批的国家财宝哪儿去 了天朝宫殿的核心建筑金龙殿由此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引发 了一场寻宝热潮…
六、石达开山王坪藏宝之说
关于翼王石头开的宝藏传说众多,相对而言最靠谱的一个传闻是:石达开藏宝于重庆市南充县山王坪,说宝藏以太平山为标记。
太平山并不是山,而是石达开在藏宝后命部下在藏宝地旁边的悬崖壁上凿出的三个大字。至今,山王坪的老百姓中间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要找到了太平山,便能找到石达开的藏宝洞。
七、马步芳宝藏之谜
被称为“青海王”的马步芳曾统治青海十多年,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在青海解放前夕,马步芳曾雇专机运送财宝,可由于财宝太重飞机无法起飞,马步芳只好将24箱黄金和部分财宝埋在了 青海某处,引发后人无数的猜想
八、探访三峡沉船藏宝
三峡库区航道水流湍急,主要碍航险滩上百处,尤其在民国时期以前,往来船只稍有不慎即船翻人亡。在这些沉没船只载有大量 珍贵文物及金银财宝。
由于受资金、技术、国家有关规定等因素 的限制,这些沉在水底的文物宝藏一直未能得到发掘,成了一笔 巨额宝藏。
九、蒙古王公的地下宝藏
吉林省前郭县哈拉毛都乡曾是郭尔罗斯前旗辅国公王府所在地, 史书记载,明、清两个朝代直至民国时期,近400年间,郭尔罗斯前旗的王府都一直坐落在此。这里曾一派繁华,是名副其实的前郭尔罗斯旗甚至整个东蒙的政治中心。
当地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地下埋藏惊人的秘密宝藏,而宝藏的主人就是这里的末代王公齐默特色木丕勒(人称齐王爷)。
但令人费解的是,随着末代蒙古王公的寿终正寝,这个家族300多年积攒下的万贯家产却不翼而飞。于是,王府地下埋藏巨额宝藏的说法不胫而走
十、项羽字符藏宝之谜
草湾山位于浙江绍兴著名风景区豆雾尖北麓,海拔约70米,东西长400余米,山西面是一座新修的项羽庙,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灌木林,所以虽然山脚下就是项里村,但村民很少上山。
当地流传着一个项羽宝藏的传说,而找到宝藏的关键就是破解草湾山上项羽所刻的神秘字符。
扩展资料:
六大传奇宝藏:
1、失落的南美洲“黄金国”
传说,南美某处隐藏着一座古城,那儿的道路用黄金和翡翠铺成。
一名西班牙征服者在今天哥伦比亚的位置发现了穆斯卡部落遗址,并且找到了国王沐浴的圣湖“瓜塔维塔湖”,他下令抽干了湖中的大部分水,但只找到了一点点黄金。从那以后,许多人都在寻找湖中宝藏时身亡。
1969年,有人在哥伦比亚波哥大附近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古代黄金雕塑,雕塑描述了站在一艘木筏上的几名贵族、神父和一个全身堆满饰物的国王。
乔尔·列维说:“这尊黄金雕像显示,穆斯卡部落国王可能真的存在过。”但从1974年起,哥伦比亚政府就派兵保护起了瓜塔维塔湖,此后再也没有人能到湖中随便寻宝。
2、残缺的死海铜卷轴
1952年,有人在靠近约旦河西岸死海附近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一个铜卷轴。它上面用希腊语和希伯莱语描述了64处宝藏的藏宝地点。
考古学家根据这一铜卷轴上的名册评估,宝物价值将超过10亿英镑。铜卷轴中的藏宝地点之一是朱迪亚,它可能就位于今天的耶路撒冷古神庙位置。
然而,铜卷轴上却充斥了这样的词汇:“在老洗衣室房间的洞穴里,在第三个壁架上,有65块黄金。”今天没有人知道“老洗衣室”是什么地方。列维说:“我们目前还无法断定它是一个虚构的寓言,还是一份真正的藏宝名单。”
3、英国约翰国王遗失的宝藏
在东英格兰和林肯郡之间的沃什湾某处,埋葬着13世纪约翰国王的大笔宝藏。列维说:“任何寻宝者都必须面临33英尺深的泥土,这些都是过去800年中渐渐堆聚起来的,这么深的泥土使得任何金属探测器都无法派上用场。”
不过,也有历史学家怀疑,约翰国王的宝藏故事可能是约翰本人编造出来的一个计谋,为的是防止贪婪的英国贵族觊觎他的财宝。
4、墨西哥城建在大宝藏上?
根据历史传说,当西班牙人入侵时,墨西哥阿兹台克国王蒙蒂祖玛二世曾将他的大部分财宝都隐藏了起来。他死后,许多后世探险者都开始寻找他的宝藏,但都毫无所获。
列维说:“根据研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阿兹台克部落拥有秘密黄金宝藏。最可能的解释是,西班牙军队在征服阿兹台克后,发现并掠夺了他们的大部分财富。”
5、海盗船船长的藏宝图
基德船长是17世纪一个声名狼藉的大海盗,据称他曾将价值成百上千万英镑的财宝埋在了世界各个地方。1701年,他被英国官员判处绞刑。
随后,他藏在加迪诺岛的财宝就被英国官员找到,数量相当于今天的200万英镑。到了20世纪,4幅据称属于基德的藏宝图被发现,但并没有带来任何发现,专家怀疑这些藏宝图是伪造的。
6、加橡树岛上的“钱坑”
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东海岸5公里处的橡树岛的空旷地方有一个浅坑,传说藏有无数财宝,被称为“钱坑”。但后来的很多挖掘却导致“钱坑”井壁坍塌。
许多专家怀疑,橡树岛上的钱坑可能只是一个自然现象,里面没有任何宝物。但由于橡树岛现在被私人拥有,这也许将成永远的秘密。
-宝藏
天上掉馅饼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从天上掉下和黄金一样值钱的东西却有可能,那就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陨石。
罗伯特·黑格今年45岁,他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另一方面是全球最权威的陨石收藏家。从23岁起,黑格就开始收集陨石,当时还没有人意识到那是可以卖钱的好东西。到现在为止,黑格拥有的陨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陨石收藏。虽然自1990年起,也有其他人进入这个行当,但从实力和收藏规模来说还没有人能和黑格相比。最初黑格收集陨石只是出于兴趣,但后来他发现陨石因为稀有而珍贵,也可以卖好价钱。现在在专业的陨石市场上,贵的价格为每克超过8美元,几乎和黄金价格一样。就算最一般的每公斤也在30美元左右。如果是含有稀有金属的陨石,那么价格就难以计量了。 黑格收集陨石的经历很像**《夺宝奇兵》的情节,充满惊险、刺激和传奇色彩。为了寻找从天而降的财富,他的足迹遍及地球上除南极以外的所有大陆。在智利、纳米比亚、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埃及,他都有在旷野中九死一生的经历。只要美国航天航空局预报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将会有流星雨,他都会在准确的时间赶到那里。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搭乘什么交通工具。除了自己寻找陨石,他还向当地人收购,当地人只要找到陨石,不论大小,黑格都会用现金收购。1992年,黑格在阿根廷以重金收购了一块重达37吨的陨石,那是他一生中看到的最大的陨石。但是在把陨石运出海关时,阿根廷政府以走私罪罪名将他逮捕,认为这块罕见的陨石归阿根廷国家所有。后来黑格被释放了,但陨石就被永远留在了阿根廷。
没有流星雨的时候,黑格也会自己搜寻陨石。他主要在非洲的沙漠地带搜寻,因为那里的陨石从来没被人捡走。黑格驾驶着滑翔降落软翼机在沙漠上方120米的高处慢慢飞翔,只要看到有突出物就降落,然后用金属探测器搜索。一般人认为这样无异于大海捞针,不过黑格20多年来在沙漠中发现的陨石占他私人收藏的相当一部分。
目前,黑格的陨石收藏按市场价计算已经超过3000万美元,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收集陨石,他的收藏只会成倍地增值。
由于其来源的特殊性和未来增值的潜力,黑格的陨石收藏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七位。
在亚洲有着宝藏岛之称的岛屿,曾经与世隔绝接近1800万年,岛上奇珍鸟兽植物价值不菲。为何没有人踏足呢?
其实这个宝藏岛就是索科特拉岛,在数千万年前,这座岛屿还未与非洲大陆分离。而分离之后的索科特拉岛由于其偏远的位置以及时常喷发的活火山,使其与世界孤立。宝藏岛在非洲大陆与阿拉伯中心的亚丁湾海域。这里位于赤道上,故而常年气温都十分高,干燥并且炎热异常。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了与外界截然不同的进化。所以这里有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动植物,他们的样子你见都没见过,仿佛是小说里的世界一般。
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这里也不再与世隔绝了,但作为游客要想来到这座岛上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我们知道宝藏岛属于也门,也门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几十年来未曾和平。所以要穿过这些枪林弹雨来到索科特拉岛,十分的不安全。每年来到宝藏岛的人也不过千人出头,而很大一部分是冲着这些岛上奇特生物而来的研究人员。
这个与世隔绝1800万年的岛上究竟有着什么样奇特的生物呢?在宝藏岛上,有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蜗牛,以及37%的植物都是全世界独有的,所以价值不菲。而千万年的地理隔离也让岛屿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生生不息。
而一些20000万年前保留下来的物种,在这里自由的繁衍、进化。已知的较为出名的植物有龙血树、沙漠玫瑰、锐叶木兰、三板蜗牛等等,这里与世隔绝的时间里,也只有鸟儿能够驻足,很多鸟类被人类捕杀、栖息地被破坏,长途飞行来到这里。这里成为很多濒危鸟类的保护所,或者说最后的栖息地。
按理说打隧道之前必定会经过勘测,要意外发现大的矿场的概率很低,但是凡事总会有意外,如果在打隧道时,发现了大的矿藏,你若在附近会去分一杯羹吗?
我们知道隧道的施工不是随便挖一个坑,也不是想干就干,在开挖隧道之前需要做许多的准备工作,需要制定方案,观察地形,了解当地的水文,还要实地进行勘测。
经过这么多道工序,在勘测阶段,发现大矿藏的概率还是有的,但是等到隧道开挖之后再意外发现什么矿藏的几率就极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1、隧道的施工前必须经过严密的勘测隧道测量工作是分级成立的,由专门测量的工程师组成一个精测组,另外施工队也组成一个测量组。两个组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都要严格遵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精确度。
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先进行评估,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情况进行调查,还需要进行压覆矿产资源的调查,这些调查主要包括评估当地的地质特征,了解地质的背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对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等,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
一般要了解的是工程沿线两侧两公里范围内的重要矿产资源有哪些?已经取得探矿权的矿藏又有多少?还要了解已置采矿权的分布情况。
这些了解过程都必须交给地堪单位收集有关数据及资料,这些单位会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勘测。在施工之前就已经把本地区的矿产分布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因此,等到施工时再发现矿产的概率就很低了。一般如果在勘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大矿藏,隧道的设计路线,必定会随着矿藏而改变。
2、在隧道开挖时,发现大矿藏的概率较低,但是不排除发现一些小矿藏矿藏的分布有些时候较为零散,不会特别集中,比较大的矿藏施工单位会有意避开,但是并不能排除一些零碎的小型的矿藏,在施工时被发现或者被开挖。
比如在2009年,云南昭通一高速公路的隧道内就挖出了煤炭,当时云南昭通威信县的扎西隧道正在修建,隧道在开挖的过程中发现了煤矿,附近有不少群众前去哄抢煤炭。
当地的群众说,当时山里不少煤矿,但是瓦斯的含量很高,工程的进度非常慢,一般要测量了安全指数之后才去工作,而隧道里要保持24小时通风。
这些煤矿在施工方看来不是大型的矿藏,所以没有有意避开,而是继续施工,等隧道打通后,让煤矿继续维持原状。但后来由于隧道内的瓦斯量太多,发生了爆炸,引起了一时的轰动。
也有一些矿藏埋在山底下,勘测的时候较难发现,要等到隧道施工开挖到那个山体的中间时,才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朋友分享了,在他们村修高速公路打隧道时就挖出了硫铁矿,看起来是金光闪闪的石,就是不知道里面是否含有金。
这些矿藏往往不会很大型,即使发现了,也属于国有的资产,任何公民不得非法占有。曾经就有附近的居民,听说山里有矿藏,都去哄抢,结果被公安机关拘留。
3、传言国外4000公里的隧道曾经发现了无数的稀世珍宝我们知道现在见到的隧道大部分是人工挖出来的,但是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天然隧道,比如在敦煌就有一个通往地下的入口,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南美洲地区也发现了一个地下4000公里的隧道,听说里面有无数的稀世珍宝,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未解之谜。
当时考古学家对该区域进行 探索 时,发现了这个隧道,传言说这个隧道有一个大厅,在大厅内,墙壁是十分光滑的,隧道里还摆放着很多的桌椅,有的是金属制成的,桌椅上还有一些小动物的模型,这在非洲地区是没有见过的,桌子上有一本金色的书,内容十分奇怪,每页都有一个不同的印章。
隧道中的许多东西都是人类世界不曾见过的,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专家们还看到了许多通往地下的入口,只不过至今还没有得到考证。
当然,这种情况在我国出现的概率较少,如果有,也已经被保护起来。
写在最 后 : 如今科学技术发达,勘测手段越来越先进,作为基建强国的中国打通了无数的隧道,在隧道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一套成熟的方案与步骤,相信在隧道开挖时,要有意外惊喜,实在太难。那些想要借意外矿藏发财的人,还是少做这种异想天开的大梦吧!
首先,咱这是现实世界,不是网络 游戏 ,又不是挖宝。隧道设计前都会搞地勘的,地勘后就知道地质情况,所以不会等施工时才发现有矿。
不过,我小时候听我外爷说过他们在秦岭挖洞修路时,发生的奇事:
隧道用炸药炸开后,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粪便,一卡车一卡车往外拉,足足拉了十几卡车,那时候大家还很质朴,种地还用的有机肥,粪便还很值钱。
再接着往前炸,又发现一条水桶粗的大蛇,后面猜想,粪便就是大蛇的。
我们打了上千公里隧道,还真没有发现过大的矿藏,小的矿藏还是有过,屡见不鲜。
瑞士在阿尔卑斯山脉修建铁路时,打隧道时发现了储量较大的水晶石矿藏,其中大多数属于非常稀有的矿石。其中发现了一块直径127厘米的水晶石,还有两块非常罕见的方解石晶体,长度分别为30厘米和1厘米,其纯净度之高在瑞士都 是罕见的。
我国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修建高速公路时,打隧道挖出来了很多煤炭,遭到了当地居民哄抢,没有办法,施工方只能报警,求助警方前来维持现场秩序。
由此看来,施工打隧道找到小的矿藏并不稀奇, 为什么不能发现大的矿床呢?
矿床是指在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矿床在地壳中只是占很少一部分,我们看到的一座座山脉,一道道山岗,含有矿床的山脉极少,所以我们打的隧道很难碰到大型矿藏。
其次,矿床的形成往往与地壳活动有关,地质学家知道什么岩层里有什么矿床,我们平时能够找到大型矿床,知道它生于什么岩层,我们有意识的去寻找,是主动行为的结果。例如我们找金矿去山东,地质史上这个区域有大量岩浆侵入,能够把地壳深处的黄金随着岩浆向上迁移富集到近地表层,而山东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很多,岩层中富集金矿的概率偏高,所以我们可以人为地根据地质学家的建议,进行勘探找到了大型金矿床。
我们打隧道就不同了,什么岩层,岩石类型都不是重点考虑对象,而是从工程量大小、线路设计,工程预防、地质灾害等着想,我们再根据岩层的特性,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案,防止出现坍塌、透水、岩爆等地质灾害发生。所以我们打隧道时碰不到大型矿藏,
第三,无论是我们找矿还是打隧道都要经过地质勘探这个环节,勘探人员对于施工区的地质构造脉络清晰,知道这里没有大的矿藏。假如有这个意外,勘探时能发现重大矿藏,这可是意外之喜,可以修改施工线路,优先开发这里的矿藏。这也是打了这么长的隧道,没有发现大型矿床的原因。
第四,大型矿藏的生成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这需要有合适的成矿环境,地质勘探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有时还会无功而返,例如东北大庆发现石油,苏联专家断定陆相沉积环境不可能有大油田,日本侵占了东三省,在东北找来找去,也没有发现石油,直到建国后,我们才发现了年产5000万吨的大庆油田,反反复复,用了这么长时间,找油已经是非常不容易,我们不是打个隧道就能发现矿床了,这运气恐怕是中了五百万大奖的概率。
人类生产活动打隧道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山体隧道,主要用于改善交通条件,例如世界上最长的阿尔卑斯山隧道有57公里,就是因为修建铁路而打的穿山隧道,类似的我们国家秦岭公路隧道,长达18公里多。我们在打这样隧道时,难免从一些岩脉中发现了一些金属矿,这些矿量不大,它的开采价值也不高,与我们的工程造价相比,并不值得开采。
珠穆朗玛峰峰顶8848~8600米范围为沉积石灰岩,8600~7000米范围却是寒武纪火山岩组成,世界上很多山脉由石灰岩、变质麻粒岩奇构成,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岩层里并没有多少有用的矿物,可能有一些贝壳类化石,但矿床就难了。
另一个区域是海底隧道,世界上修建最早的,运营非常平稳的莫过于连接英国与法国隧道,海底长就达37公里。其次日本也有连接北海道的海底隧道。这些海底隧道下面有可能存在油田,但我们打隧道与采油不在的同一个深度上,采油得要钻透油储的盖层,深度较深,而我们打的海底隧道比较浅。
英吉利海峡隧道位于海底40米深处的白垩系岩层中,开凿两条长50余公里、直径73米的铁路隧道,这个深度很难触及到油层。因为世界上埋藏较浅中东油田,最浅的深度还能达到300米,我们打隧道是打不到这个深度。
人类发现大型矿床比较难,打个隧道不是举手之劳,这两件都是小概率事件,两件小概率事件碰到一起,相当于高射炮打中了一个蚊子,当然你若想提高概率多打隧道就可以了,可是打一条隧道要好几年,这是多么难的事,再碰到大型矿床呢,想想可知了……
我们这边有一个8公里的隧道,当年打隧道的时候一个隧道口住户要求把石渣归他所有,后来打出了煤炭,发了财,现在又卖当时堆场堆放的石头,碎成石子卖,又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在煤矿井下打掘进隧道时,爆破后,经常会发现一窝一窝的恐龙蛋化石,当时,没有什么文物意识,它们的命运就是和煤矸石,碎碴子,一块被拉上矸石山。特别是在页岩巷道掘进时,各种各样的植物化石,随处可见,同样也是上矸石山的命运。各种鱼类的化石也有,不多。听老师傅们说,他们还炸出各种动物的化石,有的象腿,有的象牙齿,有的象肋巴条。也都上了渣子山。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煤矿干掘进时,几乎月月发生的事。没人普及文物知识,缺少发现的眼晴,就会落伍于时代。
正常情况下,在开工建设的时候,都会提前进行各方面的勘探,比如说环境,比如说地质勘探等,这些都会在开工之前就要进行,然后在把大致情况搞清楚以后,分析出来是否适合打隧道,以及各种施工难度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提前预判,打隧道并不是盲目的进行的。
当然在科学的勘探流程下,基本上可以搞清楚这个地方的大致情况,一般来说勘探完评估符合建设才会真正的动工,而勘探基本上可以排除大型矿脉存在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有矿脉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打交通隧道通过,大矿脉会排除和发现后,道路会绕行而不会直接穿过矿脉。
只是凡事都有例外,在2019年的云南就是这样,云南昭通修建高速公路,在扎西隧道里面就发现了煤矿,在当地村民知道挖出煤矿后,还有不少人去抢拿,最终有几人被拘留,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在这之后不久,还是这个隧道里面发生了瓦斯爆炸,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为什么会爆炸,因为有煤炭的矿脉里面就会存在危险的瓦斯,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发事故。
还有在贵州铜仁也有过一个事情,中铁在修建铁路隧道,施工的时候竟然打通了地下溶洞,这个溶洞可不简单,这个长达近700米的溶洞竟然是一个世界罕见的石花洞,只是一种地质奇观,里面拥有各种岩石晶体形成的石花,非常的震撼人心,属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作品,这个石花洞也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拥有科研考察。
当然这种事情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型矿脉都会被提前勘探发现或者排除,隧道的修建都会提前排除危险地带和矿脉存在的区域,所以大型矿脉出现在道路修建上面其实比较罕见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普通的岩石土方这些,矿脉分布其实也都会在不断的勘探中定位和发现,想要修建隧道意外发现其实很少很少。
在甘肃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在砂金沟隧道开挖中,有挖到过自然形成的几公斤重的黄金块。
隧道没挖过,89年栖霞政府鼓励栽果树,在开荒造田挖树坑过程中,地表发现金矿线磷矿线的听说过。磷矿线直接洒地里当肥料。金矿线挖出直接选了。卖个2-5万没问题,当年金矿可以个人采选承包。金矿线是一条线,走向角度不同,开采难度不同。漏于地表发现方位不同。宽度3-5厘米3-5米不等。高度50厘米至几米不等。品位每吨含金量5-100克不等。当年技术落后,低于8克个人提炼就亏本。现在技术发达,原来的尾矿喳石堆都重新提炼。伴生金属都提炼干净。延伸到谁家地盘是谁的谁挖。那时苹果贵地珍贵,谁也不卖。有发现后不舍得毁树的,这几年苹果便宜了才挖。开挖大隧道发现概率更多。网上说栖霞至莱州高速开建,其路线在栖霞招远莱州境内理论上都是金矿成矿带,且高山深谷,90以上概率发现金矿线,大小多少品位不一定,但肯定有。
七十年代,修111国道怀丰公路的时候,我们怀柔喇叭沟门公社帽山大队传说的大侠于六于七兄弟埋藏在拱洞山的宝藏,被开山炮炸出来了,公安局拉了一卡车金银财宝走了,真是传说不虚!
所以国家搞开发建设,发现宝藏随时都有可能!
之前大概是11年左右的事。广西梧州至广州高速在肇庆段开隧道时确实碰到了黄金矿脉,而且是一整条的金矿。当时看报纸说挖出了一条好像是56点几斤的(不规则)金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