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百氏、大宝、中华牙膏、乐凯、娃哈哈分别被谁收购了?

乐百氏、大宝、中华牙膏、乐凯、娃哈哈分别被谁收购了?,第1张

1、乐百氏

2000年3月,法国达能集团以238亿美元(约合197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乐百氏92%的股份,成为了乐百氏的实际控制人,何伯权等5位创始人占股仅3%。

2、大宝

2008年,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23亿元高价收购大宝。

3、中华牙膏

1994年被英国联合利华技术投资、租用 ,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成立。民族品牌与国际知名企业优势互补,中华品牌得到长足发展。

4、乐凯

乐凯集团曾在2003年与柯达公司达成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将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20%的股份。但由于数码影像革命性的发展,胶片市场江河日下,2007年,柯达抛售乐凯的股份,二者的合作走到尽头。

2011年9月23日,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乐凯集团通过重点发展膜及涂层材料、数字印刷材料、数码影像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材料,基本实现了影像记录材料和印刷材料的数字化转型。

5、娃哈哈

1996年3月,宗庆后创办的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和娃哈哈集团公司,与法国达能集团及香港百富勤共同投资组建了五家合资公司,达能获得合资公司41%的股权。(合资合同中有相关条款约定,娃哈哈的其他非合资公司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但必须得到合资公司董事会的同意。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持有的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娃哈哈持股49%。

-乐百氏

-乐凯

-中华牙膏

-大宝

-乐百氏

大宝不是中国的品牌。

实际上大宝并不是国货。在2008年,大宝被强生集团收购,从此成为强生集团旗下的产品,而强生公司属于美国所有,所以大宝并不是国货。

大宝是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一个品牌,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后被强生集团收购,从此成为美国品牌旗下的一个品牌。大宝系列的护肤品从诞生到现在,经过不断的发展,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逐渐走向了大众化品牌的发展。

美国强生在华企业

1985年,美国强生公司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品。随后,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5年和2006年,成立了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与强生视力健商贸(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这些公司共同组合成为强生在中国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2008年7月30日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强生大家庭中的一员。强生在中国的企业在销售产品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的市场重心,从婴儿健康护理品、女性卫生用品、成人护肤品与创伤护理品,到专业医学角度的医疗器材、临床诊断,医药产品等,强生全方位促进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服务。

-大宝

近段时间,大大集团被警方调查停止营业的消息被炒的火热,而该集团官网也于12月26日发布公告,称“大大集团因受前期事件影响,定于2015年12月26日起至2016年1月16日止停业进行集团内部整顿,暂时停业期间集团各级公司暂停一切业务活动。”

大大集团上海总部被封

公告一出,这更加引发了投资者及网友的众多揣测。那么究竟大大集团是不是真的“出事儿”目前事件又发展到了哪一步

据最新消息显示,大大集团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已整栋被封,各楼层均被警方贴上了封条,禁止人员进出,曾经兴盛一时的大大集团此时已人去楼空。

而一直对此事件不置可否的大大集团近期也发声解惑了,该集团12月25日发布声明称,正在接受上海经侦调查取证,案件还未定性,而因上海经侦调查需要,大大集团相关账户被依法冻结,目前所有客户兑付工作停止。

“大大事件”始末回顾

12月15日,网传上海申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申彤集团)旗下的理财平台大大集团涉嫌非法集资被警方调查,公司资金兑付困难。消息还称目前集团4名高管被羁押,分别为大大集团总裁马申科、首席市场官徐英义、上海市总经理刘文俊以及近日被免去职务的前首席执行官单坤。

12月17日晚间,大大集团于官网发布声明,承认大大集团及其母集团申彤集团正在积极配合经侦,不过用词为“开展例行检查工作”。

12月21日,大大集团江西省公司告知客户和员工,总部正接受上海公安部门调查,自己作为分支机构没有独立处理资金的权力,省公司暂停营业等待相关部门给出定性结论。

12月25日,大大集团发布声明承认接受调查取证,相关账户被依法冻结。

12月30日,网曝大大集团总部整栋大楼已被警方查封。

另外,针对大大集团将资金调拨到省级公司完成兑付工作的市场消息,该集团在25日的声明中予以否认,称大大集团的账户自事件发生之日起被冻结,公司也未向各省、市公司调拨资金,省公司总负责人多数在上海总部协助集团的重组工作。

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大”分公司濒临崩溃

事情发展至今,“大大集团”掀起的“风暴”似乎越卷越凶猛,事件的严重性可见一斑。总部被封,各地分公司亦陷入“人人自危”之境。

据大大集团官网显示,其在北京有14个分公司,在大兴、怀柔、密云亦均有分公司,但大大集团某员工向记者透露,郊区的分公司还没落定,海淀区的分公司也是上一周刚刚成立的。

大大集团上海总部被封

记者近日走访了大大集团位于北京的一家分公司,碰见有几名员工在一间没有上锁的休息区商量对策,纷纷吐槽“最近几天睡不好觉,不知道会怎样,钱能不能拿回来”。休息室里面像是被洗劫一空,座椅略显杂乱,物料散落在地,还有被打碎的花盆。

一名员工告诉记者:“因为最近总有自称是投资者的人找来公司,公司为员工安全着想在本周一就关门了,我们可以在家待着,也可以出去找 ,有新进展公司会通知。”

另外有网友指出,大大集团唐山分公司也在近日停止运营;大大集团南京分公司也人去楼空,投资人资料散落一地。

e租宝、大大集团实质上是非法集资

自成立以来,大大集团便自称是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采用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且为各类金融产品提供服务平台。但在其与e租宝接连被查后,业内对P2P金融界的质疑空前沸腾,投资者们亦人心惶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e租宝和大大集团根本不是P2P,他们只是披着网贷的外衣来非法集资。

事实上,大大集团官网关于理财产品“大大宝”的介绍非常少,3个CTC产品均显示“售罄”,不能再投。而“大大宝”页面显示,该产品年化收益为银行活期利率的24-39倍。但据大大集团员工介绍,公司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其实只在8%-13%之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员工购买“大大宝”上的产品并非通过线上网页或是“大大宝”App,而是将资金直接转到公司给的银行账号。

大大集团上海总部指引牌

业内人士指出,大大集团和之前被调查的e租宝都是打着P2P的幌子来蒙混投资者,而真正的P2P必须具备四点:

一、P2P(),直译过来叫“点对点”, 信贷领域的P2P是点对点的交易,债权是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直接形成的。

二、P2P一定纯线上的交易,是共享经济的范畴,那些通过线下拉客户的平台,都不算P2P平台。

三、P2P一定是信息中介,不是信用中介。平台自己吃利差,提供担保的都不是P2P。

四、P2P是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

目前,大大集团已然被推至风口浪尖,该集团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调查定性如何、投资者的损失如何追回等等一连串疑问仍在,眼下只有静静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8747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5
下一篇2024-01-0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