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有一个地方,明明很陌生,却又似曾相识。多年前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从此便在记忆深处留下了一道影子,挥之不去
凤栖山光严禅院 就是这个地方!
暮春时节,我又来到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就像是走进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
站在山门外,端详龙飞凤舞的文字:
胜地承恩銮驾恭迎洪武藏,
梵天兴善凤栖长隐建文踪 。
两行文字道出了两个秘密。 《洪武南藏》 ,一部明代初期官方出面刊刻的大藏经,又名初刻南藏。光严禅院所保存的这部典藏为仅存之孤本,现收藏在 四川博物馆 。
建文帝朱允炆—— 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宗,公元1398年登基,年号 “建文” ,史称 建文帝 。四年后,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 ,推翻了他的政权。朱允炆也在一场大火中离奇失踪,后世把这段 历史 列为了明代四大未解之谜之首。
从山门到寺门,是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路两旁草木葱茏,古树参天,漫步其中感觉凉风习习神清气爽。
六百二十年前的一天夜里,一个孤单的身影正步履蹒跚地踱在这条山道上,月光照在他憔悴的脸上,他正是在大火中消失的 朱允炆 。
朱允炆已是精疲力尽,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不禁悲从中来,往事历历就像发生在昨天……
四年前,他初登大宝踌躇满志,为实现自己的终极梦想,在 齐泰、黄子澄 等人的推动下,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 削藩 ,为他最终的逃亡埋下了伏笔
山路不远,十多分钟后就来到了寺门。路两边摆满了地摊,多是售卖香蜡纸钱的。每当游客经过,摊主们就会发出念经似的吆喝,只不过把 “阿弥陀佛” 换成了 “香蜡纸钱” 。
光严禅院 始建于晋代,原名 常乐庵 。唐时改名为 常乐寺 ,到了宋代又更名为 翠围寺 。明朝永乐年间,蜀王朱春请旨敕为 光严禅院 。寺院分为 上寺 和 下寺 ,下寺成于晋代,上寺却晚了一千两百多年,建于清康熙年间。
天王殿前,一左一右摆放了两口黝黑巨大的铁锅,这可称得上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铁饭碗,乃明朝皇帝御赐的 皇锅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俗家名 朱五六 ,在朱元璋称帝前就已出家,法号 法仁 。他曾云游西藏印度等地,也和唐三藏一样取回了一本真经—— 《贝叶经》 。
后来法仁转辗到了凤栖山古寺,当上了主持方丈,从此就没有离开。据说他长相温婉仁慈就像慈眉善目的女菩萨,当地人都称呼他为 “蛮娘娘” 。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当时在成都十一皇子蜀王朱椿造访古寺,得知太祖的幺叔在此出家,便奏禀太祖敇赐法仁徽号为 “悟空” 。后又赐光严禅院 半副銮驾、四杆龙凤旗、五间琉璃瓦、皇锅两口、一部《洪武南藏》、一部御赐梵文《华严经》 。銮驾和龙凤旗为悟空禅师出行时享受皇家待遇,琉璃瓦以示悟空的皇家血脉,皇锅可供千名僧众之用。
穿过天王殿,后面是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有道济和尚亲手书写的 "南无释迦摩尼佛" 。公元1204年,道济和尚偶然云游到翠围寺,并留下手迹 “南无释迦牟尼佛” ,此匾额至今仍悬挂于大雄宝殿。
大殿一侧有门通往上寺,光严禅院同时拥有两座独立的寺院—— 上寺 和 下寺 ,两寺的构造大致相同,都有 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 。
相传清乾隆游览古寺,对寺院的建筑赞不绝口,便萌生了再建一座寺院的想法。为了彰显自己比明帝更胜一筹,就在古寺的山上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寺院,并亲书 “光严禅院” ,这就是 “上寺” 的来历。
过了下寺以后的山路分为两条, 左边通往财神殿、送子观音 ,右边是主线通往 药师殿、接引殿、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 ,两条路最终在大雄宝殿外汇合。
再说朱允炆,削藩政策引起了藩王尤其是他的四叔 燕王朱棣 的强烈不满,终于促使他起兵造反,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 “靖难之役” ,并一举推翻了朱允炆的政权。
公元1403年朱棣兵逼皇宫,大火围困中的朱允炆想起皇祖父所授铁箱。当年朱元璋传位时,预感将来有变,曾秘授朱允炆一口铁箱,嘱咐其临危开箱,可避大祸。现在终于到了开箱的时刻,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把剃刀、一件袈裟,另有一封绘有通往宫外密道的密信。很显然,朱元璋的用意就是要他出家避祸。朱允炆只身从密道潜出,侍从连同宫殿俱被大火吞噬。
朱允炆出宫后慌不择路,日夜逃亡,却被一条河流挡住去路。正在万分焦急之时,幸遇青城山 吴争道长 乘船经过,遂上船连夜逃到了青城山附近的凤栖山常乐寺,投奔了叔曾祖父 法仁(悟空大师) 。
接引殿前的石梯又长又陡,殿旁有 释迦摩八相成道图 的石刻造型。穿过接引殿,沿天王殿上面的陡梯上行,最终到达上寺的大雄宝殿。殿前的石壁上刻着古寺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 “建文驻跸”、“康熙御书” 等。
从大雄宝殿出来,再往上走几十步,就到了上古寺最后一重大殿—— 祖师殿 。殿后是塔林,其中就有 善无思大师 、 悟空大师 的灵塔。悟空大师的肉身佛曾保存在塔内数百年,可惜最终毁于乱世。善无思大师是唐代天竺高僧,为避安史之乱,随唐玄宗入蜀,最后留在了古寺。
数年后,朱允炆隐居古寺的消息还是泄露了,朝廷派出的暗探寻踪而至,朱允炆不得不逃离了光严禅院。
他在住过的禅房墙壁上写下一首诗:
沦落西南四十秋,
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主家何在
江河无声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
朝元阁上雨声收。
清蒲细柳年年绿,
野老吞声哭未休。
朱允炆开启了又一轮的逃亡生活,期间辗转滇、黔、巴等地,在当地留下了大量的遗迹。
多年以后,当他再次回到古寺时,已是万念俱灰,彻底放弃了东山再起之心。从他晚年的诗句中,可见一斑:
阅罢楞严馨懒敲,
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嶂岭千层迥,
北望天门万里遥。
宽缎久忘飞凤辇,
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时知何处
唯有群鸟早晚朝。
据说朱允炆此后再也没有离开凤栖山,直至生命的终点。
下山的时候,我没有从原路返回,而是沿着祖师殿旁的小路继续上山。一个人悠闲地行走在僻静的小路上正是绿肥红瘦时,山间落英缤纷,满目苍翠,恍惚中我就是那个郁郁不得志的朱允炆……。
峰回路转,一座斑驳破旧的石牌坊屹立在路中间,原来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古寺山门下,牌匾上镌刻的正是康熙大帝的手迹 “光严禅院” 。
全文完
宝寘的解释 犹珍藏。 宋 岳珂 《桯史·山谷范滂传》:“ 山谷 在 宜州 ,尝大书《后汉书·范滂传》,字径数寸,笔势飘动,超出 翰墨 迳庭,意葢以悼党锢之为 汉 祸也。后百年,真迹逸 人间 , 赵忠定 得之,宝寘巾箧。” 词语分解 宝的解释 宝 (寳) ǎ 玉器,泛指 珍贵 的 东西 : 宝贝 。宝剑。宝物。宝藏(刵 )。国宝。财宝。珍宝。传(俷 ) 家宝 。如获至宝。宝贵。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敬辞, 用于 称 别人 的,宝地。宝 寘的解释 寘 ì 同“置”。 部首 :宀。
蜀汉章武三年(223)夏四月,刘备病逝,五月,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
六月,益州郡汉族豪强 雍闓 ,趁蜀国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太守 朱褒 、越嶲叟王 高定 ,以及益州郡蛮族头领 孟获 等共同叛乱。
参《华阳国志·蜀志》所云,‘ 章武三年(223),越巂叟大帅高定元称王,恣睢,遣斯都耆帅李承之杀将军梓潼焦璜,破没郡土。丞相亮遣越巂太守龚禄住安上县,遥领太守。安上去郡八百里,有名而已 。’
换言之,此时蜀汉北有曹魏大兵压境、东有孙权在侧威胁,内则南中三郡,已不归蜀汉所属。可谓内忧外患,形势异常严峻。
故又《三国志·邓芝传》载,‘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 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亮答之曰:“ 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 。”……’
即诸葛亮采取了‘ 北抗曹魏、东和孙权 ’之战略,于建兴元年(223)十月,派邓芝与东吴重修于好。
又《三国志·王连传》载,‘ 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 。’
即南中叛乱,实际上起于蜀汉建兴元年(223),并非建兴三年(225)。
实则继夷陵战败后,蜀汉急需休养生息。
但后主刘禅初登大宝,面对叛乱,诸葛亮又不得不表明态度与立场。以震慑叛军,不令其轻举妄动。直至王连恳谏,诸葛亮方顺势以 「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为由,将南征推迟两年。
南中本有四郡, 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永昌郡 。
然参《华阳国志》(卷四)载,“ 章武初,郡无太守,值诸郡叛乱,功曹吕凯奉郡丞蜀郡王伉保境六年”,即永昌郡并未参与叛乱。诸葛亮南征,高其义,表曰:“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 !”
虽《三国志·吕凯传》中云,‘ 闿又降於吴,吴遥署闿为永昌太守 。’
然永昌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又吕凯与王伉等闭境拒闿。及诸葛亮南征讨闿,雍闿始终未能进入永昌郡内。
故参《华阳国志》(卷四)所述,‘ 建兴三年(225)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巂。别遣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 ……’
由诸葛亮率西路军主力,由成都至安上,水路进入越嶲郡,讨伐越嶲夷王高定;参《华阳国志》所载,‘ 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军卑水 。’如图所示,蜀军途经雷波、美姑、昭觉等县,最后与高定对峙于卑水(昭觉县)。
高定元自 旄牛、定笮、卑水 多为垒守的同时,等待雍闓、孟获等北上增援。
然雍闓等人汇聚后,叛军内部却发生内讧,雍闿及士庶等惨遭定元部曲所杀。可见,诸葛亮集结于卑水地区,按兵不动并非单纯等待叛军集结,一网打尽。
期间,诸葛亮更是对叛军内部采以离间之计……
雍闿此人过于桀慢,参《三国志·吕凯传》载,‘ 时雍闿等闻先主薨於永安,骄黠滋甚……雍闿尝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
即现在天下有三个正统,我雍闿归附谁不都一样。
由此推之,雍闿欲趁蜀汉虚弱之际,行独立之事。且雍闿是此次叛乱主导者,又杀蜀所署太守正昂,缚张裔于东吴,而东吴又遥署雍闿为永昌太守。换言之,雍闿北上援助越巂高定,或许即是 「鸠占鹊巢」 。
如此雍闿则名义上占据南中益州、越嶲、永昌三郡。
再与牂柯朱褒联合,未尝不可与北方之蜀汉形成对峙。但想必越巂高定,并不愿意就此 「寄人篱下」 。
与此同时,诸葛亮于卑水按兵不动,将雍闿、孟获等叛军主力调离益州郡,亦是在为中路李恢提供便利……
李恢本为庲降都督,领交州剌史,驻平夷。参《三国志·李恢传》载,‘ 恢案道向建宁 。’建宁即昆明曲靖,其目的即趁虚而入,并切断雍闿、孟获之退路。
又《李恢传》载,‘ 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於昆明 。’即李恢军由平夷南下益州郡受阻,后李恢以欺诈之计使围守怠缓,而大破之。
如果诸葛亮进军卑水,直接将高定部剿灭,雍闓部或许因畏惧而回守益州郡,李恢部则无法顺利占据曲靖。 故而诸葛亮于卑水的集结震慑,实为平南中之战点睛之笔 。
雍闿死后,孟获代雍闿为主,率领雍闿遗部迅速回返益州郡。诸葛亮则趁势消灭越嶲郡高定主力,随后向南追击孟获等部。
参诸葛亮于《出师表》中云,‘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又《华阳国志·南中志》载,“ 夏五月,亮渡泸,进征益州 。”但诸葛亮的 「渡泸」 之路,正史却并未提及。
参考《华阳国志·蜀志》有云,‘ 会无县路通宁州,渡泸得堂狼县 。’
会无县即会理,而宁州即华宁县(滇池以南)。以此推之,建兴三年(225)五月,诸葛亮由邛都南下、经孙水南下而渡泸水。
且参《吕凯传》载,‘亮至南,上表曰:“ 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余年,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 ……”’故雍闿北上之前,必会留兵围困永昌,以防吕凯等人断其后路。
如此一来,诸葛亮应不会选择渡泸水、走堂狼,经涂水南下。而是会与吕凯合兵,甚至是分兵救援永昌。
如此 诸葛亮、吕凯、李恢 三路大军会对孟获形成合围之势。而孟获以败军之势,又被三路大军围追堵截,焉有不败之理。
所谓‘ 七擒孟获 ’,《三国志》并无相关载述。此语出自《汉晋春秋》,其曰:‘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 。’
且《华阳国志》亦有 「七虏七赦」 之语。
而后裴松之著《三国志注》及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皆将 「七擒孟获」 载入史书,故多数学者对此深信不疑。
然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 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
从上述地点分布来言,几乎覆盖了云南省。
诸葛亮五月渡泸,又《三国志·后主传》载,‘ 十二月,亮还成都 ’,即入冬之前已然平定南中,故时间上难以完成。
且所谓七擒七纵,仅具震慑之威,并无安抚之用,仅需在击溃叛军的同时,重用地方势力,保障地方利益,南人自然归心。以蜀汉国力而言,诸葛亮绝不会费时费力、多此一举。
故即使《滇元纪略》所载有误,七擒孟获亦属无稽之谈。
只因中国哲学中有 「逢七必变」 之理,故而方有 「七擒」 之说,实不过是虚数而已。而小说中鄂焕、祝融、孟优、木鹿大王等亦是虚构。
而东路军马忠,则由川南僰道经平夷,直逼牂柯且兰。
参《三国志·马忠传》载,‘ 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乱之后,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 。’即平定叛乱后,马忠即着手于地方安抚。且《李恢传》亦云,‘ 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 。’
故马忠亦无需西进滇池与诸葛亮会合。
而参《三国志·费诗传》载,‘ 建兴三年,随诸葛亮南行,归至汉阳县,降人李鸿来诣亮,亮见鸿,时蒋琬与诗在坐 。’且李恢本为庲降都督,常驻平夷县。换言之,南中平定后,诸葛亮应是经汉阳、过平夷。
论功行赏,做好最终的安抚工作后,回返成都。
从战役规模而言,南中之战只是一场平定偏远地区叛乱的中、小战役,并未有小说中的跌宕起伏。
参战人员仅是诸葛亮、马忠、李恢等人,其他如蒋琬、费诗等丞相府曹掾随行。而如赵云,建兴元年(223),为中护军,职责掌管禁军,宿卫皇室。又如,魏延此时正镇守汉中。而费祎、马谡则留守都城,均未出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