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佛一段时间了,智慧还是不开悟,在日常生活中,别人说我是幼稚,如何改变自己呢。好烦恼啊。

我学佛一段时间了,智慧还是不开悟,在日常生活中,别人说我是幼稚,如何改变自己呢。好烦恼啊。,第1张

对于学佛与生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学佛可以更好的生活。

就像照镜子,每天关照一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发挥优点,尽力改变缺点。

而且,身边的人和事也是镜子,看到好的地方,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具备,没有的话就要加油努力,看到不好的事,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不断坚持如此闻思,自然会有受益。

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下去更有挑战,可是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命运,了脱生死轮回,自利利他,就需如此,而且,当自己体会到修行之路上的种种快乐后,自然会明白所谓的难只是暂时而已。

希望这位师兄可以通过学佛,生活得更好,也可以把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阿弥陀佛!

《大宝积经》告诉你是哪一道投胎转世的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

(白话文翻译):

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是无「习气」的,每个众生的习气都由来有之,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从六道中何处来。

习气就像大蒜的气味一样,即使将它碾碎了,洒上香水,也难以消除,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

从地狱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听他的声音,厮破的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捩急燥。

2、此人心常常是言而少信、多饶诳妄的,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的长像丑陋、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无愧心。

5、好行杀生事、常造作诸多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8、综观以上,这种人注定在死后再堕回三恶道中去。

从畜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神智闇钝,作人处事是愚蠢,又少智慧,无分寸,懈怠又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是又拗又捩,讲话很唐突(率性鲁莽 )。

4、此人是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条牛,搬重的东西刚好用) 。

5、喜欢交愚痴的人当知心好友(同具畜性的人)。

6、很喜欢蜷脚(畜道躺卧习性)。

7、随时随地就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8、喜欢luǒ 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要穿衣服,没有羞耻心)。

9、心常虚诈,且异言诳语的。

10、妄说他人,谄曲不实(很会乱讲别人的不是,构造不实是非,且谄眛,心弯弯曲曲,很不实在不可靠)。

11、喜欢谋取他人的财物,且常爱抵债(债务想办法赖掉)。

12、此人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13、这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中,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是如此,因此注定死后仍再返回苦海,投生堕回畜生道中。这是外道非所能知的。

从鬼界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的长相是黑黑瘦瘦,面无光泽。

2、头发短恶,黄赤苍浪形状,褰鼻怒目,眼白直视 (鼻子弯弯曲曲,眼睛凶凶的,露眼白,目光是直直的)。

3、常会觉得饥饿口渴,常想要吃东西。

4、个性甚为悭贪、嫉妒,怯怖于官 (怕作官的人)。

5、很执着邪见,回背说人(背地里说人,挑拨事非),道他长短(说人坏话

)

6、具贪心,*心,爱积聚钱财、物资,也不能割舍布施给众生(吝啬到极点)。

7、厌烦善良的人,不喜欢看见善事,只信邪事。

8、看见金钱、财物时,会起心动念不由自主想要去窃取。

9、心常的起贪心、偷盗心,永远不知道满足,若吃点亏则忿恨不已。

10、贪得一点钱财或便宜,心里就生出喜悦心;若贪不到钱财,就生出妒害之心。

11、这种人难肯发心,却信邪倒见,谄曲邪命、不修善法、不敬正法。(相信鬼神銮坛,自认带使命,向往祭祠、爱拜拜,喜到阴庙、銮坛求乩童办事,跪求祷告生利发财)。

12、这种人注定死后,会先堕地狱,经不可数岁月,再从地狱出来,再堕生成鬼身,如此轮转生死苦海中,无休无止。

世尊告诉外道人说:你们是邪命愚痴的迷惑人,不知道因果报应,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良善,不知道上面所说的诸众生相。这些都是外道愚痴的人所不能知道的。

从非人修罗之身投生到人间的众生:

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的强盛,不太信正法,偶进佛门,动机亦不单纯,较劲争斗,为利益破和合,损伤同门。

2、很喜欢忿怒(动不动就生气),很爱和人抬杠、斗诤。

3、心胸极为偏狭,很会挟怨记恨、憎嫉起恶 (很会记恨别人、挟怨报复,非要扳倒别人才罢休、憎恶别人,看不得人好,嫉妒心极重 ,因此常起恶心)

4、讲话谄曲不实在,虚虚诈诈的。

5、抵债谩人(赖债还会骂人)。

6、身长高大洪壮(又高又大又壮),眼白圆,怒齿疏包露(牙齿稀疏、牙齿尖尖、露在外面状),勇猛有力(孔武有力),心怀战阵(心里想的都是怎样去作战打斗,譬如喜乐野外生存战争游戏)。

7、常好争斗,瞋戾不休 (瞋恨心极重,没完没了)。

8、两舌破和(很会二舌搬弄事非,让人不和分离),用离间手断来拆开良善人的和睦。

9、轻视看不起贤良的人,反说贤人之长短,毁谤好人。

10、因为这些不善业,其人注定死后直接堕入地狱,无有出期,之后,再随业报生其它恶趣,再又生堕回来阿修罗道。

从人道中还复人间的众生(从人道中死后再生人道中)

1、这样的人,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若有恶人,漫行非谤毁呰其人 (对此人胡乱编造是非,故意来毁谤此人),此人最终就是不会去对付这个毁谤他的人,此人怎会如此 呢?因为此人常为好惜门望,识羞识耻 (知道什么是羞耻心),是笃厚守信之人(厚道又守信用的人)。

3、乐好名闻及以称誉 (喜欢名声及被人称赞好名誉),其性工巧(技艺工巧很会),且敬重有智慧的人。

4、具惭愧心、心性柔软,对于给自己恩惠照顾的人,会知恩图报 (有机会

会报答回去)。

5、对善知识的教导,其心顺且无违背。

6、有慈有悲、孝养父母、师僧和上、小心敬上(对师僧会小心敬奉)。

7、知人缓急处事有方(知道别人有急事会出手相助,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

8、善能和合,常乐信佛 (深知和睦相处之道,喜爱佛法、相信佛法)。

9、好行布施,常生供养。

10、不耐于债,不负他人 (不愿欠人债务,不会背弃、背叛他人)。

11、少许财物,好习善事,接引于人,悉令安乐,不令有苦 (就算自己没有钱财(穷),也是一样学习善事,接引帮助别人,希望人皆获 得安乐,不愿见到别人有痛苦之事)。

12、像这样的人,作如是行为等,注定死后直生于天上,不会堕入地狱,再度还生人间,受大快乐,不受众苦,生生世世常获人身。

世尊说:外道人没有智慧且不善识人,这些见解也不是愚痴者所能见解的了的,也非凡夫所能测知,所能校量的。

从天界转生人间的众生:

1、若有众生持五戒修十善,能得生天上受胜妙乐,当从天上退没而生于人世间时,长相端严,具正信正见,貌好殊妙,其人聪慧,乐好清净。

2、喜穿着华鬘,熏香涂身、常爱鲜洁,,好择贤良的人为友。

3、常乐于音声歌舞赞叹。

4、常乐高楼,不居在下 (爱住在高楼处,不愿住低下楼)。

5、为人作首含笑 (常含笑着)不瞋,有行有德 (生气的有道理,是有德性的),讲话是吐言柔美的,具善巧方便的,是出言诚恳的,让听的人都很相信欢喜,讲话不会伤人,有大智慧。

6、常乐好衣严身之具 (喜欢穿戴的很庄严) 。

7、此人有善,,乐欲出家。

8、若得为师就会精进修持清净律行,学习佛道,不爱世间名利,志求无上菩提。

9、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难可筹量,非心所测,非眼所观。此是贤良,见生受福,若修净戒,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很快成佛)

(一)喻指佛菩萨应时适机而说法的音声∶海潮无念,不违其时。《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云(大正11·231c)∶‘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中略)海潮音语,云雷音语,(中略)一切种妙成就语。’又,《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云(大正19·110c)∶‘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此乃将佛说法音声喻为海潮音者。《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大正9·58a)∶‘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为譬喻菩萨应化之音声。

上引三经中,《大宝积经》文中海潮音语,乃佛之百十语之一,此百十语与同经卷十〈密迹金刚力士会〉之如来六十品音、《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七之如来语言六十四种殊妙之相、《方广大庄严经》卷八之三十声、《大乘庄严经论》卷六之如来六十种不可思议音声等之说类似。其中,《方广大庄严经》‘三十声’之第十八如海波声近似海潮音。然而,同经之梵本并无此语。

对于上引《大佛顶首楞严经》文,宋·子璇《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二之一释云(大正39·845c)∶‘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此表无缘慈悲,应机而说,不待请也。’对于上引《法华经》文,唐·窥基《法华经玄赞》卷十(末)释云(大正34·849c)∶‘犹如海潮,必定应时,能灭诸苦。’唐·道暹《法华经文句辅正记》卷十释云(卍续45·360上)∶‘海潮音者,若有念者,菩萨即应而不过时,如潮不过限也。’此二例皆譬喻观世音菩萨应化念者,如海潮之不违时限。

梵文《法华经》中相当于海潮音之语为jala-dhara-garjita,西藏《法华经》则作h!brug-gi sgra。梵语jala-dhara为‘保持水者’,即指云雨或大海,此即‘海’;garjita为‘响’,即‘音’。同经卷八〈妙庄严品〉之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之‘云雷音’,其梵语亦为jala-dhara-garjita。

又,西藏语h!brug为雷鸣,sgra为响。H!brug-gi sgra即应译为‘雷响’或‘雷音’,与海潮音义不相符合。

(二)赞呗唱法中之一种∶中国佛教寺院于早晚课、上供或法会时所歌咏之赞呗,其唱法、旋律有因地域之差别或师承之不同而异者,海潮音即其中之一。其与台湾流行的鼓山调大异其趣。相传其旋律有如海潮之波浪起伏,故名为海潮音。

(三)现代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刊物之一∶创办人为民国佛教界之***物释太虚。创办于西元1920年(其前身为1918年创办之《觉社丛书季刊》)。首任编辑即由太虚自任,其后主持编务者先后计有史一如、唐大圆、张代声、法舫、芝峰、大醒等数十人。社址初在杭州,后亦转徙各地。1949年迁至台湾台北。此后之主持人,先后为大醒、印顺、李子宽、乐观等人。本刊宗旨为‘发扬大乘佛法真义,应导现代人心正思’,自创刊之时起,至1960年左右,该刊在佛教弘传及佛学研究上,对中国大陆及台湾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1960年代之后,台湾地区佛教刊物增加甚多,该刊之影响力,乃相对地降低。

1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表因果"的吗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表因果关系"的。

举例:

1、《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我译文害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玉璧回去,走小路回到了赵国。

2、《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译文:刘表因为妒忌他的才能所以不能重用(他)。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凡而之属皆从而。

白话版《说文解字》:而,脸颊上的络腮胡子。字形像毛发之形。《周礼》上有句子说,“振作起它的麟和脸颊上的毛” 。所有与而相关的字,都采用“而”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幸而[xìng ér]

副词。幸亏;多亏:幸而发现得早,否则酿成大祸。

2、而已[ér yǐ]

罢了:我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你不必过于认真。

3、时而[shí ér]

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天空中时而飘过几片薄薄的白云。

4、因而[yīn ér]

连词。表示结果:他是无私的,因而也是无畏的。

5、反而[fǎn ér]

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风不但没停,反而越来越大了。

2 80分:关于‘因果’‘福祸’的古文

一个个回答你的问题

先说“因果”这个在佛经里面常说

例如: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 一切诸果 皆从因起 一切诸报 皆从业起 《华严经》 三世因果 循环不失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涅盘经》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大宝积经》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喻如植物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如此项种子,落于石上,或被人藏于瓶中,不遇水土适当之缘,虽有种子亦难发生。然则缘与因同样重要设无适缘,因亦不能生果,因果律岂不破坏。而且因为缘有强弱,果乃不同,植物种子之遇增上缘,或强或弱,(如水分充足不充足,及泥土肥沃不肥沃等。)似属偶然,无有一定。因而疑及人之造善因者。如缘有一定,自感善果,设缘无一定,不啻偶然,虽有善因,难料其必感善果。且因为缘有强弱。从善因甚大,如遇弱缘,亦难得大善果。仆怀此疑而及转回净土。如此疑冰释,则对轮回净土亦可深信矣。

“因果”你想详细了解的话就得去参悟佛经,短短几个字道不尽因果。

再说“福祸”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因果”“福祸”有着微妙的联系

哎,我能提供的就这些了。

3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表因果"的吗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表因果关系"的。

举例: 1、《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我译文害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玉璧回去,走小路回到了赵国。

2、《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译文:刘表因为妒忌他的才能所以不能重用(他)。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而,颊毛也。象毛之形。

《周礼》曰:“作其鳞之而。”凡而之属皆从而。

白话版《说文解字》:而,脸颊上的络腮胡子。字形像毛发之形。

《周礼》上有句子说,“振作起它的麟和脸颊上的毛” 。所有与而相关的字,都采用“而”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幸而[xìng ér] 副词。幸亏;多亏:幸而发现得早,否则酿成大祸。

2、而已[ér yǐ] 罢了:我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你不必过于认真。 3、时而[shí ér] 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天空中时而飘过几片薄薄的白云。

4、因而[yīn ér] 连词。表示结果:他是无私的,因而也是无畏的。

5、反而[fǎn ér] 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风不但没停,反而越来越大了。

4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表因果"的吗

有,譬如 孟子这篇文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⑨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

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④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

故曰: 域⑥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⑦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亲戚畔⑧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大宝积经》告诉你是哪一道投胎转世的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

(白话文翻译):

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是无「习气」的,每个众生的习气都由来有之,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从六道中何处来。

习气就像大蒜的气味一样,即使将它碾碎了,洒上香水,也难以消除,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

从地狱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听他的声音,厮破的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捩急燥。

2、此人心常常是言而少信、多饶诳妄的,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的长像丑陋、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无愧心。

5、好行杀生事、常造作诸多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8、综观以上,这种人注定在死后再堕回三恶道中去。

从畜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神智闇钝,作人处事是愚蠢,又少智慧,无分寸,懈怠又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是又拗又捩,讲话很唐突(率性鲁莽 )。

4、此人是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条牛,搬重的东西刚好用) 。

5、喜欢交愚痴的人当知心好友(同具畜性的人)。

6、很喜欢蜷脚(畜道躺卧习性)。

7、随时随地就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8、喜欢luǒ 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要穿衣服,没有羞耻心)。

9、心常虚诈,且异言诳语的。

10、妄说他人,谄曲不实(很会乱讲别人的不是,构造不实是非,且谄眛,心弯弯曲曲,很不实在不可靠)。

11、喜欢谋取他人的财物,且常爱抵债(债务想办法赖掉)。

12、此人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13、这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中,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是如此,因此注定死后仍再返回苦海,投生堕回畜生道中。这是外道非所能知的。

从鬼界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的长相是黑黑瘦瘦,面无光泽。

2、头发短恶,黄赤苍浪形状,褰鼻怒目,眼白直视 (鼻子弯弯曲曲,眼睛凶凶的,露眼白,目光是直直的)。

3、常会觉得饥饿口渴,常想要吃东西。

4、个性甚为悭贪、嫉妒,怯怖于官 (怕作官的人)。

5、很执着邪见,回背说人(背地里说人,挑拨事非),道他长短(说人坏话)

6、具贪心,*心,爱积聚钱财、物资,也不能割舍布施给众生(吝啬到极点)。

7、厌烦善良的人,不喜欢看见善事,只信邪事。

8、看见金钱、财物时,会起心动念不由自主想要去窃取。

9、心常的起贪心、偷盗心,永远不知道满足,若吃点亏则忿恨不已。

10、贪得一点钱财或便宜,心里就生出喜悦心;若贪不到钱财,就生出妒害之心。

11、这种人难肯发心,却信邪倒见,谄曲邪命、不修善法、不敬正法。(相信鬼神銮坛,自认带使命,向往祭祠、爱拜拜,喜到阴庙、銮坛求乩童办事,跪求祷告生利发财)。

12、这种人注定死后,会先堕地狱,经不可数岁月,再从地狱出来,再堕生成鬼身,如此轮转生死苦海中,无休无止。

世尊告诉外道人说:你们是邪命愚痴的迷惑人,不知道因果报应,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良善,不知道上面所说的诸众生相。这些都是外道愚痴的人所不能知道的。

从非人修罗之身投生到人间的众生:

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的强盛,不太信正法,偶进佛门,动机亦不单纯,较劲争斗,为利益破和合,损伤同门。

2、很喜欢忿怒(动不动就生气),很爱和人抬杠、斗诤。

3、心胸极为偏狭,很会挟怨记恨、憎嫉起恶 (很会记恨别人、挟怨报复,非要扳倒别人才罢休、憎恶别人,看不得人好,嫉妒心极重 ,因此常起恶心)

4、讲话谄曲不实在,虚虚诈诈的。

5、抵债谩人(赖债还会骂人)。

6、身长高大洪壮(又高又大又壮),眼白圆,怒齿疏包露(牙齿稀疏、牙齿尖尖、露在外面状),勇猛有力(孔武有力),心怀战阵(心里想的都是怎样去作战打斗,譬如喜乐野外生存战争游戏)。

7、常好争斗,瞋戾不休 (瞋恨心极重,没完没了)。

8、两舌破和(很会二舌搬弄事非,让人不和分离),用离间手断来拆开良善人的和睦。

9、轻视看不起贤良的人,反说贤人之长短,毁谤好人。

10、因为这些不善业,其人注定死后直接堕入地狱,无有出期,之后,再随业报生其它恶趣,再又生堕回来阿修罗道。

从人道中还复人间的众生(从人道中死后再生人道中)

1、这样的人,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若有恶人,漫行非谤毁呰其人 (对此人胡乱编造是非,故意来毁谤此人),此人最终就是不会去对付这个毁谤他的人,此人怎会如此 呢?因为此人常为好惜门望,识羞识耻 (知道什么是羞耻心),是笃厚守信之人(厚道又守信用的人)。

3、乐好名闻及以称誉 (喜欢名声及被人称赞好名誉),其性工巧(技艺工巧很会),且敬重有智慧的人。

4、具惭愧心、心性柔软,对于给自己恩惠照顾的人,会知恩图报 (有机会会报答回去)。

5、对善知识的教导,其心顺且无违背。

6、有慈有悲、孝养父母、师僧和上、小心敬上(对师僧会小心敬奉)。

7、知人缓急处事有方(知道别人有急事会出手相助,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

8、善能和合,常乐信佛 (深知和睦相处之道,喜爱佛法、相信佛法)。

9、好行布施,常生供养。

10、不耐于债,不负他人 (不愿欠人债务,不会背弃、背叛他人)。

11、少许财物,好习善事,接引于人,悉令安乐,不令有苦 (就算自己没有钱财(穷),也是一样学习善事,接引帮助别人,希望人皆获 得安乐,不愿见到别人有痛苦之事)。

12、像这样的人,作如是行为等,注定死后直生于天上,不会堕入地狱,再度还生人间,受大快乐,不受众苦,生生世世常获人身。

世尊说:外道人没有智慧且不善识人,这些见解也不是愚痴者所能见解的了的,也非凡夫所能测知,所能校量的。

从天界转生人间的众生:

1、若有众生持五戒修十善,能得生天上受胜妙乐,当从天上退没而生于人世间时,长相端严,具正信正见,貌好殊妙,其人聪慧,乐好清净。

2、喜穿着华鬘,熏香涂身、常爱鲜洁,,好择贤良的人为友。

3、常乐于音声歌舞赞叹。

4、常乐高楼,不居在下 (爱住在高楼处,不愿住低下楼)。

5、为人作首含笑 (常含笑着)不瞋,有行有德 (生气的有道理,是有德性的),讲话是吐言柔美的,具善巧方便的,是出言诚恳的,让听的人都很相信欢喜,讲话不会伤人,有大智慧。

6、常乐好衣严身之具 (喜欢穿戴的很庄严) 。

7、此人有善,,乐欲出家。

8、若得为师就会精进修持清净律行,学习佛道,不爱世间名利,志求无上菩提。

9、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难可筹量,非心所测,非眼所观。此是贤良,见生受福,若修净戒,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很快成佛)

《大宝积经》告诉你是哪一道投胎转世的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

(白话文翻译):

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是无「习气」的,每个众生的习气都由来有之,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从六道中何处来。

习气就像大蒜的气味一样,即使将它碾碎了,洒上香水,也难以消除,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

从地狱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听他的声音,厮破的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捩急燥。

2、此人心常常是言而少信、多饶诳妄的,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的长像丑陋、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无愧心。

5、好行杀生事、常造作诸多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8、综观以上,这种人注定在死后再堕回三恶道中去。

从畜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神智闇钝,作人处事是愚蠢,又少智慧,无分寸,懈怠又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是又拗又捩,讲话很唐突(率性鲁莽 )。

4、此人是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条牛,搬重的东西刚好用) 。

5、喜欢交愚痴的人当知心好友(同具畜性的人)。

俺觉得您想要知道的可能是这个:

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载,地藏菩萨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道,居数十年示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

地藏,梵名Ks!itigarbha ,音译作乞叉底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即受释尊之付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之菩萨。关于地藏菩萨之名义,地藏十轮经卷一以(大一三·七二二上)‘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大方广十轮经卷一以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 据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示现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王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无数异类之身,以教化众生,并特别愍念五浊恶世受苦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地藏菩萨常变现如是无数之化身济度众生,故又称为千体地藏。 地藏菩萨之本缘故事,有多种说法。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仞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前,为大长者之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之相好庄严,而产生恭敬景仰之心,为证得此庄严之相,而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罪苦众生。同经同品又谓,地藏菩萨为过去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时之一婆罗门女,为救度其母出离地狱,而为母设供修福,并发愿尽未来劫广度罪苦众生。又同经阎浮众生业感品亦举出二说:(一)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国之王,其国内人民多造众恶,遂发愿度尽罪苦众生皆至菩提,否则不愿成佛。(二)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女子,名为光目,其母堕于地狱受苦,光目为救度之,而发愿救拔一切罪苦众生,待众生尽成佛后,方成正觉。上记诸说皆随地藏信仰而广传人间,故佛教中常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语来形容地藏菩萨慈悲怜愍之广大誓愿。 地藏菩萨之形像有多种,大日经卷三等以之为菩萨形,并饰以宝冠、璎珞等。大方广十轮经卷一等则以之为沙门形。一般广为流传之形像,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沙门形,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花上。 在密教中,地藏菩萨为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之主尊,呈菩萨形,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如意宝幢,右手持宝珠,坐于莲花上。密号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三昧耶形为宝珠或莲花上之幢。种子为凕(i,伊),或嵔(ha,诃)。真言有二种,一般多用‘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诃诃诃微娑么曳莎诃’。印相为旗印;陀罗尼集经卷六则以印相为法身印及法印。又金刚界曼荼罗中,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中之金刚幢菩萨,与地藏菩萨同体异名。此外 ,据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所举,地藏菩萨为八大菩萨之一。或谓地藏菩萨与观音、势至、龙树等菩萨皆为阿弥陀佛之胁侍,称为阿弥陀五佛。亦有谓阿弥陀佛于因位时之法藏菩萨,与地藏菩萨为同体。 我国自隋唐之后,崇尚地藏菩萨之信仰极为兴盛,例如隋代之信行依地藏十轮经而高倡‘普佛普法’之说与地藏菩萨礼忏法,当时称为三阶教。此外,宋代之常谨撰有地藏菩萨灵验记一书,书中即收录梁代至宋代有关地藏菩萨之三十二种灵验事迹。由于此信仰之普遍,故时人每辗转模画地藏菩萨像,置于寺院或私人佛堂以礼拜供养之,其较著名者有梁代汉州德阳县善寂寺东廊壁上之地藏菩萨像。 又我国佛教界视地藏菩萨为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应化说法之道场在安徽省九华山。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载,地藏菩萨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道,居数十年示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 地藏菩萨以悲愿力救度一切众生,尤其对地狱中之罪苦众生特别悲愍,而示现阎罗王身、地狱身等广为罪苦众生说法,以教化救度之,故一般又以阎罗王为地藏菩萨之化身。如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中,即举出阎罗王之本地为地藏菩萨之说。又如我国民间信仰中,地狱思想受‘地藏菩萨本愿经’之影响甚深,而视地藏菩萨为地狱之最高主宰,称之为幽冥教主,其下管辖十殿阎王。近时于敦煌千佛洞发现之地藏十王图,即绘有地藏菩萨及十王等之像,并附有宋代太平兴国八年(983)造立之铭文。 据地藏十轮经卷一载,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谓,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然为教化众生,故仍在声闻、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同经并举出,至心称念地藏菩萨之名号,或礼拜供养地藏菩萨之画像、雕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堕恶道,并能获得十种或二十八种利益。 在日本,地藏菩萨之信仰始自平安中期,兴盛至今。此一信仰于镰仓时代以后,渗入民间信仰。如以示现于塞河原之地藏菩萨为儿童之救护者,并有和赞歌颂之。又如育子地藏、子安地藏专事救护育子之事。此外,参礼六地藏(教化六道之地藏菩萨)、延命地藏、胜军地藏者亦颇多。〔金刚三昧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七、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四、大宝积经卷一、地藏菩萨陀罗尼经、大日经卷一至卷四、地藏菩萨仪轨、预修十王生七经、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大日经疏卷五、卷十、卷十三、法苑珠林卷十四、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参阅‘六地藏’1259、‘延命地藏’2878、‘阎魔王’634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918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8
下一篇2024-01-08

随机推荐

  • 伊思蜗牛霜的功效

    伊思蜗牛霜的功效  伊思蜗牛面霜红瓶和银瓶的区别伊思蜗牛霜的功效,提起它大家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这种药材现在也逐渐走向国际,身体保健不一定要依靠药物,特别适合养胃、养肺的人食用,看完伊思蜗牛面霜红

    2024-04-15
    45200
  • 有必要买天气丹皇后套盒么

    有必要。1、天气丹皇后套盒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肌肤的水油平衡问题,能使肌肤保持一整天的水油平衡。2、天气丹皇后套盒深层补水,提拉紧致,再生细胞,高效修复,水,精华,乳液,眼霜,面霜全包括,还送一堆赠品。天气丹正品与假货区别:正

    2024-04-15
    31400
  • 娇兰保湿精华液有什么功效

    精华,是护肤品中之极品,成分精致、功效强大、效果显著,所提取的都是高营养物质并将其浓缩。精华液是护肤品中的重中之重,从称呼就可以判断初精华液是所有护肤品的精华,正常来说,用再多的护肤品,如果不用精华液都是无济于事,尤其是对熟龄肌肤或者是问题

    2024-04-15
    34100
  • 美甲上面装饰金色会显的比较贵气吗?

    可以说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是比较爱美的,通常会在自己的身上可劲儿的捯饬,也喜欢做美甲。甚至有的小女孩自己家里都配备了美甲工具,时不常就会给自己做一个漂亮的美甲,出入重要场合的时候也能自信心美满。做美甲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小看在指甲上的一些小点缀,

    2024-04-15
    29200
  • 干性皮肤用什么牌子的护肤品好?

    我是一个超级大干皮,夏天都会干到爆皮的那种,冬天要是不做好保湿再出门,简直就是灾难。我首先比较在意我眼部的状况,因为我黑眼圈比较重,平时就算是不上粉底液,都一定要用遮暇遮一下黑眼圈。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用网上推爆款的咖啡因眼霜。但是每次我上完

    2024-04-15
    33600
  • 神仙水和神仙露的区别

    很抱歉,我并不了解“神仙露”这种产品,因此无法直接对“神仙水”和“神仙露”进行比较。不过,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下“神仙水”。“神仙水”是大家对SK-II护肤精华露的爱称,尽管其官方命名为“神仙露”。这是一种精华水,主要成分是pitera酵母精华

    2024-04-15
    28800
  • 什么男士洗面奶让你觉得很好用呢?谈谈你的经验

    第一款芙丽芳丝洗面奶是在某猫忍痛割爱花了一百多买的,就是跟风,想体验一下高端产品的感觉芙丽芳丝洗面奶使用了椰油酰甘氨酸钾作为主要的清洁成分,能够清除面部的污垢、部分彩妆以及防水型的防晒。 洗面奶中还加入了一些植物成分,有保湿和舒缓作用,在脸

    2024-04-15
    292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