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在位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选贤任能
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整饬吏治
首先是严格铨选制度,裁汰冗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这样,既克服了官吏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了官府办事效率,又减省了国家开支。
3、考察制度
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
5、兵制改革
建立雇佣兵。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这就是"长从宿卫",也叫做"长征健儿",这次改革是从府兵制到雇佣兵制的转变。解除了各地人到边境守卫之苦。同时,还为集中训练、提高战斗力提供了保证。
: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参考资料:
江苏靖江市位置长江边江阴长江大桥连接无锡。无锡产品结构转型直接受益。2008年靖江市排明中国百强县86位。 靖江,位于中国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在长江“龙头”、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带动下,靖江因优越的区位条件、优厚的经济基础、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客商青睐和关注,成为长江“龙颈”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靖江区域面积673平方公里,与新加坡的区域面积相当,人口66万,辖12个镇。
靖江,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水运发达;锡澄、广靖高速公路,通过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南连沪宁高速公路,北接宁通高速公路;新长铁路从靖江过江,向南接沪宁铁路,向北连陇海铁路。
靖江,是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城市。1993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明星县(市)”,2001年进入中国最发达100县(市)行列,列第65位。
靖江,是开放开发意识超前的城市。靖江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并加入苏锡常火炬带,成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省级靖江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已有进区项目210个。
靖江,是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全市形成了机电及汽车配件、医药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等主要工业门类,并将“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汽车锁制造企业、中国第五大造船企业……
勤劳淳朴的靖江人民将为海内外投资者、创业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空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来靖江投资兴业,共享投资创业的成功喜悦。
2008年4月9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跃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五年大跨越”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060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7870亿元,增长1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实现34122元,首次突破3万元,同比增长185%。
地方财力明显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4146亿元(含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同比增长34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430%。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居苏中各县市之首。全年财政总支出2635亿元,同口径增长21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22亿元,同口径增长239%。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二产的主导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56∶579∶365调整为45∶596∶359。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继续加快,年末新办民营企业788家、个体经营户7489家,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3224亿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社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逐步显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三是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突出问题尚待有效解决;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有待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尚需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40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种植业产值892亿元,增长57%;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产值947亿元,增长127%。粮食生产有所增长。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7044万亩,同比增长47%;总产量3234万吨,增长6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279万亩、总产量1189万吨、单产3672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17%、191%、66%。秋粮播种面积3765万亩、总产量2045万吨、亩产543公斤,均与上年持平。油料生产大幅下滑,播种面积326万亩、总产量5575吨,同比分别下降458%、455%。蔬菜生产小幅下降,种植面积966万亩、总产量21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6%、17%。
林牧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生猪饲养量6628万头,比上年略增。家禽饲养量2943万只,增长31%。饲养山羊562万头、出栏399万头,与上年持平。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年水果产量11560吨、肉类38126吨、蚕茧130吨、牛奶1533吨、禽蛋4792吨、水产品9106吨。新增造林面积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9%。
农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78万亩,年内新增135万亩;高效渔业总面积071万亩,年内新增018万亩。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加快。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7000亩,其中大棚种植面积2874亩,比上年增加598亩,增长263%;18个主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年接待游客47万人次,年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69%、648%、552%、929%,比上年分别提高了73、53、59、48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33家,其中省级5家、泰州市级11家。年内12家列入泰州考核的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实现利税153亿元。龙头企业建有种植基地4957万亩,畜禽养殖量523万只,通过订单收购农产品7248万吨,收购额达178亿元,农民从龙头企业获得的收入达333亿元。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继续实施“双清”工程,新建成“双清”工程达标村71个,疏浚整治乡级河道29条,工程总长98公里,完成土方147万方;疏浚村级河道1705条,工程总长1268公里,完成土方820万方;新建和改建排涝泵站16座,修理排涝泵站20座。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21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15台、小型拖拉机3034台、联合收割机354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高位运行。全部工业实现产值67598亿元、销售收入60203亿元、利税5413亿元、利润3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3%、566%、693%、1037%。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838亿元,增长215%。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列统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750亿元,同比增长280%。产销衔接良好,全市列统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4%,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用电量完成19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市502家列统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6627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销售44162亿元,增长555%;实现利税4414亿元,增长808%; 实现利润2905亿元,增长1302%。列统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0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72次,同比加快0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0%,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910万元/人,同比增长528%。
大规模企业明显增多。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62家,比上年增加21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比上年增加3家。利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45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过亿元企业有8家,比上年增加4家。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利税分别超8亿元和7亿元。
重点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列统工业所属27个行业大类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11896亿元,增长91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6746亿元,增长28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6017亿元,增长1080%)、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5294亿元,增长334%)、金属制品业(产值5264亿元,增长674%)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5217亿元,占全市列统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5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3%,拉动工业增长444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024亿元,实现建筑企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230 %,建筑工程施工总面积达990万平方米。规模工程达245个,其中30层以上项目15个。拓展海外市场6个,工程施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境外营业额2980万美元。品牌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获得省级优质工程4项,文明工地8项,泰州市级优质工程奖21项、优质结构工程57项,泰州市“梅兰杯”奖工程11项,泰州市文明工地15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96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619亿元,增长430%;农村和城镇私人建房投资595亿元,增长626%。民间投资力度加大,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民间资本累计投入7340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社会投资的713%;其中,个体私营经济累计完成投资5335亿元,同比增长392%,占全部民间投资的72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558%,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6039亿元,增长217%,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8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136亿元,增长74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02%。
房地产业回升较快。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520%;其中住宅1222亿元,增长380%。全年完成各类商品房施工面积92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3%;其中,住宅823万平方米,增长367%。全年累计销售各类商品房46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0%;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895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2722万平方米。全部商品房实现销售额1673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现房销售额531亿元,期房销售额1142亿元。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围绕强化园区承载功能,新建、续建兴业路、新时代路等区间道路19条,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完成托普工业、格菱动力等40个项目拆迁,新建顶和庄、城北安置区等安置房435平方米;新城区行政办公、商住房产和道路交通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老城区路网、水网、管网建设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5+1”实事进展顺利,全面实现通镇、通村公路等级化,初步完成区域供水、城乡公交一体化;重点中心镇建设力度加大,全年重点中心镇累计投入621亿元,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1个,泰州市级康居示范村3个,省级环境整治试点村2个。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城市市场零售额3391亿元,增长201%;农村市场零售额1796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390亿元,增长180%,以787%的份额占据主导地位;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12亿元,增长201%。全年批零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265亿元,其中批发业13219亿元、零售业70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7%、378%;住宿餐饮业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86亿元,其中住宿业135亿元、餐饮业1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313%。以住房、汽车、信息通讯、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商品销售实现零售额达到061亿元,同比增长678%。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0家,成交额达650亿元;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有6家,成交额达2473亿元。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5368万美元,同比增长45%。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机电产品进出口6245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3767万美元,增长6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3万美元,增长169%。全年自营出口总额76614万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一般贸易出口41089万美元,增长518%,加工贸易35525万美元,增长146%。
利用外资量质并举。全年新签协议外资项目16个,协议注册外资40905万美元,同比增长356%;实际利用外资25026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资源消耗低、污染小、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劳动用工多的项目明显增多。
外经合作层次提升。全年新签外经合同9294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实现外经营业额10308万美元,增长138%;新增对外劳务合作650人。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920万吨,货物周转量113000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48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350万人公里。水上货物运输量202万吨,货物周转量79850万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3400万吨。公路总里程达1101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4公里。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为100%,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54亿元。
邮电通信业发展加快。全年邮电业务收入实现482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邮政068亿元、电信180亿元、移动公司187亿元、联通公司03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136万户,增长21%,其中小灵通10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45万户,增长266%,其中移动公司2788万户、联通公司662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37亿元,比年初增加487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3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83亿元;农业存款5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978亿元,比年初增加2065亿元。短期贷款余额6593亿元,比年初增加112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2750亿元,比年初增加541亿元;商业贷款509亿元,比年初减少046亿元; 农业贷款692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中长期贷款3475亿元,比年初增加133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1449亿元,比年初增加754亿元;个人消费贷款1230亿元,比年初增加569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52亿元。赔款支出退保金及各种给付金额088亿元,其中:财产险053亿元,人身险035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共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8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 获泰州市科技进步奖11项。新培植民营科技企业16家,江苏凯特尔工业炉有限公司、江苏光芒厨卫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靖江耐斯不干胶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年专利申请量618件,授权专利313件,获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省推进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监督抽查产品87批次,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360台件;制定修定国家标准2个、企业标准450个。技改投入继续加大,全年完成技改财务发生数9647亿元,同比增长470%;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3个;完成高新技术产值6064亿元,同比增长320%。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各类中小学校88所,在校学生74027人,其中小学33430人、初中24021人、高中16576人。中小学招生人数18138人,其中小学5240人、初中7591人、高中5352人。中小学毕业人数21318人,其中小学7591人、初中8410人、高中531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082人。适龄幼儿三年入园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2%。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素质教育得到深化;“阳光体育”全面推行,组织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推广校园集体舞。职业教育发展稳健,新创3所泰州市合格成人教育中心校、1个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省社区教育中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文艺创作取得新突破,在第25届文艺节36个演出类节目中,新创作节目达30个。民间歌舞《花船调》、小品《问印》均获泰州市新创群众文艺节目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摇滚说唱《让欢乐充满每一天》获江苏省首届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园丁奖,并在全国少儿曲艺大赛颁奖晚会上直播演出;小品《楼上楼下》荣获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学(小品)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喜收硕果。“靖江讲经宝卷”被列入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目录,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目录取得成功;我市荣膺“中国宝卷传承文化之乡”称号;“靖江讲经宝卷”、“竹编工艺”、“生祠堂与白衣堂的传说”和“蟹黄汤包美食”4个项目被列入泰州市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编印出版了《中国靖江宝卷大全》,成功组织召开了“中国靖江宝卷文化国际研讨会”。广播电视建设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达1603万户,年内新增164万户,综合入户率达967%。《靖江日报》发行量268万份,内容和质量都有进一步提高。
体育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我市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共获得省以上奖牌34枚,其中金牌14枚;在省县组田径比赛中排名第9位,金牌数排名第5位。年内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3名优秀运动员,向泰州市体校输送运动员21名,向各类院校输送了多名高水平运动员;新达一级运动员6名,二级运动员44名。击剑运动员朱敏在亚洲击剑锦标赛中获得冠军,朱亚运在全国少年田径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群众体育迈上新台阶,300多个健身设施比较完备的晨(晚)练点遍布城乡;全市各单位、各行业举行的各类健身表演及比赛200多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达30多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55%。建成了集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环境宜人为一体的村级体育健身景观工程8个,有近20个村的体育设施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其余的行政村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学校体育持续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面达到100%,达标率达945%。
卫生事业进一步巩固。医疗市场结构调优,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妇幼保健所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092张,其中,医院980张、卫生院1112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965人,其中,执业医师896人,执业助理医师263人,注册护士720人,卫生防疫防治人员72人,妇幼卫生人员34人;全市共有乡村医生472人。农村改水取得新进展,年内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5万人,累计受益人口达646万人;农村改厕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改厕14万座。
十一、资源与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模工作进入实施阶段,通过省级调研。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污染源整治,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十圩港、横港等地表水水质明显改观,区域河流水质基本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全市无劣五类水体。实现了区域供水、城乡饮用水一体化,饮用水达标率达100%。烟尘控制区、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61平方公里,覆盖率达817%。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效等级介于446~554分贝之间,噪声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26%。农村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全市38家挂牌督办企业得到全面整治。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提高。通过提高项目供地标准,设定岸线使用“门槛”等措施,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和岸线占用定额管理,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区域,集中布设道路管道、污水处理、供热供电等设施,岸线开发利用规范有序,土地产出效益明显提高。优化土地结构,推进集约用地,实施土地复垦项目47个,总面积48003亩,新增耕地16183亩。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市总户数为2223万户,户籍总人口6648万人,同比增长011‰,其中女性333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94:100。年末常住人口6416万人,平均常住人口6421万人。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本年度登记出生3973人,当年出生3640人,出生率为548‰;登记死亡人口6735人,其中,注销往年死亡未销人员2318人,死亡率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5‰。人口结构保持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目标。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094元,同比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10元,增长193%。储蓄存款增多,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534亿元,比年初增加66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195万元。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59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9平方米。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93亿元,增长33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267元,比上年增加4236元,增长249%。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形势稳定。全市年末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从业人员560万人,同比增长054%。全市各类福利机构拥有床位1985张,收养人数1534人。城乡低保覆盖面达100%,城镇居民最低保障人数4641人,农村居民最低保障人数8169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943人,结对帮扶城乡贫困户1177户。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93%,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98%。全年新增就业15049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9207人,“4050”人员再就业112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0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人数11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1661万人,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达901万人,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63%、992%、995%。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91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0%。
象棋家族
什么是“象棋家族”?新型象棋或象棋新玩法等属于象棋大家族的一员,也是象棋家族的后裔,可把中国象棋比作“象棋C语言”(象棋China语言),从这个角度分析看待,朝鲜象棋、国际象棋等其它象棋的产生,基本都调用了这部“象棋C语言”的一些关键模块及对话语句,中国象棋是经典国粹备受喜爱,因此民间在借鉴象棋的基础上延伸及改革、创新和发明出许多精彩的创新棋种,这就是象棋家族。
1、联合象棋 2、布雷象棋 3、大将象棋 4、军师象棋 5、天将象棋
6、御马象棋 7、神鹿象棋 8、变身象棋 9、攻城象棋 10、金蝉象棋
11、活宫象棋 12、国际龙象棋 13、太极象棋 14、楚汉象棋 15、中国飞弹象棋
16、神兵象棋 17、驼棋 18、变种象棋 19、重兵象棋 20、大王国际象棋
21、兵战象棋 22、六国象棋 23、七兵象棋 24、九兵象棋 25、战略象棋
26、前卫象棋 27、宫廷象棋 28、远古象棋 29、水陆象棋 30、统战象棋
31、伏兵象棋 32、诏河象棋 33、强兵象棋 34、轰略象棋 35、帝王象棋
36、魔法象棋 37、风云象棋 38、骑殿象棋 39、石河象棋 40、五行象棋
41、烈火象棋 42、再生象棋 43、双宫象棋 44、九兵国际象棋 45、巫师象棋
46、拯救象棋 47、侦查象棋 48、光阴象棋 49、舞将象棋 50、俘士象棋
51、赤壁战棋 52、官渡象棋 53、永恒象棋 54、七国象棋 55、国际相棋
56、原始象棋 57、战役象棋 58、九变象棋 60、战术象棋 61、战局象棋
62、战场象棋 63、战绩象棋 64、战事象棋 65、战例象棋 66、战国象棋
67、战备象棋 68、战争象棋 69、战火象棋 70、战果象棋 71、战报象棋
72、西游象棋 73、三界象棋 74、三马象棋 75、四士象棋 76、影子象棋
77、聊斋象棋 78、谍炮象棋 79、悬驼象棋 80、酣战象棋 81、天兵象棋
82、界外象棋 83、木马象棋 84、工兵象棋 85、特异象棋 86、兵马象棋
87、兵马异象棋 84、第二代中国象棋 85、暗布象棋 86、远征象棋 87、**象棋
88、史前象棋 89、中宫象棋 90、全能象棋 91、神马象棋 92、浮云象棋
93、中国神马象棋 94、中国大象棋 95、马虎象棋 96、步兵象棋 97、鸣条象棋
98、大唐象棋 99、飞马象棋 100、行宫象棋 101、敌后象棋 102、龟兔象棋
103、神州象棋 104、和象棋 105、二战象棋 106、兵卒象棋 107、怒火象棋
108、串宫象棋 109、空降象棋 110、加妃国际象棋 111、幻战象棋 112、冷战象棋
113、悍卫象棋114、奇计象棋115、推背象棋116、改朝象棋118、记忆象棋
119、轮回象棋 120、英雄象棋 121、武士象棋 122、镜像象棋 123、变体象棋
124、护卫象棋 125、羊驼象棋 126、戌时象棋 127、中国象棋0:由来 128、中国象棋5:变异
129、史前象棋 130、换防象棋 131、特战象棋 132、中朝象棋 133、被动象棋
134、神驼象棋 135、宽容象棋 136、御卒象棋 137、亲兵象棋 138、活字象棋
139、移殿象棋 140、中国神驼象棋 141、易主象棋 142、华容象棋 143、伊甸象棋
144、逆袭象棋 145、翻版象棋 146、三战象棋 147、孛象棋 148、低和象棋
149、冰河象棋 150、南河象棋 151、互利象棋 152、跳行象棋 153、渡河象棋
154、 番兵象棋 155、辅战象棋 156、换代象棋 157、贵卒象棋 158、第三代象棋
159、怼象棋 160、永生象棋 161、齐楚燕韩棋 162、中韩象棋 163、率领象棋
164、兵法阵棋 165、欧亚象棋 166、衰兵象棋 167、运筹象棋 168、齐楚燕韩四国棋
169、三人国际象棋 170、四人国际象棋 171、象棋文化 172、飞马象棋怼解放象棋
什么是“象棋家族”?新型象棋或象棋新玩法等属于象棋大家族的一员,也是象棋家族的后裔,可把中国象棋比作“象棋C语言”(象棋China语言),从这个角度分析看待,朝鲜象棋、国际象棋等其它象棋的产生,基本都调用了这部“象棋C语言”的一些关键模块及对话语句,中国象棋是经典国粹备受喜爱,因此民间在借鉴象棋的基础上延伸及改革、创新和发明出许多精彩的创新棋种,这就是象棋家族。
关于象棋的发展(象棋家族与段位赛设想)
例如:
中国象棋大师=经典象棋冠军
中国两段象棋大师=经典象棋冠军+—款象棋家族后裔冠军。
中国三段象棋大师=经典象棋冠军+两款象棋后裔冠军。
以此类推,无穷无尽,这样才能真正的让棋手摆脱虚荣并获得益智开发的乐趣,健康成熟的成长。
这应当才是中国象棋的发展之路,永生之道!
这样只要棋手有能力,可以是两段大师,也可以是1 〇〇段大师,甚至更多更高的段位。
象棋改革与新型象棋,只会使中国象棋文化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象棋家族”将使经典的中国象棋升华为“经典+金典的中国象棋”。
象棋家族史话
以中国象棋为主要内的象棋变体,新型象棋等等,可以视为"象棋家族成员",这个"成员体"大概有数百种了,已经很庞大了,其中有的
简明有趣、有的新颖奇特、有的复杂多变、神出鬼没,有的可能还不够成熟,属于探索型,
有的已相当成熟,试玩无碍,等等等等,自然而然 新的象棋家族还可能继续发展和变革,什么是新型象棋?为什么讲中国象棋比作太阳,象棋家族比作它的后裔,这个可以换个角度简明而言。
可把中国象棋比作C语言,家族成员就是用这个C语言编写出来的的新程序,所以说这个新型象棋既然是用经典象棋编写的,经典的中国象棋当然就成为基础C,所以说既然有这个"象棋c语言",就应当有以此发展创新编写出来的新象棋,那么当然,象棋改革与新型象棋,只会使中国象棋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象棋家族"也只能使经典的中国象棋升华为"经典+金典的中国象棋'
========================================
清新象棋(全)别名:华夏象棋。
基本规则同象棋,以下不同:
1、棋盘没有河界和九宫限制,所有棋活动范围全盘和理论全盘,双方颜色图形为各自所持棋色视觉区分,及与传统象棋不同所设,灵感来自清代象棋盘实物附图。
2、兵(卒)开局即可横向走吃。
五个兵(卒)另一面(背面)分别为:车、马、炮、象、士各一及其规则,开局双方各自在己方兵位任意排列,开局背面兵种具体在何位置,尽量不要让"敌人"知道。
兵(卒)到对方底线须同时翻变,翻变不算走棋,不可不变,翻变不可逆转。
3、[象]走吃斜格两步或三步格,不能越棋。
将与帅横竖均不可照面。
将(帅)占据敌方彩色三角对顶点(原传统象棋"九宫"中心位置),且此时不是被"将军"状态,也即为胜利。
--------------------------------
兵(卒)到敌方底线翻变的第二方案图文(犀、牛、王、拾、差):
兵卒的背面分别是"犀、牛、王、拾、差"五种,翻变后的新兵种走吃范围全盘。
犀、牛是有方向性的,这里敌方为己方的前方,如图所示。
--------------------------
《清新象棋》(加)
车、马、炮、象、士均为双面,另一面(背面)内容如下:
1、[车]的背面写着"軳"(读音pao),规则是横车竖炮。
2、[马]的背面写上"骡"规则是走日和目字对角,日字只能走不能吃,目字可走可吃,蹩腿同马。
3、[炮]的背面是"包车"(读音chao),规则是横炮竖车,与"軳"正好相反。
4、"象相"的另一面是"驼"走吃“用”字格斜对角,受阻为斜一格有棋时,这个方向受阻。
5、"士仕"的另一面是"卫",走吃横竖两至三步格,不能越棋。
6、"将帅"的另一面是"军君"。
上述1-6种棋均可有条件翻变,以下是(兵卒)除外的“翻变”具体规则:
被“将军”时可以“翻变解将”:
一、翻变一枚同时用另一枚棋“解将”。
二、直接“解将”不翻变。
三、将(帅)翻变等于认输。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