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因此也成为我国劳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就业渠道、就业形式、就业岗位的创造、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为成熟、系统的研究成果,且有相当部分的理论成果已经付诸实践,为我国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大多仅集中于健全人,而对残疾人的研究和关注甚少。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的成员,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也是劳动者,而且由于残疾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加需要国家政策、制度的帮助,因此,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一、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特殊性
研究残疾人就业,首先要界定什么是残疾人。这在各国外关于保护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规中,其界定角度和内容往往存在着差别。
联合国在1975年公布的《残疾人权利宣言》中对“残疾人”作了如下界定:“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体或精神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在国际劳工组织的《1955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建议书》(第99号)中对“残疾人”的定义是:“一切体力或思维能力减退而确实很少有可能获得并保持一份适宜工作的人”。1983年由第69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组织《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规定,残疾人是指:由于被正当承认的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致使其获得和保持适当的工作并得以提升的前景大为降低的人。该定义不仅强调要获得和保持适当的工作,而且还强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使其得以提升。即强调了残疾人的就业质量问题,这比联合国的《残疾人权利宣言》和国际劳工组织的《1955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建议书》的界定都有所进步。
中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尽管各国的定义不同,但从残疾人的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残疾人具有下列共同特点:(1)具有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由于身体或精神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困难,因此,需要社会和家庭的特别关注,并给予帮助以及保障。(2)存在个体能力障碍,人力资本偏低。残疾人的人力资本偏低,主要表现为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低下。由于自身的障碍以及社会教育体制的不健全,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导致他们在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及潜能上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总体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这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3)存在社会能力障碍。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一定的障碍,以及因残疾导致的就业困难、生活贫困,加上社会上存在一些偏见,使得残疾人在心理上往往易产生自卑、焦虑、急躁和对社会不满等情绪,在社会生活及学习、工作中有胆怯、缺乏信心、易有挫败感等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压力一般高于正常人群,且心理高度敏感。
要指出的是,虽然残疾人因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使其体力或智力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像健全人那样从事完全正常的劳动,但这不等于说残疾人不是劳动者,不具有部分劳动能力,事实上,许多残疾人还有一种与残俱来的功能代偿。根据国际社会流行的“对于残疾人不能着眼于他不能干什么,而要着眼于他能干什么”的观点,只要我们找到残疾人劳动能力的特长所在,残疾人就能成为劳动者。在社会上,有些人对残疾人的劳动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将残疾人与“残废人”等同起来,这是对残疾人就业的歧视。建国之初,我国对残疾人采取的收养救济的保障方式虽然使残疾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免除了冻饿之苦,但这种方式无法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回归社会主流,因此,要从被动的财物保障转变为主动的就业保障。
残疾人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人。它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不是每个残疾人都存在就业问题,只有有劳动能力已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才有劳动就业问题。第二,残疾人不是从事了任何劳动都算就业,只有从事了被社会承认并能获得报酬或收人的劳动,才算就业。第三,不论其从事什么性质的劳动,只要这种劳动被社会承认又能获得报酬或收人,都算就业。在上述三点上,残疾人就业和健全人就业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残疾人受自身身体、精神方面的限制,以及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残疾人在就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表现在:
1、残疾人的职业选择和工作类型要受其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约束。不同的残疾类型(如肢体残疾、听力语言残疾、精神残疾或者多重残疾)对残疾人的工作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比如视力残疾的人就不能从事那些对视力有要求的工作,语言听力残疾难以从事教师、口语翻译;智力残疾不能从事脑力劳动和技术工作;肢体残疾基本不能从事强体力劳动,精神病残疾不应从事管理等工作等;不同残疾的程度也对残疾人工作的能力有重大影响。这都极大地限制了残疾人的就业面,使残疾人难以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干,制约了残疾人在就业上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2、残疾人就业的稳定性较差。由于残疾人文化水平较低(目前文盲率约占66%),劳动技能较为单一,往往只能从事一般的、单调的、不稳定的工作,且就业结构单一,就业可替代性高。例如,盲人所从事的职业主要局限于盲人保健按摩,而劳动力市场中这一行业或工作所容纳的劳动力也有限,并不断有健全人进入这一领域。用人单位稍有风吹草动,这些残疾人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3、残疾人就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多。例如,残疾人经常要承受的外部环境影响有: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就业的歧视性态度、接受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不平等、有障碍的建筑等公共设施、就业信息不灵、与就业相关的交通不便、缺少残疾人用品、用具及支助服务等,这些都对残疾人就业和职业活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残疾人在就业中处于劣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以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就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工作逐渐消失,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这都使本身劳动能力不强的残疾人群体在就业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5、残疾人就业要促进与保障并重。在就业和劳动过程中,通常要求用人单位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更多的照顾,支出更多的资金,对残疾人的就业安全给予保障。例如支付各种保险;在企业提供无障碍环境;提供特殊的工作用具和交通工具等。
6、残疾人就业需要更多的人情关怀和照顾。残疾人是在身心活动上有不同程度困难的群体,这是由于残疾的存在和影响所造成的,应该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以利于克服这些困难的影响,为他们能力的充分发挥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三种就业模式及其效应评价
1、残疾人集中就业模式。
残疾人集中就业,使这些社会的“弱势”人群能够集中起来,从而集中地为残疾人提供劳动所需的设备、工具和必要的福利设施,使残疾人工作的物理环境有良好的基础;残疾人福利企业对残疾人的各项保障措施和福利待遇也比较成型,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工作设施硬件和福利待遇软件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为残疾人的工作提供了较完善的保障条件,同时也具备了产生规模效应的基础,可以为企业节约一定的成本;残疾人因其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其他心理障碍,不愿与外界交流,也缺乏相应的技巧,集中就业可以使残疾人在一个相对比较熟悉和自然的环境中工作,残疾人彼此之间也更容易交流,少了一份歧视,多了一份理解,心态上更加平和,易于鼓励残疾人努力专心工作,为残疾人的心理提供了平等的环境。总之,残疾人集中就业为残疾人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是残疾人就业的“保护伞”。在残疾人心目中是残疾人就业的理想途径。而且残疾人集中就业也便于对残疾职工的统一管理。有不少福利企业的产品还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如北京的“大宝”化妆品、“101”系列产品等,都有很好的销量。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残疾人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就业这一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传统渠道,其地位及作用急速下降,其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表现在:
(1)福利企业急剧萎缩,安置残疾人的数量下降。长期以来城镇福利企业里的残疾人都习惯于捧着“铁饭碗”吃“大锅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残疾人赖以为生的福利企业因此受到了外界强烈的冲击。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日臻完善的市场机制对计划色彩浓厚的福利企业的挤压也在同步放大,效益下滑与生产不景气正在严重制约着整个福利生产向前发展,福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处于劣势,使社会福利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考验。目前,福利企业不仅无法吸纳大量新成长的残疾人劳动力,还要排放一大批下岗、失业残疾人,其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无法满足残疾人就业的需求。据统计,全国福利企业残疾职工人数已从高峰时的90万降至目前的不足70万人,形成了全国福利企业经济规模保持稳定而就业人数锐减的局面。例如上海市福利企业已由1996年的4200多家减少到2O02年4月的3198家,残疾人就业人数也由92000多人减少为62000多人。济南市福利企业由1999年的300多家、安置残疾人6000多人,下降到现在的138家、在岗残疾人职工仅有2048人。江苏省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职工也由高峰时的248万人降到现在的21万人。
(2)福利企业先天存在不足,制约了集中就业的发展。福利企业是在政府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普遍存在着整体素质较低、体制不活、粗放式经营、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资金鹰乏、产品落后、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意识落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问题。有的基础工作薄弱,规章制度不健全,经济责任制不完善,没有切实的经营战略和长远目标;有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不强,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技术改造、人员培训等方面措施不得力。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突显出来,成为制约福利企业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福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了企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企业效益不景气,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工资普遍偏低。如济南市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4500元左右,相当于健全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一半左右,只能达到济南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市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平均工资为6500元左右,而上海市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按上海市劳动局的统计为15O00元。
(3)兴办福利企业投资主体和经营范围受限,影响集中就业发展。按照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民政福利企业征收流转税的通知》,只有民政、乡镇、街道举办的福利企业才认定为福利企业,享受退税政策,其他主体投资兴办的福利企业一律不予享受退税政策。实际上,不论是福利经济占较大比重的苏南、浙江、山东,还是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福利企业的改制现象。而福利企业改制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形势下已是大势所趋,相关限制性政策严重滞后。例如,青岛市福利企业改制面达到90%。福利企业通过改制,由市局直属的福利企业改制成企业或社会所办,企业增强了活力,残疾职工工资提高了,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此外,福利企业只允许从事工业性生产,不允许进人经营性、服务性领域,也限制了集中就业的发展。
(4)福利企业的退税政策不完善。首先是福利企业中的“四残”职工认定政策不协调。根据民政部、劳动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社会福利企业招用残疾职工的暂行规定》,残疾职工应包括:视力残疾者;肢体残疾者;听力、语言残疾者;智力残疾者。但是,近两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在对残疾职工认定上只限于“四残”,(盲、聋、哑及肢体残疾),将智力残疾排除在外,使许多得不到退税的福利企业纷纷解除与智力残疾职工的劳动关系。如青岛市黄岛区2003年上半年就由于福利企业辞退智力残疾职工而引发了大批残疾职工上访、围攻区政府的恶性事件。其次,福利企业的退税政策没有与残疾人的安排和利益挂钩,不利于调动企业安置残疾人的积极性。
由于分散就业方式只能满足素质较高,身体条件较好的残疾人就业的需要而无法满足所有残疾人的就业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福利企业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集中就业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就业模式。当前,应注意吸收国外有益经验,搞好福利企业。如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和一些东欧国家也采取国家投资兴办残疾人工厂,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形式,并通过立法在税收、信贷、物资、产业等政策上给予优惠照顾。瑞典政府为安置残疾人就业,在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萨姆豪尔集团公司,该公司除了领导层是健全人外,其余都是残疾人。这种残疾人就业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式就可以借鉴和吸收,为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模式
所谓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就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以法令形式规定社会各单位必须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或者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方式履行法律责任,其实质就是把残疾人就业作为全社会的责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安排残疾人就业。因此,它克服了单一依靠举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局限性,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可以说,集中就业是残疾人事业处于收养救济阶段的高级就业形式,而分散按比例就业则是残疾人事业处于平等参与阶段的较高级就业形式。
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也是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比较通行的政策,以日、英、法等国家为代表,通过国家立法,规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必须按一定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另外,一些国家还对雇用残疾人企业的最低规模做了规定,比如美国、奥地利等规定2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雇用残疾人。
实行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仅可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而且有助于增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目前,我国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第一,残疾人就业法规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如警察法、教育法以及铁路、邮政、金融等系统的部门规章之间协调性不够。法规之间的冲突,影响了按比例就业工作在相关行业、单位的实施;第二,现行法规、规章没有赋予残联及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执法主体资格,也没有确定其他执法主体,因此,有关政策在执行时难以到位,力度不够,目前主要靠各级残联的积极协调与争取,政府责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就业管理缺少行政权威,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专业手段不足;第三,法律对残疾人就业的属地管辖问题缺乏具体的界定,各地残联之间团跨地区用人单位的管辖权常常发生争议,给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
(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现有法规、规章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将就业保障金的计收依据规定为本地区上年度工资水平。在实际执行时,经常出现职工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用人单位以有违公平为由拒绝缴纳保障金,而职工收入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用人单位却更愿意用缴纳保障金的方式来代替安置残疾人,这使得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难度加大,达不到政策设计的原有目的。因此,计收标准应进行调整,确定一个调节数值,并统一规定亏损单位减缴保障金的额度和档次,保证法规的可持续性。第二,法规中规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在单位预算经费包干结余或收支结余中列支,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费用中列支。这样,在实施过程中,有的用人单位经济状况不佳,结余经费极为有限,付不起就业保障金;有的用人单位则以没有结余经费为由拒付就业保障金,使就业保障金的收缴遇到困难。第三,有些地方在就业保障金的管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有钱不敢花的现象,反映在资金使用上限制在五项用途,严格不准突破,使一些应当做的工作做不了。同时,就业保障金的使用情况也缺乏向社会和残疾人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第四,就业保障金在扶持残疾人集体开业、个体从业和扶持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的力度有待加强,多数地方没有建立良好的资金运作机制,基层不敢投入、不会投入,无法做到把就业保障金用好、用活。
(3)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和重视不够。不少人认为,现在连健全人就业都难,出现大量下岗失业职工,还谈什么残疾人就业?有的人则认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干预了企业的用人自主权,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乱收费”,加重了企业负担。还有的人把残疾人看作“包袱”,迫于形势和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压力,消极对待安排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就业工作得不到有利的支持。例如有些企业采取残疾人不用工作,每月发给残疾人一两百元的“悬空上班”工资的做法。这种“挂靠就业”虽然可以完成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任务,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且节约了大笔工资开支。但由于这部分残疾人尚未真正就业,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影响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切实开展。因此,应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
(4)按比例就业推行力度不够,安置就业的少。很多单位、企业考虑到安置残疾职工后的医疗支出、劳保福利、住房等问题,在生产安排和生活管理等好面都有困难、因此宁愿交保障金也不愿长期安置残疾人就业。如上海市参与实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单位10042个,其中不足比例且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就有2198个。占实施单位的219%,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以保护投资环境、减轻企业负担为由,不支持强制实施,致使按比例就业阻力重重,安排人数远未达到法定比例,弱智、精神残疾人安排就业十分困难。另外,按比例就业在覆盖范围上不同用人单位、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承担社会义务不均等,存在差别对待问题。如苏州、无锡等地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不施行按比例就业。在安排对象上仅限于城镇人口,不适应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领域转移的发展趋势,阻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3、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模式。
目前,全国残疾人个体就业的规模超过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在一些省市个体就业在城镇残疾人就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据调查。安徽全省176万就业残疾人中个体就业者达126万人。在私营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创业者,残疾人私营业主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有260户,资产在千万元以上的有40多户。
从总体上看,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有更多的困难。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快,个体就业的周期性、多变性、不稳定性矛盾日益突出,残疾人应变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技能水平不高,再加上缺资金、短场地,大多从事传统经营项目,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经营收益低,参加社会保障的能力差,保障率极低。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缺乏刚性规定,有关部门执行中带有随意性,优惠政策往往得不到落实。
残疾人的灵活就业是指个人或通过一定的组织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以及社区公益性劳动。所从事的主要岗位包括保洁、保绿、保安、车棚管理、报刊收发、电梯修理、废品回收等工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残疾人自己寻找经营服务项目进入社区;二是根据安排就业困难人员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建立劳动组织,如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等。灵活就业门槛较低,是一种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就业形式。这种形式在大中城市发展较快。它可以借助社区建设,整合社区内的资源和政策优势,利用劳动部门的托底政策,多方联手,努力使大量残疾人在社区公益性劳动岗位得到安排。残疾人在社区公益性劳动岗位工作,一方面为实行全面保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部分残疾人从社区岗位走向分散就业或集中就业创造了条件,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有利于残疾人就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残疾人灵活就业也存在一些问题:(1)开办小揽企件和从事个体经营面临不利的经营政策环境。在税收、信贷、场地、服务方面都存在障碍和困难;(2)社会保障制度与促进灵活就业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3)灵活就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4)城镇社区建设滞后,就业岗位尚未合理开发。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大理旅游攻略
●大理概况
[区号] 0872
[面积] 1468平方公里
[人口] 47万
[气候] 年均气温在122℃-189℃之间,四季不明显是大理气候的特点,这里的雨季多集中在5-10月。“大理三月好风光”充分说明了春季是大理一年中最适合旅游的季节,大理州著名的“三月街”也是这个时间举行。
●大理印象
[风花雪月] 这几乎成了大理旅游用来招徕游客的一个专有名词。不到下关,风是感受得不真切的;早已成为传说的“上关花”对于大理人来说,也不过是一种正在恢复的记忆。雪月也是文人借景抒怀的结果。“风花雪月”还被用来说明白族姑娘身上的穿戴,这之间有多少关联,恐怕是难以深究的。
[民俗村] 昨天的南诏故都,除了“文献名邦”楼还依然屹立,剩下的就是游人们对逝者如斯的想象。身着白族服饰的当地人在流行音乐、新修的城墙建筑和慕名而来的游人间穿行,免不了让人觉得是走近了一个新开发的民俗旅游村。
[洋人街] 古城的任何一次修缮和改建,洋人街都是首当其冲的,现在的洋人街表面上看与其他街道已经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身处其中的酒吧和店铺还顽强地坚持着各自的特色,除了新添的不少网吧。
[五朵金花] 是**这种艺术,让白族姑娘的美名传扬得很远。在大理古城里,身着经过改良后的白族服装的少女随时都可能与你擦肩而过,浓艳而夸张的化妆和表情掩饰了太多真实。说像这座古城一样,因为旅游的需要,不断被改造翻新。闲 在大理人的口语中,“闲”是有空来家里坐一坐、出游、逛街等多层意思。一个“闲”字与这座城市骨子里的那种“风花雪月”有着根本的默契。
●大理快速攻略:
游线1 陆路:南诏德化碑→大理古城→三塔公园→大理南诏文化城(品尝三道茶)
游线2 水路:码头→渔村→蝴蝶泉→喜洲白族民居→三塔公园→大理古城
游线3 大理古城→鸡足山(二日游)→返回大理
游线4 大理古城→剑川(二日游)→丽江
● 行在大理
[进出] 长途汽车是进出大理最方便、最经济的选择。
[飞机] 在大理的交通中并不是首选,因为大理机场离市区还有13公里,而且价格是其他两种交通工具的3倍。市内有第7路公交车可到达机场。
[火车] 每天只有1班往返于昆明和大理之间,新建的大理火车站是大理唯一的火车站。
[公路] 楚(雄)大(理)高速公路的开通,让昆明到大理的交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进,对于大理地区的交通来说,公路交通依然是最便捷的方式。
[市内交通] 大理市区有公共汽车直达古城;这里的出租车一般是不打表的,在城内行驶一般在6到7元之间,到古城的费用在25元左右,乘坐前要与司机谈好价。
主要公交线路:4路:邮电局→大理古城北门 8路:火车站→古城古门
● 住在大理
大理的住宿除了旅游高峰期,价格便宜而且也会有很多规格的选择。民居不同于宾馆饭店的特点在于,价格便宜且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大理州的大理市区与古城之间的关系是人们最容易混淆的,大理市是指大理州的首府,又称作下关,古城是指距市区30多公里处的南诏古都。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游指的就是到大理古城。
● 游在大理
◎太和城遗址 →推荐指数★★
南诏古城遗址,南诏德化碑是唐碑中的精品,在这里花点时间,有助于你更多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大理古城 →推荐指数★★★★★
大理古城内保存较为完整的白族风格为主的民居建筑群,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整座古城背靠苍山面对洱海。城内的街道呈棋盘式分布,石板路面青瓦坡顶的民居为白族建筑风格。古城内有民居、店铺、寺庙、博物馆、教堂、学校,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身处其中能感到白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虽几经修缮,但仍保留原有的格局。
[贴士] 1、古城南北保留着完整的城楼,巍峨的南城门有块匾,上书“文献名邦”。2、大理古城内严禁任何车辆行驶,所以,这里堪称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
◎苍山洱海 →推荐指数★★★★★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并称为大理四景。苍山十九峰的清碧溪是最负盛名的,清碧溪由上中下三个不同的水潭组成,潭与潭之间的落差形成了瀑布飞流直下,清澈的泉水下是碧玉般的碎石,不断飞流而下的山泉击起了水花。洱海游一直是大理旅游中的一个保留项目,如果参加旅行社苍洱一日游,水路陆路可以把大理的主要景点一扫而光,不失为一个节约时间的选择,可乘坐茶花号,至于洱海景色,不过而而。
[贴士] 上苍山有两条索道:1、苍山索道 往返60元 2、清碧溪索道 往返80元
建议乘索道上去,然后徒步下山。最好乘坐航运公司的游轮,价格和线路都有保障。旅行社苍洱一日游主要包括洱海公园、州博物馆、观音阁、小普陀、蝴蝶泉、三塔和大理古城等,船上还举行“三道茶”。收费分别在100-120元之间,其中包含了船费、三道茶的收费、一顿午餐和陆路交通,以及门票费用。
◎蝴蝶泉公园 →推荐指数★★
蝴蝶泉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里曾经有过蝴蝶成团翻飞的独特景象。而它的闻名却是借助于五十年代的**《五朵金花》,现在泉水干涸,蝴蝶灭迹,只有郭沫若手书的“蝴蝶泉”三个字还能说明点什么。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蝴蝶泉只剩下一个名不符实的空名。
[贴士] 旅游专线车5-8元 门票 37元
◎崇圣寺三塔 →推荐指数★★★
它曾经是南诏的象征,如今也是大理的标志性景点。三塔原是南诏时期一组规模庞大的佛教建筑的一部分,后因战乱等原因其他的建筑被毁,只剩下了三塔,成了后人凭吊历史的依据。主塔又名千寻塔,正东砌照壁,镌有“永镇山川”4字。崇圣寺三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贴士] 门票 121元 没有直达班车,可搭乘开往周城、喜洲等方向的班车。
● 购物大理
作为旅游纪念,大理石和扎染是很代表性的商品,而且在大理随处可见。洋人街是一条因集聚了众多酒吧招徕外国游客的小街,虽几经修缮,但各式风格的装修依然是这条小街的主要特色。这里也是购物的主要场所,但这里的扎染布或其他商品,价格都明显高于大理的其他地方。
● 吃喝大理
提起大理,“三道茶”、洱源乳扇都是不能不说的。三道茶分别为苦茶、甜茶、回味茶。苦茶,民间又称为响雷茶,多为烤制,味苦;甜茶,则在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红糖,喝完后口中回甘;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加入乳扇,喝在口中有说不出的回味,故称回味茶。大理古城文献楼,大理南诏文化城内,还有喜洲严家大院内的三道茶都是比较地道的,另有民族歌舞表演,价格在25-30元之间。
● 夜游大理
入夜,古城被最具现代感的灯光装饰成一座发亮的的城堡,包括远远望去的三塔。但令人怀念的还是古城夜晚曾经的安静,那是除了洋人街的烛光,四处都是沉默的。如今的夜晚最热闹的去处不止是洋人街,最惬意的就是找一间风格独特的酒吧,要一杯大理啤酒,最有特色的酒吧:唐朝、西藏、鸟。
丽江旅游攻略
●丽江概况
[区号] 0888
[邮编] 674100
[面积] 7648平方公里
[人口] 33万
[语言] 丽江的常用语分为两种:汉语和纳西语,但丽江人一致对外使用汉语。
[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126℃-198℃之间的丽江冬暧夏凉,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之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4℃-117℃。从这组数字能够看到,丽江一年中的变化不是很大,但丽江早晚的气温却好像是跨越了春夏两季。
[温馨提示] 每年的7、8月份雨季来临,这段时间最不宜到丽江旅游,因为容易遇上公路塌方,影响出行计划。每年的4、5月份和9、10月份,不论是气温和植物生长的规律来说,都是游玩丽江的最佳时节。
●丽江印象
[纳西老人] 一座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老人的活动,它的历史感、岁月感和沧桑感,都是能触摸到的。丽江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但那些佝偻着身躯、坚持穿着纳西生活装、三五成群地坐在家门口晒着太阳闲聊的老人,在四方街越来越少了。
[解放帽] 那种墨水蓝卡基布做成的解放帽曾经是纳西女人的最爱,也几乎成了她们的象征,如今年轻的纳西女人们已经摒弃了前辈的审美。想要分辨本地人和外地人,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看他们的打扮,把条纹的方巾扎在头上、穿一身条纹土布衣服到处招摇的,绝对是一个外地游客,因为他们太像一个当地人了。
[店铺] 依四方街的格局,平常人家都是临水而建的,如今这些人家已经成了一家家的店铺、饭馆、酒吧,而且店主人的口音也是南腔北调。这种店铺的数量还在增加,所出售的工艺品之类的东西也越来越与丽江没有多少关系,只不过是借了丽江的名,好让花钱的人是后回忆起来还能说,这是在丽江买的。
●丽江旅游快速攻略
游线1 丽江古城 → 牦牛坪(云杉坪)→ 大索道 → 丽江古城(晚餐)→ 听纳西古乐
游线2 丽江古城 → 黑龙潭 → 雪嵩村(束河古镇)→ 白沙壁画
游线3 丽江古城 → 拉市海或长江第一湾(宿当地)
游线4 丽江古城 → 虎跳峡(徒步需3天)→ 中甸
●行在丽江
[进出] 飞机和长途汽车是进出丽江的交通方式,但长途汽车是丽江境内唯一的交通方式,也是从丽江到中甸的交通方式。
[飞机] 丽江机场距丽江县城28公里,有民航大巴往返于机场和县城,票价为10元,如果乘坐出租车,约需70元左右。丽江是旅游城市,航班的班次和价格都会受季节、客流量等因素影响。
[市内交通] 丽江以古城四方街和新城区构成,而两者之间有一种相依相伴的关系,可以说,丽江县内的交通主要是到达各风景点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公共汽车都是中巴车,票价按公里数收取,出租车多为夏利,在市区内行驶不打表,远近都是6元,如果离开县城范围价格面议,旅游季节的淡旺是价格浮动的主要依据。
[帖士] 为补充这两种交通工具的不足,在四方街口有私人营运的中巴车,价格比出租车要实惠。私人营运的中巴车可以到达丽江周边的任何一个景点,侃价是必须的。
主要公共汽车线路:
3路:南环路 → 客运站 → 新大街
5路:新大街 →长水路 →拉市乡
6路:新大街 →北郊小区 →白沙街
7路:新大街 →白沙壁画 →玉峰寺 →甘海子 → 云杉坪
●住在丽江
在这座不大的小城里,酒店宾馆招待所民居一应俱全,高到五星的丽江官房大酒店,低到每天20元标准的客栈。住在四方街是很多人的选择,其目的就是想在古城的民居中体味一下纳西人家的日常起居。
●游在丽江
◎丽江 →推荐指数★★★★★
这是一座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与中国其他古老城市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大研古镇整个是开放的,没有围墙是它的又一个特点。对于这点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说,因为建造大研镇的世袭土司姓木,如果修了城墙就等于将“木”围困住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与纳西这个民族的开放性有关。走进大研古镇,你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向游人征收丽江古城维护费,40元/人,玉龙雪山景区内设有收费站查验、补票。
◎木府大院 →推荐指数★★★★★
一座有着紫禁城气势的纳西宫廷建筑,属丽江古城重点保护民居。现在丽江古城里的木府是在原址上重建的。木府的主体建筑是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格局,颇具王府气概,重建的木府大院是1999年由世界银行贷款完成的。
◎黑龙潭(丽江县博物馆)→推荐指数★★★★★
黑龙潭是观赏玉龙雪山倒影的最佳点,经黑龙潭的后门可到达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所以这里是了解东巴文化的必到之地。此处离开古城约2公里,没新大街一直向北即到。
◎云杉坪 →推荐指数★★★
玉龙雪山山麓的一片高山草甸,四周长满了杉树,故而得名。过去,这里是牧羊人都很少到的地方,因为有着殉情传统的纳西人常常选择这里结束他们美丽的爱情和人生。是丽江旅游中开发较早的一个景点。
[帖士]车只到山脚下,上山有专门的索道,也可以骑马和登山而上,上山前要做好防寒和防高山反映的准备;有人喜欢骑马上山,骑马往返的费用为40元左右,登山的话,要注意调整呼吸;包车或打车前往。
◎大索道 →推荐指数★★★★★
全国海拔最高的滑雪场就建在这里,它还是世界上离赤道最近的冰川。在云南境内有两个著名的冰川,这里就是其中之一,曾经因为海拔太高而少有人能接近她。现在有索道貌岸然直接将你送到冰川的面前,但这种开发对于高原冰川的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旅游的人流量过大,冰川的面积已经在减少。
[帖士] 每天上午古路湾宾馆门口乘索道公司的快递巴士直接到达大索道售票点,也可搭乘7路车在雪花山庄下车,约6、7公里方可到达。另外,可包车或乘出租车。
[帖士]注意防寒和防高山反应;山下售票处有防寒衣物和氧气袋出租。
◎牦牛坪 →推荐指数★★★★
这里曾是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白沙壁画因吸收了汉族绘画中精细、洗炼的笔法,又融汇了藏传佛教绘画中流畅绚丽的风格,又不泛纳西族性格中的粗犷,所以成为了壁画艺术中的精品。现在有55幅白沙壁画,琉璃殿、大宝积宫又为全国重点文物。
◎拉市海 →推荐指数★★★
这里是几十种候鸟的乐园,但不可能同时看到。5路车到拉市乡或包微型车,单程约需要50元左右。早晚是最佳时刻,这里没有门票,如遇有人来收门票,可以不予理睬。如果想在此处留宿:丽江民俗文化村,标准间的价格是80元。当地人家也可借宿,还可以搭帐篷,但要注意防寒。
◎束河古镇 →推荐指数★★★★★
另一个四方街,想知道没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前的丽江是什么样子吗?到这里就知道了。与古城相距4公里,租辆自行车或包辆中巴车,5元左右就能到。雪嵩村 第一个把丽江介绍到世界的洛克就是在这里完成他的多部著作。玉湖寨和玉柱擎天都是值得一游之处。
●购物丽江
到丽江的人都喜欢买几个当街坐店雕刻的木盘回来送人,其实,螺旋藻是丽江程海独有的一种植物,而东巴扎染和手织布才是丽江土生土长的。
●吃喝丽江
就象丽江的地理位置一样,丽江的口味正好介于汉藏两个民族之间。“丽江粑粑酥油茶”在云南境内流传甚广,琵琶肉、鸡豆凉粉也是丽江的代表,“三叠水”则是丽江纳西族的满汉全席。
●夜游丽江
纳西古乐会和酒吧是丽江夜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四方街上有很多家纳西古乐演奏团体,但一定要听宣科主持的,除了这家古乐会以老人演奏老乐器为卖点外,宣科的主持也会让你大开眼界。也可在国际发族文化交流中心欣赏大型发展民族歌舞晚会《丽水金沙》。酒吧:木屋故事、樱花屋、骆驼酒吧较为著名,原声也是一家很有特色的酒吧。
多少人在异地漂泊,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下雨没人送伞,吃饭没有人陪,没人分享喜悦,难过只能一个人哭……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相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
——————题记 8月15日互加兴成长暑假特别专场分享会《18岁,我可以》,让我重返18岁,那时的我是幸运的,那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圆了我儿时的梦。满怀激情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这个三尺讲台驻足了十多年,此次分享会勾起了我满满的回忆。
(一)他乡入围
我是毕业于一所普通师范学院的女孩,在父母期望下踏入了师范学院,于是早早地就融入了这个社会,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18岁的我在外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入围了,被分到了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乡村女教师,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个子娇小可爱、甜美的我。一双清澈水灵灵的大眼睛楚楚动人,加上一张天真可爱、圆嘟嘟、白里透红的娃娃脸,和那生起气来嘟起的小嘴,真让人不经爱怜之心油然而生。同事们都特别喜欢我,是大家心目中值得怜爱的小妹妹,而对于那些天真可爱的、顽皮的小孩子,我却是位温柔的大姐姐,是他们口中的“小老师”。
(二)磨砺中成长
刚毕业时头脑中仅仅是“春蚕”、“红烛”等无数的赞美之词,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被外县录取分配到了一个陌生的偏僻的小山村的一座小学,简陋的教室,泥泞的操场,落后的设备,毕业的热情骤然冷却。而且英语专业的自己却被分去教一年级语文,对于刚出社会,毫无教学经验的我,面对那群调皮捣蛋的孩子,根本无法招架。
我绞尽脑汁想办法镇住那群孩子,可是六十多个孩子,都还那么小,你一句我一句的整个教室炸开了锅,简直没法控制。拼命地喊别吵,教他们唱儿歌,讲故事……用尽一切办法来Hold住他们,可是都只能安静一会,那群小家伙太有劲了,我要被那群小家伙气疯了,拿起鞭子想抽人,可是看着那可爱天真的脸庞,他们还那么小,实在是不忍心打他们,于是只好在讲台上敲打,啪得一下顿时整个教室肃静,终于有点成就,可没过几分钟又恢复状况,真拿他们没辙!一节课下来早已累得半死,可是一天有四节课啊,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啊?我开始恐惧上课了,怕面对那群顽皮的小家伙,开始陷入困境,于是决定开始到处求救,搜寻解决困境的办法。
一次次的生气、流泪、逃避、挨批,在自我矛盾的激烈中挣扎,在同事、领导、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在他们的引导下,和自己不懈的努力摸索中,不断吸取教训,寻找方法,终于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信心鼓励,让课堂更和谐
一年级的孩子是一个个小可爱,十分惹人疼。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更是生动活泼的。不过呀这活泼的课堂很多时候也会增添许多麻烦,令人担忧。
担任一年级一班65个孩子的语文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这些刚刚进入小学课堂学习的孩子喜欢语文是一件重要而富有意义的事。于是自己就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教材,去研究学生。通过更多适合一年级学习的活动教学来渗透语文知识,希望孩子们渐渐爱上语文,在快乐成长中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有活力的课堂,在有趣的,生动的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似乎更轻松。可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实际的问题。个别孩子过于激动,容易忽视课堂纪律;或者遇到回答错误的小朋友,孩子们就哄堂大笑,容易跟着起哄;面对突发情况时,一些孩子心静不下来。因此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班级孩子个性的了解,以及对低段孩子心理发展的认识出发,我采取了信心激励法。通过对孩子们精神鼓励来约束他们的言谈举止,让语文课堂更和谐。
刚开学不久,孩子们上课习惯还不是很好。班上的刘洋是个特别聪明的男孩子,思维很快,往往老师刚读完题目,他已经想出答案来了。可他也容易激动,知道答案之后不举手就大声说出,于是一些孩子就跟着附和着,实则还没开始思考呢,对于后进生来说,听课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找他谈话让他纠正这个坏习惯,但他似乎很难改正过来。
一次上课,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读题目,刚讲解完题目的意思,眼睛看向刘洋,他充满精力的表情向我透入着:答案又将马上从他的小嘴里蹦出,于是我赶紧向他做出一个举手的姿势。这次赶得及时,刘洋微笑着点头,做出惊讶状,然后高高地举手。接着我又给了大家一些思考时间,等陆陆续续的小手都举起来之后我还是请刘洋回答。“嗯,不仅回答得很棒,声音还这么响亮饱满,真不错!”他的表现是在我预料之中,于是紧接着对全班说:“瞧,我们的刘洋小朋友多能干呀,现在回答问题能先高高举手了,老师相信以后他再也不会急着抢答,聪明的孩子,会留给大家思考的时间的。”只见他脸红着嘻嘻笑。之后的几天里,每次上课我都关注着他的表现,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后来的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全班小朋友都能够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一年级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但老师的鼓励和信任能够让他变得自信,让他相信自己可以慢慢战胜自己,久而久之,会约束着自己的不良行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信心激励,帮助我更好地调控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和谐!
(四)破茧而出的青春
每一个青春都需要有一个破茧而出的过程,克服初次踏入社会的恐惧,学会如何对世界呈现真实的自己,懂得放下戒备让心灵走出禁锢。无论我们曾经被栽种在什么样的土地,现在的我们都已经开始结出果实,这是对土地的告别,也是对新生活的开启。
时光荏苒,转眼那个十八岁的女孩已成了两孩子的二胎辣妈,唯一不变的是我还一直坚守在教育的岗位,努力让自己在这岗位散发出最亮的光彩,照亮孩子们远行的路!
2019年的暑假注定是个与众不同、别有生趣的假期,第一次参加兴成长计划培训!回顾两个月的学习,过程是辛苦的,结果是喜悦的。我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俩孩子的妈妈,一边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另一半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宝贝们,所以每次的课程我都是抱着还未满周的小宝,旁边坐着4周岁的大宝,带着他们俩一起听课,这应该是很多女老师这个暑假的经历。每次他们一闹腾,就得哄着,等他们静下来、睡着了,夜深了,再挑灯继续翻看重播,把课程理顺、弄明白了,再接着打卡写下自己的收获。所以整个过程是辛苦的,但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位好老师,一个好妈妈,我坚持学习!
还记得7月11日,王子老师的第一讲:极简教育技术课程,我听得特别认真,对王子老师的微信小程序应用技术特别感兴趣,做了满满的笔记,也跟着王子老师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小彩蛋进行了在线奖状制作,还知道了怎么用手机制作PPT和录制微课,小技术大应用,小窗口大世界,这是堂非常实用的课!可是刚开始接触,不善表达的我,一下子不知如何打卡,也没明白打卡要求,以为简短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即可,最后第一讲打卡丢失了一分,听课没有改帐号,又丢失了2分,投稿投错了专题,七月的大作业也没了积分。面对这些挫折与迷茫,我曾失落过,不过后面想想,虽然我失去了那么多积分,但是那不就是在积累经验吗?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至少我听了精彩的课,我收获到了,那才是我学习的意义所在!
首先王子老师、晓粧老师的课程让给我的感受:智能手机APP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为我们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各种实用软件走到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更能感受到APP技术的神奇。
在教育教学行业中APP的应用也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APP技术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智能化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能够主动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
微信、微博、QQ、邮箱等形式是智能手机APP带来的主要网络沟通渠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用微信进行学习打卡,这就是利用微信APP程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微信的其他各种小程序也能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影响。微信教学目前是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形式,例如我们建立的班级群,学校群,可以发布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成了家校共育的一座桥梁,通过校园公众号,可以让更多家长了解学校的各方面发展情况。
我的教学中,我的教学PPT我会运用希沃5来制作,里面有很多学科工具可以直接运用,如英语单词发音、四线三格中书写单词、英汉翻译等,非常便捷,还有丰富的课堂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在轻松的小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还有课堂展示,可以连接手机,把课堂中学生的优秀作品用手机拍下来,再利用白板显示在大屏幕上,让所有同学欣赏,也可以把错题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发现错误并纠正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鼓励每个孩子,对不同的孩子可以用不一样的奖励机制,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 但由于学校教学设施有限,一体机大部分比较陈旧,开机要老半天,为了不耽误时间,好多时候不得不放弃这种信息化教学,因此对于我们这种小县城的老师,对信息化技术还是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很难跟上大城市老师们的技术步伐,学生这方面就更加空缺,这点我们必须加油,努力学习赶上!
在作业布置上我常用的软件有人人通、作业盒子、一起小学网,对于英语老师我比较喜欢用一起作业网,它里面作业比较丰富,有跟读句子、单词,也有背诵单词、句子,还有各种配套练习,还有口语练习、趣味配音、丰富的英语绘本阅读、自然拼读等,很适合学生预习和巩固知识,也解决了有些家长不会英语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的顾虑,可以让孩子们轻松学英语。同时,老师还可以检阅每个孩子的作业,可以听到每个孩子的跟读、背诵、配音,可以为他们打分并加上点评,他们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学豆,学豆可以在平台兑换礼品,学生们特别喜欢。但由于好多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不懂怎么运用App,有些只有老人机,所以没办法全班同学统一,此类作业只有少数同学能及时完成 。
如何制作或寻找高质量ppt,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 我们要利用APP软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率,用心培养学生的多重技能!
接着朱思思老师主讲的《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和王思思老师《跨学科事业下的自然笔记》,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不是一味地跟着教材走,为教学而教学,这样的课堂太无趣,学生听了也乏力。而利用思维导图,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探索的欲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
思维导图是发散孩子思维的一种工具,也是他们学习的支架,是我们老师因材施教的一种好方法,但我们不能盲目使用,要做思维的设计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
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发散思维到有意识地进行创造,自由表达;要尊重儿童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不拘泥于形式,多鼓励表达;要合理科学,分清主次,用好了才能减负,用对了才是工具。
从中我学会了用Xmind制作主题思维导图,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以致用!
最后期待已久的信息化素养第七讲,是由钟文秒老师主讲的《项目式学习PBL》。是给我印象最深,最震的一堂课! PBL对于我是种陌生的、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但听了钟老师的耐心讲解,我理解了它的理念与构造。她用生动的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国外项目式教学及她学校——南方科技学院,她和其他考师一起研讨开展的几堂精彩纷呈、震撼人心的跨学科项目式的大课堂,那种课堂是令人羡慕、特别和谐、快乐,而且融于生活和社会的探究型课堂,学生们的展示结果也令人赞叹!那才是真正的教学,从被动到主动,从共同学习到个性定制,项目式学习撬动了学生成长的支点,激发学生潜能,顺性扬才,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看到了未来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希望带给学生的精彩蜕变……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预期任务(课题),以项目为驱动,组织和整合各个学科进行背景知识构建,将知识转化为工具性、认知性、交往性的实践,解决真实问题,最终得到实际作品。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的能力。
希望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也能在我们的教育中实现!未来教育指日可待,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激励自己前行,做更好的自己,加油!
《跟着课本游中国》以布达拉宫、鼓浪屿、九寨沟、日月潭等为代表的十大风景名胜,用简单、有趣的文字和写实的插画介绍了各个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历史典故、旅游攻略等相关知识
本书以浅显易懂、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口语化的语言为牵引,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带领孩子看看这多彩的世界,领略中外各地的风土人情、世俗文化和奇妙景观,了解传说故事和世界轮廓。
这是一套专门为少儿量身打造的地理认知绘本,全套共30册,涵盖了世界、中国的著名景点及热点城市。本书以浅显易懂、贴近生活的小故事为牵引,带领孩子们领略世界、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奇妙景观。
扩展资料
《跟着课本游中国》极大地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引导他们胸怀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做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人。
如纳西族人民既可以绘出精美的白沙壁画,也可以随着音乐跳起古老的东巴舞;而藏族人民依旧是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他们建起大宝积宫,拿起转经轮,用诵读经文的方式诉说自己对信仰的坚持。
书里还配有许多色彩绚丽、版式精美的插画,一方面可以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则可以让他们更直观地领略当地的山水风景、风物特点。适合3-6岁的孩子。
这样做,孩子不争宠 别以为婴幼儿不会争宠!当大人满心期盼迎接二宝出生时,大宝极有可能出现吃醋、争宠的行为,这可真是伤透照顾者的脑筋!
如何让孩子不争宠,还能彼此玩耍、扶持,关键取决于照顾者的教养态度!本文邀请临床心理师教您「这样做!孩子不争宠」。
揪出孩子争宠原因,竟与父母有关?引起婴幼儿争宠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孩子单纯想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这是因为原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宝,一直以来习惯得到父母全心的呵护与照顾,然而随着弟弟妹妹的突然出现,大宝发现大人只顾著躺在婴儿床上的新成员,「为什么都不跟我玩了?」、「为什么都不抱我了?」等诸多疑惑纷纷出现,王意中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王意中指出:「这时候的大宝心理早已不是滋味,并且意识到被宠爱的地位已经不保,感觉自己被爸爸妈妈抛弃了。」
「当孩子觉得自己『失宠』了,就会开始出现争宠的行为!」王意中临床心理师表示,「孩子在争宠的过程中,其实是在争取父母的注意力。而孩子会不会出现争宠的行为,多数取决于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举例来说,当二宝出生后,父母明显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二宝身上,只要二宝哭了就会抱他、逗他、和他玩,然而这些举动看在大宝的眼里,其实是很不舒服的,大宝会觉得父母的关注、父母的爱顿时被外来者(弟弟妹妹)掠夺了,为了夺回被宠爱的地位,孩子就会以各种行为来讨父母的关注。」
三岁前的孩子,父母是全部的世界 无论手足年龄相差多少岁,争宠的情形都有可能会发生。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指出,对于三岁前的孩子,由于大多将注意力围绕在照顾者身上,一旦照顾者分身去照顾弟弟妹妹,就会让大宝明显感到被冷落。反观已进入幼儿园后的孩子,除了心智较为成熟、懂事,就学期间和老师、同侪相处,对于吃醋或是争宠,相对比较有机会被其他人事物所转移。
延伸阅读:3阶段养成计画,给哥哥/姊姊的教养,从妈咪怀孕开始
这样做,孩子不争宠 年龄影响孩子争宠的行为表现
多数人想到孩子争宠的表现,不外乎他会出现所谓的「退化性行为」,也就是原本乖巧的大宝,发现他只要学弟弟妹妹胡乱哭闹、爱发脾气时,父母就会马上来到他的身边安抚他;或是原本已学会自行大小便、用餐的行为却退回到婴儿阶段的状态,他可能会随地便溺、吵着要用奶瓶喝奶等。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指出:「不同年龄的孩子,争宠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一岁多的孩子已经会吃醋一岁多的孩子已经懂得观察父母的行为和情绪,当弟弟妹妹出现后,他就会感觉到「为什么父母以前都会抱我,现在都不抱了?」,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尚缺乏言语表达能力,但是他已经知道如何引起父母的注意,例如哭闹、尖叫等。
两岁后的孩子出现退化性行为两岁之后的孩子口语表达逐渐成熟,对于家中出现的新成员,他可能会直接表达「我不喜欢弟弟妹妹」、「爸爸妈妈都不跟我玩」、「我不要弟弟妹妹」等不满情绪。另外,他也可能会出现胡乱找碴、欺负弟弟妹妹、抢弟弟妹妹的玩具等行为,藉以宣泄他的生气、吃醋等反应,进而得到父母的关注。
而大宝之所以会出现欺负弟弟妹妹的动作,不见得是他讨厌弟弟妹妹,某一程度是想获取大人的注意,王意中临床心理师表示:「小朋友最怕被父母疏忽,争宠对孩子而言,就是想获取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因为看到大宝欺负小宝而严厉指责,会让孩子觉得原来欺负弟弟妹妹会让爸爸妈妈注意到我,之后仍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得到父母的关注。」
延伸阅读:唱反调×抢玩具×乱告状,大小宝争宠,怎么乔?
这样做,孩子不争宠 5Tips这样做!孩子不争宠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提醒:「孩子会出现争宠的行为,大多是大人们制造出来的。」追根究柢孩子争宠背后的动机,只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也就是当他认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成功得到父母的注意,那么诸如此类退化性的行为(例如哭闹、尖叫等)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父母不要以为手足争宠是很自然的反应,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指出:「不能认为老大一定出现争宠的行为,争宠的原因往往都是大人造成的。」如果能够正视孩子的争宠问题,适时察觉、解读孩子的情绪,给予同等的爱,才不至于让孩子在心中不断累积不公平的情绪,直到长到成人都还会吃彼此的醋。如何减少孩子之间相互争宠,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提供5方法给爸比妈咪参考:
1怀孕时,告知孩子新成员将报到其实不用等到弟弟妹妹出生,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逐渐转移,王意中临床心理师表示:「当大宝发现妈咪的肚子越来越大后,就不能像过去一样随时抱他,或是当大宝靠近怀孕的妈咪时,可能招来旁人责骂『不懂事』,这时候的大宝其实是很讨厌、排斥肚子里的弟弟妹妹。」
在怀孕时,除了提早口头预告将有弟弟妹妹的加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大宝共同参与妈咪怀孕的过程。」王意中临床心理师举例,父母不妨带着大宝一起准备婴儿用品,最后别忘记跟大宝说「谢谢你」、「你好棒」、「你很会喔」等鼓励或赞美。对大宝来说,弟弟妹妹的出现代表「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厉害的」,因为你的出现让我有被肯定的感觉。
另外,怀孕中的妈咪也可以从超音波的照片和大宝分享弟弟妹妹的资讯,带着孩子到医院产检等,一起与大宝回顾他曾经也像这样住在妈咪的肚子里。
2妈咪忙喂奶,家人协调照顾角色父母面对刚出生的孩子,难免会将全副精力放在新生儿身上,容易在无形与无意中疏忽了较年长的孩子。王意中临床心理师表示:「这时候家人的角色很重要,除了提供新生孩子的照顾外,也能在母亲分身乏术时,协助大宝的照顾角色。当妈咪忙着照护新生孩子时,可以由爸爸陪伴在大孩子的身边,才不至于让孩子感觉父母被抢走了。」
然而,如果家中只有妈咪一人肩负大小孩子的照护状况时,该怎么办?假使妈咪正忙着哺喂小婴儿,这时不妨准备一个玩偶给大宝,并将玩偶比喻为小婴儿,让他一起参与母亲喂奶的游戏,他会觉得正在和妈咪一起「玩」。也能趁机让大宝了解「弟弟妹妹年纪小,所以妈咪要喂他喝奶,以后他就会和你一样,自己吃饭喝奶了。」
这样做,孩子不争宠 3让孩子享受与父母独处的时光弟弟妹妹出生后,相对剥夺大宝与父母的独处时光,虽然家中多了新成员,但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提醒:「孩子与父亲或母亲拥有一段个别约会的时刻很重要。」
往往是妈咪忙着照顾新生儿,这时候爸爸的角色相对关键,不仅协助妻子分担育儿的辛劳,大宝也因为和爸爸有独处的时光,陪孩子玩游戏、说故事等,可以大幅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反之,新生儿偶尔可以请先生照护,也能让大宝与母亲享受两个人的约会时刻。
4避免指责,让孩子将需求表达出来父母如果没有察觉孩子的状况,总认为孩子只是单纯爱吃醋,甚至说「你现在是大哥哥、大姊姊,要懂事。」此举只会让大宝对于弟弟妹妹心怀恨意。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提醒:「对三岁以前的孩子,这些话不讲还好,越讲越糟糕,三岁前的孩子很难用讲理的方式,他们只是单纯地觉得父母被抢走了。」
如果见到大宝无理取闹、乱闯祸等,父母暂且冷静,试想大宝总在哪些时刻出状况?像是如果见到大宝欺负弟弟妹妹的状况,那是因为大宝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只能借由行为表达而出,这时候父母的反应可以看着大宝,然后冷静地摇摇头,下一步父母将孩子背后想传达的东西讲出来,以大宝能理解的简单语言问:「你是不是想要妈妈要跟你玩,是不是要抱抱你?」或是当孩子胡乱发脾气时,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后,再试图将大宝的需求说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被父母所理解。
5简单游戏与互动,增进手足关系如何增进手足关系,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就是要让他觉得「跟弟弟妹妹在一起很好玩」。王意中临床心理师分享,对于躺在婴儿床上的孩子,可以借由简单的扮家家酒等想像互动的游戏,让哥哥姊姊参与一起照护弟弟妹妹的过程,让他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
等到小宝会走、会跑之后,透过丢接球等互动性、没有输赢的游戏,让彼此都觉得很好玩、很有趣。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提醒 :「 把握一个大原则,就是要让大宝喜欢这个弟弟妹妹,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现让他觉得愉快和好玩,日后就会想找弟弟妹妹一起玩。」
父母的态度往往是影响孩子是否争宠的关键因素,除了公平对待每个孩子,最重要的是满足小小孩对爱的需求,再试着发展出良好的互动情谊,让彼此成为互相支持的手足关系。
我认为和新生儿聊天,是非常有必要的,的确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我家大宝新生儿期就经常听我们说一些有韵律的儿歌、童谣,他1岁4个多月就能很流利地说出这些儿歌。
我的侄子和外甥新生儿期就缺少了这一课,到现在1岁8个月了,还不会连话,只会说简单的两三个字的词。
婴儿的听力在胎儿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大约在胎龄5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小小窃听者,能听到妈妈胃肠蠕动的声音、血液流动的声音,也能听到外界较大的声响,所以,才有了胎教的发展。而且,事实证明,胎教也是有效果的。
我家两个宝宝都是这样的,在胎儿期听过很多音乐,出生后对音乐很熟悉,每当哭泣的时候,一放音乐,就会安静下来。
婴儿对声音也是有反应的,只不过他反应比较慢,所以被误认为是听不懂。婴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在处理声音有关的信号时,速度比较慢。你和他小声说话,他好几秒才会反应过来,因为他还要找一下声音的来源。
婴儿的听觉神经发育很关键,内耳发育结构的问题,决定了他喜欢听父母自然的说话声音,悦耳、慢速、有高度的声音。所以,父母要多和他说话,让他熟悉这个声音,以后对人的声音就会特别敏感,社会交往能力也会特别强。
婴儿语言的发展
为什么孩子说的第一个单词往往是“妈妈”‘宝宝’“爸爸”等等这些词呢,就是因为从出生那天起,父母们就在强化他,这些词在他脑海中已经深深扎根。开始说的时候并不能和真实的人物对应,只是潜意识里有这些词而已。
试想,如果没人跟他说这些,他还会说话吗?答案是否定的。以前有过报道,在狼群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经过人类语言的刺激,他就失去了语言的能力。
父母要早开始和婴儿交流,以后当语言真正发展的时候,父母才会顺利成章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怎么和婴儿聊天
和婴儿聊天也很简单,不需要什么特别深的逻辑,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庭自然生活语言就可以。在和婴儿聊天的时候,要保持20-30厘米的距离,让婴儿看到大人的表情。当婴儿啊啊哦哦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回应他,这就开始和他简单交流开了。
我的两个宝宝出生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和宝宝聊天。在宝宝尿湿的时候,我们会一边换尿布一边说“宝宝,给你换上一块新尿布,干干爽爽的,可舒服了!”当宝宝饿了的时候,我会说“妈妈给你喂奶了,吃饱了长得壮,长大和哥哥一起玩!”需要换衣服的时候,也会说“宝宝,给你换上一件新衣服,好帅哦!”平时,宝宝醒着的时候,就会给他唱些小童谣、小儿歌,以此来促进宝宝听力发展和语言能力。
看看,和婴儿聊天,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行为,没什么难度可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