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货币中,什么是安南货币?安南货币是哪个朝代发行的?

在中国古代货币中,什么是安南货币?安南货币是哪个朝代发行的?,第1张

  越南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后,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有三。一是越南独立前,受中国文化1000多年的同化,奠定了越南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越南立国后的统治阶级出于自身需要,积极主动的从中国汲取他们所需要的思想文化;三是越南土地私有制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封建社会有相同之处而不同于同时期东南亚国家,主要表现在其货币经济政策以中国历代货币经济政策为模本,并加以改造运用方面。使得越南吸收中国文化有了与之适应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接受了中国文化而又时时要表明“大越”是个独立的国家和足以自豪的民族心态,又是越南古代文化不同于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独立建立封建国家到封建国家的结束这一段历史时间,越南与中国历代政府时远时近,但总的说来大部分时间越南以奉中国做宗主国为荣。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国明朝皇帝正式册封黎仁宗安南国王后,历代新君执政,只有得到中国政府的册封才能算是正统。作为中国的藩篱,越南统治者对中国称安南国王,而对内则自称大越皇帝。在越南货币上正反映了以上两重性的特征。如越南独立后铸造的钱币,沿用中国的方孔圆钱形式,而钱文采用兴宝、镇宝、大宝即是典型的例子。

  钱学是史学的余脉,欲证其钱必先知其史。越南18世纪前,越南官方文字采用汉字及越南根据汉字创造的喃字。钱币上则一律采用汉字。自从18世纪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强力推行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越南文化逐渐脱离汉字文化圈。并造成了与汉文化的脱节。众所周知,越南独立几十年一直处于战争和准战争状态,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很少,资料更加难得。使得国人对越南的历史知之甚少,这些都应该是诸多泉友们对众多安南货币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越南国内改革开放,与中国交流日多。加之国内集钱热的兴起,有关安南钱的著述也有所出,国内现在比较有影响的有广西云南钱币学会合编的《越南历史货币》和华光普的《日本、朝鲜、越南古钱图录》。两书的排列顺序为编年性质。但以没能分出后铸仿铸钱为憾。笔者准备以越南历史为纲,以钱为目,以增加读者对越南历史钱币的兴趣。并以所见列出少、稀、罕、珍四等作为收藏评判标准,普品不再注明。本文分三部分:

  历代正统王朝所铸货币

  1、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国,年号太平,开始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史称丁朝。立国12年(北宋开宝3年—太平兴国4年)。所铸有太平兴宝,“太”做“大”,背“丁”以记国姓。分光背、上丁、下丁和下反丁四种版别,上、下丁者少,其余稀。太平兴宝的铸造时间早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铸造的太平通宝

  2、980年,黎桓废丁部零之子以自立,立国29年,仍称大瞿越,史称前黎(时北宋雍熙年间)。铸有天福镇宝背“黎”。大“黎”者少,光背者稀

  3、1009年,前黎朝高级军官李公蕴夺取帝位,1054年改国号“大越”,史称李朝。李太祖铸顺天大宝背“月”字,用意未明,珍。

  太宗(时北宋庆历年间)铸有明道元宝和天感元宝。明道元宝真书,文字遒劲。元字最后两笔分开,用于朝廷赏赐,少。有铁钱,稀。天感元宝真书,分光背和背“乾王”者,光背者用于朝廷赏赐,罕,后者是李太宗为爱子封王而铸造的纪念币,珍。

  李朝共传8世,仅太祖、太宗铸钱。《越南历史货币》一书尚将传世的天符通宝、大定通宝、正隆元宝、治平通宝等钱根据年号归与李朝,但看实物应属越南中晚期所铸;

  4、1225年,辅国太尉陈承发动政变,逼李昭皇禅位。建立陈朝。

  陈太宗铸有建中通宝、政平通宝,均珍(时南宋宝庆元年—淳佑十年),安南建中远远少于唐建中。太宗还有元丰年号。安南钱中元丰钱版别甚多,但文字风格均不与陈朝相类。陈朝是否铸元丰通宝还有待以后出土实物证明。

  陈圣宗铸有绍隆通宝,铸造不精。有面背四决者,均珍。

  《大越史记全书》有载陈明宗“大庆十年十一月铸铅钱”。应是越南史载官铸铅钱之始,惜一直未见实物。所见有陈明宗所铸开泰元宝(元泰定年间),分光背和背陈两大类,光背者版别较多,罕,背陈者珍。

  陈裕宗铸有绍丰元宝、通宝,大治元宝、通宝钱。(元至正年间)以上两年号钱版别极多。绍丰元宝有行、篆、草书体,有一种隶书钱背铸有“十五”应为记年,均罕,有背陈者,珍。通宝背陈者罕,其余稀;大治元宝隶书双挑者罕,其它稀,通宝有背元者、篆书大字双脚上挑者(即日本人称“蛸大治”者罕),其他稀。

  1369年,陈裕宗殁,无嗣。立外人杨日礼为嗣,年号大定(明洪武2年)。铸有大定通宝,少。至此,以后的陈朝君王因与南方占城国多次发生战争,加之国内多次发生农民起义,致使国力衰败,无力铸钱。

  5、1400年,胡氏代陈,国号大虞,史称胡朝(明建文2年)。元年铸圣元通宝,有真篆两种,少。之后胡朝效法宋、元纸币政策,在全国推广“通宝会钞”纸币,不再铸钱。1407年中国明朝出兵灭胡。在越南广置府县。越南又归入中国统治。其时流通有中国铸造的洪武、永乐、宣德、弘治诸小平钱。

  6、1418年,清化地主黎利在越南北部兰山起兵反明,于1427年迫使明军退出越南。1428年,黎利终于统一越南,定都河内,国号大越,史称后黎朝(1428-1789)。后黎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铸钱质量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这一时期,是越南历史的黄金时代。

  黎太祖顺天年间铸顺天元宝小平,制作规整,钱缘略宽。与李朝的顺天大宝不同。版别根据文字分数种,少。

  黎太宗铸绍平通宝和大宝通宝,大宝通宝大字大样者罕,其他版别稀。

  黎仁宗铸大和通宝、延宁通宝。版式亦多,延宁皿丁宁版稀。

  1459年黎宜民杀胞弟仁宗篡位,在位一年,铸天兴通宝,铸造极精,少。

  1460年众大臣推翻黎宜民后拥太宗次子黎圣宗为帝。铸有光顺通宝图,洪德通宝,铸造极精,为安南钱品中最易得者。

  黎宪宗铸有景统通宝,精美厚重,有大小字版别。 黎威穆帝铸有端庆通宝,仿景统通宝,更为厚重,少。大字者稀。

  黎襄翼帝铸有洪顺通宝,楷书精整。 黎昭宗铸有光绍通宝,楷书精整,稀。

  1527年,太师安兴王莫登庸逼后黎恭皇禅位,以越南北部河内为都,建立莫氏政权,控制北方。1533年,后黎朝武将阮氏在越南中部清化拥立黎昭宗子黎宁为黎庄宗,自掌实权,同莫氏对抗。这一段历史越南史称“南北朝”时期。1592年,南方势力击败莫氏,结束南北朝。从南北朝开始了越南历史上货币发行流通最为混乱的时期。黎朝和莫朝的货币将分别介绍:

  A、 后黎朝末期:

  1533年后黎庄宗铸元和通宝,通字真书,其他三字篆书,少。与日本元和不同。 1573年,权臣郑检弑主立英宗子,为世宗,世宗铸嘉泰通宝,少。

  与南宋嘉泰不同。 神宗于1658年注永寿通宝和永寿之宝,永寿通宝版别繁多,流入中国也多,均常见。永寿之宝稀。

  裕宗铸有永盛通宝,有几种版别,其中有背“巳”以干支记年者。尚有保泰通宝亦为裕宗所铸。背星月文等版别,少。

  显宗年号景兴,在位四十六年,在位期间广开钱厂,钱文、版别众多,与中国南宋嘉定铁钱可以媲美。景兴通宝背文繁多,主要分纪年与纪地者。以干支记年者稀,数字纪年者少。纪地者以“西”、“太”、“帛”、“昌”者少。景兴二十三年后,改通宝二字为杂宝。有“巨、泉、永、至、正、用、大、中、太、内、顺、全”诸宝,每种宝文又以文字、背文分诸多版别。其中“大宝”背北折二大样稀,“中宝”稀,“内宝”少。景兴年间又铸有通宝大钱,背有龙、龙凤及其他吉祥图案者。为官铸赏赐钱,稀。

  愍宗铸有昭统通宝,阔缘明显,版别多,铜质较杂。一般有单字背文,两字背文者稀。1786年,西山起义军攻占河内,推翻后黎朝的统治,黎愍宗逃到广西,要求中国干涉。1788年,清廷派孙士毅率军20万出兵越南,打败而归。清军在越南铸有乾隆通宝背汉文安南小平钱供军队使用,有两种版别,少。

  B、 莫朝(1527-1592):

  莫太祖铸有明德通宝铜钱。有多种版别,均少。

  莫太宗铸有大正通宝铜钱,少。 莫福海铸有广和通宝,楷书对读。稀。传世有篆书小钱,应是后铸。以上铸品均有后黎朝中期钱币形制精整的风格。

  莫福源铸有光宝通宝,楷书对读,阔缘薄小,罕。

  后黎朝击败莫氏政权,主要大将郑松和阮潢的力量。1592年郑松攻占河内后,控制军政大权。阮潢则在1600年定都顺化,称广南王。郑氏挟天子以令天下,阮氏则要勤王。双方在维护黎氏王朝的幌子下,打了数十年内战。1692年北方郑氏由于内部不稳固,停止进攻阮氏政权。越南再次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阮氏政权也铸造有大量钱币。

  7、1771年,南方农民在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的领导下,发动西山起义,口号是“劫福济贫”。1777年,亡阮氏政权,阮潢家族后裔阮福映逃跑。1778年,阮岳称国王,国号泰德,同年占领顺化,1786年攻下河内,统一越南。1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封阮侣、阮惠为王,三分国土,鼎足治理。

  A、 阮岳铸有泰德通宝和明德通宝。 泰德通宝为年号钱,背草书万岁者系为庆祝阮岳称帝所铸。 明德通宝为吉语钱,文字、版别仿泰德,与莫朝明德不同,有锌钱,少 。1793年,阮岳在与阮福映的战斗中阵亡,其子率部归附阮惠之子阮 光瓒。西山政权恢复表面统一。

  B、1788年,阮惠在河内称帝,建元光中。西山政权宣告正式分裂。次年,中国政府正式册封其为安南国王。阮惠铸有光中通宝和光中大宝。两者版别繁多,有合背、重轮、背字、背四月者,均多见,光中通宝背篆书安南者少。

  C、1792年,阮光瓒继阮惠位,铸有景盛通宝、大宝和宝兴通宝。景盛通宝仿光中,版式复杂,多见。景盛年间还铸有景兴通宝大花钱,稀。景兴大宝少。宝兴通宝珍。

  8、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俘获阮光瓒,西山政权灭亡。阮福映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改元嘉隆,史称世祖。越南封建王朝的尊孔崇儒,在阮朝前期达到极盛。阮世祖铸有嘉隆通宝铜、锌(当时称白铅)钱(图4)。铜钱根据大小、文字、背文分很多版别,背篆书“六分”者为铜钱。背楷书“七分”者为锌钱。背篆书“太平”者少,应为吉语钱。

  阮圣祖(1820-1841)铸有明命通宝小平铜钱、锌钱,并开始铸造美号大钱。美号大钱铜质,正面钱文“明命通宝”。背面选中国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反映儒家思想的文字作为铭文,有四字和八字者,以一当百,均稀。嘉隆、明命时期大力推广锌钱,尤其明命帝“铅钱之用,富户既不敢私藏,而邻国来商者又不敢带回。此钱流通非但利于民,亦利于国,乃自然只利也”的经济思想应深受中国五代南楚高郁关于铅铁钱货币政策的启发。

  阮宪祖(1841-1847)铸有绍治通宝小平铜钱、锌钱和美号大铜钱。小平铜钱常见。锌钱有背河内者,稀。美号大铜钱,稀。

  朊翼祖(1848-1883)铸有嗣德通宝小平铜钱、锌钱、美号大铜钱、嗣德宝钞和嗣德重宝几品,小平版式多样,背记地者少,还有嗣德通宝小平背后“六文”者,指值锌钱六枚。锌钱有光背和记地者。美号大铜钱,稀。值得一提的是嗣德宝钞的出现。嗣德14年,阮朝根据清咸丰宝钞的发行方法,发行了铜钱式的嗣德宝钞。共分六等,背文从准十文至准六十文。所比也是指当锌钱十枚至六十枚。所见有两种,一为根据嗣德14年重量标准铸造的重钱,罕。一为合乎嗣德23年重量标准铸造的轻钱。稀。嗣德重宝背安南八文者,有铜锌两种,均罕。

  阮简宗阮福昊(1884)由于与法国殖民者签定《顺化条约》卖国,朝野气愤,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大臣所废。铸有建福通宝铜钱、锌钱。均珍。

  阮宜帝阮福明1884年6月接位,改年号咸宜。铸有咸宜通宝铜钱。薄小,背有记值“六文”。罕。由于阮福明不甘心听命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885年7月5日发动顺化起义,但有于准备不充分而失败。法国人把阮福升扶上帝位,改元同庆。

  阮景宗(1886-1889)铸有同庆通宝铜钱,分大小样,分别值锌钱6枚与10枚。大样者少。有薄型美号大钱,稀。

  成泰帝阮福昭(1890-1906)铸有成泰通宝,分光背、六文、十文三种。六文者稀。

  维新帝阮福晃(1907-1916)铸有维新通宝,背十文。由于阮福晃不愿做傀儡,参与越南光复会起义的策划,被法国殖民者逮捕流放。

  启定帝阮福旭(1916-1925)早期铸有启定通宝铜钱,少。以后大量铸造机制小钱,数量很大。

  保大帝阮永瑞上台后(1926-1945),铸有保大通宝,有小平、背十文、机制三种。均常见。其中宋体字者稀。1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向越南独立同盟的代表交出权利,宣布退位。保大帝的下台,标志着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同时也宣告着汉字方孔钱正式退出越南的历史舞台。

在日本有明海海滩上,人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钱形图案。从它酷似中国古代钱币的造形及图案中清晰可认的字体来看,实令人费解其意,凡目睹此图案的人无不称奇。

这个具有立体感的钱币图案,是掘沙筑成的。在海滩上行走,亲临它时人们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图案,而会误认为这不过是一道道沙沟。但当你登上岸边的一座山后向下俯视,就会惊奇地发现这沙沟所展示的竟是一个巨大的“钱形”图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个圆形图案的构图与中国古代的铜钱极其相似。在这个圆圆的沙圈中心有个四方形的孔,在这方孔的四边有“永宽通宝”四个大字。这个钱形图案究竟能有多大呢?人们进行了实地测量,这一测量人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原来人们所见的这个图案并非是绝对的圆形,而是一个周长为354米,东西长122米,南北宽90米的椭圆形,难怪站在它东岸山顶上的人,所看到的图形是那么圆。

那么这个巨大的钱形图案是如何形成的呢?据传说:1633年,即宽永10年时,当地居民为了迎接龙丸藩主前来巡视,一夜之间,掘沙修造起来的,一直保存至今。另一个传说是当年在彩弹山顶有一座神殿,叫“八幡神宫”,公元70万年,即大宝3年,一天夜间,八幡大神乘座一只发光的船,从宇佐神宫飞临此地。从此,便有了这巨型图案。于是,人们就修了这座神宫祭祀八幡大神。

这神秘的图案及神话传说,使人联想到在秘鲁纳斯卡平原的那些巨形图案。那巨型图案也只能从高处才能看见,人们认为那是宇宙人的杰作,地面人是造不出来的。那么这个钱形图案是否也是宇宙人的纪念物呢?传说中从宇佐来的大神,是否就是从宇宙中来的外星人?它所乘坐的发光船,是否就是人们所发现的飞碟?如果是,那么宇宙人为什么会来到地球造出此钱形图案呢?它的喻意是什么?对这一连串的设想人们很难找到证据来说明。这样人们又把眼光从宇宙收回到地球,到远古的人类祖先那里去寻找答案。他们认为这个巨大的钱形图案纯粹是地球人的杰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推测到:在创造这一奇迹时,指挥者站在海岸边的琴弹山上,通过旗语来指挥海滩上众多的人,这样人们在统一指挥下就完成了这项巨大的工程。只有这样他们所创造出的钱形图案虽然实际上是椭圆形,但人们站在山上所看到的却呈圆形,与钱更加相似。

对于这一解释人们认为比较合理,但人们还不明白,这个钱形图案究竟是些什么人、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在什么时间创造出来的?它为什么能够在大海的波涛下长存而没有消失?这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究才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景盛通宝是清乾嘉间流通在中国的越南货币,景盛通宝为越南阮光瓒景盛年间(1792年——1802年)铸造。1792年,阮光瓒继阮惠位,改元“景盛”,铸有景盛通宝、大宝和宝兴通宝。

其实那边的古钱币一般都是从这边流通过去的,比如说永乐通宝什么的,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就是大判和小判,金币当然值钱

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国专职收藏对日本钱币的收藏家不多,大家普遍不感冒......在日本也有很多收藏钱币在大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有很多珍稀的钱币在他们手里.

在铜钱的众多分类中又一个奇特的钱币,那就是日本铜钱,同样是圆形方孔,同样是汉字你能分辨出哪些是日本钱吗?咱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日本拥有自己的文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货币上使用汉字呢?

这不得不说说日本与中国历代的从属关系。

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都是中国的附属小国,官方文字,正经制度都是照搬中国的,日本一切的官方文件一律用汉字书写,这个传统保留到了今天。这就是为什么日本钱币上的文字是汉字了。不得不说日本这个民族还是很爱学习的,但做了2000年中国的附属国,这份优越感是哪来的。闲话不多说了。说到日本钱,就不得不说一个重要的钱币,那就是永乐通宝。日本一支考古队曾经在埼玉县莲田市的一处战国遗址中,发现了超过26万枚古钱币。这些古钱币中,就有铸造于15世纪的明代“永乐通宝”。

日本铸造的永乐通宝

永乐通宝在日本的流行程度超乎想象,当时日本局势动荡,无法造出高质量的铜钱,所以干脆就直接用永乐通宝。日本一些领地上甚至出现了采用永高制,年供以永乐钱为主。永乐通宝铸工精湛,整齐划一,质量上乘,所以永乐通宝在日本比较多。

江户初期又制造了庆长通宝和元和通宝。1636年以后,制造了宽永通宝。 宽永通宝 铜一文钱是最普遍的,宽永通宝可以说是藏友手中最多的日本钱了。除铜一文钱以外,还有黄铜,精铁的四文钱,铁的一文钱。

天保通宝仁孝天皇天保6年(1835年),在江户浅草桥场村金座铸造。椭圆形,轮廓内孔与普通钱相同,币面天保通宝四字直书,背孔上有当百二字,孔下铸金工花押。有四文通用的文久天宝,也有十文通用的宝永通保。但在1835(天宝6年)制造了一百文通用的天保通宝。

江户时代的大判江户时代的大判:庆长大判。是后藤四郎兵卫用大判座制造的,才庆长大判到万延大判五种。在带着锤眼的表面,写上水墨字样“拾两后藤”和花押。因为大判是赠答和礼仪上用的,所以画着水墨画。所谓十两是重量有十两,也就是四十四匁左右,而不是价格,但是实际是只有七到八两左右。

庆长、元禄金币除了以上,还有一些皇朝銭,比如和同开珎。

和同开尔

长年大宝 仁明

长年大宝

饶益神宝 清和

饶益神宝

琉球通宝

此外还有日本大正、昭和、明治时期发行的机制币、银币,以及日伪时期在我国发行的货币。

要谨记一点,外国货币不属于我国货币体系,除了几个别品种外,在中国这些外币是根本不值钱的,如果你碰到了不认识的书上也没有的文字或年号,不要窃喜以为碰到了大珍,先搞清楚是不是外国的再说。

景兴通宝铜钱所属朝代是清乾隆五至四十二年。

景兴通宝,流入中国的一种越南钱币名。黎氏显宗景兴年间(1740—1786)铸造。有篆、隶、楷书体。背文有中、西、北、大、山西、山南、庚申、辛酉、壬戌等纪方位、地名或干支。

景兴钱另有巨宝、永宝、大宝、顺宝、泉宝、重宝、中宝、内宝、正宝、至宝、用宝、宣宝、太宝等名称。流入中国的越南钱还有阮氏光中年间(1788—1792)、景盛年间(1793—1802)和世祖嘉隆年间(1802—1819)铸造的光中通宝、景盛通宝和嘉隆通宝等。

扩展资料

越南旧称“安南”,清朝嘉庆七年(1802)改国号为越南。中越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就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据史书记载,越南的吴朝早在公元10世纪中期,就已开始仿中国铸造方孔圆钱,同时也流通使用中国钱币。

13世纪以后,随着两国经济、文化交往的进一步密切,越南钱币也开始流入我国,特别是清代中、后期,在两广、福建等沿海地区,越南钱币流传很广。

道光九年(1829),两广总督就有专折,请严禁外国轻钱流入:“广东省行使钱文内,有光中通宝、景盛通宝两种最多,间有景兴通宝、景兴大宝、嘉隆通宝,谓之夷钱,搀杂行使,十居六、七。并有数处专使夷钱不可不防其渐。”

-景兴通宝

使用过"元通"的有汉元通宝(后汉)\周元通宝(后周)\宋元通宝(北宋)

中国年号铸币表

朝代 帝王 在位时间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

夏商周 夏朝(前2070~前1600) 天然贝壳

(前2070~ 商朝(前1600~前1046) 骨贝、铜贝、石贝

前256) 周朝(前1046~前256) 空首布、平首布、陶贝、玉贝

春秋战国 魏国(前403~前225) “蒲反一釿”圆跨布、安邑二釿布

齐国(前1046~前221) “齐之法化”刀币、墨刀、安阳刀

燕国(前1046~前222) “明刀”刀币

赵国(前403~前228) “晋阳半”尖足布币、邯郸刀

楚国(前1042~前224) “郢爰”饼币、蚁鼻钱、陈爰饼

韩国(前403~前229) “平阴”方足布币

秦 始皇帝(赢政) 前221~前210 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前221~206) 二世皇帝(赢胡亥) 前209~前207 整顿半两钱的规章制度

三世皇帝(赢子婴) 前207~前206

西汉 高祖(刘邦) 前206~前195 三铢半两・榆荚半两

惠帝(刘盈) 前194~前188

(前221~23) 少帝恭(刘恭)(吕后摄政) 前187~前184 八铢半两

少帝弘(刘弘)(吕后摄政) 前183~前180 五分钱

文帝(刘恒) 前179~前157 四铢半两

景帝(刘启) 前156~前141

武帝(刘彻) 前140~前87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三铢钱・郡国五铢

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

昭帝(刘弗陵) 前86~前74 始元、元凤、元平 昭帝五铢

昌邑王(刘贺) 前74

宣帝(刘询) 前73~前49 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宣帝五铢、小五铢

元帝(刘奭) 前48~前33 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四出五铢

成帝(刘骜) 前32~前7 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 前6~公元1 建平、元寿

平帝(刘衎) 公元1~公元6 元始

孺子婴(刘婴) 公元6~公元8 居摄、初始

新 王莽 9~20 始建国、天凤、地皇 契刀五百・货布・布泉·货泉·

(8~23) 国宝金匮直万・一刀平五千・六泉·十布

更始帝(刘玄) 21-23 更始 更始五铢、铁半两五铢(公孙述)

东汉 光武帝(刘秀) 23~57 建武、建武中元 建武五铢

明帝(刘庄) 58~75 永平

(25~220) 章帝(刘炟) 76~87 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刘肇) 88~105 永元、元兴

殇帝(刘隆) 106~106 延平

安帝(刘祜) 107~125 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少帝(刘懿) 125

顺帝(刘保) 126~144 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冲帝(刘炳) 144~145 永熹

质帝(刘缵) 146~146 本初

桓帝(刘志) 147~167 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灵帝(刘宏) 168~189 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四出五铢

废帝(刘辩) 189 减边五铢、延环五铢

献帝(刘协) 190~220 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董卓五铢(无文小钱)

三国

魏 文帝(曹丕) 220~226 黄初 沿用汉五铢

明帝(曹睿) 227~239 太和、青龙、景初 压五压金五铢

(220~265) 齐王(曹芳) 240~254 正始、嘉平

高贵乡公(曹髦) 254~260 正元、甘露

元帝(曹奂)(陈留王) 260~265 景元、咸熙

吴 大帝(孙权) 222~252 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会稽王(孙亮) 252~258 建兴、五凤、太平

(222~280) 景帝(孙休) 258~264 永安

末帝(孙皓) 264~280 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蜀(汉) 昭烈帝(刘备) 221~223 蜀五铢・ 直百五铢・ 直百・直一· 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221~363) 后主(刘禅) 223~263

西晋、东晋、十六国

西晋 武帝(司马炎) 265~290 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沿用旧钱

惠帝(司马衷) 290~306 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兴、光熙 一类小型私铸泉泉、货货、货泉、布泉、货布可能为当时豪强铸造

(265~316) 怀帝(司马炽) 306~313 永嘉

愍帝(司马邺) 313~316 建兴

东晋 元帝(司马睿) 317~322 建武、大兴、永昌 赵王石勒造“丰货”

明帝(司马绍) 322~325 永昌、太宁 沈充造“沈郎五铢”

(317~420) 成帝(司马衍) 325~342 太宁、咸和、咸康 成汉李寿造“汉兴”钱

康帝(司马岳) 342~344 建元

穆帝(司马聃) 344~361 永和、升平

哀帝(司马丕) 361~365 隆和、兴宁

海西公(司马奕) 365~370 太和

简文帝(司马昱) 370~372 咸安

孝武帝(司马曜) 372~396 宁康、太元

安帝(司马德宗) 396~418 隆安、元兴、义熙 北凉造“凉造新泉”

恭帝(司马德文) 418~420 元熙 夏造“大夏真兴”

南北朝 (420~581)

南朝 武帝(刘裕) 420~422 永初

少帝(刘义符) 422~424 景平

宋 文帝(刘义隆) 424~453 元嘉 四铢

孝武帝(刘骏) 453~464 孝建、大明 孝建四铢、大明四铢

前废帝(刘子业) 465 永光、景和 两铢、永光、景和、孝建(二铢)

(420~479) 明帝(刘彧) 465~472 泰始、泰豫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 472~477 元徽

顺帝(刘准) 477~479 升明

高帝(萧道成) 479~482 建元

武帝(萧赜) 482~493 永明 刘悛在四川蒙山铸南齐五铢

齐 明帝(萧鸾) 493~498 建武、永泰

东昏侯(萧宝卷) 498~501 永元

(479~502) 和帝(萧宝融) 501~502 中兴

武帝(萧衍) 502~549 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天监五铢、公式女钱、背四决铁五铢、太清丰乐

简文帝(萧纲) 549~551 大宝

梁 元帝(萧绎) 552~554 承圣

(502~557)

敬帝(萧方智) 555~557 绍泰、太平 四柱五铢、两柱五铢

武帝(陈霸先) 557~559 永定

文帝(陈蒨) 560~566 天嘉、天康 天嘉五铢

陈 废帝(陈伯宗)(临海王) 567~568 光大

(557~589) 宣帝(陈顼) 569~582 太建 太货六铢

后主(陈叔宝) 583~589 至德、祯明

北朝 道武帝(拓跋珪) 386~409 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明元帝(拓跋嗣) 409~423 永兴、神瑞、泰常

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 423~452 始光、神迦、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太和五铢(北魏)495年

文成帝(拓跋浚) 452~465 承平、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386~534) 献文帝(拓跋弘) 466~471 天安、皇兴

孝文帝(元宏) 471~499 延兴、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 500~515 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永平五铢

孝明帝(元诩) 516~528 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 527~530 建义、永安 永安五铢(北魏)529年

长广王(元晔) 530-531 建明

节闵帝(元恭) 531 普泰

安定王(元朗) 531~532 中兴

孝武帝(元修) 532~534 太昌、永兴、永熙

孝静帝(元善见) 534~550 天平、元象 小样永安五铢

东魏

(534~550)

文帝(元宝炬) 535~551 大统 大统五铢(西魏)540年

西魏 废(元钦) 551~554 ——

(535~557) 恭帝(拓跋廓) 554~557 ——

文宣帝(高洋) 549~559 天保 常平五铢(齐)553年

废帝(高殷) 559~560 乾明

北齐 孝昭帝(高演) 560~561 皇建

武成帝(高湛) 561~564 太宁、河清

(550~577) 后主(高纬) 564~577 天统、武平、隆化

幼主(高恒) 577 承光

孝闵帝(宇文觉) 557 —— 五行大布(北周)547年

明帝(宇文毓) 557~560 武成

北周 武帝(宇文邕) 560~578 保定、天和、建德、宣政 布泉(北周)561年

宣帝(宇文贇) 578~579 大成

(557~581) 静帝(宇文阐) 579~581 大象、大定 永通万国(北周)579年

隋 文帝(杨坚) 581~604 开皇、仁寿 置样五铢、五铢白钱

炀帝(杨广) 604~617 大业

(581~618) 恭帝(杨侑) 617~618 义宁

唐 高祖(李渊) 618~626 武德 开元通宝

太宗(李世民) 626~649 贞观

高宗(李治) 649~683 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乾封泉宝

(618~907) 中宗(李显) 684 嗣圣

705~710 神龙、景龙 (复国号唐)

睿宗(李旦) 684~690 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后执政)

710~712 景云、太极、延和

则天皇帝(改国号周) 690~705 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玄宗(李隆基) 712~756 先天、开元、天宝

肃宗(李亨) 756~762 至德、乾元、上元 乾元重宝·(史思明)得一元宝・顺天元宝

代宗(李豫) 762~779 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大历通宝(有内地与新疆铸两种)

德宗(李适) 779~805 建中、兴元、贞元 建中通宝(新疆铸)

顺宗(李诵) 805 永贞 尚有“大”、“中”、“元”字钱

宪宗(李纯) 805~820 元和

穆宗(李恒) 820~824 长庆

敬宗(李湛) 824~827 宝历

文宗(李昂) 827~840 宝历、太和、开成

武宗(李炎) 840~846 会昌 会昌开元有背:昌、京、洛、益、蓝;荆、襄、越、宣、兖;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永、丹、桂共23局

宣宗(李忱) 846~859 大中

懿宗(李漼) 859~873 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 873~888 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昭宗(李晔) 888~904 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哀帝(李柷) 904~907 天佑

五代・十国

后梁 太祖(朱全忠) 907~910 开平、乾化 开平元宝 附刘仁恭铸: 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顺天元宝当千·应天元宝·应圣元宝·铁货布·铁五铢(仿隋式样)

(907~923) 末帝(朱友贞) 911~923 乾化、贞明、龙德 附徐知诰铸: 大齐通宝

五代・十国 附前蜀铸: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光天元宝·咸康元宝·乾德元宝

后唐 庄宗(李存勖) 923~926 同光

(923~936) 明宗(李嗣源) 926~934 天成、长兴 天成元宝

闵帝(李从厚) 934~935 应顺(李从珂年号清泰,934-937) 附南汉铸:铅开元通宝·乾亨重宝·乾亨通宝

五代・十国 附后蜀铸:广政通宝·大蜀通宝

后晋 高祖(石敬瑭) 936~944 天福 天福元宝

(936~946) 出帝(石重贵) 944~947 天福、开运 附闽铸:开元通宝背闽、福·永隆通宝·天德重宝

五代・十国 附吴越铸:铅开元

后汉 高祖(刘知远) 947~948 天福、乾佑 汉元通宝

(947~950) 隐帝(刘承佑) 948~951 乾佑 附楚铸:开元通宝小铅钱·乾封泉宝大铁钱·天策府宝

五代・十国 附南唐铸: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保大元宝·永通泉货·南唐开元

后周 太祖(郭威) 951~954 显德 周元通宝

(951~960) 世宗(柴荣) 954~960 显德

太祖(赵匡胤) 960~976 建隆、乾德、开宝 宋元通宝

北宋 太宗(赵光义) 976-997 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李顺)应运元宝

(960~1127) 真宗(赵恒) 998~1022 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僖、乾兴 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僖通宝

仁宗(赵祯) 1022~1063 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

皇佑通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至和通宝·嘉佑元宝·嘉佑通宝

英宗(赵曙) 1064~1067 治平 治平元宝·治平通宝

神宗(赵顼) 1068~1085 熙宁、元丰 熙宁元宝·熙宁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丰重宝

哲宗(赵煦) 1086~1101 元佑、绍圣、元符 元佑通宝·绍圣元宝·绍圣通宝·绍圣重宝·元符通宝·元符重宝

徽宗(赵佶) 1101~1125 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建国通宝·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元宝·大观通宝·大观元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同胞·宣和元宝·宣和通宝

钦宗(赵桓) 1126~ 靖康 靖康元宝·靖康通宝

南宋 高宗(赵构) 1127~1162 建炎、绍兴 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建炎元宝・绍兴元宝·绍兴通宝

孝宗(赵昚) 1163~1190 隆兴、乾道、淳熙 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淳熙通宝

光宗(赵敦) 1190~1194 绍熙 绍熙元宝·绍熙通宝

(1127~1279) 宁宗(赵扩) 1195~1224 庆元、嘉泰、开僖、嘉定 庆元通宝·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嘉泰元宝·开僖通宝·开僖元宝·嘉定通宝·嘉定元宝·嘉定杂宝

理宗(赵昀) 1225~1264 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大宋元宝·大宋通宝·圣宋重宝・宝庆元宝·绍定元宝·绍定通宝

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嘉熙通宝·嘉熙重宝

淳佑元宝·淳佑通宝·皇宋通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

度宗(赵禥) 1265~1274 咸淳 咸淳元宝·临安府钱牌--南宋后期

恭宗(赵显) 1275 德佑

端宗(赵昰) 1276~1278 景炎

帝昺(赵昺) 1278~1279 祥兴

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 907~926 神册、天赞、天显、 通行泉货·天显通宝

太宗(耶律徳光) 926~947 天显、会同、大同 会同通宝?

(907~1125) 世宗(耶律阮) 947~951 天禄 天禄通宝

穆宗(耶律璟) 951~969 应历 应历通宝

景宗(耶律贤) 969~982 宝宁、乾亨 宝宁通宝

圣宗(耶律隆绪) 982~1031 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统和通宝

兴宗(耶律宗真) 1031~1054 景福、重熙 景福通宝·重熙通宝

道宗(耶律洪基) 1054~1101 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 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大康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

天祚帝(耶律延禧) 1101~1125 乾统、天庆、保大 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西夏 景宗(李元昊) 1032~1048 显道、广运、大庆、天授礼法延祚

(1038~1227) 毅宗(李谅祚) 1048~1067 延嗣宁国、天佑垂圣、福圣承道、duo都、拱化 西夏文福圣宝钱・

惠宗(李秉常) 1067~1086 乾道、天赐礼盛国庆、大安、天安礼定 西夏文大安宝钱·大安通宝

崇宗(李乾顺) 1086~1139 天仪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贞观、雍宁、元德、正德、大德 西夏文贞观宝钱·元德通宝、重宝·大德通宝

仁宗(李仁孝) 1139~1193 大庆、人庆、天盛、乾佑 西夏文乾佑宝钱·天盛、乾佑元宝

桓宗(李纯佑) 1193~1206 天庆 西夏文天庆宝钱·天庆元宝

襄宗(李安全) 1206~1211 应天、皇建 皇建元宝

神宗(李遵顼) 1211~1223 光定 光定元宝

献宗(李徳旺) 1223~1226 乾定

末主(李睍) 1226~1227 宝义

金 太祖(完颜阿骨打) 1115~1123 收国、天辅

(1115~1234) 太宗(完颜晟) 1123~1135 天会 伪齐刘豫:阜昌元宝、通宝、重宝

熙宗(完颜亶) 1135~1149 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 1149~1161 天德、贞元、正隆 天眷通宝、元宝·皇统元宝

世宗(完颜雍) 1161~1189 大定 大定通宝

章宗(完颜景) 1189~1208 明昌、承安、泰和 承安宝货银铤·泰和通宝、重宝

卫绍王(完颜永济) 1208~1213 大安、崇庆、至宁 崇庆元宝·崇庆通宝·至宁元宝

宣宗(完颜珣) 1213~1223 贞佑、兴定、元光 贞佑元宝、通宝

哀宗(完颜守绪) 1223~1232 正大、开兴、天兴

末帝(完颜承麟) 1232 ——

太祖( 铁木真) 1206~1227 ——

睿宗(拖雷) 1228 ——

太宗(窝阔台) 1229~1241 ——

定宗(贵由) 1241~1246 ——

宪宗(蒙哥) 1251~1259 ——

元 世祖(忽必烈) 1260~1294 中统、至元 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

孛儿只斤氏 成宗(铁穆耳) 1294~1307 元贞、大德 元贞元宝、通宝·大德元宝、通宝

(1279~1368) 武宗(海山) 1308~1311 至大 至大通宝、元宝·大元通宝、国宝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1~1320 皇庆 皇庆元宝

英宗(硕德八剌) 1321~1323 延佑 延佑元宝、通宝

泰定帝(也孙贴木儿) 1323~1328 至治 至治元宝、通宝·大元至治

天顺帝(阿速吉八) 1328 泰定 泰定通宝、元宝

文宗(图贴睦尔) 1328~1329 致和

明宗(和世La) 1329~1332 天顺

宁宗(懿麟质班) 1332 天历

顺帝(妥欢贴睦尔) 1333~1368 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至顺元宝、通宝、至元元宝、通宝·至正通宝、之宝

大周 张士诚 1353 天佑通宝

大宋 韩林儿 1355 龙凤通宝

天完 徐寿辉 1358 天启通宝·天定通宝

汉 陈友谅 1360 大义通宝

吴王 朱元璋 大中通宝

明 太祖(朱元璋) 1368~1398 洪武 洪武通宝

恵帝(朱允炆) 1399~1402 建文

成祖(朱棣) 1403~1424 永乐 永乐通宝

(1368~1644) 仁宗(朱高炽) 1425 洪熙 洪熙通宝

宣宗(朱瞻基) 1426~1435 宣德 宣德通宝

英宗(朱祁镇) 1436~1449 正统

景宗(朱祁钰) 1450~1457 景泰

英宗(朱祁镇) 1457~1464 天顺

宪宗(朱见深) 1465~1487 成化

孝宗(朱佑樘) 1488~1505 弘治 弘治通宝

武宗(朱厚照) 1506~1521 正德

世宗(朱厚熜) 1522~1567 嘉靖 嘉靖通宝

穆宗(朱载垕) 1567~1572 隆庆 隆庆通宝

神宗(朱翊钧) 1573~1620 万历 万历通宝

光宗(朱常洛) 1620 泰昌 泰昌通宝

熹宗(朱由校) 1621~1627 天启 天启通宝

毅宗(朱由检) 1628~1644 崇祯 崇祯通宝

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永昌通宝·大顺通宝·西王赏功

南明 1644~1662 弘光通宝·隆武通宝·大明通宝·永历通宝·兴朝通宝

三藩 1673~1680 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裕民通宝

清 太祖(努尔哈赤) 1616~1626 天命 天命汉钱、天命通宝

爱新觉罗氏 太宗(皇太极) 1626~1643 天聪、崇德 天聪汉钱

(1616~1911) 世祖(福临) 1644~1661 顺治 顺治通宝

圣祖(玄烨) 1661~1722 康熙 康熙通宝

世宗(胤禛) 1723~1735 雍正 雍正通宝

高宗(弘历) 1736~1795 乾隆 乾隆通宝

仁宗(顒琰) 1796~1820 嘉庆 嘉庆通宝

宣宗(旻宁) 1821~1850 道光 道光通宝

文宗(奕詝) 1851~1861 咸丰 咸丰通宝·重宝·元宝

穆宗(载淳) 1862~1874 同治 同治通宝·重宝

德宗(载湉) 1875~1908 光绪 光绪通宝·重宝

恭宗(溥仪) 1909~1911 宣统 宣统通宝

太平天国 天国通宝·天国圣宝·太平天国·太平圣宝

http://www40881comcn/ndjb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549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8
下一篇2024-01-18

随机推荐

  • 护肤品里精华水和精华凝露有什么区别

    护肤品里精华水和精华凝露,这两种产品在外观和质地上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是,很多人对于它们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却存在疑惑。究竟精华水和精华凝露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一下精华水。精华水是一种含有高浓度营养成分的化妆水,通常是透明或略带色泽的液态产品

    2024-04-15
    27400
  • 欧诗漫珍珠白套装适合什么年纪_适合肤质

    你只知道自己黑,却不知道为何会黑,都说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珍珠白系列产品,均持有国家特证,有美白特证才敢说美白。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欧诗漫珍珠白套装适合什么年纪_适合肤质。欧诗漫珍珠白套装适合什么年纪欧诗漫OSM新珍珠白补水美白

    2024-04-15
    26600
  • 视立美视力健康管理机构靠谱吗?

    视立美视力健康管理机构(视立美)怎么样45%好评率共有20人匿名分享最新时间为:2021-07-22晋升机会:公司管理:企业文化:工作补贴:工作氛围:办公环境:工作压力:视立美视力健康管理机构(视立美)综合评分为73,其中62%的网友表示

    2024-04-15
    13200
  • 丸美多肽蛋白提拉蜜露精华水怎么样

    想让肌肤绽放青春吗就来试试丸美多肽蛋白提拉蜜露精华水怎么样吧!快来跟着好物君一起看看丸美多肽蛋白提拉蜜露精华水怎么样吧!丸美多肽蛋白提拉蜜露精华水怎么样丸美多肽蛋白提拉蜜露精华水具有紧致肌肤的功效,有助于让肌肤更加弹润细腻。丸美多肽蛋白提拉

    2024-04-15
    14000
  • 精华素怎么用使用顺序

    1 精华素 2 精华素怎么用精华素 精华素和精华液一样吗?什么区别精华液的分子比较小,质地较稀,易吸收,用了之后还要用保湿的面霜乳液质地较稠,但是分子比较大,作用没有精华液那么大 用的时候要先用精华再用乳液! 一般来说,

    2024-04-15
    15000
  • 妮维雅的产品简介

    唇部护理系列脸部保养系列男士护肤系列专业防晒系列身体护理系列爽身香体系列润肤霜系列 精华爽身系列精华爽身系列整天干爽,修护脱毛损伤腋下频繁脱毛会损伤表层肌肤,使原本脆弱的腋下肌肤变得毛孔粗大、干燥、不平滑,有时甚至会伴随发痒、泛红等不适症

    2024-04-15
    10200
  • 精华露在什么时候用??爽肤水后还是前,乳液后还是前??

      精华露用在爽肤水后乳液前。  1、化妆水  化妆水的作用在于再次清洁以恢复肌肤表面的酸碱值,并调理角质层,使肌肤更好地吸收,为使用保养品作准备。伊伊建议油性皮肤使用紧肤水,健康皮肤使用爽肤水,干性皮肤使用柔肤水,混合皮肤T区使用紧肤水,

    2024-04-15
    15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