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周纪二》

《资治通鉴 周纪二》,第1张

周纪二 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

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显王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显王四年(丙辰,公元前三六五年)

魏伐宋。

显王五年(丁巳,公元前三六四年)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显王七年(己未,前三六二年)

魏败韩师、赵师于浍。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

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显王八年(庚申,公元前三六一年)

孝公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显王十年(壬戌,公元前三五九年)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韩懿侯薨,子昭侯立。

显王十一年(癸亥,公元前三五八年)

秦败韩师于西山。

显王十二年(甲子,公元前三五七年)

魏、韩会于鄗。

显王十三年(乙丑,公元前三五六年)

赵、燕会于阿。

赵、齐、宋会于平陆。

显王十四年(丙寅,公元前三五五年)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显王十五年(丁卯,公元前三五四年)

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显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三五三年)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辞以刑馀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楚昭奚恤为相。江乙言于楚王曰:“人有爱其狗者,狗尝溺井,其邻人见,欲入言之,狗当门而噬之。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扬人之恶者,王曰:‘此小人也,’远之。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

显王十七年(己巳,公元前三五二年)

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诸侯围魏襄陵。

显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三五一年)

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昭侯有弊袴,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闻明主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笑有为笑。今袴岂特嚬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显王十九年(辛未,公元前三五零年)

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秦、魏遇于彤。

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

显王二十一年(癸酉,公元前三四八年)

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显王二十二年(甲戌,公元前三四七年)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显王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三四六年)

齐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显王二十五年(丁丑,公元前三四四年)

诸侯会于京师。

显王二十六年(戊寅,公元前三四三年)

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显王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三四零年)

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使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昂将而御之。军既相距,卫鞅遗公子昂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昂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昂,因攻魏师,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齐、赵伐魏。

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显王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三三八年)

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终烧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赵良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

显王三十二年(甲申,公元前三三七年)

韩申不害卒。

显王三十三年(乙酉,公元前三三六年)

宋太丘社亡。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显王三十四年(丙戌,公元前三三五年)

秦伐韩,拔宜阳。

显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三三四年)

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往者君尝利矣,不作高门。前年秦拔宜阳,今年旱,君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所谓时诎举赢者也。故曰不时。”

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越以此散,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朝服于楚。

显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三三三年)

楚王伐齐,围徐州。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公从之,资苏秦车马,以说赵肃侯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秦之所害亦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中于赵矣。臣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其身富荣,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以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愒诸侯,以求割地。故愿大王熟计之也!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为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诸侯从亲以摈秦,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肃侯大说,厚待苏秦,尊宠赐赉之,以约于诸侯。会秦使犀首伐魏,大败其师四万馀人,禽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楚,苏秦故召而辱之。仪怒,念诸侯独秦能苦越,遂入秦。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于是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韩王从其言。苏秦说魏王曰:“大王之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輷�訇殷殷,若有三军之众。臣窃量大王之国不下楚。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乃听于群臣之说,而欲臣事秦。愿大王熟察之。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以大王之诏诏之。”魏王听之。

苏秦说齐王曰:“齐四塞之国,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不待发于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斗鸡、走狗、六博、阘鞠。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夫韩、魏之所以重畏秦者,为与秦接境壤也。兵出而相当,不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则国已危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之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经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则秦之不能害齐亦明矣。夫不深料秦之无奈齐何,而欲西面而事之,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宝,臣是故愿大王少留意计之。”齐王许之。乃西南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六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以孤秦。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大王何居焉?”楚王亦许之。于是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卫成侯薨,子平侯立。

显王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三三二年)

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以败从约。赵肃侯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赵人决河水以灌齐、魏之师,齐、魏之师乃去。

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

齐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

显王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三三零年)

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显王四十年(壬辰,公元前三二九年)

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

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

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三二八年)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于秦。”魏因尽入上郡十五县以谢焉。张仪归而相秦。

显王四十二年(甲午,公元前三二七年)

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

秦归焦、曲沃于魏。

显王四十三年(乙未,公元前三二六年)

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

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

卫平侯薨,子嗣君立。卫有胥靡亡之魏,因为魏王之后治病。嗣君闻之,使人请以五十金买之。五反,魏不与,乃以左氏易之。左右谏曰:“夫以一都买一胥靡,可乎?”嗣君曰:“非子所知也。夫治无小,乱无大。法不立,诛不必,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诛必,失十左氏,无害也。”魏王闻之曰:“人主之欲,不听之不祥。”因载而往,徒献之。

显王四十五年(丁酉,公元前三二四年)

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陕。

苏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苏秦恐,乃说易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重。”易王许之。乃伪得罪于燕而奔齐,齐宣王以为客卿。苏秦说齐王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以敝齐而为燕。

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公元前三二三年)

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啮桑。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显王四十七年(己亥,公元前三二二年)

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

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三二一年)

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燕易王薨,子哙立。

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靖郭君言于齐王曰:“五官之计,不可不日听而数览也。”王从之。已而厌之,悉以委靖郭君。靖郭君由是得专齐之权。靖郭君欲城薛,客谓靖郭君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制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苟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庸足恃乎?”乃不果城。靖郭君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之子曰文。文通傥饶智略,说靖郭君以散财养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争誉其美,皆请靖郭君以文为嗣。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号曰孟尝君。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存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由是孟尝君之名重天下。

臣光曰: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此之谓也。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孟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臣光曰: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韩宣惠王俗两用公仲、公叔为政,问于缪留。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齐简公用陈成子及阚止而见杀,魏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君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党,其寡力者藉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君之国危矣!”

 

  篇一:关于诚信的名言语录

 诚者无妄。

 宋代教育家程颢、程颐

 神莫神于至诚。诚信名言

 宋·张商英《素书》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北宋大臣张商英《素书》

 祸莫大于无信。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傅玄

 诚信为人之本。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

 一言九鼎重千秋。

 陈毅

 信不足,安有信。诚信的名言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

 小信诚则大信立。

 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

 人背信则名不达。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子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

 清代弹词女作家邱心如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诚信名言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

 人无忠信,不可立世。

 宋代教育家程颐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新唐书》

 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易经》《易经》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诚信的名言

 北宋学者吴处厚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子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宋朝学者晁说之

 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脱脱《宋史》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宝:珍爱,珍视。忠信:忠诚信义。这两句大意是:不珍爱金玉,而把忠诚信义当作宝贝。古人在这里把“忠信”看得比“金玉”还要贵重。封建时代的“忠信”,自有其特定的阶级内容。今天如能赋予新义,从为人处事应信守革命道义的角度来理解,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篇二:关于诚信的名言: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3、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4、人生百年以诚为贵,国家兴旺依法则灵。

 5、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8、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10、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11、赏罚分明,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12、生活是需要诚信的,有了诚信才会有幸福可言。

 13、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1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6、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17、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18、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19、信达于诚,方能勤政。法精于治,方能谐民。

 2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1、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2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3、言而有信。

 24、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25、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26、一诺千金。

 27、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28、一言九鼎。

 

  篇三:关于诚信的名言:一言九鼎重千秋

 1民无信不立。——孔子

 2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3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4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5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

 6诚实是的政策。——富兰克林

 7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8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10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1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5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16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

 17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

 1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9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2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21真诚才是人生的美德。——乔叟

 22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23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24立足于诚实,其乐可无比。——戈特

 25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夏尔丹

 26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27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方法。——怀特

 28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29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30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31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32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33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契诃夫

 34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35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36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37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38当你背叛别人时,你也背叛了自己。——辛格

 39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40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培根

 41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4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4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4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45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46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47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48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49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哈伯特

 50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5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52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幸之助

 53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54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55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伏尔泰

 5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7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巴尔扎克

 58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克里索斯托

 59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60诚实是一座阶梯,也是达到认识之前的手段之一。——尼采

 61当今世界的所有恶劣品质中,不真诚是最危险的。——阿尔及利亚

 62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63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64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65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66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67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68我的座右铭是: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工作。——卡耐基

 69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寓言》

 70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

 71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72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73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莫洛亚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那这次改革为何会取得 成功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顺应理 历史 潮流的发展趋势。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 办法 。三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四取信于民,得到百姓信任。五国君的支持。

 但仔细想想又不对。以上特点不只是商鞅变法才具备的,其他的变法也完全具备。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秦国旧有勋贵势力最弱。

 在“战国七雄”中,秦的立国时间最晚。秦正式立国以前,秦的领地被称为“西戎之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秦立国以后秦国也一直是“夷狄杂居”的状态。在商鞅变法以前秦是最贫弱的国家。因此,在秦国,旧有的勋贵势力是最弱的,变法的阻力最小。

 二、君王支持力度大。

 商鞅变法时得到了国君的全力支持,甚至可以说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就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

 三、变法施行时间。

 商鞅自公元前356年开始变法,至公元前338年商鞅被秦惠王“车裂”于彤,灭商君之族,商鞅变法一共已经实施了十八年。

 十八年啊,就是现生个孩子也已经成年了,在古代更可能已经作父亲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在新法中受益的新兴利益阶层走上朝堂并站稳脚跟,至少也能获得与旧有利益阶层对抗的实力以保证新法不被废除。而且随着新法的继续实施新兴的利益阶层会越来越强大,旧有利益阶层则会日益衰弱,最终被新兴利益阶层取代。

 当然,以上三点只是辅助原因。个人以为,以下两点才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四、政府公信力的确立。

 对一个政府来说,最可怕的是什么不是“ 政治 危机”,不是“经济危机”,更加不是“ 军事 危机”。能够从根本上毁灭一个政府的是“信任危机”。

 商鞅“城门立木”的 故事 基本上大家都耳熟能详。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商鞅确立了自己所代表的变法派政府的公信力,使“商君变法,说一不二”的观点深入人心。而之后的“太子犯错,刑太子之师”更是震慑了所有官吏使之不敢不严格执行新法,才使得变法得以顺利实施。

 而其他三个呢

 “张居正改革”本人不是很清楚,就不说了。

 “王莽改制”几乎成了“朝令夕改”的代名词。

 至于“王安石变法”就更不用说了,连王安石自己都在为了打击政敌而“变相执行”。

 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最有名的政治现象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变法者自身都不能做到毫无偏差的严格执行,那么当变法的政令最终执行到百姓身上的时候,只怕是这份政令已经被“对策”的面目全非了。

 而更加严重的是,如果变法者和变法者自己所代表的变法派政府没有能够在广大民众中确立起自己政府的政府公信力的话,那么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分辨这些法令到底是变法者的意思还是官员的“对策”。民众只会把这些被“对策”以后的法令当作是变法派的法令。

 这种情况最终将导致变法者成为众矢之的。

 五、旧有利益阶层的分化和新兴利益阶层的确立。

 个人以为,这才是“商鞅变法”没有“人死政废”的最最重要的根本原因。

 由于教科书和学者的粗疏,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商鞅变法是分为两个先后相继的重要时段的。

 商鞅变法,先后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奖励耕战。这一阶段一直执行了十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积累了变法 经验 、培养了社会阶层、扶植了改革力量。这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十年后,在第一次改革的基础上,商鞅推动秦王迁都咸阳,推行第二次改革。第二次改革则极其有深度:破除井田制、实行军功爵。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同时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等第二次改革基本完成后,虽然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杀,但是那些老派人物也不可能复辟了:因为他们的社会基础基本消失,复辟就要得罪强大的社会新兴阶层,最终也会付出和商鞅一样沉重的代价。为了国家的稳定,杀死商鞅的秦惠王,拒绝了旧派人物疯狂反扑的 意见 ,继续执行商鞅之法。

商鞅的历史评价

 负面评价

 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秦国为虎狼之国。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

 正面评价

 但是也有人肯定商鞅,比如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国方略。”而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 天下 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虽说商鞅刻薄,所谓“乱世用重典”本也无可厚非,反而说明商鞅之诚信品质。梁启超也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列出“中国六大丞相”为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与上面的“中国六大政治家”相比,是将李德裕换成王猛)。在现代,尽管有少数不同声音,但大多数人承认商鞅是一个敢于触动旧势力、敢于改革的英雄。

商鞅变法的评价

 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

 进步之处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局限之处

1有关诚信的古诗5首

有关诚信的古诗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国·曹植《君子行》、唐·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唐·元结《自箴》等。

1、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白话释义: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你们这些变法的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顺利推广?

2、三国·曹植《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白话释义: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摘李子。借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3、唐·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白话释义: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4、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白话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5、唐·元结《自箴》

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

白话释义:你如果是道德完美,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

扩展资料

诚信名词概述

《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 雄 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华 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 叶适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 吴兴 李公 ,以诚信质直事 孝宗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诚信

2关于诚信的古诗

1、商鞅

宋代: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译文:从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现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2、唐诗纪事·卷十八

唐代:李白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译文:纵然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3、述怀

唐代魏徵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译文: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视信义,有恩必报,不图功名的思想。

4、侠客行

唐代:李白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译文: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5、君子行

三国: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译文: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摘李子。借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3关于商鞅的诗句

《商鞅诗》(唐)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

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商君书名句

1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2法者,所以爱民也。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4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5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6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7法者,国之权衡也。

4有关诚信的四句七言古诗

《咏商鞅》

宋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译文:

从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

现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扩展资料: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这两句话高度赞扬了商鞅的强制实践。商鞅开始改革时,遭到衰落的奴隶主和贵族的反对。根据“法布奇”和“无刑阶”的规定,商鞅坚决镇压奴隶主和贵族的复辟势力,使改革得以继续。“

商鞅有能力让政府做它必须做的事”,这是对商鞅赢得人民信任的能力和坚决镇压复辟势力的进一步赞扬,复辟势力使改革得以成功实施。

王安石写了这首诗,对商鞅评价很高。他肯定了商鞅的历史功绩,粉碎了顽固派的破坏阴谋。尤其是“商鞅”这两句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商杨灿让政府做它必须做的事”直截了当地表明王安石尊重法律,反对儒家思想的立场。

他们对顽固派对创新事业的诅咒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回答,显示了王安石继承和发扬商鞅法家精神、坚决执行新法律的决心。

5诚实守信的诗句要多的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 “人无信而不立” “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孔子),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诚实守信 的诗句 要多的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

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

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 诺:许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 “人无信而不立”。

“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孔子),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商鞅南门立木》的有关诚信名言是那句

成语“南门立木”和“徙木立信”就是从这里来的。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称赞商鞅的诗中以“一言为重百金轻”,来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8学习了商鞅南门立木一文请写出有关诚信的名句

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8、民无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5、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前两者纵横家,后两者兵家,

在鬼谷子的五百弟子中, 最有名气的是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 剩下的李斯、毛遂、徐福、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丽食其、蒯通、黄石、李牧、魏僚 等一个个都是当时叱咤风云的牛人, 所谓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军事家:孙膑

战国中期军事家。真名失传。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为兵圣孙武后裔。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 传说与庞涓同时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装疯在齐使者秘密带领下逃出魏国奔向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孙膑兵法》 中国古代兵书。古称《齐孙子》。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孙膑兵法早有著录,《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隋书·经籍志》即不见著录。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批孙膑论兵的竹简,经过整理、注释,编纂为《孙膑兵法》,由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2月出版。共364简,11万余字,分上、下两编,各15篇。上编直接辑录孙膑的有关事迹和言论,下编是否完全属于孙膑的论著,尚难确断。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将下编移出,补入“五教法”一篇,共16篇、294简,文字亦有较多修正。这批竹简由于自然剥蚀和出土时发掘上的原因,残断散乱十分严重。虽经文物部门大力整理,已不能恢复原貌。但可以看出,其书应是孙膑及其弟子所著。该书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孙膑兵法》问世之后,虽曾失传,但在《史记》、《通典》等古籍中仍然保存了少量佚文,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孙膑提出的“围魏救赵”(见桂陵之战),已成为军事史上一个著名战法,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竹简《孙膑兵法》出版后,受到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该书因袭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杂有一些迷信观念,则属糟粕。

战国诸子中,既在思想学识上堪称“博物君子”,又能“出将入相”、创下不朽功勋者,商鞅可谓首当其选。商鞅变法于中国古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远非管仲、叔向、子产等贤士大夫所能同日而语。作为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身兼学者与执政者双重身份,这就使得他具有了既不同于诸子、也不同于普通政治家的特殊性。

商鞅执着地践行变法措施,堪称中国古史上首位获得巨大成功的改革家。

变法也好,改革也好,都是社会的巨大变革。要在较为稳妥的情况下完成这个过程,变法者就不能为达到目的而不惜采用任何手段,要懂得妥协和让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走渐进式之路。渐进的含义一是变法的过程不要太快,要从容易的地方突破,逐步深化。二是要对势力相当强大的原有既得利益集团让步,给予适当的补偿。在转型过程中,向旧贵族让步、保留君主与贵族的地位与利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和日本就比杀了路易十六夫妇的法国革命要好得多。历史的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不采用流血的方法,做一些让步,其实代价是最小的。如果商鞅能从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等有利于生产的改革入手,给有军功的人以奖励,但不废除旧贵族的地位,也许不会踏雷而亡。历史上的法家以严峻著称,动辄采用过激的流血手段,这是他们下场大多不好、又遭指责的原因之一。以轻罪重刑来树立权威,恐怕事与愿违。

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秦国为虎狼之国。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但是也有人肯定商鞅,比如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国方略。”而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虽说商鞅刻薄,所谓“乱世用重典”本也无可厚非,反而说明商鞅之诚信品质。在现代,尽管有少数不同声音,但大多数人承认商鞅是一个敢于触动旧势力、敢于改革的英雄。

商鞅的重要政见经后人整理,成《商君书》二十九篇,《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今存二十四篇。

商鞅 - 历史评价

商鞅变法对秦的国势强盛,进而统一六国,建立一统天下的秦王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商鞅代表了当时新型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推行的变法遭到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反对,最后被残害。

历代文人学者,史家和法学家有很多的评价商鞅的文章,其中正面评价俯仰皆是,例如:

《汉书‧食货志》记载:“孝公用商鞅之法,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战国策》记载曰:“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

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曾说:“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西汉名臣桑弘羊曾盛赞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刘歆《新序》论中评价商鞅:“……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宋朝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曾赋诗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近代史论家陈启天之《商鞅评传》论:“商君者,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也。”

梁启超的《中国六大政治家》,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和前最高***毛泽东对商鞅评价也是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商鞅之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他还说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但是,历史上对于商鞅采用近乎“暴力”的手段进行快速改革,也颇多质疑。例如,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就曾指责商鞅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同时,商鞅贬斥儒学,强调法制平等和惩戒规范,而轻视对人民的教育和恩赐,历来被主张“礼乐治国”、“纲常伦理”的儒家所非议

 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Frankness is a great relaxing medicine像这样的句子是不是很鼓励人心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诚信的励志英语名言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诚信的英语格言

 1、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No faith, no sincerity

 2、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

 Frankness is the product of honesty and courage

 3、衡量生活的尺子不是长度,而是诚实。

 Life is not measured by length, but by honesty

 4、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No legacy is as rich as honesty

 5、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

 What a liar gets is that no one believes it even when he is honest

 6、金子会使诚实的人变成恶人。

 Gold will turn an honest man into a wicked man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Honesty and diligence should be your permanent companion

 8、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Sincerity and simplicity are the precious qualities of genius

 9、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If you are true to yourself, you will not cheat others

 10、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

 To be honest without deception, to be honest without doubt

 11、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Honest people are neither afraid of light nor darkness

 12、诚实是一座阶梯,也是达到认识之前的手段之一。

 Honesty is not only a ladder, but also one of the means to get to know

 13、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Honesty is the most touching thing

 14、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There is no dignity without honesty

 15、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Believers are the greatest treasures of kings

 关于诚实的英语名言名句

 1、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保证金。

 Private credit is property, and public honour is security

 2、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The honest man's words are as reliable as his collateral

 3、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

 Honesty is the richest heirloom

 4、连上帝也会去帮助诚实而勇敢的人。

 Even God helps honest and brave people

 5、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Lost the truth, but also lost the beauty

 6、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people to keep their country unless they believe in it

 7、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Honesty is the wisest strategy

 8、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Horses first tame and then seek good, people first believe and then seek ability

 9、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Learn from your letter and trust in sincerity Honesty is faith, and faith is faith

 10、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Honesty i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book of wisdom

 11、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The honest hate greed, but the believers are ill-advised

 12、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Bullying can only be temporary, and honesty is the long-term policy

 13、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If you don't believe in it, you can't make it go down; if you don't believe in it, you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14、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Writing a book is irrelevant, persuading others to be honest

 15、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Aphids eat grass, rust eats iron, and hypocrisy eats soul

 关于诚信的名言英文

 1、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Half the truth is always a big lie

 2、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Loyalty, even deep loyalty, is never flawless

 3、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A double sincerity is worth a ton of cleverness

 4、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Sincer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saints and the source of all walks of life

 5、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Learning without sincerity is miscellaneous; doing things without sincerity is a failure

 6、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

 An honest man should know self-respect wherever he is

 7、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A hundred kinds of adultery are better than one fact

 8、坚信别人诚实,是本人正直的一个有力证据。

 Believing in the honesty of others is a strong evidence of one's own integrity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If you want others to be honest, first of all, you should be honest yourself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a man to keep his promise than to guard his property

 11、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Honesty is an open mind

 12、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Honesty is better than all wisdom, and it i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wisdom

 13、一颗诚实的心,其唯一的坏处,就是太诚实。

 The only disadvantage of an honest heart is that it is too honest

 14、诚实的人来说,牢记自己义务是一种荣耀。

 It is an honor for an honest man to remember his duty

 15、诚实的经理将比不诚实的经理更有成就。

 Honest managers will be more successful than dishonest managers

 1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Hypocritical sincerity is more terrible than the devil

 17、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People who don't trust anyone know they have no credit

 18、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The feeling of sincerity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19、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Without integrity, how can dignity come

 20、人背信则名不达。

孔子论语励志名言

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2、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

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苛政猛于虎《论语》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论语》

6、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论语》

7、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论语》

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10、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论语》

1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1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1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论语》

1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论语》

15、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孔子《论语》

16、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孔子《论语》

17、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论语》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20、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论语》

21、“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论语》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论语》

2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论语》

25、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孔子《论语》

26、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孔子《论语》

27、“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论语》

28、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2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

30、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论语》

3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32、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

3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论语》

3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5、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6、信者,人君之大宝也《论语》

3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38、"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论语》"

3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40、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论语》

4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

4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4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44、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

45、不知生,焉知死《论语》

4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论语》

47、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论语》

48、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论语》

49、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论语》

50、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

51、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

52、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论语》

53、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论语》

54、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56、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论语》

57、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论语》

58、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孔子《论语》

5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6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

6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论语》

62、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63、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64、仁以为己任。《论语》

6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66、仁者寿《论语》

6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论语》

68、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论语》

6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7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论语》

71、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论语》

72、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论语》

7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论语》"

74、诗三百,思无邪。《论语》

75、"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论语》"

76、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孔子《论语》

77、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没有知识却又不去学习,能不担心吗?学习到了知识了,却不落实到行动上能不担心吗?——孔子《论语》

78、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论语》

79、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论语》

80、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孔子《论语》

孔子《论语》

1、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2、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5、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7、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1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3、贫而无谄,富贵无骄。(学而)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1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16、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2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3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2、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3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7、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3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4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4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4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44、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4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46、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4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论语孔子语录_孔子语录

论语孔子语录_孔子语录_

子曰:曼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别人与他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

子在陈,日: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边的学生们志向远大而无所约束,文采斐然,我不知道怎样去指导他们。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亦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各入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做到把我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被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又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对老者让他安逸,对朋友予以信任,对年轻人予以关怀。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过看到自己的过错便能在心中责备自己的人!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见《论语雍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爱好学问?孔子回答说:有位颜回爱好学问,他从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到爱好学问的人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日:与之瘦。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日: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有代他为母亲请求小米。

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再给他一庾。冉有给了他五秉。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帮助别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该锦上添花。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见《论语雍也》)。

☆译文⊙

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九百小米,他不肯要。孔子说:别拒绝。分些给你的乡亲吧!

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主张,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实行。孔子说:假若真是力量不足,就会走到半道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是自己停留不前。

子谓子夏日: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日: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子游担任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儿发现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插小道,若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通过房门而能从屋中出来呢?

为什么没有人从人生正道上行走呢?

关于孔子的论语警句_孔子的论语警句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他在家中排行第二,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人们称他为圣人。他的言行,被弟子们收录在《论语》中。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8、性相近,习相远。

9、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篭再,斯可以

12、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不学诗,无以言。

1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9、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3、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8、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有教无类。

4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4、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6、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4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0、言必信,行必果。

5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与诚信有关的诗句

诚 信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关于诚信的句子(富含哲理性)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应该够了吧。

3含诚信的名句

祸莫大于无信。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诚信为人之本。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一言九鼎重千秋。

—— 陈毅 信不足,安有信。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诚信的名言小信诚则大信立。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人背信则名不达。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 ——清代弹词女作家 邱心如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诚信名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世。 ——宋代教育家 程颐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 《易经》 《易经》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北宋学者 吴处厚 诚信的名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宋朝学者 晁说之 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宋史》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儒行》西汉·戴圣《礼记·儒行》。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诚信名言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隋代文人 王通 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廉士不辱名,信士不惰行。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诚信的名言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代学者 顾图河 《任运》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清代学者 王永彬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 —— 约·克拉克 诚信名言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 杰罗尔德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知识分子的道准则应以诚信为根本。 ——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诚信的名言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

——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 陈继儒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诚不至者物不感,损不极者益不臻。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 奥尔巴赫 诚信名言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诚之一物,存诸之则忠,加诸人则恕。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学贵信,信在诚。

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宋代教育家 程颢、程颐 诚信的名言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待人以宽而去其隘。

—— 毛泽东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死了。

——威尔士诗人 牧师 赫伯特 诚信名言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朝学者 晁说之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战国经学家 谷梁赤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古罗马哲学家 绪儒斯 诚信的名言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 《中庸》 《中庸》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样真是个君子啊!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马云 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 ——唐代思想家 张弧 《素履子》 诚信名言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唐代史学家 吴兢 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英国小说家 布尔沃·利顿 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日本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思想家 池田大作 诚信的名言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阳货》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美国开国总。

4含诚信的名句

祸莫大于无信。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诚信为人之本。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一言九鼎重千秋。

—— 陈毅 信不足,安有信。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诚信的名言小信诚则大信立。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人背信则名不达。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 ——清代弹词女作家 邱心如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诚信名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世。 ——宋代教育家 程颐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 《易经》 《易经》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北宋学者 吴处厚 诚信的名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宋朝学者 晁说之 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宋史》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儒行》西汉·戴圣《礼记·儒行》。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诚信名言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隋代文人 王通 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廉士不辱名,信士不惰行。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诚信的名言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代学者 顾图河 《任运》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清代学者 王永彬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 —— 约·克拉克 诚信名言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 杰罗尔德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知识分子的道准则应以诚信为根本。 ——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诚信的名言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

——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 陈继儒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诚不至者物不感,损不极者益不臻。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 奥尔巴赫 诚信名言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诚之一物,存诸之则忠,加诸人则恕。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学贵信,信在诚。

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宋代教育家 程颢、程颐 诚信的名言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待人以宽而去其隘。

—— 毛泽东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已经死了。

——威尔士诗人 牧师 赫伯特 诚信名言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朝学者 晁说之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战国经学家 谷梁赤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古罗马哲学家 绪儒斯 诚信的名言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 《中庸》 《中庸》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样真是个君子啊!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马云 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 ——唐代思想家 张弧 《素履子》 诚信名言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唐代史学家 吴兢 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英国小说家 布尔沃·利顿 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日本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思想家 池田大作 诚信的名言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阳货》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美国开国总。

5有关诚信词语100个

一诺千金 开诚布公 童叟无欺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信,行必果 金口玉言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讲信修睦 竭诚相待 开诚相见 开心见诚 传守不渝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刹血为盟 推诚相见 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心虔志诚 信誓旦旦 信以为本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诚相见 忠信乐易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开诚布公一诺千金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讲信修睦竭诚相待 开诚相见开心见诚 传守不渝口血未干披肝沥胆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歃血为盟 推诚相见 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心虔志诚 信誓旦旦 信以为本 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诚相见 忠信乐易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拾金不昧,言而有信,信誓旦旦,讲信修睦,开诚布公,啮血沁骨,修辞立诚,一诺无辞,一言为定,抱诚守真,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推心置腹,诚心诚意,达诚申信,歃血为盟,言信行果,光明正大,犬马之诚,信守不渝,徙木立信,心如尾生,闲邪存诚,诚实可靠,精诚之至,以诚待人,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推诚相见,以诚相待,诚至金开,恪守不违,淑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3539质贞亮,温恭直谅,金口玉言,抱柱含谤,不轻然诺,履信思顺,讷直守信,人似秋鸿,信以为本,忠款诚信,至信辟金,杖莫如信,赤诚相待,说一不二,光明磊落,季路一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561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8
下一篇2024-01-18

随机推荐

  • 网上购买化妆品怎么验真假?

    答:1:网购前:1)看卖家信用评价和客户对产品的评价;2)尽可能看到卖家的实拍图;3)其次就是了解商品的进货渠道,如果是进口商品的话,了解下商家具备不具备相关手续,这些与产品质量是息息相关的。4)到淘宝商城买,淘宝商城的卖家

    2024-04-15
    50800
  • 痘痘还在长~~脸上坑坑洼洼的已成月球~~可怜可怜我

    我也经历过你这样的情况!!你这主要是因为毛孔大!加上你工作的环境不是很清洁!一些你不干净的东西通过毛孔进入你的皮肤!从而是皮肤不能正常的新陈代谢造成的!毛孔里有很多危害你皮肤的污垢!你现在应该从最基础的肌肤护理开始!!要有一定的耐心!效果不

    2024-04-15
    36600
  • 资生堂双11必购清单有哪些?

    双十一一定要买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和资生堂红色蜜露精华化妆水。这两个都非常适合秋冬季节。而且双十一的时候有折扣。先说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这是一款抗皱效果的护肤品,不是那么的清爽,有些粘,不过个人可以接受,因为秋冬季节皮肤干

    2024-04-15
    39000
  • 女靴夏一个格一个格的叫什么鞋

    耐克商标图案是个小钩子。耐克一直将激励全世界的每一位运动员并为其献上最好的产品视为光荣的任务。耐克首创的气垫技术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运用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保护运动员的膝盖在其在作剧烈运动落地时减小对膝盖的影响

    2024-04-15
    279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怎么用

    清莹露是属于清洁水,就是洗完脸,第一个用的,是给皮肤一个再次清洁的作用。神仙水是护肤精华露,也是用的人最多,用的顺序的话,在清莹露后面。清莹露是去角质的,洗完脸倒在化妆棉上擦拭,二次清洁。神仙水是叫青春露。清莹露二次清洁去角质,目前SKII

    2024-04-15
    29200
  • 什么是吉米高纯VC雪肌奢宠套盒?

    吉米高纯VC雪肌奢宠套盒是由吉米品牌迎接618的即将到来推出的一款护肤套装⁞༜包含吉米焕颜雪肌精萃液、吉米VC精华粉(进阶版)、吉米舒缓保湿双效霜、吉米淡斑美白修护精华乳和吉米美白祛斑面霜五种产品。SUM37时光肌底套盒有:时光肌底修肤水1

    2024-04-15
    34900
  • 自然唐堂黑松露精华乳怎么样

    题主是否想询问“自然堂黑松露精华乳怎么样”。自然堂黑松露精华乳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自然堂黑松露精华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精华乳质地浓稠保湿效果更好,对于肌肤的防护、修复、缓解衰老等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自然堂,

    2024-04-15
    29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