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业务的历史与发展前景如何?麻烦告诉我

外贸业务的历史与发展前景如何?麻烦告诉我,第1张

刘龚(又名刘岩、刘险、),五代时期南汉国的建立者。后梁贞明三年(917),刘龚以广州为兴王府,“即皇帝位,国号大越,改元曰乾亨。……立三庙,置百官”①建立了割据岭南的封建政权,辖属四十七州,领有今广东、广西之地。次年,刘龚以汉代刘氏后裔自居,改国号曰“汉”,史称南汉。南汉自917年立国,至971年为北宋所灭,历四主,统治岭南五十多年。其中,刘龚在位25年,是南汉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四主中较有作为,对战乱时代岭南的安定和建设贡献较大的国主。

刘龚是借助其父兄的勋业而在岭南发迹的。刘龚的父亲是刘谦,兄为刘隐。唐末,刘谦曾任广州牙将、封州(广东封开县)刺史,“有兵万人,战舰百余艘”。刘谦死后,长子刘隐袭父职;以后,以军功历任封州行军司马、节度副使、

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

907年,刘隐受后梁册命,袭原职,兼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兼中书令,受封为南平王(后改南海王)。史载:刘氏“父子起封州,遭世多故,数有功于岭南,遂有南海”。刘隐死后,后梁末年,“悉以(刘)隐官爵授龚,袭封南海王”。二刘龚虽凭借父兄功业起身,但比其父兄更富有军事才干。刘隐任封州节度副使时,节度使徐彦若“委以军政”。当时,岭南的局势,对比中原局势而言,虽然比较平静,但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其中,曲 据交州(越南河内),刘士

政据桂州(广西桂林市),叶广略据琶州(广西南宁市),庞巨昭据容州(广西容县),卢光稠据虔州(江西赣州市),卢光睦据潮州(广东潮安县),卢延昌据韶州(广东韶关市),还有高州刺史刘昌鲁,新州(广东新兴县)刺史刘潜,名为朝廷刺史,实际上也是地方割据者。这些人,乘中原战乱,皇权衰弱,从唐的统治中游离出来,占据一方,各自为政。刘隐要恢复和维持岭南局部的统一和稳定局面,要在岭南建立起权威,必须首先威服或征服这些小割据者。但刘隐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他初攻韶州,即以失败告终。刘龚为兄出谋划策,显示出他军事上的远

见卓识。刘隐于是“尽以兵事付龚”。刘龚不负兄之所望,“悉平诸寨”。削平这些割据势力后,刘袭委派代表到这些州邑去作刺史。

正是在武力统一的基础上,再利用了中原纷乱这一有利的客观形势,刘龚才得以建国称帝。刘龚建国后,采取了一些巩固政权,维护统一,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措施。

首先是争取士大夫的秉力支持,为南汉国家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唐朝末年,四海鼎沸。相对而言,岭南却是一块平静的“乐土”。从中原南迁避难的封建士大夫为数不少;原在岭南做宫的,也都在此落户。这些封建士大夫对刘氏是否支持,对南汉的立国和稳定,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刘龚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继承了其兄礼贤下士的作风。据史籍记载,当时客居岭表或土著的士大夫,著名的有王定保、倪曙、刘槽、李衡、周杰、杨洞潜、赵光裔等。这些士大夫在刘隐作镇岭南时,曾得到刘隐的“招礼”,“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他们为刘隐在岭南扩展势力,巩固地位作出了贡献。刘龚兄终弟及,在岭南建国后,将这些士人安置在国家的重要职位上。不仅如此,刘奠还注意解决一些士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地为南汉政权服务。如赵光裔,原是中原大族,唐末滞留岭南,虽被委以高官,但“耻事伪国,常怏怏思归”。 刘龚知情,即令人模仿赵光裔手迹,遭使贵书至洛阳,召其二子并其家属皆至岭南,使赵光裔“惊喜,为尽心焉”。推诚相待,换取了士人的秉力支持。《新五代史》载,南汉建国后,“为国制度,略有次序,皆用此数人焉”。赵光裔在南

汉为相二十余年,使南汉“府库充实,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境无恐”。

在地方,刘龚接受兵部侍郎杨洞潜的建议,一改唐末以来以武人为刺史的流弊,主要任用士人为州刺史,“稗宣政教”,使“民受其福”,这一做法,使南汉地方吏治比较澄清。在史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南汉地方官施行惠政的记载。如祯州(广东惠州市)刺史简文令“尽心民事”;得州(广西桂平县)刺史刘博古“有惠政,民多爱之”;郴州(湖南郴县)刺史陆光图“至郴,周恤穷民,招辑兵士,民皆呼为‘陆父”,。相反,州县官吏贪浊残暴的记录却不多见。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南汉地方上真的没有贪官污吏,但这至少可以说明,南汉的地方吏治,总的来说,比以武人为刺史的中原王朝或其他割据政权要好。文士为官,纵或贪浊,其危害性总不如武人作官,愚鲁不驯,性贪行暴,动辄兴兵作乱,茶毒一方。南汉统治岭南半个世纪,历四主,除刘龚外,其余三主都属荒*暴虐,政治腐败。为什么南汉不致出现重大动乱,为什么南汉

能苟延残喘呢这大约与刘龚用文人治州县,手无兵柄,吏治较清;中央虽乱,地方不乱,岭南人民还能勉强维持生计有关。

另外,在拓展南汉疆域方面,刘奠也得到士人的大力协助。例如,刘龚兴师平定镇南(广东罗定县)叛乱,击败马楚对岭南西道的争夺,累战俱捷,尽有五管之地,就是因为得到兵部侍郎杨洞潜的协力襄助。

其次,推行睦邻的外交政策,维持了岭南的安定局面。

南汉与楚、南唐和闽相邻。这几个国家,对南汉的治乱安危有重要影响。刘龚通过通婚、遣使聘问等途径,与诸邻国建立睦邻关系。刘隐在位时,为睦邻,曾嫁女与楚国主,是为马皇后。刘龚建国后,马皇后已死。当时,楚国势力较强,与南汉争夺岭南西道发生摩擦,两国友好关系陷入僵局。南汉兵部尚书赵光裔意识到楚国对南汉的潜在威胁,对刘袭说,“自马后崩,未曾通使于楚。亲邻旧好,不可忘也”。刘龚根据赵光裔的推荐,委派“有使臣才”的谏议大夫李纤出使楚国,重修旧好。楚国也遣使报聘。两国握手言和。:F1南汉与吴(南唐)、闽也是使者往来频繁,关系十分友好,极少发生争战;与蜀和云南镖信(唐时的南诏)等政权也有“远交”关系。封建史家对南汉的外交政策很赞赏,说南汉“睦邻封,续旧姻,宁边鄙,弧敌兵”;“行李往来,常勤聘问,区区岭外,晏然小安”。刘袭“讲信修睦,以通邻好”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岭南的安定局面,使岭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第三,积极扶助国内和海外的经济贸易。

从唐朝中后期始,岭南地区的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极富特色的经济区,号称“富饶之地”,是唐朝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地。唐末战乱,黄巢义军虽曾进军岭南,但对岭南经济并未造成严重破坏。经济的发达,促进经贸的繁荣;加之刘龚出自富商之家,具有重商思想,富有从商经济。因此,在他统治时期,鼓励发展经济贸易。当时,“岭北商贾至南海者”,他“多召之”。还“与岭北诸藩岁时交聘”。这除了推行睦邻政策这一政治因素外,籍此进行经济贸易,互通有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西通黔蜀,其经济意义应是占主要地位的。南汉的经贸活动,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在于对外贸易方面。广州地处南海,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很早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五代时期,虽中国战乱,经济残破,对外贸易已大大萎缩,但广州在南汉统治下,对外贸易规模虽不及盛唐之时,却也持续不衰。这与刘袭在位时,着意招徕海商,“笼海商得法”有密切关系。外贸的结果,使南汉获得丰厚的利益,“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中原王朝)”气号称“富强”。。刘奠重视商业,扶持经贸,

主观上纯粹是为了满足南汉统治者奢侈腐化的生活需要,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第四,接受杨洞潜的建议,兴学校,倡教育,置选部,行贡举。贞明四年

(918),即南汉建立次年,就举行科举考试,录取进士、明经十余人。以后,科举取士“岁以为常”。刘龚重视文教,重用士人,刺激了岭南文化事业的发展。南汉朝在音乐、历法、诗赋等文化领域,都有一些建树。如陈用拙,自少学习礼乐,“尤精音律”,著有《大唐正声琴籍》十卷,其中载录了琴家对操名的i仑述,以及古帝王名士善琴者事迹;又以古调缺征音,补新征音谱若干卷。周杰精于历算,鉴于传统《大衍历》数有差,因敷衍其法,著《极衍》二十四篇。黄损曾与都官员外郎郑谷、僧人齐已定近体诗诸格,为湖海骚人所宗。

以上所述,是刘龚建立南汉,统治岭南期间,对历史所作的贡献。但是,刘龚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与其他封建帝王一样,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错误。最明显的,一是苛酷:“为刀锯、支解、剖剔之刑,每见杀人,则不胜其喜,不觉朵颐,垂涎呀呷”,充分暴露了其统治阶级的残忍本性;二是奢侈:“悉聚南海珍宝,以为玉堂珠殿”气造成劳民伤财;三是开启了宦官专权之门。唐末,宦官蠢国害民,为祸甚烈。刘龚未能吸取近在眼前的历史教训,在晚年疏远士人,“专任宦官,由是其国中宦者大盛”另外,刘龚为了南汉统治能够长治久安,寄希望于取得一个吉祥的国号、年号和名字,频繁地去旧换新;又寄希望于酷刑震慑,这种缘木求鱼的思想和行动,说明了刘龚一个封建统治者的愚昧

总而言之,刘龚建立南汉,治理岭南,对于维护岭南的安定局面,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还是有较大贡献的。沈起炜先生著《五代史话》,认为南汉的统治并没有什么兴革:“这个从统治阶级上层产生的地方势力完全照老规矩办事,根本想不到有兴革的必要”。其实,南汉统治者(包括刘龚)励精求治的精神及革故鼎新的作风,诚然不如后周的郭威、柴荣,但刘龚办学校,设贡举,这在战乱后的岭南,应该说是“兴”;他“多延中国(中原)士人置于幕府,出为刺史”,创造了岭南“刺史无武人”。的文治局面,这对于唐末五代以来多以武人为刺史的状况,则是一“革”。正如郑学檬先生所言:“这是一个打破武人任刺史的局面的例子。虽然还不能改变当时武人因军功而升刺史,刺史多武人的现象,但已是一个突破”哆。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只有既看到其对历史的贡献,又看到其局限性,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认识才算是正确的,对他的评价才算是中肯的。

刘龚死后,子孙继位,无论是威望还是治国本领,都不及刘龚。这一点,刘龚生前已有明察。临终时,他对顾命大臣说:“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账明了他对南汉国前景的忧虑。事实正如刘龚所预料的,在刘龚之后,南汉虽维持了近三十年的统治,但几个统治者素质都极低劣,在政治上不仅无可称誉的建树,而且奢侈腐化,宠用宦官,滥施酷刑,国政日坏。因此,可以说,刘龚之死,是南汉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不久,爆发了张遇贤领导的农民起义,“由是山海间盗贼竟起”,“岭东皆乱”。;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更趋激烈。南汉国势日衰,已成为一个空架子。北宋建立后,只派潘美一军南征,即势如破竹,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腐败透顶的南汉割据王朝。

  南海,后相继改名越、汉。烈祖刘隐所建政权。史家称南汉。梁乾化元年(契丹太祖五年,长和孝治二年,渤海文德六年,蜀永平元年,吴天祐八年,吴越天宝四年,晋天祐八年,西汉敦煌天复十一年,911年),刘隐被封为南海王,都兴王府,是为烈祖。卒,弟刘69即位,是为高祖。梁贞明三年(契丹神册二年,于阗同庆六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二年,汉天汉元年,吴天祐十四年,晋天祐十四年,岐天祐十四年,917年),高祖刘69称帝,国号越。越乾亨二年(梁贞明四年,于阗同庆七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三年,蜀光天元年,吴天祐十五年,晋天祐十五年,岐天祐十五年,918年),改国号曰汉。汉大有十五年(晋天福七年,契丹会同五年,于阗同庆三十一年,理文德六年,东丹甘露十七年,唐升元六年,闽永隆四年,蜀广政五年,942年),高祖刘69卒,子刘玢即位,是为炀帝。汉光天二年(晋天福八年,契丹会同六年,于阗同庆三十二年,理文德七年,东丹甘露十八年,唐保大元年,闽永隆五年,殷天德元年,蜀广政六年,943年),炀帝刘玢被杀,弟刘晟自立,是为中宗。汉乾和十六年(周显德五年,辽应历八年,于阗同庆四十七年,理广德七年,东丹甘露三十三年,蜀广政二十一年,汉天会二年,958年),中宗刘晟卒,长子刘鋹即位,是为南越王。汉大宝十四年(宋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于阗天尊五年,理明政三年,东丹甘露四十六年,汉天会十五年,971年),南越王刘鋹降宋,国亡。自烈祖刘隐至南越王刘鋹,传五主,凡六十年。

十国,史家对存在于唐天复二年(长和安国四年,渤海庆成十年,902年)至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于阗中兴二年,理明政十一年,东丹甘露五十四年,定安元兴四年,979年)的十个割据政权的称谓。包括:吴、蜀(汉、蜀)、吴越、楚、闽(殷)、南海(越、汉)、南平(秦、南平)、蜀、齐(唐、江南)、汉。期间存在的割据政权还有:晋(唐)、岐、西汉金山(西汉敦煌)、湖南等。

  吴,太祖杨行密所建政权。唐天复二年(长和安国四年,渤海庆成十年,902年),杨行密被封为吴王,都扬州,是为太祖。唐天祐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太祖杨行密卒,长子杨渥即位,是为烈祖。吴天祐五年(梁开平二年,契丹太祖二年,长和安国十年,渤海文德三年,蜀武成元年,吴越天宝元年,西汉金山天复八年,908年),烈祖杨渥被杀,太祖杨行密次子杨隆演即位,是为高祖。吴天祐十六年(梁贞明五年,契丹神册四年,于阗同庆八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四年,蜀乾德元年,汉乾亨三年,919年),高祖杨隆演建元武义,以示不复为唐之藩镇。吴武义二年(梁贞明六年,契丹神册五年,于阗同庆九年,长和贞祐×年,渤海文德十五年,蜀乾德二年,晋天祐十七年,岐天祐十七年,汉乾亨四年,920年),高祖杨隆演卒,太祖杨行密第四子杨溥即吴王位。吴顺义七年(唐天成二年,契丹天显二年,于阗同庆十六年,天兴尊圣元年,东丹甘露二年,吴越宝正二年,汉白龙三年,927年),杨溥称帝,改元乾贞,是为睿帝。吴天祚三年(晋天福二年,契丹天显十二年,于阗同庆二十六年,义宁建国×年,东丹甘露十二年,吴越天福二年,闽通文二年,汉大有十年,蜀明德四年,937年),睿帝杨溥禅位于烈祖李昪(徐知诰),国亡。自太祖杨行密至睿帝杨溥,传四主,凡三十五年。

  蜀(汉、蜀),高祖王建所建政权。史家称前蜀。唐天复三年(长和安国五年,渤海庆成十一年,903年),王建被封为蜀王,都成都,是为高祖。蜀天复七年(梁开平元年,契丹太祖元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吴天祐四年,吴越天祐四年,晋天祐四年,岐天祐四年,907年),高祖王建称帝。蜀天汉元年(梁贞明三年,契丹神册二年,于阗同庆六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二年,吴天祐十四年,晋天祐十四年,岐天祐十四年,917年),改国号为汉。汉光天元年(梁贞明四年,契丹神册三年,于阗同庆七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三年,吴天祐十五年,晋天祐十五年,岐天祐十五年,越乾亨二年,918年),复国号蜀。高祖王建卒,太子王衍即位,是为顺正公。蜀咸康元年(唐同光三年,契丹天赞四年,于阗同庆十四年,长和初历×年,渤海文德二十年,吴顺义五年,吴越宝大二年,汉乾亨九年,925年),顺正公王衍降唐,国亡。自高祖王建至顺正公王衍,传二主,凡二十二年。

  吴越,太祖钱镠所建政权。唐天祐四年(梁开平元年,契丹太祖元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907年),钱镠被梁封为吴越王,都临安,是为太祖。吴越宝正七年(唐长兴三年,契丹天显七年,于阗同庆二十一年,义宁大明二年,渤海大光显三年,东丹甘露七年,吴大和四年,汉大有五年,932年),太祖钱镠卒,第五子钱元瓘即位,是为世宗。晋天福六年(契丹会同四年,于阗同庆三十年,理文德五年,唐升元五年,闽永隆三年,汉大有十四年,蜀广政四年,941年),世宗钱元瓘卒,第六子钱弘佐即位,是为成宗。汉天福十二年(辽大同元年,于阗同庆三十六年,理至治二年,东丹甘露二十二年,唐保大五年,汉乾和五年,蜀广政十年,947年),成宗钱弘佐卒,世宗钱元瓘第七子钱弘倧即位,是为忠逊王。旋被废,世宗钱元瓘第九子钱弘俶即位,是为忠懿王。宋太平兴国三年(辽保宁十年,于阗中兴元年,理明政十年,东丹甘露五十三年,汉广运五年,978年),忠懿王钱弘俶献其地十三州与宋,国亡。自太祖钱镠至忠懿王钱弘俶,传五主,凡七十一年。

  楚,武穆王马殷所建政权。梁开平元年(契丹太祖元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吴天祐四年,吴越天祐四年,晋天祐四年,岐天祐四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907年),马殷被封为楚王,都潭州,是为武穆王。唐长兴元年(契丹天显五年,于阗同庆十九年,义宁光圣三年,渤海大光显元年,东丹甘露五年,吴大和二年,吴越宝正五年,汉大有三年,930年),武穆王马殷卒,第二子马希声即位,是为衡阳王。唐长兴三年(契丹天显七年,于阗同庆二十一年,义宁大明二年,渤海大光显三年,东丹甘露七年,吴大和四年,汉大有五年,932年),衡阳王马希声卒,武穆王马殷第四子马希范即位,是为文昭王。汉天福十二年(辽大同元年,于阗同庆三十六年,理至治二年,东丹甘露二十二年,唐保大五年,汉乾和五年,蜀广政十年,947年),文昭王马希范卒,同母弟马希广即位,是为废王。汉乾祐三年(辽天禄四年,于阗同庆三十九年,理至治五年,东丹甘露二十五年,唐保大八年,汉乾和八年,蜀广政十三年,950年),废王马希广兵败自缢,兄马希萼自立,称臣于唐,是为恭孝王。唐保大九年(周广顺元年,辽天禄五年,于阗同庆四十年,理明德元年,东丹甘露二十六年,汉乾和九年,蜀广政十四年,汉乾祐四年,951年),恭孝王马希萼被废,其弟马希崇自立,是为后王。旋降于唐,国亡。自武穆王马殷至后王马希崇,传六主,凡四十四年。

  闽(殷),太祖王审知所建政权。梁开平元年(契丹太祖元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吴天祐四年,吴越天祐四年,晋天祐四年,岐天祐四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907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都福州,是为太祖。唐同光三年(契丹天赞四年,于阗同庆十四年,长和初历×年,渤海文德二十年,吴顺义五年,吴越宝大二年,汉乾亨九年,925年),太祖王审知卒,长子王延翰即位,是为嗣王。唐天成元年(契丹天显元年,于阗同庆十五年,长和天应元年,东丹甘露元年,吴顺义六年,吴越宝正元年,汉白龙二年,926年),嗣王王延翰被攻杀,太祖王审知次子王鏻即位,是为惠宗。闽龙启元年(唐长兴四年,契丹天显八年,于阗同庆二十二年,义宁大明三年,渤海大光显四年,东丹甘露八年,吴大和五年,汉大有六年,933年),惠宗王鏻称帝。闽永和元年(唐清泰二年,契丹天显十年,于阗同庆二十四年,义宁大明五年,渤海大光显六年,东丹甘露十年,吴天祚元年,汉大有八年,蜀明德二年,935年),惠宗王鏻被杀,长子王昶即位,是为康宗。闽通文四年(晋天福四年,契丹会同二年,于阗同庆二十八年,理文德三年,东丹甘露十四年,唐升元三年,汉大有十二年,蜀广政二年,939年),康宗王昶被杀,太祖王审知少子王曦即位,是为景宗。殷天德元年(闽永隆五年,晋天福八年,契丹会同六年,于阗同庆三十二年,理文德七年,东丹甘露十八年,唐保大元年,汉应乾元年,蜀广政六年,943年),太祖王审知子王延政自立于建州,国号殷,是为福恭懿王。闽永隆六年(殷天德二年,晋天福九年,契丹会同七年,于阗同庆三十三年,理文德八年,东丹甘露十九年,唐保大二年,汉乾和二年,蜀广政七年,944年),景宗王曦被杀,福恭懿王王延政还福州。殷天德三年(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于阗同庆三十四年,理文经元年,东丹甘露二十年,唐保大三年,汉乾和三年,蜀广政八年,945年),福恭懿王王延政降唐,国亡。自太祖王审知至福恭懿王王延政,传六主,凡三十八年。

  南海(越、汉),烈祖刘隐所建政权。史家称南汉。梁乾化元年(契丹太祖五年,长和孝治二年,渤海文德六年,蜀永平元年,吴天祐八年,吴越天宝四年,晋天祐八年,西汉敦煌天复十一年,911年),刘隐被封为南海王,都兴王府,是为烈祖。卒,弟刘�6�9即位,是为高祖。梁贞明三年(契丹神册二年,于阗同庆六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二年,汉天汉元年,吴天祐十四年,晋天祐十四年,岐天祐十四年,917年),高祖刘�6�9称帝,国号越。越乾亨二年(梁贞明四年,于阗同庆七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三年,蜀光天元年,吴天祐十五年,晋天祐十五年,岐天祐十五年,918年),改国号曰汉。汉大有十五年(晋天福七年,契丹会同五年,于阗同庆三十一年,理文德六年,东丹甘露十七年,唐升元六年,闽永隆四年,蜀广政五年,942年),高祖刘�6�9卒,子刘玢即位,是为炀帝。汉光天二年(晋天福八年,契丹会同六年,于阗同庆三十二年,理文德七年,东丹甘露十八年,唐保大元年,闽永隆五年,殷天德元年,蜀广政六年,943年),炀帝刘玢被杀,弟刘晟自立,是为中宗。汉乾和十六年(周显德五年,辽应历八年,于阗同庆四十七年,理广德七年,东丹甘露三十三年,蜀广政二十一年,汉天会二年,958年),中宗刘晟卒,长子刘鋹即位,是为南越王。汉大宝十四年(宋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于阗天尊五年,理明政三年,东丹甘露四十六年,汉天会十五年,971年),南越王刘鋹降宋,国亡。自烈祖刘隐至南越王刘鋹,传五主,凡六十年。

  南平(秦、南平),武信王高季兴所建政权。唐同光三年(契丹天赞四年,于阗同庆十四年,长和初历×年,渤海文德二十年,蜀咸康元年,吴顺义五年,吴越宝大二年,汉乾亨九年,925年),高季兴被封为南平王,都荆州,是为武信王。唐天成三年(契丹天显三年,于阗同庆十七年,义宁光圣元年,东丹甘露三年,吴乾贞二年,吴越宝正三年,汉大有元年,928年),武信王高季兴称臣于吴,被封为秦王。卒,长子高从诲立,是为文献王。吴乾贞三年(唐天成四年,契丹天显四年,于阗同庆十八年,义宁光圣二年,东丹甘露四年,吴越宝正四年,汉大有二年,929年),称臣于唐。唐应顺元年(契丹天显九年,于阗二十三年,义宁大明四年,渤海大光显五年,东丹甘露九年,吴大和六年,闽龙启二年,汉大有七年,蜀明德元年,934年),文献王高从诲被唐封为南平王。汉乾祐元年(辽天禄二年,于阗同庆三十七年,理至治三年,东丹甘露二十三年,唐保大六年,汉乾和六年,蜀广政十一年,948年),文献王高从诲卒,第三子高保融立,是为贞懿王。周显德元年(辽应历四年,于阗同庆四十三年,理广德三年,东丹甘露二十九年,唐保大十二年,汉乾和十二年,蜀广政十七年,汉乾祐七年,954年),贞懿王高保融被周封为南平王。宋建隆元年(辽应历十年,于阗同庆四十九年,理广德九年,东丹甘露三十五年,汉大宝三年,蜀广政二十三年,汉天会四年,960年),贞懿王高保融卒,弟高保勗立。宋建隆三年(辽应历十二年,于阗同庆五十一年,理广德十一年,东丹甘露三十七年,汉大宝五年,蜀广政二十五年,汉天会六年,962年),高保勗卒,贞懿王高保融子高继冲立。宋建隆四年(辽应历十三年,于阗五十二年,理广德十二年,东丹甘露三十八年,汉大宝六年,蜀广政二十六年,汉天会七年,963年),高继冲降宋,国亡。自武信王高季兴至高继冲,传五主,凡三十八年。

  蜀,高祖孟昶所建政权。史家称后蜀。唐应顺元年(契丹天显九年,于阗同庆二十三年,义宁大明四年,渤海大光显五年,东丹甘露九年,吴大和六年,闽龙启二年,汉大有七年,934年),孟昶称帝,都成都,国号蜀,建元明德,是为高祖。卒,第三子孟知祥即位,是为楚恭孝王。蜀广政二十八年(宋乾德三年,辽应历十五年,于阗同庆五十四年,理广德十四年,东丹甘露四十年,汉大宝八年,汉天会九年,965年),楚恭孝王孟昶降宋,国亡。自高祖孟昶至楚恭孝王孟昶,传二主,凡三十一年。

  齐(唐,江南),烈祖李昪所建政权。史家称南唐。齐天祚三年(晋天福二年,契丹天显十二年,于阗同庆二十六年,义宁建国×年,东丹甘露十二年,吴越天福二年,闽通文二年,汉大有十年,蜀明德四年,937年),吴睿帝杨溥禅位于李昪,都金陵,国号齐,是为烈祖。齐升元二年(晋天福三年,契丹天显十三年,于阗同庆二十七年,理文德二年,东丹甘露十三年,闽通文三年,汉大有十一年,蜀广政元年,938年),改国号曰唐。唐升元七年(晋天福八年,契丹会同六年,于阗同庆三十二年,理文德七年,东丹甘露十八年,闽永隆五年,殷天德元年,汉应乾元年,蜀广政六年,943年),烈祖李昪卒,长子李璟即位,是为元宗。唐交泰元年(周显德五年,辽应历八年,于阗同庆四十七年,理广德七年,东丹甘露三十三年,汉乾和十六年,蜀孟昶广政二十一年,汉天会二年,958年),元宗李璟改称江南国主。宋建隆二年(辽应历十一年,于阗同庆五十年,理广德十年,东丹甘露三十六年,汉大宝四年,蜀广政二十四年,汉天会五年,961年),元宗李璟卒,第六子李煜即位,是为武王。宋开宝八年(辽保宁七年,于阗天尊九年,理明政七年,东丹甘露五十年,汉广运二年,975年),武王李煜为宋俘,国亡。自烈祖李昪至武王李煜,传三主,凡三十八年。

  汉,高祖刘暠所建政权。晋开运四年(契丹大同元年,于阗同庆三十六年,理至治二年,东丹甘露二十二年,唐保大五年,汉乾和五年,蜀广政十年,947年),刘暠称帝,都汴,国号汉,改元天福十二年,是为高祖。汉乾祐元年(辽天禄二年,于阗同庆三十七年,理至治三年,东丹甘露二十三年,唐保大六年,汉乾和六年,蜀广政十一年,948年),高祖刘暠卒,第二子刘承祐即位,是为隐帝。汉乾祐三年(辽天禄四年,于阗同庆三十九年,理至治五年,东丹甘露二十五年,唐保大八年,汉乾和八年,蜀广政十三年,950年),隐帝刘承祐败死。汉乾祐四年(周广顺元年,辽天禄五年,于阗同庆四十年,理至治六年,东丹甘露二十六年,唐保大九年,汉乾和九年,蜀广政十四年,951年),高祖刘暠母弟刘旻即位于太原,是为世祖。汉乾祐七年(周显德元年,辽应历四年,于阗同庆四十三年,理广德三年,东丹甘露二十九年,唐保大十二年,汉乾和十二年,蜀广政十七年,954年),世祖刘旻卒,次子刘承钧即位,是为睿宗。汉天会十二年(宋乾德六年,辽应历十八年,于阗天尊二年,理顺德元年,东丹甘露四十三年,汉大宝十一年,968年),睿宗刘承钧卒,养子刘继恩即位,是为少主。被杀,睿宗刘承钧养子刘继元即位,是为英武帝。汉广运六年(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于阗中兴二年,理明政十一年,渤海大元元年,东丹甘露五十四年,定安元兴四年,979年),英武帝刘继元降宋,国亡。自高祖刘暠至英武帝刘继元,传六主,凡三十一年;自世祖刘旻至英武帝刘继元,传四主,凡二十八年。史家以世祖刘旻所建政权为北汉,《新五代史》称东汉。

  安南“独立”始于五代。晋天福四年(契丹会同二年,于阗同庆二十八年,理文德三年,东丹甘露十四年,唐升元三年,闽通文四年,汉大有十二年,蜀广政二年,939年),因中原战乱,吴权起事于安南。其后有十二使君之乱。瞿越太平元年(宋开宝三年,辽保宁二年,于阗天尊四年,理明政二年,东丹甘露四十五年,汉大宝十三年,汉天会十四年,970年),丁部领称帝,国号瞿越,是为先皇。秦汉以来对安南的直接统治结束。越重光五年(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陈季扩为明军所俘,中原政权恢复对安南的直接统治。

改元仅仅是对吉祥的向往。年号创始人武帝刘彻改元十次,是对吉祥向往的较为极端的反映。这些年号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延和(一作征和)。不过,武帝刘彻最后实际上又废除年号,称后元×年。改元最多的是则天后武曌。在位时先后改元十四次。这些年号是: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

  一世一元制始创于柔然。甲辰年(高句丽长寿王五十二年,宋大明八年,魏和平五年,464年),处罗可汗郁久闾吐贺真卒。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即位,改元永康。柔然永康二十二年(高句丽长寿王七十三年,齐永明三年,魏太和九年,485年),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卒。伏名敦可汗郁久闾豆仑即位,改元太平。柔然太平八年(高句丽文咨王二年,齐永明十年,魏太和十六年,492年),伏名敦可汗郁久闾豆仑卒。侯其伏代库者可汗郁久闾那盖即位,改元太安。柔然太安十五年(高句丽文咨王十六年,梁天监五年,魏正始三年,高昌承平五年,506年),侯其伏代库者可汗郁久闾那盖卒。佗汗可汗郁久闾伏图即位,改元始平。柔然始平三年(高句丽文咨王十八年,梁天监七年,魏正始五年,高昌承平七年,508年),佗汗可汗郁久闾伏图卒。豆罗伏跋豆伐可汗郁久闾丑奴即位,改元建昌。柔然建昌十三年(高句丽安藏王二年,梁普通元年,魏正光元年,高昌义熙九年,520年),豆罗伏跋豆伐可汗郁久闾丑奴卒。欶连头兵豆伐可汗郁久闾阿那环即位。此后年号失载。因此,柔然是最早推行一世一元制度的政权。

  高昌麴氏基本采取一世一元制。壬午年(高句丽文咨王十二年,齐中兴二年,魏景明三年,柔然太安十一年,502年),昭武王麴嘉建元承平。高昌义熙十三年(高句丽安藏王六年,梁普通五年,魏正光五年,523年),昭武王麴嘉卒。麴光即位,年号不详。高昌□□八年(高句丽延嘉元年,梁中大通三年,魏普泰元年,魏更兴二年,531年),麴光卒。麴坚即位,改元章和。高昌章和十八年(高句丽阳原王四年,梁太清二年,魏大统十四年,魏武定六年,548年),麴坚卒。麴延喜即位,以明年为永平元年。高昌永平二年(高句丽阳原王六年,梁大宝元年,梁太清四年,魏大统十六年,齐天保元年,550年),麴延喜卒。麴□□即位,以明年为和平元年。高昌和平四年(高句丽阳原王十年,梁承圣三年,魏恭帝元年,齐天保五年,554年),麴□□卒,田地公麴宝茂即位,以明年为建昌元年。高昌建昌六年(高句丽平原王二年,陈天嘉元年,梁大定六年,周武成二年,齐乾明元年,560年),田地公麴宝茂卒。麴乾固即位,以明年为延昌元年。高昌延昌四十一年(高句丽婴阳王十二年,隋仁寿元年,601年),麴乾固卒。献文王麴伯雅即位,以明年为延和元年。高昌延和十二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四年,隋大业九年,613年),献文王麴伯雅禅位。麴□□即位,以明年为义和元年。高昌义和六年(高句丽荣留王二年,唐武德二年,郑开明元年,619年),麴□□卒。献文王麴伯雅复辟。高昌义和七年(高句丽荣留王三年,唐武德三年,郑开明二年,620年)二月,改元重光。高昌重光四年(高句丽荣留王六年,唐武德六年,623年),献文王麴伯雅卒。光武王麴文泰即位,以明年为延寿元年。高昌延寿十七年(高句丽荣留王二十三年,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光武王麴文泰卒。麴智盛即位,未几国亡。自麴光以来,高昌麴氏也实行一世一元制。

  渤海也基本采取一世一元制。渤海太祖二十二年(唐开元七年,蒙太宗八年,720年),太祖大祚荣卒。光宗大武艺即位,改元仁安。渤海仁安十九年(唐开元二十五年,蒙南诏王十年,737年),光宗大武艺卒。世宗大钦茂即位,改元大兴。渤海大兴三十八年(唐大历九年,蒙长寿六年,774年),世宗大钦茂改元宝历。渤海宝历七年(唐建中元年,蒙见龙二年780年)后、渤海大兴五十六年(唐贞元八年,蒙□□×年,792年)前,世宗大钦茂复用大兴年号。渤海大兴五十七年(唐贞元九年,蒙□□×年,793年),世宗大钦茂卒。废王大元义即位,被黜。仁宗大华屿即位,改元中兴。渤海中兴二年(唐贞元十年,蒙□□×年,794年),仁宗大华屿卒。穆宗大嵩邻即位,改元正历。渤海正历十六年(唐元和四年,蒙应道二年,809年),穆宗大嵩邻卒。毅宗大元瑜即位,改元永德。渤海永德四年(唐元和七年,蒙龙兴四年,812年),毅宗大元瑜卒。康宗大言义即位,改元朱雀。渤海朱雀八年(唐元和十四年,吐蕃彝泰四年,蒙全义四年,819年),康宗大言义卒。哲宗大明忠即位,改元太始。卒。圣宗大仁秀即位,改元建兴。渤海建兴十三年(唐大和四年,吐蕃彝泰十六年,蒙保和七年,830年),圣宗大仁秀卒。庄宗大彝震即位,改元咸和。渤海咸和二十八年(唐大中十一年,蒙天启十八年,857年),庄宗大彝震卒。顺宗大虔晃即位,改元正永。渤海正永十五年(唐咸通十二年,礼建极十三年,871年),顺宗大虔晃卒。明宗大玄锡即位,改元宽明。渤海宽明二十三年(唐景福二年,封民嵯耶五年,893年),明宗大玮瑎卒。大玄锡即位,改元庆成。渤海庆成十四年(唐天祐三年,长和安国八年,蜀天复六年,晋天复六年,西汉金山天复六年,906年),大玄锡卒。哀王大玮瑎即位,改元文德。渤海文德二十一年(于阗同庆十五年,长和初历×年,吴顺义六年,吴越宝正元年,唐同光三年,汉白龙二年,契丹天赞五年,926年),哀王大玮瑎降,国亡。除世宗大钦茂,渤海也实行一世一元制。

  于阗也采取一世一元制度。壬申年(长和孝治三年,渤海文德七年,蜀永平二年,吴天祐九年,吴越天宝五年,晋天祐九年,岐天祐九年,西汉敦煌天复十二年,契丹太祖六年,燕应天二年,912年),尉迟乌僧波建元同庆。于阗同庆五十五年(理广德十五年,东丹甘露四十一年,汉大宝九年,辽应历十六年,汉天会十年,宋乾德四年,966年),尉迟乌僧波卒。尉迟苏拉即位,以明年为天尊元年。于阗天尊十一年(理明政九年,东丹甘露五十二年,辽保宁九年,汉广运四年,宋太平兴国二年,定安元兴二年,977年),尉迟苏拉卒。尉迟达磨即位,以明年为中兴元年。于阗中兴八年(理明政十七年,契丹统和三年,宋雍熙二年,985年),尉迟达磨卒。尉迟僧迦逻摩即位,以明年为天兴元年。于阗天兴十四年(理明治三年,契丹统和十七年,宋咸平二年,999年),尉迟僧迦逻摩卒。尉迟□□即位,改元天寿。于阗天寿六年(理明应元年,契丹统和二十三年,宋景德二年,1005年)左右,国亡。

  辽原实行一世多元制度,后期基本演变为一世一元。辽保大二年(理文治×年,宋宣和四年,夏元德四年,金天辅六年,1122年),宣宗耶律淳自立,改元建福。德妃萧普贤女继立,改元德兴。辽德兴二年(辽保大三年,理文治×年,宋宣和五年,夏元德五年,金天辅七年,1123年),梁王耶律雅里继立,改元神历。英宗耶律术烈继立,旋卒。辽保大四年(理文治×年,宋宣和六年,夏元德六,金天会二年,1124年),德宗耶律大石称王,改元延庆。辽延庆九年(理保天四年,宋绍兴二年,夏正德六年,金天会十年,齐阜昌二年,1132年),德宗耶律大石称帝。辽康国十年(理保天×年,宋绍兴十三年,夏大庆四年,金皇统三年,1143年),德宗耶律大石卒,感天后萧塔不烟即位,以明年为咸清元年。辽咸清七年(理大宝二年,宋绍兴二十年,夏天盛二年,金天德二年,1150年),仁宗耶律夷列即位,以明年为绍兴元年。辽绍兴十三年(理大宝十五年,宋隆兴元年,夏天盛十五年,金大定三年,1163年),仁宗耶律夷列卒。承天后耶律速普完即位,以明年为崇福元年。辽崇福十四年(理盛德二年,宋淳熙四年,夏乾祐八年,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末主耶律直鲁古即位,以明年为天禧元年。辽天禧三十四年(理天开七年,宋嘉定四年,夏皇建二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末主耶律直鲁古退位。乃蛮王屈出律即位。辽乃蛮王七年(理天开十四年,宋嘉定十一年,夏光定八年,金兴定二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乃蛮王屈出律败死,国亡。除德宗耶律大石外,其余君主均为一世一元。

  元已有以年号代称皇帝的个案,并在撤出大都后实行一世一元。元至治三年(1323年),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卒。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耳即位,以明年为泰定元年。元泰定五年(1328年)二月,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耳改元致和。七月,卒。幼主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耳分别即位,改元天顺、天历。十月,幼主孛儿只斤阿速吉八败死。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耳实际改元两次。但《元史》有《泰定帝本纪》,成为以年号代称皇帝的开先河者。元至正三十年(明洪武三年,夏开熙五年,1370年),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卒。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即位,以明年为宣光元年。元宣光八年(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卒。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即位,以明年为天元元年。元天元十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卒。孛儿只斤恩克卓里克图即位,不再设年号。 

  太祖朱元璋以来实行一世一元,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年号设立由繁到简、年号更改次数由多到少,是一种历史趋势。年号的根本功能是纪年。所谓的吉祥,仅仅是一种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就没有必要使年号复杂化,并经常变化。六字年号仅有景宗李元昊的天授礼法延祚和惠宗李秉常的天赐礼盛国庆,三字年号仅有王莽的始建国、武帝萧衍的中大通和中大同、神武王蒙阁逻凤的赞普钟。四字年号在中国、朝鲜和韩国、日本、越南均有出现,但总体看所占比重也很低。这表明,年号的简单化是多数君主的共识。如前所述,武帝刘彻最后倾向于废除年号。魏大统十七年(高句丽阳原王七年,梁大宝二年,梁太清五年,齐天保二年,高昌和平元年,551年),文帝元宝炬卒。废帝元钦即位,不设年号。魏废帝三年(高句丽阳原王十年,梁承圣三年,齐天保五年,高昌和平四年,553年),废帝元钦被黜。恭帝拓拔廓即位,改元而不设年号。周孝闵帝元年(高句丽阳原王十三年,梁太平二年,梁大定三年,齐天保八年,高昌建昌三年,557年),孝闵帝宇文觉即位,不设年号。卒。明帝宇文毓即位,仍不设年号。周明帝三年(高句丽平原王元年,陈永定三年,梁大定五年,梁天启二年,齐天保十年,高昌建昌五年),明帝宇文毓始改元武成。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德宗李亨废年号,仅称元年。唐德宗二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德宗李亨卒。代宗李豫即位,改元宝应。这表明,废除年号也是少数君主的想法。柔然、渤海等采用一世一元制度,正史均有记载。太祖朱元璋是否了解这些情况,我们无从得知。但自太祖朱元璋起,实行一世一元制度,有利于社会生活的方便,并反映了历史的要求。

  二是太祖朱元璋称帝前奉宋正朔,为一世一元。宋龙凤元年(元至正十五年,宋治平五年,周天祐二年,1355年),小明王韩林儿称帝。宋龙凤二年(元至正十六年,宋太平元年,周天祐三年,1356年),小明王韩林儿封太祖朱元璋为吴国公。宋龙凤十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汉德寿二年,夏天统三年,1364年),太祖朱元璋即吴王位。宋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夏开熙元年,1366年),小明王韩林儿卒。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夏开熙二年,1367年),奉太祖朱元璋命,太庙建成。明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夏开熙三年,1368年),太祖朱元璋即皇帝位。小明王韩林儿在位十二年,但并未改元。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几乎同时称帝的徐寿辉,尽管在位仅十年,但却先后改元治平、太平、天启、天定。继徐寿辉称帝的陈友谅,先后改元大义、大定。太祖朱元璋实行一世一元制度,也有可能是受小明王韩林儿的影响。

  太祖朱元璋以来的一世一元制度方便实用,先后被越南、韩国、蒙古、日本仿效。

  越保泰十年(1729年),裕宗黎维禟卒。昏德公黎维祊即位,改元永庆。越永庆四年(1732年),纯宗黎维祥即位,改元龙德。越龙德四年(1735年),懿宗黎维祳即位,改元永佑。越永佑六年(1740年),显宗黎维祧即位,改元景兴。越景兴三十九年(1778年),中央帝阮文岳自立,改元泰德。越景兴四十七年(1786年),愍帝黎维祁即位,以明年为昭统元年。安南泰德十一年(越昭统二年,1788年),北平王阮文惠自立,改元光中。越昭统三年(安南泰德十二年,安南光中二年,1789年),愍帝黎维祁被黜,国亡。安南光中五年(安南泰德十五年,1792年),阮光缵即位,以明年为景盛元年。南越嘉隆元年(安南泰德二十五年,安南保兴二年,1802年),世祖阮福映即位。孝公阮文宝降。阮光缵降。越南嘉隆十八年(1819年),圣祖阮福皎即位,以明年为明命元年。越南明命二十一年(1840年),宪祖阮福暶即位,以明年为绍治元年。越南绍治七年(1847年),翼宗阮福时即位,以明年为嗣德元年。越南嗣德三十六年(1883年),恭宗阮福应禛、郎国公阮福昪、简宗阮福昊相继即位。简宗阮福昊以明年为建福元年。越南建福元年(1884年),宣宗阮福明即位,以明年为咸宜元年。越南咸宜元年(1885年),景宗阮福升即位,改元同庆。越南同庆四年(1888年),出帝阮福昭即位,以明年为成泰元年。越南成泰十九年(1907年),继帝阮福晃即位,改元维新。越南维新十年(1916年),弘宗阮福昶即位,改元启定。越南启定十一年(1926年),末帝阮福晪即位,改元保大。越南保大二十年(1945年),末帝阮福晪退位。“越南国保大二十四年”(1949年),末帝阮福晪在南方复辟。“越南国保大三十年”(1955年),末帝阮福晪被黜。除阮光缵二次改元、孝公阮文宝沿用年号外,上述君主均实行一世一元。

  朝鲜建阳二年(1897年),高宗李熙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改元光武。韩国光武十一年(1907年),高宗李熙退位。纯宗李坧即位,改元隆熙。韩国隆熙四年(日本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纯宗李坧退位。其地并入日本。

  清宣统三年(中华民国中华开国四千六百零九年,1911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八世哲布尊阿旺垂济尼玛丹彬旺舒克僭号蒙古国日光皇帝,伪元共戴。“蒙古国共戴五年”(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八世哲布尊阿旺垂济尼玛丹彬旺舒克削伪帝号。其地自治。“蒙古共戴九年”(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八世哲布尊阿旺垂济尼玛丹彬旺舒克撤消自治,去伪元。“蒙古国共戴十一年”(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八世哲布尊阿旺垂济尼玛丹彬旺舒克复叛,僭号蒙古国大汗。“蒙古国共戴十四年”(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八世哲布尊阿旺垂济尼玛丹彬旺舒克卒。蒙古人民党改伪国号为蒙古人民共和国,不再设年号。

  大日本帝国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明治天皇睦仁卒。嘉仁即位,改元大正。大日本帝国大正十五年(1926年),嘉仁卒。裕仁即位,改元昭和。日本国昭和六十四年(1989年),裕仁卒。明仁即位,改元平成。

刘龚(又名刘岩、刘险、),五代时期南汉国的建立者。后梁贞明三年(917),刘龚以广州为兴王府,“即皇帝位,国号大越,改元曰乾亨。……立三庙,置百官”①建立了割据岭南的封建政权,辖属四十七州,领有今广东、广西之地。次年,刘龚以汉代刘氏后裔自居,改国号曰“汉”,史称南汉。南汉自917年立国,至971年为北宋所灭,历四主,统治岭南五十多年。其中,刘龚在位25年,是南汉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四主中较有作为,对战乱时代岭南的安定和建设贡献较大的国主。刘龚是借助其父兄的勋业而在岭南发迹的。刘龚的父亲是刘谦,兄为刘隐。唐末,刘谦曾任广州牙将、封州(广东封开县)刺史,“有兵万人,战舰百余艘”。刘谦死后,长子刘隐袭父职;以后,以军功历任封州行军司马、节度副使、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刘隐受后梁册命,袭原职,兼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兼中书令,受封为南平王(后改南海王)。史载:刘氏“父子起封州,遭世多故,数有功于岭南,遂有南海”。刘隐死后,后梁末年,“悉以(刘)隐官爵授龚,袭封南海王”。二刘龚虽凭借父兄功业起身,但比其父兄更富有军事才干。刘隐任封州节度副使时,节度使徐彦若“委以军政”。当时,岭南的局势,对比中原局势而言,虽然比较平静,但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其中,曲 据交州(越南河内),刘士政据桂州(广西桂林市),叶广略据琶州(广西南宁市),庞巨昭据容州(广西容县),卢光稠据虔州(江西赣州市),卢光睦据潮州(广东潮安县),卢延昌据韶州(广东韶关市),还有高州刺史刘昌鲁,新州(广东新兴县)刺史刘潜,名为朝廷刺史,实际上也是地方割据者。这些人,乘中原战乱,皇权衰弱,从唐的统治中游离出来,占据一方,各自为政。刘隐要恢复和维持岭南局部的统一和稳定局面,要在岭南建立起权威,必须首先威服或征服这些小割据者。但刘隐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他初攻韶州,即以失败告终。刘龚为兄出谋划策,显示出他军事上的远见卓识。刘隐于是“尽以兵事付龚”。刘龚不负兄之所望,“悉平诸寨”。削平这些割据势力后,刘袭委派代表到这些州邑去作刺史。正是在武力统一的基础上,再利用了中原纷乱这一有利的客观形势,刘龚才得以建国称帝。刘龚建国后,采取了一些巩固政权,维护统一,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措施。首先是争取士大夫的秉力支持,为南汉国家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唐朝末年,四海鼎沸。相对而言,岭南却是一块平静的“乐土”。从中原南迁避难的封建士大夫为数不少;原在岭南做宫的,也都在此落户。这些封建士大夫对刘氏是否支持,对南汉的立国和稳定,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刘龚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继承了其兄礼贤下士的作风。据史籍记载,当时客居岭表或土著的士大夫,著名的有王定保、倪曙、刘槽、李衡、周杰、杨洞潜、赵光裔等。这些士大夫在刘隐作镇岭南时,曾得到刘隐的“招礼”,“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他们为刘隐在岭南扩展势力,巩固地位作出了贡献。刘龚兄终弟及,在岭南建国后,将这些士人安置在国家的重要职位上。不仅如此,刘奠还注意解决一些士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地为南汉政权服务。如赵光裔,原是中原大族,唐末滞留岭南,虽被委以高官,但“耻事伪国,常怏怏思归”。 刘龚知情,即令人模仿赵光裔手迹,遭使贵书至洛阳,召其二子并其家属皆至岭南,使赵光裔“惊喜,为尽心焉”。推诚相待,换取了士人的秉力支持。《新五代史》载,南汉建国后,“为国制度,略有次序,皆用此数人焉”。赵光裔在南汉为相二十余年,使南汉“府库充实,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境无恐”。在地方,刘龚接受兵部侍郎杨洞潜的建议,一改唐末以来以武人为刺史的流弊,主要任用士人为州刺史,“稗宣政教”,使“民受其福”,这一做法,使南汉地方吏治比较澄清。在史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南汉地方官施行惠政的记载。如祯州(广东惠州市)刺史简文令“尽心民事”;得州(广西桂平县)刺史刘博古“有惠政,民多爱之”;郴州(湖南郴县)刺史陆光图“至郴,周恤穷民,招辑兵士,民皆呼为‘陆父”,。相反,州县官吏贪浊残暴的记录却不多见。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南汉地方上真的没有贪官污吏,但这至少可以说明,南汉的地方吏治,总的来说,比以武人为刺史的中原王朝或其他割据政权要好。文士为官,纵或贪浊,其危害性总不如武人作官,愚鲁不驯,性贪行暴,动辄兴兵作乱,茶毒一方。南汉统治岭南半个世纪,历四主,除刘龚外,其余三主都属荒*暴虐,政治腐败。为什么南汉不致出现重大动乱,为什么南汉能苟延残喘呢这大约与刘龚用文人治州县,手无兵柄,吏治较清;中央虽乱,地方不乱,岭南人民还能勉强维持生计有关。另外,在拓展南汉疆域方面,刘奠也得到士人的大力协助。例如,刘龚兴师平定镇南(广东罗定县)叛乱,击败马楚对岭南西道的争夺,累战俱捷,尽有五管之地,就是因为得到兵部侍郎杨洞潜的协力襄助。其次,推行睦邻的外交政策,维持了岭南的安定局面。南汉与楚、南唐和闽相邻。这几个国家,对南汉的治乱安危有重要影响。刘龚通过通婚、遣使聘问等途径,与诸邻国建立睦邻关系。刘隐在位时,为睦邻,曾嫁女与楚国主,是为马皇后。刘龚建国后,马皇后已死。当时,楚国势力较强,与南汉争夺岭南西道发生摩擦,两国友好关系陷入僵局。南汉兵部尚书赵光裔意识到楚国对南汉的潜在威胁,对刘袭说,“自马后崩,未曾通使于楚。亲邻旧好,不可忘也”。刘龚根据赵光裔的推荐,委派“有使臣才”的谏议大夫李纤出使楚国,重修旧好。楚国也遣使报聘。两国握手言和。:F1南汉与吴(南唐)、闽也是使者往来频繁,关系十分友好,极少发生争战;与蜀和云南镖信(唐时的南诏)等政权也有“远交”关系。封建史家对南汉的外交政策很赞赏,说南汉“睦邻封,续旧姻,宁边鄙,弧敌兵”;“行李往来,常勤聘问,区区岭外,晏然小安”。刘袭“讲信修睦,以通邻好”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岭南的安定局面,使岭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第三,积极扶助国内和海外的经济贸易。从唐朝中后期始,岭南地区的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极富特色的经济区,号称“富饶之地”,是唐朝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地。唐末战乱,黄巢义军虽曾进军岭南,但对岭南经济并未造成严重破坏。经济的发达,促进经贸的繁荣;加之刘龚出自富商之家,具有重商思想,富有从商经济。因此,在他统治时期,鼓励发展经济贸易。当时,“岭北商贾至南海者”,他“多召之”。还“与岭北诸藩岁时交聘”。这除了推行睦邻政策这一政治因素外,籍此进行经济贸易,互通有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西通黔蜀,其经济意义应是占主要地位的。南汉的经贸活动,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在于对外贸易方面。广州地处南海,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很早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五代时期,虽中国战乱,经济残破,对外贸易已大大萎缩,但广州在南汉统治下,对外贸易规模虽不及盛唐之时,却也持续不衰。这与刘袭在位时,着意招徕海商,“笼海商得法”有密切关系。外贸的结果,使南汉获得丰厚的利益,“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中原王朝)”气号称“富强”。。刘奠重视商业,扶持经贸,主观上纯粹是为了满足南汉统治者奢侈腐化的生活需要,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第四,接受杨洞潜的建议,兴学校,倡教育,置选部,行贡举。贞明四年(918),即南汉建立次年,就举行科举考试,录取进士、明经十余人。以后,科举取士“岁以为常”。刘龚重视文教,重用士人,刺激了岭南文化事业的发展。南汉朝在音乐、历法、诗赋等文化领域,都有一些建树。如陈用拙,自少学习礼乐,“尤精音律”,著有《大唐正声琴籍》十卷,其中载录了琴家对操名的i仑述,以及古帝王名士善琴者事迹;又以古调缺征音,补新征音谱若干卷。周杰精于历算,鉴于传统《大衍历》数有差,因敷衍其法,著《极衍》二十四篇。黄损曾与都官员外郎郑谷、僧人齐已定近体诗诸格,为湖海骚人所宗。以上所述,是刘龚建立南汉,统治岭南期间,对历史所作的贡献。但是,刘龚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与其他封建帝王一样,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错误。最明显的,一是苛酷:“为刀锯、支解、剖剔之刑,每见杀人,则不胜其喜,不觉朵颐,垂涎呀呷”,充分暴露了其统治阶级的残忍本性;二是奢侈:“悉聚南海珍宝,以为玉堂珠殿”气造成劳民伤财;三是开启了宦官专权之门。唐末,宦官蠢国害民,为祸甚烈。刘龚未能吸取近在眼前的历史教训,在晚年疏远士人,“专任宦官,由是其国中宦者大盛”另外,刘龚为了南汉统治能够长治久安,寄希望于取得一个吉祥的国号、年号和名字,频繁地去旧换新;又寄希望于酷刑震慑,这种缘木求鱼的思想和行动,说明了刘龚一个封建统治者的愚昧总而言之,刘龚建立南汉,治理岭南,对于维护岭南的安定局面,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还是有较大贡献的。沈起炜先生著《五代史话》,认为南汉的统治并没有什么兴革:“这个从统治阶级上层产生的地方势力完全照老规矩办事,根本想不到有兴革的必要”。其实,南汉统治者(包括刘龚)励精求治的精神及革故鼎新的作风,诚然不如后周的郭威、柴荣,但刘龚办学校,设贡举,这在战乱后的岭南,应该说是“兴”;他“多延中国(中原)士人置于幕府,出为刺史”,创造了岭南“刺史无武人”。的文治局面,这对于唐末五代以来多以武人为刺史的状况,则是一“革”。正如郑学檬先生所言:“这是一个打破武人任刺史的局面的例子。虽然还不能改变当时武人因军功而升刺史,刺史多武人的现象,但已是一个突破”哆。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只有既看到其对历史的贡献,又看到其局限性,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认识才算是正确的,对他的评价才算是中肯的。刘龚死后,子孙继位,无论是威望还是治国本领,都不及刘龚。这一点,刘龚生前已有明察。临终时,他对顾命大臣说:“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账明了他对南汉国前景的忧虑。事实正如刘龚所预料的,在刘龚之后,南汉虽维持了近三十年的统治,但几个统治者素质都极低劣,在政治上不仅无可称誉的建树,而且奢侈腐化,宠用宦官,滥施酷刑,国政日坏。因此,可以说,刘龚之死,是南汉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不久,爆发了张遇贤领导的农民起义,“由是山海间盗贼竟起”,“岭东皆乱”。;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更趋激烈。南汉国势日衰,已成为一个空架子。北宋建立后,只派潘美一军南征,即势如破竹,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腐败透顶的南汉割据王朝。  南海,后相继改名越、汉。烈祖刘隐所建政权。史家称南汉。梁乾化元年(契丹太祖五年,长和孝治二年,渤海文德六年,蜀永平元年,吴天祐八年,吴越天宝四年,晋天祐八年,西汉敦煌天复十一年,911年),刘隐被封为南海王,都兴王府,是为烈祖。卒,弟刘�6�9即位,是为高祖。梁贞明三年(契丹神册二年,于阗同庆六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二年,汉天汉元年,吴天祐十四年,晋天祐十四年,岐天祐十四年,917年),高祖刘�6�9称帝,国号越。越乾亨二年(梁贞明四年,于阗同庆七年,长和安和×年,渤海文德十三年,蜀光天元年,吴天祐十五年,晋天祐十五年,岐天祐十五年,918年),改国号曰汉。汉大有十五年(晋天福七年,契丹会同五年,于阗同庆三十一年,理文德六年,东丹甘露十七年,唐升元六年,闽永隆四年,蜀广政五年,942年),高祖刘�6�9卒,子刘玢即位,是为炀帝。汉光天二年(晋天福八年,契丹会同六年,于阗同庆三十二年,理文德七年,东丹甘露十八年,唐保大元年,闽永隆五年,殷天德元年,蜀广政六年,943年),炀帝刘玢被杀,弟刘晟自立,是为中宗。汉乾和十六年(周显德五年,辽应历八年,于阗同庆四十七年,理广德七年,东丹甘露三十三年,蜀广政二十一年,汉天会二年,958年),中宗刘晟卒,长子刘鋹即位,是为南越王。汉大宝十四年(宋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于阗天尊五年,理明政三年,东丹甘露四十六年,汉天会十五年,971年),南越王刘鋹降宋,国亡。自烈祖刘隐至南越王刘鋹,传五主,凡六十年。

如果你的姓名确定不会有重复,先对表二姓名列 ( A列) 排顺序,然后在表一C2开始用公式

=if(EXACT(A2,LOOKUP(A2,表二!A:A)),LOOKUP(A2,表二!A:A,表二!B:B),"")

向下填充公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58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8
下一篇2024-01-18

随机推荐

  • 资生堂双11必购清单有哪些?

    双十一一定要买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和资生堂红色蜜露精华化妆水。这两个都非常适合秋冬季节。而且双十一的时候有折扣。先说资生堂悦薇珀翡水乳套装亮肤水,这是一款抗皱效果的护肤品,不是那么的清爽,有些粘,不过个人可以接受,因为秋冬季节皮肤干

    2024-04-15
    40900
  • 精华液精华水先用哪个

    先用精华水再用精华液,精华水和精华液虽然都属于精华,但二者的功效是不一样的,要说效果还是精华液的效果比较好一些,精华水是不能够代替精华液使用的。精华水比普通化妆水和爽肤水营养成分要高一些,它能够改善干燥的皮肤状态,让肌肤变得更加细腻,充满活

    2024-04-15
    31800
  • 肌底液和精华液的区别 肌底液和精华液哪个重要

    1 肌底液和精华液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区别:功效不一样肌底液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又亲油的成分,能将护肤品中的水分以及油分分解,从而使其更容易被肌肤吸收,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打开肌肤的胃口,促进

    2024-04-15
    45900
  • 妮维雅什么产品好

    问题一:妮维雅的哪种产品好?妮维雅的 粉水、白水、蓝水,我都用过,绿水我同学用过。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粉水――这款号称是适合敏感肌肤使用的水,我用没啥感觉,但是我一个同学用了居然蜕皮过敏!!可以想象,其中化学含量。。。 白水

    2024-04-15
    36800
  • 有谁知道油性皮肤有哪种补水面膜会比较好?

    油性皮肤的人在选择面膜时,最好能选用一些特别适合油性皮肤的补水面膜。这样可以有效地为皮肤提供所需的水分,同时不会造成油脂分泌过多。从配方上来说,我们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含有天然植物成分的面膜。比如说芦荟、石榴、绿茶和金缕梅等植物,这些天然成分可

    2024-04-15
    34400
  • 伊思水乳好用吗

    对于水乳的选择,我们需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一定要选择出最适合自己一款产品,现在的晶钻蜗牛再生水乳还是不错的,它是属于清爽型的,比较适合的肤质就是混合偏油性的,还有就是油性的肌肤,一般在三十左右的人们当中,是特别的愿意来选择它的,而且我们也看到

    2024-04-15
    38200
  • 妮维雅防晒喷雾怎么样?妮维雅防晒喷雾防水吗

    妮维雅防晒喷雾,温暖的弦同款防晒,女神同款,50倍的防晒,拒绝晒黑晒伤,全身可用,即使是在户外也不用担心了,下面就来评测一下这款防晒产品吧!妮维雅防晒喷雾防水吗温和防晒,冰爽降温,防水防汗 如果怕麻烦又懒的宝宝,不如试试我用的这款妮

    2024-04-15
    36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