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的历史,要详细的

南陈的历史,要详细的,第1张

南陈即南朝陈代(557年-589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仅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地区。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式十分危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式有所好转。亡国君为陈后主陈叔宝,陈最后被隋的隋文帝所灭。历五帝,共三十三年(557~589)。

[编辑本段]梁末战乱与陈霸先的平叛崛起

家世渊源

陈霸先的远祖是东汉晚期太丘县的县令陈实,世居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陈霸先的十世祖名叫陈达,西晋永嘉年间,陈达避乱,随西晋王室渡江南迁。陈达出任为长城(长兴古县名)令,就在当地定居下来。陈达选择长兴作为定居地时,曾有过预言:“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焉,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到陈达之后的第十代,果然出了个陈霸先。

这个局面如果稳定了,那么梁无异于北朝的傀儡,南朝的历史也就结束了。陈霸先在苦劝无效之后,决定诛杀王僧辩。九月,徐度、侯安都与陈霸先水陆并进,突袭石头城。王僧辩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马上被绞杀。面对这样的形势,萧渊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陈霸先自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

这年冬天,吴兴太守杜龛、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之弟)起兵抗命。这三郡声势相连,几乎包括了京口东南的整个江南地区。陈霸先亲自东征,兵伐义兴。他刚一走,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约突然投降北齐,偷袭建康,占据了石头城,与留守台城的侯安都形成相持局面。

东征总算顺利,但是建康的局面就不大好收拾。北齐公然南侵,不断增援叛军。从绍泰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徐、任袭据石头城起,到太平元年(556年)六月十六日解严为止,前后二百二十多天,建康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绍泰元年十一月,齐军五千人占领姑孰,与石头城徐、任相互呼应。陈霸先命令徐度在冶城立栅,加强防卫。这时候韦载向陈霸先献策,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在秦淮河南岸赶筑城垒,保障与东部联系的运输线,同时截断敌军的补给线,必然稳操胜券。陈霸先依计行事,命侯安都夜袭北岸屯粮之地胡墅,烧毁了一千多条船;命周铁虎攻击敌军运输线,俘获敌将张领州;又命韦载在大航的侯景旧营筑城,使杜稜防守。齐军也在石头仓城们和秦淮河南岸分别立栅,与梁军对抗。

徐、任仗着有北岸齐军为后盾,出兵猛扑冶城,陈霸先亲率精兵迎击,大破之。徐、任二人于是留齐将柳达摩守石头城,亲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十二月中,梁军连胜,侯安都在北岸深入徐嗣徽本营,使徐嗣徽大为震动;陈霸先大败柳达摩,烧毁齐军所立两栅;徐、任领齐军一万欲回石头城,为侯安都水军所败。于是陈霸先开始猛攻石头城,想凭着连胜的锐气一战而胜。柳达摩胆寒,要求讲和,但是要求陈霸先侄子陈昙朗作为人质。

建康朝臣急欲讲和,陈霸先无奈只得同意。但是他认为齐军不会守信,以为梁朝微弱,定会发兵重来。十二月中旬,双方议和。柳达摩北还,因枉自损失失兵损将而一无所获,被齐文宣帝所杀。

陈霸先的估计完全正确。两个月后,徐、任袭击采石,抓去了一个防守的将领。三月下旬,齐大都督萧轨与徐、任合兵十万,进军当涂南岸东梁山。陈霸先在梁山本已设防,使侯安都、周铁虎在此驻军,这时候又增加兵力,亲自去视察,慰劳军队。

然而齐军在梁山不过是虚张声势,相持到五月,齐军突然通知梁朝,只要交还萧渊明就退兵。陈霸先满口答应,但是没过两天萧渊明就“疽发背”死了(明摆着是被故意搞死的)。得知这一消息后,萧轨大怒,次日兵发芜湖,走旱路向建康推进(可见萧轨对侯安都的水军仍然十分忌惮),把周文育、侯安都抛在后面。陈霸先立即召还梁山各军,在建康摆开防守阵势。

二十九日,齐军进到台城以东的倪塘,台城外郊开始出现零零散散的骑兵。从这天起,空前激烈的建康保卫战打响了。

二十九日当天,陈霸先趁齐军先锋立足未稳,领军出建康,在白城与徐嗣徽激战半日。周文育、侯安都勇不可当,亲率骑兵突击,生擒齐将乞伏无劳(看这个名字就是个衰鬼)。就在此时,大将沈泰奉陈霸先之命领三千精兵暗渡长江,偷袭瓜步,缴获一百多条船和一万军粮,令急欲增援南岸的齐军援兵大为受挫。这一天的战斗可谓是精彩之极,以劣势兵力两面出击仍然大获全胜,陈霸先对战局的判断和掌握证明了他是足以依靠的领袖人物。

第二天,齐军主力终于赶到,进军至城东北的钟山;初四,进至城北的幕府山;初九,到了玄武湖西北。齐军主力既到,兵力对梁军保持了绝对优势,进展相当顺利。陈霸先看出敌军士气正高,决定暂避其锋芒,且战且退,逐处应战,以战术上的优势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同时不断用游骑骚扰齐军的补给线。

但是陈霸先很快发现自己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南、北、东三面都出现了敌军,建康被包围了。其时建康的对外联络已经被切断,粮运不至,救兵未来,户口离散,征求无所。

尽管这样,齐军却也陷入了困境。江南的梅雨季节终于发飙了,连日的大雨使城内外积水过膝。城内的守军还可以轮流到室内休息,城外的齐军可就惨了,一来露天无法烧火做饭,士兵只能吃生的食物;二来建康死守,陈霸先又不时偷袭,齐军无法休息,士兵日夜站在烂泥中,脚趾都烂了,精神更是疲惫不堪。

综合所有的情况,在召开了几次军事会议以后,陈霸先决定孤注一掷,冒险反攻。十一日,天气转好,陈霸先开始动员士兵,鼓舞士气。然而士兵个个饥饿不堪,根本无法出战。就在陈霸先一筹莫展的时候,陈蒨奇迹般的送来了三千斛米、一千只鸭。至于怎么弄到的这些东西,史书上没有说,我只能称之为奇迹。陈霸先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即命令煮熟,发给每个人一包用荷叶裹的饭,中间夹着几块鸭肉。士兵们填饱了肚子,振作精神,准备拼死一搏。

公元556年、梁太平元年六月十二日的这场战斗,势必在历史上留下了几个耀眼的名字。下面我就结合史料,加上我的个人想象,描述一下这一天的激战。

十二日的拂晓,梁军的骑兵主力静悄悄的出了建康北门。先锋大将仍旧是侯安都,他的任务是为陈霸先的大部队冲乱敌军的阵地。侯安都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的梁朝皇族猛将萧摩诃,道:“将军骁勇有名,安都久仰,但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之事”萧摩诃朗声道:“今日使明公一见!”侯安都道:“好!今日全赖将军神威。”

梁军在幕府山上摆开了阵势,而此时的齐军却一无所知。天光一放亮,侯安都立刻下令全军突击,向齐军本营发起进攻。借着幕府山的地势,士气高昂的梁军骑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齐军阵地。惊慌失措的齐军仓促应战,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已经身首异处。侯安都和萧摩诃更是一马当先,枪挑马踏,令齐军心惊胆战。

但是齐军很快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大批赶到的援军将侯安都部团团围住。侯安都坐骑被射中,落马倒地,十几个齐兵一拥而上就要抓人。当此时,萧摩诃大喝一声,匹马杀到,吓得齐兵四下逃窜。侯安都趁机大枪一挥,挑落一个敌军骑兵,夺过马再战,威猛无比。

这时候陈霸先亲率大部队赶到了,吴明彻、沈泰等军大举进攻,齐军又是一阵大乱。侯安都看到援军既到,便向萧摩诃大喝道:“萧将军!随我杀将过去!”便带着所部骑兵绕到齐军背后,再次发起猛攻。这时候齐军腹背受敌,又弄不清敌人究竟有多少兵马,士兵无心恋战,大败溃散,互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齐军大败,徐嗣徽和他的兄弟徐嗣宗也在乱军中被俘虏。士兵把二人押解回营,陈霸先冷笑一声,下令斩首,号令三军,梁军军威更壮。吴明彻、沈泰、周文育、徐度等各军纷纷告捷,齐军完全被击溃了,没有任何一只部队在抵抗,大家想的都是如何逃命。北齐南征的军事总指挥,大都督萧轨也被俘虏,其他齐军大将被俘的有四十五名之多,只有任约等不多几个人逃得性命。其余齐军将士逃到江边,却发现战船早已被侯安都的水军烧毁大半。船少人多,齐军为了争相上船而自相残杀,惨不忍睹,渡江溺死的也是不计其数。

十三日,梁军烧毁江边齐军遗留的战船,战事完全结束。十五日,建康宣布解严。至此,建康保卫战结束。陈霸先胜利了,但是充当人质的陈昙朗却被北齐杀害了。

陈霸先之所以愿走这一着险棋,与梁朝几代皇帝都无善终,民心对萧家已极度失望有关:梁武帝是饿死的,梁简文帝是被土囊压在头上闷死的,梁元帝在投降后受尽侮辱,也是被土囊闷死的,还有萧正德、萧栋、萧纪、萧渊明等,都称过帝,下场都很悲惨。这不是死了几个人的事,而是随着他们的失败,他们的子女妃妾,部下随从,成千上万的百姓连带着受屠戮的事。

扶立少帝,禅代称帝

陈霸先亲手扶上台的梁敬帝,登位时才十三岁,决无左右时局的能力。这时,陈霸先要是继续瑟缩于腐见,愚忠于萧氏,不当机立断,釜底抽薪,最终也逃不出与萧梁皇朝共同覆亡的下场,对人民来说,将是又一场浩劫。所以,陈霸先称帝,实际上受命于危难之际,攘臂于无望之时,既是民情所需,也为时局所迫。《梁书》作者姚思廉认为,梁朝多次惨遭横祸,颓势已无可挽回,"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梁帝退位,陈霸先等于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虽主张君权可禅代,但仍坚持从政治道德角度分析开国君主的人格品性,认为陈霸先的政治道德要高于魏、晋、齐、梁等朝,并评价说:"陈高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 陈霸先之所以能从一介平民跃居社会政界颠峰,除历史机遇使然外,应与其自身优良的文化素质有关。首先,陈霸先有着极高的军事修养。

陈霸先手下许多将相,如杜僧明、周文育、欧阳頠、周铁虎、程灵洗、侯瑱、鲁悉达、韦载、徐陵、杜稜等,大都是他的战俘或被击败的对手,尤其是杜稜,曾险些被陈霸先亲手绞杀,陈霸先都能放手任用,让他们人尽其才。这些人也不辜负陈霸先的期望,无论在陈霸先生前还是死后,都能出死力效忠新兴的陈氏皇朝,这又不能不说陈霸先的用人之道也是一个奇迹。

陈霸先"志度弘远,怀抱豁如",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南北朝时期,中国虽处于分裂状态,

但中国要统一,始终是南北的共同心愿。凡有识之士,无论他是南人还是北人,无论他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不根据自己的见识水准在作主观努力。因而南北战争不断。区别只在于其所发起的战争是否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陈霸先也不例外,他对自己弟弟的评价就说明他没有忘记北方;击败侯景后,陈霸先曾领兵三下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以图收复失地;他袭杀王僧辩,就表明了他不屈服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北齐的压迫。所以,我们不能把陈霸先建立的陈朝理解为一个偏安政权。但方方面面的因素,却使他未能实现更大的政治抱负。公元559年,陈霸先病亡。

历史评价

中国历代先贤对陈霸先的历史地位和功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下列人物曾对陈霸先的生平作过深入研究,其评价是极其权威的。

魏徵:唐朝宰相魏徵曾是《隋书》、《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五部史书的总监修官,不仅熟悉陈朝历史,而且具备政治家、史学家的眼光,他在唐太宗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魏徵分析并赞扬了陈霸先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一生,认为陈霸先效命旧王朝,立下丰功伟绩,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能够“决机百胜”,雄豪无愧刘备、孙权(高祖拔起垄亩,有雄桀之姿。始佐下藩,奋英奇之略。魏王之延汉鼎祚,宋武之反晋乘舆,懋绩鸿勋,无以尚也。决机百胜,成此三分,方诸鼎峙之雄,足以无惭权、备矣)。

姚察:陈朝吏部尚书姚察在陈亡被俘,到隋朝后,为隋文帝撰写陈朝历史,仍认为陈霸先“英略大度,应变无方,”与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一样同属伟人(高祖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

姚思廉:唐朝散骑常侍姚思廉曾主编了《梁书》、《陈书》两部史书,他在全面肯定了陈霸先优良品德后,用“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四句作出了高度评价(高祖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静难夷凶。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宽政,爱育为本。有须调发军储,皆出于事不可息。加以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绍泰,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歌钟女乐,不列于前。及乎践阼,弥厉恭俭。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李延寿:唐朝大史学家李延寿(《南史》与《北史》的作者)用“雄武英略”、“性甚仁爱”、“恒崇宽简”、“弥厉恭俭” 来称赞陈霸先一生(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爱。及居阿衡,恒崇宽简。雅尚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声乐不列于前。践阼之后,弥厉恭俭。故隆功茂德,光于江左云)。

司马光: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有《资治通鉴》一书)用“临戎制胜,英谋独运”、“为政务崇宽简”、“性俭素”分别概括了陈霸先治军、从政、为人的鲜明个性(上临戎制胜,英谋独运,而为政务崇宽简,非军旅急务,不轻调发。性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肴核充事而已;后宫无金翠之饰,不设女乐)。

归有光: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充分肯定陈霸先抵御落后势力的军事掠夺,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的历史功绩,用“江左诸帝,号为最贤”来歌颂陈霸先(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赫然陈祖,大业光灿。寂寞沛乡,吾兹感叹)。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没有陈霸先,中国南方势必分崩离析,中华民族将受到更大的摧残。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代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编辑本段]南北平叛

平王僧辩余部之战

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绍泰元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龛与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杜龛遣杜泰率精兵5000攻长城(今浙江长兴东),击陈霸先子陈倩不克而退。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攻义兴(今江苏宜兴),战不利,陈霸先遂自率军东讨,攻拔其城外水栅。谯(今安徽和县)、秦(今江苏六合)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秘与豫州刺史任约,以精兵5000袭建康(今江苏南京),占据石头城。陈霸先说降韦载还救建康,遣周文育攻杜龛,以救长城。又命裴忌助黄他攻吴郡(今江苏苏州),王僧智弃城逃吴兴。十一月,北齐遣兵5000渡江占据姑孰(今安徽当涂),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于冶城(今江苏南京朝天宫一带)立栅以阻绝援军。北齐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今江苏南京长江北岸)渡江,向石头城送米3万石,马干匹。陈霸先得知,卷甲还建康,命侯安都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并在大航(今南京镇淮桥东)修缮侯景故垒,派兵据守。北齐军亦于石头城南秦淮河南岸筑两栅,与梁军相拒。徐嗣徽等攻冶城栅,陈霸先亲率铁骑精甲出明门袭击。徐嗣徽军大败,遂以柳达摩留守石头,自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十二月,侯安都败徐嗣徽,俘数百人,陈霸先攻克北齐军石头。水南二栅,大败北齐兵。徐嗣徽、任约等领北齐水步军万余人准备进入石头,陈霸先派兵据江宁阻击,北齐军不敢进,驻屯浦口(今江苏南京北)。陈霸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单舸逃走。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徐嗣徽、任约随柳达摩奔北齐。陈霸先随即遣将攻占姑孰。次年正月,遣陈蒨、周文育攻克吴兴(今属浙江),杜龛败死。王僧智等奔齐。二月,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斩求扬州刺史张彪。至此,除江州刺史侯填拈江州、豫章外、王僧辩余部悉平。

平萧勃之战

太平二年二月,梁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举兵北伐。过五岭至南康(今属江西),以郢州刺史欧阳頠及其部将傅泰、萧孜(萧勃侄子)为前军,至豫章,分屯要点:欧阳頠屯苦竹滩(今江西丰城西南),傅泰据跖口城(今江西南昌南)。南江州刺史余孝顷在新吴(今江西奉新西)举兵响应萧勃,以其弟余孝劢守郡城,自率军出豫章据守石头,与萧孜会合。陈霸先派平西将军周文育率军进击。周文育至豫章后,即以军主焦谯僧度袭击余孝顷,尽夺其上牢所泊船只,于豫章立栅固守。周文育军粮尽,诸将欲退,文育不许,遣使送出临川(今江西南城)内史周迪,周迪允送粮食。于是周文育以旧船运老弱,顺流而下,烧豫章栅栏佯退。余孝顷见之,不设防备。周文育军由小路日夜兼程,占据芊韶(今江西丰城东北)。芊韶上游有欧阳颇、萧孜.下游则有傅泰、余孝顷、周文育据中筑城,切断敌军联系。欧阳頠等人大惊,退入泥溪(今江西新干西南)。周文育派严威将军周铁虎等袭俘欧阳頠。又派其将丁法攻俘傅泰。萧孜、余孝顷军闻讯退走。三月,萧勃在南康得知欧阳頠等兵败,军中惊慌,其部将陈法武、谭世远于始兴(今广东广州韶关北)斩杀萧勃,持其首级降梁。四月,萧孜、余孝顷仍据石头抵抗。陈霸先遣平南将军侯安都协助周文育攻之。侯安都潜师夜烧其船舰,周文育率水军、侯安都率步兵协同进攻,萧孜出降,余孝顷逃新吴。陈霸先以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并派其征讨岭南,欧阳頠子欧阳纥克始兴,頠至岭南,诸郡皆降,遂克广州。五月,余孝顷亦降。

平王琳之战

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王琳不服,于太平二年五月,大治船舰,将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命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领水军2万会师于武昌(今属湖北武汉)征讨王琳。十月,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得知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侯安都认为师出无名,又因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以致围攻郢州(今湖北武汉)不克。王琳军进至弇口(今湖北武汉西南),侯安都乃撤围移军至沌口(今武昌),仅留沈泰守汉曲(即汉口),侯安都遇风不得进,与王琳军对峙数日后交战,侯安都军大败。周文育、侯安都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王琳军移驻郢州,又派部将樊猛袭占江州(今江西九江)。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率兵10万进至湓城(治所江州,今江西九江),驻扎白水浦(九江西),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据地自保,控制中流,王琳欲东下,不敢,乃向北齐求援,请立梁永嘉王萧庄返江南,即帝位,改元天启。萧庄以王琳为梁侍中丞相、录尚书事。六月,陈霸先再遣侯填、徐度率水军攻王琳,又另派谢哲前往游说。八月,王琳同意退军湘州(今湖南长沙),陈霸先召众军还驻大雷(今安徽望江)。三年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复率军东进,复拥永嘉王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陈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安州刺史吴明彻夜袭湓城,被王琳部将任忠击败,王琳乘势率军东下,于天嘉元年二月,进至栅口(在濡须口东)。侯填驻军芜湖,两军相持百余日。东关(即濡须口)水涨,王琳引合肥、芜湖一带水军助战。侯瑱进军虎槛州(今安徽芜湖西南),王琳列舟江西,与陈师隔州对峙。次日,两军交战,王琳军撤退,至西岸以自保。晚上,遇大风雨,王琳军入浦修船,侯瑱军亦退回芜湖。北周乘王琳东下之际,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带兵数万人袭击郢州。王琳恐军心动摇,乃率水军东进,北齐水军刘伯球以万人助战,慕容子会又率铁骑2000驻芜湖西岸策应王琳。时西南风紧,王琳自为得天助,引兵直取建康(今江苏南京),侯瑱率军出芜湖尾其后。王琳用火攻,因风向反烧己船。侯瑱以拍舰击王舰,又以蒙冲小船冲撞王舰,并溶铁洒之,王琳军大败,军士溺死及被杀伤殆尽。王琳退至湓城,欲收容散卒,已无人归附,乃携妻子奔北齐。

[编辑本段]陈文帝、陈宣帝时期的政局

陈文帝陈蒨(公元522年—公元566年),在位7年。性格沉敏雅量。父陈道谭。字子华,初为梁吴兴太守。555年,佐周文育平定杜龛、张彪。授会稽太守。陈武帝即位,立为临川王。后率军驻南皖。559年,武帝死,宣皇后与中书舍人蔡景历等定计秘不发丧,召其还朝,立为帝。改元“天嘉”,566年改天康。曾平湘州王琳、临川周迪、豫章熊昙朗、东阳留异、建安陈宝应之乱。

[编辑本段]后庭花开不复久——陈后主陈叔宝的亡国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朝人杜牧在诗中含沙射影地调笑说,在烟水朦胧的秦淮月夜,南京的琵琶女是不适合弹奏《玉树后庭花》这首缠绵的亡国之音的,因为这首曲子的作者正是南京的亡国之君陈后主。

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

陈叔宝热衷于诗文,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以官拜尚书令的“好学,能属文,于七言、五言尤善”的江总为首。他们这些朝廷命官,不理政治,天天与陈叔宝一起饮酒做诗听曲。陈叔宝还将十几个才色兼备、通翰墨会诗歌的宫女名为“女学士”。才有余而色不及的,命为“女校书”,供笔墨之职。每次宴会,妃嫔群集,诸妃嫔及女学士、狎客杂坐联吟,互相赠答,飞觞醉月,大多是靡靡的曼词艳语。文思迟缓者则被罚酒,最后选那些写诗写得特别艳丽的,谱上新曲子,令聪慧的宫女们学习新声,按歌度曲。歌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流传最广的有“壁户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十字。陈后主曾做的《玉树后庭花》如下:“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成为有名的亡国之音。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问。

内外大臣专迎合为事。尚书顾总博学多文,尤工五言七言诗,溺于浮靡。后主对他很宠信,游宴时总会叫上他。顾总好做艳诗。好事者抄传讽玩,争相效尤。山阴人孔范容止温雅,文章瑰丽。后主不喜欢听别人说他的过失,孔范在这方面善于为后主饰非,因此后主对他宠遇优渥,言听计从。孔范曾对后主说:“外间诸将,起自行伍,统不过一匹夫敌,若望他有深见远虑,怎能及此?”从此带兵的将帅微有过失,就夺他们的兵权,刀笔之吏反而得势。边备因此越加松弛。此时文武懈体,士庶离心,覆亡即不远了。当时朝廷有狎客十人,以顾总为首,孔范次之。君臣生活穷奢极欲,国力却逐渐衰弱下来。

陈后主的好日子就像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仁寿四年,死于隋大兴城,时年五十二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周(约前11世纪——前256)

祖(朱晃,又名温、全忠)——开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贞明、龙德

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长兴

闵帝(李从厚)——应顺

末帝(李从珂)——清泰

后晋(936——947)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贵)——天福、开运

后汉(947——950)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天福、乾佑

隐帝(刘承佑)——乾佑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广顺、显德

世宗(柴荣)——显德

恭帝(柴宗训)——显德

宋(960——1279)[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建隆、乾德、开宝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赵恒)——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仁宗(赵祯)——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赵曙)——治平

神宗(赵顼)——熙宁、元丰

哲宗(赵煦)——元佑、绍圣、元符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钦宗(赵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建炎、绍兴

孝宗(赵慎)——隆兴、乾道、淳熙

光宗(赵敦)——绍熙

宁宗(赵扩)——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理宗(赵昀)——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度宗(赵祺)——咸淳

恭宗(赵显)——德佑

端宗(赵是)——景炎

帝丙(赵丙)——祥兴

辽[耶律氏](907——1125)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天赞、天显

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会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禄

穆宗(耶律璟)——应历

景宗(耶律贤)——保宁、乾亨

圣宗(耶律隆绪)——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兴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天庆、保大

金[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文,本名阿骨打)——收国、天辅

太宗(完颜晟)——天会

熙宗(完颜亶)——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贞元、正隆

世宗(完颜雍)——大定

章宗(完颜璟)——明昌、承安、泰和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崇庆、至宁

宣宗(完颜珣)——贞佑、兴定、元光

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开兴、天兴

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乃马真后(称制)

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至元

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大德

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佑

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

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

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至顺

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至顺

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文)——建文

成祖(朱棣)——永乐

仁宗(朱高炽)——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镇)——正统

代宗(朱祁钰)[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镇)——天顺

宪宗(朱见深)——成化

孝宗(朱佑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璁)——嘉靖

穆宗(朱载后)——隆庆

神宗(朱翊钧)——万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启

思宗(朱由检)——崇祯

清[爱新觉罗氏](1616——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世宗(爱新觉罗胤祯)——雍正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嘉庆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宣统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 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

东 汉 25-220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 晋 265-316

东晋 十六国 东 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东 魏 534-550

北 齐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后 梁 907-923

后 唐 923-936

后 晋 936-946

后 汉 947-950

后 周 951-960

十 国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武王(姬发)

成王(姬诵)

康王(姬钊)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满)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鞯)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厉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静)

幽王(姬宫星)

东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齐)

惠王(姬阆)

襄王(姬郑)

顷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简王(姬夷)

灵王(姬泄心)

景王(姬贵)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骄)

烈王(姬喜)

显王(姬扁)

慎靓王(姬定)

赧王(姬延)

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汉(前206——公元220)[西汉、东汉]

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

惠帝(刘盈)

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东汉(25——220)

光武帝(刘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刘庄)——永平

章帝(刘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刘肇)——永元、元兴

殇帝(刘隆)——延平

安帝(刘祜)——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顺帝(刘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冲帝(刘炳)——永嘉

质帝(刘缵)——本初

桓帝(刘志)——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灵帝(刘宏)——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献帝(刘协)——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三国(220——280)[魏、蜀汉、吴]

魏(220——265)

文帝(曹丕)——黄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龙、景初

齐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贵乡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奂(陈留王)]——景元、咸熙

蜀汉(221——263)

昭烈帝(刘备)——章武

后主(刘禅)——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吴(222——280)

大帝(孙权)——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会稽王(孙亮)——建兴、五凤、太平、

景帝(孙休)——永安

乌程侯(孙皓)——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晋(265——420)[东晋、西晋]

西晋(265-317)

武帝(司马炎)——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惠帝(司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

怀帝(司马炽)——永嘉

愍帝(司马邺)——建兴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武王(姬发)

成王(姬诵)

康王(姬钊)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满)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鞯)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厉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静)

幽王(姬宫星)

东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齐)

惠王(姬阆)

襄王(姬郑)

顷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简王(姬夷)

灵王(姬泄心)

景王(姬贵)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骄)

烈王(姬喜)

显王(姬扁)

慎靓王(姬定)

赧王(姬延)

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汉(前206——公元220)[西汉、东汉]

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

惠帝(刘盈)

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东汉(25——220)

光武帝(刘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刘庄)——永平

章帝(刘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刘肇)——永元、元兴

殇帝(刘隆)——延平

安帝(刘祜)——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顺帝(刘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冲帝(刘炳)——永嘉

质帝(刘缵)——本初

桓帝(刘志)——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灵帝(刘宏)——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献帝(刘协)——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三国(220——280)[魏、蜀汉、吴]

魏(220——265)

文帝(曹丕)——黄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龙、景初

齐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贵乡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奂(陈留王)]——景元、咸熙

蜀汉(221——263)

昭烈帝(刘备)——章武

后主(刘禅)——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吴(222——280)

大帝(孙权)——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会稽王(孙亮)——建兴、五凤、太平、

景帝(孙休)——永安

乌程侯(孙皓)——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晋(265——420)[东晋、西晋]

西晋(265-317)

武帝(司马炎)——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惠帝(司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

怀帝(司马炽)——永嘉

愍帝(司马邺)——建兴

东晋(317——420)

元帝(司马睿)——建武、大兴、永昌

明帝(司马绍)——永昌、太宁

成帝(司马衍)——太宁、咸和、咸康

康帝(司马岳)——建元

穆帝(司马聃)——永和、升平

哀帝(司马丕)——隆和、兴宁

海西公(司马奕)——太和

简文帝(司马昱)——咸安

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太元

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兴、义熙

恭帝(司马德文)——元熙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齐、梁、陈)

宋(420——479)

武帝(刘裕)——永初

少帝(刘义符)——景平

文帝(刘义隆)——元嘉

孝武帝(刘骏)——孝建、大明

前废帝(刘子业)——永光、景和

明帝(刘彧)——泰始、泰豫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元徽

顺帝(刘淮)——升明

齐(479——502)

高帝(萧道成)——建元

武帝(萧赜)——永明

郁林王(萧昭业)——隆昌

海陵王(萧昭文)——延兴

明帝(萧鸾)——建武、永泰

东昏侯(萧宝卷)——永元

和帝(萧宝融)——中兴

梁(502——557)

武帝(萧衍)——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简文帝(萧纲)——大宝

元帝(萧绎)——承圣

敬帝(萧方智)——绍泰、太平

陈(557——589)

武帝(陈霸先)——永定

文帝(陈倩)——天嘉、天康

废帝[陈伯宗(临海王)]——光大

宣帝(陈顼)——太建

后主(陈叔宝)——至德、祯明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圭)——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明元帝(拓跋嗣)——永兴、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焘)——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献文帝(拓跋弘)——天安、皇兴

孝文帝(元宏)——延兴、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诩)——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建义、永安

长广王(元晔)——建明

节闵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兴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兴、永熙

东魏(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元象、兴和、武定

北齐(550——577)

文宣帝(高洋)——天保

废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宁、河清

后主(高纬)——天统、武平、隆化

幼主(高恒)——承光

西魏(536——556)

文帝(元宝炬)——大统

废帝(元钦)

恭帝(元廓)

北周(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赟)——大成

静帝(宇文阐)——大象、大定

隋(581——618)

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文帝(杨坚)——开皇、仁寿

炀帝(杨广)——大业

恭帝(杨侑)——义宁

唐(618——907)

高祖(李渊)——武德

太宗(李世民)——贞观

高宗(李治)——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显,又名哲)——嗣圣

睿宗(李旦)——文明

武后(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神龙、景龙

睿宗(李旦)——景云、太极、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开元、天宝

肃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德宗(李适)——建中、兴元、贞元

顺宗(李诵)——永贞

宪宗(李纯)——元和

穆宗(李恒)——长庆

敬宗(李湛)——宝历

文宗(李昂)——宝历、大(太)和、开成

武宗(李炎)——会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昭宗(李晔)——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907——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开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贞明、龙德

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长兴

闵帝(李从厚)——应顺

末帝(李从珂)——清泰

后晋(936——947)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贵)——天福、开运

后汉(947——950)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天福、乾佑

隐帝(刘承佑)——乾佑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广顺、显德

世宗(柴荣)——显德

恭帝(柴宗训)——显德

宋(960——1279)[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建隆、乾德、开宝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赵恒)——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仁宗(赵祯)——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赵曙)——治平

神宗(赵顼)——熙宁、元丰

哲宗(赵煦)——元佑、绍圣、元符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钦宗(赵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建炎、绍兴

孝宗(赵慎)——隆兴、乾道、淳熙

光宗(赵敦)——绍熙

宁宗(赵扩)——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理宗(赵昀)——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度宗(赵祺)——咸淳

恭宗(赵显)——德佑

端宗(赵是)——景炎

帝丙(赵丙)——祥兴

辽[耶律氏](907——1125)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天赞、天显

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会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禄

穆宗(耶律璟)——应历

景宗(耶律贤)——保宁、乾亨

圣宗(耶律隆绪)——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兴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天庆、保大

金[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文,本名阿骨打)——收国、天辅

太宗(完颜晟)——天会

熙宗(完颜亶)——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贞元、正隆

世宗(完颜雍)——大定

章宗(完颜璟)——明昌、承安、泰和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崇庆、至宁

宣宗(完颜珣)——贞佑、兴定、元光

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开兴、天兴

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乃马真后(称制)

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至元

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大德

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佑

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

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

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至顺

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至顺

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文)——建文

成祖(朱棣)——永乐

仁宗(朱高炽)——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镇)——正统

代宗(朱祁钰)[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镇)——天顺

宪宗(朱见深)——成化

孝宗(朱佑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璁)——嘉靖

穆宗(朱载后)——隆庆

神宗(朱翊钧)——万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启

思宗(朱由检)——崇祯

无量寿经

梵名Sukha^vati^ -vyu^ha 。凡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又称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大无量寿经、大经。为净土教三部根本要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说于‘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誓愿度化一切众生至极乐世界,如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所云(大一二·三六八上):‘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后成佛,号‘无量寿’,国土在西方,名为‘安乐’,或称‘极乐’;经中并叙及净土之庄严,又劝发诸天众生精进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国土。

本经之汉译本极多,古来即有‘五存七缺’等十二种译本之说,即:(一)无量寿经,二卷,东汉安世高译,今已不存。(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东汉支娄迦谶译。(三)阿隬陀经,二卷,三国吴之支谦译。(四)即康僧铠译之本经。(五)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帛延译,今已不存。(六)无量寿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今已不存。(七)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东晋竺法力译,今已不存。(八)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今已不存。(九)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宝云译,今已不存。(十)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今已不存。(十一)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译。(十二)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北宋法贤译。

然近代学者,如日本常盘大定、望月信亨、中村元等人,根据历代经录之记载、敦煌本之新资料、梵文原本之对照研究,乃至教理史之发展观点,而对古来十二译之说提出质疑之看法,谓本经前后仅有五种之译本而已,即上记十二译本中之第三、第五、第十一、第十二译,另加上西晋竺法护译之无量寿经二卷,其余多为重复讹伪之记录。此外,日本野上俊静更进一步主张本经系竺法护译于西晋永嘉二年(308)之译本,而非康僧铠所译。

又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龙舒人王日休所校辑之大阿弥陀经二卷,为各版无量寿经中流通极广之版本,然该经仅系将现存四译本(除去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互相参照,重新编纂而成,而非直接译自梵文本。

本经之梵文原本亦有数种,一八八三年,英国学者麦克斯穆勒(Max Mu|ller)与日本南条文雄共同出版原文本,穆勒又将之英译,题为 TheLarger Sukha^vati^-vyu^ha。一九○八年,南条文雄亦将此版译为日文。一九一七年,日本荻原云来又根据高楠顺次郎、河口慧海两人自尼泊尔所发现之梵本及藏译本,重新改订穆勒出版之梵文本,复译为日译本、英译本。此外,寺本婉雅、青木文教两人亦曾先后将西藏本译为日文出版。

自本经各种语文版本陆续刊行后,学者乃逐渐采用异语版本之对照研究,其中研究效果最显著者为汉译诸本与梵文原本之对照比较,较值得注意者,如全经章段之出入、愿文之多寡、与会之大比丘众人数、菩萨众之名称数目、法藏菩萨所见佛刹土之数目,乃至经文中‘弥陀入灭,观音补处’之说、‘五恶段’之文、过去佛及十二光佛之数、偈颂之有无、位置之差异等,各译本与梵本均有所异。

本经既为净土教之根本圣典,古来有关之注疏赞述自然不胜枚举,较重要者,有印度世亲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一卷(此即著名之‘世亲净土论’)、北魏昙鸾之往生论注二卷、隋代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代吉藏之无量寿经义疏一卷、唐代圆测之无量寿经疏三卷、新罗元晓之无量寿经宗要一卷、新罗义寂之无量寿经述义记二卷、唐代玄一之无量寿经记三卷、唐代寂证之无量寿经述义三卷、新罗璟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三卷、清代彭际清之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等。〔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四、卷五、卷七、开元释教录卷一、卷十一、卷十四、乐邦文类卷一、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一、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大无量寿经の教理史的研究(池本重臣)、无量寿经诸异本の研究(明石惠达)、梵文无量寿经批议(荻原云来)〕

爱猷识理答腊生于元惠宗(顺帝)至元五年(1339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生母奇氏因为生育皇子,母凭子贵,于至元六年(1340年)四月被元惠宗封为第二皇后(即奇皇后)。 同年六月,惠宗除掉了原定的皇储、元文宗之子(惠宗堂弟)燕帖古思与其母文宗皇后卜答失里 ,又因惠宗正宫皇后伯颜忽都所出之嫡子真金生二岁而夭折 ,所以爱猷识理达腊才能成为大元的储君。

依元朝皇室惯例,爱猷识理达腊幼年被寄养于大臣脱脱家中,呼脱脱为“奶公”。 他的童年玩伴是脱脱的儿子哈剌章。 脱脱家庭深受汉文化影响,爱猷识理达腊也启蒙于脱脱的家庭教师、南人学者郑深,学习《孝经》等儒家经典。 他在六岁时回宫,惠宗继续精心培养爱猷识理达腊,至正八年(1348年)二月,命爱猷识理达腊学习畏兀儿体蒙古文 ;次年七月,又命爱猷识理达腊学习汉文。 至正九年(1349年)十月,爱猷识理达腊入学端本堂,开始接受系统的儒学教育,由汉人大臣李好文以太子谕德的身份负责教导。 李好文辑录儒家经典及历代史籍,编纂了《端本堂经训要义》11卷、《历代帝王故事》106篇、《大宝录》及《大宝龟鉴》等教材,用来教育爱猷识理达腊。 此外爱猷识理达腊还学习了琴瑟的弹奏。

关于爱猷识理达腊的读书生活,当时的元朝官员张昱有诗曰:“端本堂深绣榻高,满前学士尽风骚。星河骑士知唯马,惯识金笺玉兔毫。” 爱猷识理达腊在端本堂上课时,他的近侍故意带猎鹰在廊庑间喧呼驰逐,引诱爱猷识理达腊出去玩耍,爱猷识理达腊不为所动,下课后责备近侍说:“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取亵狎如此?急引去,毋召责也!”

爱猷识理达腊在端本堂的学习一直持续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李好文上书已是皇太子的爱猷识理达腊说:“臣之所言,即前日所进经典之大意也,殿下宜以所进诸书,参以《贞观政要》、《大学衍义》等篇,果能一一推而行之,则万几之政、太平之治,不难致矣。”爱猷识理达腊深敬礼而嘉纳之。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爱猷识理答腊被元惠宗立为皇太子,并诏告天下。诏文如下:

“朕荷天地之洪禧,缵祖宗之正统,若稽古训,惟怀永图。皇子爱猷识理达腊,温文日茂,仁孝夙成,朕为之开端本堂以亲学,立宫傅府以观政,选任老成以躬辅导,使之寅赞时雍,在朕左右十五年矣。讲艺迪德,善誉益闻。迩者宗王大臣合辞恳请,至于再三,元良之位,国本所崇,以长以贤,中外属望。宜遵世皇之盛典,以为亿载之贻谋。是用俯徇舆情,聿隆丕祚,已于今年六月初二日授以金宝,立为皇太子、中书令、枢密院使,悉如旧制。其诸册礼,具仪举行,属庆典之肆成,宜普天之均惠,可大赦天下。”

爱猷识理达腊成为皇太子以后,便卷入了元廷内部斗争之中。当时,惠宗倦怠朝政,沉湎享乐,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一月命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凡奏事先启皇太子,实际上就是把朝政交给爱猷识理达腊。 此时他与“奶公”脱脱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原本脱脱对爱猷识理达腊的呵护照顾无微不至,在爱猷识理达腊出生后就以正宫皇子的待遇对待他 ,并曾在云州遇山洪时抱着爱猷识理达腊单骑奔向山上,救了他一命,还花私财十二万二千锭在大都健德门外修大寿元忠国寺,为爱猷识理达腊祈福,后来爱猷识理达腊入学端本堂的事也是脱脱在管。 但在册封爱猷识理达腊为皇太子的问题上,脱脱却以正宫皇后伯颜忽都可能会有生育为由,表示反对,因此爱猷识理达腊虽被立为皇太子,却迟迟未能受册与谒庙。 惠宗宠臣康里人哈麻趁脱脱出师高邮之机,向爱猷识理达腊与奇皇后进谗言。 不久脱脱被黜,后又被哈麻害死于流放途中。 一般认为,爱猷识理达腊在罢黜脱脱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除掉脱脱以后,爱猷识理达腊便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获册宝,并穿上九旒冕服,拜谒太庙,完成了成为皇太子的最后一道程序。 此后爱猷识理达腊更加有恃无恐,野心愈发膨胀。在元末农民起义的乱局下,他在宫内与惠宗一道沉溺密宗,荒*无度;在朝中则安插亲信,与其母奇皇后及资政使朴不花、右丞相搠思监等沆瀣一气,骄恣不法,使朝政愈加昏暗。爱猷识理达腊一党企图尽逐惠宗近臣,以篡夺皇位,他们的“内禅”计划得不到左丞相汉人贺惟一(太平)的支持,爱猷识理达腊一党多次利诱,贺惟一不为所动,因此爱猷识理达腊欲除之而后快。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二月,爱猷识理达腊授意监察御史买住、桑哥失里诬陷贺惟一的亲信中书右丞成遵、参政赵中等人,将他们下狱处死。 贺惟一明哲保身,上疏辞相,但爱猷识理达腊一心要置其于死地,正好遇上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在北方发动叛乱,逼近上都,爱猷识理达腊又把贺惟一调到上都,欲借叛军之手除掉贺惟一,不料叛乱很快平定,贺惟一得胜还朝。 其后贺惟一辞官回乡,但爱猷识理达腊一党仍不罢休,最后还是逼死了贺惟一。

爱猷识理达腊一党的胡作非为引起正直大臣的不满,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监察御史傅公让上疏弹劾朴不花、搠思监弄权,结果被爱猷识理达腊贬到吐蕃。 其他上疏劝谏的御史也通通被外放。 治书侍御史陈祖仁两度冒死上疏,劝谏爱猷识理达腊不要专权,爱猷识理达腊将他贬到甘肃。 而后爱猷识理达腊继续清洗惠宗近臣,在同年嗾使搠思监掀起大狱,以谋反罪逮捕惠宗母舅老的沙、贺惟一之子也先忽都、也先忽都部将脱欢等人,“锻炼其狱,连逮不已”。 惠宗知道他们是无辜的,于是颁诏大赦,但搠思监却篡改诏书,独不赦老的沙之狱。 最后除了老的沙出奔当时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军阀孛罗帖木儿以外,其他牵连的人都被爱猷识理达腊一党害死。 随后又陷害十八功臣家子孙。 至此,爱猷识理达腊将惠宗在朝中的羽翼全部剪除,离“内禅”只有一步之遥了。

当时,奇皇后的家族被高丽恭愍王诛杀,于是奇皇后要爱猷识理达腊为其报仇,爱猷识理达腊乃派遣高丽叛臣崔濡率一万元军讨伐高丽,改立在元朝的高丽王族德兴君塔思帖木儿为新王。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元军渡鸭绿江进入高丽,起初取得胜利,然而很快被高丽名将崔莹击溃,只剩十七骑而还。 爱猷识理达腊篡位的最后一道障碍就是在朝外的军阀孛罗帖木儿。原来当时元廷依靠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等私人武装镇压农民起义,而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又在华北平原互相攻杀,爱猷识理达腊对两军冲突原本持中立态度,视他们行贿多少而定。 而惠宗则偏爱孛罗帖木儿。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由于察罕帖木儿派其养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贡粮至大都时,向爱猷识理达腊表忠,缔结盟约,爱猷识理达腊遂支持察罕帖木儿一方。 后来察罕帖木儿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遇刺身亡,扩廓帖木儿承袭其位,于是爱猷识理达腊继续支持扩廓帖木儿,并伺机除掉惠宗的后盾孛罗帖木儿。

老的沙投奔孛罗帖木儿以后,爱猷识理达腊多次派人索要老的沙等人,孛罗帖木儿拒绝交出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爱猷识理达腊以孛罗帖木儿握兵跋扈以及藏匿老的沙等“逆臣”为由,削去其兵权。 孛罗帖木儿亦以“清君侧”为名发兵大都,爱猷识理达腊遂命扩廓帖木儿征讨孛罗帖木儿。惠宗为缓和矛盾,下诏逐斥朴不花、搠思监,但实际上二人仍留在大都。 于是孛罗帖木儿派秃坚帖木儿进攻大都,爱猷识理达腊见战况不利,偷偷从光熙门溜出了古北口;惠宗则派蒙古国师进行调解,恢复孛罗帖木儿、老的沙等人的官爵,并将朴不花、搠思监交到孛罗帖木儿营中,二人均被杀死。 孛罗帖木儿遂撤军,爱猷识理达腊也被召回宫中。 但爱猷识理达腊仍不解气,继续召扩廓帖木儿讨伐孛罗帖木儿 ,因此孛罗帖木儿第二次兴兵,“谋易太子” ,爱猷识理达腊领兵战败,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从顺承门连夜逃往冀宁(今山西太原)的扩廓帖木儿营中。 孛罗帖木儿因而带兵入京,被惠宗任命为右丞相,软禁奇皇后,并试图追击爱猷识理达腊,被老的沙劝止。

爱猷识理达腊本欲效唐肃宗即位灵武故事,在冀宁称帝,但被扩廓帖木儿劝阻。 但他在冀宁的一年间发号施令,设立机构,俨然一个独立的朝廷,并号召李思齐等各省军阀反攻孛罗帖木儿,与大都形成对峙。孛罗帖木儿出兵讨伐爱猷识理达腊与扩廓帖木儿,皆失利,惠宗也逐渐对孛罗帖木儿的专权产生不满,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派人暗杀孛罗帖木儿,将其人头送到冀宁,并且处死了老的沙等人。 同年九月,扩廓帖木儿扈从爱猷识理达腊还京,奇皇后趁机要求扩廓帖木儿拥兵威胁惠宗让位于皇太子,扩廓帖木儿知道后,行至大都三十里外时就将他的军队遣散回营,因此爱猷识理达腊与扩廓帖木儿也反目了。 爱猷识理达腊回京后,多次请求南下督师,剿灭江淮一带的朱元璋、张士诚等势力,元惠宗不信任他,因而在两个月后改由扩廓帖木儿代皇太子南征,封其为河南王,统领天下兵马。 但扩廓帖木儿却在彰德按兵不动,所以惠宗怀疑扩廓帖木儿有异志,并迁怒于奇皇后与爱猷识理达腊,说:“向者孛罗举兵犯阙,今日扩廓总兵,天下不太平,尔母子误我天下!今天下土疆分裂,坐受危困,皆汝母子所为也!”爱猷识理达腊挨了打。 然而胳膊肘终究是向里拐的,在各路军阀混战、不听调遣的情况下,爱猷识理达腊接受伯元臣、李国凤等人的建议而向惠宗请缨,惠宗也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八月命爱猷识理达腊总天下兵马,设大抚军院,坐镇指挥。 爱猷识理达腊领兵后,又调诸军攻打扩廓帖木儿。 就在元朝内乱之际,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朱元璋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明,出兵北伐元朝。眼看江山丢失在即,惠宗又归罪于爱猷识理达腊,杀了当初提出太子统兵建议的伯元臣、李国凤等人,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闰七月撤销大抚军院,恢复了扩廓帖木儿河南王、太傅、中书左丞相等官爵,令其出兵勤王,不过为时已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闰七月二十八日,明军逼近大都,惠宗与奇皇后、爱猷识理达腊等人及百官从大都健德门仓皇逃往上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北元开始。

面临大敌当前,惠宗与爱猷识理达腊重归于好,一致对外。在逃往上都的路上,奇皇后再次要求爱猷识理达腊派兵问罪高丽,为她的家族报仇,但爱猷识理达腊没有听从。 十一月二十四日,爱猷识理达腊领兵屯于红罗山,伺机收复大都。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洪武二年)三月二日,爱猷识理达腊请率精骑直搏大都,惠宗不许。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洪武二年)六月十三日,明军逼近上都,惠宗与爱猷识理达腊等人连夜出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四天后,上都失守。至正三十年(1370年,洪武三年)正月初二,惠宗病重,诏皇太子总军国诸事。 同年四月二十八日,元惠宗驾崩,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在应昌继承了皇位,是为元昭宗。五月十六日,明将李文忠奇袭应昌,元宫后妃以及昭宗的儿子买的里八剌被明军俘虏,只有昭宗率十余骑突围,出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昭宗北奔后,痛定思痛,力图恢复中原,中兴元朝。他改年号为“宣光”,取杜甫《北征》诗中“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之意,希望成为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中兴国家的君主。 昭宗“延揽四方忠义,以为恢复之计” ,特别是不计前嫌,重用在定西沈儿峪新败的扩廓帖木儿,拜他为都总兵、河南王、中书右丞相,并起用哈剌章、蛮子等人,大有振作之势。其时北元的领土除了漠北以外,还保有河西走廊、辽东、云南等地,势力还是相当强大的,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宣光二年(1372年,洪武五年)正月派徐达、李文忠、冯胜三道出师,讨伐北元,欲“永清沙漠”。 扩廓帖木儿先是佯败,诱敌深入,大破明军,中路徐达部阵亡万余人(一说数万人),东路李文忠部在漠北虽未像徐达那样完败,但也损失惨重,撤兵而还,只有西路冯胜、傅友德部连战连捷,占领北元的甘肃全境。这次战争挫败了明军进攻的锐气,保住了元王朝的一线命脉,是昭宗领导下的一个重大成就。

此后数年间,明朝对北元改为守势,元昭宗整合云南、辽东各方势力,以求进军中原,高丽的新王辛禑也弃明投元,并派谢恩使李子松入漠北朝贺,上表称颂昭宗“敷虞文德,两阶之舞雍容;复汉官仪,十行之诏密勿”。昭宗君臣看见穿着朝服行礼的高丽使臣后老泪纵横,说:“自我播迁,困于行间,不图今日复见礼仪!” 当时,元昭宗过着“流离无宁、衣食艰辛” 的日子,他徙帐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在纳哈出屯兵的内蒙古东部地区)之北,继续筹划反攻中原事宜,但仍然不能越雷池一步。扩廓帖木儿、纳哈出多次骚扰明朝,均被击退。北元与明之间也不总是冲突,明太祖曾在宣光四年(1374年,洪武七年)九月放回了在应昌被俘虏的昭宗之子买的里八剌,以示善意。 明朝与北元南北对峙,当时的高丽诗人李穑的诗句“宣光洪武二龙飞,外国孤臣双泪挥” ,就反映了这种局面。

宣光五年(1375年,洪武八年)八月,元昭宗的股肱之臣——扩廓帖木儿死于金山之哈剌那海衙庭 (一说死于1376年),匡复大元的希望愈发渺茫。此后昭宗任用阔阔帖木儿为中书省太师。 宣光八年(1378年,洪武十一年)四月,爱猷识理达腊去世 ,庙号昭宗 (一说哲宗 ),汗号必里克图汗(Biligtü,蒙古语意为“聪明的”)。元昭宗死后由其弟益王脱古思帖木儿(一说为其子)继位,年号为“天元”,又称天元帝。十年后,明军大破北元于捕鱼儿海,北元彻底崩溃。

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山巅(俗称佛湾),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末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一100号为南段,101一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简介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海拔52783米。宝顶山摩崖造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南宋赵智凤创建,后遭元、明兵燹,明、清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造型

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依次刻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迎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道场窟、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正觉像等。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主要有祖师技身经目塔、七佛塞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及十恶罪报图、毗卢庵洞、华严三圣洞、灌顶井龛等。

石窟特点

宝顶山摩崖造像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

①宝顶山摩崖造像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信众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②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经文、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③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采,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④宝顶山摩崖造像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婚娶、送别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大师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⑤宝顶山摩崖造像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多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迎涅架像全长3l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塞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采光,光线直射窟心,使7同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透视变形;架裟绉褶舒展,披肩挂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迎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此外,宝顶山摩崖造像中尚存碑碣16通,11576字;题刻、游记、诗词44件,4020字;培修、装绚记49件,8031字。其中,刻于公元1174—1252年间的《唐柳本尊传》碑,以及公元1425年刘畋人撰的《重开宝顶石碑记》等对研究宝顶山石窟史乃至中国密宗史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南2公里处,海拔514米。造像开凿于公元1131—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崖面长86米,高35—102米,通编为15号。其中造像5龛窟,主要有三清古洞、后土圣母龛、龙洞、真武大帝龛等道教题材。

在大足石刻中,公元11—13世纪的道教摩崖造像,是中国道教石窟造像最多、最集中、反映神系最完整的。保存完好者有5处,以南山为着。如第5号三清古洞共刻像421尊,以道教最高神“三清”为主。配刻以“2世纪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变为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四御”信仰的历史事实。在中国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雕刻最为精美;就内容而言,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有着极高的宗教、历史、艺术价值。

南山有碑刻题记28件。其中公元1250年的《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碑记载了公元13世纪中叶四川东部遭蒙古军攻掠后的社会政治历史的基本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具有“以碑证史”、“以碑补史”、“以碑断代”的重要价值。其余碑刻题记,多属上乘作品。 简介

石门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1米。造像开凿于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至南末绍兴二十一年)。刻像崖面全长718米,崖高34—5米,通编为16号,其中有造像12龛窟。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赛忠进等工匠师镌名。

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如第2号玉皇大帝塞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二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法夸张。第7号独脚五通大帝,左脚独立于一风火轮上,广额深目,口阔唇厚,袍带飞扬,有来去如风之势。第10号三皇洞现存造像35尊,儒雅清秀,衣纹折叠舒展,手法写实,“人味”多于“神味”。第12号东岳大帝宝仟变相龛刻像98尊,以东岳大帝、淑明皇后居中。反映出公元10至13世纪(宋代)东岳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

佛教题材主要有药师佛龛、水月观音龛、释迦佛龛、十圣观音7同、孔雀明王经变窟、河利帝母龛等。其中尤以第6号十圣观音窟最为精美。

景盛宝通古币的市场价值一般在在1-3元之间一枚。

景盛通宝是清乾嘉间所流通、使用的货币,清代钱币也就距十月份代不算太远,景盛通宝的版式复杂并且多见,因此,景盛世宝通古币一般市场价不高,一般在1-3元之间一枚。

1 景盛通宝:为越南阮光缵景盛年间(公元1792年——公元1802年)铸造,铸有景盛通宝、大宝和宝兴通宝。景兴大宝少,宝兴通宝珍。因此景兴大宝与宝兴通宝较景盛通宝价格要高。景兴大宝价格一般在5-30元间。

2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最初以贝币作为交换单位)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晰,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3 最珍稀的十大古钱币:

(1) 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壹百”:为清文宗奕_咸丰年间所铸,是目前已知的咸丰钱币存世孤品,非常稀缺罕见。曾拍出195万人民币的高价。

(2)战国时期秦银质半两大钱一枚:是放大了的文景四铢半两钱,钱形规整,地张浩净,缘穿修磨整齐,是一枚十分精致周正的大型“权钱”。其通体红斑绿锈,美观可人,属“开门见山”的西汉文景时期大珍品。拍卖以207万人民币成交。

(3)金代真书折二型“天眷通宝”:在2013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嘉德以2145万人民币拍卖成功。

(4)清代“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是在翻砂铸钱过程中使用的钱形模具,2013年秋季邮品钱币拍卖会中,最终成交价2185万人民币。

(5)清代“宝源局造”背“镇库”:镇库钱是钱局特制的非流通钱币,属于花钱中的珍品。在中国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会中以253万人民币成交。

(6)清代重宝大清宝福一百铜币:这枚古钱为试铸样钱,在业界被称为清钱之罕珍,为存世孤品。集国号(大清)、年号(咸丰)、纪局(宝福)、纪值(壹百)于一身,其钱文为宝福局特有的山谷体,秀美绝伦,珍罕无比,包浆完好的精品,极具收藏价值,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空间,非常稀少及罕有。在澳门中信国际2013年春季拍卖会钱币专场中约人民币272万元成交。

(7)赵国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属于大型三孔布,2010春拍古钱专场中,以3528万元人民币落锤,刷新了当时中国古钱拍卖新记录。

(8)战国时期“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文字清晰,边廓整齐,品相完美,通体老坑传世古色,为先秦货币中着名珍品。2012年10月23日,在北京诚轩拍卖,起拍价80万元人民币,最终以以368万人民币成交。

(9)辽代年号平钱27枚:辽代年号钱及非年号钱一套共计27枚,在世佳艺术2010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成功拍得4256万人民币。

(10)清代镇库祺祥重宝:祺祥钱的铸期不足一个月,因此量少极稀。成交于2013年春季拍卖会钱币专场,约人民币485万成交。

(一)创立云门

文偃先在灵树寺说法约8年,后在云门寺说法约22年,合计在粤弘法约30年。他的佛学思想有独到之处,他接引学人的禅法更是别树一帜,从而形成独立宗派,世人称之为云门宗,因其弘法基地在云门寺而得名。

文偃的佛学思想,强调自悟自修,反对盲目搜求公案语录。他把记诵别人语录的人称为“掠虚汉”,斥之为“食人脓唾”,认为此举无益于达到解脱。他说:“若问佛法二字,东西南北,七纵八横,朝到西天,暮归唐土。虽然如此,向后不得错举。”[9]“弹指謦咳,扬眉瞬目,拈槌竖拂,或即圆相,尽是撩搭索。佛法两字未曾道着,道着即撒屎撒尿。”[10]在文偃看来,佛法横贯东西,显现于各处,很难用语言表达,即使借助于眼神、动作和符号来表示佛法,启示觉悟之道,也相差甚远。文偃认为,佛法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他说:“微尘诸佛在你舌尖上,三藏圣教在你脚跟底。”“除却著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有什么事?无端起得如许多般妄想作什么?”[11]这些机缘回答,都是文偃向学人阐释一切现成,即事而真的宗旨,启示学人:解脱之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应当在觉悟自性上用力。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反对盲目行脚游方。“游洲猎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二千里走,这边经冬,那边过夏,好山好水,堪取性多斋供,易得衣钵。苦屈苦屈!图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如此行脚,有什么利益?!”[12]解脱之道就在每个人的周围,何必东奔西跑呢。“总在这里”,是文偃说法经常用到的话,也是他表达佛法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这一思想的特殊禅语。如,有一次,弟子问他佛法,他说:“微尘刹土,三世诸佛,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尽在柱杖头上说法,神通变现,声应十方,一任纵横”,并起身以杖划地说:“总在这里”。又如:“乾坤大地,微尘诸佛,总在里许”;等等。[13]

虽然禅宗五门的禅法理论大同小异,但对禅法的表述以及接引弟子的方法却是各呈异彩。文偃的禅法也是独树一帜。南宋智昭《人天眼目》对禅门五宗作了介绍,卷二讲述云门宗,以“三句”、“一字关”来概括文偃开创的云门宗的禅法特点。所谓云门“三句”:一句“涵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函盖乾坤”,是讲天地万物皆为真如佛性的显现,相互圆融,彼此无碍;“截断中流”,是启示学人中断借助文字语言而进行的思辩进程,应于内心领悟真如实相;“随波逐浪”,是说对于参学者应根据他们的根机和对佛法的理解情况而进行引导和教导。所谓“一字关”,是说文偃常常在回答参禅者提问时往往只用一个字回答,参禅者领悟此字的含义,如同过关一样。[14]例如,问“如何是云门剑?”,答:“普”;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师”。问:“如何是心?”答:“心”。如此回答,充满了玄机,让闻者初听之下,有不知所措之感,但回首细想,却又觉回味无穷。其用意在于引导问禅者自身用心去体会。这种接人的手法,在其他禅宗各派那里是极难见到的,云门宗也因此被认为宗风险峻而简洁高古。

从唐末至五代十国,禅宗进入五宗迭兴,相继盛行时期。五宗以形成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临济宗发源于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由义玄创始,主要流传于北方。沩仰宗是先后由灵v、慧寂师徒二人创立的,发源地在潭州(治所在今长沙)的沩山和袁州的仰山(在今江西宜春),在唐后期曾在湖南、江西和广东的部分地区传播。曹洞宗奉洞山(在今江西省宜丰县东北)良价为祖师,其弟子本寂在抚州荷玉山(后改曹山,在今江西宜黄县北)光扬宗门,使此派禅法盛行于世。云门宗以韶州云门山为根据地,盛行于岭南,并流传到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地。法眼宗创始人为文益,先在抚州(治所在今江西抚州市西)曹山崇寿院传法,后被南唐中主李景迎到金陵传法。

五宗之中,唯有云门宗形成于岭南。岭南是禅宗南宗的发源地。禅宗南宗后来迅速向北传播,取得禅宗的正统地位,并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之一。由禅宗繁衍出来的五宗之中,独有文偃创立的云门宗是在岭南形成的,这对于岭南佛教发展史来说,其意义自然十分重要。文偃得法弟子,据《禅灯世谱》统计共87人,《景德传灯录》所载为61人,《五灯会元》所载为76人。而据《大汉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并序》及《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碑铭并序》,则得法弟子有百余人。这些弟子,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西、江苏、湖北、四川、安徽、陕西、山西等地。一时,云门宗成为与北方临济宗相抗衡的大宗。可以说,文偃使岭南在中国佛教史上保持了重要的一席。

(二)使佛教成为南汉国教

文偃反对盲目行脚游方,强调佛法就在身边,这种思想,包含了安于目前、保身安命的处世哲学,这正好迎合了南汉刘氏保境息民的统治思想。云门宗的独特禅法,也引得了南汉王刘氏钦崇。高祖、中宗十分信敬文偃,给予最高的礼遇。乾亨二年(918),高祖命韶州刺史何希范按禅林规范,请文偃住持灵树寺,当即“授予章服”;次年,又请他至韶州“为军民开堂”。文偃还先后两次被高祖刘岩、中宗刘晟请入宫中说法。大有十一年(938),文偃首次入宫,高祖亲自向文偃问禅,曰:“作么去是本来心?”文偃回答:“举起分明。”“帝知师洞韫玄机,益加钦敬。”[15]显然,这种险峻、简洁、高古、给人予充分思考空间的宗风,引起了高祖的极大兴趣,使他对文偃更加敬重。“其日欲授师左右街大僧录,逊让再三而免。翌日,赐师号曰匡真大师。”[16]乾和元年(943),刚即位的中宗又诏文偃入内殿,供养月余,赐六铢衣及香药、绢、钱等,“预赐塔院额曰为瑞云之院、宝光之塔”。[17]文偃甚至在身后也得到了南汉君主的荣宠。大宝六年963),后主刘迎请文偃法身入京,在秘殿供养一月有余,并允许群僚士庶、四海蕃商前来瞻礼,当时盛况空前。后主还赐云门寺名“大觉禅寺”,“赠文偃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封号。文偃法身“七宝装龛,六铢裁服,颁赐所厚,今古难伦。”圣泽之优隆,甚至胜于在世之时。

文偃被两代南汉王诏入内宫说法,不仅扩大了云门宗的影响,更赢得了南汉王对佛教的大力支持,佛教几乎成了南汉的国教,从而促进了佛教在岭南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南汉时期,广东各地新建的佛寺有45所,尤其是南汉都城兴王府(今广州),新建佛寺为全省各地之冠,仅后主刘就建有28所。 “二十八寺,列布四方,伪刘所建,上应二十八宿,尚大半无恙。”皇族内部对佛教也十分崇信,甚至有皇族女子出家为尼。《大明一统志》称:“净慧寺在府城西,南汉宗女于此为尼,建千佛塔。”《舆地纪胜》称:“净慧寺,刘氏长寿寺也。”可见,南汉时,净慧寺(今六榕寺)改为长寿寺,作为刘氏皇族女子静修之处。朝廷还大力支持寺院广置寺产,史载,有一位公主赐给韶州中兴寺庄田一次就达3000多亩。在刘氏的大力倡导下,广东各地建佛塔,舍庄田,蔚然成风。粤北曲江为禅宗发祥地,“名山秀水,膏田沃野,率归于浮屠氏。”僧竟钦在韶州双峰山创兴福寺,“数十里广置田庄”。[22]潮阳灵山寺自唐后期起不断获得洪氏的施予,仅白龙、大有年间,洪宗启之妻林氏就舍田900亩。[23]至南汉时,灵山拥有庄园7所,良田4590亩。[24]从今天留存下来的广东省内的佛门文物来看,有许多是南汉的遗物。如存于今韶州南华寺的南汉铁钟,铸造于南汉大宝七年(964),高170厘米,口径95厘米,重863公斤。龙钮,钟身浑圆厚重,纹饰简单朴实,具有唐代遗风。[25]又如光孝寺东西铁塔,分别铸于南汉大宝六年(963)和大宝十年(969)。“这两座铁塔为我国保存的有具体铸造年代的最早的铁塔”。[26]从两塔的型制、装饰,可见为此耗费的大量资财。

由上可见,在刘氏王朝的扶植下,南汉时期广东佛教继续得到发展。可以说,在岭南佛教发展史上,南汉佛教之盛并不亚于盛唐。

(三)首创佛教中心云门寺

文偃是云门寺的开山祖师。乾亨七年(923),文偃倦于延接,为清心修炼佛法,上奏南汉王,要求离开灵树寺,另建寺院。在高祖刘岩的支持下,文偃在今乳源县云门山创建云门寺,历时五年,寺院建成,高祖赐额“光泰禅院”。据《大汉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匡真大师实性碑并序》记载,禅院“四周云合,殿宇之檐楹翼翥,房廊之高下鳞差。邃壑幽泉,挫暑月而寒生户牖;乔松修竹,冒香风而韵杂宫商。近三十来秋,不减半千之众,岁纳地方之供,日丰得积之厨。有殊舍卫之城,何异灵山之院。”[27]可见寺院规模宏大,丛林幽静,可谓是南汉的第一大禅院。

文偃名冠岭南,闻风前来云门寺学禅者不可胜计。据《云门山志》记载:“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依止者恒逾半千”。《匡真大师行录》说:“师自衡踞祖域凡二纪有半,风流四表,大弘法化,禅徒凑集,登门入室者,莫可胜计。”[28]文偃在粤说法30年,常年听法者不下千人。文偃得法弟子,虽然各种佛教资料记载有异,但很可能有一百余人。据史料记载,获得南汉政权赏赐的云门宗弟子就有一百余人。“其诸上足门人常厚等四十余人,各是章衣师号,散在诸方,或性达禅机,或名高长老;在京小师悟明大师都监内诸寺;赐紫常一等六十余人,或典谋法教,或领袖沙门。”[29]由此可见,云门道场之盛,堪为岭南之首,即使在当时国内也属罕见。南汉时,云门寺堪称岭南佛教的中心。

云门寺自创建以后,历宋、元、明、清,各朝均有修葺。但至民国时期,再度衰落。1943年冬,一代圣僧虚云来到云门寺,以104岁高龄,重荷中兴偃祖道场之重任。经九年的艰苦经营,终于恢复了古刹宏观。总计建成殿、堂、阁、楼、库、寮等180余间,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连放生池及碓房、海会塔,共占地面积约20余亩。从此,十方僧众云集,宗风大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佛教界遭到巨大冲击,云门寺也不能幸免于难。直至1983年4月才正式恢复宗教活动,对外开放。在北京佛学院任教的佛源法师,担起了复兴云门寺的重任,历时八年,在各界信众的大力支持下,修复了云门宗祖庭。今天,云门寺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综上所述,文偃禅师是岭南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高僧。他创立的云门宗,提高了岭南佛教的地位,丰富了中国佛教思想;他创建的云门寺今天仍是海内外佛教弟子朝拜的圣地。文偃禅师堪称岭南佛教史上仅次于惠能的一代佛教宗师。因此,笔者建议,在正在筹建的南粤先贤馆中,应该有文偃禅师的位置 。

杜继文在《中国禅宗通史》358页提出:文偃当时的反对僧人行脚,是“因为流动,不但影响治安,对于自给的农业经济,也是一种破坏。总在这里,令人安居乐土,也是一种修养,可以使人省却许多心思……”其实,禅宗的放下一切,杜绝情识心思,并不见得就是要僧人安于现状,不作禅修,而恰恰是要求学人通过一段艰难的心性修持,去掉一切执着,放下一切分别心理,从而彻见自家本来面目。解脱的禅宗并非完全是为统治者的治国平天下服务的,它主要体现在禅者自身的心性的解脱上面。诚然,能够以自身心性的解脱为鹄的的禅者,也不会与统治者发生任何冲突,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帝王家的事情,也就不会给统治者带来任何的副面的影响,更不会去抢夺统治者的江山社稷了。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还没有以禅者结集过的造反,倒是以净土信仰为旗号的“白莲教”还真造过反。但因为禅宗比较强调自身的心性解脱,比较注重禅者自身修持的主动性,因而就显得不如净土信仰那样听话,以故屡遭统治者的钳制。加之禅门中的僧人素质每况愈下,那种隋唐时期的“大乘气象”也就逐渐地成为了历史的过去了,到了后世,人主每每干预禅宗,加之异族统治者不断地对禅宗加以摧残,因而使得这一富有优良传统的大乘教法日益凋零。如果因为禅宗的每况愈下而责怪禅法不对中土众生的根机,乃至怀疑禅法的殊胜性,动辄言今天的众生不如前代,因而禅宗不宜在当今弘扬了,那将是极其错误的。为此,笔者不管教内外如何地对禅法怀疑,甚至反对,也将矢志不渝地朝这条道走下去,以期使禅法能够在今天重显异彩,为此而尽一分微薄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657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8
下一篇2024-01-18

随机推荐

  • tornado是什么意思啊?

     TornadoTornado代表嵌入实时应用中最新一代的开发和执行环境。   Tornado 包含三个完整的部分:   (1)Tornado系列工具, 一套位于主机或目标机上强大的交互式开发工具和使用程序;   (2)VxWorks 系统

    2024-04-15
    43300
  • 水乳精华的使用顺序

    1、爽肤水。使用爽肤水不仅可以为皮肤补水,在充分水合的条件下,有效成分在角质层中的渗透速率也会明显提升,帮助唤醒肌肤,为下一步使用精华液做好准备,同样对后续营养成分丰富的护肤品吸收更有利。2、精华液。爽肤水用完后,就可以涂抹精华液。需要注意

    2024-04-15
    413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在于质地不同、使用方法不同、适合人群不同。1、质地不同精华露是高浓缩后的护肤品,例如著名品牌SK神仙水就是这类型的产品,质地较为粘稠,更适合干性皮肤使用。但对于油性肌肤,因为油脂分泌旺盛的缘故,不太适合多种精华类的护肤品

    2024-04-15
    43000
  • 精华素哪个牌子好用?

    肌肤经常出现干纹和细纹,是肌肤缺少水分导致的,而且肌肤在长期干燥的状态下也是会加速衰老的,因此,我们要及时给肌肤补充水分。一些保湿型的精华素能帮助缓解肌肤干燥,那么,精华素哪个牌子好用?哪个牌子精华素好用呢?1、好用的精华素推荐产品:巴黎欧

    2024-04-15
    40400
  • 男士化妆品曼秀雷敦的好还是妮维雅的好

    分类:美容减肥化妆问题描述:想给BF买套化妆品,他脸很油,爱长痘痘,不知道这两个牌子的哪个好一点?请大家帮帮忙,万分感谢! 解析:当然选妮维亚男士喽,我男友就用的这个,这个味道适合男生,因为必竟是为男士生产的,有

    2024-04-15
    301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为价格区别、外观区别、功效区别、适用人群不同、效果区别。1、成分区别:神仙水是由半乳糖酵母的发酵物过滤液组成,除了丁二醇和其它润肤成份之外,没有其它有效成份。清莹露是用水做溶剂,加入了酵母、甘油、适量的乳化剂和酸类,水杨

    2024-04-15
    26400
  • 护美兵王的小说目录

    第一章 开房风波第二章 战火岁月第三章 卖艺也卖身第四章 飞天遛鸟侠第五章 禽兽!放开那个女孩!第六章 极限秒杀扒衣术第七章 这个女兵也有枪第八章 人不风骚枉少年第九章 出了虎穴又入狼窝第十章 这可是你逆推的我第十一章 KTV包房春光第十二

    2024-04-15
    27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