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物价问题是不少 加拿大移民 较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然而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却众说纷纭,令人颇感困惑。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已经移民加拿大六年的黄先生是怎么解读加拿大的物价问题的。
一、相同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环境下进行对比。
比如有专家说美国咖啡一杯1美元,中国一杯二三十块钱,说明中国的物价多高。
其实这个比法是不合适的。在加拿大,人们喝咖啡是再普通不过了,随处可见人们在街上拿着杯咖啡喝,就跟买杯饮料在街上喝没什么区别。而在国内二三十块一杯的咖啡那是在咖啡厅里,会客聊天、谈情说爱消费的,是一种有情调有品味的表现,还有服务员提供服务。这个跟在TIM HOUTON里排队买咖啡完全是两种感觉。
再者中国人不怎么喝咖啡,除非有必要,否则是较少光顾咖啡店的。要真想喝,商店里买来自己冲不比加拿大贵。
二、在中西不同的消费习惯下对比某一商品物价,不能反应实际情况。
比如海鲜,在国内就很贵,在加拿大就便宜。
这是因为西人不怎么吃海鲜,或者是没把它看成多高档次的东西。而国人则热衷于此,生猛海鲜,国内这么多应酬的宴席,吃好的没有海鲜档次怎么能上去,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这是不同的供求关系造成的。更典型的就是内脏下水,老外都扔掉的。国人偏认这一口,讲究吃啥补啥。这些东西比国内便宜一点也不稀奇。
还有就是什么一些奢侈品,在国外用可能就是个价格的区别,但到了国内就是身份的区别,像LV包宝马车什么。
三、拿国外的大众物价和中国高档消费对比。
国外的消费层次相对单一,一般的大众消费价格没有很大的差别。
国内则不同,消费层次拉的很开。比如一盘炒菜,在社区小饭店里卖10块,在高档酒店里就会卖到100块,其实东西味道都差不多。
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差别很大,回国的人一般吃饭都会在酒店等比较上档次的地方,也就容易得出物价很高的结论。
四、拿国外的打折价格和国内的商场正常标价对比
没有看到国内购物来源的多样化。
加拿大正常标价的价格还是很贵的,在多伦多呆一段时间后几乎养成不打折的东西不买的习惯了。
人们渐渐把打折的价格固定在脑子里了。其实国内也是可以打折的,只是商家能蒙就蒙,打折要自己去争取。
国内超市不能砍价,但有专卖店,专业市场可以去砍价,还有网上市场可以参考,像淘宝之类的都可以比价。
国内商场商厦之类的地方,标价奇高,水分很大。这几年网络市场发展很快,对这些泡沫价格冲击很大。
我们当地报纸上讲很多人都是试好东西再到网上买,已经形成一种风气。而且网上也打折,碰好时候那是相当地便宜。
相比之下个人感觉(不一定正确)加拿大的选择余地就很小,走来走去就那么几家大超市,人家不给打折就买不到东西。
网上别的不知道,曾到EBAYCA上看看,尽是国外的卖家价格不说,光运费就够喝一壶的。
五、把对长时间使用的商品价格进行静态对比。
比如房子,假设在多伦多和国内都买一个150万人民币,100平米的公寓楼(可比性强点),只算物业本身费用,国内一年支出物业5000,带保安,有绿化,有一定档次。
在多伦多类似的物业(不包水电)加税,一年30000人民币是应该得有了。如果使用30年,这下来就是75万块。
国内也不是70年后就没收你的房子,太远的事就不说了。还有汽车,手机、有线电视什么的,道理都差不多。个人感觉这样算应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六、对商品的价格脱离环境进行孤立对比。
还是说房子,有人说美加那里的HOUSE几百平米几十万人民币,国内几十万才买个几十平米的鸽子屋。
事实上,不考虑地段、基础设施、附近的就业、教育、交通、娱乐、就医、交流的成本和方便程度,单纯谈论房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是有社会性的,与野兽为伍的地方不要钱也很少有人去。即使类似的房子也不能说都是国外性价比高。
国外的房子自然环境教育占优,创造价值上占优。但对国人来说,在交通娱乐就医交流和一些基础设施方面,就是多伦多这样的北美数的上的城市,和国内有些二线城市比也是稍逊一筹。
还有当地的其它消费,像普通的衣食住行费用,这些都是广义房价的一部分。
在这方面国内就比国外好,不考虑其它因素,有些地方国外的房子创造的价值还不如国内房子省下的钱多,那就应该比国内的房子便宜。
七、对有些商品价格进行割裂对比,只比一点不及其余。
很多国外牌子的东西确实国内卖的比国外贵,然后得出结论中国比国外生活质量差。
这个不是绝对的。因为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可以替代的,在中国庆幸的是不是离开你国外的品牌老百姓买不成了。
国内这些年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产业高速发展,对稳定物价贡献巨大。你外资品牌卖的贵可以买国货。
像汽车、手机、电脑、电器。我去年买个COREI7的神舟电脑才3800,在加拿大粗看了一下怎么也得1000加元以上不连税。
用了一年也觉得挺好的。老百姓只讲实用,国产的使用价值能到外资的90%,价值只有外资的60%,有什么不能用的
买不起CRV就买比亚迪也行嘛,少花七八万配置还不比CRV低呢。没有国产车桑塔纳现在还得卖十好几万。
山寨手机什么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以汽车为例别看国外的车卖的贵,普通人照样有车开。
现在城市里到处堵的一塌糊涂,就是因为有车的人太多了,谁都能买的起车。
如果降到位,特斯拉值得买。
大关,降幅达23%。
29905万的裸车价格,免征购置税26465元,交一点上牌费用、车船使用税、保险费,预计到手价格不到31万。虽然离马斯克曾宣称的“将比进口车售价低三分之一左右”有点远,但这个价格确实相当有竞争力。
竞争力首先要看跟谁比
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万元,城镇居民36万元。2018年美国人均收入中位数为33万美元,按照最新的汇率差不多是228万元人民币。Model3在美国的售价是3999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29万元不到,与国产特斯拉价格基本持平。
以起板价与国产特斯拉差不多的宝马3系为例,后者到手价至少要34万。在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五个城市,购买特斯拉还可以享受新能源汽车无需竞拍直接上牌的福利,这又省了13万到89万。
这么算下来,特斯拉还是划算的。
其次,划不划算还要看使用成本
我们以行驶10万公里为例,来为特斯拉Model3和宝马3系的使用成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特斯拉Model 3的官方介绍显示,如果使用家庭充电桩,每100公里花费75元电费。如果使用特斯拉自建的“超级充电桩”,每100公里需要36元。因此10万公里总花费在075万至36万元之间。再算一下保养成本。特斯拉目前实行的是整车4-8年保修,保养按需,据一些车主估算,每2万公里一次保养03万元,10万公里保养总费用在15万元左右。总计不超过51万元。
如果一辆宝马3系每百公里油耗10L,按照今日上海油价81元来算,每100公里需要油费81元。假设今后的5年油价保持稳定,10万公里总花费81万元。“爱卡汽车”网站估计保养费用为21万元。总计102万元。
按照这个比较理想化的算法(不考虑修理或替换零件等),使用成本特斯拉model3只有宝马3系的一半。
当然特斯拉不是没有缺憾,电动车因为电池寿命的原因,贬值速度很快。在二手车平台上,一辆2017年至今行驶34万公里的宝马3系售价228万元,大约是新车的六成价格。同样是三年车龄行驶3万公里的特斯拉Model S卖39万,只有新车的五成价格。
特斯拉与ABB们的正面交锋
购买特斯拉真正的顾虑,其实并不在于金钱成本:小区内要有地方安装充电桩,充电站排队、充电要等几小时,长途出行要小心翼翼规划路径,寒冷的北方冬天里程要打八折,电池保修只保证70%续航……
来看看降价前Model 3和ABB竞品车型在中国的销售对比:从交强险的数据来看,2019年1-11月全国Model 3上牌数291万辆,奥迪A4、宝马3系和奔驰C级合计397万辆,销量比例为0073。北京、上海、广东的比值是最高的,分别为031、024、014,但依然远低于美国(15)和欧洲(04)的均值。
即使如今提车价降到了30万这一豪车入门线,北上广的消费者思考的可能还是“同样的价格,买特斯拉,还是买奔驰宝马?”
当特斯拉降到25万元,那时至少对一线城市的中产消费者来说,问题可能就变成了:“是买一辆特斯拉,还是一辆燃油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