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仲本教法王不仅仅指当今世上尊贵的曼日法王隆多丹比尼玛(His Holiness Lungtok Tenpai Nyima),而
是指从“第二佛陀”良美大师至今所出世的三十三位法王,此文所介绍的曼日法王是指现今的曼日法王隆多丹比尼玛仁波切。隆多丹比尼玛仁波切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五大法王之一,也是当今世上本教主尊,他不仅是佛学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大学者,也是传播佛法、利益众生、栽培佛家弟子的高僧大德,更是闻思佛法,实修显 密,大圆满心法的实修者。
曼日法王隆多丹比尼玛是本教最高佛学院曼日寺第三十三代法王,也是本教最高佛学院院长。藏地本教寺院约有七百多座,曼日法王是这七百多个寺院的法主或称法王,即世界五大法王之本教法王。曼日法王曾经担任过大学教授,乐于研究佛法和哲学,培养学子。他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地建立过各种不同模式的学校或佛学院,为众生为世界奉献了很多,对藏文化、藏传佛教走向国际舞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曼日法王每年都会前往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家,为他们传授本教显宗、密宗和大圆满心法,让很多善缘弟子走向修行正道。法王还栽培了很多弟子,著撰了很多经典作品,比如《本教教历算集》、《道情歌集》、《赞颂文集》、《文学集》、《修行常识集》等等。
尤其2013年大宝法王专门来到印度曼日寺,看望曼日法王,以师徒或互为师父的方式交流和探讨,对藏传佛教走向无教派融合起到重大作用。
略谈一些,不一定正确吧,参考一下吧。
噶玛巴转世十七世,第一世是杜松虔巴,发愿要救度弟子,所以乘愿再来,而今是第十七世。
七岁被认证,认证后,就到楚布寺。学习非常精进,进步也非常快速。从小就有慈悲心,看到杀生,就痛哭不已。
十四岁,为了得到传承,冒险离开西藏,到印度见弟子,以得到法脉的传承,可是经过种种困难,好不容易到印度,又受到种种的限制。行动也受约束,不能前往锡金十六世法王所建的德隆寺去。
而今在印度,为了利益世界的弟子,每年新年期间,都会举办祈愿法会,也会接见各地想要见法王的人。后来有机会到德国,美国等地弘法,渐渐的跟着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个人非常有才华,又非常好学,所以,在语言方面,能流利说汉语,英语也懂,其他的不清楚。绘画,写字,作词,作曲都很不错,也会弹琴,唱诵。
对于公益事业,环保等也十分用心,利益当地的贫苦百姓,也志于收集整理古典资料等。组织整理了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对尼众也十分关心,注重出家人的行仪,辩才,实修等。
据网上看,有一些藏传的经典,记载他是将来的师子如来,继弥勒菩萨之后示现成佛。讲经说法平实而真诚,不高谈阔论,常常劝人实修。据说,利益众生的心十分恳切,每天休息的时间非常短,生病了,也难得休息,时而还忘记吃饭,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吧。
以上都是从网上看来的,我本人未见过噶玛巴尊者。
有,请看——
佛教在欧美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5 月24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欧美传统的宗教是基督教及天主教,欧美人接触佛教,是在近一、两百年的事情。先由于欧洲人向亚洲殖民政策,因而引起对佛教的注意和研究;目前亚洲人也不断移民来到欧美,更促使佛教逐渐在西方一些国家发展开来。
据不完全的统计,1980年英国约有12万佛教徒,早期以信仰南传上座部为主,近年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数迅速增加。1989年德国约有佛教团体200多个,约有佛教徒2万余人,大多集中汉堡、柏林、慕尼黑等七八个大都市,比较重视南传上座部的研究和实践。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难民涌入法国,佛教徒急剧增长,法人皈依佛教也渐增多。据1989年统计,约有50万佛教徒,其中法国人占7万多。据近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在美国各个宗教中,佛教信众是增长最迅速的,全国佛教徒或接触佛教的人数已达400万,占人口的15%,大小各式佛教社团组织约近2000所。
佛教产生于印度,随后在亚洲各国开花结果,不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引起欧美有识之士的注意,吸引很多人生起信仰或皈依在佛陀座下。不过从实际情况来说,佛教要在欧美各地生根发芽茁壮,要特别强调让佛教“本土化”。
欧美人接触东方佛教,最初以研究佛教文献开始。1903年,德国第一位比丘三界智在缅甸仰光出家。后来前往斯里兰卡修学南传佛法,注重真知实修。他曾翻译了佛教的许多著作,在语言和文学上得到极高评价。
1826年法国学者布诺夫与德国拉森合著《论巴利语文法》,从而开启西方人研究巴利文风潮。巴黎组织的“法亚协会”,首开以梵、巴、汉、藏文版本对照翻译法。在梵文翻译上,以列维校译有安慧的《唯识三十颂释》、无著的《庄严经论》,为佛教哲学和历史开辟基础。另一学者蒲仙翻译世亲的《俱舍论》为法文,为研究说一切有部的先驱。
1893年,“世界宗教大会”在芝加哥召开,有英国佛教学者戴维斯,斯里兰卡达摩波罗,日本释宗演法师出席,他们介绍了禅宗及上座部佛教。
此后受到斯里兰卡和泰国佛教徒的资助,一座寺院“华盛顿佛教中心”成立,正式弘法,指导禅修,教授巴利文和梵文,出版书刊,设立图书馆。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侨民大量移民中南美洲,随之也带进佛教信仰。同一时期藏传佛教和日本新派佛教“日莲正宗创价学会”,因其有背景和组织得力,在美国发展急速。而日本禅学泰斗铃木大拙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佛学及英文禅学著作,亦居很大功劳。
上世纪70年代,大批华人移民美国,也有不少华僧到那里弘法,如宣化法师在旧金山创办的金山寺和法界佛大学,星云大师在加州洛杉矶创办的西来寺、纽约美国佛教会,圣严法师在纽约成立的东初寺和禅修中心,仁俊长老在新泽西成立的印顺导师基金会,净海、宏意二师在美国南部休斯顿成立的德州佛教会玉佛寺,继如法师在圣路易斯成立的美中佛教会,以及全美各处的慈济功德会等,在弘法和慈善等方面,都有不少的贡献。
注:本文作者系美国德州佛教会会长,这是他提交“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佛教的转型及其演变》的节录,刊登在此,仅作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刊观点。
文: 净 海
供稿:《北京周报》杂志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qkjc/1218341htm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C5%B7%C3%C0%D3%D0%D0%C5%B7%F0%BD%CC%B5%C4%C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