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邮一日游攻略
更妙神灯
这是一个现实和空虚之间的场景。耿寺,又称七宫寺。被判刑的是耿德裕,山东兖州东平府梁山伯人。他是第七个兄弟,被称为气功。耿是个清官,后弃官居高邮,皈依佛门,斋戒念经,禅座前长明灯通宵不灭。平日养老孤寡,济贫济困,治病救人,从不收费。传说七贤经常坐在蒲团上,漂浮在高邮湖上。当龚781岁去世时,人们在富舍湖边建造了七公庙,也被称为耿庙,他经常在那里娱乐。七显有很多记载和传说。南宋孝宗惜春七年(1180年),海风强劲,盐城、兴化大受其害。高邮人向七公祈福,所以安然无恙。高邮军区告诉皇帝,孝宗封他为康泽厚,意思是七皇子给百姓带来福祉和恩宠。以后出现了很多七王子出现,避祸保民,七王子相继被封为康泽的奇迹现象的精神地位,的精神立场和殷泽的精神地位等。最传奇的故事是耿寺神灯。这个传说在汪曾祺《我的家乡》。文中描述,七公屋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会在门口挂红灯,渔船晚归,迷失方向。情况危急时,看到高悬在石柱上方指示方向的红灯,就像看到了救星。朝着红灯划,渔船就能安全回家。在第七次死亡后,红灯仍然出现,这被称为耿寺神灯。
离高邮皇家码头不远,是启功寺。虽然在1956年拓宽运河时,寺庙被拆除,但寺庙前悬挂的两根带神灯的方形石柱,尽管历经千年沧桑,仍是袖手旁观高邮湖,像两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由于石柱位于运河转弯处,千百年来,每次追踪者经过,细绳总会在石柱上摩擦几下,在它的树干上久久留下一串纤维痕迹。当地渔民也遵循过去的习俗,制作七大行会每年都祈祷幸福安康。是渔民的守护神,而耿寺的石柱是的无字碑。
环摄朱光
环摄朱光古代的第一个场景是秦帖八景,有点神秘朦胧。0755年至79000年间的宋代沈括:
在钟繇,扬州有一颗大珍珠,天空很暗。它先是来自天长县北泽,然后拐进回舍湖,再到居民和行人十几年来经常看到的新开湖。我的朋友的书房在湖边,一天晚上他看到自己的珠子离得很近。开始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房间微微打开,光从他的吻里透出来,如一根金线。不一会儿,他的壳突然打开了,有半个座位那么大。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却烂得他不能不要正视它。正如第一天所显示的,十多英里的树林里有阴影。在远处,他看到天空像野火一样红,突然云很远,有古代明月的珍珠,它的颜色不像珍珠,但有明亮的火焰,几乎像阳光。
朋友这一段是北宋著名学者,高邮人孙珏。这一年秋天,孙珏高中进士。所以人们说,孙觉高中看到了珠光,这可以预示着好运。他的女婿,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专门写了一首诗《梦溪笔谈》:
滏舍湖有明月,
淮南植物借光。
因此,我们应该劈开蛤蜊,登上宫殿,
如果你不不要做沙,晚上会下雨。
从那以后,为了观赏这璀璨的明珠,人们经常等几个晚上的船(《寄外舅孙莘老》)在里
沈括是一个很认真的学者,他的文字振振有词,生动细致。然而,沈括并没有对这道光是什么下结论。然而,近年来,一些天体科学家在《梦溪笔谈》年看到这一记录后,大胆猜测这可能是外星UFO的到来。如果是的话,这就成为了最早的关于飞碟的文字记录。1985年12月,镇江召开纪念沈括890周年学术研讨会死亡。时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的席在主要讲话中提到:人们注意到了《梦溪笔谈》的第369条,认为这可能是远古时期不明飞行物飞到地面的证据。
西湖雪浪
高邮湖,一个美丽的湖。湖水极美,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帆影来去,水鸟翱翔。元代著名诗人萨都拉说:雨是湿的,鼓是响的,但风是均匀的,湖是平的。船行南北,风帆闪耀。西湖的景色,夕阳西下,渔舟夜歌,历代文人墨客都在吟唱,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更是吸引人。秋天,雨过天晴,西湖上空时而出现一排排高楼、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田野,让你以为湖的对岸是现代化的城市,或是美丽的山区。事实上,这就是著名的幻影在湖上。人们最感兴趣的是西湖的雪浪,古代的一个秦帖八景。风大浪高的话,会激起水滴像雪花一样飞来飞去,湖面上涌动着雪浪,堆积着一堆堆银装素裹的雪,让人想起岩石在空中飞舞,海浪拍打着海岸,成千上万的雪堆积起来。明代诗人胡琰写道西湖的雪在七个节奏中:
淮南春风十里,西湖水波滔天。
银山高而雪碎,商帆落穿。
我游东吴东海,湖面烟波浩渺。
等你老了,你就住在江村,你的渔船坐着不动,忘了你的恐怖。
这一幕实在令人震惊,所以有人认为西湖的雪浪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太阳已经西沉,天边的帆渐渐收回来,耀眼的银鳞水花在湖面上跳动,像是初晴后的景色。孰是孰非,其实只是西湖之美的两种形式,一种是阳刚之美,一种是阴柔之美。
燕沟的柳岩
它是古老的秦帖八景。燕沟是古运河的一段,古运河两岸修建了御道,燕沟一带是绿色的柳成星。每当春寒料峭,清晨薄雾弥漫,傍晚夕阳西下,成千上万棵垂杨随风摇曳,如烟如雾,被燕沟柳岩,充满诗情画意。古今许多文人骚客,诗人吟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六次南巡途经高邮,高邮贾国威呈上《梦溪笔谈》、《过平阿湖》,非常符合皇帝的愿望。他被叫到船上,进行了《万寿无疆诗》七节律的皇家测试。他的诗是:
官堤上的杨柳适时,半黄半绿。
弱马不如春马壮,黄昏拥挤喜藏鸦。
鱼渡微雨,茅屋溪门口衬着晚霞。
是栾旗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深林中有人摇曳。
诗人刘的诗贴切生动,题近意远,意境优美。另外《黄淮永奠赋》五律二首,都得了康熙的表扬信,被赏20两银子用于抚养亲属。康熙还命他陪他去京城,他被任命为毛琴会馆的编辑。康熙的冬天第43年,一块牌匾上写着西菜堂和一双天堂万窗明几,九云台明几。都是康熙的书。1944年3月11日,随着皇帝的第五次邮政旅行,她的母亲被授予勋章
在高邮市的西南角有一座石桥,叫做石楠桥。桥上有摊位,人们来来往往,而且它it’非常热闹。大运河的水通过琵琶门在桥下汩汩流淌,让石楠大桥在静谧美丽中多了几分喧闹,也增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
石楠桥附近有一口井。五代齐时期,有一个人叫莽道光。他和女儿每天回家去井里打水,想让丹长生不老。五年后,丹实际上已经精炼了。焦道光父女吃了一颗神奇的药丸,两个人都死了。第二天早上,一只丹顶鹤突然从石楠大桥附近的井里钻了出来,飞到了空中。人们惊奇地看到,莽道光和他的女儿正骑在鹤背上,他们的身影渐渐融化在缥缈的云里。人们都说:郊区道光父女永垂不朽!后来,人们把石楠桥旁边的井叫做玉女井,所以石楠桥被改为应县桥。宋代诗人姜为此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行:雍女已去仙,尚有救命之道。
这就是玉女丹泉。在秦朝的邮政文物中,鹿丹泉更加传奇和神奇。
五代时,石楠桥东有一所优博洛安(今高邮师范学校),院内有一口井。寺里有个和尚叫大冷,没日没夜地从井里打水,浇花种草;它还用奇怪的岩石装饰,形成一个优雅的小庭院。尼姑庵虽然离闹市很近,却像深山一样幽静。
有一天,一个陕西来的客人送给大冷一头白色的母鹿,说:这只鹿很温顺,所以不要不要杀它。大冷答应了他的要求。白鹿全身都是白色,一点复杂的颜色都没有;两个角和分支也和普通的不一样。白鹿漫步于庭院花木间,悠闲自在,偶尔抬头啼叫,声声悠扬;偶尔低头吃草,就会看到。冬天来了,白鹿嘴里叼着落叶,忙着给大冷做饭。春天来了,白鹿啃路边的草,不让大冷锄地。大冷出门,白鹿在门口等着:大冷回来,白鹿用两条后腿站着伺候;大楞拜佛,白鹿弯其前两脚仿佛下拜;大楞念叨着,白鹿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时而像人一样尖叫。这一切都让大冷觉得奇怪。大冷每天早晚都在有白色石板的地方小便。白石板的表面有一块洼地,白鹿每天都在这里舔大楞子的尿渍。两年后,白鹿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来,身体也懒了,喜欢睡觉。大冷怕他的白肚皮受凉,就打扫耳室,铺上艾草,让白鹿睡在里面,早晚自己喂。有一天,大冷收拾行囊去高邮湖西边的神驹山,一个人走着,心想,白鹿的肚子越来越大了,看样子是怀孕了,可是它的身边却没有雄鹿,这怎么可能!大楞了很久唐想不明白,第二天连夜赶回寺里。打开耳房的窗户,我看到满屋的彩云和芬芳的风。你点灯的时候,白鹿正在痛苦地生产。大冷很伤心,赶紧念经,求饶,忏悔。很快,一个又白又漂亮的女孩出生了。大楞大吃一惊,连忙撕开袈裟,把鹿姑娘包了起来,给鹿喂奶。第二天,大冷买了襁褓,把耳房的门堵上,挖了个坑,连上自己的床,亲自给小鹿送水,清理不干净的东西。小鹿一天天长大。一年多以后,我可以走路了,再也不哭了,整天依偎着母鹿。有一天,母鹿病了,给大冷磕头,连连嗅鹿姑娘,然后抬头看着大冷,好像要把鹿姑娘托付给大冷。大冷深深理解了它的心愿,惆怅地点了点头,母鹿闭上眼睛,倒了下去。小鹿含泪,但她没有。不要哭。大冷把母鹿埋在室内,连念叨过度推荐。从此,鹿姑娘整天依恋着大冷,大冷就像她爸爸一样。盘腿坐在白天母鹿死去的地方,如禅;晚上,丈夫起床洒水打扫。大玉儿在灯下教她读书写字,鹿姑娘读书认字,异常聪明;刺绣,缝纫,手工制作,都不错。时光荏苒,鹿姑娘十三岁了。她没有十三年来我没见过一个陌生人。一天晚上,她对大冷说我我不是人。我我将成为王太后的侍女。我怎么能整天呆在黑暗的房间里像坐在地狱里一样?大冷含着眼泪说:你是母鹿生的。如果你想出来见人,那就麻烦大了。最近经常担心,一旦出事,你靠谁?又过了三年,鹿姑娘十六岁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佛的沐浴节,像往常一样,许多人聚集在寺庙里念经和祈祷忏悔,高邮的一些无赖也双手交叉站在院子里看热闹。正当和尚们在打潘朱轩,烧香念经的时候,鹿女突然从房间里慢慢走出来,向佛行礼,和大家一起念经。僧侣们目瞪口呆,束手无策。流氓趁机闹事:唉!和尚里藏着美女的房间。幸运的是,神和佛已经显现了。否则修道院会发生火灾,邻居会被烧死。和尚马:哈哈!哈哈的笑声大楞很尴尬,可不要说一句话。众僧纷纷交头接耳,无赖们挥拳与大楞斗。在这
小鹿用手指又写了几个字:战斗!歹徒们有的踢自己的嘴巴,有的揪自己的头发,有的互相打骂,有的互相撕扯,有的互相践踏。一个接一个,他们不得不向鹿姑娘下跪求饶。鹿笑着说,看在菩萨的份上,我原谅你们了。一群流氓如梦初醒。鹿女盘腿坐在毗卢寺里,对和尚们说:我是鹿妈妈生的。谢谢师父的好意。然后背诵:来香国,去香国;但有因缘,我发誓不跟鬼走。井里有一坛子水,清澈见底的玻璃:里面有许多香国,误成了泥犁。易,出生了,但是当她做梦的时候,她醒了。南方没有西游,宝生佛菩萨!唱诵之前,鹿姑娘跳进了井里。骨头二人组玉珠飞溅。他们大声呼救,但已经太晚了。很快,鹿姑娘突然从石楠桥的井里跳出来,驾着鹤直冲云霄,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云中翩翩起舞,说道:保重!也就是飞上天。盯着那只离去的鹤的影子,往事历历在目,怅然若失。大冷回来就把鹿姑娘的床拆了。鹿墓是暴露的,由竹栏杆保护,并由桂兰包围。有一天,大冷发现鹿墓上长了一株紫色的灵芝。吃了这个草之后,大冷突然变得更轻盈,更开朗,更勤奋了。十几年后不久,优博洛安当时正是香火鼎盛时期,人们都去井边烧香,喝井水。喝过之后,都是勇敢睿智。一天,大冷在院子里赏花,一边看着井水,一边笑着说:啧啧,我我太年轻了!进房洗澡更衣,盘膝坐在掸子床上。唐别笑,唐不要回答问题。第二天,当房间不t打开,喊他不应该t,侧耳静听。几个和尚闯进家里,大冷已经去世了。过了一年多,有人游太行山,看见大冷骑着白鹿,手里拿着经书,后面跟着一个美少女,捧着一碗多罗,提着禅杖,步履如飞。大冷是个和尚,是个善良的人,应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雌鹿很可能是人类的化身,雌鹿可能是大冷的结晶与作为人类化身的母鹿的爱情!如果一个和尚有了孩子,当然会受到世俗浑浊的冲击。世俗的浊流太强了,它们可以不要一时被打败。人们用神奇的方式使他们超脱,不朽,他们胜利了。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撕掉给人看。大楞,鹿妈妈和鹿姑娘一起演奏了一首古老的反抗世俗的悲歌。香丹泉还在,徘徊在井边,俯视蓝天,催人他们认为自己有多美。
如今,石楠桥边的那口井还在。每天傍晚,天空都是晚霞,白云是苍狗。老人们经常指着天上变化的云告诉孩子们哪个像白鹿,哪个像鹿姑娘,哪个像鹤。有时鹿妈妈抱着鹿姑娘,有时鹿姑娘抱着大楞子,有时鹿姑娘骑着鹤
金鹿萧月
古运河的高邮段很有名,因为它与一个散曲和一个传说有关。这个曲子是《河堤新柳》,这个传说是暴露的萧月,而且都和高邮王攀有关。
王磐(约1470-1530),被称为南戏之冠。高邮,明代著名散曲作家。尽管他很富有,但他讨厌名声。在高邮城西一个僻静的地方建了三座楼,取名西楼,于是有了西楼。因其在散曲方面的成就,《芳气有无中》常被文学史家引用。建国以来民国时期,它作为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而闻名于世:小号、唢呐、小曲和大曲。船上一片混乱,而且它都是关于我的。军队忧军队,人民怕军队。哪里能分辨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看到这个把这个房子吹翻,把那个吹翻,只吹所有的鹅。
曲调虽通俗,意在调侃官船之声,却也再现了古运河高邮段的繁忙景象。
金鹿晓月的风景是传奇的。王攀不仅擅长古文,而且以画著称。高邮民间有句歇后语:王喜楼嫁女儿——,画多钱少。扬州一个大盐商,曾以大礼求画,她母亲却在七十大寿前派家人到驿站再求画。王磐回答后,独自关上门,铺了绢,挥了笔。最后,他把圆砚罐放在帛画的右上角,印上墨圈,把画卷起来,交给盐商家人,告诉他们不要在路上偷看。当船到达高邮城外30英里处露出的肌腱时,好奇心驱使这家人赶紧去看。画卷一打开,就出现了扑通声音,好像有个轻团掉进了水里,吓得我赶紧捂起来往回跑。婚礼,扬州的盐商,听说是一个月亮和星星的并命令人们熄灭灯火,挂上画卷。然而,满天只有星星,除了一轮明月。仔细询问事情的始末,家里人不得不说实话。赶紧露出筋来,看到一轮满月高挂天空,两个月亮在水中晃动。
高邮振国寺
在古运河上,船只从南到北来来往往。
当高邮城依稀可见时,可以看到远处运河中耸立着一座方形宝塔。这是南方大雁塔古代建筑师称赞的振国寺宝塔。
国家寺塔是在唐朝西安统治时期(874~888)新建的。玄宗李逸有个弟弟,大概是看破红尘。他出了院,剃了头发出家了。他到处旅行,参观著名的寺庙。一日步行至高邮,见西门内城角有一块平地,原是建台(即义仓,谷贱时加价,以免伤农;古贵降价出售,以造福穷人)。环境安静而美丽。这里是西边的平金堰,一岸烟柳,郁郁葱葱,淙淙的渠水,珠湖中汹涌的雪浪,身临其境,俗念杂念,忽隐忽现。宪宗的弟弟看中了这个地方,让哥哥在这里建了一座寺庙,供他修行念佛。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为直掸子。这位山治老师召集了一批弟子,致力于宣扬经文和佛教。在清晨和夜晚的中间,振国寺的钟声飘荡在古运河上空,清澈明亮。山治死后葬于庭院一角,并竖立五层佛塔,收藏舍利子(骨灰)和经书。这是振国寺塔。
据说后来有人在振国寺的塔里挖出了聚智禅师的遗骨,不过都是苯教的
国寺塔又叫西塔,因为它位于高邮市西门湾,与东门外的净土寺塔遥遥相对。它曾被称为空塔。清乾隆四十二年(17ss),塔起火,各层被烧,内部烧光,故名。还有一个叫振寺塔的破塔。清嘉庆十五年(18ii),龙卷风来袭,毁三级,故名。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塔身增至七级,就是现在的形状。1956年,京杭大运河拓宽,振国寺塔本应拆除。有关部门经过反复认真研究,最后报请中央批准(周恩来同志曾亲自过问),决定花大价钱让道路保护塔。(运河中有一座近40亩的小岛,振国寺塔矗立其间。
真四塔的塔身全部由青砖砌成,高25米,呈扁方形。塔的四角层叠,顶部竖立着2米高的葫芦形铜塔尖,底部为南北向的拱门,二至七层有塔门,两侧有小龛。三至五层塔门两侧有突出的半圆形砖柱,层间有重叠的砖檐,明显保留了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是全国600多座古塔中的佼佼者。
镇寺塔古朴、端庄、典雅、壮观,吸引了无数南来北往的游客。登塔远眺,高邮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成群的海鸥和帆船。夕阳映照下的振国寺塔更显优雅,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夕阳的余辉让运河水染红,古塔在运河中映出美丽的倒影;微风骤起,涟漪阵阵。涟漪是红色的,明亮的,动人的。塔影随风荡漾,塔影也是红色的,闪闪发光,起伏不定太阳慢慢消失在远处的湖面上。古塔四周,鸟语喧哗,乌鸫点点。后来,渐渐地,渐渐地,变得寂静无声,古塔融化在无边的暮色中
真四塔是古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时刻放射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
镇寺塔就像一个忠诚英勇的卫士,日夜守护着秦佑古城;镇寺塔就像一位求教的长者,凝视着远方的客人。
近年来,著名古建筑和风景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先后两次来高邮,两次参观古塔。每一次,他都仔细看着宝塔,流连忘返。第一次来高邮,在轮渡上拍了一首歌《心经》:
它太晚了,回不去了,古塔在夕阳中思索。
以重眼为代价,水陆皆宜。
来自周教授笔下,振国寺塔又有了独特的魅力。它影响了许多诗人和诗人的感情,也吸引了许多动人的丹青歌曲。
沈双奇
新疆有一座天山,西端一直延伸到苏联中亚,周长5500多公里。最高峰是托木尔山,高74438米。高邮还有一座天山(神驹山),位于高邮湖西,高邮、仪征、天长三县交界。方圆占地80000平方米,最高点是99米。
高邮天山原名上善。首先,它看起来像一个地球从远处看,第二,它的石质表面覆盖着一层泥土,因此得名。
从高度和范围来说,高邮的天山和新疆的天山几乎不能相提并论。一望无际的水乡平原上,突然矗立起一座山,与新疆真的不一样的天山屹立在群峰之间。据地质学家调查研究,高邮天山原是一座火山。大约1200万年前,新生代,火山爆发,岩浆迸裂,火光冲天,灰烬满天飞。圆形的弹坑依稀可辨。岩石由玄武岩构成,颜色深且有孔洞,这些孔洞
会取王司马道子当权,排挤谢安,谢安出了广陵镇(今江苏扬州),很不高兴。谢安想修炼炼丹术。广陵没有石山,就连著名的观音山也只是一座小山。距离扬州30公里的天山以出产广灵百余种药材而闻名,于是谢安来到涂山修炼丹药。道家炼丹,炼的次数越多,神力越大。炼丹一次,三年后炼丹九次,三天后成仙。没过多久,谢安就因为自己的失望而情绪低落。有一次长生不老药没炼好,他就回家死了。
谢安居土山,丹去未炼。到了南七,阿埂公来土山建庙,炼丹,种药。他大概炼了九次,吃了仙丹,三天就成了神仙。他的炼丹石井、石臼、游乐棋盘至今还在天山上。石井里的水清澈见底,所以它赢了不要在干旱时工作。从那时起,人们就称地球为山神驹山。
刘禹锡唐朝的s《佩文韵府》说:一山不高,一仙有名;水不深,必有龙。土山长生不老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称赞神居山为淮南第一山和淮南万山之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神驹山都是香火缭绕,远近的信众男女络绎不绝前来进香。山脚下,烟雾缭绕,清香扑鼻,更添几分上帝去神驹山。
神山也出产一种牙结石。《康熙字典》,宋代《乐史》中记载,高邮之神排牙石住在山上,其牙如排牙,所以自始至终人数都会增加,自始至终人数会越来越多,以至于连袁也能知道其人数。排牙石的传说增加了几分魔法去神驹山。
神居山山顶有一座古悟空寺,有99座寺庙,重建于宋代。它一定是更早建造的。寺庙旁边有两棵银杏树,够十几个人抱的粗。它们比新枝还老,它们的叶子在跳舞。他们结的银杏果是无心的,口感特别好,更增添了几分神圣的风味到神驹山。
每年八月,天高云淡,秋风飒飒,登上山顶舒适宜人。从东面望去,湖水满溢,秋日阳光灿烂,金里极目远眺。振国寺塔的级别可以算清楚,高楼大厦可以看清楚。这也是高邮八景之一,被称为神山梁琪。风和日丽之时,文人雅士往往成双成对相伴,携酒采香药,烧紫蟹,渡高邮湖,去神仙住地,饮酒作诗,互相唱和,其乐融融。正因为如此,上帝他在山里的住处增添了几分“神秘”。上帝押韵。
1958年,晓晓神居山改名为天山。山脚下是天山公社,也就是天山乡。今天天山乡的人真的有点气魄。天山乡有个南茶村。这个村经营着一家红星塑料制品厂,生产各种人造革盒、包、衣服,款式新颖,美观适用,畅销全国各大城市:生产的旅游鞋还出口到欧洲一些国家。在乡镇企业遍布的苏北平原上,这家工厂算得上是一座引人注目的小山。
2高邮一日游最好的地方
坛子井的故事:1971年夏天的一天,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一个白胡子老头租了一条船去太湖。船夫出价200元,老人答应了。船到了太湖,船夫问老人要钱,老人没钱,就跳进水里,抓了一把泥放在船边。老人不见了。
仔细看那艘船,发现它是一块金子。它
11:00-11:30分乘坐两条船(第一条轮渡穿越京杭大运河,第二条游艇进入高邮湖芦圩荡湿地公园)
1:30-12:30,品尝美味的鱼菜(水煮河虾、芡实炒玉米、干锅、米苗、农家王豆腐、红烧鱼、毛豆、炖鸡、银鱼炒蛋等。)
2:30-14:00游览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景区
14:00-16:00自由活动
6:00,乘车回温暖的家。
3高邮一日游最佳路线图
高邮玉城驿站现为世界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一座活化石中国邮政总局,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邮局,也是明代遗留下来的邮政建筑。主要景点有:关彝巷牌坊、殷茵刘念、文天祥广场、南海子河、马寅堂、柳荫禅林、柳泉曹无、同昌粮店、风雨墙、官厅。
4高邮一日旅游景点
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在去北京的路上,你可以找到山东的一个景点。回到上海,可以走京石公路,另找景点休息游览。
北京,天津,廊坊还有著名的清真寺沧县,沧州,衡水景县,一个塔德州,一个王陵,济南趵突泉,泰安泰山邹城,梁山曲阜,枣庄,微山湖附近的兖州,徐州,砀山,滁州,苏州的醉翁亭,等等很多。
如果单纯从北京走京沪高速到上海,会经过廊坊、天津、沧州、德州、济南、莱芜、新泰市、临沂、新沂市、淮安、高邮、扬州、泰兴、江阴、无锡、苏州、上海。必须指出,这不是最合理的路线。
5高邮一日游攻略自驾游
龙泽苑一期2011年5月3日开盘,二期2014年5月26日开盘,均已售罄。沿街店铺于2015年3月1日开业。
6高邮出发一日游有哪些地方
高邮酱油面(
鹊桥仙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翻译:
轻盈的彩云在天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注释:
1纤云:轻盈的云彩。
2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3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4银汉:银河。
5迢迢:遥远的样子。
6暗度:悄悄渡过。
7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8忍顾:怎忍回视。
9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认为,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义倡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的七夕。公元1096年(绍圣三年)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关于长沙义倡,洪迈《夷坚志补》卷二有较详细的叙述:“义倡者,长沙人也,不知其姓氏。家世倡籍,善讴,尤喜秦少游乐府,得一篇,辄手笔口咏不置”,秦观南迁,取道长沙,访潭土风俗,邂逅了这位艺妓。秦观观其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妓又惊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乐府。秦观与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飞之日。一别数年,秦观竟死于广西的藤县。艺妓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哀恸而死。艺妓的故事,“湖南人至今传之,以为奇事”。洪迈提到常州校官钟将之感其事,为艺妓作传,名《义倡传》。当时秦观贬谪的路还要往南走下去,他与长沙歌女不得不洒泪而别。到了郴州以后,秦观日夜思念他的恋人,但戴罪之身,人命危浅,相聚又谈何容易。其实《踏莎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沉重叹息也包含了对长沙艺妓的长相思。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七夕,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恋情。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1 文言文殷不害翻译
殷不害----孝悌忠信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家世俭约,居甚贫窭,事老母,养小弟,勤剧无所不至,士大夫以笃行称之。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则上书言之,多见纳用。梁武帝尝谓庾肩吾曰:“卿是文学之士,吏事非卿所长,何不使殷不害来邪?”其见知如此。侯景之乱,不害从简文入台。及台城陷,简文在中书省,景带甲将兵入朝陛见,过谒简文。景兵士皆羌、胡杂种,冲突左右,甚不逊,侍卫者莫不惊恐辟易,唯不害与中庶子徐摛侍侧不动。及简文为景所幽,遣人请不害与居处,景许之,不害供侍益谨。简文夜梦吞一块土,意甚不悦,以告不害,不害曰:“昔晋文公出奔,野人遗之块,卒反晋国,陛下此梦,事符是乎?”简文曰:“若天有征,冀斯言不妄。”梁元帝立,以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因将家属西上。江陵之陷也,不害先于别处督战,失母所在。于时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冻死者填满沟堑。不害行哭道路,远近寻求,无所不至,遇见死人沟水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阅视,举体冻湿,水浆不入口,号泣不辍声,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尸。不害凭尸而哭,每举音则气绝,行路无不为之流涕。即于江陵权殡,与王裒、庾信俱入长安,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见者莫不哀之。
(选自《陈书·殷不害传》)
你可是试着像第一句那样断句,就可以把文章读通的。
难懂的词义画上记号。读完文章,将不懂得词字用古汉语字典查出。一般古代汉语的意义是相通的,这样无论什么文章都可看懂。不说全通一知半解是可以的。应付高考应该没问题。
参考译文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县人。极有孝心,在办父亲的丧事时,礼节甚恭,因此从小就很知名。他家世代崇尚节俭,平时家里很穷困,侍奉老母亲,抚养小弟弟,勤劳辛苦无所不至,士大夫都称赞他行为惇厚。十七岁那年,做了廷尉属官。殷不害长于处理政事,兼治儒家学术,名分和法治有轻重不便利之处,就上书指出,很多都被皇上采用。梁武帝曾对庾肩吾说:“你是有文才的人,做官处理政事不是你的长处,为何不让殷不害来呢?”他被皇上了解到如此地步。侯景叛乱,殷不害随简文帝进宫城。到了宫城陷落,简文帝住在中书省,侯景带领穿着铠甲的士兵入朝谒见天子,经过简文帝住处顺路进见他。侯景的士兵都是羌、胡等杂族人,在简文帝身边争执互斗,一点也不恭顺,侍卫无不害怕被惊退,只有殷不害与中庶子徐摛陪在旁边不动。到简文帝被侯景囚禁,派人请求殷不害同他居住,侯景答应了,殷不害侍奉更加恭敬。简文帝晚上梦见吞了一块土,心里很不高兴,把它告诉殷不害,殷不害说:“从前晋文公重耳出奔,一个平民送给他土块,最终返回晋国夺得君位,皇上此梦,征兆正合于此!”简文帝说:“若上天有预兆,希望你的话不是谎言。”梁元帝即位,让殷不害做中书郎,兼任廷尉卿,于是带家属西上。江陵沦陷时,殷不害就先到别处去督战了,母亲所在的地方失守了。当时很寒冷,冰雪交加,老弱冻死的填满水渠壕沟。殷不害哭着走在路上,远远近近到处都找遍了,遇见沟渠中有死人,就跳进水中,扶着尸体察看,全身都打湿冻僵,饭食不沾口,高声哭泣不停,这样经过七天,才找到母亲的尸体。殷不害靠在母亲尸体上痛哭,每当说话就憋不过气来,路人见了没有不为之流泪的。就在江陵暂且安葬了母亲,与王裒、庾信一起到长安,从此吃粗食穿布衣,面色憔悴极度消瘦,看见他的人没有不伤心的。
2 文言文《王元之》的翻译王元之,济州人,小时候七八岁就已经会写文章了,直到毕文简为州里当差,才听说他这个人。
询问他的家事,知道王元之家以磨面为生,因此让他以《磨诗》为名做诗。元之不假思索就说:“只要心里正直,不要为眼下未被人知晓而发愁。
如果有人轻轻借了你一点力,就是你转身的时候。”文简感到十分惊奇,就把他留在了学堂里听讲学,一天,太守在筵席上出诗句(对联):“鹦鹉能言争似凤”,在座宾客没有能够对上来的,文简就把诗写在了屏风上,元之在下面写下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
文简看到后感叹说,真是能治国安邦的才子啊!于是就赐予王元之衣帽,称他为小朋友(忘年之交)。
3 文言文 王勃传的翻译一、译文
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招待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文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写序文,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二、原文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三、出处
《王勃故事》
扩展资料
一、人物简介
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二、字词注释
1、宿:事先。
2、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的才能)。
3、勃:指王勃。
4、泛然:轻松愉快之意。
5、语益奇:(勃文)更加奇妙(这里指一句比一句奇妙)。
6、矍(jué):惊惶貌。
三、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搜狗百科-王勃故事
4 秋夜赠蔡际飞文言文翻译秋夜赠蔡际飞 明末清初阎尔梅 盖追忆乙酉在清河事也,时王永吉、刘泽清自海上投降,故诗中及之。
兰膏围素屏,夜静芸香窈。团坐悉穷交,娓娓谈旧好。
忆在淮东时,飓风沦三岛。藩兵溺海“舟秋”,摧残如霜草。
剩予掉孤舟,四望烟波溔。破浪走清河,豺虎蟠津要。
平时泛交游,临急星散了。何期逢故人,痛哭伤怀抱。
双鹤舞空阶,闻音唳秋晓。故人胆智兼,狎敌轻鸥鸟。
兴废任龙蛇,浮杯且狂啸。不避祸与嫌,青天银汉皎。
为我束归装,一鞭马陵道。倏忽三十年,追思魂梦绕。
相感安可忘,嗟乎竟衰老。注:第四联中的“舟秋”字《大字典》查无此字,无法打出来。
诗意 序:这首诗是追忆乙酉年在清河发生之事的,当时王永吉、刘泽清从海上投降(清朝),所以这首诗中言他们。兰膏点起的灯光笼罩着白色屏风,深夜静谧燃起的香气深远。
团团围坐在一起的都是患难之交,在娓娓而谈的都是旧相识。回忆在淮东的时候,飓风吹没了三座仙岛。
与藩兵作战的人都溺毙于海上,被摧残殆尽就像经霜的秋草。只剩下我一个人划着孤舟,四望茫茫烟波浩荡。
乘风破浪远走清河,豺狼虎豹环绕着水陆冲要之地。平时的交游非常广,临到危急时刻就都四散了。
岂料还能够遇到老朋友,不禁抱头痛哭特别伤心。两只仙鹤在空寂无人的阶前舞蹈,听到鹤鸣之声凄厉才觉得秋晨凄冷。
老友胆气智慧兼备,轻敌又轻鸥鸟。国家的兴废暂且任由龙蛇去决定吧,姑且满饮一杯酒而且仰天狂啸。
此生不避祸患与嫌疑,青天银河皎洁明亮可作见证。为我整理好归乡的行装,快马一鞭就到达马陵古道。
三十年倏忽一过,追思当年梦绕魂牵。注释1、本诗选自《阎古古全集》。
作者阎尔梅(1603-1679),明末诗文家,字用卿,号古古,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
甲申、乙酉间,为史可法画策,史可法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
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阎尔梅逝后,子孙私上谥号 ''文节''。
其身为日月堂八世。诗有奇气,声调沉雄。
有《白耷山人集》,后人辑有《阎古古全集》。据考,民初出版的六卷本《阎古古全集》收诗一千七百九十四首,可谓洋洋大观。
但有人以为千余诗中只有“一二传后”而已。这未免有点苛刻。
康熙十八年冬,享年77岁的阎尔梅与世长辞。据《沛县志》载:“先生弥留之际,嘱家人逝后按明俗筑方坟葬之,以示死不降清”。
阎尔梅墓坐落在沛县刘河崖村,清光绪年间,知县马光勋题墓碑,并划地300亩建陵,阎尔梅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王永吉(1600-1659):字修之,江南高邮人,清初大臣。
明天启间进士,官至蓟辽总督。顺治二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大理寺卿。
四年擢工部侍郎。永吉疏辞,上责其博虚名,特允之,并谕永不录用。
居数年,有诏起用废员,复诣京师,吏部疏荐,八年授户部侍郎。十年擢兵部尚书。
十一年与刑部尚书觉罗巴哈纳等分赈直隶八府。十五年以兄子树德科场关节事发,左授太常寺少卿,迁左副都御史。
十六年卒。上以永吉勤劳素著,命予优恤,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
3、刘泽清(1603-1645):明末大将。曹县人。
以将才授辽东守备,继加参将。以御敌功加官至副总兵,继为总兵官、左都督。
以收复登州功,加官太子太师。崇祯十三年(1640)命镇守山东海防,后奉调入河南,镇压李自成农民军,死伤甚众。
清兵入关后,为福王政权江北四镇之一,封东平伯,驻庐州。都御史刘宗周劾其跋扈,他亦连上两疏弹劾刘宗周,朝廷只得温语相解。
清兵南下,扬州告急,命前往增援,却按兵不动,意在降清。清廷以其反复无常,降后被杀。
4、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
《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晋张华《杂诗》:“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唐刘长卿《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5、素屏:白色的屏风。唐白居易《三谣·素屏谣》:“素屏素屏,孰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宋晁冲之《睡起》诗:“素屏纹簟彻轻纱,睡起冰盘自削瓜。”6、芸香:香草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叶互生,羽状深裂或全裂。
夏季开黄花。花叶香气浓郁,可入药,有驱虫、驱风、通经的作用。
晋成公绥《芸香赋》:“美芸香之脩洁,禀阴阳之淑精。”唐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诗:“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
宋周邦彦《应天长》词:“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
7、窈:深远。《说文解字》:“窈,深远也。”
《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由山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8、穷交:患难之交。《汉书·游侠传序》:“赵相虞卿弃国损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
宋苏轼《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好士馀刘表,穷交忆灌夫。”9、旧好:旧交;老相好。
《左传·桓公二年》:“公及戎盟于唐,修。
5 文言文董允传的翻译董允,字休昭,是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先主(刘备)立太子,董允被选为太子舍人,又改任太子洗马。后主(刘禅)继位后,董允升任黄门侍郎。
丞相诸葛亮将要北征魏国,驻军汉中,考虑到后主年纪幼小,难以辨别是非曲直;因为董允心性公正,眼光明亮,想把宫廷内府的事务交由他负责。诸葛亮给后主上奏疏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是先帝简选提拔起来留给陛下的。至于权衡取舍,规划补益,毫无保留地向陛下进献忠言,都是他们的责任。我认为,宫中的事务,不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就一定能够弥补失误和疏漏,得到更大的收益。如果没有听到劝勉陛下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董允等人,以表明他们的怠慢失职。”不久,诸葛亮请费祎作参军,将董允升任侍中,兼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宫的宿卫亲兵。郭攸之性情向来平和温顺,只是凑数的官员而已。进献忠言采纳意见的任务,都由董允一人承担了。
董允处理政事注意制定防范措施,克尽匡正扶救的职责。后主刘禅常常想要挑选美女充实后宫,董允认为古代天子的后妃之数不超过十二人,现在后主的嫔妃美女已经充备,不应该再增加,就始终坚持,不答应选取美女之事。后主刘禅越发畏惧害怕他。尚书令蒋琬兼任益州刺史,上疏推荐费祎和董允,又上表说:“董允在宫内侍奉多年,辅佐襄助王室,应该赐予他爵位和封地,来褒奖他的辛劳和功勋。”董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后主逐渐长大,宠爱宦官黄皓。黄皓善于阿谀逢迎,机敏狡黠,想要取悦后主,求得进身。董允时常对上正颜厉色地匡正后主,对下则多次斥责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胡作非为。一直到董允去世,黄皓的职位没有超过黄门丞。
董允曾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人相约出游宴饮,车马已经准备停当,担任郎中的襄阳人董恢前来拜访董允,表示敬意。董恢年纪轻轻,官职卑微,看见董允停止外出接待他,踟蹰不安,请求离去。董允不答应,说:“本来我之所以要出游,就是要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游玩畅谈。现在您已经屈尊(来到我家),正要好好说说阔别多日蕴积的思念之情。舍弃这样的交谈,去赴那个宴会,不是我原来(做这事)的意图。”于是让人解下驾车的马匹,费祎等人也都停了车马,不再出去游玩了。董允遵守正道,礼贤下士,行事大都是这种样子。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以侍中身份暂理尚书令职务,做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董允去世。
6 文言文《宋史朱昭传》的翻译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功业,逐步升任至秉义郎的官职,他韬光养晦,在官场上从不表现出来自己有什么特立独行的地方。 宣和末年,当震威城兵马监押,兼知城事。金兵入侵,夏人乘机攻下河外的全部城镇。震威府距离府州三百里,势力十分孤立。朱昭带领全城老幼绕城固守,以抵御敌人攻击的力量。朱昭招募精锐的士兵一千多人,和他们商定:“敌人知道城中的虚实,有看轻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出其不意去攻击他,可以一鼓作气把他们消灭。”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敌人果然十分惊慌,城里官兵乘机大声叫喊,奋勇杀敌,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
夏人用鹅梯准备登上城墙,但是箭好像雨一样(向他们射去),他们没办法登上来,但是攻势却日夜不停。夏人的首领思齐穿着铠甲来到城前,以毡盾挡住自己,邀请朱昭出来议事。朱昭穿着平时的衣服登上城墙上,披着襟衣问:“你是什么人,这么不光彩(指思齐用毡盾挡住自己)。想见我,我在这里,你有什么事?”思齐拿来盾牌上前,诉说宋朝的失信行为,说:“大金约我夹攻京师,定下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早晚被我攻下,麟州诸州县都已经归我所有,你依仗什么而不投降呢?”朱昭说:“皇上知道朝中奸臣误国,已经毫无保留的改正过错,把皇位传到自己的皇族手中。现在皇上的政治纲领已经焕然一新,只有你还不知道吗?”于是把内禅的诏书拿出来宣读,众人十分惊讶地望着朱昭,佩服他的雄辩能力。当时,很多城的人都投降了,朱昭的旧识对他说:“现在天下已经完了,忠心是没什么用了。”朱昭怒喝他说:“你这些人背弃正义,苟且偷生,与猪狗无异,还敢用言语来诱我投降?我宁死不降!”于是拿起弓箭去射他们,众人都被吓走了。(震威城)被围困了四日,城墙有很多地方都毁坏了,朱昭用计谋来防御敌人的进攻,虽然管用,但却没有军队来支援。朱昭在厅事召集诸位校将说:“城就快被攻破了,自己的妻儿不可被贼人所污辱,我先让我的妻儿自杀而死,然后拼死一战,如果胜利了就立了大功,如果失败了就战死境内,大丈夫一生的事就此结束了。”众人都还没答应。此时,朱昭的幼子在门阶前玩耍,朱昭马上上前把他杀了,长子惊讶地望着他,朱昭又把他杀了。(啧啧啧~~~~真残忍~~~译到我自己也不想再译下去了)跟着朱昭带领着几名兵士把他们自家的人全杀了,把尸体全都抛入井中。部将贾宗的老母亲刚走到前来,朱昭对她说:“老人家,(你是我的)同乡人,我不想亲自杀你,请你自己投井吧。”她服从了。跟着用土把井给填埋了。将士们于是跟着把自己的妻儿全杀了。朱昭对众人说:“我和大家都没有了顾虑了。”
这时军中有人跟敌人暗中勾结,对敌人说:“朱昭与他产士兵都杀了自己的家人,将要出战,人虽然少,但全都是敢死的人。”敌人十分害怕,于是就利诱守城的兵士,登上了城上。朱昭带领众人在城里的街巷迎战,从晚上到早上,尸体遍布街上。朱昭骑着马越过城墙的缺口逃出,但马却坠入了堑沟,贼人欢呼说:“捉到朱将军了。”想把他生擒。朱昭瞪着两眼持着剑,贼人无一个敢上前,随后中箭而死,死时四十六岁。
7 文言文《陈书·袁宪传》翻译成现代文袁宪依据事实弹劾禀奏,叔英因此获罪被罢免,从此朝廷内外都十分畏惧袁宪。
袁宪,字德章。幼年就聪明机敏,喜好学习,有宽宏的度量。十四岁时,被召入国学为《正言》弟子,他拜见祭酒到溉,到溉以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送他出来,欣赏他的神采。过了几天,袁君正派门客岑文豪跟袁宪一道去问候周弘正,恰逢周弘正要登座讲学,弟子们全都到齐了,周弘正就邀请袁宪进入讲堂,给他一柄麈尾,让他立论。当时谢岐、何妥在座,周弘正对何妥说:“任凭你们提问发难,不要把他看作小孩子。”当时学者满堂,旁观者很多,而袁宪面色平静神态如常,论辩应对自如。周弘正也起来多次诘难,始终不能难倒他,于是告知文豪说:“你回去和袁吴郡商议一下,这小家伙现在就可以充任博士了。”那时参加策试的人,大部分都贿赂考官,岑文豪也提出替袁宪准备礼物,袁君正说: “我怎么能用钱为儿子买及第呢?”主管学校的官员对此怀恨在心。当袁宪策试时,他们争着用特大难题刁难袁宪,袁宪却随问随答,解剖分析对答如流,到溉看着袁宪说:“袁君正有个好儿子啊。”(太建)三年,升任御史中丞,兼羽林监。当时豫章王叔英不遵守法度,强行索取人马,袁宪依据事实弹劾禀奏,叔英因此获罪被罢免,从此朝廷内外都十分畏惧袁宪。袁宪熟悉朝廷的法规制度,尤其能准确判决诉讼,如有案情还没有彻底弄清而有关官员却行 文了结的案件,就常常瞅准闲暇时机对皇上陈说,由于他的申说而重新办理的案件很多。他曾经在承香阁侍陪御宴,宾客散退之后,高宗留下袁宪和卫尉樊俊把筵席移到山亭里,君臣谈话宴饮一整天。高宗看着袁宪对樊俊说:“袁家仍然是有英才。”袁宪就是这样地被看重。袁宪认为自己担任清闲而显要的职位太久,多次上表请求解职。高宗说:“许多官员在职,屡次被人书面检举。而你处理了很多事务,可以说清白廉洁,另外考察选用别的人,就不要再说了。”等到高宗病重临终之时,袁宪与吏部尚书毛喜都领受了遗诏。始兴王叔陵横行不法、背叛作乱,袁宪指挥部署,为平息这场叛乱起了重大作用。至德元年,太子加冕,二年,举行了释奠之礼,这时袁宪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后主不答应,还赐给他两名扶护人员,晋升为云麾将军,安排了辅佐他的官吏。皇太子很不遵守典籍制度,袁宪亲手写奏表提出 了共十条谏议,都援引古今事例,措词切要率直。太子虽然表面上接受,但内心并无悔改之意。后主打算另立宠妃张贵妃的儿子始安王为皇位继承人,曾随口谈了这一想法,吏部尚书蔡徵顺着后主的意思称颂赞赏,袁宪就正言厉色地指责他:“皇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已经深入万民百姓之心。你是什么人,敢轻率地谈说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这年的夏天,还是把太子废为吴兴王。后主知道袁宪有规谏之事,赞叹地说:“袁德章实在是一位正直之臣。”当天下旨任命他为尚书仆射。
8 语文文言文《宋史,尹洙》翻译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年轻时与哥哥尹源都以儒学出名。考取进士,调任正平县主簿。历任河南府户曹参军、安国军节度推官、光泽知县。考试书判成绩优秀,改任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伊阳知县,有能干的名声。因为大臣的推荐,被召回朝考核,任馆阁校勘,升太子中允。正好范仲淹被贬官,皇帝在朝堂中宣读诏谕,警诫各级官吏不要结党营帮。尹洙上奏说“:范仲淹素来赤胆忠心光明磊落,臣与他是师生兼朋友的关系,也就是范仲淹的党羽。如今范仲淹因为结党营帮被治罪,臣也不能苟且免罪。”宰相发怒,革了他馆阁校勘的职,再去任掌书记、唐州酒税监。
西北地区长期平安无事,尹洙做了《叙燕》、《息戍》两篇文章,认为战备不可松弛。
尹洙又写了《述享》、《审断》、《原刑》、《敦学》、《矫察》、《考绩》、《广谏》,与上两篇合成《杂议》共计九篇奏上给朝廷。
尹洙为人内刚外和,博学有才,尤其精通《春秋》。自唐末经过五代,文风柔弱。到宋初,柳开开始做古文,尹洙与穆修再发展这一文风。他的文章简练而有法度,著有文集二十七卷。自从赵元昊叛乱,尹洙无时不在军队中,所以对于西疆的事最熟悉。他的兵制学说,阐述作战防守的胜败,全面论述了当时边疆战争的利与害。他又想训练当地民兵代替守军,以减少边疆军费,作为抵御外敌的长期政策,但都来不及实施,赵元昊就已臣服,尹洙也被调离并且被治罪了。降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全天下人都认为是刘的奏文害了他。调任均州酒税监官,感染疾病,沿着送公文的路到南阳访求医生,后去世,年仅四十七岁。宰相韩琦为尹洙讲话,于是朝廷追认恢复他的旧官,并将他的儿子尹构录用做官。
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满意的话望采纳!
年代:清朝
魏源作品:《海国图志》
魏源简介: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2、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4、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5、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魏源
6、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远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魏源《海国图志》
7、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魏源
8、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
9、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魏源
10、"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魏源"
11、教育的含义就是使人能作以前不能——魏源
12、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魏源《默觚下》
13、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4、天地之性,人为贵。——魏源
15、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6、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魏源
17、欲任天下之重任,必自其勤问访始。——魏源
18、得掷且掷即今日,人生百岁驹过隙。——魏源
19、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魏源
20、中浅外易者,不足以当大事。——魏源
清代文学家张潮经典名言清代文学家张潮经典名言句子大全摘抄: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痛可忍,而痒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宁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宁为小人之所骂,毋为君子之所鄙;宁为盲主司之所摈弃,毋为诸名宿之所不知。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 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文人读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难;求知己于君臣则尤难之难。
筹画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密友也。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 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入耳声也。
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书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花月皆虚设。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亵耳。
娇颜陋质,不与镜为仇,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语者也。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作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皆为虚设。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
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 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
1、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沈复《浮生六记》
2、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沈复《浮生六记》
3、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沈复《浮生六记》
4、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浮生六记》
5、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沈复《浮生六记》
6、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沈复《浮生六记》
7、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沈复《浮生六记》
8、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沈复《浮生六记》
9、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沈复《浮生六记》
10、余曰: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沈复《浮生六记》
11、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矣。沈复《浮生六记》
12、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沈复《浮生六记》
13、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沈复《浮生六记》
14、识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沈复《浮生六记》
15、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沈复《浮生六记》
16、洁一室,开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晨入园林,种植蔬果,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入室,闭目定神。时读快书,怡悦神气;时吟好诗,畅发幽情。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礼节。小饮勿醉,陶然而沈复《浮生六记》
17、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沈复《浮生六记》
18、余友淡公最慕柴桑翁,书不求解而能解,酒不期醉而能醉。且语余曰:诗何必五言,官何必五斗,子何必五男,宅何必五柳。可谓逸矣!沈复《浮生六记》
19、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沈复《浮生六记》
20、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一心平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沈复《浮生六记》
21、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沈复《浮生六记》
22、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沈复《浮生六记》
23、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沈复《浮生六记》
24、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沈复《浮生六记》
25、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曰: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沈复《浮生六记》
26、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小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沈复《浮生六记》
27、芸曰:"今日得见美丽韵者矣余骇曰:"此非金屋不能贮,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况我两伉俪正笃,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爱之,子姑待之。"沈复《浮生六记》
28、是年七夕。是夜月色颇佳,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性否?余曰:若夫妇同观,所评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纳凉赏月到处有之,夫妇同赏的确令人羡慕沈复《浮生六记》
29、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仆能成衣,妪能纺绩,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沈复《浮生六记》
30、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钦?沈复《浮生六记》
31、情深不寿,寿则多辱。沈复《浮生六记》
32、佳人已属沙叱利沈复《浮生六记》
33、以老篷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缩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沈复《浮生六记》
34、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沈复《浮生六记》
35、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沈复《浮生六记》
36、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童趣》
37、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未通片语,而二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沈复《浮生六记》
38、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沈复《浮生六记》
39、舞衫歌扇,转眼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殆非大勇不能也。沈复《浮生六记》
40、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沈复《浮生六记》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1、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3、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刘义庆《世说新语》
4、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刘义庆
5、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刘义庆
6、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7、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刘义庆《世说新语》
8、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9、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在有些时候,结果并不重要,兴致就是最好的目的地。)——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10、势力之交,古人羞之。——刘义庆
11、以明防前,以智虑后。——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12、华歆避难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刘义庆《世说新语》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咏雪》
14、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刘义庆《世说新语》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1描写高邮的诗句120字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梅尧臣 甲申七月七, 未明至三沟。
先妻南阳君, 奄仳向行舟。 魂去寂无迹, 追之固无由。
此苦极天地, 心瞀肠如抽。 泣尽泪不续, 岸草风飕飕。
柎僵尚疑生, 大呼声裂喉。 柁师为我叹, 挽卒为我愁。
戊子夏再过, 感昔涕交流。 恐伤新人心, 强制揩双眸。
未及归旅榇, 悲恨何时休。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之六次韵夜过新开湖忆二御共泛) 梅尧臣 出舟湖渺渺, 月白绝纤氛。
已见水如监, 莫生波上云。 独征何慕侣, 冷酌不知醺。
露下清吟久, 同心本爱君。
2描写高邮风光的诗句有哪些《送孙诚之尉北海》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环以万顷湖,黏天四无壁。……
《秋日三首》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行香子·树绕村庄》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倘佯。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苔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岗,正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
《秋日其二》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邵伯埭下寄高邮陈郎中》 故人相别动经年,候馆相逢倍惨然。 顾我饮冰难辍棹,感君扶病为开筵。河湾水浅翘秋鹭,柳岸风微噪暮蝉。 欲识酒醒魂断处,谢公祠畔客亭前。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甲申七月七, 未明至三沟。 先妻南阳君, 奄仳向行舟。 魂去寂无迹, 追之固无由。 此苦极天地, 心瞀肠如抽。 泣尽泪不续, 岸草风飕飕。 柎僵尚疑生, 大呼声裂喉。 柁师为我叹, 挽卒为我愁。 戊子夏再过, 感昔涕交流。 恐伤新人心, 强制揩双眸。 未及归旅榇, 悲恨何时休。
这个也有
3描写高邮风光的诗句有哪些《送孙诚之尉北海》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
环以万顷湖,黏天四无壁。……《秋日三首》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行香子·树绕村庄》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倘佯。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苔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岗,正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
《秋日其二》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邵伯埭下寄高邮陈郎中》 故人相别动经年,候馆相逢倍惨然。 顾我饮冰难辍棹,感君扶病为开筵。
河湾水浅翘秋鹭,柳岸风微噪暮蝉。 欲识酒醒魂断处,谢公祠畔客亭前。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甲申七月七, 未明至三沟。 先妻南阳君, 奄仳向行舟。
魂去寂无迹, 追之固无由。 此苦极天地, 心瞀肠如抽。
泣尽泪不续, 岸草风飕飕。 柎僵尚疑生, 大呼声裂喉。
柁师为我叹, 挽卒为我愁。 戊子夏再过, 感昔涕交流。
恐伤新人心, 强制揩双眸。 未及归旅榇, 悲恨何时休。
这个也有。
4描写高邮古运河的风景的句子东风酒旆斜,浦口第三家。谷鸟鸣春树,江鸥起暮沙。
故乡山渐近,曲岸柳初芽。客路归心切,孤帆带落霞。
官堤杨柳逢时发,半是黄匀半绿遮。
弱干未堪春系马,丛条且喜暮藏鸦。
鱼罾渡口沾微雨,茅屋溪门衬晚霞。
最是鸾旗萦绕处,深林摇曳有人家。
归程回首步犹迟,古塔斜阳系去思,
不惜秋波重一转,水中陆上两相宜。
淮南十里春风颠,西湖之水波连天。
银山高涌雪花碎,商帆尽落眼望穿。
我昔游吴到东海,湖头壁立烟霏洒。
衰年投老住江村,钓船稳坐忘惊骇。
5高邮盂城驿的导游词高邮盂城驿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中国邮驿“活化石”[1] 、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旅游一轴一带五区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对外推介的重要高邮旅游景点。1993—1995年高邮市人民 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还有界首驿比盂城驿早开设98年。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己的名
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高邮是国内唯一因邮建城、因邮而名的城市。高邮市拥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
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金字招牌。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高邮市 于2013年4月18日投入9500万元对毗邻大运河高邮段的孟城驿实施扩容,新建秦邮公馆、客栈等建筑设施6600多平方米,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区进行整治,一来为2013年10月18日该市举办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新推“邮
文化”名片,二来为大运河高邮段申遗打造古色景区。
十大节点
编辑
1、馆驿巷
牌坊:盂城驿景区东入口
标志建筑,与巷道肌理融会贯通,与节点景观浑然一体。牌坊下,13处“驿”字镶嵌路间,移步可见。墨绿色既表现驿之特质,又蕴含邮驿之活力。
2、驿印流年:古代驿站传递中,驿印封泥,是权力和凭证的信物。高邮亭、迎华驿、高邮驿、秦邮驿、盂城驿、秦邮公馆,不同时期的驿站名称,生动演绎高邮邮驿的历史。
3、文天祥广场:文天祥,江西吉州人,南宋忠烈大臣,右丞相、文学家、民族英雄。德祐二年,出使议和被扣,于京口(镇江)逃脱,至高邮,一路惊心,与高邮结下终身难舍之缘,作《高邮怀旧》、《发高沙》、《发高邮》等名诗,广为传诵。
4、南
海子河:明隆庆六年,高邮知州范惟恭开挖从外濠至丁家湾洞的支河,将南关坝、马饮塘与外濠水系沟通,始有南海子河。
5、马饮塘:明洪武元年规定,六十里或八十里置一驿,冲要驿站设马五十匹至八十匹不等。据载
盂城驿鼎盛时期有马六十五匹,驿站东南有一天然水域,既可运粮行船、泊船,又可供马饮水吃草,民间俗称马饮塘。
6、柳荫禅林:位于盐塘巷52号,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现存山门殿及大殿。拱形门上嵌有当时所立“柳荫禅林”石额。
7、柳泉草屋:蒲松龄(1640—1715年
),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康熙十年,应孙蕙之邀来邮担任盂城驿驿幕,期间常在此与民聊掌故、叙家常。著有《高邮驿站》呈文及多首反映高邮的诗篇。
8、同昌粮行:馆驿巷周边因西靠大运河,东临马饮塘,漕运发达。益泰源粮行、永顺源粮行、振隆粮行、詹家巷盐行等商贾云集。位于盐塘巷32号的同昌粮行,始建清末,为陈义兴所设,典型的私人粮行,系高邮的老字号。
9、风雨墙
:一段风雨墙,百年见沧桑。从这面留有苔藓的墙上,可以触摸清末、民国、文革及改革开放的砖块,古朴而厚重。
10、接官厅:《高邮州志》载,“皇华厅在南门外盂城驿前,临运河堤有屋三间,为迎饯宾客之地。”皇华厅,俗称接官厅,为高邮州官迎候、宴请水路过往官员的
厅堂。
6描写残荷的词语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河南张应之东斋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7端午的鸭蛋用四字成语形容高邮咸鸭蛋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高邮鸭蛋:好、奇、名)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充满了什么感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自豪 "与有荣焉" "曾经沧海难为水")(对故乡的特产,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
1求关于古巷的诗词散文
1、《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2、《金陵白杨十字巷》
唐代:李白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译文
金陵的白杨十字巷,北边是引潮河道的入口。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事俱往矣,现在只有唐朝的草木青青。天地变化巨大,吴国宫殿早已颓倒。六朝古迹只剩下几个土包包,曾经的贵族现在已经是悲泣的樵夫和桑妇。
3、《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五代: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译文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4、《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5、《郊行即事》
宋代: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游赏,远山春意正浓,四周一片碧绿苍翠。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穿过柳丝飘摇小巷的落花;感到困倦时,就坐在溪水边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不妨肆意游玩,但不可乐而忘返。
2描写扬州瘦西湖的诗句瘦西湖 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百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解闷十二首 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度
江都竹枝词 起予
邗沟春水碧如油,到处春风足逗留。
二十四桥箫管歇,犹留明月满扬州。
扬州竹枝词 刘涛版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
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权
3古人关于扬州瘦西湖的诗句《瘦西湖》清·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解闷十二首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江都竹枝词起予
邗沟春水碧如油,到处春风足逗留。
二十四桥箫管歇,犹留明月满扬州。
扬州竹枝词 刘涛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
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
4描写扬州的诗句1 《遣怀》 唐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回想在扬州十年的往事,恍如一声梦幻,到头来只在秦楼楚馆里面挣得一个薄情郎的名声。
2 《七律·游扬州瘦西湖(新韵)》:六月扬州百卉悠,瘦湖潋滟画中游。
六月的扬州百花齐放,诗人乘着小船在瘦西湖游玩。
3 《瘦西湖》 清·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岸边的杨柳和残断的芦苇挨在一起,水面上红色的桥和飞过的大雁俨然是幅美丽的图画。
4 《七律·瘦西湖》:非是西湖依旧瘦,古来佳景总含情。
不是因为瘦西湖依旧是这个美丽的样子,而是自古以来所有美景都寓有情义。
5 《忆扬州》 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把天下好看的月景分为三分的话,有三分之一必然是扬州的月色好看。
6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7 《解闷十二首》 唐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胡人商人纷纷离别去了扬州,突然回忆起了曾经西陵的驿站阁楼。
8 《夜看扬州市》 唐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在夜市里有一千多盏灯在照耀,高高的大楼,歌舞满楼,客人络绎不绝。
9 《宿扬州》 唐李绅: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金秋时节,长江横卧,渡口宽阔,行船至此闻鸿雁高亢地鸣叫,飞过扬州的上空,停下船来,虽是天晚,但也还能看到“浅深红树”。
10 《扬州三首(其一)》 唐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是谁正在唱歌啊,这时的明月刚好照满扬州。
5有关扬州的的诗句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怀
内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题扬州禅智寺
内容: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赠别二首
内容: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有关扬州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
〔唐〕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邗 沟
[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过扬州
[清]龚自珍
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唐]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平山堂观雨
[宋] 释道潜
午枕藜床梦忽惊,柳边雷送雨如倾。蜀冈西望芜城路,银竹森森十里横。
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
[唐]白居易
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纵游淮南
[唐]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赠别二首
[唐] 杜牧
(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 怀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还自广陵
[唐]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宿扬州
[唐]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亱橘灯火连星汉,水郭帆墙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过广陵驿
[元] 萨都拉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波,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扬州春词
[唐]姚谷
广陵寒食天,无雾又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闲未眠。
7描写扬州的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风流薄幸名。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南徐树
扬州诗十二首
红桥
茅茨水榭气萧萧,烟锁藤萝梦锁桥。人影衣香知去远,临流犹问小红箫。
廿四桥
廿四由来属杜郎,风荷摇曳说幺娘。澹星初月画难足,逗雨忽来三两行。
五亭桥月
香屑飘廊点点金,流霜空里到衣襟。瘦西湖上几明月?谁更桥穹深处寻。
平山堂
岚光拱揖直堪扶,月过维扬梦也殊。三老文章三泰斗,堂前客到敢平乎?
注:三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茱萸湾
帆痕鹭影过潺潺,阵雁鸣空去不还。望断天涯头渐白,茱萸花又满前湾。
个园
人个千千写本难,秋冬春夏尽堆栏。世间多少真君子?拭目先生仔细看。
注:两淮商总黄至筠私家园林。
徐园
浅白长红隐石桥,啭鹂亭榭伫芭蕉。冶春诗手今安在?侬自扶烟问画桡。
祝:园内原有冶春诗社。
长堤
云影荷裳动晓星,落红拂柳在泠泠。子规信比画船急,关注元元是此声!
注:子规:布谷鸟、催秧鸟。
何园片石山房
片石叠成江北峦,清波半勺五湖看。头陀毕竟尘根净,总把世情别样弹。
注:石涛叠石为山,蓄水为池,有人称之为画之孤本。
玉钩拢翠
江行荠绕色苍苍,钩挂空明冈被霜。头白宫人孰凭吊,可曾地下拜君王?
注:隋炀帝葬宫人处。
观芍亭
到眼名花朵朵奇,净红叶覆净红枝。灵根来自月深处,可有些些红豆思?
文峰塔
翠绕珠围鹤也恹,荷衣滴露晓星寒。天公深恐扬州俗,留取一峰当笔看。
注:清人有句“青山也觉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8关于扬州古运河的诗句有哪些“邗沟弥渺,究江淮之合派”(方睿颐)。
今扬州古运河北自淮安宝应县(市)界,南至瓜洲江口,纵贯全市。沿河风光,美不胜收。
清乾隆帝六巡江浙,皆泛运河而行。扬州一段,计分三站:“自祟家湾,三里腰铺,九里竹林寺,四里昭关坝,七里邵伯镇,三里六闸,二里金关坝,一里金关新滚坝,二里西关坝,六里凤凰桥,七里壁虎桥,三里湾头闸,由北桥七里香阜寺御道,旱路八里天宁寺行宫,计程六十二里,此扬州水程一站也。
……自天宁寺行宫入天宁门,出钞关马头登舟,四里文峰寺,四里九龙桥,八里高寺行宫,计十六里,此水程第二站也。自高旻寺行十六里锦春园,一里陈家湾,一里由闸,五里江口,计程二十三里,此水程第三站也”(李斗《扬州画舫录》)。
乾隆南巡,适值扬州经济文化处在历史的一个颠峰,邗沟一线,风物荟萃。此后,尤自近代以来,扬州经济文化日渐衰退,古运河及沿线城镇如秋风瘦马,黯然失色。
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扬州重又焕发生机,扬州旅游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古运河的旅游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扬州地处江淮,水网密布,水乡风光,名闻天下。
可以认为,水是扬州旅游的特色。有人认为,扬州之名,即取意于“州界多水,水扬波”。
“青春花开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杜荀鹤),古人咏扬州清丽媚人水上风光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古运河恰是这天光水色中耀眼的一根金线。
它不仅水道悠长,一路柳色,而且将里下河地区较大的高宝邵伯湖系于一体,河上风光与湖里景色,交相辉映。晴空下,暮霭中,朝霞之初升,夜月之临空,无论何时驻足河(湖)边,或泛舟水上,皆有无限情意。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对一般旅游者而言,游山玩水,何言仁智? 自宝应至茱萸湾,古运河与高宝邵伯湖相依相连,河湖一体。
这里有典型的里下河水乡风光,河湖荡滩特产丰富。 宝应有百里荷花荡,位于东荡地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当嫩绿的荷叶托起晶莹的露珠,新开的荷花高耸出水面,湖上即漾满盎然生机。若是盛夏,清风送爽,荷香阵阵,好一片清凉世界。
这里盛产莲藕和螃蟹,品质出众,是著名的“莲藕之乡”和“螃蟹之乡”。来这里可品尝独特的藕制品,如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藕粉和现今开发的莲藕汁。
此外,宝应运河以西的人造万亩林和大汕子隔堤也是远离尘嚣、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由宝应南行五十五公里到高邮。
与宝应湖相连的高邮湖水域最宽,当水位为九点五米时,面积为七百八十平方公里,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又名西湖,“西湖雪浪”乃“高邮八景”之一。
过运河,站立湖边,极目水上,看“湖市蜃景”',听野鸭飞鸣,此乃人间快事。此等情景颇合古人之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湖中水产资源丰饶,出产青、鳊、鲤、鲫等二十多种鱼类以及螃蟹、大虾、甲鱼、乌龟等特种水产品;这里还是芦、蒲、菰、菱等水生植物的集中产区。高邮是我国驰名的“鸭蛋之乡”,所产双黄蛋、咸鸭蛋、松花蛋,古已知名。
清代文学家袁枚如此评价:“脆蛋”即咸蛋,“以高邮为佳”。 紧临高邮湖的东湖度假村是扬州古运河边上一处生态型的旅游景区。
东湖度假村位于高邮北郊马棚镇,为江苏省20个精选生态旅游景点之一,拥有水陆面积250公顷。大片的水上森林、神奇的野鸭放飞、古朴的自然村落,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邵伯湖是江苏中部、京杭大运河以西、江淮平原上高宝邵伯湖的一部分,面积98平方公里。邵伯湖和高邮湖相似,都属大型过水性湖泊,是洪水入江的重要泄洪通道,具有调节水利的重要功能。
邵伯湖原与高宝湖连成一片,古为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称。今天,这两个湖之间已为一片滩地隔开。
古代的邵伯湖,“滩隈陇阜,错落其中”,湖中滩地把湖区自然分割成邵伯、黄子、赤岸、新城、白茆和朱家等6座湖泊。现今,这些湖泊已很难界分。
邵伯湖景色优美,保存了原始生态环境。这里有柳堤、翠屿、鹭鸶、苇丛,还有湖鲜美食。
明代李东阳《夜过邵伯湖》,把邵伯湖的夜景写得大气淋漓:“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飘飘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江湖日浩荡,行月放未已。
羁栖正愁绝,况乃中夜起”。邵伯湖盛产菱角、龙虾等水产,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邵伯时,品尝过邵伯菱,曾吟有“涉江采菱发阳阿”的诗句。
孔尚任当年过邵伯访友蒋淑瞻,写下一首尝樱笋的诗,说尝了这样的时鲜,“匆匆一饱乡心乱”。 邵伯湖的南端是扬州著名的凤凰岛。
凤凰岛地处扬州东郊泰安镇,邵伯湖的南端,主要有“七河八岛”组成,人称“扬州千岛湖”。所谓“七河”就是芒稻河、金湾河、泰平河、凤凰河、新河、壁虎河和大运河,它们向南直达长江。
在它们中间,自然形成8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半岛),即凤凰岛、自在半岛、聚凤岛、金湾半岛、芒稻半岛、壁虎岛、山河岛、红星岛(今茱萸湾公园所在)。凤凰岛景区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
凤凰岛自然生态保存很好,是典型的里下河水乡。 过邵伯湖即至湾头,运河至此渐入。
1 汪克宽文言文翻译
明史汪克宽传原文 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
祖华,受业双峰饶鲁,得勉斋黄氏之传。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后从父之浮梁,问业于吴仲迂,志益笃。
元泰定中,举应乡试,中选。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慨然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春秋》则以胡安国为主,而博考众说,会萃成书,名之曰《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易》则有《程朱传义音考》。
《诗》有《集传音义会通》。《礼》有《礼经补逸》。
《纲目》有《凡例考异》。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
至正间,蕲、黄兵至,室庐赀财尽遭焚掠。箪瓢屡空,怡然自得。
洪武初,聘至京师,同修《元史》。书成将授官,固辞老疾。
赐银币,给驿还。五年冬卒,年六十有九。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传一》) 译文 汪克宽,字德一,是祁门县人。(他的)祖父汪华,受业于双峰人饶鲁,得到理学大师勉斋先生黄氏(黄干)的真传。
汪克宽十岁时,父亲教给他双峰问答之书,(他)总是有领悟。于是取出《四书》来,自即确定句读,昼夜诵读研习,专心勤奋与一般的小儿不同。
后来随从父亲到浮梁,向吴仲迂求学,志气越发深笃。元末泰定年间,被举荐参加乡试,考中。
参加会试时因回答(皇帝)策问刚直被黜免,情绪激昂地放弃了科举事业,专心在经学上努力。《春秋》则以胡安国(所传的)为主,又广泛地考证众家学说,汇通精选成书,命名为《春秋经传附录纂疏》。
《易经》则撰有《程朱传义音考》。《诗经》则撰有《集传音义会通》。
《礼经》则撰有《礼经补逸》。《纲目》则撰有《凡例考异》。
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到他门下从师受业的很多。至正年间,蕲县、黄县的乱兵到达,居室资财全部遭到焚烧抢掠。
饮食多次断绝,(但是他却)怡然自得。明代洪武初年,受聘到京城,(与人)一同修撰《元史》。
书成后(朝廷)将要授官(给他),以年老生病坚决推辞。(朝廷)赏赐他白银及其他礼物,给予驿站车马回乡。
洪武五年冬去世,享年69岁。注释1、受业:从师学习。
《孟子·告子下》:“交(曹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宋苏轼《秘阁试论·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夫樊迟亲受业于圣人,而犹惑于是说。”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徐庶成真》:“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2、饶鲁(1193-1264):饶州余干(今江西万年)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门人私谥文元。饶鲁先后从柴元裕、柴中行、黄干、李燔学。
游学豫章书院、东湖书院,归里,建朋来馆,广聚学者,互相切磋。复筑石洞书院,聚徒讲学。
其学以持守涵养为主,学问思辨为先,而笃行终之。远近从学者众。
受诸道部使之聘,历主白鹿洞、濂溪、建安、东湖、西涧、临汝诸书院。景定元年(1260)荐授迪功郎差饶州州学教授。
著有《五经讲义》《语孟纪闻》《西铭图》等。3、勉斋黄氏:黄干(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
南宋著名理学家。祖籍长乐县,徙居闽县(今福州市区)。
宋淳熙二年(1175)其兄任职吉州,黄干从行,结识刘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
时大雪,黄干至崇安五夫里拜访,不料朱熹已外出,黄干留住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归。
黄干自见朱熹,便夜不设榻,衣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
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为其妻。绍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
时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书黄干,请其“代即讲席”,并编《礼书》。庆元二年(1196)“伪学”之禁起,朱熹罢祠落职,仍讲学不辍。
黄干于建阳潭溪建潭溪精舍,为其“讲道著书之地”,亦为朱熹往来云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忧,黄干奔丧福州北郊长箕岭,筑墓庐讲学,从者甚众。
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熹病重,命黄干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诀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朱熹病逝,黄干守丧三年毕。
调监嘉兴石门酒库,揭露库吏勾结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卖,反而自卖私酒之行径。嘉定元年(1208)黄干力主“壮国势而消外侮”。
先后任江西临川令、新淦令及安徽丰安军通判。嘉定八年(1215)知湖北汉阳军,面对严重旱灾,筹集赈荒米7万馀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赈粜,活者万家。
嘉定十年(1217)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次年,讲学江西白鹿洞书院。
嘉定十二年(1219)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礼著书,孜孜不倦。病逝后,于绍定六年(1233)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赐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1359),福州建勉斋书院纪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从祀于孔庙,又在府学里建黄勉斋祠。
著有《朱熹行状》《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释》《仪礼通解》等。4、专。
2 御街行 范仲淹 古文翻译1御街行 宋·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夜深人静,四野寂寂秋叶纷纷飘坠,落在台阶之上,那声音凄凉而有琐碎。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年年月月却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洁白的素练,而人却相隔千里,受着相思的煎熬而满怀愁绪,愁到深处,已无法靠喝酒来麻醉。酒尚未到唇边,已先化着了眼泪。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独自凭栏斜倚,尝尽这孤眠的滋味。这种苦苦相思的滋味,看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不是在心理隐隐作痛,就是把眉头紧紧皱起
3 宋书 列传第五十一原文及翻译 何子平的何子平世代居住在会稽,很小的时候(就)有理想,被乡里称赞,事奉母亲非常孝顺。
在扬州被征召从事史,每月的俸禄给的是白米,(他)总是卖出白米买入粟麦。别人问他说:“获利不多,为什么那么麻烦呢?”子平说:“我的母亲在东边,不买卖难得到白米,(我)怎么忍心独自吃白米饭。”
每当有人赠送鲜鱼时,如果不能送到母亲家,那么不肯接受。母亲原本是妾,户籍注册不符合实际情况,没到供养的年龄,而户籍上的年龄已经到了供养的年龄,便离开职务回到家里,当时镇军将军顾觊之是州上的长官,对他说:“你母亲的年龄实际上未满八十,你原来就知道。
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我)将禀告上司挽留你。”子平说:“官家从户口登记取得凭证,户籍年龄已经到了,我就应该在家俸养母亲,为何要以实际年龄未到冒取荣誉利益而宽容自己呢?况且归去奉养母亲,又符合我个人的情感。”
觊之又劝他以母亲年老要求县令照顾,子平说:“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觊之更加看重他。已经回到家,竭尽全力而使供养充足。
后来授予官职为吴郡海虞县令,县里给的奉禄只用来养母亲一个人,而他的妻子、孩子丝毫不允许用奉禄。有人疑心他太俭朴,子平说:“奉禄本来是用来养母亲,不为自己,”问的人惭愧而退出去了。
母亲死后而不在担任官职,丧事情况超过一般礼节,每到了哭恸时,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4 清史稿列传五十一刘楗文言文翻译1 刘楗,字玉罍,直隶大城人。顺治二年进士。是岁选新进士十人授给事中,楗除(提拔为)户科。疏论山东巡抚杨声远劾青州道韩昭宣受贿释叛贼十四人,仅令住俸剿贼,罚不蔽辜,昭宣坐(受牵连)夺官。四年,转兵科右给事中。疏论江南巡按宋调元荐举泰州游击潘延吉,寇至弃城走,调元滥举失当,亦坐夺官。是岁大计,楗用拾遗例,揭山东聊城知县张守廉赃款,下所司勘议,守廉以失察吏役得赃,罚俸;楗诬纠,坐夺官。十年,吏科都给事中魏象枢请行大计拾遗,因论楗枉,得旨,吏役诈赃,知县仅罚俸,言官反坐夺官,明有冤抑,令吏部察奏,命以原官起用。授兵科左给事中。
2 十一年,疏言:“近畿被水地,水落地可耕。方春农事急,请敕巡抚檄州县发存留银,借灾民籽种,俟秋成责偿。仍饬巡行乡村勘核,不使吏胥得缘以为利。”
3 十二年,疏言:“郑成功蹂躏漳、泉,窥伺省会。臣昔充福建考官,询悉地势。福清镇东卫,明时驻兵防倭。倘复旧制,可以保障长乐,藩卫会城。宋、元设州海坛,明以倭患弃之。若设将镇守,可与镇东互为犄角。仙霞岭为入福建门户,与江西、浙江接壤,宜设官控制,招民以实其地,俾无隙可乘。成功数犯京口,泊舟平洋沙为巢穴。宜乘其未至,移兵驻镇,使退无可据,必不敢深入内地。”疏入,敕镇海将军石廷柱等分别驻守。
4 十三年,授山西河东道副使。十五年,转河南盐驿道参议。十六年,授湖广按察使,就迁右布政。十八年,总督张长庚、巡抚杨茂勋疏荐楗廉干,协济滇、黔兵饷至八百馀万,清逋赋垦地,除鼓铸积弊。楗以母忧归。康熙二年,起江西布政使。
5 吴三桂乱作,措饷供兵,事办而民不扰。十四年,授太常寺卿。十六年,迁大理寺卿。十七年,擢副都御史,疏言:“自吴三桂为乱,军需旁午,大计暂停。今师所至,渐次荡平。伏思兵后残坏已极,正赖贤有司招徕安辑。若使不肖用事,何以澄吏治、奠民生、息盗贼?请令督抚速行举劾,凡经荐举者,改行易操,一体严察,不得偏徇。”下部如所请行。又疏言:“江西当乱后,民逃田墟,钱粮缺额不急予蠲免,逃者不归,归者复逃;荒者未垦,垦者仍荒。”上为特旨悉行蠲免。
6 旋以病乞休,谕慰留,遣太医视疾。擢吏部侍郎。未几,复擢刑部尚书。十八年,病剧,始得请还里。至家,卒,赐祭葬,谥端敏。
5 《宋书》卷九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翻译孙棘,彭城人。
宋世祖大明五年,征发壮丁参军。孙棘的弟弟孙萨答应参加,因违期不至而触犯了法律。
依照制度,按军法处置,应当进入监狱。没等案件完结,孙棘写信给郡里说:“孙萨还没有后代,不忍心见他受苦,请求我能代他坐牢。”
孙萨又上书说:“我还没有成家,按罪过应该受到处罚。因狂愚犯法,实在是我自己的过错,自应当依法受到惩罚。
我们兄弟小时候就失去父母成为孤儿,我三岁时失去了父亲,这一生所依靠的只有哥哥。虽然哥哥爱怜我,憨厚地帮我,(可我如果接受),我又哪有心思活在这世上呢!”彭城太守张岱怀疑他们所说不实,将孙棘、孙萨各自安排在一个地方,告诉孙棘说:“已经为你问过了,你的弟弟愿意你替代他(去坐牢)。”
孙棘听后十分高兴,回答说:“这样,弟弟可以保住性命了。”张岱又告诉孙萨(孙棘不能代他坐牢),孙萨也很高兴地说:“自应为罪过而死,让哥哥获得好处,即使我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孙棘的妻子又告诉孙萨说:”你的兄长是这个家的门户,又怎能让弟弟受罪。
况且我们都面临着生死存亡,小弟还没有娶妻,家道不立,而你的哥哥已有两个儿子,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张岱将这件事上书给朝廷,宋世祖下旨说:“孙棘、孙萨虽为百姓,道德行为值得夸奖,特地原谅他们的罪过。”
州里取消了审判,并赏赐帛二十匹。
6 宋廉写的窦默的文言文翻译翻译: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
幼好读书,志向坚定。蒙古军伐金,默被俘。
同时被俘者三十人,皆被杀,只有窦默逃脱返乡。家为战乱破坏,母亲尚在,惊恐之余,母子二人均得病,母亲病亡,他带病葬母。
蒙军再来,他南逃渡过黄河,依靠母舅吴氏为生。医生王翁把女儿许配他为妻,让他学医。
后转至蔡州,遇名医李浩,授他铜人针法。金哀宗迁都蔡州,默怕蒙兵来此,奔往德安。
孝感县令谢宪子,把程颐、程颢讲理性之书授与他,窦默读后认为他过去读书谈不上是学习,真正的学习是从此书开始。恰逢中书杨惟中,奉旨招集儒、道、释之士,默因此北归,隐居于大名,与姚枢、许衡朝暮讲习讨论,以至废寝忘食。
其后又回到肥乡,以儒家学说教授学生,从此知名于世。世祖即位前在王府时,遣人召请他,窦默更姓易名隐居不出。
使者令其友人先去求见,自己装作平民随其后,默不得已而受命。至王府后,世祖问他治世之道,默首先讲三纲五常。
又说:“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无不敢不正。”世祖一天要召问三次,其回答都合皇帝的心意。
从此以后加倍优待,不让他离开左右。世祖又问当今明于治道者有谁,默荐举姚枢,便立即召枢来任用。
不久,命皇子真金从窦默学习,赐他玉带钩,并对他说:“这是金朝内府的东西,你是老人,正适于佩戴,使我王子见此物如见我一般。”久后,默请求南还,朝廷命大名、顺德各给田宅,官府常送去衣物。
世祖即位,召默至上都,问他:“朕欲求像唐朝魏征这样的人,有没有?”默回答说:“敢于冒犯皇上而谏争,刚毅不屈者,要数许衡。论深识远虑,有宰相之才者,要数史天泽。”
这时天泽正任汉南宣抚使,立即召回拜为右丞相,任默为翰林侍讲学士。当时初建中书省,平章政事王文统颇受重用,默上书道:臣侍奉陛下十余年,多次承皇上垂询,听皇上圣训,可见陛下急于求治,无不以利民生、安社稷为目的。
过去先帝在位,奸臣擅权,总揽天下财赋,贡进奇货,炫耀豪华,以求皇上之欢心。暗结朋党、离间骨肉关系者,都是这帮人。
这些人当权,陛下就不能实现安邦利民之初衷,而陛下怀救世愿望已有多年了。今陛下上顺天意下应民心,继承皇位,天下百姓莫不欢欣鼓舞,切望盛世。
然治理好天下,必须用正人君子。那些夸夸其谈急功近利的小人,必不能奠定国家基础,必不能为子孙做长远打算。
讨好献殷勤以求取得宠信的人,若不让他们实现其愿望,那就好了。这种人无论进退都在揣摩皇上的心思,以利害来打动人主之意念,其目的无他,在排斥贤人,独揽政权而已,都是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之流,切望陛下明查。
还望陛下务选公正严明有道之士,授以重任,则是天下百姓最大幸运了。有一天,窦默与王鹗、姚枢都在帝前斥责王文统,说:“此人学术不正,久居相位,必坑害天下。”
世祖问:“谁可为相?”窦默说:“以臣看来,只有许衡。”世祖不高兴。
王文统十分忌恨窦默,奏请任他为太子太傅。默辞谢道:“太子之位尚未确立,臣不敢先受太傅之名。”
因而还是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详见《许衡传》。默称病请求回归家乡。
不久,王文统被诛,世祖回忆窦默的话,对左右近臣道:“往日说王文统不可用的,只有窦汉卿一人。如果还有一二说这话,朕难道会不加考虑吗?”将窦默召回,在京师赐建上等房舍,命官府每月供给俸禄,国家大政必定去征求他的意见。
默与王磐等奏请设两翰林院:其一专掌蒙古文字,以翰林学士承旨撒的迷底里主管其事;其二为翰林兼国史院,仍旧纂修国史,执掌皇帝的诏令,做皇帝顾问,以翰林学士承旨兼修《起居注》的和礼霍孙主持其事。世祖同意照办。
默又上言:“三代之所以风俗淳厚,国运长久者,皆是设立学校培养人材所致。今应建学聘师,广选贵族子弟进行教育,作为树立良好风俗的根本。”
世祖采纳。默曾与刘秉忠、姚枢、刘肃、商挺侍奉于皇帝之前,默上言道:“君有过错,臣当直言,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这是自古就提倡的。
今则不然,君说可,臣也以为可,君说不可,臣也说不可,这不是好的政风。”第二天,又侍奉世祖于幄殿,有一猎人失一鹘,世祖大怒,有个侍臣从旁也说此人应加罪惩处。
世祖讨厌这侍臣的迎合,命施以杖刑,而释猎人不问,退朝之后,秉忠等祝贺窦默:“非公以诚对待皇上,怎能使皇上有如此之清醒。”至元十二年,默年八十,公卿皆来祝寿。
世祖很有感慨地说:“这样的贤才,如能请上帝让他年轻几岁,使他们留朕左右共治天下该多好。可惜他现已老了!”默既年老,不就职任事,世祖多次派宦官赐珍宝及各种器物去慰问。
至元十七年(1280),加昭文馆大学士,享年八十五岁而卒。世祖深为哀悼,厚赐丧事费,皇太子也给丧葬费钞二千贯,命护送归葬肥乡。
默为人乐观,平时不曾评论别人,与人相处,和颜悦色。在议论国家大事时,却当面争持,人们说西汉汲黯也超不过他。
世祖曾对侍臣们说:“朕求贤三十年,只得到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又说:“如窦汉卿之心与姚公茂(枢)之才合而为一,真可说是全人了。”
后累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正”。
7 古文翻译《后汉书》第五十四卷(原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杨震从小好学,博通经术。众儒生说:“真是关西的孔子杨伯起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8 秋夜赠蔡际飞文言文翻译秋夜赠蔡际飞 明末清初阎尔梅 盖追忆乙酉在清河事也,时王永吉、刘泽清自海上投降,故诗中及之。
兰膏围素屏,夜静芸香窈。团坐悉穷交,娓娓谈旧好。
忆在淮东时,飓风沦三岛。藩兵溺海“舟秋”,摧残如霜草。
剩予掉孤舟,四望烟波溔。破浪走清河,豺虎蟠津要。
平时泛交游,临急星散了。何期逢故人,痛哭伤怀抱。
双鹤舞空阶,闻音唳秋晓。故人胆智兼,狎敌轻鸥鸟。
兴废任龙蛇,浮杯且狂啸。不避祸与嫌,青天银汉皎。
为我束归装,一鞭马陵道。倏忽三十年,追思魂梦绕。
相感安可忘,嗟乎竟衰老。注:第四联中的“舟秋”字《大字典》查无此字,无法打出来。
诗意 序:这首诗是追忆乙酉年在清河发生之事的,当时王永吉、刘泽清从海上投降(清朝),所以这首诗中言他们。兰膏点起的灯光笼罩着白色屏风,深夜静谧燃起的香气深远。
团团围坐在一起的都是患难之交,在娓娓而谈的都是旧相识。回忆在淮东的时候,飓风吹没了三座仙岛。
与藩兵作战的人都溺毙于海上,被摧残殆尽就像经霜的秋草。只剩下我一个人划着孤舟,四望茫茫烟波浩荡。
乘风破浪远走清河,豺狼虎豹环绕着水陆冲要之地。平时的交游非常广,临到危急时刻就都四散了。
岂料还能够遇到老朋友,不禁抱头痛哭特别伤心。两只仙鹤在空寂无人的阶前舞蹈,听到鹤鸣之声凄厉才觉得秋晨凄冷。
老友胆气智慧兼备,轻敌又轻鸥鸟。国家的兴废暂且任由龙蛇去决定吧,姑且满饮一杯酒而且仰天狂啸。
此生不避祸患与嫌疑,青天银河皎洁明亮可作见证。为我整理好归乡的行装,快马一鞭就到达马陵古道。
三十年倏忽一过,追思当年梦绕魂牵。注释1、本诗选自《阎古古全集》。
作者阎尔梅(1603-1679),明末诗文家,字用卿,号古古,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
甲申、乙酉间,为史可法画策,史可法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
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阎尔梅逝后,子孙私上谥号 ''文节''。
其身为日月堂八世。诗有奇气,声调沉雄。
有《白耷山人集》,后人辑有《阎古古全集》。据考,民初出版的六卷本《阎古古全集》收诗一千七百九十四首,可谓洋洋大观。
但有人以为千余诗中只有“一二传后”而已。这未免有点苛刻。
康熙十八年冬,享年77岁的阎尔梅与世长辞。据《沛县志》载:“先生弥留之际,嘱家人逝后按明俗筑方坟葬之,以示死不降清”。
阎尔梅墓坐落在沛县刘河崖村,清光绪年间,知县马光勋题墓碑,并划地300亩建陵,阎尔梅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王永吉(1600-1659):字修之,江南高邮人,清初大臣。
明天启间进士,官至蓟辽总督。顺治二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大理寺卿。
四年擢工部侍郎。永吉疏辞,上责其博虚名,特允之,并谕永不录用。
居数年,有诏起用废员,复诣京师,吏部疏荐,八年授户部侍郎。十年擢兵部尚书。
十一年与刑部尚书觉罗巴哈纳等分赈直隶八府。十五年以兄子树德科场关节事发,左授太常寺少卿,迁左副都御史。
十六年卒。上以永吉勤劳素著,命予优恤,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
3、刘泽清(1603-1645):明末大将。曹县人。
以将才授辽东守备,继加参将。以御敌功加官至副总兵,继为总兵官、左都督。
以收复登州功,加官太子太师。崇祯十三年(1640)命镇守山东海防,后奉调入河南,镇压李自成农民军,死伤甚众。
清兵入关后,为福王政权江北四镇之一,封东平伯,驻庐州。都御史刘宗周劾其跋扈,他亦连上两疏弹劾刘宗周,朝廷只得温语相解。
清兵南下,扬州告急,命前往增援,却按兵不动,意在降清。清廷以其反复无常,降后被杀。
4、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
《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晋张华《杂诗》:“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唐刘长卿《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5、素屏:白色的屏风。唐白居易《三谣·素屏谣》:“素屏素屏,孰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宋晁冲之《睡起》诗:“素屏纹簟彻轻纱,睡起冰盘自削瓜。”6、芸香:香草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叶互生,羽状深裂或全裂。
夏季开黄花。花叶香气浓郁,可入药,有驱虫、驱风、通经的作用。
晋成公绥《芸香赋》:“美芸香之脩洁,禀阴阳之淑精。”唐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诗:“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
宋周邦彦《应天长》词:“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
7、窈:深远。《说文解字》:“窈,深远也。”
《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由山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8、穷交:患难之交。《汉书·游侠传序》:“赵相虞卿弃国损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
宋苏轼《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好士馀刘表,穷交忆灌夫。”9、旧好:旧交;老相好。
《左传·桓公二年》:“公及戎盟于唐,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