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孩家庭的家长时常要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若是有解决不公平的情况,很容易让其中一名甚至多名孩子感到委屈;
而若是不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将导致孩子们积怨越来越深,也不利于兄友弟恭、姐妹和睦。
除了自家孩子之间会发生冲突外,孩子与其他人家的孩子也可能发生冲突。
若是不插手解决,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委屈;而若是插手解决,很容易让人说以大欺小。因此当孩子之间出现冲突时,家长到底该不该介入呢?
1、弄清楚事情的经过、起因
家长在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前,应该先了解事情的起因以及经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处理冲突,化解矛盾,更好地明确谁是谁非。
若是家长不顾青红皂白地偏袒某个孩子,很容易让另外的孩子感到寒心。
而这种光明正大的偏袒很容易引来另外孩子的不满,不仅无法解决孩子间的矛盾,还为下次争吵、动手埋下了铺垫。
因此,家长在遇到争执的孩子时,应该公平公正地听完两个孩子讲解事情的经过,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介入孩子的冲突中,若是需要介入,就需要从客观的角度上帮助孩子们化解矛盾。
2、要清楚到底该不该介入
若是孩子之间的冲突只是平常的打打闹闹、推推嚷嚷,这时家长可以任由孩子解决,这样不仅能让孩子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若是一昧地介入孩子间的争执中,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遇事就找家长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独立成长,更不利于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
家长在教导孩子时,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不怕事,若是遇到其他孩子随意欺负自己时,也要大胆反抗,不能忍受对方欺负。
若是反抗不过,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家长帮忙找对方家长处理事情。如此一来,不仅能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若是孩子时常打架斗殴,那就需要家长紧急介入处理,还需要联系对方的家长,共同处理打架斗殴的事情。
若是孩子受伤严重,要及时将受伤严重的孩子送往医院治疗,再根据孩子受伤程度谈各种医疗费等等。
若是孩子伤势比较轻,也要将孩子送往诊所或医院消毒和包扎,以免病菌感染。无论如何家长在发现孩子受伤时,都要注重孩子的受伤程度,并和对方家长认真处理孩子打架斗殴的情况。
3、不偏袒任何一方
家长在解决孩子间冲突时,要懂得不偏袒任何一方,让孩子从各自的角度上讲解出冲突的经过,然后家长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处理问题。
若是自身孩子有错,那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赔礼道歉;
若是对方孩子存在过错,那么家长要为孩子讨要公道,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震慑对方不再随意地欺负人。
若是双方都有错,双方家长都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这样他们才会成为遵纪守法的人。
4、引导孩子大事化了,小事化了
家长在介入孩子冲突,并化解二人的矛盾后,还应引导他们要大事化了、小事化了,要有一颗原谅他人的心。
若是一昧地将彼此之间的争执放在心上,很容易变得小鸡肚肠,也不利于两人之间的友谊,更不利于孩子三观的塑造。
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彼此都能够接受最后的处理结果,也愿意原谅对方,那么成为朋友的可能性会很大。
5、若是孩子时常陷入冲突中,要警惕校园暴力
家长若是发现孩子时常陷入冲突中,就要开始警惕孩子是否陷入校园暴力中,可以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调查,也可以推心置腹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并告知孩子若是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家长永远是他们最有利的港湾。
总结
面对孩子出现冲突时,家长到底应不应该介入,这需要看孩子冲突的情况是大是小,有无介入的必要。
在介入冲突后,不应偏袒任何一方,应公平公正处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两方的孩子明白事情的对错,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矛盾与冲突。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孩子比只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凌,而最大的孩子和兄长往往是施暴者。
当大宝和二宝的性格截然不同时,有没有很好的方法?能找到适合不同的宝宝之间的养育的方式?
首先,从你怎么对待自己这个角度而言。你要先保证自己的一些核心的权利和规则是保留下来的。即使你面对的是你愿意为之付出所有一切的孩子。
我的核心就是属于我一定要有自己一定的空间,我不能给予你全程的陪伴。当然有人反对这个观点,就认为说你要陪伴就应该是全程的陪伴,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是觉得接受不了的。
然后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和时间,让我去放松。
另外,正因为我对我自己的(空间)这块很看重,所以我认为我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需求,所以我会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我规定的范围之内以后,我也不管他。
所以,我认为不一定去改变他什么,不要把你强加的喜好或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去加强在他身上。
脑课堂FM·嘉宾介绍
李老师:李悠悠,二孩儿宝妈。管理学硕士。
原来是绝对职场“白骨精”一枚。生娃后发现带娃比工作难多了。遂痴心沉迷于研究 育儿 理论。踩过坑,爆过雷,终于在科学和脑科学知识指导下,上道入门了。
准备要第二个宝宝,该如何照顾大宝的情绪?
脑课堂FM · 问
当时小宝刚出生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家里突然有了什么变化,氛围,还有大宝的状态?
脑课堂FM · 问
在生二宝之前,给大宝做过心理建设吗?
脑课堂FM · 问
二宝出生之后,大宝会不会出现不接受突然有一个人出现,可能要跟我分担一些爸妈的关注和爱的这种情况?
脑课堂FM
林博士:我们家长的职责在带孩子,不管一个还是俩,我们讲其实就俩,一个养,一个育。现在两个孩子了,这个情况下,那谁以养为主,谁以育为主,咱们分清楚主次关系,分清楚他们需要的重点。也就是说,他想要的和他需要的,我们给到位。首先判断一下我和我的孩子处于哪个阶段。目前来讲,二宝显然很小,他不是以育为主,他绝对是以养为主。那养的角色,刚才李老师说了,奶妈做到位了。在其他的养的方面,阿姨可以承担很多。
另外一方面,老大我们又有心理建设上的需求,而且这个年龄段他一定是育要体现出来,而且再加上他要有一个对二宝的包容接纳,以及对自己的,我们讲的很多的关于安全感,关于公平意识等等,其实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我们要给到他,这是育的目标。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相当于一个非常聪明的妈妈,她把时间更有效的合理的,把养和育在两个孩子上更合理的分配。
对于二胎妈妈来说,1+1远远小于二
脑课堂FM · 问
您觉得有了二宝之后,整个的家庭从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最大的不一样在哪?
大宝二宝该用同一种方式对待吗?
脑课堂FM · 问
两个宝宝他在性格上有相似吗?
脑课堂FM · 问
有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因为我之前教育大宝的方法放到二宝身上不管用了?
脑课堂FM · 问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怎么解决的?
脑课堂FM
我觉得对于两个孩子来说,肯定你分开不同的养育方法或者说不同的解决之道肯定是更好的。但是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像刚才说的典型场景,其实是我们讲的大家要一致行动,所以一致行动的时候,其实不是很好去,我说我分开怎么样。
这就好比说我们组织一集体活动,大家是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流程,大家要向这个去靠拢。所以我为什么说愿赌服输挺好的,这是一个大家都认的规则。这个其实也不是我们真正说对孩子教育过程当中的核心场景,它其实是家庭行动,集体活动的时候典型场景,那我相信,像李老师在日常包括刚才讲的父母在日常对于两个孩子,肯定是有自己不同的应对。
脑课堂FM · 问
对于家庭来说,会不会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情况?”
脑课堂FM
林博士:我觉得看家长。我见过的很多是什么?如果家长不拧,孩子拧,如果家长是民主型,也比较克制,这孩子争取不了什么,因为基本上还你还是按规则办;另外一个如果孩子拧,家长不拧,溺爱,那他肯定能争取到;还有一种你孩子拧,孩子拧为什么?因为家长拧,甭管是遗传来的,还是学的,也不见得是什么好的结果。
找到每个孩子适合的养育方式
脑课堂FM · 问
当大宝和二宝的性格截然不同时,有没有很好的方法?能找到适合不同的宝宝之间的养育的方式?
脑课堂FM
李老师:我觉得现在的一个情况就是,首先:从你怎么对待自己这个角度而言。你要先保证自己的一些核心的权利和规则是保留下来的。即使是你愿意为之付出所有一切的孩子
我的核心就是属于我一定要有自己一定的空间,我不能给予你全程的陪伴。当然有人反对这个观点,就认为说你要陪伴就应该是全程的陪伴,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是觉得接受不了的。
然后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和时间,让我去放松。
另外,正因为我对我自己的(空间)这块很看重,所以我认为我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需求,所以我会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我规定的范围之内以后,我也不管他。
所以,我认为不一定去改变他什么,不要把你强加的喜好或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去加强在他身上。
通过科学的测评,进行科学的养育,选择更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
脑课堂FM · 问
我记得李老师之前来我们这测评好几次,带着大宝、二宝都来过。通过这个测评有没有发现大宝跟二宝的差别?
脑课堂FM
原先我就不知道你怎么去处理他这问题。你遇到了问题之后,比如说你硬拧着它,这个事咱们必须坚持把它做好,这时候对孩子来说你是打击兴趣,他本来进入状态就慢,你再打击打击他兴趣,你怎么可能坚持下去。那这个时候更多还是要从他的兴趣入手。
只有了解孩子,你才不会焦虑
脑课堂FM · 问
其实测评对于有两个宝宝的家庭,其实也不光是两个宝宝的家庭,对于所有的宝宝个性化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的意义。
脑课堂FM
然后你测评是告诉你说,你这个问题的病因是什么,那是因为发育没到,还是说态度情绪有问题,还是说动机有问题。你得知道你是哪块有问题,然后这块你就知道你急也急不来,那一块你就知道你不用管,人家已经挺好的,就不像以前你使劲,你不见得使对地方,这孩子又没给你一个反馈,然后你就着急,家里整得鸡飞狗跳,孩子情绪也不好。
生二胎如何处理好大宝和二宝关系
生二胎如何处理好大宝和二宝关系,因为国家已经全面开放了二胎政策,因此很多家庭也都加入了二胎家庭的队伍中来,但是很多的大宝会不开心,那么生二胎如何处理好大宝和二宝关系?
生二胎如何处理好大宝和二宝关系11、告诉他爸爸妈妈还是一样爱他们
这是大宝可能最担心的问题了,担心父母对自己的爱会分给二宝而自己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爱护,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就要主动告诉大宝,自己对他的爱不会和对二宝有任何差别,父母要做到一视同仁,自己怎么对大宝就怎么对二宝,不会出现偏心的问题。
2、告诉大宝有了二胎的好处
可能很多独生子女并不能理解有了兄弟姐妹会有哪些好处,父母可以告诉他们,以后有个弟弟妹妹后就能有个亲密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啦!家庭也不会寂寞,还可以结伴成长,相互帮助,所以好处还是蛮多的哦!
3、转移注意力法
父母可以告诉大宝,等二宝出生后可以让大宝来给二宝取个自己喜欢的小名字,这样可以培养大宝对二宝的喜欢和责任之情,让大宝知道二宝也是由自己出力的一部分。
4、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告诉大宝,以后有了弟弟妹妹后自己就不是家里最小的啦!自己就有义务去保护弟弟妹妹啦,自己就是个小大人了!让大宝有了内心的默认成就感和认同感,他们可能会更好接受二宝。
等二胎出生后还要注意这些问题
1、一视同仁
父母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要重男轻女或者让大宝无条件让着小宝,谁做错了事情都要一样的惩罚,谁做得好也是一样的需要表扬,不能表里不一。
2、不要比较孩子
父母总是希望通过比较激励孩子上进,或者希望两个孩子互相作为榜样彼此进步。但是往往本意是好的,却起了相反的结果伤害了两个孩子的感情。
究其原因,就是父母不停的将两个孩子拿来比较,就会让两个孩子之间有了隔阂,为了争个优秀,获得父母更多的喜爱往往就会产生恶性竞争。所以养两个孩子最忌讳的就是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
3、尽量分开批评
小孩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尊心的,就算做错了事也不想被当众点名道姓说出来批评,如果孩子做得不好,父母可以私底下跟他们说清楚,而不要当着另外一个孩子的面批评他们,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损,而且也容易让大宝和二宝闹矛盾。
生二胎如何处理好大宝和二宝关系2大人面对两个宝宝的争执一般都是,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那么这样做真的正确吗,这样处理会有哪些影响呢,
一句话就把孩子争夺的问题解决了,但对孩子来讲事情真的解决了吗?
对老大来讲,一直没有得到公平地对待,只是迫于父母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物品或权利。老大会活在父母的评价当中,
因为只有做出符合父母评价的'事情,仿佛才能受到认可。而与弟弟妹妹的争夺中,每次都被要求放弃争夺,老大会越来越自卑,因为对想要的东西老大的争夺没有胜利过。
而对老二来说,一次次以哭闹的方式得到的物品或权利,让老二觉得当想要什么物品的时候,只要去哭一哭、闹一闹就能得到,
那么老二的独立能力会极大地降低,同时也因为每次都习惯用表达情绪地方式去解决问题,老二面对困难时也较少使用智力去解决问题。
争夺的简单处理让两个孩子都没有学会规则,同时也没有被公平对待。在孩子4-6岁接触社会的时候,其实也在尝试探索边界,
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不可以都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这个阶段没有建立好规则感,孩子对什么该做不该做就没有明确认识。没有学习到规则的孩子长大后也比较难管理。
孩子争夺的背后,是在考量父母的爱
规则既包含一个国家的规章制度同时也涵盖了一个家庭的规则。在一个家庭中的规则应是所有人参与制定的,体现着公平与尊重,而不是用身份、年龄来约束。
公平是对两个孩子而言。物品是谁的,那么谁有权利处理,整个过程父母都只是充当裁判而不是偏袒一方。
例如家长刚给哥哥买了一辆小汽车,妹妹看到后非要玩耍,这时候家长应该对妹妹说:“这辆小汽车是哥哥的,如果你想要玩的话,需要和哥哥商量。”在这里,哥哥的物品就应由哥哥处理。
如果只有一件物品但孩子都想要,那么竞争,谁得到了是谁的。竞争这里的规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而非通过哭闹的方式。
比如两个孩子都想要玩手机,可以通过做家务或者完成作业的质量决定那个孩子先玩、各自玩多长时间,并事先和孩子商量好。
尊重是对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无论是规则制定还是冲突发生,都应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想法是什么,是否有采纳的可能。
当孩子表示今天作业很多很累的时候,家长们不应以自己过来人的身份说:“我小时候在家里做的家务比你这累多了,我都没觉得累。”
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打击,寻找背后的解决办法。家长们可以问孩子:“你觉得很累那需要休息还是做什么?”而当孩子提出建议后若孩子可以承担后果就可以执行。
很多家长都说:“两个孩子都在那里争夺,就好像在争一口气。”是的,既然那个东西不是一个,孩子还在争夺,那孩子们争夺的是什么,是父母的公平与否,是父母是否偏心。
可家长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偏心对待让孩子没有学会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什么是自己该遵守的规则。而在社会中,规则可以保障权利实现、人身安全等。
规则往小方面来讲就是孩子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如果一个姑娘想要荡秋千,辛苦排了半天队,终于等到了,这时突然有个小孩哭着喊着想要荡秋千。
那姑娘是否会让小孩坐上去就能体现什么是规则教育了。小姑娘辛苦排来的队那么就有权利玩,这是姑娘遵守规则应得的。而小孩不排队就不能玩,这是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大方面的规则就是国家规则,在交通和公园中执行规则保障的是孩子们的安全,避免因意外而出现危险。在红绿灯路口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减少出意外的概率。在动物园和公园参观遵守游玩守则可以减少被动物或植物伤害的风险。
规则意味着被看见
规则感其实保障了每个孩子都被父母尊重并看见,自然也不存在偏心偏颇。当两个孩子都感受到是被父母爱着的,那么两个孩子之间也会减少冲突。
演员胡可在一次演讲中讲诉小儿子出生时的情况。胡可以为已经很公平地对待两个孩子了。小儿子刚出生时,大儿子常常会碰到弟弟,她总会苦口婆心地对大儿子说:“你是老大,你应该让着弟弟,保护弟弟。”
但大儿子却总是不听话,有次甚至狠狠掐了弟弟一把,胡可赶快安慰小儿子并责备大儿子。大儿子却对弟弟说:“我现在这样都是你害的!”
胡可这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没有看到大儿子的失落,而这次直接指责,更是让大儿子受到伤害。而很多家长也不小心就犯了这个错误,两个孩子冲突只会责备老大而不会考虑老大行为背后的原因。
弟弟妹妹的出生已经对老大造成了压力,而家长的偏心谦让更加剧了老大不被看见和忽视的感觉。
而当家长公平对待孩子时,在事情上多注意照顾老大的感受,老大会自然地照顾弟弟妹妹。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孩子才可能会释放爱,会照顾比他弱小的人。
经常听说一句话:“孩子之间的冲突大人不要参与。”尤其是两个兄弟姐妹之间,当发生冲突时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保持规则感,谁的行为谁负责,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当两个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时,孩子之间的争夺也就失去了意义,两个孩子之间的手足之情也会流露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