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雍正通宝小平钱,背面满文“宝源” 包浆自然,流通钱 稍带黑膝古味道 真品,但是是普品,价位在30~100元左右,具体价位根据个人及市场需求而浮动
知识简介: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铸雍正通宝,似顺治第四式,钱背面满文,为两满文纪局,有宝泉、宝源、宝安、宝河、宝陕、宝昌、宝浙、宝福、宝云、宝苏、宝南、宝广、宝桂、宝巩、宝台、宝晋、宝济、宝武、宝川、宝黔等20部局铸钱。雍正钱形制规整而精美。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铜质小平、隶书对读,以形制大小、文字笔画粗细、边郭宽窄区分为数十种。小平钱直径16~26毫米,厚12毫米,穿径5~6毫米。有的外郭较宽(5毫米)。有的字画短宽,有的窄长,铸造精工,书法规范。个别局铸的雍正通宝一般直径竟在28毫米左右,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统一。同时雍正朝控制极严,民间仿制极少,在执政初年有民间铸钱,形小、铜、铅质,铸钱者均被处极刑,遂绝。故私铸钱极少,这些优点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并按钱局和版式分类进行着收藏与研究。
按照雍正通宝的存世情况,藏界将雍正通宝的收藏难度划分为四类:
一,宝南、宝川二局钱,尤其美品更为少见;
二,宝武、宝昌、宝济等局钱,此三局钱币品上乘者较之前两品为多,但其数量较少;
三,宝晋、宝河、宝安、宝黔、宝巩和宝苏局钱,虽然这些泉品的市场价格普遍不高,但其中美品的标价逐渐抬头;
四,雍正钱币里数量最多的宝泉、宝源、宝云局钱。(所列均为各局的普通品,不包括好版别雍正,特此说明)。
另外说明传世珍品为宝黔局折二钱,大钱罕见。
另外说明其中南,川,武,昌,济,黔,云的铸造工艺都不好,大多品差,卖不上价。但是品相好的,却价高抢手,形成两极分化。河,晋,巩,安,浙,苏等局铸造精良,所以也是非常热门抢手。
大清雍正通宝雍正元年(1723—1735年)铸有宝泉局,宝源局, 宝武局, 宝福局,宝河局, 宝昌局, 宝云局,宝苏局, 宝广局, 宝陕局, 宝台局, 宝黔局, 宝济局, 宝晋局, 宝桂局, 宝巩局,宝川局, 宝南局,其中宝川局、 宝南局较为稀少
雍正通宝,宝泉局 市场价100元/枚
雍正通宝,宝源局 市场价100元/枚
雍正通宝,宝武局 市场价500元/枚
雍正通宝,宝巩局 市场价260元/枚
雍正通宝,宝河局 市场价350元/枚
雍正通宝,宝昌局 市场价240元/枚
雍正通宝,宝云局 市场价200元/枚
雍正通宝,宝苏局 市场价500元/枚
雍正通宝,宝南局 市场价2500元/枚
雍正通宝,宝黔局 市场价200元/枚
雍正通宝,宝晋局 市场价260元/枚
雍正通宝,宝川局 市场价1500元/枚
雍正通宝,宝安局 市场价200元/枚
雍正通宝,宝浙局 市场价120元/枚
雍正通宝,宝济局 市场价280元/枚
雍正通宝有宝泉、宝源、宝河、宝安、宝昌、宝浙、宝福、宝云、宝苏、宝南、宝广、宝陕、宝桂、宝巩、宝台、宝晋、宝济、宝武、宝川、宝黔等二十局,其中宝台局,宝陕局,宝福局,宝广局和宝桂局尚未发现,故实际只有十五个钱局。在这十五个钱局中,有一部分钱局还一度停铸,造成了各局铸钱数量上的失衡,而严重的比例不协调在当时也许没有什么影响,却对后来的收藏者形成了许多诱惑和乐趣。
目前已知的办法有三种。如下参考:
1、在鉴别雍正通宝时,可以通过声音来进行辨别。
因为硬币本身所有的金属,经过多年的沉淀,材料就会不断地流失,声音就会显得很沉闷,而如果是假币,因为年份较短,它的声音听起来清脆,这样就是假币。
2、可以通过外观来进行辨别真假。
这通常是很多有经验的老朋友,因为他们接触雍正通报数量相对大,简单的外观,你可以分辨真假,因为它的古代硬币用铜浇铸而成,如果发现与其他颜色的铜,通常这种古老的硬币是假冒的。
3、通过水煮一方法。
雍正通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种锈蚀,而且腐蚀的很厉害,但是如果是现代仿品,水就会掉下来,而真正的产品,由于时间比较长,水就不会掉下来。
扩展资料:
版本
雍正通宝由于其规范、精整,个别局铸的雍正通宝一般直径竟在28毫米左右,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统一,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雍正通宝大样背安满文现阶段二百元左右,这种钱币看点在数量不多。缺点是制作简单。但由于此币比较规范,文字空前地精整统一,所以后市看涨。
品种
雍正宝武、宝昌、宝河、宝济、宝晋、宝巩、宝黔、宝安的现存量相差不多,其中宝武、宝昌、宝河现存量稍少;宝浙、宝苏、宝源、宝泉、宝云局铸量最大。
形制
雍正通宝始铸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以小平钱面世,不存在大钱。对于钱币质地而言,雍正皇帝规定钱币以黄铜铸造。对于钱币度量而言,清代一钱相当于373克,一两为373克,清斤与两为十六进制,一斤为十六两,合59682克。
对于质量而言,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规定雍正通宝每文重一钱四分(约522克),折合市斤为一钱四厘。
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折合市斤为十斤四两四钱。与顺治通宝,康熙通宝质量相当。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改动钱法,将钱币减重为一钱二分(约448克),折合市斤为八分九厘。每千文重七斤八两,折合市斤为八斤九两六钱。
此后一直沿用一钱二分的新钱法。对于雍正通宝的直径而言,普遍在26毫米到28毫米之间,集中于265毫米至275毫米之间,个别钱局集中于28毫米左右。
基本没有小于255毫米和大于285毫米的雍正通宝。从唐朝以来的小平钱中基本没有能够达到这一直径标准的。(唐朝以来的小平钱直径普遍在23毫米到26毫米之间。)其直径之大,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
钱文
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雍正通宝面文为铸钱工匠所书,以宋体书写,带有一定的楷书成分,字体虽然规范,但缺乏艺术感,显得很呆滞。
面文“雍正通宝”四字端庄规范,其中通大多数为双点通。相比康熙通宝而言,雍正通宝的笔画要细一些。
相比规范有余,缺乏美感的面文而言,背面的满文则不仅规范,而且十分秀丽。雍正皇帝认为,钱币是国家之宝,故雍正通宝仿照顺治通宝第四式,左面为满文“宝”字,右面为满文钱局名称。雍正年间实现了每省一局的规制,由中央统一主导,故钱文比较统一。
扩展资料:
由于雍正通宝共十五个钱局,个别钱局还一度停铸,故钱局不同,存世量也有所不同。按照存世量由小到大为:宝南,宝川,宝武,宝昌,宝河,宝济,宝晋,宝巩,宝黔,宝安,宝浙,宝苏,宝源,宝泉,宝云。
一:京师(北京)户部宝泉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二:京师(北京)工部宝源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三:四川成都宝川局,雍正十年(1732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较小。
四:山东济南宝济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五:甘肃兰州宝巩局,雍正四年(1726年)始铸,雍正七年(1729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六:贵州贵阳宝黔局(实际于毕节铸造),雍正八年(1730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七:湖南长沙宝南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年(1732年)停铸,存世量较小。
八:湖北武昌宝武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一年(1733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九:河南开封宝河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九年(1731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十:江西南昌宝昌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十一:江苏江宁(南京)宝安局(实际属于安徽省铸造),雍正九年(1731年)始铸,雍正十二年(1734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十二:云南昆明宝云局,雍正五年(1727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十三:山西太原宝晋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九年(1731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十四;江苏苏州宝苏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十五:浙江杭州宝浙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雍正宝通
是雍正通宝。
一般小局制造的雍正通宝在直径28毫米左右,根据十五个铸钱局,分为宝泉、宝源、宝浙、宝苏、宝河、宝黔、宝安、宝云、宝晋、宝武、宝昌、宝济、宝南、宝川和宝巩等。
按照收藏难度,雍正通宝可以分为:
1、宝南、宝川二局钱;
2、宝武、宝昌、宝济等局钱,此三局钱币品上乘者较之前两品为多,但数量较少;
3、宝晋、宝河、宝安、宝黔、宝巩和宝苏局钱;
4、雍正钱币里数量最多的宝泉、宝源、宝云局钱。
不知楼主的雍正通宝的直径有多大,背后的满文是哪个局的,雍正通宝宝泉和宝源局的普品市场价20元左右,宝浙,宝苏,宝云,宝黔,宝安局普品市场价30-40元左右,宝武,包晋,宝昌,宝巩,宝济局普品50-80元左右,宝川局普品市场价200元左右,宝南局普品市场价400元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