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家里有二胎之后,就会发现家长的关注逐渐转移到二胎上面,而直接忽视了对于大宝的关心,其实对于大宝来说是非常伤心难过的,本来就非常害怕家长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就不爱自己了。家长的这个表现就直接让孩子的心里非常受伤,所以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够平衡好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关系,不要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到伤害。
一、让大宝参与到二宝的成长当中家长在生孩子的时候呢,其实就是想给自己的大宝带来一个小伙伴,让他们陪着他玩,要不然的话自己一个人非常的可怜无辜,但是等到孩子真正出现之后,就会发现反而越来越忽视自己的大宝,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二宝的身上,不要说让他们俩玩了,基本上都是大宝让着二宝。所以一定要尽可能的去平衡好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关系,不要去忽略大宝的感受,关于二宝的事情尽可能的让大宝去教,在照顾二宝的过程当中,让哥哥承担起一份责任,而且有一份参与感,他也不会有被忽视的感觉。
二、发生矛盾时,家长不要去偏袒任何一个孩子其次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呢,就让大宝也参与进来,比如说关于妹妹的名字或者说其他的一些衣物的选择,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对于二宝的排斥,在孩子出生之后不管是哪个家长都不能够忽视大宝,虽然说他的年龄可能比二宝要大一些,但是他同样也是一个孩子,很多事情很多事情他也不知道,而且孩子也是非常敏感的。而且希望所有的家长都知道,每一个孩子他的妒忌情绪都是合理的,所以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和老大多多沟通一些,而且要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爱不会减少,而且一定要做到,不能说光说不做。当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尽可能的让他们两个共同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时候,家长再去参与再做协调,但是不要偏袒任何一个孩子,更不要说去偏袒那个小的。
引言:怀二胎之前夫妻双方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就是大宝的心理准备,要知道大宝在得知家长要生二宝的时候,会非常的没有安全感,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时刻关注到大宝的情绪,并且要让大宝感受到你们对他的爱,同时在备孕前三个月要进行孕前检查,同时也要开始备孕,多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另外要口服叶酸,这个就是预防神经管的畸形,同时女性也要去监测排卵,看看有没有卵泡正常发育和排出。只要是一些正常的情况之下,就可以准备生二胎了。
一、做好心理准备,并且要和大宝商量,让他减少抵触情绪夫妻二人在怀二胎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且要去医院做到全面的检查,在这个期间也要调整好自己生活饮食的习惯,在准备生二胎之前,一定要告知第1胎的孩子也要和他进行商量,让他做好接受弟弟妹妹到来的心理准备,减少他的抵触情绪,同时孕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双方身体健康状况都允许的情况下来备孕。
二、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叶酸同时在备孕期间,夫妻双方一定要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改善体质提高抵抗力,而且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不要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这样才更加有助于怀孕,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备孕前三个月就要开始补充叶酸了,并且要控制一下体重的增长,避免过度肥胖,从而引起其他的一些心血管疾病,还会降低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根本不利于受孕。如果说这些准备都已经做好的话,那么就可以准备开始要二胎再要二胎的,这个过程当中也不要忽略大宝的感受,然后时不时的和他聊聊天,让他感受到你们对他的爱。
在刚怀孕的时候我就对大宝说,你有了弟弟或妹妹后,意味着有多一个人来爱你,到时弟弟妹妹会成为你的小跟屁虫。我怀孕后,有一些亲戚朋友就会逗大宝说,这下妈妈要生弟弟了,爱弟弟,不爱你了。这么一说,大宝就变得很紧张,很有危机感,每次都要安慰她很久才能平静下来。我后来就对那些亲戚说,今后请他们不要再这样逗孩子,因为孩子不知道这是玩笑话,会很害怕。小宝出生后,尽量多陪陪大宝。一个新生儿的出生会引起全家的关注,大宝会感到很失落。这个时候,做爸爸妈妈的要尽量多关注大宝,陪伴她,减少她的落差感。另外让大宝参与到小宝的养育中来。比如让大宝帮忙拿个尿布,唱首歌给弟弟听等,都是不错的做法。大宝参与小宝的成长,他会感到有成就感,对小宝也会有更深的感情。
不要等到怀孕了,二宝已经生出来了,再来给大宝做工作。二宝生出来后,大人因为新生命的降临,尽管已经有了养育大宝的经验,但还是会手忙脚乱。届时,家人的重心全都放在二宝身上,无可避免地波及大宝的情绪。受冷落,孤单,爱转移,你想想大宝的心是有多苦?有的孩子会表达出来,大人可以及时疏导。但有的孩子会埋藏在心底,渐渐地发酵成心理问题。这个时候,大人不顾大宝的情绪,一再要求大宝接纳二宝。甚至在大宝不接纳二宝时,给大宝贴上自私的标签。你想想,大宝的心里将是多么委屈?你给大宝生手足的初衷还在吗?所以,让大宝接纳二宝,必须在二宝成为胚胎之前,也就是夫妻有了生二胎的想法之时,就要考虑给大宝做工作了。做工作,也是需要技巧的,而不是给单纯地孩子灌输大道理。没有人喜欢道貌岸然的大道理!
孩子需要父母慢慢的引导,而且孩子不是一下子能接受这么复杂的事情,他们会认为父母要了宝宝就不会爱他们了,所以做父母的对大宝的爱要比之前更多,才能让孩子放下心来。最近对于这样的事,也不要太过担忧,因为他们总会长大,长大之后所有都会理解,会相亲相爱的,在一起只是在一岁到几岁的时候会有这种反应,但是你给于她足够的关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二胎时代,更多的家庭选择了生二胎。而家里孩子一多,鸡飞蛋打的场面一定少不了。
孩子吵吵闹闹让家庭多了欢乐与热闹,但不少家长还是头疼:虽说孩子们打打闹闹是常事,但难免两个孩子你追我赶弄伤了彼此,反而哭哭啼啼。
这个时候,为了息事宁人,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选择教育大的那个孩子:“你是哥哥(姐姐),你就不能让着弟弟(妹妹)吗?”
年龄大的孩子理应更加懂事,所以两个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大多数家长都会做出教育大的这种方式。
但是同样身为辣妈的谢楠,就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在《幸福三重奏》中,谢楠谈到如何平衡二胎家庭里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她说道: “一般的家庭都会偏向于更加疼爱年龄小的那个孩子。但是我认为,年龄大的那个孩子才需要更多的偏爱,因为老大会觉得原先的爱被夺走了。”
谢楠与吴京的二胎宝宝降生时,家里拉的横幅上面写的是:“吴所谓20问世”。这样的行为也足以看出吴京谢楠两口子对于大儿子吴所谓的疼爱。
谢楠的做法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要求大宝无时无刻地让着二宝本身就是一种毫无道理的偏心做法。如今的二胎家庭越来越多,家长们早已摒弃了原先总是要求老大让着老二的传统思维了。
是什么造成了家长们老大必须让着老二思维的转变?这其实是人们对于儿童心理了解的不断加深与 育儿 方法科学化的双重作用促进的变化。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对于家庭里多个孩子,父母的爱有所侧重的现实问题也有所描写。
女主角成德善是家中的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和弟弟。
因为是家中老二的关系,成德善不上不下的家庭地位让她常常受到家长的忽略:
家里经济条件不乐观,每天早上的煎鸡蛋总是乜有他的分,姐姐弟弟吃煎鸡蛋,她只能吃腌豆子;
爸爸买来的炸鸡,总是姐姐弟弟一人一个大鸡腿,她只能吃肉少的可怜的鸡翅;
因为生日日子相近,只能等姐姐的生日到了一同庆祝,从来没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生日。
这些委屈懂事的德善从来没有向家长抱怨过,但是却在越来越敏感的青春期爆发了,她哭诉着向爸爸讲述自己被区别对待的委屈。直到这时,爸爸妈妈才意识到自己无意的举动原来给懂事乖巧的德善带来这样的委屈。
这样的剧情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这反映出,孩子们并不是天生没心没肺,大大咧咧,家长有时候并无意识的“区别对待”对让孩子感到安全感的缺失。
心理学上也明确了“同胞竞争障碍”的概念:随着同一个家庭中弟弟妹妹的出生,家庭中的大宝由于担心父母的爱被瓜分,而出现的紧张,嫉妒等心理,并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产生出对二宝的敌意。
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总是让大宝让着二宝的行为会让大宝处于一种随时可能丧失掉父母疼爱的不安之中,因此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二宝的出生会让大宝变得敏感,因此需要给大宝更多的疼爱,让他接受弟弟妹妹降生的事实。
只有大宝从心底里接纳了二宝的出生,才能让大宝二宝在日后和睦相处,并且保证两个孩子心理 健康 地成长。
对于孩子心理知识不断了解,对于 育儿 活动越来越重视让家长们转变了一切都要求大宝处处让着二宝的传统思维的转变。
而二胎家庭享受两个宝贝的欢乐同时,也要注意到,二胎家庭的家长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力来保证两个孩子的 健康 成长。与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相比,的确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精力。
怎样引导两个孩子和谐相处,更是家长需要耗费心力解决的问题。
1 不要强调谁让着谁
二胎家长首先要秉持的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当两个孩子产生矛盾后,不能强调谁年龄大, 谁是男孩就应该谁让谁,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公正的判断。
妹妹拿走了哥哥的玩具,当然不能让哥哥发挥男子汉精神而纵容妹妹随便拿他人东西的做法,而是应该让妹妹向哥哥道歉;
姐姐偷吃了弟弟的糖果,家长也应该一视同仁,让姐姐学会给弟弟道歉。
只有这样,家长秉持公正的态度,才不会让孩子产生家长偏心的看法,不会觉得自己享受到的爱比兄弟姐妹少;同时,这样还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是非观念,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2 客观处理,只针对事
新闻曾经报道了一个可爱的新闻:民警报警发现一对姐妹花手拉手在街上活动。天色不早,民警上前询问姐妹花为什么这么玩还不回家,一问才知道姐妹俩是离家出走。
这对姐妹花大的8岁,小的只有5岁。面对民警的询问,活泼的妹妹向民警“抱怨”: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妈妈对他们两个区别对待。
妹妹说,姐姐犯了错妈妈就会很严厉地批评她,而自己犯了错却不会教育自己。“批评我才会让我进步,她只批评姐姐,不爱我!”
一气之下,她才拉起同样因为妈妈总是批评自己的姐姐离家出走。
新闻可爱有令人好气又好笑,给家长的启示是: 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应该一视同仁,只针对事情, 而不是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而采用不同的方式。
被不同方式教育的孩子,久而久之会觉得家长对自己对兄弟姐妹的爱不一样,从而造成孩子心理失衡,影响孩子之间的和谐相处。
3 重视孩子的感受
“小孩子能知道什么?”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这反映出,他们尚未意识到,孩子也是心性敏感的,他们很有可能从父母的态度与言行中受到伤害。
二胎家庭的家长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感受。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倾听孩子的想法,从孩子的最终得到自己日常的言行是否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或是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家长是联系孩子的纽带,只有家长细心地体察孩子的心情,重视孩子的感受,才有可能让两个孩子和睦相处,让两个孩子在有爱的家庭中 健康 快乐地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