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aylight of the evening 音乐是种特殊的语言亦是陪伴你我一生的朋友,欢迎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品味音乐,聆听最美妙的天籁之声。
2snowdreams 《Snowdreams》是美妙的。有节奏的钢琴的敲打声便是它动听的前奏,在用管乐器重复一次主题之后,进入钢琴演奏的插部。之后又回到主题,再进入另一个钢琴插部。然后提高两调再次回到主题。最后的结尾,与过门相似,回应开头。这是一首回旋式(ABACA)曲式结构的音乐。
3Dance To The Death 木偶的死亡舞步是日本游戏《Kingdom Hearts II(王国之心 2)》中的一首战斗BGM,糅合了钢琴、爵士鼓、中提琴三种乐器,出自日本女作曲家Yoko Shimomura。
4kiss the rain 这首曲子,跳跃的优美,吟唱的动情,适合背诵时听,适合失恋时听,适合被表白时听。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不同的人都会从这首曲子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管弦乐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管弦乐曲有哪些乐器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管弦乐曲的历史起源
欧洲的器乐长期附从于声乐,至十六世纪才逐渐独立。随着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歌剧的兴起,使十七世纪的器乐创作有了显著进步,产生了舞曲合成的古典组曲,以及曲式自由的序曲,而赋格曲、幻想曲、随想曲、变奏曲、前奏曲等体裁也渐被普遍使用。十八世纪,小提琴音乐迅速发展,歌剧序曲体裁的变革,曼海姆乐派等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均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并发挥了木管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给了奏鸣曲式以广阔的表现天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管弦乐创作中产生了各种主义和流派。影响较大的是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兴德米特和斯特拉文斯基一度热衷的新古典主义、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主义、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和十二音体系。同时,美国爵士音乐也借助管弦乐的外壳风行于世,并渗透到格什温、格罗菲等人的创作之中。许多管弦乐作品,形式更为自由,调性更多变化,节奏更为复杂,有些则有力度猛烈、结构浓缩,以及讲究线条对位等倾向。
有哪些好听的中国管弦乐?
贺绿汀:森吉德玛,鲍元恺:管弦曲五首,李焕之:春节序曲,刘铁山、茅沅:瑶族舞曲,何占豪、陈钢:梁山伯与祝英台、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改编自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黄河》钢琴协奏曲
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有那些
民族管弦乐队作品
《春江花月夜》、《湖上春光》、《将军令》、《月儿高》、《步步高》、《紫竹调》、《三六》、《京调》、《大起板》、《达姆达姆》、《美丽的梭罗河》、《四个小天鹅》、《火鸟》、《月光》、《卡门》、《图画展览会》、《自新大陆》、《雅典的废墟》、《喜洋洋》、《欢庆新春》、《东海渔歌》、《旭日东升》、《长安社火》、《大江东去》、《蜀宫夜宴》、《寒光倩影》、《北方生活素描》、《苏武》、《秦香莲、《花木兰》、《长城随想》、《泊罗江幻想曲》、《十二月》、《达勃河随想曲》、《回旋协奏曲》、《塔什拉玛干掠影》、《枫桥夜泊》、《神曲》、《两乐章音乐》、《琵琶协奏曲》、《为拉弦组写的组曲》、《天籁》等。
世纪初大同乐会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可视为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作品的源头。此后这类作品陆续有所见,但真正有史可查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创作的,本世纪上半叶大概只有谭小麟的民乐合奏《湖上春光》。
在新中国成立至90年代的民族乐队作品中,改编曲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一类是根据传统曲目改编的如彭修文的《将军令》、《月儿高》、《步步高》、《紫竹调》,顾冠仁的《三六》、《京调》,何彬的《大起板》等;一类是根据欧洲管弦乐队作品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在这方面彭修文的努力值得重视。他不仅将中国作曲家的管弦乐《瑶族舞曲》、《翻身的日子》、《春节序曲》等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而且还将改编的范围扩大到外国民间乐曲和欧洲古典名作如《达姆达姆》、《美丽的梭罗河》和《四个小天鹅》。到了新时期之后,他进一步移植了一些难度较高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如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德彪两《月光》、比才《卡门》组曲、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及贝多芬《雅典的废墟》等,取得厂较好的效果。
在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曲目中,单乐章的合奏曲或乐队小品如刘明源的《喜洋洋》、油达民的《欢庆新春》、马圣龙、顾冠仁的《东海渔歌》、董洪德和刘风锦等的《旭日东升》较有特色,其风格一般注重抒情性和色彩性,擅长描写欢乐节庆气氛和民俗性画面。到了新时期,这类作品在数量上相对减少,但艺术上更成熟了。其中较重要的作品有赵季平和鲁日融的《长安社火》、徐景新等的《大江东去》、朱舟等的《蜀宫夜宴》、刘文金的《寒光倩影》、刘锡津的《北方生活素描》等。
型多乐章民族管弦乐作品,较早是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中胡协奏曲《苏武》和民族交响乐《秦香莲》。在新时期的10余年中,大型民族管弦乐曲创作取得了空前丰收,顾冠仁的琵琶协奏曲《花木兰》、刘文余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李焕之的《泊罗江幻想曲》、彭倍文的交响套曲《十二月》、何训田的《达勃河随想曲》、王澎的双筝协奏曲《回旋协奏曲》、金湘的组曲《塔什拉玛干掠影》、崔新和朱昌耀的二胡协奏曲《枫桥夜泊》等作品,在取材广度与深度、风格多样性与丰富性、对戏剧性情绪的提炼与展开、大型形式和恢宏构思的掌握与驾驭、民族气质和神韵的内在追求、和声配器手法的创新和某些现代技法的合理运用诸方面,比起五六十年代同类作品来,无疑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在新时期大型民族乐队作品的创作中,"新潮"作曲家的介入和他们的作品如瞿小松的管乐协奏曲《神曲》、《两乐章音乐》,谭盾《琵琶协奏曲》、《为拉弦组写的组曲》,何训田《天籁》等,大多采取非常规的乐器组合、和声及配器语言、非常规音区音色和非常规演奏法,实际音响的高度紧张尖锐,在音乐界引起争论,但有些作品如《天籁》却显示出博大、悠远、古朴、轻灵的特质,令人耳目一新。
经典管弦乐曲有哪些
贝多芬
2首浪漫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小管弦乐
提琴协奏曲巴托克·管弦乐队协奏曲、弦乐打击乐钢片琴音乐、匈牙利素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贝多芬;舒伯特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贝多芬·第五、六交响曲贝多芬·第五、七交响曲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贝多芬·第一~四号钢琴协奏曲、两首浪漫曲贝多芬·七、八交响曲贝多芬·四、六交响曲贝多芬·一~四交响曲贝多芬·庄严的弥撒;莫扎特·加冕弥撒勃拉姆斯、德沃夏克、鲍罗丁:舞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交响协奏曲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柴科夫斯基·第四~六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
·第五交响曲、斯拉夫进行曲柴科夫斯基·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超人如是说、梯尔、唐璜、七重沙舞-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大海;莱斯庇基·罗马的泉、罗马的松树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埃尔加·弦乐小夜曲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科尔尼德莱;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新大陆”、五首斯拉夫舞曲德沃夏克·第五、七号交响曲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四钢琴协奏曲等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交响诗“死岛”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管弦乐集拉威尔·管弦乐作品集莱纳之声李斯特·管弦乐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和斯特拉文斯基·夜莺之歌马勒·第八交响曲马勒·第四交响曲、五首吕克特歌曲、大地之歌马勒·第四交响曲、五首吕克特歌曲、大地之歌马勒·第五交响曲民族管弦乐·长安社火莫扎特·长笛作品集莫扎特·伟大的钢琴协奏曲第一辑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二首小提琴奏鸣曲帕格尼尼·第一、二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第九交响曲“伟大”舒曼;拉罗;圣桑·大提琴协奏曲死与净化、变形、最后四首歌-理查·施特劳斯苏佩、奥贝、莫扎特等歌剧作品序曲集唐·吉柯德-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指环”、“名歌手”、“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的音乐瓦格以色列管弦乐
纳·管弦乐作品瓦格纳·管弦乐作品集威尔第·歌剧序曲与前奏曲集维瓦尔第·四季、双簧管协奏曲、巴松管协奏曲、短笛协奏曲我的祖国-斯美塔那西贝柳斯;尼尔森·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芬兰颂等西贝柳斯·第四~七交响曲、图内拉的天鹅、塔皮奥拉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波尔卡著名的歌剧序曲
他是演奏大师,我最喜欢听他的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乐章》《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乐章》《钟》《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拉二、拉三目前我没练习,但作为内行先说说他演奏上的技巧吧。
李斯特的《钟》很熟悉吧,听了就知道多么变态了,可能很多人不喜欢他的风格,因为像李云迪和基辛等大多大师版的《钟》,很多地方用了踏板,使音色有混响,听着优美,但是你仔细听听郎朗版的,我个人觉得是最符合李斯特《钟》这个命题,每个音色可以用透亮形容,我觉得他是最能理解李斯特这首神曲的风格。没有过多的踏板敷衍,从开头到最后几乎是断音跳音,听着更像钟声,特别有几处如三连音的颗粒感可以说像是机器一样的均匀。
匈牙利狂想曲第6号不多说,兼职就是教科书版,你看他音乐会上就知道了,踏板的运用兼职出神入化,没有一个错音,我觉得没几个大师能把踏板控制到那么精准,每个音的变化都那么微妙魏桥。
最后说说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很多人说郎朗太过于狂热了,这不正体现了李斯特的性格吗,这首曲子慢的时候慢的离谱,快的时候像机器弹出来的,特别是从中间部分开始到最后,几乎最难的地方都是快到离谱。不说弹法了,就速度上也是最快的。
范·克莱本
范·克莱本(Van·Cliburn,19340712~20130227),美国钢琴家,生于路易斯安那州,4岁登台演出,13岁在德克萨斯州的钢琴比赛上获奖后受聘于休斯敦交响乐团,15岁进入纽约茱莉亚学院师从Rosina·Lhevinne学琴。1958年参加原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一等奖,蜚声国际乐坛。1978年宣布退出乐坛,1987年才应里根总统之邀,在白宫为戈尔巴乔夫的到来重登乐坛。1989年曾重返苏联,与费城管弦乐团合作演出,自此事业和名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2003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2013年2月27日在得克萨斯州病逝,享年78岁。
中文名:范·克莱本
外文名:Van·Cliburn
国籍:美国
出生地:路易斯安那州
出生日期:19340712
逝世日期:20130227
职业: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毕业院校:茱莉亚学院
主要成就: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第1名
2003年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2011年获美国国家艺术奖章
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创始人
代表作品:柴科夫斯基第1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2钢琴协奏曲
人物简介
范·克莱本(19340712~20130227),美国钢琴家,二十世纪世界著名钢琴家之一。
克莱本一生充满了传奇式的浪漫色彩,1934年出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士里波特,十七岁前都由母亲教授钢琴——克莱本的母亲是位钢琴教师,曾经跟随阿图·弗利德海姆(李斯特的学生)学琴。
克莱本十二岁在美国国家钢琴大赛青少年组获奖,三年后进入纽约茱丽亚学院师从名师罗西娜·列文涅,1954年以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密特罗普罗斯指挥)首度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
1958年参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荣获一等奖,蜚声国际乐坛;因为他是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第一个美国人在苏联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因而成为美国的宠儿,在他回到纽约时,像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受到市民的夹道欢迎和总统接见。
克莱本在青年时期就掌握了扎实的演奏技巧,具有简朴热情的演奏风格,在他演奏的黄金时期,有着高妙无瑕的技术、如诉如歌的音色和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擅长演奏浪漫派的作品。
1962年,在德克萨斯州沃恩堡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VanCliburnInternationalPianoCompetition)。
而遗憾的是,到60年代中期他的演奏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失去了新鲜感,往往单凭直觉而又矫揉造作,声音也变得粗糙,以至他的本人的演奏,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已成了历史陈迹。
70年代中期,克莱本忽然从音乐会舞台上引退,1987年在白宫欢迎戈尔巴乔夫的场合上演出后,克莱本成功的在莫斯科与列宁格勒举办音乐会,1994年开始中断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巡回演出。
2013年2月27日早晨,范·克莱本因骨癌在美国沃恩堡的家中去世,享年78岁,这也是古典音乐界一周之内失去的第三位巨匠。
范·克莱本终身未婚。
钢琴巨匠
早年生涯
如果要回顾克莱本早年的丰采与成就,一定得提到他在1994年逝世的母亲瑞尔蒂亚。她是克莱本第一位钢琴老师,克莱本总是称呼母亲是“激励我演奏的人”。
瑞尔蒂亚曾经跟随阿图·弗利德海姆(李斯特的学生)学琴,也是她决定让克莱本进入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资深钢琴名师罗西娜·列文涅。
克莱本1934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士里波特,四岁第一次登台演出,克莱本表示:“母亲希望我能传承俄罗斯演奏传统。记得吗?弗利德海姆第一位钢琴老师就是安东·鲁宾斯坦。他同时受到鲁斯坦与李斯特两系的熏陶。母亲听闻列文涅夫人与她的先生约瑟夫大名已久,她十分钦佩列文涅夫人,她爱她,她觉得只有列文涅夫人才有资格当我的老师。”是列文涅夫力劝克莱本到莫斯科参赛,“我觉得他们会喜欢你的演出。”她告诉他。
蜚声国际
虽然克莱本在1954年赢得列文屈特大赛后立刻与美国最大的经纪公司签约,他的传奇故事却是从俄罗斯开始。
1958年,二十四岁的克莱本到莫斯科参加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带着金牌回到美国时,克莱本立刻受到美国人民英雄式欢迎。自从林白1927年首度完成单人横渡大西洋不着陆飞行,或是麦克阿瑟被杜鲁门解职后,美国人的情绪已经好久没有那么激动了。
赢得比赛后,克莱本不再只是个单纯的钢琴家,他成了美国在冷战时期超越苏联的象征之一。就在克莱本获奖前一个月,苏联发射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
当然,克莱本的获奖不只有政治意义,他是个优秀的钢琴家,除了技巧扎实、诠释富有想象力,“弹琴”对他而言并不是老套的例行公事。克莱本早期的音乐倾向浪漫温文,有如在音乐中飘荡着一股清新的微风。获胜归国后,克莱本成为举世闻名的钢琴家,从美国堪萨斯首府托皮卡到日本东京,他举办上百场音乐会,而他录制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也是首张销售突破上百万张的古典专辑。
从俄罗斯(原苏联)凯旋胜利回到美国后,克莱本录下他最拿手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号与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指挥都是孔德拉辛。孔德拉辛不但是克莱本在莫斯科参赛时最后一轮协奏曲的指挥,回到美国后,他在卡内基音乐举办的音乐会也是由孔德拉辛指挥。“拉赫曼尼诺夫的协奏曲是音乐会实况录音,”克莱本说:“而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是几天后某个下午在四十二街一栋很大、曾经是舞厅的房子里录音。不过,录音并不顺利,所以我说:‘我们到卡内基吧!’卡内基只有当晚有空,而孔德拉辛和我都是夜猫子,因此我们从半夜一直录到凌晨四点。这段时间正适合(我们)工作。”
当克莱本在1960年再次回到原苏联演奏时,他的音乐艺术已经相当成熟。他在俄国弹奏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奏鸣曲。这首作品完成于1913年,由于结构复杂,它被称为是一首“没有乐团的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对这部作品并不满意,同年又把它修改比较没有那复杂的新版本。然而,克莱本在这里却大部分采用原始版本,只有少部分变更为他认为更贴近拉赫曼尼诺夫原意的第二版。两版合并的结果,全曲更加洋溢着克莱本式的浪漫。
约在70年代早期,克莱本在位于纽约的RCA录音室录下多首柴可夫斯基与拉赫曼尼诺夫的作品。他挑选八首拉赫曼尼诺夫的前奏曲、一首《图画练习曲》(作品三十九)。除此之外,他还从柴可夫斯基迷人的钢琴小品《季节》中选出两首。这些录音仍然充满克莱式的热情,而在拉赫曼尼夫著名的升C小调前奏曲(选自作品三)中,克莱本的演出有如莫斯科的钟声,色彩十分丰富。
退出乐坛
克莱本在1978年忽然退出乐坛,主要的理由是他想充分休息并享受生活。在这之前,他已经不间断地演出二十年了!克莱本一退隐就是十年,“我知道迟早有一天,我得为自己休息一下。”
克莱本回忆道:“甚至赴俄国比赛前我就说过:‘我知道往后一生都会很忙碌,但是我想在中途好好休息一会儿,因为我明白再来的日子会比先前更艰难。’忙于演奏时,你会有很多事想做却找不到时间完成。我想听更多歌剧、欣赏更多好友的音乐会,我希望能轻松自在的旅行而没有演奏的压力,我还希望享受生活。不过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个‘中场休息’居然会长达十年。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我喜欢这样轻松简单的生活,在这段期间,我总会被类似‘范·克莱本隐居’这类的文章吓到。而我总是说:‘哎呀!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的生活离隐居可差远了。我喜欢社交,我喜欢接近人群,而我认为他们也喜欢我。大家还是可以经常看到我,只不过我没有上台演出罢了。’”
壮心不已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为了在白宫接待戈尔巴乔夫,特地邀请克莱本到白宫演出这时,克莱本觉得他已经可以随时再度步上舞台。
“事实上,”他说:“我已经备妥一阵子了。我总是弹给自己听,但是直到(重回舞台)前一年,我才正开始认真练习,我想,我是在等待重返舞台的好时机,这场白宫音乐会。记得那天晚上,所有事情都是那么温暖体贴而又让人兴奋,当我向众人鞠躬时,戈尔巴乔夫对着我微笑,让我忐忑不安的心一下子轻松不少。”
第二天,克莱本为戈尔巴乔夫演奏的录像带立刻传遍全球各地,但_他仍然没有立刻全心投入音乐会演出。1989年,戈尔巴乔夫夫人邀请克莱本到俄国为她支持的慈善机关演出。克莱本欣然同意并于1989年夏天到俄国与费城管弦团合作柴可夫斯基与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
克莱本的生涯再度达到高峰,他的风格比以前更大胆、自信而且华丽。
克莱本1989年回到莫斯科与彼得堡演出后,克莱本并没有再度退隐,在他的晚年,每年至少会举办十二场以上的音乐会,演出地点从美国广至日本。对克莱本而言,生活似乎变得愉快多了;除了再振声名,他终于在德州佛特沃斯定居下来,而这里也正是每四年举办一次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大本营。
人物影响
1962年,以范·克莱本命名的国际钢琴比赛启动,每4年在得克萨斯州的沃思堡举行一次,如今已发展为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齐名的国际四大钢琴赛事之一。
《卫报》在对范·克莱本的评价中称其“身为古典音乐家,而享有摇滚巨星的待遇”。
范·克莱本基金会的公关主任玛吉·埃斯蒂斯对外发表声明:我们怀着巨大的悲痛告之,伟大的钢琴家范·克莱本先生因患骨癌在他家乡得克萨斯州沃思堡平静去世,告别了他所爱和爱他的人。
玛吉埃斯蒂斯(生前挚友):“范·克莱本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享誉世界的传奇,他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耀眼的音乐才华将成为照亮后人的明灯。”
社会评价
范·克莱本的传奇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回顾历史,他赢得1958年首届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头奖,既证明艺术成就可以视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也确认优秀的艺术家能够超越国与国的隔阂迷倒所有人;坊间流传着当时的苏联***,那个用皮鞋敲打联合国讲坛的赫鲁晓夫,是如何同意给他头奖的经过。
在留下的贝多芬第5“皇帝”钢琴协奏曲录像中,终场时我们能看到赫鲁晓夫如何为克莱本的演奏喝彩与鼓掌,他在包厢里的表现和现场那些热情的观众如出一辙。
克莱本留下的大部分录音是他在获奖之后回国录制的,录像则以莫斯科的现场为主。最让人感动的,是克莱本与康德拉申指挥的莫斯科爱乐乐团合作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两首协奏曲因其旋律优美,情感磅礴宣泄而得到演奏家和听众的喜爱。尤其是第三钢琴协奏曲,因为技巧上的艰难和对演奏者体力的苛刻要求,成为钢琴家演奏水准的试金石之一。
当年这位24岁的年轻人,已经颇具古典学派大师的风度,优雅而高贵的气质,端正而不滥情的触键;当年的莫斯科爱乐,亦是一杯透明浓烈的伏特加酒。
克莱本与乐团的竞奏在气势上旗鼓相当;在乐团全奏的乐段,他的钢琴独奏声部犹如点燃这杯烈酒的一根火柴,使得音乐厅里的气氛犹如烈火熊熊。然而,这并不影响他所擅长的歌唱性、抒情性表达。
首位获得范·克莱本比赛冠军的华人钢琴家张昊辰:老人不见丝毫悲观颓丧,手舞足蹈地讲着年轻时的往事。他还反复说他是如何有幸懂得什么艺术是永恒,而这个商业化的年代里太多的人不懂,说着激动得连氧气管都拔了。回来的途中我在想:有了艺术或许无法教给一个艺术家对死亡的无惧,但至少,他不会害怕活着
范·克莱本生前挚友玛吉埃斯蒂斯:范·克莱本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享誉世界的传奇,他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耀眼的音乐才华将成为照亮后人的明灯。
中国情结
2009年夏,在范·克莱本发起并主持的第13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力助中国青年钢琴家张昊辰脱颖而出;而他与中国钢琴家刘诗昆的相隔50多年后的重逢,被称为“世纪之拥”。
1958年,范·克莱本与刘诗昆共同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分获第一、第二名;由于当时美苏正处于冷战时期,他的获奖,缓解了双方的紧张局势,捧着奖杯回到美国的范·克莱本在纽约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但他并没有成为足迹遍及天下舞台的演奏家,1962年,他创办了四年一度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致力于培养青年人才。如今,这个赛事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钢琴大赛之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中国选手也开始进军这个比赛,其中,王笑寒在2001年闯入决赛,陈萨于2005年获得第三名;由于中国年轻人的成绩不错,因此,2009年的第十三届大赛从上海开始进行全球初赛,当年,正在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深造的上海籍学生张昊辰夺得金奖。
从莫斯科分别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范·克莱本与刘诗昆的命运遭遇截然不同;在友人帮助下,两人在沃斯堡市举办的范·克莱本钢琴比赛50周年庆典活动中重逢拥抱。当时,范·克莱本不但向刘诗昆发出了担任比赛评委的邀请,两人还相约,重返莫斯科同台上演钢琴音乐会。
范·克莱本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中国钢琴家郎朗称:“钢琴大师范·克莱本和指挥大师沃尔夫冈·萨瓦利什相继辞世,沉痛悼念两位大师!我还清晰地记得萨瓦利什大师在费城管弦乐团100周年的时候邀请我在人民大会堂合作演出。永远怀念两位大师!”,另一位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的钢琴家王羽佳则用英文播报了克莱本离世的消息;对于爱乐人而言,这些音乐巨匠仍然活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如爱的协奏曲、星空、秋日的私语、水边的阿狄丽娜
/星空(个人最喜欢的一首)
/D大调卡农
/秋日的私语
/寂静山林(班德瑞)
/巴格达的星星(班德瑞)
/童年的回忆(班德瑞的不是克莱德曼的那个,很好听但不算钢琴曲)
/镜中的安娜(有吉他曲)
/悲伤的西班牙(有吉他曲)
/梦中的婚礼
/爱的故事
/水边的阿狄丽娜
/多瑙河之波
/月光奏鸣曲(看柯南时偶然听到才发现很好听)
/天空之城
/幻想曲(记得好像是肖邦的)
/土耳其进行曲
/卡门序曲
建议听听理查德克莱德曼
,很多都很好听
。
班德瑞也很好听,但不是纯粹的钢琴曲
。
雨的印记(Kiss
the
rain)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如爱的协奏曲、星空、秋日的私语、水边的阿狄丽娜、思乡曲、梦中的婚礼等等,都很抒情的!
不能说的秘密JAY的《Secret》
贝多芬《月光曲》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Wind
Crest
天蓝的旋律
Tears
眼泪钢琴曲
古典的:
巴达洁芙丝卡
少女的祈祷
拉赫玛尼诺夫
华丽大圆舞曲
帕赫贝尔
D大调卡农变奏曲(一定要原版的钢琴变奏曲)
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第一、二乐章
舒曼
梦幻曲
李斯特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贝多芬
第五号(命运)交响曲
德沃夏克
幽默曲
贝多芬
致爱丽丝
莫扎特
土耳其进行曲
李斯特
小星星变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肖邦
降E大调夜曲
莫扎特
双钢琴奏鸣曲
李斯特
钟
肖邦
英雄波兰舞曲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肖邦
c小调(革命)练习曲
格里格
a小调钢琴协奏曲
(百度里只有摇滚版)
舒伯特
降E大调即兴曲
柴科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狂想曲
《豪勇七蛟龙》《拉德斯基进行曲》《威风堂堂进行曲》(反正进行曲类的都可以尝试一下,比如。。义勇军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什么的hhhh)《康康舞曲》(呃。。就是卡门序曲。这个总的来说是欢快吧)《红旗颂》(不知道算不算,反正我听着挺慷慨激昂的。)
拜伦·贾尼斯演奏普罗科菲耶夫(2VCD)
导演:介质:VCD配音:
拜伦·贾尼斯
出品时间:2006年1月碟片数:2片字幕/歌 词:无
商品编号:4115717
01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作品26加收录
保尔帕雷指挥法国国家广播公司管弦乐团
02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猜想曲作品43
佛洛门特指挥法国国家广播公司爱乐管弦乐团
加收录:
01朱利叶斯·卡琴演奏
02勃拉姆斯第四、第五匈牙利舞曲
03勃拉姆斯升F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作品2
简介:“美国的里希特”拜伦·贾尼斯,20世纪钢琴奇才霍罗维茨得意门生,克服肢体病痛,转化为对音乐的热爱,本书收录了拜伦·贾尼斯巅峰时期最珍贵录像,配以全面而透彻的中文介绍小册以及难得一见的花絮影片,这些乐曲散发出的迷人魅力将把我们带回那一段难忘的黄金岁月。
贾尼斯演奏“基辅大门”
美国钢琴家拜伦·贾尼斯(1928~)对于中国爱乐人并不陌生,他在美国“水星”公司录制出版的那款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和第三“钢协”,早已列为世界级大师演录的行列。但是他的其他录音作品,至少在我这类藏片不多的爱好者手中还是较为稀有。这次,环球旗下的“水星”出版了好几款使用全新SACD技术打造的古典作品辑,其中便有贾尼斯演录的穆索尔斯基的“基辅大门”。当然,应该清楚的是,这款录音“原版”,出自贾尼斯年富力强的时代,即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贾尼斯的演奏素以势大力沉,具有澎湃的张力而著称。但是这款录音,既保留了他的活力四射的激情,在各个乐段中又尽情显露出他对不同音乐意境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辉煌大度、灵巧细腻、幽默机智全在他游刃有余的十指掌控之中。正象有些爱乐友较片面地认为美籍古巴钢琴家博列特是力度有余,细腻不够一样。其实博列特和贾尼斯并非“鲁智深”,他们都具有深厚的功底造诣。此碟中,除使用纯钢琴演录“基辅大门”,后面还有拉威尔改变的乐队版录音,是由著名匈利指挥家多拉蒂(1906~1988)指挥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与贾尼斯合作演录的。另外,碟中还有贾尼斯演录的两首肖邦作品—F大调练习曲和A小调圆舞曲。虽然是后期SACD技术加工,但音质之好,无需饶舌。
巴洛克: 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 古典主义: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摇篮曲》(钢琴版) 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 贝多芬《致爱丽丝》《月光》《田园》《小奏鸣曲》 舒伯特 《第二即兴曲》《圣母颂》《小夜曲》《摇篮曲》(钢琴版) 门德尔松《春之歌》八集《无歌词》 浪漫主义: 舒曼《童年情景》《梦幻曲集》《蝴蝶》《交响练习曲》 李斯特《献辞》《爱之梦》《鬼火》《森林的细语》《钟》《死神之舞》《梅菲斯托圆舞曲》 肖邦19首《夜曲》《a小调前奏曲》《d小调前奏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第一圆舞曲》《升c小调第七圆舞曲》《降A大调第九圆舞曲》《降b小调奏鸣曲》《第一叙事曲》《波兰主题幻想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印象主义: 德彪西《月光》《阿拉伯风格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阿拉贝斯克》 拉威尔《泉》《镜子》 中国的: 崔世光《山泉》《对花》 贺绿汀《牧童短笛》《摇篮曲》《往日思》 这些都是经典、动人的作品。 wwwyoukucom可以搜索音乐视频看 wwwverycdcom可以搜索下载,很齐全
麻烦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