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 莫扎特 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 的谱子

有没有 莫扎特 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 的谱子,第1张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MOZART: Violin Sonatas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钢琴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有编号的共36首:第一号C大调,K6,作于1764年。第二号D大调,K7,作于1764年。第三号降B大调,K8,作于1764年。第四号G大调,K9,作于1764年。第五号降B大调,K10,作于1764年。第六号G大调,K11,作于1764年。第七号A大调,K12,作于1764年。第八号F大调,K13,作于1764年。第九号C大调,K14,作于1764年。第十号降B大调,K15,作于1764年。第十一号降E大调,K26,作于1766年。第十二号G大调,K27,作于1766年。第十二号C大调,K28,作于1766年。第十四号D大调,K29,作于1766年。第十五号F大调,K30,作于1766年。第十六号降B大调,K37,作于1766年。第十七号C大调,K296,作于1778年。第十八号G大调,K301/293a,作于1778年。第十九号降E大调,K302/293b,作于1778年。第二十号C大调,K303/293c,作于1778年。第二十一号E小调,K304/300c,作于1778年。第二十二号A大调,K305/293d,作于1778年。第二十三号D大调,K306/300i,作于1778年。第二十四号F大调,K376/374d,作于1781年。第二十五号F大调,K377/374e,作于1781年。第二十六号降B大调, K378/317d,作于1779或1781年。第二十七号G大调,K379/373a,作于1781年。第二十八号降E大调,K380/374f,作于1781年。第二十九号A大调,K402/385e,作于1782年。第三十号C大调,即K403/385c,作于1782年。第三十一号C大调(改编自《C大调行板与小快板》),K404/385d,大约作于1785-1790年间。第三十二号降B大调,K454,作于1784年。第三十三号降E大调,K481,作于1785年。第三十四号降B大调,未完成,作曲年代不详。第三十五号A大调,K526,作于1787年。第三十六号F大调,K547,作于1788年。另有未列入编号的早期作品2首:C大调,K46d,作于1768年;F大调,K46e,作于1768年。另有未完成的奏鸣曲乐章:1A大调,KAnh48/480a/385e,大约作于1784年。2降B大调,K372,作于1781年。3C小调,K396/385f,约作十1782年。4G大调,KAnh47/546a,约作于1790-1791年。5降B大调,KAnh42/375b,约作于1782-1783年。6降B大调,KAnh43/375c,约作于1782年。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有:G大调,为《牧羊女切里梅妮》(Labergere Celimene)主题而作的12段变奏曲,K359/374d,作于781年,梢快板,主题为三段体。其版本可选:1阿卡尔多与卡宁诺演奏版,Nuova,CD编号6742。这张唱片上还收有莫扎特的《第二十号小提琴奏鸣曲》和《G小调变奏曲》(K360)。2祖克曼与尼克鲁演奏版,RCA,CD编号RD60740。这张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第十三、二十、三十二号小提琴奏鸣曲;G小调,为《在泉旁》(Helas jai Perdu mon amant)主题而作的6段变奏曲,K360/374b,作于1781年;小行板,主题为西西里风格。

莫扎特:弦乐三重奏、二重奏MOZART: String Trios Duos

莫扎特创作的弦乐三重奏包括:1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三重奏鸣曲,降B大调,K266,作于1777年。2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6首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号D小调,第二号G小调,第三号F大调,第四号F大调,第五号降E大调,第六号F小调),K404a,作于1782年。3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降E大调嬉游曲》,K563,作于1788年。而弦乐二重奏包括:1《G大调二重奏》,K423,作于1783年。2《降B大调二重奏》,K424,作于1783年。

莫扎特:降E大调嬉游曲MOZART: Vertimento in E Flat

这首为弦乐三重奏而作的《降F大调嬉游曲》,K563,作于1788年,共包括6个乐章:1快板,2柔板,3小步舞曲、小快板、三重奏,4行板,5小步舞曲、小快板、三重奏,6快板。其

莫扎特:为小提琴、中提琴而作的G大调二重奏MOZART: 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G

这首二重奏,K423,作于1783年。共3个乐章:1行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在开头以下行音阶开始,经过部与第一主题相似,转入D大调后小提琴先以弱音呈示第二主题,中提琴接替。呈示部结尾以强有力的16分音符分散和弦始。发展部开始采用新素材,不久出现分散和弦与音阶组合,开始严格的卡农,从D大调发展到G小调,再回主调。再现部反复呈示部。2慢板,C大调,自由形式。开头的装饰主题先由小提琴呈示,中提琴接替后交换,经中提琴16分音符模进,小提琴细致的装饰,再回主调,在中提琴和弦伴奏下,呈现结尾主题。3回旋曲,快板,G大调。主题先由小提琴呈示,中提琴反复,第一插句为D大调,第二插句由E小调与E大调两部分组成,严格的卡农。最后以反附点下行进入回旋主题而通往结尾。

莫扎特:为小提琴、中提琴而作的降B大调二重奏MOZART: 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B Flat

这首二重奏,降B大调,K424,作于1783年。共3个乐章:1序奏慢板,降B大调,转主部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后,经过句中有复弦奏法轻快的连奏,加入颤音、附点与分散和弦。转入F大调后,第二主题先由小提琴,再由中提琴,再由小提琴呈示,结尾句也由小提琴奏不同的主题。发展部以呈示部最后的音型始,自F大调起,转入降号调系的各大小调继续发展。此部分前半部有优美的插句,后半部则有16分音符音型的卡农,再现部是主调呈示部素材的反复。2如歌的行板,降E大调,开头旋律与海顿的《降B大调二重奏》同,全曲可分成两部分,后半部是将前半部主题装饰而成。3优美的行板,降B大调,主题与6个变奏。主题由阶进下行的前半部与阶进下行的后半部形成,第一变奏是小提琴将主题分割成三连音符,中提琴辅助。第二变奏以卡农模仿附点节奏。第三变奏小提琴作16分音符进行,中提琴应和。第四变奏是第三变奏的乐器交换。第五变奏两种乐器互相辅助进行。第六变奏速度改为小快板,主题加入休止符小提琴表现,两件乐器同时出现大幅度跳跃。这个变奏之后再进入快板的主题变奏,开始的2/3由小提琴以16分音符呈示,其余由中提琴续完。

莫扎特:弦乐四重奏 MOZART: String Quartets

莫扎特共作有23首弦乐四重奏,创作时间自1770-1790年,20年间中间中断了约10年。这23首四重奏包括两个阶段的创作:前13首为早期作品,为1770-1773年在旅行时期所作,其创作先是意大利风格后转向海顿风格,明显受他人影响。这13首中第一号因在米兰近郊罗迪所作,称为《罗迪》。第二至第七号因在米兰所作,称为《米兰四重奏》。第八至第十三号因在维也纳所作,称为《维也纳四重奏》。自到萨尔茨堡后,包括旅行曼海茵、巴黎期间,莫扎特未曾作过一首弦乐四重奏,此段时间,海顿也停止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直至移居维也纳的第二年,也就是1782年末,可以说是受海顿创作OP33的启示,莫扎特在1个月内作成6首第十四至第十九号的《海顿四重奏》献给海顿。这是莫扎特23首弦乐四重奏中的精华。在这6首《海顿四重奏》之后,1786年8月,在完成《费加罗的婚礼》之后,他创作了为出版界好友霍夫曼斯特而作的单首第二十号《霍夫曼斯特四重奏》。之后,莫扎特的注意力移至弦乐五重奏,直至1788年访问柏林后,才计划创作6首一组弦乐四重奏呈献给当时的普鲁士王腓德烈·威廉二世,可惜只完成了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三的3首。这3首《普鲁士四重奏》是他晚年清澄风格的杰作。

莫扎特:弦乐五重奏 Mozart: String Quintets

莫扎特共作有6首弦乐五重奏:第一号,降B大调,K174,作于1773年;第二号,C小调,K406/516b,作于1788年;第三号,C大调,K515,作于1787年;第四号,G小调,K516,作于1787年;第五号,D大调,K593,作于1790年;第六号降E大调,K614,作于1791年。另有7个片断(KAnh79-83、86、87)。

在莫扎特之前,海顿从未想过要超越弦乐四重奏的固定编制,在莫扎特之后,一般作曲家也不敢轻易尝试弦乐五重奏,直到贝多芬与舒伯特。莫扎特师法的是米切尔·海顿与博凯里尼,博凯里尼作有125首五重奏,但他都是大提琴编制。莫扎特则是加入中提琴,以此提高内声部组合的可能性。莫扎特在他的弦乐五重奏中,强调对位,在互为对话的外声二部对话中,穿插简洁的内声三部。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MOZART: Voilin Concertos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 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1775年。另有未编号的3首(因亲笔谱已散佚):《D大调协奏曲》,K271a,也称为第七号;《降E大调协奏曲》,K268,也称为第六号;《D大调协奏曲》,KAnh294a,这3首作曲年代均不详。莫扎特有编号的5首协奏曲中,经常演奏的是后3首,其中尤以第三与第五最为美妙。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回旋曲 MOZART: Rondos Violin and Orchertra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降B大调回旋曲》,K269/K261a,作于1775-1777年间;《C大调回旋曲》,K373,作于1781年。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E大调柔板 MOZART: Adagi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E

这首《E大调柔板》,K261,作于1776年。其版本除可选格吕米奥版,收于Philips,廉价小双张,CD编号438 323-2和谢霖版,Philips,CD编号-2(4张)外,另可选:1奥伊斯特拉赫演奏,柏林爱乐乐团协奏版,EMI,CD编号CDM7 64868-2。

这部钢协的重要性不用赘述 —— 无论是其作为20世纪开篇,即完成时间作为世纪开始的节点,还是100多年后仍然具有的强大魔力以及广泛的听众群,亦或是通过拉二这个窗口,打开了自己从未找到的精神世界 —— 这部作品,无论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本身,还是作为听众的我们,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1

几乎所有人深爱拉二的人都知道,拉氏在1890-1900年这段时间,经历过心灵的惊涛骇浪 —— 若不是达尔医生出手相救,拉氏作品是否还能像今天一样绚烂而芬芳,就不得而知了。拉二创作极其特别,因接受治疗的拉氏突然迸发出灿烂的灵感,拉赫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写下了第三乐章的华彩段,并且顺利谱写出第三乐章。

几乎所有人都对第二乐章的柔美难以忘怀,但拉二的整个乐曲的关键,私以为在第三乐章 —— 暴风骤雨般的华彩带动了整个第三乐章的旋律,而第一乐章如同钟声一般灰暗而沉重的和弦,正是拉氏创作第一乐章时,对于第三乐章狂风骤雨的回应 —— 几乎所有的协奏曲都会由乐队某一乐器把主音钢琴逐渐带入,而拉二告别这样的冗长,故事般的钟声带着对于忧郁的审视,毫无修饰和渲染的将听众拖入拉赫巨大的精神世界 —— 以至于直到今天,静坐在音响旁,从第一秒开始,从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的灰暗和沉重开始,如同黑云压城般的灰暗便扑面而来,在这样的由于具有无限的张力,覆盖到你每一个神经。

所以,拉二由第三乐章开始创作,第一乐章对于第三乐章的呼应,如同橄榄胡般的忧郁画卷 —— 忧郁的展开,肃穆舒缓的第二乐章,在富有幻想,希望和快乐的画面中,回到宽广,阴暗,激昂,强烈的激版一跃而起,在宏伟的大音阶中灿烂的结束。

2

拉二的魅力,还在于拉二的交响属性。

拉二不同于拉三疯狂,执拗的难度,拉二对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把握与交响乐团之间的比例,控制的恰如其分(贝小协同样如此)。而钢琴作为整个协奏曲的中心属性,从感情表达以及构思,从乐曲旋律到乐曲结构,钢琴都完全带动了整个拉二,或者说,拉二的庄严肃穆,唯美动人,激情澎拜,都由钢琴完美的表现出来,而在完整体现钢琴主题的同时,交响在钢琴的主音骨中显得增光添彩,没有任何抢戏的成分,就这一点,拉氏对于乐曲本身的驾驭能力,都让人叹为观止。

3

拉二的魅力,还在于旋律。

拉二的旋律之优美,旋律结构之和谐,古今中外都难遇敌手,用抒情性,歌唱性形容拉二绝不为过,而拉氏继承柴可夫斯基对于旋律的理解更是拉二增光添彩的关键。拉二旋律绝不做作,真诚,质朴,感染力从心来,而绝不依托于乐曲本身的节奏变换 —— 一直嘲笑俄国人不擅长复调旋律创作的音评者在拉二中几乎都惨遭打脸。拉二绝不是单条旋律线,而是常以两条或多条旋律线相合,把交响化旋律,高低声部与钢琴主音完美结合,这对表达拉赫本身的复杂思想感情大有脾益,而这样立体化的音乐思维,各个声部的完美结合,也给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PS:拉二之于我,几乎承载过我个人所有的悲欢离合。毫不夸张的说,拉二对于感情的承载力,几乎是无极限的 —— 这取决于拉二本身的完整度,感情表达的张力,以及承载在俄罗斯浪漫主义这一伟大画卷上的宏伟感情。作为如此主观,如此体现拉氏个人意志的作品,拉二所宣泄的苦闷,悲哀,暗淡,在整个作品中,体现的最为饱满,最为完整,隽永于世。

每次听拉二,几乎都像一次伟大的情怀体验 —— 每每开场17声钟声敲响,进入拉二的画卷,到第二乐章无与伦比的唯美,到第三乐章的激昂,以及最终激情澎湃的结束,每次都让人难以自拔,达到情绪亢奋的巅峰。

尽然,如贝钢五(皇帝),肖钢一,柴钢一这样的绝世之作也足够隽永,但拉二给我带来的体验,仍然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会伴随我的前20多年人生,更会一直陪伴我走完余生。嫩在有生之年发现拉二,爱上拉二,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PPS:

推荐几个个人非常喜欢的版本。版本见仁见智,所以不做任何评价。

1 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演奏的版本。具体年份无从考证,但音效不错。特别是最后八个音节,流畅,绝不拖泥带水,不像其他人用延音踏板。这样,最后八个小节的连续性有了,同时,又因为柔音踏板的运用,降低了声燥,很好的避免了与交响的冲突,这样的话,交响的立体化效果非常好,并且钢琴的结尾有利而连续。音节处理上,干净利落,绝不添加任何花腔,花哨处理。

2 里赫特版本

3 Kissin版本也有不少粉丝

4 Lilya Zilberstein与阿巴多合作的版本,前面@Skywalker提到过,这个版本也非常好

5 Horowitz就不再提了,拉氏对其首肯,给出Swallow it whole的评价,虽然个人不是最喜欢,但是公认如此,也建议尝试。PS:霍老只有拉三的正式录音,谢谢Kalus指正!在此说明,不误导观众。

还有诸如:Van Cliburn,阿什肯内齐的版本,几乎每个大师都有拉二录音,在此不一一赘述。

音符的含义:

1、全音符(semobreve / whole note) :没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时值都比它短(倍全音符除外),而且要以它为准。依次分为两半。

2、二分音符(minim / half note):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

3、四分音符(crotchet / quarter note):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4的时值。

4、八分音符(quaver / eighth note):带有符干和1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

5、十六分音符( semiquaver / demiquaver / sixteenth note):带有符干和2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6、三十二分音符(demisemiquaver / thirty-second note):带有符干和3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三十二分音符”。它比十六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32的时值。

7、六十四分音符(sixty-fourth note):带有符干4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六十四分音符”。它比三十二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64的时值。

8、一百二十八分音符(one hundred and twenty-eighth note):带有符干5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一百二十八分音符”。它比六十四分音符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28的时值。也是最短的音符了,在钢琴中常有表现。

9、倍全音符(breve):倍全音符的形状为在全音符左右两侧分别加二条竖线,音值等于二个全音符。

扩展资料:

断音记号

1、短断音,在音符上方用一个小的倒三角形标记,表示唱奏此音符时值的1/4,休止此音符时值的3/4。

2、断音,用一个小圆点标记在符头一方,表示唱奏此音符时值的1/2,休止此音符时值的1/2。

3、次断音,在音符的上方用连音线加圆点或加短横线标记为,表示唱奏此音符是的3/4,休止此音符时值的1/4

音程的变化

音程的度数不变,只是增加或减少音程的音数,是音程扩大或缩小,叫音程的变化。如何使音程的度数不变,而增加或减少音数。一种方法是将上方音升高或将下方音降低,使音程音数增加;另一种是将上方音降低或将下方音升高,可使音程音数减少。

参考资料:

-音符

1、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

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2、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而另一方面,他的音乐里又有接近20世纪作曲家的许多现代元素。如何成功把这两种风格相融合成为其创作之谜。毋庸置疑,许多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改变、完善着自己的风格,事实上每一位大师的风格都具有自己的演变过程。

3、李斯特在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扩展资料:

一、肖邦的音乐作品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二、拉赫玛尼诺夫的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方面,拉赫玛尼诺夫共谱写了2首奏鸣曲、24首前奏曲,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升c小调前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赫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爱之悲》及《爱之喜》等。

三、李斯特的钢琴作品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而他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

-弗里德里克·肖邦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弗朗茨·李斯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16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随机推荐

  • 2020年飞天茅台与属相茅台区别,茅台生肖酒的收 茅台飞天和五星的区

    提起2020年飞天茅台与属相茅台区别,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茅台生肖酒的收 茅台飞天和五星的区别,另外,还有人想问飞天茅台0743和15635有什么区别我有一瓶2011年的飞天,第三排写着是15635,不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飞天茅台和

    2024-04-15
    46800
  • 国产天气丹几个系列什么功效

    天气丹的五个系列拱辰享系列,津率享系列,美白系列,水妍系列,天气丹系列。功效如下,天气丹拱辰享系列,适合25至30岁的人使用,对皮肤干燥,发黄有着显著的效果,它里面含有的黄精和拱辰丹成分,能快速被皮肤吸收,有效促进细胞再生,保持肌肤的弹性,

    2024-04-15
    52700
  • 初中生长了粉刺青春痘,摸的话有点疼,能不能用妮维雅控油祛痘的洗面奶

    嘿!小可爱,听说你长了粉刺青春痘,摸一下还有点疼呢。你想知道能不能用妮维雅控油祛痘的洗面奶对吗?让我来告诉你答案吧!我要说的是,妮维雅控油祛痘的洗面奶是可以帮助改善粉刺青春痘问题的。这款洗面奶是专门为油性和痘痘肌肤设计的,具有控油和祛痘的功

    2024-04-15
    47900
  • 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怎么样?

    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妆感自然,哑光细腻,持妆不浮粉。那么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怎么样蜜丝佛陀三合一粉底液好用吗试客背景职业:其他星座:巨蟹肤质:混合性妆龄:1年以下个性标签:其他彩妆风格:裸妆年龄:18-24岁发质:中性性别:女宝

    2024-04-15
    62700
  • 汕尾十大装修公司排名汕尾哪家装修公司好

    房子到手后需要进行装修,很多业主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装修,于是就选择把房子交给装修公司,为了让装修质量可靠,要选择一家口碑好的装修公司。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汕尾十大装修公司排名,以及汕尾哪家装修公司好汕尾十大装修公司排名1、华美乐装饰公司

    2024-04-15
    41700
  • 黑松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黑松露,也称块菌,是一种生长于地下的野生食用真菌,外表崎岖不平。色泽介于深棕色与黑色之间,呈小凸起状,遍及灰色或者浅黑色与白色的纹理,其气味特殊,难以形容,与蘑菇等一般菌类不同,松露的孢子不是通过风进行传播,而是通过那些啃食松露的动物来传播

    2024-04-15
    39000
  • 妮维雅洗面奶适合学生洗吗 妮维雅洗面奶敏感肌可以用吗

    对于敏感肌来说在使用的时候是要特别注意成分的,这个妮维雅的洗面奶要是敏感肌使用的话会不会出现过敏的情况?这款洗面奶适合学生用的吗?妮维雅洗面奶适合学生洗吗妮维雅洗面奶适合14岁以上的人群使用。一般情况下,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女性,可

    2024-04-15
    386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