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氏因诞育了皇太极,成为清朝最为bai尊贵的开国皇后。但是不知何时,谣言渐起,传说清朝祖制,宫中后妃不选叶赫。还附会说当年慈禧进宫的时候没有被选为皇后,只是选为地位很低的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果真如此,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世仇呀?这两个家族真有这样深的冤仇吗?
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女真也在其中。到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
明永乐元年(1403),明政府在绥芬河流域设置建州卫,后来又任命努尔哈赤的先祖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两卫辗转迁徙,都迁到了以今新宾老城为中心的地方,后又分出了建州右卫,这样就形成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
叶赫是海西四部之一,与其它几部一起生活在今辽宁开原以北至松花江大曲折处。叶赫先世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后来灭掉扈伦纳拉部,改姓那拉氏。叶赫那拉是太阳的意思(爱新觉罗是金子)。明朝,叶赫的两个后裔清佳努和扬吉努为首领,他们依险筑城,称雄于海西女真。
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叶赫与建州在语言、服饰等方面基本相同。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攻下了叶赫城,叶赫首领金台石被捉。据说,金台石临死时大喊:就算我叶赫那拉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讨回血债!也许以这个传说为蓝本,传出了清廷宫中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300多年前传说在修建凤凰楼挖旧房基时,曾发现了一块古碑,上面刻着八个令人触目的大字:“灭大清者叶赫那拉”。
因为这块古碑的发现,皇太极规定,清廷历代皇帝不得再以叶赫家族之女为妃,更不可封为皇后。这个规定一直流传了多年。这也是为什么慈禧最初进宫时受阻。
叶赫部的历史
叶赫那拉是明末清初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氏族,他们和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一样,都是生活于白山黑水女真部的一部分。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肃慎人,汉魏之际又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始称勿吉,到了隋朝时期称靺鞨,宋代开始称女真。元朝末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逐渐建立了奴隶制度社会。其中,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的称海西女真,活动在黑龙江流域的称野人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花河、图们江流域的称建州女真。
叶赫那拉古城
海西女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个较大的部落,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扈伦四部”。扈伦得名于松花江上游的忽剌温江(即今天的呼兰河),忽剌温的谐音就是“扈伦”。
早在建州女真统一建立各部之前,叶赫那拉家族就与爱新觉罗家族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战争。爱新觉罗其本意是“金子”的意思,那拉其本意是“太阳”的意思。当时,爱新觉罗的首领为了让叶赫部跪下来唱“征服”,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叶赫那拉家族的首领指着太阳,仰天长啸:“金子算什么,我们照样打得你们屁滚尿流。”果然,叶赫那拉家族打败了爱新觉罗家族,一跃成为了东北女真诸部最强大的一支部落。
叶赫那拉古城
为了缓解叶赫那拉家族和爱新觉罗家族的矛盾,两大家族之间开始尝试通过婚姻关系化干戈为玉帛。其中,努尔哈赤就是叶赫那拉家族的女儿所生,努尔哈赤的正妻孝慈高皇后也来自叶赫那拉家族。孝慈高皇后就是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在明万历十六年,年仅十四岁的她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到了建州女真爱新觉罗家族,她的儿子就是后来的皇太极。
任何的政治婚姻也阻拦不了建州女真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当努尔哈赤统一东北诸部以后,终于向包括叶赫在部的“扈伦四部”挥起了战刀。当时,“扈伦四部”和游牧于嫩江流域的蒙古嫩科尔沁部以及岭南蒙古察哈尔部、喀尔喀部关系密切。努尔哈赤对“扈伦四部”征讨的时候,近邻嫩科尔沁部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于是,“扈伦四部”就联合嫩科尔沁诸部组成了“九部联军”共同对抗努尔哈赤,双方决战于浑河岸的古埒山(今辽宁省新宾县上夹乡古楼村西北)。
叶赫那拉古城
古勒山之战最终以“九部联军”惨败而告终,古勒山下,兵马填江,积尸遍野。叶赫贝勒布寨被杀,乌拉贝勒满泰之子布占泰被俘告,参战的嫩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明安望风而逃。叶赫部从此一蹶不振,终于在“萨尔浒之战“后被努尔哈赤乘胜灭掉。努尔哈赤领军攻入叶赫部,努尔哈赫的小舅子(或大舅哥)誓死不降,临死前诅咒道:“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建州!”不料,一语成谶,建州女真历代君主打下来的万里江山,后叶赫部的后裔叶赫那拉慈禧霍霍的四分五裂。
努尔哈赤灭叶赫部时,只灭叶赫部落之贵族,不亡其民。努尔哈赤将叶赫部属及疆土收为己有,其叶赫部那拉氏正式成为了“满族八大姓”之一。
叶赫那拉氏著名后裔上文提到,叶赫部虽灭,但其民不亡,像后世的纳兰明珠、纳兰性德、慈禧都是叶赫部的后裔,当代著名歌手那英、主持人那威、导演吴京也都是叶赫部的后裔。
叶赫部从兴起到灭亡长达二百多年,而灭亡之后,其家族则由其子孙繁衍得以延续下来,至今已经长达五百多年。清朝灭亡以后,革命党人为了革命的需要,曾撰写大量反满文献,导致了整个满族群体,上到贵族下到平民,都处于惶恐状态,为了避免受到不公平的伤害,几乎所有满族都放弃了满族的多章节姓氏,而改为了单字姓氏。
叶赫那拉古城
今天,不管是汉族还是满族都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梦而行,每个人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奋斗!
这个恩怨由来已久,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爱新觉罗为了开疆扩土,把战火带到了草原边上的叶赫河,这里的叶赫那拉族人世代生活于此,历史悠久。
爱新觉罗为了让人家沉浮,就摆出阵势,结果谈判不拢,就开始打仗了,结果不出意料,爱新觉罗惨败,这部叶赫那拉氏就崛起了,成了满洲最大的几个部族之一。
到了明朝的末年,这两家又打仗了,这次的结果不好,叶赫那拉战败了,战败的结果就是臣服,据说当时叶赫那拉派大将不斋去攻打爱新觉罗,结果被努尔哈赤打败了,努尔哈赤还把不斋的尸体砍成两半,一半留在建州(爱新觉罗的大本营)一半还给叶赫那拉。
这可是多大的羞辱啊,叶赫那拉自然承受不住,叶赫那拉跟爱新觉罗彻底结下了梁子,发誓要报仇,爱新觉罗一跃成为最大的部族,统一了女真,就有了后来的八旗军队入主中原,开创了大清皇朝。
扩展资料: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清王朝的命运一帆风顺,爱新觉罗坐稳了天下,直到咸丰年间,一切都变了,历史在这一刻又回到了叶赫那拉手里。
咸丰年间,一个女子进入了皇宫,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宠爱,咸丰皇帝对这个女子可以说是喜欢的不得了,她不仅仅聪明多才,而且温柔大方美丽漂亮,这个女子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那个垂帘听政将大清江山葬送的女人,慈禧初进皇宫就得到了皇帝的宠爱,那时候,咸丰皇帝经常让慈溪帮忙批阅奏章,这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是不能接受的,要知道历朝历代后宫和宦官不得干政这是铁定的。
英法联军进中国,咸丰皇帝逃亡热河,再热河去世,这时他把下任皇帝的监管权给了慈溪和当时的皇后,这是不得了的事情,慈溪对于权力有着疯狂的热爱,她上台之后,先是设计逮捕了八大臣,把持朝政。
然后就是改年号为同治,同治十一年,慈溪为他选妃子,选的就是自己的侄女,也是叶赫那拉的族人,同治想摆脱慈禧的控制但是没有办法。一辈子就这样活在了慈禧的阴影之下孤独地死去了。
参考资料:
生前就册封的只有一位孝定景皇后。
孝定景皇后(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即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
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扩展资料:
清朝还有两位叶赫那拉氏死后被追尊为皇后,是孝慈高皇后和孝钦显皇后(慈禧)。
1、孝慈高皇后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
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孟古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2、孝钦显皇后
孝钦显皇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慈禧,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清朝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是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女性。虽然她不像武则天、长孙皇后她们那么出名,但是成功男人的身后,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叶赫那拉孟古,就是清太祖身后的这个女人。她是部落首领最宠爱的女儿,当初努尔哈赤想要联姻的时候,部落首领觉得努尔哈赤是个人才,对他赋予了很大的期望,于是提出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他。二女儿就是叶赫那拉孟古,孟古那一年只有八岁,可是八岁的孩子就是天资聪颖,具有当家女主人的气势。
在孟古的年纪够了之后,就被自己的父亲送到了努尔哈赤的身边。孟古很受努尔哈赤的宠爱,也是个拿得出手、谈吐学识不薄的大美人。努尔哈赤很爱她,她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努尔哈赤亲自给儿子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皇太极。 台极是满人所说的储君的意思,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悉心栽培。后来,皇太极果然也不负众望,接下了努尔哈赤留下的江山,还把疆域扩大。虽然历史书上对于叶赫那拉孟古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女人的光芒往往会被男人所掩盖,但毫无疑问的是,叶赫那拉孟古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努尔哈赤是爱着她的,为了她想见母亲的心愿,不顾两个部落间的征战,而且在她死后封她为皇后。一个女人能够让男人念念不忘这才叫做本事,而叶赫那拉孟古是个有本事的女人。
在电视剧《太祖秘史》里面,孟古并不是戏份最重的女人,不是最漂亮的女人,也不是里面让男人爱的最深沉的女人,可是却是让人很是心疼。太祖秘史孟古的一生是姐姐的替代品,却又是爱上了那个鹰一样的男人。太祖秘史孟古是骄傲的,她知道自己在努尔哈赤的心里面只是自己亲生姐姐的替代品,所以她不曾有过阿谀,她不会为了取悦努尔哈赤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她爱那个男人,因为那个男人太好太优秀,那个男人偶尔的温柔便足以让一个女人的心沦陷。可是她是部落里面的公主,她要守着自己的骄傲,她不可以让自己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所以,她为自己深爱的男人生下了儿子,却始终不肯对着自己深爱的男人说一句爱。因为部落的征战,所以她怨上了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以为她恨他,其实不是的,她只是面对不了自己,她因为太爱他了,所以对他根本无法恨。恨不起来,只好怨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爱的这个男人。努尔哈赤是有一点喜欢她的,如果不是,他也不会对她这样的纵容。如果不是皇太极,也许她一直就会这样下去。但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孟古放下了自己高傲的身段,去取悦那个让她感情无法适从的男人。她太了解他,也太了解自己,内心的苦与欢喜,掺杂着,不得而知。红颜早逝,可是却是成就了儿子的未来。
在某部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太祖秘史》里面,孟古和东哥是相亲相爱的两姐妹。孟古为了自己姐姐的幸福,心甘情愿的替她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孟古和东哥两个姐妹的心被同一个男人征服。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东哥是和孟古差了一个辈分的,东哥是应该叫孟古叫做姑姑的。孟古是一代天骄最爱的那个女人,为他生下了未来的帝王。而东哥只是曾经与那个男人有过婚约,但因为和东哥有婚约的男人太多,所以纵使东哥是后来努尔哈赤造反的借口之一,也不能说明他们之间有过什么。而且东哥的父亲是被努尔哈赤给杀死的,因此后来太祖向她求婚的时候她不答应,还说如果谁能打败太祖自己就嫁给谁。
在《太祖秘史》里面,孟古和东哥的故事还是很多的。东哥是个聪明的女人,因为太聪明了,所以就有了作的成分在里面。而孟古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虽然是聪明,但屈服于命运。两个姐妹的性格对比,决定了她们命运的不同。很难说,她们两个谁的人生更快乐一些。孟古身上背负的东西并不比东哥要少,可是东哥兜兜转转了一圈才发现原来努尔哈赤才是自己最终找到的男人。孟古和东哥是部落的两颗最明亮的明珠,都被一个男人采撷下来了。那个男人是草原上的雄鹰,是能够照进女人心中的光。
做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统治王朝——清朝,从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1912年溥仪颁布退位诏书,随即被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逊位,清朝从建立到结束,历经200多年。
懂得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后开始向明朝宣战,他的战斗檄文史称“七大恨”,其中第四条说的就是关于女人的事。努尔哈赤在檄文中说,“我与叶赫那拉部落的一个女子本来有婚约,结果被明朝政府擅自作主,嫁给另一个蒙古部落首领,这相当于你们中原地区的夺妻之恨一样。你们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今天我就因为这个事恨明朝”。努尔哈赤公开发表这所谓的七大恨,毫无疑问就是彻底与明朝决裂,其战略目标也直指明朝。
因为一个女人引发战争,古来有之,为求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直落得周朝分崩离析,毁于一旦;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结束大明王朝;努尔哈赤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昨天还梦想着享有叶赫第一美女,转眼间就被自己的顶头上司下令嫁给自己的敌人,关键是还要昭告天下,广而告之。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当耻辱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本来已深的积怨,又因为明朝的这个导火索,终于让一场大战拉开序幕。为报夺妻之恨,努尔哈赤带领八旗子弟攻铁岭、占抚顺、打沈阳、取辽阳,最终称大汗,建立了后金政权。其实,用叶赫那拉部落女子作为理由造反,不过就是努尔哈赤的的一个借口而已,他就是担心落人口实,被天下人唾骂不忠不义。不过他这招确实管用,就在那个叶赫那拉氏女子大婚之际,努尔哈赤攻其不备,火速进兵攻打女真辉发部落,用长刀让整个辉发部落灭亡,把自己的女人抢了回来。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有两位皇后,除了生有多尔衮的阿巴亥,另一位名叫叶赫那拉孟古,也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嫁给努尔哈赤的日子里,上有深得努尔哈赤信任的继室大福晋衮代,下有及宠爱于一身的阿巴亥,唯一的儿子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生前也从来没被议储,叶赫那拉孟古很懂得低调处事、韬光养晦,可惜天不假年,叶赫那拉孟古20多岁的时候,在家族和丈夫无穷无尽的战争中,离开了人世,因为生前只是侧福晋,直至儿子皇太极继位,母以子贵,才被追封为皇后,得以厚葬。皇太极定都沈阳,顺治帝攻占北京,清朝开启了长达200多年的对中原地区统治。
要论叶赫那拉部落最有名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慈禧太后都是当之无愧。她从初进宫时的兰贵人起步,逐步晋封为懿嫔、懿妃、贵妃,等到咸丰帝驾崩,儿子同治帝登基,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由于慈禧的故步自封与顽固,清朝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打击,割地赔款,再加上慈禧过大寿、修园林,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诛杀戊戌六君子,只落得国库日渐空虚,民不聊生,可以说,慈禧太后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清朝真正的灭亡,是由叶赫那拉隆裕太后来盖棺定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隆裕太后效仿其长辈慈禧太后的做法,开始垂帘听政。同年年底,全国各地要求宣统皇帝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第二年不得已颁布诏书,由袁世凯捧着退位诏书在养心殿递给太后,叶赫那拉隆裕用御宝盖于黄卷,泪如雨下,当时的小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见其母流泪,也跟着大哭,隆裕太后成为终结大清王朝的最后统治者。
红颜祸水,是男人为遮盖自己治国理政能力不足的管用说法,我们可以认为吴国灭亡是因为夫差宠爱西施,那么越国的灭亡又是因为谁呢?据说某地曾出土一块石碑,上面赫然八个大字:灭大清者叶赫那拉。其实爱新觉罗家族也有祖训,就是哪怕世上仅剩最后一个女子,如果她是叶赫那拉氏,也绝不迎娶。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忘记了自己的祖训,也正是叶赫那拉的女人激起了努尔哈赤对明朝的宣战,孕育了开国皇帝皇太极。同样也是叶赫那拉的垂帘听政、顽固不化而导致灭国,正所谓:成也叶赫那拉、败也叶赫那拉。
当然是叶赫那拉氏地位更显赫。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的爱恨情仇贯穿了清朝的始终。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叶赫那拉氏就与他纠缠不清。
清朝的开国皇后就是叶赫那拉氏孟古,她也是清朝第二任皇帝皇太极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当时是女真最大的部落之一。努尔哈赤为了统一女真,灭了叶赫那拉氏。孟古的哥哥金台石在部落被灭之时,曾说叶赫那拉氏会灭了建州女真。然而,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清朝的终结者隆裕皇太后亲自在清朝的亡国退位书上签字,宣告清王朝灭亡。
由此可见,叶赫那拉氏对于清王朝的影响巨大。这256年的时间,影响最大的叶赫那拉氏非慈禧莫属了。她作为晚清的实际掌舵人,地位无比尊贵。她的地位优势,给她的家族也带来了无比的荣耀。这就是古代特有的家族连带方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慈禧太后历经了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四代皇帝。到后来,慈禧太后直接垂帘听政,直接参与国家大事。实际上,她就是清朝的实际控制人。她对于清朝的种种政策我们先不讨论,但是她让叶赫那拉氏独享无上的尊荣是肯定的。光绪帝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由此可见慈禧是多么希望叶赫那拉氏可以长长久久的拥有无上的权利。
虽然乌拉那拉氏也出了很多皇后,但是相比叶赫那拉氏还是稍显逊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