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定地区为基础进行区域性征召和组建是二战德军装甲部队诞生的一个模式,但是也有少数精锐的德国装甲部队不是按照这个模式来组建的,其中国防军的头等王牌主力、号称“天下第一师”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支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停战后的德国国内的局面动荡不安,为了抵御来自左翼革命力量以及来自于波兰的右翼组织“自由军团”袭扰,柏林卫戌团这样一支武装力量应运而生,虽然到后来各种威胁已经减弱,但仍然作为仪仗队和保安队被保留至1921年,此后不久,当魏玛德国允许重建军队,一支新的部队“卫戍队”在被解散不久的柏林卫队的基础上重新组建,这个番号一直使用到1934年。
这时候的“卫戍队”主要承担着帝国首都柏林的大量警卫和仪仗工作,拥有7个连,每个连的人员都抽调自当时《凡尔赛和约》允许保留的7个步兵师中的一个,没有偏袒。
1934年,希特勒掌权之后,经过几次变名后定为“柏林卫戍队”,同时增加一个直属连变为八个连编制,1937年名字再次变更——“柏林卫戌团”。时任德国陆军总司令的冯弗里契上将命令每支陆军部队都要将自己军事训练最优秀的士兵送到柏林卫戍团来服役。1939年,由于该部队的官兵包括来自全德国所有不同地区的人员,希特勒决定将该部队冠以“大德意志”的头衔。正式命令由冯弗里契上将的继任者,陆军上将冯布劳希奇于6月12日下达,从此以后,该团名称为“大德意志”步兵团,并且为该团官兵配发了独特的荣誉袖标和“GD”字样的肩章徽标。
1939年整个夏天,大德意志团都是处于改革和训练状态,而怡怡是这一时期的训练让这支部队在法国战役中受益匪浅。闪击波兰的一周前,元首护卫队在这个团组建,并逐渐发展为一支脱离于大德意志团的营级单位。
在同一时间,98个师的兵力被动员起来,准备着随时突入波兰。在整个六月到八月初部队都在东西线的阵地间悄悄移动。9月1日进攻开始,37个师的兵力直插波兰腹地,只有新组建的大德意志团仍然在改革和训练之中,好像并未作好战斗准备。因而,大德意志团错过了第一阶段战役。然而元首护卫营却加入了29天的战斗。
1939年9月6日,命令到来,让大德意志团为空投波兰作紧急准备,但是这个计划却因为苏军发兵波兰东部而取消。17日部队被调回柏林,这段时期的编制改革也随之结束。其中的一个连被抽调负责首都的警卫工作。剩余的部队于10月21日被运往慕尼黑南部继续他们的训练和改革。在11月初之前大德意志团已经被塑造成了一支纪律严明的精锐部队,并为战斗作好充分准备。
然而偏偏这时候却是欧洲战场的一个暂息,在9月29日华沙投降之后,所有波兰的德军部队都被调往西线,作好了同波兰盟国英、法作战的准备。11月6日至11月间大德意志团被调至第十九装甲军布防的蒙特堡到维斯特堡,这支部队刚刚参加了波兰战役,他们的指挥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坦克专家海因茨古德里安。
不久之后两个摩托车突击工兵营被补充了进来。轻型架桥大队和有三个连编制的第43工兵营,扫雷、破坏、架桥等是他们的特长。1939年来的大德意志团已经变成了拥有4个训练有素的营的加强团,在斯托克豪森上校的指挥下为即将到来的西线战事作好了积极的准备。
经过一个冬季的众所周知的沉寂“静坐战争”,德军部队充分休整补充,装甲部队特点是在波兰战役中损失较大的,以及新的具有毁灭性打击作用的闪击战术还有待改进。一月份的最后一周,大德意志团从蒙特堡阵地转移到西南100公里的摩泽尔地区,这里可以俯视阿登地区。阿登地区多森林和丘陵,位于比利时南部,法国马奇诺防线的北部,被英法认为是“坦克禁区”。该团撤至泽尔以便最后完善这次战役的重要细节,时间在等待中慢慢过去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除了四月初大德意志团迎来它的第16个连,新近调来的第640突击炮营,主要装配StuGⅢ型突击炮,早期突击炮型号之一。
在1940年4月9日入侵挪威和丹麦酝酿过程中,该团被作为了预备和警戒部队,但是臃肿的150个师的盟军部队再一次选择沉默,丹麦一天陷落,挪威的抵抗虽然一直坚持到六月,但早在四月中旬德军已控制绝大部分地区,大德意志团的现任指挥官格拉夫施沃林已经意识那个时刻就要来临。
在1940年5月之前德军再次为设想的攻势作好准备,250万人的部队在西线蓄势待发,希特勒已下达了实施“曼施坦因方案”,任命伦德施泰特将军指挥A集团军群。这个计划是对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所提出的传统方案的修订,将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炮兵和补给部队作为“闪击战”的重中之重。
突击始于1940年5月10日,在对荷兰、比利时的空军基地进行大规模空袭,以在莫迪克伞兵对重要河流渡口占领博克的第9装甲师打入荷兰直奔人口稠密的“荷兰要塞”地区,那里有大量的荷兰军队在集结。为了与法第七集团军相呼,英国远征军横穿比利时去支援荷兰人和比利时人。在比利时的盟军后撤至德尔河,并依托其组成构建了新防线。14日荷兰陷落,尽管最初盟军在拖延战术中略见成效,但是伦德泰施泰特早设好了口袋,在中路挺进的A集团军群只遇到了四个轻骑兵师(阿登猎骑兵)以及仓促组建的十个步兵师的抵抗。克莱斯特的两个装甲群实施快速而突然的打击,几乎没有损失便突入阿登横跨莫兹河
大德意志团主力在第10装甲师的炮兵和工兵的支援下,穿过卢森堡对比利时南部的防御工事发起进攻,同时三营的部分部队已经伞降,伦德施泰特和其属下军官认识到一些法国理论:阿登地区对于大规模进攻是十分困难的,第一天横穿了没有防备的卢森堡北部,第二天德军仍然保持这种势头,然而不论是法国步兵还是比利时骑兵都毫无进展。11日黄昏前古德里安的坦克已经到达西蒙斯河的波伦。第二天正是在这儿这个团才第一次品到了战争的味道,与比利时的一些残兵有了一些小战斗,尽管一座断桥暂时性地阻碍了前进,然而第二天就被抢渡。穿越比利时继续南进,沿河北岸大德意志团途经色当森林,接近色当的莫兹河。
在A集团军群的中部,古德里安及莱因哈特准备13日渡过莫兹河。莱因哈特的部队所在的蒙代尔梅及古德里安的部队所在的色当正是莫兹河的大拐弯处,法军防线的一个缺口。结果,强夺第一桥头阵地的荣誉被埃尔温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摘得,13日拂晓他们在德南横渡成功。更南面一些,尽管莱因哈特和古德里安都没为强渡蓄集相当大的力量,但却被命令在下午就发起进攻,以希望在他们准备好之前就进入法国。虽然这次由几百架飞机支援的进攻使法国防线有些心慌,但德国人仍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在第一波次中几乎有一半的士兵被法国的火炮和机枪消灭。在包围色当之后,大德意志团在两处突击,7连向城西,主力向城东。
当德国不断前进的时候,法军的地区指挥官洪齐格将军匆忙中用骑兵向古德里安的突入部队的右翼发起了反击,但是第二装甲装很快到达阿登运河并夺取了两座完好的桥。
渡过莫兹河之后,大德意志团隶属于第一装甲师,向南挺进,此时突击工兵营从部队分离出来,移动到西面的高地,那里可以俯视波尔松,在沿着西面的公路移动过程中遭到了法车坦克的袭击。已经穿过波尔松的主力部队在小镇的南面遭遇并拖住了一支法国装甲部队。
到此刻在色当的突破已经完全瓦解了在比利时的盟军主力部队的阵地,尽是想了很多办法拖制这种装甲部分的渗透,但是没有一次反击防止得了接下来四天的胜利,作为巩固莫兹河桥头阵地的行动之一,大德意志团与法国的第55、61师以及第三装甲师在斯通高地附近阿尔泰斯东南部发生激战,战斗一直持续了整整两天,到19日的时候在波尔松附近的战斗已经开始减少,最后的固守力量撤退了。
在从色当到英吉利海峡时,克莱斯特以惊人的速度先进着,5月18日在半途中攻克圣昆庭,第二天到达距海峡40公里的亚眠和道伦斯。5月20日阿布维尔陷落,在切断英国远征军与在色堡的总部的联络线,德国人现在的实际意图就是面对海峡,在同一天当大德意志团开始向圣奥梅尔进发时,英军指挥官罗德高特命令远征军死守从敦刻尔南部到阿拉斯一线,企图阻止来自于北部的德军的突进。他试图从阿拉斯向南推进,但是原定的法军的支援却不见踪迹,进攻彻底失败。
敦刻尔克已经落入了德国人的口袋,南面脆弱的运河防线艰难支撑着来自于A集团军群的压力,而东面,从比利时直通过来的B集团军群即将突破濒临崩溃的比利时军队,远征军危在旦夕。在A集团军群方面,大德意志团在5月24日向敦刻尔克南部的英军防线发起进攻,26日前,已经在圣皮尔跨过运河建立了桥头阵地。在同一天英国罗德高特奉命率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退,当天夜里的撤退便在这个狭窄的地域展开。27、28日霍特和赫兹勒被攻击,同时敦刻尔克南部的战斗仍在继续,比利时人却投降了。直到现在这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希特勒终止了装甲部队的进攻,却把对英远征军的毁灭委托给了戈林的空军,这一决定被历史学家认为是有极大缺陷的。德军转向南方,那里法国人据守在索姆河、埃纳河一线。在德军向英吉利海峡进发过程中已经在索姆河建立的极为重要的桥头阵地,对于仓促中构建的“魏刚防线”形成了巨大的威胁。6月4日,该团被调至亚眠,这里的法国海岸防线集中了主要力量以阻止德军占领海峡的码头切断来自英国的援助。
6月5日,博克的B集团军群从巴黎西北方向魏刚防线发起冲击。大德意志团暂时归第10装甲师指挥,6月6日与第86、69两个步兵团到达亚眠南部,在第二天向法军阵地发起进攻。当第一营和第二营在战斗的时候,第三营到达罗西诺尔与工兵突击连汇合对小镇东北的法守军发起一次联合进攻。
接下来该团在对魏刚防线进行了决定性地突破之后转而对埃纳河的法军左侧翼发起进攻,追击敌人至瓦兹河,沿着埃纳河,伦德施泰特在9日发起主攻。尽管法军组织了有力的抵抗,但还是不得不回撤至马恩河一线。第二天古德鉴于他们暴露的侧翼里安的坦克部队突破沙隆的防线,此后巴黎宣告不设防。
10日当博克到达巴黎下面的塞纳河时候,大德意志团则参加了在亚眠南部的一场更激烈的战斗。尽管瓦兹桥被炸毁,克莱斯特的大部分部队还是急速赶到吉斯卡德东北地区支援A集团军群。13日该团经过一次强行军到达巴黎途经库希、维利尔斯、维伦纽夫上面的赛纳河,15日,强渡赛纳河,继续向南追击法第二、四军残余部队,6月17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瑞士边境,完全切断了马奇诺防线的500,000法军部队的后路,法国求和。
在谈判进行中的时候,大德意志团继续向南推进,19日占领里昂。作为占领军该团在里昂拥有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时间——一个月。7月6日抵达巴黎,在首都短暂停留时间里,与另外一个连汇合,17日被装配为摩托化部队。
7月26日,大德意志团到阿尔萨斯地区的科马尔和斯克雷茨塔,为“海狮计划”作着准备,直到10月26日这个计划被无限期推迟。在这个时期该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原重型运输营变成了第17和20连,9月初又一支机械化炮兵部队加入。10月,一个摩托工兵连成为第18连。10月中旬到年底,该团被调至接近瑞士边境的瓦尔达宏的训练营为“费利克斯计划”进行训练准备,十一月,这支部队再次扩充,增加了一个防空连。
大德意志团到1940年年底在法国战役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在参与的众多重要战斗中无不体现出坚毅的军人品质和极高的训练水准,损失甚轻,西线战争一开始该团3,900人,最后伤亡总计1,108人,其中死221人,伤830人,失踪57人。
在法国损失的人员的物资在1940—1941年夏季到冬季已经全部补齐,在这段时间新兵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装备也经过检测,尽管代价较高,但这都为大德意志团带来了一批有丰富战斗经验和战友情谊在俄国战役的第一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瑞士边境的瓦尔达宏训练营越冬之后,大德意志团在新一年的最初几个月辗转于瓦尔达宏与附近的贝尔夫训练营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除了一小部分高级军官,对于绝大多数军官进攻苏挺拔的巴巴罗萨计划是鲜为人知的。
早在1940年6月,希特勒已经确信了进攻苏联的战略价值。首先,与英国结成同盟被拒绝了;其次,获得“生存空间”一个欺诈性的战争借口;最后,他对苏联在欧洲的扩张野心深信不疑。从那时起国防军最高统师部就开始为入侵制订计划,这个过程中不断膨胀的胜利希望盖过了对英国方面的每况愈下。
1941年夏,希特勒决定进军南斯拉夫和希腊。4月4日大德意志团乘火车离开贝尔夫,抵达维也纳,又从那里转至途经拉伯、布达佩斯、塞格丁最后到罗马尼亚,在这里隶属于第1装甲军,并接受命令从东北方突入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那里与大部队汇合,4月11日该团进入南斯拉夫的途经阿莱德、腾斯法,却没有遇到来自于南军的抵抗,部分部队已经到达接近潘切沃的多瑙河附近。11日傍晚德国驻在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一名党卫军中尉升起万字旗,第二天德装甲先头部队进入该城。随后,大德意志团第一营也进入贝尔格莱德,从那时到七月中旬都一直作为治安部队驻扎在多瑙河东的维尔卡、基金达、维斯彻。
对于南希的占领促使希特勒重新修订最初对苏俄的进攻计划, 由原订的5月15日推迟到了6月底。5月中旬,该团奉命乘火车到达德国东南部的福洛登泰特-特罗保地区,在这里一直停留到6月15日,又奉命进低华沙东南地区。这里将被作为进攻的起点,大德意志团则成为了第二装甲集群的预备队。装甲集群已经继承了法国战役中装甲集群的优秀品质,成为真正的机动部队,但是总参谋部中拖泥带水的保守派却不承认他们“训练有素部队”的身份,四个集群已经在大战前夕作好准备,德军人数在305万人左右,再加上75万芬兰和罗马尼亚部队,3350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汽车。这些部队被编为三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并有三千架飞机的空中支援。德国高层一致认为苏德战争的关键在于装甲集群的动用,但希特勒却被这样的理由所说服:尽管装甲部队应该作为先锋,但他们必须按照经典战役那样与步兵保持紧密的协同关系,以在苏军退至第聂伯河之前形成合围。
6月22日,这股巨大的力量在1800公里的战线上向苏联倾泻而去,苏军对此却毫无思想准备,从华沙南部赶来的大德意志团隶属于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27、28日跨过边界尾随第七装甲师向它的目标——莫斯科进发。
29日从比亚雷斯托克出发,该团在斯洛尼姆与被围的苏军作战,7月3日又从巴拉诺维奇派出一支部队越过让人难以忍受的普里皮亚特沼泽北部边界直奔明斯克(Minsk),这里的另一个大包围俘虏苏军15万。继续向东,大德意志团在巴拉希纳河的波里索夫有一次较大的战斗,北处正是拿破仑1812年惨败之地。战士们在水中依稀可以看到拿破仑当年建筑的木质桥墩,当该团进一步深入苏俄的时候,从莫吉廖夫北的第聂伯河开始,战事越发频繁。
在这里大德意志团与装甲先锋部队汇合,隶属于强行渡河的第10装甲师。7月11日强渡开始,接下来的五天,双方为桥头阵地不断拉锯。16日当摆脱了拉锯战的伴羁的时候,该团继续前进以支援叶利尼亚附近米斯提斯拉夫的第4装甲集团军,21、22日向苏军阵地发起进攻。7月30日该团加入了对通向多罗戈布日北部的公路的攻击,在乌斯蒂诺娃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在瓦西科沃很多战事和行动发生在横穿耶里纳的南部,七月底八月初热浪袭人,经过一个多月的争战大德意志团终于有了一次休整机会——8月6-8日在丹可沃-瓦西科沃地区。在进入防御阵地防守一个突出部,这个突出部的中央集团军群360多公里宽的战线处从叶利尼亚西部嵌入苏军阵地。8月7日在斯摩棱斯克已经俘获苏军85万人。到月底激烈的战斗在瓦西科沃-措罗夫卡-鲁德纳亚河周边地区逐渐减弱。
苏德战争刚刚开始战事便在快速的前进和零星小规模战斗中漫延到斯摩棱斯克南部地区。穿过俄罗斯中部的平坦、空旷的平原地区需要炮兵和装甲部队的支援,在这儿大德意志团的突击炮和炮兵部队大显神通。
在南部战线战斗要激烈得多,有较好准备的苏军限制了伦德施泰特和克莱斯特的前进步伐。与有着更好判断的总参谋部相反,他们认为最大的目标应该在莫斯科,没有被他们“战争可以迟早结束”的预言所激励的希特勒决定从中央集团军群分兵以攻击在基辅布琼尼的西部防线。8月25日第二军、第二装甲集群从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转向南部,9月1日大德意志团南下,途经罗斯拉沃、卢卡维察、斯塔罗杜布。在诺夫哥罗德-塞夫斯基地区渡过杰斯纳河,在该城的东北为建立一个可靠的桥头阵地发生激烈战斗,此后在9月8日前向更南的古可夫进军。第二天在普季夫利突破塞姆河,但在建立滩头阵地过程遭到了顽强的抵抗直至13日,继续向南推进,该团转战于斯基克瓦、科诺托普、比洛皮尔,这正是铁木辛哥的西线的北翼。行军被大雨和泥泞所迟滞,但是在16日前从北部第聂伯河拐弯处赶来,第一军、第二军的主力在基辅以南150公里处汇合,19日基辅陷落,包围圈中苏军七个军被歼灭,除在南部的乌曼的损失之外,将近150万人被歼灭,相当于当时苏军兵力的一半。
在接到希特勒重新进攻莫斯科的命令,博克于10月2日东进,包围布良斯克和维亚吉玛俘获663万苏军,当秋雨来临,德军向莫斯科的前进速度慢得就象是在蠕动,大德意志团在奥卡河畔的奥廖尔得到了难得的休整时间,23日出发,趟过让人倒胃的稀泥到达姆采斯克东北的一个宿营地,为第二天向该地区已经得到加强的苏军阵地的进攻做准备。在十月的最后一周伴随着气温迅速降低,大德意志团停滞于图拉,距离莫斯科只有不到90公里,可是这一路上的战斗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打。
西北方向,德军在10月20日距离苏俄首都只有40公里,但是他们的优势早已耗尽。朱可夫已经接手莫斯科的城防事务,增援部队不断从远东派来,大量的幸存的战机被集中。众多因素阻止了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跨越图拉进攻莫斯科的企图,大德意志团作为一股重要力量在叶夫列莫夫、图拉奋战。在月底德军试图从北面包围图拉。该团在梁赞和卡希拉东面突破苏军防线,但是很快被击退并且损失了17连的大部。在12月5日前大部分德军部队都到了他们耐力的极限,车辆在严寒中都不能发动。
12月7日朱可夫适时地在65公里的战线上向博克的疲备不堪的中央集团军群发起猛烈反击,在叶夫列莫夫、图拉附近处于防御状态的大德意志团顶住了两周的攻势,接着奉命向北到达奥廖尔周边的布尔霍夫河。
尽管德国军队在苏联的严冬中装备不足,缺衣少食不停战斗,但希特勒仍然拒绝任何的撤退。然而在苏军凌利的攻势下,莫斯科南面、北面的德军部队倾刻崩溃,而且这种攻势不断扩大直到整个中央集团军群防线都风声鹤唳。年底最后一周,在奥卡河和布尔霍夫河北部的防御战中,大德意志团再次奉命去防线的薄弱点补漏,当苏军南北两线的突破使整个中央集团军群陷入被包围的威胁中的时候,该团被分成几个部队去支援在个相对孤立的步兵师。
尽管挺了过来,但是这一年对大德意志团来说太艰难了,虽然闯过了苏联酷热的夏季、泥泞的秋季,甚至严酷的冬季,但是代价是惨痛的,包括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官和士兵的900多人阵亡,3000多人负伤。
新的一年预示着一支更加强大的苏军,他们积累了更多的战斗经验,有了更好的坦克、飞机、大炮,从英美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而在德军防线的背后,游击队对于漫长的补给线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整个冬天在柏林对于莫斯科战役反馈迅速而坚决,希特勒任命自己为最高司令,同时将35位包括古德里安和霍普纳在内的将军解职。
1942年年初,在奥科河的奥廖尔的地段大德意志团用不受天气影响的所有的人和装备打了几个小仗。在格罗杜克附近为了牵制敌人于1月20日发起的一次进攻通过在城郊和林区的游击战术与敌人苦战十天,终于将格罗杜克地区安全地拖入二月,但这却耗尽了该团的骨血。早在2月2日第三营就已经被解散,人员和装备补充到了别的营。作为清理布尔霍夫河-亚格纳雅铁路作战计划的一部分,2月9日大德意志团向维尔赤发起了进攻。在铁路北侧穿过诺沃金斯基、格罗杜克、冯德耶夫卡第一、二营于15日到达格里兹,伤亡数字再次扩大,到19日两个仅存的装甲掷弹营只能缩编成一个。接下来的一波进攻是在科索夫卡和朱罗瓦,此后该团在该地区布防,与此同时力量也得到了补充,进一步扩编为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师。
1943年5月,该师由摩托化步兵师改称为装甲掷弹兵师。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德意志师已经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装甲师了。因为在二战德军编制里,只有装甲师才配有一个装甲团,而普通的装甲掷弹兵师只有一个装甲营。但大德意志师里有一个完整的装甲团,而且从配备来看,其战斗力远远强于普通装甲师的装甲团。普通装甲师的装甲团只有两个营,而大德意志师的装甲团里有三个营,其中第三营装备的居然是通常被编成独立重装甲营的“虎”式坦克。
1943年9月,大德意志师随德军退过顿内茨河。激战中被进一步削弱,该师调回法国休整。1944年再次返回东线,在南部战场和罗马尼亚作战。7月底,转战到北部,在波兰和东普卢士作战。12月,其装甲团第3营全部换装新型的“虎王”重型坦克。1945年5月,大德意志师被强大的苏军消灭,仅有少量的士兵逃到西线向英军投降。
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可以说是德国陆军的活历史,在整个二战期间共有84人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和党卫军的“帝国”师成为获得最高荣誉最多的两个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从组建开始一直到战争后期,始终延续着只吸收最优秀士兵的传统,继续从帝国各地征召出类拔萃的年轻人。每一个德国军人都以能在大德意志师服役为荣,要想成为该师一员,首先要在德国其他部队中表现出色,证明自己是陆军中的精英,而要是能成为该师装甲部队的一名装甲兵,那可以说是军人中精英中的精英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苏芬战争,苏军的惨败。
谁都知道,芬兰是个小国。
在苏芬战争爆发之前,全国总人口只有300多万,其中常备陆军只有2万多人。
而苏联人口高达1亿8000多万,常备陆军200多万。
等于苏军的数量,几乎相当于芬兰总人口,这种仗太悬殊了。
同时,苏联是当时第四工业强国,而芬兰没什么像样的重工业,大量武器都依赖进口。
资料中这么写:如手枪就有5种规格的子弹,步枪主要为帝俄武器库遗留的19万把莫辛-纳甘步枪(苏军也使用这款武器,故弹药是互通的)和日制三八式步枪,火炮主要为1902年的俄造76毫米野战炮。芬军最缺乏的武器是反坦克炮,其标准武器——波佛斯37毫米战防炮在冬季战争初期仅有不到100门。
在装甲兵力上,芬军同样无法与苏军相提并论,仅有战间期间英国设计的维克斯六吨坦克(含一辆试验车,共采购33辆,但战争爆发之初很多都不具备武装)和一次大战遗留的20辆雷诺FT-17坦克(芬军已认知到这款坦克跟不上时代,故即便维克斯六吨坦克外只剩该武器可以作战也拒绝出击,到了1940年芬军将其埋入土中作固定碉堡使用)。
芬兰空军也因为缺乏国产机而只能从国外进口,飞机机种也是相当多样,包括荷兰(DXXI战斗机)、意大利(G50战斗机)、英国(格斗士式战斗机与布伦亨式轰炸机)
所以,战前苏联将军曾宣布,最多1周占领芬兰全境。
当时看来,苏联人也不算吹牛。
然而,苏芬战争却让全世界震惊了。
面对弱小的芬兰,苏联人出动近百万大军,其中仅仅在一个攻击方向就使用了46万人、超过3,350门火炮、约3,000辆坦克和约1,300架飞机,苦战了整整100多天,才勉强获胜。
这个获胜,还不是之前苏军宣布的占领芬兰全境,只是局部胜利。
之前宣传的1周内,占领芬兰全境,变成了大笑话。
1940年3月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割让出其11%的领土和30%资产予苏联,结束了战争。
为了这次胜利,苏军损失巨大。
苏联自己公布:
25,904人阵亡或失踪
43,557受伤
1,000人被俘
总伤亡:70,000人
而苏联解体以后,数据为:
苏军共71,214人阵亡、失踪39,369人、因伤与生病而住院死亡者16,292人、受伤188,671人、冻伤17,867人、患病58,370人,共计391,783人,,另有5,600人被芬军俘虏。
也就是说,苏军损失高达40万人。
坦克与装甲车被破坏及被芬军捕获约1,600辆,共计有21辆装甲车、42辆两栖坦克、34辆T-26坦克、2辆T-28坦克、6辆火焰喷气坦克、62辆克西摩雷式装甲火炮牵引车、12架战斗机、10架轰炸机、138门各式火炮、100门反坦克炮、78门迫击炮、3,877挺轻机枪、910门重机枪、4,482把手枪被芬兰军缴获。
实战中,苏军表现出远远低于芬兰军队的素质。
希特勒轻蔑的说苏军是“一群不懂战术的猪”。
如果300万人口的小国芬兰都可以歼灭苏军40万,德国打垮芬兰还费劲吗?
由此,希特勒坚定了入侵苏联的野心。
长钉-SR短程反坦克导弹是一种低成本、发射后不管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系统,不仅用于攻击装甲目标,还可攻击掩体、混凝土工事等多种目标。主要提供给步兵、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使用。这种便携式肩扛发射的导弹也被称为“短长钉”(Short Spike)。射手在作好战斗准备后首先利用目标探测系统捕获目标,随后将目标数据输入导弹使其锁定目标,导弹即可发射。射手随后就可离开发射阵地,隐蔽或准备发射另一发导弹。再装填时间不超过15秒。
长钉-SR的有效射程在50-800米,主要用于弥补单兵反坦克火箭和中程反坦克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由于其射程较短,因此,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尺寸更小,全系统重量也略轻一些,射手可以选择肩扛发射,而无须架起三脚架,发射准备时间也因此而更短。考虑到近程反坦克武器的主要作战环境,长钉-SR可在狭窄/封闭空间发射。 长钉-MR是一种轻型、便携式、发射后不管的多用途导弹系统,最大射程2500米。长钉-MR导弹全长12米,弹头直径110毫米,串联战斗部,入射角30度时可击穿800毫米均质钢装甲。长钉-MR有可选择的战斗模式,并可随时升级。可以在发射后接受数据,甚至在飞行过程中变换攻击目标。
长钉-MR导弹已经在以色列陆军中服役有一些年头了,主要部署在以色列南部地区,并已进入美国、英国、德国和荷兰的军火市场。长钉-MR也已经在新加坡陆军中服役。2000年5月,芬兰陆军选择长钉-MR系统装备其快速反应旅,充当中距离反坦克武器。 长钉-LR是长钉家族中的远程型号,有效射程200-4000米,在夜间或者恶劣气候条件下,受热成像仪有效作用距离的限制,导弹射程将下降到3公里。其性能优异的探测器和光纤数字通讯链可以保证SPIKE-LR拥有如下性能1发射后可修正目标数据或转换攻击目标;2完成实时监控和敌我识别;3完成战斗损害评估;4远射程和高精度;5对周围目标最小的附带伤害(这显然是以色列独特的周边政治环境决定的,以色列军方显然希望在摧毁目标的同时减少附带伤害,以免引起更大的外交争端,激起国际舆论的反对)。
长钉-LR也装备了光纤通讯制导系统,它可以将射手的意图以数字形式传给导弹,同时可以将导弹导引头看到的画面以图象形式传回给射手。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射手可以修正瞄准点。也可以允许射手修正目标信息,即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改变目标,由于光纤通讯链的存在,射手可以看到实时图象以评估杀伤效果。长钉-LR系统也可以在非瞄准线制导模式下工作(NLOS),允许射手在隐蔽状态下“盲射”,而无须暴露自己。
长钉-LR除了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作为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使用外,可以架设在轻型战斗车辆上,以跟随机械化部队作战。而其攻击目标除了坦克和装甲车外,还可以打击低空飞行目标,比如直升机。 长钉-ER的意即长钉增程型,其最大射程可达8公里。因为发动机体积增大,导弹尺寸也相应增加,而且战斗部重量也增大了。在战斗模式中新增了发射/控制模式(Fire and Steer),在导弹发射前不需要锁定目标,飞行员可以在发射后再进行目标选择,并控制导弹攻击目标最易受攻击的部位,或者切换到发射后不管模式。
长钉-ER是一种多平台的反坦克导弹。可安装在轻型战斗车辆上和直升机上,也可拆下安装在三脚架上,而以色列海军也有意采用长钉-ER安装在其轻型水面战斗舰艇上,充当近程反舰导弹使用,必要也可攻击陆上目标。
车载长钉-ER系统包括两种型号:简易型和炮塔型。其中简易型就是将三脚架换成一个带底盘的支撑柱,安装在轻型战斗车辆上,其他设备与便携式没有任何区别。而炮塔型长钉-ER则包括一个全模块化的炮塔,炮塔内容纳有射手座位、发射控制单元、热成像仪、伺服单元、1个射手控制界面(包括1个控制面板、1个多功能显示器和手柄)。由于整个系统为全模块化,所以能安装在多种型号的轻型战斗车辆上,效费比很高。
当然,长钉-ER最主要还是提供给直升机使用。其4联装发射系统可以迅速安装在多种型号直升机上(包括AH-64阿帕奇、AH-1眼镜蛇,A-129国际型、米-24等,其中阿帕奇可以携带16枚之多),而无须对直升机结构进行更改。
直升机载长钉-ER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也拥有两个版本,简易版本只是将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通过14号标准军用导线安装在直升机短翼下,并在导弹和直升机之间建立电子操纵界面。而完整版的机载长钉-ER则与其他设备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武器升级包,这是拉菲尔公司专门为出口研制的,其名称为HeliCOAT系统。全系统构成包括:长钉-ER导弹及其4联装发射装置、顶置观瞄系统、自卫和电子战系统、头盔瞄准具(HMS)、升级的座舱——带有电子导航地图、MFCD、飞行员操纵界面(控制面板、多功能显示器和手柄,可执行导弹选择、激活、战斗模式选择及确定发射顺序)。
HeliCOAT系统也是模块化设计,平台适应性很强,几乎可以用在现役所有军用直升机的改进上。它可以使任何直升机都能在全天候条件下执行攻击任务。它还能同时与多个软硬目标接战,而无论是远程还是近程,都能保持最大精度和直升机及其乘员的最大战场生存力。 “非直瞄”又称“间瞄”,翻译中又常称为“非瞄准线”,是指通过新型瞄准系统或机制使打击目标不在射手的通视距离或范围之内。这在战场上不但可降低射手遭受敌方火力攻击的风险,还可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更迅速、更精确的火力支援。因此,进入21世纪后,各国陆海军都将非直瞄能力作为武器的发展方向。
拉斐尔公司在2009年末完成了“长钉”导弹的非瞄准线改造。非瞄准线型“长钉”在外观上与以往“长钉”系列导弹有显著不同。它在弹体中部靠后有4副十字布局的很长的弹翼,弹翼向前折叠,打开后可使导弹飞行得更远,空中机动性也更加灵活,而且其发射单元中增加了光电瞄准器。其标准配置为四联装矩形发射筒,设置于高机动战术车辆后部,射手可在驾驶室中对发射架全自动操作。
非直瞄攻击,打击距离更远非瞄准线型“长钉”的最大特点无疑是其非直瞄攻击的能力,这是以前“长钉”不具备的。非瞄准线型“长钉”最大攻击距离是原有型号的3倍以上,可达25千米。这种非瞄准线攻击能力不仅仅提高了攻击距离,主要是具有“间瞄”能力,可以在山岳、房屋、丛林等障碍物后对看不到的坦克等移动目标实施精确攻击。远程型和增程型“长钉”使用了光纤数字通信链,导弹发射后不但可修正目标数据或转换攻击目标,还可实时监控和敌我识别,并可将毁伤情况回传给射手,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打击。这种光纤重量轻、直径小,1千米长的重量不过150克。这对于射程不超过8千米的导弹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射程25千米的非瞄准线型“长钉”几乎是不可想像的。因为光纤导线重量就近4千克,加之非瞄准线范围内的复杂情况,大大降低了导线释放的可靠性,也使回传信号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非瞄准线型“长钉”采用了近年推广的战场无线数据链技术,装有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两路数据链,可通过网络中心战(NCW)网络系统接收来自无人机等外部传感器传回的目标位置信息,光电制导系统获取的目标区图像同样可以通过无线数据链回传到发射控制器。虽然这种方式可能会因为无线电干扰降低控制可靠性,但其控制距离和使用灵活性都要比原有系统高。
高度机动,生存性更强。原来的“长钉”最重的也只有34千克,既可单兵肩扛或三脚架支撑发射,又能安装在车辆、舰船和直升机上使用。非瞄准线型“长钉”为了提高射程,大幅度增大了发动机尺寸,使弹重增加到71千克,外形尺寸也有较大变化,战术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非瞄准线型“长钉”选择了类似“悍马”越野车这样的高机动战术车辆作为平台。而非瞄准线能力使其设伏范围更大,可以更好地发挥高速机动平台的优越性,从而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
此外,由于原有“长钉”系列反坦克导弹射程近,因此大多装备在地面车辆上,只有个别国家装备在“美洲豹”和“虎”式等直升机上。而非瞄准线型“长钉”的远距离打击特点和无线数据链的优势,使其更适合装备武装直升机。
制导灵活。打击更精确非瞄准线型“长钉”沿用了增程型“长钉”的光电导引头,此外还包括一个红外成像导引头,其对背景热量掩盖下的目标有很强的分辨能力,能锁定有大量热辐射的装甲车辆,使其具备了对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双重体制导引头保证了“长钉”导弹极高的命中概率和全天候作战能力。随着大容量无线数据链技术的发展,这种用于线导方式的导引头也非常适合非瞄准线型“长钉”采用的无线传输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以色列在非瞄准线领域率先拿出成品的主要原因。
全程控制,任务更灵活。原有“长钉”系列反坦克导弹与世界同类型导弹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光电和光纤技术的运用,而非瞄准线型“长钉”将这一优势推向了极致。它将光纤换为了无线数据链,在更长的飞行时间内可以实现完全的任务控制,甚至随时中止任务。非瞄准线型“长钉”利用红外成像自动追踪目标,通过双向无线数据链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与发射平台一直保持数据链接,射手可以看到导引头在导弹发射前和飞行中获取的图像,并辨别真伪,有选择地打击真实目标,具有独特的发射后目标转换能力。即使射手发射时看不到目标,但通过前沿导引人员或无人机,甚至语音通信可获得目标的大致方向和位置,发射后通过导弹搜索的图像寻找和锁定目标。选定目标后,射手可依据图像引导导弹向目标最薄弱部位攻击,或锁定目标后切换到“发射后不管”模式。射手还能够实时控制导弹在城市区域复杂环境下精确机动,达到“隔山打牛”和“见缝插针”的效果。
弹头多样,附带毁伤更小。非瞄准线型“长钉”基本采用了经过实战检验的原“长钉”战斗部。原来“长钉”系列的标准配置为前置串联式战斗部(HEAT),主要用于打击爆炸式反应装甲目标。但这种战斗部对没有反应装甲的厚加固目标,如钢筋混凝土堡垒无能为力。为了克服这种城市环境中威力不足的问题,拉斐尔公司新开发了穿甲爆破(PBF)战斗部,具有穿透、爆炸和粉碎装甲的综合性能。该战斗部能够穿透墙壁或掩体,然后在目标内部爆炸,在获得最大毁伤效果的同时,对目标外部的附带毁伤减至最低。非瞄准线型“长钉”的战斗部采用可更换设计,可以携带几乎全部“长钉”导弹战斗部,根据打击目标的需要选择安装不同的弹头。
130 53 TK岸防炮
岸防炮曾是过去几百年里各国进行海岸线防御、海峡控制的重要装备,别看现在各种导弹、飞行器成为视频节目的主角,但是岸防炮依然被很多国家当成主力装备使用,芬兰的130 53 TK就是这样一款装备。
130 53 TK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当时芬兰国防委员会计划研发新的岸防炮替代原来的152毫米火炮,最终将火炮口径定为130毫米,这是为了和机动海岸炮兵的130 K 54牵引火炮通用弹药,历时约10年后研制成功,1982年获得正式的生产合同。
130 53 TK其实就是一座安装在海岸防御永备阵地上的防御炮塔武器系统,重约16吨,多边形的装甲炮塔为炮组提供基本的防护能力,它可以360°旋转,主炮则是一门采用53倍径身管的130毫米大炮,炮口安装有制退器。
该炮配备了自动装弹机,爆发射击可以在20秒内发射3发炮炮弹,持续射击则降低到6发/分钟。它发射分装弹药,弹药初速度约860米/秒(减发射药量后初速度也随之降低),当发射常规弹药时最大射程27千米, 如果使用增程弹则能达到40千米。
最初配备的弹药为常规高爆破片弹头,不过有定时引信、碰撞引信和延时引信,这显然是针对不同的目标而定,预计打击的对象也应该是两栖登陆船/艇、两栖坦克等中小型水面目标,大型的水面舰艇则交给反舰导弹对付。
一门130 53 TK需要配置一个10人小组操作,包括3名指挥官和7名士兵,炮组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目标,但保留了光学三角测量设备,因为后者不会发出激光束,使用更加隐蔽,炮火打击更具突然性。
不出意外的话130 53 TK会成为芬兰最后的固定海岸炮,炮塔安装在永备工事上,工事内设置有相应的弹药库、宿舍等空间,130 53 TK与防空武器、反舰导弹等一起构成了芬兰的岸防体系。
现在岸防炮的地位已经远不如以前,但仍有存在的必要,延坪岛炮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有限的冲突级别中仍然可以扮演主角,在更高级别的作战行动中则只能当配角,就比如2019年的KESKI-19演习中,130 53 TK没有机会与假想敌的大型目标来一次大炮对决,只在反登陆等作战行动中发挥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