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的唱片赏析

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的唱片赏析,第1张

一个另外一个新兴的品牌比较有趣的进入爱乐者视线——Profil品牌下Edition Günter Hanssler 。资深爱乐者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内在渊源,Hanssler品牌的制作人Günter Hanssler再次创立的新品牌。但不是很了解Günter Hanssler和Hanssler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需要用这么一个姐妹化的品牌形式重新开始?

在柏林爱乐乐团BPO、伦敦爱乐LSO、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等都或者自主品牌或者以专辑方式发行了各自的乐团的音乐自传。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系列也终于借Günter Hanssler重振旗鼓之际发行了自己的历史纪念专辑。其中包括了1938年的伯姆指挥的《纽伦堡的名歌手》、1941年伯姆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这类文献级录音;1954年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康维茨尼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1963年康德拉什指挥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四交响曲德国首演录音,一直到当代科林戴维斯指挥的舒伯特、伯辽兹等等首批12款。

一、不朽的小提琴之王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是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伟大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享有“小提琴之王”美誉,名列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之首,著名的德国籍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称赞说:“他不是在演奏小提琴,他简直就是小提琴的化身”,而一向对同行不肯轻置一辞的海飞兹也惟独由衷地倾慕,喜爱着他的演奏。

本套合辑中的两张CD均自世界古典名厂RCA的原版录音,收录包括克莱斯勒为我国优秀所间音乐所吸引而创作的著名的《中国花鼓》,演奏的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名曲《黛依丝:冥想》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印度之歌》以及克莱斯勒最经典的小提琴小品《爱的欢乐》等在内的48首克莱斯勒原创小提琴小品和改编曲。录音不仅完美重现克莱斯勒与众不同的运弓和颤指,更有其招牌式的表情滑指演奏技巧的绚丽完整展现。

二、小提琴巨匠海菲茨挥琴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珍品,至今也是音乐会上和唱片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在这两首协奏曲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所有著名小提琴家都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保留曲目,著名的演奏录音也数不胜数。RCA公司以Red Seal系列发行的这张唱片选择了有着20世纪“小提琴之王”美誉的亚沙·海菲茨在1957年和1959年分别录制的这两首协奏曲。海菲茨举世无双的技巧和非凡的音乐修养在这两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采用协奏曲体裁创作的音乐中最著名的篇章,同时也是当今音乐舞台被演奏次数最多和最受听众欢迎的作品。两部协奏曲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情调,音乐结构庞大,演奏技巧艰深。

阿格里奇演奏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充满了火热的激情,迪图瓦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的默契协奏,使得乐曲呈现出辉煌与灿烂的光彩,HI-FI级的录音效果则更加真实地还原了阿格里奇演奏时细腻的手指触键与磅礴的气势展现,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荣誉。米尔斯坦演奏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直被公认为是该协奏曲最具正宗俄罗斯味道的演绎。作为俄罗斯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一代宗师,米尔斯坦的演奏琴声宽厚、音色温暖、技巧扎实,其独特的风格被认为是最真实体现出柴科夫斯基音乐精髓的诠释。

四、最佳版本:四大古典巨匠的小提琴超级名作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部,每部都清秀、亮丽,犹如器乐重奏。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营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勃拉姆斯一生只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贝多芬的小提琴和弦乐浪漫曲为其仅有的两首小提琴浪漫曲,充分体现出作者在旋律创作方面的天才手笔,处处洋溢着优美绝伦的韵律。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成就比肩“小提琴之王”海菲茨,享有“人民艺术家”称号,又被称作“莫斯科的帕格尼尼”。他的演奏音色温暖甜美,明净光洁,既有银铃般的清晰感,又有天鹅绒般的柔美,这足以成为本录音入选留声机百大古典唱片的理由。

五、贝多芬 春天、克莱采

在贝多芬10首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中,最著名、也最被经常演奏的是第五号“春天”和第九号“克莱采”这两首,这不仅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标题,更重要的是这两首乐曲集中体现了贝多芬成熟的创作手法和人文精神,而且它们的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梅纽因是20世纪国际乐坛举足轻重的一位小提琴大师,有着超凡的演奏技巧和惊人的音乐敏锐力,他对音乐的诠释表现出了一种理性思考的深度,他的演奏与录音展现出极大的魅力。他与肯普夫合作的这版录音自然流畅,充满人情味的温暖音色,蕴涵了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意境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充分展示了梅纽因作为一代小提琴大师的权威典范,是这两位音乐大师在DG很少的唱片录音中的珍品之作。

六、20世纪小提琴协奏曲经典名作

此CD收录的两首20世纪著名小提琴协奏曲——贝尔格和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收集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和优秀录音的经典藏品。此CD在1980年以LP唱片出版,先后获得了 “爱迪生大奖”、布鲁塞尔的“卡埃西利亚大奖”,以及“格莱美奖”。同时也获得《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小泽征尔与帕尔曼合作,演奏并录制的这两部小提琴作品十分出色。其中,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评论界认为是帕尔曼作为演奏家生涯的一个经典之作,又是到目前为止这部作品历史上最好的一次演绎。至于帕尔曼对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著名出版商大卫·霍维茨则评价说:“这部作品虽有争议,而且演录俱佳之作极其少见,因而帕尔曼演奏的这个版本便成为了这首协奏曲的里程碑之作。”

 关于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小提琴之“首席”之名,来自交响乐队。“首席”者,第一也,故首席小提琴也称“第一小提琴”。在西洋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明显地居于重要的位置上,如果是首席小提琴,还会起着榜首与领衔的艺术作用。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1、弗里茨·克莱斯勒 Fritc Kreisler

 弗里茨·克莱斯勒是20世纪初叶最有影响的小提琴家。他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一个音乐迷,这对克莱斯勒产生重要影响。7岁时克莱斯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10岁毕业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法比小提琴学派的著名教授马萨尔,当他以毕业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时,年仅12岁。因此,克莱斯勒的演奏兼有维也纳人的温暖人情味和法兰西式的贵族风度,这使得他的演奏风格新颖而独特,同时代的小提琴家几乎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如海菲兹、埃奈斯库、蒂博、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等等。克莱斯勒的演奏最重要的标志性风格,是对颤指(揉弦)的运用,他赋予颤指技巧以戏剧性的风格,无论是悠扬的歌唱性旋律还是快速音型的技术性段落,在此,颤指都已成为最有力的表情手段和增添色彩的手法,而这一点,正是他的前人们所十分谨慎从事的事情。

2、乔治·埃奈斯库 Georges Enescu

 乔治·埃奈斯库是一位通才式的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他生于摩尔多瓦地区维尔纳弗县的利文镇。作为作曲家,其代表作管弦乐《罗马尼亚狂想曲》奠定了他作为罗马尼亚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的地位。对于他的钢琴演奏,连著名钢琴家阿图尔·鲁宾什坦都这样说:“他是一位就连我也要感到眼红的非常了不起的钢琴家。”而作为指挥家,他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完全的尊重。埃奈斯库小提琴演奏的最重要特征在于,他将法比小提琴学派的演奏手法于他在童年时代就很喜爱的罗纪尼亚民间音乐中的吉普赛音乐(拉乌塔里,Laoutari)的表演传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演奏风格。由于他的包括作曲在内的多方面的音乐才能,使他的演奏给人们的印象不只是在拉琴,同时也是在即兴创作,他的每一次演奏都是新鲜的,都像是演奏新作。埃奈斯库在小提琴演奏的运弓方面有他独到之处,他喜爱弓幅宽阔的连音奏法,这使他的演奏充满了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

3、亚沙·海菲兹 Jascha Heifetz

 亚沙·海菲兹是当今世界小提琴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生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3岁便开始学习小提琴,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6岁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而后,他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大名鼎鼎的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奠基者奥波尔德·奥厄教授。毕业后,海菲兹即前往柏林、斯堪的那维亚演出,1917年夏,他及全家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并在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首次登台,演奏帕格尼尼的《第24首随想曲》等,这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尤其是他对左手高难度技巧的把握,右手运弓的稳健和娴熟,令所有在场的观众,其中大部分是演奏家们的折服。1925年海菲兹入美国籍。海菲兹十分注意小提琴基本功的训练,尤其对音阶的练习,主张音阶练习要占整个练琴时间的一半以上。其演奏风格体现了他魔鬼般的技术和火一般的热情的个性,现代化的古典主义风格是他所遵循的,他的演奏像“美声”歌唱,每一个滑音都经过精雕细琢,而每一次运弓又都体现着音乐性,他的这种音乐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使他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小提琴家,并影响了其后的很多小提琴家。

4、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ch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生于乌克兰的敖德萨,5岁时开始随敖德萨音乐学院教授、著名苏联小提琴教育家斯托利亚斯基学习小提琴,12岁首次公开演出,16岁举行第一次独奏音乐会。三十年代,他获得了多个比赛的奖项:1935年第二届全苏音乐演奏家比赛第一名,1935年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二名,193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这些成绩使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尤其比利时的那次比赛,在7个一等奖中,苏联人获得了6个,由此奠定了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在世界的地位。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富于抒情的诗意,艺术上曾受到克莱斯勒的强烈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克莱斯勒的具有唯美倾向的发音手法,在奥伊斯特拉赫那里变成了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颤指有时采用艺术化的延迟瞬间开始,造成声音的久远延绵。

5、耶胡迪·梅纽因 Yehudi Menuhin

 耶胡迪·梅纽因是一位与海菲兹旗鼓相当的犹太裔小提琴家。他生于美国的纽约,儿童时便显露出良好的乐感,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便在他的老师路易·帕辛格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队协奏下演出了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1926年他及全家前往欧洲,并在巴黎与埃奈斯库有了历史性的会见,遂成为埃奈斯库的学生。1927年,11岁的梅纽因第一次登上卡内基音乐厅舞台,在纽约交响乐团协奏下,演奏了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31年他又在巴黎音乐学院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梅纽因早期在柏林的演奏曾得到爱因斯坦的关注和赞赏,他在世界各地举行的音乐会上,演奏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使他闻名于世界。梅纽因在演奏时,握弓时肘的位置明显比手高,这种高手肘“从肩部”就开始的各部分都参与的运弓方式,能使换弓时声音保持不断,声音饱满而结实,并能在弓根以非常弱的力度,用全部或四分之三的弓毛使人几乎觉察不到的换弓,这种方法与他的前辈奥厄提倡的应当保持在能使肘与手形成一条直线的位置的方法显然不同。梅纽因的双手比起正常的标准略为短些,这影响到他右手的运尤其弓子运到弓尖时,但他恰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演奏亲切而诚挚,清醒而脱俗,出色的手指技巧和雄浑美妙的音色风格,是他的个性特征所在。

  6、艾萨克·斯特恩 Lssac Stern

 艾萨克·斯特恩是一位俄国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琴家。他生于乌克兰敖德萨西北350公里的小城克里门内兹,当他出生仅10个月时,全家移居美国旧金山。斯特恩4岁随母亲学习钢琴,8岁从波拉克学习小提琴,11岁首次公演,12岁转到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德门下学习,14岁时,师徒公开演奏了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1943年,斯特恩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一场极为成功的独奏音乐会,由此成为世界级的小提琴家。斯特恩的演奏细腻中见出宏大,追求精确完美,力度多变,音色温馨的品性。作为音乐家,斯特恩在室内乐方面的造诣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他与钢琴家伊托明、大提琴家罗斯演奏的三重奏,是室内音乐的经典。

7、列奥尼德·柯岗 Leonid Kogan

 列奥尼德·柯岗是继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之后最重要的苏联小提琴家。他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6岁开始在当地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10岁考取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特殊儿童班,随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奠基人之一A·扬波尔斯基教授学琴。1940年他16岁时,便在莫斯科交响乐队的协奏下,演出了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7年,柯岗获第一届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小提琴比赛一等奖,1951年在布鲁塞尔获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金质奖章,由此引起世人瞩目。柯岗作为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其艺术个性却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完全不同,他特别擅长演奏戏剧性的音乐,动作泼辣明快,感情悲壮激昂,音乐对比鲜明,气势刚强雄劲,这些独特的个性,被人成为“柯岗式”的手法,与海菲兹的演奏有些相似。在柯岗的演奏生涯中,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演奏炫技性的乐曲为主,第二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上,重点移到涉猎广泛的小提琴曲目方面,因此柯岗不仅有辉煌的技术,更有广泛的曲日积累。

8、萨尔瓦托雷·阿卡尔多 Salvatore Accardo

 萨尔瓦托雷·阿卡尔多是一位全能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他生于意大利的都灵,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3岁在那不勒斯举行了首次职业演出。1955年在韦尔切利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1956年日内瓦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第一名,两年后的1958年,又在热那亚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意大利广播之春奖和小提琴比赛第一名,从此挤身世界优秀小提琴家行列。或许是意大利人的缘故,阿卡尔多对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作品情有独钟,他是第一个全部录制帕格尼尼所有六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家,同时还录制过帕格尼尼全部24首随想曲,他演奏的帕格尼尼的作品是用心歌唱,而不是炫耀技巧。同时,他对其它作曲家的小提琴作品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全方位的演奏和录音。阿卡尔多的演奏注意追求非常歌唱性的声音,他认为小提琴本身就是一个歌唱性的乐器,因此首先要歌唱,然后才是技巧,因此在他的演奏中,哪怕是平淡无奇的乐句也会有着最美妙的表达。

9、伊扎克·帕尔曼 Itzhak Perlman

 伊扎克·帕尔曼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家。他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5岁开始学琴,1958年13岁的帕尔曼被选到美国电视台演出,随后即移居美国。由于帕尔曼在4岁时患小儿麻痹症,成为终身残疾,因而无法站立演奏,但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克服困难,最终成为世界级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移居美国不久,就受到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的赏识,获得“以美基金会”奖学金,进入美国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伊凡·加拉米安和多罗西·狄雷教授学琴。1964年,帕尔曼在美国列文垂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一等奖,被人称作“小提琴王子”。帕尔曼演奏的最大特点,是把浪漫主义的热情、洒脱和古典主义的和谐、均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能驾驭各种音乐风格的作品,并图图用不同的音乐来表达不同的音乐内容。帕尔曼有一双令人羡慕的大手,但手指却十分伶俐,他的运弓饱满且极富倾诉力,他十分注意声音的歌唱性,其松驰的演奏,带给人们的是情感的波动,人们从他的演奏中感受到了力和美。帕尔曼擅长演奏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巴赫等人的作品,尽管他那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面对那些炫技性的段落完全驾轻就熟,但他对乐曲十分逻辑地音乐处理,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才是他演奏成功的基石。

10、平夏斯·祖克曼 Pinchas Zukerman

 平夏斯·祖克曼是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8岁时进入特拉维夫音乐学院。1962年,14岁的祖克曼来到美国,进入朱丽亚音乐学院随加拉米安教授学习。1967年,在第25届列文垂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一等奖,由此奠定了他世界小提琴家的地位,并开始了他作为职业小提琴家的生涯。祖克曼到目前为止已录制发行了90多张专辑,全部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和中提琴曲目,还获得了21项格莱美奖提名,其中两次获奖。祖克曼的演奏有很好的控制力和分寸感,既不夸张卖弄,也不过分热情,他在小提琴高音弦上的演奏极富穿透力,而在低音弦上的演奏则充满了甜美和荡气回肠。他还有一个十分独特的演奏个性,即在演奏中常常强调突如其来的重音。这些使祖克曼的演奏别具一格,十分醒目。

造就时代需要英雄,人类文明同样离不开英雄。英雄者,或集风云际会于一身,登高一呼万众麋聚,或又双雄并起,双峰相峙,各领风骚,互为争奇。凡属后者的两人,必定是思维理念、个性举止均对比极其鲜明,反差异常强烈,音乐上如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亨德尔;歌剧全盛期的瓦格纳、威尔第;指挥台上的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和钢琴界的阿劳,霍罗维茨等皆属之。在苏联的小提琴领域正好也有这样的两位大师,可以说正是他们的四只手,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共同撑起了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半壁江山,捍卫了苏联小提琴学派的荣誉和地位。大卫奥依斯特拉赫和列昂尼德柯冈的名字并不因为他们的去世、时事的变迁而销声匿迹;相反,随着岁月的流淌,新生代的不断涌现,知道、倾慕他们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列昂尼德柯冈(Leonid Kogan)与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一样也来自乌克兰,只不过由于柯冈比后者小16岁,因而可以说至少在柯冈崛出之前,大卫在苏联乐坛上的地位还是一言九鼎、无人撼动的。1924年11月14日柯冈出生于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他的父母都是摄影师,父亲还是业余提琴手,从5岁起柯冈就拿着童琴学习,以后历经两任教师辛勤栽培终于成材。他的这两位老师都姓杨波尔斯基(Yampolsky),前一位叫菲利普,后一位叫阿拉姆,还都是奥尔的学生,但彼此之间没有一丁点儿的血缘关系。如果说家乡的菲利普杨波尔斯基培养他确立了对小提琴演奏的热爱和坚固的基础功底的话,那么从10岁迁往首都起,莫斯科的阿拉姆杨波尔斯基则一手缔造了他通向成功之路的坦途。从天才少年班到中央音乐学校(即莫斯科音乐学院附中),从大学再到研究生,柯冈师从杨波尔斯基长达17年,两人之间的情谊绝非一般的师生所能比拟。想当年,16岁的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以一曲《魔鬼的颤音》掀开了他艺术人生的第一页,而柯冈恰恰也是在16岁那年在莫斯科爱乐乐团的烘托下上演了他的处子作:勃拉姆斯的《D大调协奏曲》,以其精湛的琴艺和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素养,轰动乐坛。这次成功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须知此时的柯冈还仅是一位附中的学生呢。4年后,作为音乐学院二年级学生的柯冈已经以莫斯科爱乐乐团特邀独奏家的身份随团去国内外巡回演出,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演技和鲜明艺术个性令听从们惊叹不已。然而,真正让世界感受到柯冈存在的是1951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一届伊莉莎白王后国际音乐比赛”上,柯冈以一曲帕柯尼尼的《D在大调第一协奏曲》技惊四座,一举夺得大赛金奖。载誉而归的柯冈旋即被任命为母校的小提琴教授。所谓好事成双,不久,28岁的柯冈又当上了新郎,他的新娘正是比他大5岁的女小提琴家伊莉莎贝塔吉列尔斯。(Elizaveta Gilels)

33岁的伊莉莎贝塔是苏联乐坛上最负盛名的钢琴大师埃米尔吉列尔斯的胞妹。说起来柯冈与伊莉莎贝塔的这段姻缘还亏得这位大舅在无形之中牵线搭桥呢。原来,在1949年,爱好室内乐的柯冈就与钢琴家吉列尔斯以及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组成了一支钢琴三重奏组,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重奏作品。久而久之,吉列尔斯那同是小提琴专业的妹妹自然与柯冈也熟识起来。伊莉莎贝塔非等闲之辈,她早年曾拜斯托利亚尔斯基为师在敖德萨音乐学校学琴,后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又师从阿拉姆杨波尔斯基,乃柯冈的正牌师姐。1937年,当“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前身“伊萨依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办伊始,如日中天的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以29岁的“高龄”力拔头筹时,同时参赛的18岁的少女伊莉莎贝塔却也以不俗的琴艺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的成绩。此后的她虽未能大紫大红,却也一直活跃于音乐舞台上。伊莉莎贝塔倾慕柯冈的年轻有为,而柯冈也从这位师姐那里感受到更多的成熟和温情。两人喜结连理,不仅是彼此艺术上情感上心心相印的升华,也是苏联两个最知名音乐家庭的联姻。几年后随着儿女相继出世,更使柯冈夫妇的生活充满了喜悦,柯冈的事业也突飞猛进。1955年,他应邀前往法国巴黎举行的音乐独奏音乐会,这也是他首次在西方的音乐舞台上亮相。在首场演出中他一口气演奏了莫扎特、勃拉姆斯和帕格尼尼三部时代、风格皆大相径庭的协奏曲,使原本对东欧演奏艺术执有偏见的听众们只有心悦诚服的份。第二天法国的报纸上这样评论道:“柯冈的演奏之出神入化使听众们闭上眼睛就能体会到站在你面前拉琴的原来是位真正的魔法师。”

作为苏联小提琴学派共同的旗帜,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与柯冈之间的关系向鲜见于国内转述的各类文章之中。就一般而言,总是同行相轻,而具有不同个性、风格的学派领袖尤甚。柯冈与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的演奏风格是迥然有异的。柯冈以擅长表现音乐的戏剧性取胜,他与奥氏最本质的区别也许在于他的演奏追求雄奇险峻、声势豪迈的气质,这与情感温馨儒雅和音色细致入微的奥氏招牌形成泾渭分明的巨大反差。然而这种性格上、气质上区别并没影响到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1951年当柯冈参加伊丽莎白五后比赛时,评委当中就端坐着奥依斯特拉赫。当柯冈在决赛中演奏完后,大卫对着同是评委的法国提琴大师蒂博不无得意地说:“你当然了解我们的培养方法是优秀的。我们的年轻人演奏得非常出色,他们完全成了听众注视的焦点。列昂尼德和米沙(指米哈伊尔瓦伊曼,他也是杨波尔斯基的学生,当年比赛的亚军得主)根本找不到激烈的竞争对手,我预言他俩将获得比赛的头两名。”比赛的结果一如奥氏所料,26岁的柯和24岁的瓦伊曼昂头挺胸站上了领奖台。柯冈成名后,作为一名后来者,他还经常出席大卫的演奏音乐会以及他晚上在音乐学院的授课。大卫尽管比柯冈大16岁,但却始终把柯冈视作一个平等同行而决非是竞争的对手。当然,在通常情况下大卫总是作为苏联小提琴学派的唯一代言人在各种场合频频亮相,而柯冈则由于天性内敛孤僻,总是尽可能地避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至于谈到柯冈心目中的偶象,则非海菲兹莫属。每当回顾起海菲兹1934年的访苏之行,柯冈总是由衷地说:“我去听了他的每一场音乐会,至今我仍能清晰地记忆起他演奏的每一个音符……。”其实,只要留意柯冈唱片封套上的演奏肖像和实况录像的神态,就可发现他与海菲兹在演奏时都是神色冷峻凝重,毫无一丝快意,双眼都直直地逼视着琴上的弓和弦,何其相似乃尔!就连柯冈演奏的琴也大有讲究。据他的儿子帕维尔回忆,父亲在其早年的演奏生涯中使用的是音色更为柔和亮丽的斯特拉迪瓦里,后来他认为瓜尔内里那深邃沉郁的音色更符合自己的个性,于是就改用了一把制于1726年的瓜尔内里“杰苏”琴。此外,柯冈还收藏了一把1733年的瓜尔内里名琴,而这把琴还是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于60年代为他觅得的。俗话说琴为心声,两人的相敬相知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对于琴弓柯冈倒是更喜欢选用法国的弓,他几乎从不使用德国弓,这一点他又与海菲兹和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有截然不同的审美观。

柯冈一生远官场淡名利,讷于言而敏于行,尽管其生前集功勋艺术家、人民艺术家、列宁奖章获得者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然而他与他家人的演奏录音都并不好找,尤其在国内,几乎是唱片爱好者收藏上的一个盲点。为此,谨就个人收集到的资料将其流变略述于后。以备有心者日后寻觅。

柯冈的录音其实不少,但苏联国家级的“旋律唱片公司”(Melodyia)发行的大都还止于LP的载体形态,于欣赏、收集都带来莫大的不便。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对于柯冈艺术的价值似也远不如对大卫奥依斯拉赫那么看重,后者的唱片可谓俯拾皆是,可五大唱片公司发行的柯冈唱片却屈指可数。倒是几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这方面眼光独到,做出了值得嘉许的成绩。

意大利的“丑角”唱片公司(Arlecchinl)推出的《柯冈的艺术遗产》(Leonid Kogan Legacy)为30CD,虽未号称全集,却几乎涵盖了柯冈在各个重要时期演奏的不同风格、不同体载的作品,有全集之实。而日本的三全音乐株式会社以“希神”(Triton)也为30CD,其编辑思路与曲目编排与“丑角”又有所不同,曲目也并不完全重叠。以上两种是欲收藏全集的理想目标,至于选集类的CD,当首推英国“圣约”(Testament)的一套6张CD(编号为SBT1223—1228),这一套的重要性在于收录了柯冈所演奏的足以显示其鲜明个性和卓越琴艺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其中包括了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和柴科夫斯基的所谓“四大协奏曲”还有他与夫人伊莉莎贝塔合作的泰勒曼、列克莱尔和依萨伊的小提琴双重奏鸣曲等,实为收藏之圭臬。倘再退而求其次,只求一碟在握以闻其音者,EMI唱片公司“名家档案系列”(Artist Profile)的柯冈专辑(2CD)无疑是首选(CD编号为ZS0777 76773223)。它遴选了柯冈演奏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三首D大调,外加一首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由康德拉辛、西尔韦斯特里等名家指挥,为柯冈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可惜该片已被EMI从目录上删除有年,不知今后会再版否?值得注意的还有韩国的“炎唐古典”唱片公司(Yedang Classica)发行经由美国“干线音乐公司”(Pipeline Music)从苏联获得版权,并进行了模转数处理的一批珍贵音乐档案,其中就有柯冈演奏的数种,由于这批CD唱片自2000年起才陆续问世,相比较而言,“炎唐”的唱片倒是柯冈爱好者们最易觅获的对象。

http://entsinacomcn/y/2006-08-29/16531222256html

与其他的作曲家相比,人们谈论肖斯塔科维奇时,常常把他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联系在一起。确实,音乐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位重要作曲家的全部生存方式,像肖斯塔科维奇的一样,由政治来决定。 我们仅仅刚刚开始去理解肖斯塔科维奇的两方面的悲剧性冲突。作为公众人物,他在无数的讲演和他签字的文章中无奈地被迫吹捧官方路线。与此同时,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他对自己的处境深感畏惧和憎恶,但他不能公开承认。 在这样的环境中,肖斯塔科维奇的每一新作品的“含意”自然遭到质疑。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是快乐的还是悲哀的?是调侃的还是严肃的,正统的还是持不同意见的?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几乎总是引起议论而不像世界其他地区在世的作曲家那样,仅仅把作品当作音乐来看待。 第一眼看去,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似乎完全是非政治化的。像肖斯塔科维奇的前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样,这部作品是写给其挚友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打算作为小提琴家的60周岁的生日礼物。然而肖斯塔科维奇把奥伊斯特拉赫的生日搞错了,由于“出错”,这部协奏曲完成时早了一年,因此奥伊斯特拉赫在他59岁时首演了这部协奏曲。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拥有我们对古典协奏曲所期待的一切:吸引人的旋律、辉煌的炫技写作、极快的华彩乐段。三个乐章的顺序(开始为奏鸣曲曲式的中板,接着是抒情的柔板以及生气勃勃的回旋曲式的终曲乐章)基本上与100年甚至200年前的协奏曲相同。首演后,在《真理报》臭名昭著的文章“混乱取代了音乐”和其他只能当作恭维的文章之后,苏联采访者发表了题为“一如选定的主题”的评论文章,认为这部作品在“风格上没有新的东西亦无惊人之处”。 如果这部作品没有“惊人之处”(肯定没有打算令人惊奇),却有很多引人注意的主题素材和音乐结构。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采用逐渐演变手法的大师;在这部协奏曲中有许多例子,以一个简单的乐思开始,逐步发展,直至最终达到强烈的情感高潮。他的配器也极为简练并常常限制他自己仅使用最基本和声与乐队织体。 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相当一个缩减的乐队,双管制的木管乐器,没有小号和长号,除了定音鼓和锣之外没有其他打击乐器。但肖斯塔科维奇精妙地应用了这个缩减的乐队,在音乐达到高潮时获得极有力的声音效果,例如:尤其在第一乐章的戏剧性乐段,两支单簧管用其极少运用的尖声和穿透力强的高音音域演奏。这样戏剧性的乐段与更为嬉戏的插部交替进行,在第二主题中,它幽默的断音主题显然在这一刻出现了转机,使人联想起舒伯特的著名进行曲。这个进行曲的曲调用作第一乐章的结尾,在节奏性的弱音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再次回应并在弦乐的低音上中消失。 第二乐章是一首小提琴的悠长歌曲,结合着悦耳的木管独奏,再也没有了乐曲开始时的紧张、困惑和悲哀。小提琴在寻找澄清和证实,但不断地遭到否定。独奏的旋律以粗暴的宣叙调般的华彩乐段应答,表现出失意中所受的严厉斥责。感人至深的片刻出自乐章结束部第一园号再现乐章开始的主题,把它突然转变成摇篮曲,第三乐章的结束部在这摇篮曲上滚滚流出。 最后一个乐章开始,在小提琴和圆号间有一连串模仿的、讥讽的交替进行,很快便进入狂热、紧张不安的快板;这个由半音主导的回旋曲风格的主题更为活跃和复杂,具有痛苦和残酷成性的意味。这时乐队的势头被华彩乐段打断,其中对引子的素材加以变形并闯入自嘲的方式。作品的结尾找到争取支配地位的大调的调式并最终夺取胜利,然而随后的感觉更为不确定而不是胜利。

记得采纳啊

作曲家:

肖斯塔科维奇

http://baikebaiducom/view/8251htm

普罗科菲耶夫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07htm

哈恰图良

http://baikebaiducom/view/129566htm

演奏家:

霍洛维兹

http://baikebaiducom/view/338052htm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http://baikebaiducom/view/39696htm

米尔斯坦

http://baikebaiducom/view/292292htm

罗斯托罗波维奇

http://baikebaiducom/view/163142htm

里赫特

http://baikebaiducom/view/92745htm

吉列尔斯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7045htm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波兰1810-1849

1《夜曲》No1

2《夜曲》No2

3《夜曲》No5

3《夜曲》op9 弗朗索瓦

3《夜曲》op15 弗朗索瓦

3《夜曲》op27 弗朗索瓦

3《夜曲》op32 弗朗索瓦

3《夜曲》op37 弗朗索瓦

3《夜曲》op48 弗朗索瓦

3《夜曲》op55 弗朗索瓦

3《夜曲》op62 弗朗索瓦

3《夜曲》op72 弗朗索瓦

4《升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5《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6《叙事曲》霍洛维兹

6《第四钢琴叙事曲》波利尼

7《降E大调回旋曲》 霍洛维兹

8《夜曲》OP9-1 傅聪

8《夜曲》OP9-2 罗森塔尔

9《夜曲》OP32-2 鲁宾斯坦

10《夜曲》OP72-1(遗作)鲁宾斯坦

11《夜曲》OP72-1(遗作)傅聪

12《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鲁宾斯坦

13《喜悦》阿劳

13《喜悦》罗森塔尔

14《革命练习曲》 No12 Maurizio Pollini

15《革命练习曲》 No12 李赫特

15《革命练习曲》 No12 佩拉西亚

16《E大调练习曲》(离别) Op10 No3 李赫特

17《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0 No3 Maurizio Pollini

17《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0 No3 巴克豪斯

17《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0 No3 佩拉西亚

18《第1号练习曲 》OP10 No1 李赫特

18《第1号练习曲 》OP10 No1齐夫劳

19《夜曲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umous Pires

20《第2号练习曲》Op10 No2 李赫特

21《夜曲》NO8 皮尔斯

22《第2钢琴鸣奏曲》鲁宾斯坦

23《第2钢琴鸣奏曲》基辛

24《第2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4《第2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拉赫马尼诺夫

24《第2钢琴奏鸣曲》鲁宾斯坦

25《第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6《第3钢琴奏鸣曲》第二-四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7《第3钢琴奏鸣曲》李云迪

28《第3钢琴奏鸣曲》格伦古尔德

29《F小调幻想曲》舒拉切尔卡斯基

30《F小调幻想曲》斯坦尼斯拉夫涅高兹

31《华丽大圆舞曲》拉赫玛尼诺夫

32《玛祖卡舞曲》NO1

33《玛祖卡舞曲》NO3

34《波兰舞曲第6号》英雄 作品第53号

34《波兰舞曲第6号》英雄 作品第53号 鲁宾斯坦

35《圆舞曲第九号》(离别)李帕蒂

36《圆舞曲第九号》(离别)霍洛维茨

37《编号外圆舞曲1》阿劳

38《编号外圆舞曲2》阿劳

39《编号外圆舞曲3》阿劳

40《G小调波兰舞曲》Biret

41《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Maurizio Pollini

42《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马加洛夫

42《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所罗门

43《降B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44《B大调夜曲》Op 32 No 1 拉罗查

45《帕格尼尼回忆变奏曲》傅聪

46《船歌》 拉罗查

47《船歌》 Abeey Simon

48《降b小调波兰舞曲》(编号外) Biret

49《摇篮曲》拉罗查

50《第一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51《第一钢琴叙事曲》霍洛维茨

52《第一钢琴叙事曲》基辛

53《第一钢琴叙事曲》波利尼

54《第一钢琴叙事曲》Sofronitsky

54《第一钢琴叙事曲》巴克豪斯

123《第一钢琴叙事曲》米凯兰杰里

123《第一钢琴叙事曲》吉列尔斯

123《第一钢琴叙事曲》阿什肯纳齐

55《降G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56《F大调第二钢琴叙事曲》 鲁宾斯坦

57《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57《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Friedberg

58《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基辛

59《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60《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 波格莱里奇

61《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p31 鲁宾斯坦

62《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Op31 阿格里齐

63《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Op31 斯坦尼斯拉夫涅高兹

64《E大调第四钢琴谐谑曲》 波哥莱里奇

65《雨滴》前奏曲 阿格里奇

66《雨滴》前奏曲 霍洛维茨

67《五首马祖卡》米凯兰杰里

68《前奏曲28号之24》阿格里奇

68《前奏曲26》阿格里奇

69《前奏曲op45》阿格里奇

70《前奏曲》Sofronitsky

71《升c小调第三号谐谑曲》波哥莱里奇

72《小狗圆舞曲》李帕蒂

73《波莱罗舞曲》乌戈尔斯基

74《华丽变奏曲》齐伯尔斯坦

75《第一钢琴奏鸣曲》齐伯尔斯坦

75《第二钢琴奏鸣曲》阿格里奇

76《c小调即兴幻想曲》李云迪

77《降G大调第三号即兴曲》阿劳

78《圆舞曲作品69之2》Dinu Lipatti

79《夜曲作品27之1》巴伦伯伊姆

80《音乐会快板》阿什肯纳吉

81《引子和日耳曼主题变奏曲》瓦萨里

82《圆舞曲》Op 42李帕蒂

82《圆舞曲》Op 64 No2李帕蒂

82《圆舞曲》Op 70 No1李帕蒂

82《圆舞曲》Op 70 No2李帕蒂

82《圆舞曲》Op 70 No3李帕蒂

83《“Hexameron”变奏曲》Ashkenazy

84《降A大调第一钢琴即兴曲》阿劳

85《幻想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86《塔兰泰拉舞曲》乌戈尔斯基

87《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7》Ivo Pogorelich

88《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2》Ivo Pogorelich

89《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6》Ivo Pogorelich

90《升f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91《第二号即兴曲》Claudio Arrau

92《马祖卡》作品63之2和63之3 Harasiewicz

93《夜曲》作品62之1 Harasiewicz

94《春天》科尔托

95《寂静的夜》科尔托

96《引子和Moore主题变奏曲》Vladimi&Vovka Ashkenazy

97《第16号夜曲》科尔托

98《第4号夜曲》科尔托

99《三首新练习曲》科尔托

100《练习曲作品10之4》 布朗宁

100《练习曲作品25之1》 布朗宁

101《练习曲作品10之1》 佩拉西亚

101《练习曲作品10之6》 Novaes

101《练习曲作品10之7》波利尼

101《练习曲作品10之8》巴克豪斯

101《练习曲作品10之9》佩拉西亚

101《练习曲作品10之10》Novaes

101《练习曲作品10之11》佩拉西亚

101《练习曲作品25之2》 吉列尔斯

101《练习曲作品25之4》 诺瓦伊斯

101《练习曲作品25之5》波利尼

101《练习曲作品25之7》 波利尼

101《练习曲作品25之10》 波利尼

102《练习曲作品25之12》大海 波利尼

103《冬风练习曲》波利尼

104《蝴蝶练习曲》波利尼

105《帕格尼尼威尼斯主题曲》齐伯尔斯坦

106《英雄波兰舞曲》科尔托

107《英雄波兰舞曲》马加洛夫

108《夜曲》No1 Pires

109《夜曲》No9 Pires

111《夜曲》No13 Pires

112《夜曲》No15 Pires

112《夜曲》No15之2 波利尼

112《夜曲》No15之3 阿劳

112《夜曲》No37之1 Novaes

112《夜曲》No48之1阿格里奇

112《夜曲》No48之2 阿劳

113《马祖卡》作品33之4舒拉切尔卡斯基

114《夜曲》作品62之2舒拉切尔卡斯基

115《《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舒拉切尔卡斯基

116《夜曲》作品27之2 舒拉切尔卡斯基

117《圆舞曲》作品34之1 鲁宾斯坦

117《圆舞曲》作品34之2 普列特涅夫

118《圆舞曲》作品34之3 拉赫玛尼诺夫

119《圆舞曲》作品34 布莱洛夫斯基

120《圆舞曲》作品70 布莱洛夫斯基

121《少女的愿望》 拉赫玛尼诺夫

122《第三钢琴奏鸣曲曲》基辛

124《夜曲》第五首 Camille Saint-Saens

125《波兰舞曲》Op 53 Ignacy Jan Paderewski

126《第二号钢琴谐谑曲》霍洛维茨

127《五首马祖卡》2 Michelangeli

128《夜曲》作品37之2 Novaes

129《夜曲》No8 Barenboim

130《夜曲》op9 no3 弗朗索瓦

131《夜曲》No20 Barenboim

132《第14首圆舞曲》编号外 基辛

133《圆舞曲“小狗”》陈萨

134《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 op22 Idil Biret

135《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阿劳/英巴尔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136《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鲁宾斯坦

136《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里赫特

137《C大调前奏曲》op28 no1 阿什肯纳基独奏

138《C大调前奏曲》op28 no2 阿什肯纳基独奏

139《G大调前奏曲》op28 no3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0《e大调前奏曲》op28 no4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1《e大调前奏曲》op28 no5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2《e大调前奏曲》op28 no6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3《e大调前奏曲》op28 no7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4《e大调前奏曲》op28 no8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5《24首前奏曲》op28 切尔卡斯基

146《马祖卡》op6 傅聪独奏

147《马祖卡》op7 傅聪独奏

148《马祖卡》op17 傅聪独奏

149《马祖卡》Op 24之1 Sofronitzsky独奏

150《马祖卡》Op 30之3 KIssin独奏

151《马祖卡》op33 傅聪独奏

152《马祖卡》op33之3 Sofronitzsky独奏

153《马祖卡》op41 傅聪独奏

154《马祖卡》编号7之1 鲁宾斯坦

155《马祖卡》33之2 鲁宾斯坦

156《马祖卡》41之1 天鹅之歌 鲁宾斯坦

157《马祖卡》67之3 鲁宾斯坦

158《马祖卡》67之4 鲁宾斯坦

159《马祖卡》68之2 鲁宾斯坦

160《马祖卡》68之2 Sofronitzsky

161《马祖卡》68之3 Sofronitzsky

162《马祖卡》68 弗朗索瓦

162《三首马祖卡》17\20和24 巴克豪斯

162《三首马祖卡》罗森塔尔

163《编号外马祖卡》 鲁宾斯坦

164《马祖卡回旋曲》op5 Idil Biret

165《降E大调广板》马加洛夫

166《如歌的旋律》马加洛夫

167《降A大调波兰舞曲(遗作)》比芮

168《降A大调波兰舞曲(遗作)》鲁宾斯坦

169《升g小调波兰舞曲(遗作)》比芮

170《降A大调钢琴圆舞曲》作品64之3 Cortot

171《第三钢琴即兴曲》 Cortot

172《波兰幻想曲》 霍洛维兹

173《黑键练习曲》 波利尼

173《黑键练习曲》 霍洛维兹

173《黑键练习曲》 科尔托

174《幻想波兰舞曲 (作品81号) 第3谐谑曲 (作品38号) 第3奏鸣曲第一乐章 (作品58号)》 顾圣婴

175《第一号波兰舞曲》 波利尼

176《第一号波兰舞曲》 鲁宾斯坦

177《第二号波兰舞曲》 作品26之2 波利尼

178《第四号波兰舞曲》 作品40之2 波利尼

178《波兰舞曲》 posth71之1 乌戈尔斯基

178《波兰舞曲》 posth71之2 乌戈尔斯基

178《波兰舞曲》 posth71之3 乌戈尔斯基

179《3首艾克塞斯舞曲》普列特涅夫

179《赋格》乌戈尔斯基

179《叶子相册》乌戈尔斯基

穆齐奥克莱门蒂(Muzio Clementi)意大利1752-1832

1《降E大调奏鸣曲》No12之2 霍洛维茨

-----------------------------------------------------------------------------------------

D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法1862-1918

1意象集(1)《水中倒影》《向拉摩致敬》米凯兰基利演奏

2意象集(1)《水中倒影》德彪西演奏

3《意象集》第一部 米凯兰基利演奏

3《意象集》第二部 米凯兰基利演奏

4回忆 弗朗索瓦

5《梦》季雪金

6阿拉伯风格曲之一 弗朗索瓦

7阿拉伯风格曲之一 季雪金

8阿拉伯风格曲之二 弗朗索瓦

9《版画集》第一首 Richter

9《版画集》第二首 Richter

9《版画集》第三首 Richter

9《版画集》奥罗尔科

9《版画集》季雪金

10《月光》魏森贝格

11《儿童园地》米凯兰杰利

12《贝尔加莫组曲》季雪金

13《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

14《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米开兰基里

15《缓慢圆舞曲》德彪西

16《前奏曲》第一集 Werner Hass

16《英雄摇篮曲》吉塞金

16《浪漫华尔兹》吉塞金

16《托卡塔》吉塞金

16《萨拉班德》吉塞金

16《降D大调夜曲》吉塞金

16《塔兰泰拉舞曲》吉塞金

16《钢琴叙事曲》吉塞金

16《面具》吉塞金

-----------------------------------------------------------------------------------------

F

约翰菲尔德 俄1782-1837

1《夜曲》第一首 Frith

2《夜曲》第三首 Frith

3《夜曲》第五首 Frith

4《夜曲》第一-十八 Frith

加布里埃尔福雷(Gabriel Faur椋�痉ā845-1924

1《叙事曲》OP19 科拉尔德

2《13首夜曲第6首》OP63 科拉尔德

-----------------------------------------------------------------------------------------

G

爱德华哈格吕普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 挪威1847-1907

1《钢琴奏鸣曲》

2《七首钢琴小品》吉列尔斯

3《七首钢琴小品2》吉列尔斯

4《六首钢琴小品之3》吉列尔斯

5《特罗德豪根的婚礼》普列特涅夫

6《e小调钢琴奏鸣曲》舒拉切尔卡斯基

7《March of the Trolls》普列特涅夫

8《抒情曲》第一卷 op12 Einar Steen Nokleberg

9《抒情曲》第二卷 op38 Einar Steen Nokleberg

10《抒情曲》第三卷 op43 Einar Steen Nokleberg

11《霍尔堡组曲》 op40 Einar Steen Nokleberg

12《挪威旋律》 11-30 Einar Steen-Nokleberg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 ) 西班牙1867-1916

1《玩偶》拉罗查

2《音乐会快板》拉罗查

3《西班牙舞曲》No 2 拉罗查

4《西班牙舞曲》No 5 拉罗查

5《西班牙舞曲》No 10 拉罗查

6《西班牙舞曲》No 12 拉罗查

7《戈雅画景》第一部 拉罗查

8《戈雅画景》第二部 拉罗查

Alberto Ginastera 阿根廷1916-1983

1《Danza de la Moza donosa》舞蹈的少女阿格里奇

-----------------------------------------------------------------------------------------

H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奥地利1732-1809

1《C大调第一号钢琴奏鸣曲》Bergamnn

2《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霍洛维茨

2《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古尔德

3《E小调钢琴奏鸣曲》XVI34号 布伦德尔

4《钢琴奏鸣曲》XVI50号 布伦德尔

5《C小调钢琴奏鸣曲》 布伦德尔

6《第六号钢琴变奏曲》普列特涅夫

7《第十三号钢琴奏鸣曲》路易萨达

8《钢琴奏鸣曲》Bergmann

9《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布宁

10《G小调钢琴奏鸣曲》傅聪

11 《"皇帝"变奏曲》 (after Hob III:77) Jeno Jando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德裔英1685-1759

1《键盘组曲》No2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

-----------------------------------------------------------------------------------------

J

杨纳切克[(Leos Janacek)捷克1854-1928

1《在杂草丛生的小径》 第一册 Rudolf Firkusny

-----------------------------------------------------------------------------------------

K

卡巴列夫斯基(Dmitry Kabalevsky)俄罗斯1904-1987

1《前奏曲》 Op38 No 3霍洛维茨

Nikolai Kapustin苏联1937-

1《练习曲》 Nikolai Kapustin

穆佐克莱门蒂(Muzio Clementi)意大利1752-1832

1《前奏曲》 op25之3 霍洛维茨

-----------------------------------------------------------------------------------------

L

弗伦茨李斯特(Franz Liszt)匈牙利1811-1886

1《旅游岁月》(意大利游记)

1《旅游岁月》(瑞士游记第四首"泉水边")所罗门

1《旅游岁月》(瑞士游记第六首"奥伯尔曼山谷")布伦德尔

1《旅游岁月》(乡野戏水)齐夫劳

2《钢琴奏鸣曲》NO,104

3《匈牙利狂想曲2号》齐夫拉

4《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Roberto Szidon

5《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Johanna Lohr

6《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Georges Cziffra

6《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切尔卡斯基

7《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8《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Cziffra

9《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阿格里奇

10《匈牙利狂想曲第七号》齐夫劳

10《匈牙利狂想曲第八号》齐夫劳

9《匈牙利狂想曲第九号》齐夫劳

11《匈牙利狂想曲第十号》齐夫劳

12《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号》齐夫劳

13《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二号》基辛

14《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三号》舒拉切尔卡斯基

15《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齐夫劳

16《钟》博列特

17《钟》齐夫劳

18《钟》布索尼

18《钟》米开兰杰里

19《超级练习曲》No1-4 齐夫劳

19《超级练习曲》No4 马采巴 齐夫劳

20《超级练习曲》No5 鬼火 阿劳

21《超级练习曲》No9 回想 阿劳

22《F小调超级练习曲》No10 齐夫劳

23《超级练习曲》No11 夜之和谐 阿劳

24《在水上致歌》基辛

25《西班牙狂想曲》吉列尔斯

26《爱之梦》切尔卡斯基

27《第七号超级练习曲》英雄 齐夫劳

28《第八号超级练习曲》阿劳

29《第十二号超级练习曲》(追雪)阿劳

30《第二号安慰曲》Horowitz

31《第三号安慰曲》鲁宾斯坦

32《E大调第六号安慰曲》李赫特

33《b小调奏鸣曲》阿格里奇

34《b小调奏鸣曲》布兰克曼

35《b小调奏鸣曲》Sofronitsky

36《b小调奏鸣曲》霍洛维茨

36《b小调奏鸣曲》切尔卡斯基

36《b小调奏鸣曲》齐夫劳

36《b小调奏鸣曲》布伦德尔

36《b小调奏鸣曲》李赫特

37《被遗忘的圆舞曲1号》霍洛维茨

38《升C大调夜曲》霍洛维茨

44《第一号波兰舞曲》齐夫劳

39《第二号波兰舞曲》布索尼

40《魔鬼圆舞曲》霍洛维茨

41《靡菲斯特圆舞曲》第一号 齐夫劳

41《靡菲斯特圆舞曲》阿什肯纳奇

42《葬礼》卡琴

43《LUCIA主题随想圆舞曲》马勒

44《第二号"轻巧"练习曲》所罗门

44《半音阶华丽足尖舞》齐夫劳

44《第二钢琴叙事曲》齐夫劳

44《即兴圆舞曲》齐夫劳

44《小精灵回旋曲》齐夫劳

44《林中漫步》齐夫劳

44《La Chasse》齐夫劳

阿那托里康斯坦丁诺维奇里亚多夫(Anatob Konstantinovich Liadov )俄1855-1914

1《八音盒》切尔卡斯基

-------------------------------------------------------------------------------

M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奥地利1756-1791

1《F大调片段》K33B 库普曼古钢琴

1《C小调 钢琴幻想曲》

2《D大调 钢琴回旋曲》

2《D大调 钢琴回旋曲》吉塞金

3《钢琴奏鸣曲》K279 格伦 古尔德

4《钢琴奏鸣曲》K279 季雪金

5《F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K280 海布勒演奏

6《F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K280 哈斯姬尔演奏

7《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第一乐章 霍洛维茨

8《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第二乐章 霍洛维茨

9《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第三乐章 霍洛维茨

9《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吉列尔斯

10《 钢琴奏鸣曲》K282 吉塞金

10《 钢琴奏鸣曲》K282 古尔达

10《 钢琴奏鸣曲》K282 第一乐章 Friedberg

11《钢琴奏鸣曲》K283格伦 古尔德

12《 第5钢琴奏鸣曲》K283 吉塞金钢琴

13《 第六钢琴奏鸣曲》K284 海布勒钢琴

14《 第七钢琴奏鸣曲》K285 海布勒钢琴

15《钢琴奏鸣曲》K309 格伦 古尔德

16《钢琴奏鸣曲》K309 拉罗查

17《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 李帕蒂

17《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 施纳贝尔

18《钢琴奏鸣曲》K311 Gieseking

19《钢琴奏鸣曲》K330 格伦 古尔德

20《 钢琴奏鸣曲》K330 哈斯姬尔

21《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 霍洛维茨

22《钢琴奏鸣曲》K331 格伦 古尔德

23《第11钢琴奏鸣曲》K331 吉塞金钢琴

23《第11钢琴奏鸣曲》K331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

24《第11钢琴奏鸣曲》K331 海布勒钢琴

25《钢琴奏鸣曲》K332 舒拉切尔卡斯基钢琴

26《钢琴奏鸣曲》K333 舒拉切尔卡斯基

27《钢琴奏鸣曲》K333 拉罗查

28《钢琴奏鸣曲》K333 霍洛维兹

28《钢琴奏鸣曲》K358 Haebler & Hoffmann

29《钢琴奏鸣曲》K380 格伦 古尔德

30《D小调钢琴幻想曲》K397 吉列尔斯

30《D小调钢琴幻想曲》K397布伦德尔

30《钢琴奏鸣曲》K497 Ingrid Haeber ;Ludwig Hoffmann

31《钢琴奏鸣曲》K533 布伦德尔

31《钢琴奏鸣曲》K570 古尔达

32《 钢琴奏鸣曲》K576 所罗门

33《 钢琴变奏曲》海布勒

34《 钢琴奏鸣曲》K310 拉罗查

35《 钢琴奏鸣曲》K545 海布勒

36《 钢琴奏鸣曲》K545 内田光子

36《 钢琴奏鸣曲》K545 李赫特

37《 钢琴奏鸣曲》K576 第二乐章 古尔达

38《9首变奏曲》K573 哈斯姬尔

39《钢琴奏鸣曲》K570 季雪金

40《双钢琴奏鸣曲》K448 罗夫帕尔吉,沃尔夫冈曼斯 钢琴

41《双钢琴奏鸣曲》K448 Ingrid Haebler ; Ludwig Hoffmann 钢琴

42《双钢琴奏鸣曲》K448 第二乐章 鲁普、佩拉西亚钢琴

43《双钢琴奏鸣曲》K448 Anna & Ines walachowski钢琴

44《钢琴奏鸣曲》K457 阿劳钢琴

44《钢琴奏鸣曲》K457 吉塞金钢琴

45《根据“妈妈,我要告诉你”而作的12首变奏曲》KV265 海布勒

46《迪波尔小步舞曲主题变奏曲》K573 布伦德尔

46《钢琴回旋曲》K494 李赫特

47《6首德国舞曲》K509 Giesekin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58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2024-02-13

随机推荐

  • 抗皱紧致护肤品推荐

    紧致的护肤品推荐:海蓝之谜面霜、眼霜、雅诗兰黛小棕瓶、娇韵诗双萃精华露、修丽可赋颜丰盈精华液、赫莲娜小绿瓶、黑绷带面霜、OLAY超红瓶面霜。1、海蓝之谜面霜、眼霜海蓝之谜面霜的主要原料都是纯天然成分,采自加州南太平洋无污染深海的新鲜海藻。这

    2024-04-15
    1067100
  • 精华哪个牌子好用?

    精华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因为效果好有效含量高,对肌肤的改善比较明显,所以大家现在都开始用精华了,以前精华比较贵,价格都在几百元,现在因为竞争激烈,价格便宜了不少,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精华,价格不太贵效果却非常好,我们就给大家列举一

    2024-04-15
    63000
  • 哪款男士洗面奶好用 男士用的洗面奶

    洗面奶是我们日常护肤必备的一样护肤产品,不同的洗面奶适合不同的肤质人群,男士的肌肤一般都比较爱出油,清爽控油的洗面奶比较适合男士使用。哪款男士洗面奶好用1、芙丽芳丝净润洗面奶 想要尝试氨基酸洁面的一定不要错过这款洗面奶,它可是氨基酸

    2024-04-15
    59000
  • 国产天气丹几个系列什么功效

    天气丹的五个系列拱辰享系列,津率享系列,美白系列,水妍系列,天气丹系列。功效如下,天气丹拱辰享系列,适合25至30岁的人使用,对皮肤干燥,发黄有着显著的效果,它里面含有的黄精和拱辰丹成分,能快速被皮肤吸收,有效促进细胞再生,保持肌肤的弹性,

    2024-04-15
    53200
  • 花西子和爱敬哪个好?

    花西子气垫和爱敬气垫都是市面上较为知名的气垫品牌,两者都是气垫产品,但在性能、价格、优势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具体对比如下:1:性能对比:花西子气垫和爱敬气垫在打造妆效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花西子气垫具有防晒、保湿、提亮等效果,气垫上的海

    2024-04-15
    48900
  • 最近对苏秘家比较感兴趣,它的护肤品哪些不错用啊?

    说到苏秘,不得不说它的自然发酵护肤品,是没有人工色素、香料之类的添加物滴,成分安全,孕妇和敏感肌也能用。还有奇迹精华露,相当于SK2的神仙水哦,我用了几年了,感觉比神仙水要温和保湿一些。它的升级版是鎏金瓶系列的奇迹精华,也叫女神水,看到欢乐

    2024-04-15
    47100
  • 完美芦荟胶能与妮维雅男士多重控油啫喱水一起用吗?

    完美芦荟胶和妮维雅男士多重控油啫喱水可以一起使用,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使用完美芦荟胶时,应先将脸部洗净,然后取适量芦荟胶涂抹于脸部,轻轻按摩至吸收,这样可起到舒缓保湿的作用,而且不会造成过度油脂分泌。之后,使用妮维雅男士多重控油啫喱水,只需

    2024-04-15
    41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