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宇宙究竟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人知道答案,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到答案,匆匆地就过完了一生。人类拥有所有地球生物中最强大最聪明的大脑,但是人类却最喜欢用这个大脑来自寻烦恼。
随着人类 科技 的逐步发展,科学家已经不满足寻找地球的奥秘,而是开始尝试找到这个宇宙最本质的秘密,比如解释宇宙的诞生和未来,推测宇宙的形状,或者是从几何的角度来去解释宇宙的本质。
目前最完善的理论是“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源自于“弦”的震动,不论是费米子还是玻色子都是根据弦的振动产生的,因为弦振动的频率不同让宇宙中产生了不同的物质和变化,弦理论中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弦,还有关于宇宙中不同“维度”的描述。
弦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本质上是多维的,而我们的宇宙可能两个不同维度中间的一层“膜”,这样就可以接受为什么我们的宇宙有可能是“绝对平坦的”,因为我们的宇宙可能是两个不同维度之间的一层膜。
弦理论是一个很棒的理论,理论中描述的宇宙很美好,但是没有人可以证明弦理论是正确的,因此弦理论现在还只能算是一个科学推测,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除了弦理论以外,还有一些理论也试图解释宇宙的诞生,比如“黑洞宇宙模型”认为我们生活的宇宙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或者是白洞,而“泡泡宇宙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暴涨阶段”可能会诞生出其他的宇宙,而我们的宇宙可能也是在一个更大的宇宙暴涨时诞生出来的,这个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是宇宙。
02
宇宙全息理论
物理学家戴维·玻姆提出了“全息宇宙理论”,这个理论后续被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赫拉尔杜斯·霍夫特发扬光大 ,这个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整体,因为霍夫特在研究量子力学的过程中发现, 三维宇宙的信息可以被保存为一张二维,就像是一个被保存在二维世界中的三维投影。
宇宙全息理论的关键点有两个:第一,宇宙中的局部包含整体,因为全息的被分割后,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中一张照片中分析出全部的信息。第二,低维可以包含高维,二维的全息可以保存三维的信息。
宇宙全息理论可以解决一些现在无法解释的难题,比如量子纠缠后的两个量子,彼此之间不论距离多么远,彼此之间仍然可以相互影响,并且这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影响的速度是超越光速的,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而宇宙全息理论可以给出答案,如果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整体,那么我们认知中的距离和速度其实都只是相对于我们的认知而言产生的概念,但是对于宇宙来说,一切的信息其实都是一个整体,所以两个量子就算距离再远,都可以在瞬间相互影响。
如果量子力学真的可以证明宇宙是一个全息投影,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客观宇宙不存在,而是宇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拥有完美细节的投影,我们认知中的“真实”,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是“虚拟”的,就像是著名的悖论“缸中之脑”一样,对于缸中之脑来说,寻找所谓的真实和虚假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对于这个缸中之脑来说,它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对于旁观者来说是虚假的。
宇宙全息理论最可怕的并不是我们的宇宙是虚拟的,而是意味着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存在一个 科技 超乎想象发达的“超级宇宙”,从这个宇宙中观察我们的宇宙,只能看到一张全息照片,在这个照片中我们宇宙包含的一切信息都是一个整体,不论是地球上的生物,还是宇宙中的黑洞或者是恒星,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简单一点来形容,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一个芯片,被雕刻在一个二维平面上,输入能量就可以释放出一个三维的立体投影。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一段被写入计算机中的程序一样,在二维的平面中包含着三维的信息。
宇宙是否真的是一张全息投影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赫拉克里特认为:“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宇宙中的一切都处于流动变化之中”。他的哭泣就是在发现这条规律时产生的。当他认识到万物的这种本质上的不稳定性、发现此重要规律时,曾激动得大哭了一场,喜极而泣。因此,人们称他为“哭泣的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是希腊的最早期哲学家之一,在西哲史上按时间排列的话处在第4位,他哲思大放异彩的年份(鼎盛年)是公元前504-前501,距今2520多年的历史了,孔子今年的诞辰是2567年。
我们看一本书,是在向GREAT THINKER 学习,学习他的思想,我们应时常问,为什么这样写,这样才能学的更多。所以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书不仅仅是史书都会特别强调那些伟人的年份呢?
这其实在传达一个历史感,历史感听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究其本质是定位,寻求一种确定性。哦,原来他是在那个年份很牛逼,比咱们中国的孔子后40年左右,这样有了一种对比性后,就会更明白这种确定性的意义所在。量子物理的发展路程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同样的,科学也是。我们如果想得更远的话,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不确定性的粒子构成,可能眨眼间我们就身处另一个平行时空,那么究竟什么是确定的呢?确定的是不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不确定呢?我们到底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比如最近的莫兰蒂台风,如果我们对它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话,它是不是就是一股妖风了,是一股在我们世界里很可怕的恶魔。所以我们时常需要这种确定性,如此才能在这个熵增(哎呀,就是不断变得更混乱的意思,比如饭吃进去变成屎)的社会、宇宙生存下去,不至于充满了恐慌。如果我们说孔子诞生在2015的话,想想是不是乱套了。
OK,扯远了,再回到牛逼轰轰的赫拉克利特吧,他是王族,瞧不起世人,傲视群众,蔑视古代与同时代的贤哲。王位不要了,丢给他兄弟,隐居山间,写了本书《论自然》,这本书晦涩难懂,估计也是他故意为之吧,这本书呢,我没看过,但这本书是由一系列支离破碎的短句子(好吧,哲学上叫箴言,西哲老师发音感人,汉字老是读错,他读成箴-jian-言我竟然相信了,然后被输入法打脸)构成。
回到标题,赫拉克利特有两句关于河流的话(箴言),流传的很广,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现过。
像什么郭敬明啊,张嘉佳啊,韩寒啊,最喜欢写这类无病呻吟又自以为牛逼得不行的话了。(瞎猜的,但也差不了多少)
但,人家是赫拉克利特,还真是牛逼。
我们先来看看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如何用这句话的吧。
看,写得多好。作为一本好书,其厉害之处在于,随便抓一个点来,其深度也能超过那些用一整本书来讲一个观点的所谓畅销书。我又想起自己买的那两本畅销书,一本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罗里吧嗦就一句话,读书要记笔记,还一本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看完扔垃圾桶了,这本书作者就应该关进小黑屋了,还有那啥前段时间被打的宋鸿兵。
习惯性吐槽,上面那个礼帽解释下,那是他们偷情做爱必戴的一个东西,后来流落异国时,这顶圆礼帽成了感情寄托。萨比娜是托马斯的情妇,后来,托马斯走了。她与另一个很优秀的教授弗兰茨交欢时,也戴上了这个礼帽,而这让弗兰茨觉得很尴尬,体会不到那种意义所在,于是作者便说了那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把那顶礼帽比作河床,圆顶礼帽对于萨比娜的意义便如河水,然后引出了上面刚刚那个关于生命乐章的精彩论述。可能总结得不好,我还是po上原文吧。
原文网上找的,感觉翻译的不到位,推荐上海译文出版社 许筠的译本,顺带说一句,我特别喜欢这个出版社 余光中翻译的《老人与海》
over,看得酣畅否?这本书是我的第二本性启蒙书,第一本是王小波这个流氓写的《黄金时代》,这里的启蒙不是指体位,是指关于对性和女人的需求的思考。
现在我们从昆德拉的论述中看到了什么呢?他把赫拉克里特的河分解了,一部分是河床,是相当于一个永恒不变的事物,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也就是河的流淌方向,支配着运动的河流,圆顶礼帽便是河床;另一部份是河水,它强调于一种变化性,每次,比如圆顶礼帽做为十九世纪波赫明小城市的市长,萨宾娜的祖父的唯一的遗产时,它在暗含河床的同时又象征着过去,这里的哲学思想又是什么,这个点我现在没想通。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表述的是一个事实。世界本身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变化。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人本身的物质性注定了人也是一条在流动着的河流。只是有的犹如小溪婉转缠绵,有的犹如山谷里的激流一路上带着怒吼的声响,但他们都一样,如孔子站在黄河岸边所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anyway,昆德拉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与应用我认为是很到位的,符合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体系。
现在我们回到赫拉克利特身上吧,他的哲学体系是什么?他在思考万物的本原这个问题时,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他提出了火本原说,有两个方面: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归复),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这点昆德拉比作成回声,含义不断的回响,这点我是这样解读的,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体系里讲的是归复,但在这个归复过程中是有相互作用的)。在这样的体系下,他提出了任何事物都是处于 永恒的生成化状态 (默读两遍)
在他的著作里,充满了“既是又不是”的格言,他详细说明了生成中的事物之间有以下这种关系:
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 “万物皆变,无物常驻,如同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共存产生和谐
3同一的关系,比如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看的角度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回事
4相对的关系,比如最美的猴子,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丑的。(对生活大爆炸的sheldon除外)
这四点归纳到一起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辩证的看问题!所以他写的东西玄之又玄,但放到生活中也就那么一回事。
讲完了,如果你看到这里,你已经对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以后也可以装装逼,
比如赫拉克利特曾说“我们存在又不存在”“我爱你又不爱你”“你是你又不是你”(我瞎编的,但照着这模式套不会错哒)
我对赫拉克里特没什么感觉,只是在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看了他的两页介绍而已,我重点是为了安利博尔赫斯的一个作品《是那长河大川》,你可以抄下来,没事读读:
霍夫特和他的老师韦尔特曼因70年代作出的“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就而获得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奖。他们的计算理论使粒子物理有了更牢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可以用他们的理论来更精确计算物理量。
众所周知,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后二者又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为了研究夸克,50年代制成了第一台加速器,这标志着现代粒子物理学的诞生,科学家首次可以研究如何轰出新的粒子及其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物理学家们提出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它将所有基本粒子分为夸克、轻子和互换粒子三类,前二者在后者的参与下产生强力和弱力。但是最初物理学家们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理论来描述这个模型,因此很多人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感到悲观。但是年仅22岁的霍夫特在他的老师韦尔特曼指导下,从1969年开始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在他们1971年的文章中成功地严格证明电弱统一理论是可以经过“重整化”而消除其中所有的“无穷大”的,从而证明弱相互作用也能和电磁相互作用一样地进行精确计算,也可以接受实验的精确检验。这是人们对弱相互作用了解的一个飞跃。自那时起,人们不断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对电弱统一理论进行精确计算,做了大量预言。同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也对大量电弱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精确测量。近年的分析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电弱统一理论成为本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项十分重大的划时代的成就。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还预言了顶夸克(当时还未发现的第6种夸克)的质量为1714GeV左右。后来在美国的费米实验室找到了顶夸克,直接测量的顶夸克质量为1743GeV左右,与上述预言相符甚好。这也是电弱统一理论精确计算的一大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