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与常识外国音乐的主要流派
西欧音乐在古希腊时曾一度兴盛,但到中世纪,音乐被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为他们宣传宗教、麻痹人民、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专业作品大多是教堂用的圣咏曲。
到十六、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器乐曲、歌剧相继出现,音乐才开始进入剧场,转向市民。到十八世纪,音乐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作曲家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作品逐渐着重人性的体现和人民生活的反映,创作技法也日趋丰富和精深,遂开始西欧古典音乐黄金时代。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达,乐器也逐步改进和完善,广大群众成为演出的对象,加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音乐艺术获得很大发展。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短短二、三百年间,对世界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大音乐家辈出,闻名世界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名著)也大量产生。在创作思想和音乐风格的先后变化方面,则形成不同的流派。
主要有古典乐派"(十八世纪),浪漫乐派(十九世纪),民族乐派(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起至今的现代乐派(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乐派与二十世纪的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具体育乐等形形色色的流派)。
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基本上分属于各个不同的流派,但也有兼具不同流派的特点或先后进行不伺流派音乐的创作的。即便是同属于一个流派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也是各有其民族特点和个人音乐风格特色的。
(一)古典乐派
出现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主要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歌剧作曲家格鲁格等人。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其音乐创作力图摆脱教会和封建宫廷的束缚,倾向自由、民主和人造主义。作品着重体现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
创作方法讲究乐曲的结构严谨、形式完美、昔响和谐与逻辑严密。曲风大都淳朴、严肃、稳重,崇尚理性,而对情感的表现较含蓄内在,器乐曲多是无标题音乐。赋格曲、奏鸣曲式、交响曲、室内乐以及歌剧等体裁和曲式均于此时期奠定了完美的基础。
其中巴赫主要进行复调音乐写作;亨德尔用主调与复调;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则着重主调音乐的写作,其中贝多芬更着重主观激情的表现,重视器乐的标题性,他是古典乐派向浪漫乐派发展的先驱。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浪漫乐派
“浪漫”(Romance)二字是译音,它源于中古时期描写神话、英雄与美人的文艺作品。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常以此为题材。到十八世纪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封建君主复辟,音乐家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明确的出路,精神苦闷,于是在文学的影响下,十九世纪的作曲家也走向浪漫主义。作品倾向于以古代传说和神话、幻想故事为题材,或着重于生活现象的描绘、个人生活感受的细致体现。音乐着重感情的抒发和心理的刻划,而不象古典主义着重理性。他们认为文艺有共性,廊以提倡诗歌、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和音乐的标题性,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而对曲式结构则较灵活。
浪漫乐派音乐家们,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创造了很多秤体裁形式,如:无言歌、夜曲、叙事曲、小品套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等。他们在创作手法方面则重视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音乐节奏比之古典主义更加复杂而细致,和声手法更加丰富,管弦乐队的编制及配器法到柏辽兹、瓦格纳手中更加发展。
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前期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歌剧作曲家韦伯、罗西尼、威尔第等人;同时期和中期的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等人,俄国的柴可夫斯基也属浪漫乐派;在近、现代(十九世纪末一二十世纪)的现代乐派中,还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他们可以说是浪漫乐派的最后几个代表人物。浪漫乐派著名的作曲家还有去诺、比才、约翰•施特劳斯、圣-桑等人。
(三)民族乐派
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北欧和俄罗斯作曲家在吸取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经验的同时,着重民族音乐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努力创作既具有本国民族音乐特色,又能表现本民族的性格、愿望和生活的音乐作品。这些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主要有俄罗斯的格林卡与,“强力集团”(以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为主旨的作曲家集团,包括有:巴技基列夫、居伊、鲍罗丁、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穆索尔斯基等五人)及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5芬兰的西贝柳斯等。波兰的肖邦和匈牙利的李斯特则兼属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
(四)现代乐派
“现代乐派”这个名称是十九世纪未到现在的音乐艺术的各种流派的总称。其中除了仍有继承古典--浪漫音乐传统进行创作(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曲家外,专业创作出现许多反浪漫主义的新流派。“xx主义”、“xx音乐”,名目繁多,总的趋向是从多调性走向无调性,以至否定乐音和音阶,只用自然音响,完全脱离古典的美学传统。如果将它们按出现和流派的先后分类,可以分为历史的三个时期。现将各时期的主要流派和各流派的代表作曲家罗列如下,以便了解二十世纪欧美音乐概况:
1.从十九世纪末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可称"近代音乐"时期)
(1)晚期浪漫主义。主要作家有:理查•施特劳斯(德)、马勒(奥)、拉赫玛尼诺夫(俄)。
(2)印象主义(主张用音乐描绘从外界得来的瞬息印象,重视和声色彩)。主要作家有:德彪西(法)、拉威尔(法)、杜卡(法)、雷斯庇基(意)。
(3)表现主义(主张用音乐表现人们内心的下意识冲动或欲望、幻觉、梦魇等)。主要作家有:勋伯格(奥)、贝尔格(奥)、威勃恩(奥)、巴尔托克(匈),斯克里亚宾(俄)。(勋伯格与威勃恩又是无调性音乐的创始人,他们与贝尔格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2.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可称"新音乐"时期)
(1)原始主义(重视民间音乐,追求原始性的神秘色彩和野蛮风格,而和声则是现 代的)。主要作家有:巴尔托克(匈)、斯特拉文斯基(俄)。
(2)新即物主义(强调“音乐即音乐”,,可以用音乐表现客观事物,但反对用音乐表现主观思想的感情)。主要作家有:米约(法)、兴德米特(德)。
(3)新古典主义(反对着重感情表现的浪漫主义,主张回到右典主义,着重音乐自身的形式美,乐曲结构简朴、内容清晰,和声与复调很新颖,音乐富于客观性)。主要作家有:斯特拉文斯基(俄)、兴德米特(德)。
(4)六人团(法国青年革新派、反印象主义和反浪漫主义)。作家有:萨蒂(法)、奥涅格(法)、米约(法)、弗朗克(法)、奥里克(法)、泰勒费(法)。
(5)十二音主义(又名“十二音体系”,十二个音同等重要。无所谓“调式”、“调性”和“主音”,十二个音任意先后排列,但不得重复。再次出现时,有严格的顺序原则。其和声用音也依此序列原则,无所谓"三和弦")。作家有:勋伯格(奥)、贝尔格(奥)。
(6)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本继承古典音乐传统而加创新,主张用音乐反映社会主义)。主要作家有:普罗耳菲耶夫(苏)、肖斯塔科维奇(苏)。
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先锋派音乐”)
(1)序列音乐(序列主义,除十二个音序列化外,,乐曲的节奏力度等也序列化)。主要作家有:梅西安(法)、布列(法)、诺诺(意),施托克豪森(德)、斯特拉文斯基(俄)。
(2)偶然音乐(“不确定音乐”、“机会音乐”)。主要作曲家有:约翰•凯奇(美)、布朗(美)、施托克豪森(德)。
(3)具体音乐(初期的电子音乐)。主要作家有:谢飞尔(法)、布列兹(美)、贝里奥(意)。
(4)电子音乐。主要作家有:艾默特(德),施托克豪森(德),瓦列斯(美)、约翰-凯奇(美)。
(5)磁带音乐。作家有:贝里奥(意)。
(6)图谱音乐(反序列主义)。
(7)电子计算机音乐。主要作家有:希勒(美)、布列兹(美)、施托克豪森(德)。
音乐小常识,不能不知道
1、什么是音乐?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说法很多。笔者认为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而非视觉或其它什么感觉的艺术。把乐音(有时也适当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这种艺术就叫音乐。
2、 什么叫噪音?什么叫乐音? 声带、琴弦、木头板、马达等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我们的耳朵,就使我们听到了声音。声音有噪音和乐音之分:振动无规律的声音,如木头板声、马达声等,叫噪音;振动有规律,如人声带发出的歌声,由琴弦发出的琴音等,叫乐音。音乐中所用的音主要是乐音。
3、什么叫音高? 乐音听起来有的高,有的低,这就叫音高。音高是由发音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比如女人唱歌时声带振动频率高,男人唱歌时声带振动频率低,所以男声比女声低。
4、音乐中所用的乐音范围有多大? 音乐中所用乐音的范围从每秒种振动16次的最低音到每秒钟振动4186次的最高音,大约97个。现代最大的钢琴可以奏出其中的88个音,是乐音范围最大的乐器。人唱歌时因受生理限制,所能唱出的乐音仅是乐音范围中的一小部份。
5、什么叫音名?什么叫唱名? 不同音高的乐音,是用C D E F G A G 来表示的,这七个拉丁字母就是乐音的音名,它们一般依次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即唱成简谱的1 2 3 4 5 6 7 ,相当于汉字“多来米发梭拉西”的读音。DO、RE、MI 是唱曲时乐音的发音,所以叫唱名。
6、什么叫音列?音列是如何分组的? 把上面所说的90几个高低不同的乐音按顺序排列起来,构成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就叫音列。音名只有七个,而音列中的音却大大超过这个数量,如何把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区别开来呢?方法就是分组。人们把音列中的音划分成几个组。把音列中处在中央位置的一组(即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由中央C开始,向上的七个音)叫小字一组,把比小字一组高一倍、高两倍、高三倍的音分别叫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乐音中当然有比小字一组低的音,它们的分组是:比小字一组低一倍的叫小字组,低两倍的叫大字组,低三倍的叫大字一组,低四倍的叫大字二组。这样一来,音列中的分组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大字二组 大字一组 大字组 小字组 小字一组 小字二组 小字三组 小字四组
乐音的范围音乐术语叫做音域。人声的音域大约是:女声由小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a,男声由大字组的F到小组一组的a。那么,你的音域有多宽呢?有机会时无妨在钢琴上试一试。从你能唱出来的最低的那个音起,到最高的那个音止,这个范围就是你的音域。
7、 哪一个音是标准音? 国际上规定小字一组的a音每秒振动440次,这个音就是标准音。由于音列的各音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例如比某一音高一倍的音(又叫高一个八度),其频率一定比某音高一倍,比它低一倍的音(又叫低一个八度),其频率一定比某音低一倍,所以规定了标准音的音高,也就等于规定了其它各音的音高。有了这个标准,人们在制造乐器时,在奏乐、唱歌时,定音就有了根据。
8、什么叫全音?什么叫半音? 把C D E F G A B 这一组音的距离分成十二个等分,每一个等分叫一个“半音”。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有两个“半音”的 ,就叫“全音” 。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上,C-D,D-E,F-G,G-A,A-B,两音之间隔着一个黑键,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全音;E-F,B-C,两音之间没有黑键相隔,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半音。
9、什么叫自然音?什么叫变化音? 通俗地说,我们唱歌的时候,那些唱成1 2 3 4 5 6 7 的音,叫自然音;那些在它们的左上角加上#号(如#4、#1)或者b号(如b7、b3)的,叫变化音。#叫升记号,表示把音在原来的基础上升高半音;b叫降记号,表示把音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半音。
10、什么叫音阶? 把C、D、E、F、G、A、B 等各音中的某一个音作为中心,由它开始由低至高(或由高到低)按顺序排列起来,这个音的序列由于象梯子一样,逐级向上或向下,所以叫音阶。下面的两个序列都是音阶,前者是大音阶,后者是自然小音阶:
c d e f g a b c a b c d e f g a
11、什么叫记谱法? 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长短、强弱等要素。把这些要素用各种记号、符号记录在纸面上的方法叫记谱法。古今中外使用过和正在使用中的记谱法是有很多的。拿我国来说,古今使用过的记谱法就有多种。据说早在战国时代,卫灵公手下的音乐师叫师涓的,就能用某种记谱方法记谱了。据文字记载,我国隋唐时期就产生了工尺谱、减字谱(古琴用),宋代又又产生了俗字谱。工尺谱几经沿变,至今仍有民间艺人使用。不过近、现代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遍的是简谱和五线谱,尤其以使用简谱的人最多。从世界范围来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线谱。
12、什么是简谱?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13、什么是五线谱? 五线谱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法,在目前的记谱法中,五线谱相比较而言最为严密、准确、科学。它用五条平行横线记录声音的高低,用空心(或实心)椭圆或在它一侧加竖线(有的还在竖线的一端加“尾巴”)的图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长短(实例请见本站登载的曲谱)具有立体感,便于记录多声部音乐。它17世纪末正式传入我国,在清朝康熙年间宫廷编撰的“律吕正义续编”中,对它有详细介绍,可见传入我国之久。1930年,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将梅兰芳唱的戏曲用五线谱记录下来,出版了“梅兰芳歌曲谱”,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戏曲音乐的专集。 有些人认为五线谱比简谱难学。有这种观念是容易理解的。其实主要原因并非五线谱难,而是改变从小养成的读谱习惯难。你从小接触的乐谱都是简谱,已经习惯于简谱那一套,现在要改当然难了。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用五线谱,小学、中学音乐教科书也一律如此,平常所见的谱都是五线的,旷日持久,就习惯成自然了。现在有不少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学钢琴(学钢琴就非用五线谱不可了),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读谱练琴齐头并进,所以不少孩子年纪虽小,视读线谱的能力却比许多成年人强得多。什么道理?熟能生巧嘛!
14、什么是小夜曲? 文章有各种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体裁。音乐也有各种体裁,如小夜曲、摇篮曲、奏鸣曲、圆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玛祖卡都是音乐的体裁。 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15、什么叫波尔卡? “波尔卡”这个标题不是起概括和提示音乐内容的作用,而是表明它的体裁属于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16、什么叫玛祖卡? 也是属于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波兰,也曾在欧洲风行一时。它与波尔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二拍子,而它却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节的第一拍,而玛祖卡却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浅易琴谱”中所登的汤姆生《玛祖卡》,多数小节的重音就是如此。玛祖卡所表达的情绪一般都活泼热烈,演奏时需掌握这个特点。
17、什么叫小步舞曲? “浅易琴谱”里已登了两首由巴赫作曲的小步舞曲,其实巴赫写这种体裁的作品并不止两首,而且许多古典音乐大师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也都写过以“小步舞曲”命名的作品。 小步舞曲起源于欧洲的宫庭,曾在法国宫庭流行一时。它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缓慢,从容典雅,颇具贵族的风格。
18、什么叫圆舞曲? 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以斯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与同样也是三拍子的玛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也与同样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不过必须明确,音乐不是数理,不是逻辑,这种区别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是绝对的。
不知是不是你需要的资料呢 你自己也在“文发网”或者(59168)上找相关的资料 祝你顺利
puma的读音:英[ˈpjuːmə] 美[ˈpuːmə]
PUMA(彪马)是德国运动品牌,提出全新品牌口号Forever Faster,设计提供专业运动装备,产品涉及跑步、足球、高尔夫乃至赛车领域。PUMA集团拥有的品牌PUMA,Cobra高尔夫和Tretorn。2004年,彪马公司宣布,通过与宝马Mini的跨界合作,彪马成为了2004年F1夺标呼声最高的宝马-威廉姆斯车队的服饰供应商。
扩展资料:
PUMA 于1948年成立于德国荷索金米兰,PUMA中文作彪马,意为美洲狮,德国一家以生产鞋与运动服为主的大型跨国公司。创始人:鲁道夫·达斯勒(Rudolf Dassler)。鲁道夫·达斯勒于1924年加入了弟弟阿道夫·达斯勒(昵称阿迪Adi)位于赫若拉赫的达斯勒公司,并将公司更名为达斯勒兄弟公司。
1930年代中期,达斯勒兄弟公司成长为具有近百名员工、有三十余种款式的全球运动鞋领导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斯勒兄弟公司复业,有47名员工,并以帆布与美军燃油槽提炼出橡胶,制成战后第一款运动鞋。
-puma
~~古典~~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水上音乐、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快乐的铁匠
帕哈贝尔:卡农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104部交响曲(如45“告别”、82“熊”、83“母鸡”、94“惊愕”、101“钟”、104“伦敦”)、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悠扬变奏,今被引用为德国国歌)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还有《冬》的经典冬雨演绎等等)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单簧管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星星变奏曲、四重奏(如:罗迪、米兰、维也纳、海顿、霍夫美斯特、普鲁士等,还有嬉游曲推荐)
利奥波德·莫扎特(神童莫扎特之父):玩具交响曲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钢琴奏鸣曲、浪漫曲两首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小夜曲、音乐瞬间、多首艺术歌曲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罗马狂欢节序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交响曲(比较著名的有第三“苏格兰”和第四“意大利”)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五分三十秒起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四是最深刻的,很好听,气势磅礴)、匈牙利狂想曲(2、6较有名)、学院庆典序曲(少有的欢快)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第一叙事曲、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又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多首练习曲(如:黑键、离别、革命、蝴蝶、枯木、海洋)、多首前奏曲(如:雨滴)、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都柔美至极,唯美)、引子与辉煌大圆舞曲(肖邦极少有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还有“竹马游戏”、“在火炉边”等)、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改编自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每个乐章都好听)、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是著名的炫技“钟”)、24首随想曲(第24首最著名,被众多作曲家改编,其中拉赫马尼诺夫的最成功)、摩西幻想曲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全集)、威廉·退尔序曲、塞维利亚理发师、贼雀序曲
比才:卡门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间奏曲、哈巴涅拉、夜曲、波西米亚舞曲)、阿莱城姑娘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夜曲、小柔版、间奏曲、小步舞曲)
苏佩:轻骑兵序曲、维也纳早中晚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四小天鹅)、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舞曲风格)、第六交响曲“悲怆”(每个乐章都令人难忘)、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忧伤小夜曲、1812序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其他三个乐章也很熟悉)、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一听难忘)、斯拉夫舞曲、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深刻)、母亲教我的歌
德彪西:夜曲(第二乐章“节日”好听)、大海、牧神午后(根据象征派作家马拉美同名作改编、其中的长笛值得一听)、意象集、版画集、儿童园地、贝加马斯克组曲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茨冈 、库普兰之墓(共六首、四首有钢琴、弦乐版本)、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有钢琴、弦乐版本)、由拉威尔改编成弦乐版本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色彩斑斓)、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优美)、水的嬉戏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抒情小品集、霍尔堡时代组曲(前奏曲悦耳)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弗雷:西西里舞曲、梦后、帕凡(孔雀)舞曲
格鲁克:奥菲欧与尤利迪西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第三钢琴协奏曲、双钢琴(OP5,OP17)、练声曲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水族馆”也不错)、骷髅之舞、影子与回旋随想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尔托伊费尔:溜冰圆舞曲、西班牙圆舞曲
伊凡诺维奇: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莱哈尔:金银圆舞曲
约纳森:杜鹃圆舞曲
安德森:打字机、蓝色探戈、快乐雪橇、调皮的节拍器
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流浪者之歌
马斯奈:沉思
多普勒: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蒙蒂:查尔达什舞曲(伦敦小提琴之声有48把小提琴绝妙演绎)
巴伯:弦乐柔版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交响曲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玫瑰骑士圆舞曲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维尼亚夫斯基:华丽的波兰舞曲(炫技的)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认识每一件乐器的音色)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协奏曲、第二圆舞曲(法国小提琴家安德烈·里欧协乐团有经典演绎)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深沉)
弗兰克: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有名)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韦伯:邀舞、魔弹射手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和彼得与狼类似介绍乐器音色)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在三分十五秒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