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生活的时代是作曲技法大破大立,探索创新的时代。《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侣54年)被视为传统和声的顶峰,瓦格纳将传统和声推向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1913年)、勋伯格的《月光下的彼耶罗》(1913年)试图摒弃传统和声,另起炉灶。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勋伯格及其弟子贝尔格、韦伯恩建立起趋于成熟的十二音体系理论。而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特征,正是基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索阶段。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孰优孰劣,长期以来作曲家们在实践创作中进行着不同的诠释,但对拉赫玛尼诺夫介乎
于传统与现代的和声特征的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本文在对拉赫玛尼诺夫于1890至1916年之间创作的四十首声乐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时期的和声特征。
一、根植于传统大小调体系基础上的和声技法
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依然以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为基础。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以获得丰满、协和的音响效果。依靠大小调体系中的功能逻辑和自然音的倾向获得音乐发展的动力。但其和声的进行并不是教条地、僵化地、一味地套用功能和声,而是在此基础上努力地探索色彩性和声,极大地拓展音响素材,使得和声的表现力、和弦的张力都大大地增强。在其作品中,依然强调T、S、D作为功能支柱的重要性,强调D、DD、SD对T、D、S的支持。
以上例子;和声的进行具有明显的传统和声的特征。前三小节的和声进行T―――DD―――K46―――D7―――T的进行可被视为最经典的传统和声语汇。第四至第七小节DTⅢ――――5TSVⅡ7―――SⅡ9―――D的连续四度上行则体现出传统和声上四下五的和弦续进习惯。因此,这一连串的和声进行表现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和声运用中朴实、严谨的传统和声特征。
二、对现代和声技法的探索和运用
拉赫玛尼诺夫对现代和声的运用是很讲究的,他的作品不是冗长、怪诞的音响堆砌,更不是毫无逻辑的、唐突的、令人咋舌的和弦拼凑,而是在严格的逻辑框架下,对色彩性音响的探索。
1 对色彩性和弦的探索和对丰富音响素材的挖掘
所谓色彩性和弦就是不同于传统和声的三度叠置的三和弦和七和弦,例如各种附加音和弦、代音和弦、空五度和弦、碰音和弦等等。色彩性和弦的音响更为丰富,不论是和弦结构还是和弦续进更具有色彩性。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运用的色彩性和弦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高叠和弦与复合和弦
高叠和弦是在传统的三和弦、七和弦的基础上继续向上三度叠加而成的和弦。各种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都是高叠和弦。如D13就是在D7的基础上叠加了十三度音的E而形成高叠和弦。复合和弦是在一个功能和弦的基础上,再叠加另一个功能的和弦。如在主和弦的上方再叠加一个属和弦。 上例中,第三小节的和弦是在SⅡ的基础上叠加了TSVl形成的复合和弦,第四小节是S与T构成的复合和弦
②非三度叠置的和弦
拉赫玛尼诺夫对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的选择和运用也是十分谨慎的,多用于以经过音形式与其它声部构成的非三度和弦,或是由于和弦与旋律音之间构成的非三度和弦。
以上份子,第一小节的F、bF以经过音的形式与其他音构成非三和弦,第二小节的和弦为加音和弦。
2 调性对比与调性碎片
传统和声的调式中心论,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而现代作曲技法中无调性、泛调性的理薏又无情地否定了这条“亘古不变”的定律。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对调性逻辑的探索正是介乎于传统与现代之问的环节。调性对比与调性碎片是其探索调性逻辑的显著特征。
以上例子中,调性在每一个小节变换一次,形成了以小节为单位的调性对比,且每个调性之间都保持着远关系调的特点。这样连续的调性变换则构成了类似于现代和声技法的调性碎片。
三、传统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结合
拉赫玛尼诺夫在立足于传统和声的基础上,立意于对传统和声技法的创新,努力地探索新的和弦结构,开拓新的音响效果。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和声语言体系。
1 级进关系上的变音体系
拉赫玛尼诺夫非常注重和声的平稳进行,在其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声部保持,另一个声部类似于音阶级进式的流畅的线条的进行。这样的进行,使得音乐的层次感更强,表现力更丰富。
上例在旋律声部和保持不动的低声部外,中声部线条以半音级进的方式逐渐下行,使得和声的进行非常平稳,又赋予和声色彩的变化。这种技法是拉赫玛尼诺夫典型的和声处理方式。
2 和声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并重
传统的功能性处理方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各种色彩性处理方法的运用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增色不少。在他的和声思维中不仅考虑到和声进行的功能序列,而将色彩性与功能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使和声的功能性与色彩性完美地结合起来。由此使得和弦的结构与音响的张力都极大得丰富起来,和声语言在横向、纵向都得到拓展。
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语言是丰富多彩且极具效果的,他的这种集传统与现代之所长,努力拓展和声表现力的和声思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同样,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为我们发展民族和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文键
是古典类的吧~
巴达洁芙丝卡 少女的祈祷
拉赫玛尼诺夫 华丽大圆舞曲
帕赫贝尔 D大调卡农变奏曲(一定要原版的钢琴变奏曲)
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第一、二乐章
舒曼 梦幻曲
李斯特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贝多芬 第五号(命运)交响曲
德沃夏克 幽默曲
贝多芬 致爱丽丝
莫扎特 土耳其进行曲
李斯特 小星星变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肖邦 降E大调夜曲
莫扎特 双钢琴奏鸣曲
李斯特 钟
肖邦 英雄波兰舞曲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肖邦 c小调(革命)练习曲
舒伯特 降E大调即兴曲
柴科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狂想曲
这几个的可以吗?都是我最喜欢的
希望你能满意!
01_f大调浪漫曲(贝多芬)
02_g大调浪漫曲(贝多芬)
03_g弦上的咏叹调(巴哈)
04_阿莱城的姑娘(比才)
[url]05_埃斯特莱里塔(庞塞)
06_爱的礼赞(古诺)
07_爱的喜悦(克莱斯勒)
08_爱的忧伤(克莱斯勒)
09_爱情故事
11_爱是忧郁
12_安达露西亚浪漫曲(萨拉萨蒂)
13_伴我吉他
14_北国之春
15_沉思曲(马斯奈)
16_春之歌(门德尔松)
17_当我们年青
18_第40号交响曲(莫扎特)
19电话诉衷情
20_多少柔情多少泪
21_华尔兹舞曲(柴可夫斯基)
22_黄昏之恋
23_吉卜塞人随想曲(克莱斯勒)
24_寂静之声
25_嘉禾舞曲(古塞克)
26_降b大调回旋曲(莫扎特)
27_金婚式(马瑞)
28_卡农(巴赫布尔)
29_卡萨布兰卡
30_浪漫曲(鲁宾斯坦)
31_浪漫曲(舒曼)
32_乐与之时(舒伯特)
33_练声曲(拉赫玛尼诺夫)
34_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
35_绿草如茵的家园
36_马塞诸塞
37_漂亮的罗丝玛莉(克莱斯勒)
38_梦幻曲(舒曼)
39_莫扎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40_莫扎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41_莫扎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42_莫扎特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43_莫扎特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44_莫扎特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45_那不勒斯舞曲(柴可夫斯基)
46_陪我度过漫漫长夜
47_平安夜
48_破晓时分
49_轻声倾诉
50_情感
51_人鬼情未了
52_日瓦格医生
53_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
55_说你说我
56_泰绮丝冥想曲(马斯奈)
58_往日情怀
59_吻别
60_无词歌(柴可夫斯基)
61_无言的歌(门德尔松)
62_乡村路带我回家
63_小步舞曲(贝多芬)
64_小步舞曲(莫扎特)
65_小夜曲(德里格)
66_小夜曲(海顿)
67_小夜曲(克莱斯勒 )
68_小夜曲(莫扎特)
69_小夜曲(舒伯特)
70_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71_熊蜂疾飞(沙可夫)
72_摇篮曲(福瑞)
73_一往情深
74_忧郁小夜曲(柴可夫斯基)
75_幽默曲(德沃夏克)
76_友谊地久天长
77_月光曲(德彪西)
78_月亮河
79_棕发少女(德彪西)
80_昨日重现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个比较类似命运
肖邦--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Op53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瓦格纳--女武神的飞驰~~~极具震撼力
莫扎特:第25号交响曲
穆索尔斯基:基辅城门
马勒:第一号交响曲“巨人”
斯美塔纳 交响诗《我的祖国》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韦伯歌剧-奥伯龙 序曲
肖邦-华丽大波兰舞曲
第21号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先介绍这几首吧,还是多听点古典音乐吧,一辈子不会厌烦的。
《月光曲》(德彪西),《献给爱丽丝》,《梦中的婚礼》,《童年的回忆》(又名《爱的纪念》),《海之精灵》,《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秋日私语》,《水边的阿狄丽娜》,《我的爱人》,《蝙蝠序曲》《梦中的鸟》,《梁祝》,《命运》,《罗密欧与朱丽叶》,《玫瑰人生》,《拉拉 主题曲》,《贝古依奈的出发》,《爱的协奏曲》,《梦里的故事》,《梦的传说》,《一路平安》,《梅尔》,《托卡塔》,《爱之梦》(李斯特),《蓝色的梦》,《星空》,《记忆》,《爱情的故事》,《午后的旅行》,《布拉姆斯的摇篮曲》,《我将永远爱你》,《乒乓之恋》,《德郎的微笑》,《给母亲的信》,《柔如彩虹》,《瓦妮莎的微笑》,《海边的星空》,《你好》,《爱的誓言》,《异国情》,《情感》,《海边的祈祷》,《欢乐之歌》,《秘密的庭院》,《蓝色狂想曲》,《伤感的乐曲》,《告别的时刻》,《爱的旋律》,《绿袖子》,《威尼斯之旅》,《蝴蝶》,《欢乐的牧童》,《纪念册的一页》,《绣金匾》,《威尼斯船歌》,《卡农》,《梦幻曲》,《山歌》,《幻想舞曲》,《友情》,《送我一支玫瑰花》,《抒情圆舞曲》,《恰空》,《爱之梦》,《舞曲》,《牧童短笛》,《清晨》,《幻想即兴曲》(萧邦),《E调前奏曲》(巴哈),《F调旋律》(鲁宾斯坦), 《彩云追月》,《摇篮曲》(勃拉姆斯),《春之歌》(门德尔松) ,《英雄波兰舞曲》,《军队进行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月光》(贝多芬),《意大利波尔卡》,《梦幻曲》,《棕发少女》,《西班牙狂想曲》,《小狗圆舞曲》(萧邦),《热情奏鸣曲》,《悲怆奏鸣曲》,《黎明奏鸣曲》,《四季套曲》(柴可夫斯基),《升c小调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圣母颂》,《牧童短笛》,《钟——第三帕格尼尼练习曲》(李斯特),《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夕阳萧鼓》,《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彩云追月》,《平湖秋月》,《双飞蝴蝶》,《百鸟朝凤》,《二泉映月》,《采茶扑蝶》,《乌苏里船歌》,《第一、第二新疆舞曲》,《多耶》,《云南民歌五首》,《火把节之夜》,《桂花开放幸福来》,《大路歌》,《北风吹》,《兰花花叙事曲》,《牧童短笛》,《晓风之舞》,《舞剧鱼美人选曲》,《谷粒飞舞》,《黄河组曲》
莫扎特27首钢琴协奏曲,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作品15、19、37、58、73),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李斯特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作品1、18、30)、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圣桑五首钢琴协奏曲,巴托克钢琴协奏曲、普罗柯菲耶夫三首钢琴协奏曲(作品10、16、26)、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其中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0)是被公认的在所有钢琴协奏曲中弹奏难度最大的一首。
各类《小奏鸣曲》,
安达 Geza Anda 1921———1976
瑞士籍匈牙利钢琴家,就学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多南伊的学生,1939年与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而成名, 1943年迁居瑞士,1955年入瑞士籍。
02阿格里奇 Martha Argerich 1941———
阿根廷女钢琴家,5岁首次登台,1946年师从斯卡拉穆扎(Scaramuzza)接受严格训练, 1955—1957年在维也纳师从古尔达,后又在日内瓦拜李帕蒂夫人和马加洛夫为师。1957年获布梭尼国际钢琴比赛奖、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1960年从米凯兰杰利继续深造,1965年在华沙第七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波兰唱片公司在现场录制了她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唱片,一下子使她名扬四海。
03阿劳 Claudio Anrau 1903-----1991
智利钢琴家,作为钢琴神童,5岁就登台, 1910年由智利政府资助到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留学,成为克劳泽的学生。1914年在柏林首次举行独奏会,1918年在尼基什和富特文格勒扶植下演奏协奏曲,从此蜚声全球。1927年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1940年在圣地亚哥创办钢琴学校,1941年全家定居纽约。阿劳的性格内向,在表现上追求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之间的结合,在演奏中强调重音的效果,追求结构严谨与细腻情感表达的结合。
04阿什肯纳济Vladimir Ashkenazi 1937—
冰岛籍苏联钢琴家,6岁开始学琴,8岁在莫斯科登台演奏,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后,在苏巴特亚(Sumbatyan)的班上学习10年,1955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奥伯林的弟子。1955年获第五届肖邦比赛二等奖,1962年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一等奖。1963年在伦敦举行演奏会大获成功后,留居伦敦,1968年移居冰岛, 1972年入冰岛籍。阿什肯纳济作为俄罗斯钢琴家,感情充沛,追求表达的抒情性、诗意与浪漫气质,作为奥伯林的学生,又有莫斯科学院派那种不同于德奥学院派的严谨。
05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 1884—1969
德国钢琴家,1897—1898年在莱比锅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师从雷肯多夫(Reckendorf),成为最后一位莱比锡学派的代表人物。巴克豪斯16岁与尼基什指挥的莱比锯格万特豪斯乐团合作协奏曲而成名,其演奏生涯长达70年,1946年入瑞士籍,定居于与意大利相邻的卢卡诺。。
06巴伦勃伊姆 Daniel Barenboim 1942—
以色列钢琴家,5岁在双亲指导下学琴,7岁就在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独奏会, 1951年全家移居欧洲,1952年定居以色列,入以色列籍。同年获美国的以色列文化财团奖学金,到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随埃德沮、菲舍尔学琴,1955年从法国钢琴家布兰杰。巴伦勃伊姆在演奏中的长处是乐句的表情处理,他对旋律线的表现能力很强,但往往过多地注意表面的效果。
07贝尔曼 Lazar Bermar 1930—
俄罗斯钢琴家,7岁参加联欢节而第一次录制莫扎特作品的唱片,9岁进莫斯科音乐学校,随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戈登威泽的学生。 1956年获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钢琴比赛第五名,布达佩斯国际钢琴比赛三等奖,1976年与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成名。
08贝洛夫 Michel Beroff 1950—
法国钢琴家,幼年被梅西安发现才华而推荐进巴黎音乐学院,不满20岁就因演奏梅西安和其他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而蜚声全球。贝洛夫除莫扎特奏鸣曲外,从不公开演奏1900年以前的作品,主要以演奏巴托克、梅西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的现代作品为特色,对节奏感有极强的把握能力,能在钢琴上表现出丰富的打击乐色彩,是表现梅西安作品的权威。
09毕肖普一科瓦塞维奇 Stephen Bishop—Kovacenich 1940—
美籍南斯拉夫钢琴家,出生于洛杉矶,1951年在旧金山首次公开演奏,1959年移居伦敦,师从赫斯,1961年在伦敦举行独奏会而成名。毕肖普一科瓦塞维奇以敏锐的触键和所表达的近乎透明而又富于诗意的音色而著称,他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狄亚贝利变奏曲》都是极获好评的作品,主要特色是充分展示了贝多芬细腻和充满诗意的一面,力量与宏大性上略显欠缺。他演奏的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钢琴作品,获爱迪生奖,其巴托克的表现明显比科奇什的表现更多丰富的表情。其实就其气质与演奏风格,他最出色的演奏还是贝多芬的两张钢琴小品,以及格里格、舒曼的钢琴协奏曲。
10博列特 Jorge Bolet 1914—
美籍古巴钢琴家,12岁获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奖学金到该院留学,在萨佩顿(Saperton)班学钢琴,1932—1933年师从戈多夫斯基,1935年拜罗森塔尔为师,接着又从鲁道夫·塞尔金深造。 1937年在费城举行独奏会而崭露头角,1938年获霍夫曼钢琴比赛奖,二战中参军,战后继续演奏生涯。博列特被称为浪漫乐派钢琴演奏家的最后代表,他的演奏是抒情与狂想的很好结合,所以被称为“李斯特的代表”。博列特在Decca录制了8张李斯特作品选集,是其代表性唱片,他演奏戈多夫斯基改编的肖邦练习曲,也是极为精彩的录音。
11布伦德尔 Alfred Brendel 1931—
奥地利钢琴家,幼年在南斯拉夫师从德泽利克(Dezelic),1943年全家迁回奥地利,从卡恩 (Kaar)学琴。后在菲舍尔的钢琴班深造,1948年获布索尼比赛奖而扬名。布伦德尔编订了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他有极宽的演奏幅度,不仅深入研究作品内涵,而且极具挖掘作品的浪漫抒情的能力,他在处理装饰音与华彩乐段方面总能寻找到最佳的效果,其演奏以注重音色的细微变化为最大特色。舒伯特和海顿的作品,是他演奏的作品中的上品,其中的优雅与抒情性都无人能够企及。他演奏的贝多芬与吉利尔斯、施纳贝尔形成极鲜明的对照,把贝多芬解读得如行云流水一般,极具特色。而他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虽不如海布勒那样体现出极端的细腻,却赋予了莫扎特一种清纯隽永的色彩斑谰。他的布拉姆斯协奏曲,呈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那种丰富的层次。布伦德尔是德奥演奏家中少有把歌唱性和对结构的把握结合得天衣无缝者,他的特点可以“高雅的行云流水”来形容,但其表现领域严格限在古典——浪漫时期的德奥作曲家。
12布赫宾德 Rudolf Buchbinder 1946—
捷克钢琴家,幼年随父母移居维也纳,1961年参加慕尼黑国际比赛,获钢琴三重奏奖;1966年获克莱本国际比赛特别奖,其与苏克、斯塔克组成的三重奏团,在阐述东欧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方面具权威性。
13卡萨德絮 Robert Casadesus 1899—1972
法国钢琴家,卡萨德絮家族是法国有名的音乐世家,卡萨德絮1911年进巴黎音乐学院,1922年开始全球巡回演出。卡萨德絮的演奏具有典型的法国风格,这就是追求典雅与平衡感,他认为演奏最重要的是音质,而不是技巧。卡萨德絮演奏的拉威尔作品具有权威性,其阐释的弗雷作品典雅而华丽。他与弗朗西斯卡蒂合作举行奏鸣曲演奏会,与弗朗西斯卡蒂的境界极为契合,两人相得益彰 ,是极典雅的一对搭档。其与赛尔与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合录的莫扎特晚期协奏曲,也极具特色。
14卡辛奥里 Gianluca Cascioli 1979——
意大利钢琴家,在伊莫拉的音乐学校学习,作为神童,曾在意大利得过多次比赛奖,并应邀赴美国演出。其演奏风格追求轻灵而敏捷的触键,有出色的技巧与优秀的音乐感觉,是目前活跃于乐坛的最年轻的钢琴家。DG公司于1996年发行了他演奏的两张小品专集,板获好评。
15奇科利尼 Aldo Ciccolini 1925--
法籍意大利钢琴家,就学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1942年在那不勒斯演奏肖邦的第二协奏曲而崭露头角,1949年获玛格丽特·隆国际比赛一等奖。奇科利尼擅长演奏弗雷、圣桑、萨蒂等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其录制的萨蒂钢琴作品全集,获得极高的赞誉。
16克莱本 Van Cliburn 1934—
美国钢琴家,17岁进纽约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师从列文涅,1947—1954年,7次获美国各种比赛奖,1958年因参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获一等奖而成名。克莱本在冷战期间,是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第一个在苏联获得成就的美国人,因而成为美国的宠儿,回国时像英雄凯旋受到夹道欢迎。克莱本的演奏,以亮丽的音色著称,尤其是高音部充满光辉,有“克莱本色彩”之称。遗憾的是克莱本仅在60年代红极一时,70年代就不再有出色的表现。他在演绎类似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的协奏曲上,显示出更宽阔的幅度和色彩变化。当然,最具轰动效应的是其1958年回国后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张唱片上市10天便热销100万张。
17科尔托 Alfred Cortot 1877—1962
法国钢琴家,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886年获音乐学院钢琴比赛一等奖,年方30岁已成为当时法国音乐界出类拔萃的人物。1905年与蒂博、卡萨尔斯组成“黄金三重奏团”,1919年与马热奥创办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类似哈斯姬儿、李帕蒂、弗朗索瓦等优秀学生。科尔托追求高贵的气质、抒情性与迷人的音色的结合,他演奏舒曼与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丽和细腻,强调了他们的丰富表情。二次大战期间,科尔托与纳粹当局合作,出任傀儡政权职务,并继续举行演奏会,卡萨尔斯因此与他决裂。1944年科尔托被盟军逮捕,释放后被法国人视为“法奸”和不受欢迎的音乐家。
18柯曾 Clifford Curzor 1907—1982
英国钢琴家,1919年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师从雷迪,后在古德森班上学习,16岁在伦敦皇后大厅演奏巴赫三重协奏曲而成名。1928年到柏林拜施纳贝尔为师,后又到巴黎受兰多芙斯卡指导,可谓融合了多家长处。柯曾的演奏,善于把刚健的节奏与内心庄严宁静的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演奏对结构把握能力强,触健中充溢着英国绅士那种优雅,擅长于莫扎特与舒伯特的作品。其与维也纳八重奏团合作的舒伯特的《鳟鱼》,是这个曲目的顶尖版本之一。
19齐夫拉 Gyorgy Cziffra 1921—
法籍匈牙利钢琴家,5岁就登台即兴演奏民歌,1930年进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在多南伊班上接受严格训练。1933—1941年在匈牙利和北欧等地举行独奏会,好评如潮。1941年入伍参战,1947年被俘释放后,在费伦希(Ferenczi)班上继续学习,1955年获李斯特比赛奖,1957年移居巴黎,后入法国籍。齐夫拉的演奏,以技巧而取胜,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但对作品的内涵往往很难深入探究。他演奏的练习曲及高难度技巧作品,都能充分展示其才华,最具特色的作品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与《超技练习曲》。
20德缪斯 Jorg Demus 1928—
奥地利钢琴家,1940--1945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钢琴与指挥,1953年进吉泽金的高级班深造,1953年在维也纳举行独奏会,成为二次大战后新一代奥地利钢琴家。德缪斯的演奏,以柔和而富弹性的触健与旋律线条优美著称,在表现巴赫时极具特点,是很优秀的声乐钢琴伴奏人选。
22昂特勒芒 Philippe Enterment 1934—
法国钢琴家,10岁进巴黎音乐学院,是玛格丽特·隆的学生,17岁获玛格丽特·隆一蒂博国际比赛一等奖,而后在各地巡回演出。以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与拉威尔钢琴作品为专长。
23埃森巴赫 Christoph Eschenbach 1940—
德国钢琴家,1950年经约夫姆介绍,到汉堡音乐学院师从汉森,后又转入科隆音乐学院师从施密特一诺伊豪斯。1962年在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德国广播电台奖,1965年在卢塞恩参加第一届哈斯姬儿比赛再获一等奖,从此开始演奏生涯。埃森巴赫在挖掘巴赫的大健琴的钢琴表达、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的阐释上都具特色,而他给菲舍尔一迪斯考演唱的舒曼歌曲的配乐,也深得舒曼的神韵。
24菲舍尔 Edwin Fischer 1886—1960
瑞士钢琴家,1896—1904年在巴塞尔音乐学院胡贝班上学习,后在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师从克劳泽,1931年接替施纳贝尔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钢琴高级班任教授,此时已成为演奏巴赫与贝多芬作品的专家。菲舍尔是布伦德尔的老师,他对巴赫有专门深入的研究,能深刻地体现巴赫的结构美。菲舍尔阐释的贝多芬,更追求其整体性,因为顾及整体结构与效果的平衡,他的演奏有时过于规整。
25弗朗索瓦 Ssmson Francois 1924—1970
法国钢琴家,6岁登台演奏,11岁获法国尼斯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奖,后到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继续学习,1939年回巴黎,进巴黎音乐学院师从科尔托,1940年获音乐学院比赛一等奖,1943年获玛格丽特·隆国际比赛一等奖。其演奏曲目包括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尤以演奏德彪西、肖邦的作品最为著称。弗朗索瓦演奏的肖邦与鲁宾斯坦的肖邦有极大差别,鲁宾斯坦的肖邦强调情感,弗朗索瓦则更强调肖邦的情感所体现出来的音色,所以也有人认为弗朗索瓦的肖邦高于鲁宾斯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